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石景山青年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近日,共青团中央作出表彰决定,授予296个团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授予389个团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授予481名同志(含追授1名)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授予342名同志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其中,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汤塞力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少先队干部汤塞力:为爱忙碌 永不停歇


汤塞力,女,蒙古族,中共党员,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团队办负责教育团工委、少工委办公室工作。曾获建团100周年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北京市红领巾读书活动优秀辅导员、北京市筹备和服务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个人”、北京市第六届“智慧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北京市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优秀城市志愿者、北京市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奖、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提名奖等荣誉。先后带领中队被评为全国动感中队、大队荣获北京市少先队“星星火炬奖”。

作为教育系统青年干部,汤塞力身兼数职,活跃在岗位一线。2022北京冬奥,她策划500天“少先队员每日冬奥倒计时”短视频宣讲活动,吸引近万名青少年参与。组建青少年冬奥城市志愿队43支、冬奥志愿家庭285户,开展实践508场,累计4万余人次参加。疫情防控期间,她牺牲个人时间主动来到基层防疫一线,撰写上百期全区通报;组织策划推出160余场“战疫正能量”主题教育等活动。牵头开展“学习二十大 青春报告”青少年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成立98个小组共提交报告176篇,多项成果申报市模拟政协提案。在团队工作中,汤塞力首创将团课、队活动课纳入区教育教学大赛,并成立全市首家校外少工委。她参与培养出全国优秀辅导员3人、北京市优秀辅导员3人、北京市优秀团干部1人。


红领巾冬奥宣讲:500天不断线

2022年,北京举办了世界瞩目的冬奥盛会,作为一名“双奥之区”的教师,如何让学生参与了解冬奥,成为汤塞力的新思考。“活动要可持续、不能太复杂,要给每位学生参与空间。”带着这样的活动初衷,结合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形式,一期期生动的“少先队员每日冬奥倒计时”短视频应运而生。

“活动于2020年7月初启动筹备,2020年9月正式播出,一直持续到2022年2月4日,连续500天不间断。”汤塞力说,那段时间里,她每天都要花费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制作视频。日常工作繁忙,就挤出晚上和周末的个人时间。舞蹈老师出身的她,成了视频剪辑的好手。

每天更新一条视频,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协调区内的43所学校、几百个社团和几万名少先队员参与是汤塞力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很紧密,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视频撞车或断档的情况,特别需要细心。”汤塞力回忆道,日常工作之外,与学校沟通是那段时间她最牵挂的事。

在汤塞力的悉心安排下,视频呈现愈发井然有序。但很快,第二个困难出现了,对冬奥项目的陌生成了视频“拦路虎”。

为此,汤塞力花费了更多时间来自学冬奥知识、打磨视频。“雪车和钢架雪车有什么区别?”在制作这期视频前,汤塞力从未听说过这两个项目。她特意找到专业运动设备,请来专业教师向参与宣讲的孩子传授相关知识。

“虽然只是短视频,但内容呈现一定要精益求精!”500多天的时间,汤塞力自己也成了半个冬奥专家。在她眼中,“少先队员每日冬奥倒计时”短视频宣讲落在纸上只是一行简单的话语,但对孩子们来说,每一期都是他们的专属冬奥回忆,近万名青少年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点燃对冬奥的热情。

让学生和家长都积极参与冬奥活动,汤塞力制定区级红领巾奖章特色“冬奥少年奖章”,并牵头组建285户“冬奥志愿家庭”。其中,两户红领巾家庭被认定为石景山区“最美家庭”,一户红领巾家庭获评“首都最美家庭”及“全国最美家庭”。一名“冬奥志愿家庭”的少先队员还收到了冬奥冠军苏翊鸣的回信。

依托区“红领巾”志愿服务联盟和“青春与祖国”中学生志愿服务总队,汤塞力组建起43支青少年冬奥城市志愿队,开展508场系列实践。小小志愿者们的身影活跃在冬奥首钢园区和大街小巷,承担着引导分散游客、帮助市民的责任。共吸引累计4万余人次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坚守抗疫一线:百期通报不掉队

疫情来势汹汹,教育系统承担着比社会面更重的防疫任务。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汤塞力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日,组织教委10余名少先队干部参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追阳”专班,并主动下沉社区协助核酸检测工作。

“汤老师,现在需要一名同志牺牲个人时间,到岗负责全系统《疫情防控督查通报》,既要会写,还要下到各基层单位了解情况,你能承担这个任务吗?”

“没问题!”

承诺背后,汤塞力写出了104期全区通报,其中包括121篇工作动态、87篇先进事迹和450篇工作简讯。这些珍贵的文字材料成为教育战线各单位党政干部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说明书”。

组织全区少先队骨干教师策划开展160余场“战疫正能量”主题教育;制作微视频、绘画手抄报,为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关心和温暖;组织团员发起“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研究”“疫苗知识知多少”等主题社会调研报告……一场场教育活动、一项项社会调研,汤塞力坚守抗疫一线的同时,还不断发挥教师专长,投身抗疫宣传。

汤塞力来到北京工作已有10年时间,这10年,她生出无数对这片土地和孩子们的热爱。出生内蒙、籍贯湖南,从小在广东长大的她已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

“讲党性、讲原则,服务大局。”这是汤塞力坚持的工作原则。但当谈起自己的小家,汤塞力显得有些愧疚,三年没回家看望父母,爱人手术无法照顾。“作为一名青年干部,当组织上有‘急难险重’任务时必须要冲锋在前。”


改革屡创第一:团队工作在路上

“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当代青年寄予厚望。作为教育战线的青年干部,汤塞力坚持磨炼自身的工作技能,创下多个第一。

第一个将团课、队课纳入区教育教学大赛,第一个评选区团、队骨干紧跟改革,成立全市首家校外少工委助力“双减”,2022年“首都少年先锋岗”第一棒交给石景山区……同事们对汤塞力的评价是:少先队改革“一马当先”,引领各项工作“万马奔腾”。

“我们干改革来风风火火。”汤塞力说,“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得漂亮、干出价值。我们做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事业,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共青团的带领下,我们要脚踏实地做事业,兢兢业业落改革。”带领少先队年发文宣传300余篇,每篇文章都饱含着她和同事们的工作热情。带出来3名全国优秀辅导员、3名北京市优秀辅导员和1名北京市优秀团干部的汤塞力,在团队干部培养上同样不余遗力。

牵头开展“学习二十大 青春报告”青少年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组织录制“学习二十大”主题微团、队课20讲;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思政教育教学,评选“给青少年讲二十大”红色精品课程50余节;遴选校外社团优秀教师担任校外辅导员……身兼数职、永不停歇的汤塞力常常被问是否感到辛苦。每次听到这样的问题,汤塞力总是说:“为爱忙,照亮更多需要青春能量的地方。”


来源:石景山团区委

编辑: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 高丽

推荐阅读


●  全面消除隐患 筑牢安全防线!区政府主要领导检查辖区部分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消防安全工作

●  石景山区锁定三大未来产业方向,工业互联网去年收入69亿元

●  石景山区9人上榜!第四届“北京榜样·政务服务之星” 评选结果发布

●  去城市上空漫步吧•移步换景看石景山首钢园


热门视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这位石景山青年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