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律师职业感初论丨律事实务

2017-07-31 李迎春 律事通



作者▷李迎春

来源▷李迎春律博士

律师要有职业感。这是很多律师没有注意到的一个问题。律师的职业感具备怎样的要素,有怎样的外在特征,如何感知和鉴别律师的职业感,如何在律师的执业活动中培育职业感……都是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在青年律师成长的过程中,职业感的培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结合我们的实务经验,对律师的职业感进行简要分析。在很多的时候,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大律师的气场不同凡响,之所以会如此,窃以为与律师的职业感深有关系。


律师职业感的外在特征

选择“职业感”一词来概括律师对实务的精准把握,对于律师职业能有比较简明的直观认知。很多时候,我们说这个律师怎样怎样,那个律师如何如何,其本质是对律师职业感的一种粗浅判断。无论是基于当事人的印象,还是律师的自我认知,职业感的确是能够表征一个律师执业水准的外观指标。在我们看来,律师职业感具有显明的外在特征,是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观察和认知的。

1
严谨

在很多场景之下,严谨是律师的鲜明特征。很多人以为,严谨只是一种态度,并不能从外在特征或者有关细节上予以体现,我们对此绝不苟同。在我们看来,严谨是律师职业感最为直观、最为基本的特征之一。一个律师是不是严谨,可以从很多方面予以判断。在与当事人初次交道的过程中,律师与当事人谈话是否专注、是否将有关事实、证据加以记录,是否仔细询问有关案件细节;对于律师提供的有关文书,内容是否准确、是否标注页码、是否格式统一;在出庭过程中,逻辑是否严密、表述是否精准……等等,都可以表征一个律师是不是真正严谨。

2
守时

尽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守时的态度各有不同,但就律师职业而言,守时是职业感不可或缺的外在体现。与当事人或者客户约好在特定的时间见面,当事人或许可能迟到,但律师迟到则是不应该的。守时习惯的养成,本身也是律师严谨的职业表现。在培养助理的过程中,我将守时看的比较重要,因为其他的许多事情或许没有明确标准,但时间标准是非常明确的。事实上,如果是法院开庭不能及时到庭,当事人会怎么看待律师?法官会怎么看待律师?曾经就发生过助理未能及时到庭的情形,尽管助理迟到并不影响开庭,但这种时间观念的淡薄,至少可以表明缺乏职业感或者说职业感不足。

3
敬业

对律师而言,敬业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呈现。一方面是律师自身对于法律的钻研,旨在提升业务知识及技能;另一方面,律师敬业是对于当事人所委托事项的投入程度。很多时候,的确有许多律师将当事人委托的事项仅仅当作“一个案件”而已,完全没有那种“替当事人着急、为当事人利益着急的投入感”。显然,这样的律师是很难称得上“敬业”的。就当事人而言,往往从外观和结果上看待律师是否敬业,对当事人而言,案件有比较理想的结果无疑是敬业。在一些情形下,即使结果不理想,当事人也认为律师很“敬业”,其缘由即在于当事人能通过一系列外在的东西感受到律师的努力。律师的这种努力及其呈现,个人认为是律师职业感中非常重要的特征。

4
诚信

很多当事人寻求律师帮助的时候,在决定一项事务的委托之时,其本质是对律师的一种信任。这种信任或许有着很多方面的因素与理由,但与律师职业感无疑有着密切关联。律师是不是给人可信的感觉,是不是让当事人觉得可靠、可以信任,是与律师的诚信分不开的。有的委托过程的完成,是当事人几经斟酌作出的选择。在我们承接案件的过程中,出现过多次当事人时隔多天再行委托的情形。这种犹豫,既可能是当事人在权衡利弊,也可能是当事人对不同的律师在加以比较。律师接受委托以及随后的办案过程,如实向当事人披露案件的进展、案件存在的问题、案件可能的风险与结果等等,在我们看来,无疑也是律师职业感的重要表现。

5
专业

经询了许多朋友,“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将案件或者法律事务交给某个律师”?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因为某某律师很专业”。故此,专业也应该是律师职业感的重要外在指针。但这种时候的专业,就职业感而言,是指耐心细致地、全面地、以当事人清楚地话语解释或说明了其所涉纠纷的法律本质及解决路径。这里的专业,与作为律师职业感内在特征的“专业定位”是有本质区别的。作为职业感外在特征的“专业”,强调的是“懂得”,并且能够向当事人“分析到位”。因此,在这里,我们将“专业”作为律师职业感的外在特征加以阐述。

6
沉稳

将“沉稳”作为律师职业感的外在特征,其实是指律师的脾性的一般呈现。我们不是说律师不能有个性,事实上,很多律师都很有个性,这种个性的张扬,有的借助于服饰、有的借助于发型、有的借助于语言等等。应该看到的是,绝大多数的律师在经办律师实务之时,大多沉静耐心,不骄不躁、非常沉稳。我们将律师的这种职业性格作为律师职业感的外在特征,显然也是有着非常充分的现实根据和心理基础的。


2

律师职业感的内在体现

与律师职业感的外在特征相比较,其内在的要素及体现则显得更为难以观察和把握。如果说律师职业感的外在特征是基于当事人视角,律师职业感的内在特征则既涵盖当事人的判断,涵盖了律师自身对于职业感的认知,还涵盖了律师同行对一个律师的认同。就律师职业感的内在特征而言,我们认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
当事人思维

以当事人的思维看待和分析法律问题,是律师职业感重要的内在体现,这种体现,在许多时候只有律师本人知悉。作为律师职业感的内在体现,当事人思维是指律师能站在当事人的位置上,将法律实务当成是“自己的事情”,并且将“对结果的焦虑”和所有的办案流程、办案细节结合起来。虽然,从委托法律关系来讲,律师接受当事人委托经办律师实务,与当事人本人的体验是有差异的,我们也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但作为律师,基于当事人视角看待和处理案件,是一个律师职业感非常重要的思维模式。我们不将这个问题伦理化,因为,在我们看来,律师维护、保障和争取当事人的利益不仅仅是职业伦理问题,也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是律师职业感的高低的内在心理反映。因此,如何基于法律、基于事实和证据,积极、充分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律师在处理和经办任何法律实务时应该有的角色意识和担当意识。

2
证据意识

在法律实务当中,证据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诉讼还是非诉讼,证据意识都是一个律师职业水准高低的重要指针。“证据是诉讼之王”、“证据意识决定了诉讼结果”、“打官司即是打证据”等等,都是证据意识的最好概括。律师的证据意识,不仅应该内化为律师职业的全过程,也应该内化为律师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就职业过程而言,律师的证据意识体现在接待当事人、组织诉讼材料、参加庭审、资料归档的全部过程。以接待当事人为例,有证据意识的律师,通过与当事人的洽谈,能够迅速掌握事实、有关证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等多个方面,甚至能够在接待完毕当事人之后基本形成诉状的雏形;以文书处理为例,以“第几页共几页”格式标注的文书能更好地彰显律师的证据意识,因为这种标注考虑和防范了错页、缺页等多种情形。在从事非诉律师业务之时,律师的证据意识能够在文书修改、资料保存、不同改稿有所体现,从而为文书的衔接、修改的衔接等多方面做了良好的环节把控。

3
专业定位

专业化发展,是律师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结果。在执业3-5年之后,律师有必要启动自己身的专业化定位。对专业化执业的定位和追求,无疑也是律师职业感的重要内涵。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执业之后,律师能够从行业发展、竞争态势、自身资源等多个方面摸索和总结出自身的专业化定位,并将更多的时间和经历聚焦于该领域。这种专业化定位及其追求,本就是律师对行业、职业、自身发展最为综合的认知体现。尽管,在之前的论述中,我曾经提出过一个基于业绩的专业化命题,“300万以下不要奢谈专业化”,但专业化定位则可以适当早一些启动,将其作为律师职业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有其合理性和现实必要的。这种专业化定位,是希望律师能随着对职业认知的深入,逐步朝着更为专业、精准地方向延伸,形成以专业优势为基石的核心竞争力,从而避免律师行业的同质化和低水平竞争。

4
职业敏感

随着律师职业感的提升,律师的行业嗅觉会异常灵敏。律师的这种职业敏感,一方面体现在对新行业、新领域、新规则的把握和迅速介入,一方面也体现在对其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热点事件的密切关注。犹如一只训练有素的警犬,有着高度职业感的律师大多能基于自身专业知识,就新问题、新热点、新现象的涌现,在人们渴求答案、渴求解惑的时候,及时给出专业的意见。律师的这种敏感,在很多大律师身上展现得一览无遗。许多律师对于热点案件的分析,对新法施行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后果,对热点案件、热点事件的法律解析等等,都是律师职业敏感的充分展现。“三句话不离本行”,对于律师职业敏感或许是最为精准的概括。

5
追求完美

个人觉得,追求完美应该是律师职业感的内在方面。在培养助理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如此强调,“跟随你自己的想法,把事情做完美”,“在律师实务当中追求完美,把事情做到极致”等等。在我个人的想法中,在法律实务处理过程中追求完美,就会重视法律实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项证据、每一项文书。有了这种追求完美的内在心理,无论是分析案件、组织材料、参加庭审,还是案件归档、案件反思等,都能够以非常慎重的心态进行,如此,出错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准不不足的情形也会大大减少。日久天长,就会逐步形成优秀律师处理实务的良好习惯,就会锤炼出良好的律师思维和行事模式。

6
风险意识

不能防范好自身风险的律师,怎能实现对当事人权益的维护和保障?对于律师而言,执业风险无处不在。有的来源于当事人,有的来源于案件处理过程,有的来源于与相关人员的互动过程。在律师处理实务的过程中,一定要谨记风险这根弦。这种风险意识,应该深入到律师的骨髓之中。为了减少和降低风险,律师需要对每一项业务做好风险评估,需要对自己的每一个举措有风险应对举措。比如,网上追逃人员前来咨询该怎么说,同案犯冒充家属前来了解情况该如何应对,关键证据没有原件该如何办理等等,都需要律师保持高度警惕。将风险意识作为律师职业感的内在方面,并不是危言耸听,也并非是故作姿态,而是律师执业现实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3

律师职业感的培育

在探析了律师职业感的外在特征和内在体现之后,律师职业感究竟是如何养成的?在我们看来,律师职业感有自然养成的成分,许多律师,随着执业经历的增长,职业感与日俱增。作为年轻律师,我们认为,其职业感也是可以经有培育予以提升的。


其一,了解行业生态,多听、多看、多反思。律师业可以说集中了人间百态,随着律师人数的增多(据有关数据显示,现在律师总人数已经超过了30万人),竞争日趋激烈。相比于其他任何人群,律师又没有收入保障,因此各种竞争方式、手段都在律师领域有所展现。作为年轻律师,在开启自己的执业之旅时,有必要对业界生态有所了解。从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律师事务所、律师管理规范到各地司法行政部门的规范性要求,从行业协会的执业指引到惩戒措施,从业内知名大所到业界翘楚,从主要业务领域到无人问津的法律实务等等,都可以做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有了这些了解之后,多听听业界大腕的声音和表态,多看看业界大咖的言行举措,多参加行业交流与律师交流等等,都是提升律师职业感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方式,对律师业、律所、个人执业都会有所认知,并形成自身对于律师的基本职业感觉。


其二,向大律师、老律师学习,向同行、同事学习,观察和体认他们的职业感。大凡律师入职之初,都会有师父带着、指导处理法律实务。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一位适合自己品性的师父,对于职业感的锤炼是一条不二选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光跟师父学习可能也是不够的,此时,要注意多向业界的大律师和老律师学习,向同行同事学习。这种学习,从职业感的角度而言,既要基于自己的观察,也要基于实务锤炼;既要看到其职业感的种种优处,也要留意其中的不足和缺欠。通过这种学习,假以时日,是能够快速培育和提升自己的律师职业感的。


其三,反复锤炼,不断反思,逐渐提升。律师职业感是可以培育的。作为年轻律师,可以根据律师职业感的种种外观和内在,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和实务中,反复锤炼、不断总结和反思,是可以不断提升律师职业感的。比如,对于守时、严谨、专业等方面,完全可以在自己每天的工作中予以践行;对于当事人思维、职业敏感、风险意识等,可以通过多问、多请教、多揣摩加以提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想要提升自己职业感的年轻律师,要从“有心”开始,一点一滴地增进自己的职业敏感,一点一点地提升自己的职业认知。在没有更好的提升方案之前,遵照我们本文所提倡的方面进行,无疑也是会有所助益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