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王晓辉:专业化发展 精细化运作丨律辩先锋

2017-08-07 析溪 律事通

采访▷雪枭

撰稿▷析溪

来源▷律事通


王晓辉  律师

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兼刑事团队负责人,杭州市律师协会刑法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公安厅维护公安民警合法权益律师团成员,杭州市法学会监狱法学会专业研究会理事,杭州湖北商会楚商律师团团长。擅长案件领域:刑事辩护。曾获杭州市律协“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共党员律师示范岗”、“新星奖”,杭州市司法行政系统“青年岗位能手”,杭州市法学会“优秀法律工作者”,浙江省律协委员会“优秀资深委员”。曾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参与或组织编写了《刑事法律实训教程》、《律师业务风险指引》、《诉之有道—刑事经典疑难案例集》等著作。王晓辉自执业以来专注于刑事法律业务,办理各类刑事案件近四百起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刑辩律师是否存在共性和特质?团队化的刑事辩护又是如何运作?律师应该如何做到有效沟通?青年律师又该如何突破行业瓶颈?为了解决广大青年律师朋友一直以来的困惑,我们采访了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兼刑事团队负责人、杭州市律协刑法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晓辉律师,请他和我们谈谈专业化发展之路,以及刑事法律服务的新要求、新趋势。

一、调查取证要善用技巧

如何将律师职业做出自己的特点,当遇到执业的分差路口,青年律师又应该如何抉择。王晓辉律师向我们讲授了他自己的经历和宝贵经验。


▷   1、选择刑辩:兴趣+信仰

王律师讲道,他选择刑事方向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主观方面,将刑事作为执业方向是信仰和兴趣相结合的结果。在大学学习期间受老师的影响,沉醉于明了、清晰的刑法逻辑体系,更对刑法规范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人的客观行为和主观思想。尤为重要的是刑法除了关乎法律关系之外,更关乎人的自由等基本人权。


王晓辉律师说:“刑法最重要的目的不是打击犯罪,而是以限制国家刑罚权发动的方式保障人权,刑法相当于给行为划了一个圆圈,圆圈内部的可以用刑法规制,圆圈外面的行为就不能启动刑法,从而发挥了其保障人权的功能。如何画圆圈,是立法机关的工作;但如何保证司法机关严格依照圆圈行事,实现个案正义,则是刑事律师的用武之地。”


二是客观方面,律师其实是业务决定方向,因此准备和机会缺一不可,两者需要互相契合才能成就一个优秀的专业律师。假如做好了准备做刑事律师,但是现实却没有刑事业务,那也很难成功。王律师的个人经验是:2005年初进律所,因为自己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刑法学硕士,当时杭州律师圈中拥有刑法硕士学位的律师可谓凤毛麟角,律所同事有刑事案件基本都找他合作,所以自然而然的走上了刑辩的道路。


▷  2、坚韧不拔,夯实基础

当被问及“刑事律师需要什么特质”这一问题时,王晓辉律师说道:“专业的刑事律师不是只有专业知识就够了,专业知识只是前提,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所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刑辩律师,首先性格要坚韧,因为刑法关系着人的自由,会面临来自当事人和司法机关的很大的压力,要不怕苦,不怕累;其次是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方式,刑辩律师要面对当事人、当事人家属、公检法机关等多个不同的角色,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开诚布公 团队共赢

律师的专业性体现在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对案件基本的预判,诉讼目标的预设,以及对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的把控,以专业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具体的个案,设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整个过程,都体现了专业性。


与此同时,律师执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从专业化走向精细化。具体要如何理解精细化呢,王晓辉律师认为刑法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律师专门做刑事案件,这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专业化,他解释道:“我专门做刑事案件,但受到研究重点、个人精力等因素限制,对刑法规范的所有领域不可能都精通,所谓精细化是指有的律师专门做职务类犯罪,有的律师专门做税务类犯罪,有的做经济犯罪,浙江还有专门做醉驾的律师,这就更精细了。因此在某个领域有非常多的积累,然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专门在这一块深耕,树立自己的专业化倾向,这才是真正的专业化,也是律师的发展趋势。”


律师的发展方向在精细化之后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团队化运作,在浙江乃至全国,很多律所都是团队作战,比如金道刑事团队有16名专业律师,每个人在刑事领域都有一到两块更专业、精细的方向,这样对每个案件就可以形成互相配合的合作机制。先专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精细化,就像一台机器一样,每个人做一个零部件,然后需要团队来配合组装完成。团队化是最终的发展道路,有的团队分的很细,有人负责阅卷,有人负责会见,资深律师则负责关键环节和当事人进行沟通等。


团队化合作的优势在于三个方面:第一是安全,律师间可以相互保护;第二是探讨,案件的内容可以讨论;第三是可以互通有无,发挥自己的特点优势,相互配合,取长补短。

三、专业办案 有效沟通

王晓辉律师认为在接受当事人委托后,所做的事都要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在接受委托前后应该怎样沟通,王律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


▷   1、坦诚沟通

律师在接受案件咨询时,应当认真听取当事人意见,并且对案件要有预判性,不能为了接案而一味迎合当事人的要求。在咨询过程中,要体现律师自身的专业性、对案件的前瞻性。对预期能达到的辩护效果要有所预期或者期待,明确可完成的概率是多少,或者存在哪些难度,等等,切忌夸不切实际的海口。同时要让当事人了解律师在整个案件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    2、及时沟通

案件有什么情况要及时向当事人反馈。这个反馈包括主动告知,要主动和当事人说明案子处于哪一个诉讼阶段,在本阶段有哪些工作要点,下阶段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和调整。因为一个案件的诉讼周期很长,如果不及时、主动告知的话,当事人并不清楚律师做了哪些工作以及下一步工作。


王晓辉律师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我的案子每个星期都会和当事人联系,及时和当事人讲,这样反倒可以提高沟通效率。当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时,就要更加主动地与当事人沟通。我会在每个星期一上午,把代理所有案子全部过一遍,该沟通的及时沟通,跟当事人联系,告知其案件情况,并对案件的处理进行一个计划,在一周的剩余时间里就按照这个计划去施行。”


3、有度沟通

沟通的范围要适度,不能不分情况将所有信息一股脑儿全部告知当事人,特别是需要注意在侦查阶段的案件,律师应该做到的是沟通,而非全盘托出。


▷  4、全程沟通

同时,沟通是贯穿整个案件始终的,比如在侦查阶段:律师刚刚介入案件,信息来源仅仅是当事人,非常有限,对案件信息的把握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偏信,要做到沟通有度。但是对当事人的法律咨询可以是全面的,让当事人知道他在这个阶段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向公安机关提出律师的辩护意见。


又比如在审查起诉阶段:这时律师需要全面掌握案卷材料,并与当事人沟通和核实,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和检察机关进行沟通,没有必要藏着掖着,有些法律意见在审查起诉阶段就可以达成共识,这样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不起诉;如果存在不同的意见也可以求同存异,开诚布公,积极争取。当然,王律师也认为,有些问题特别是言词证据在沟通中还是要注意度的把握。


如果沟通能做到坦诚、及时、有度,这个沟通便是有效的,而有效沟通将会在极大程度上获得当事人的信任。“信任是在整个委托中最重要的事,当事人请律师为其辩护,是请一个专业的人处理专业的事情,当事人要尊重律师的意见,如果怀疑你请的律师,还是不要请的好。”王晓辉律师如是说。

四、遵从内心 法为信仰 

青年律师如何突破行业瓶颈?青年律师面对当事人提出的无法回答的法律咨询,又应当如何应对?我向王律师转达了很多青年律师在做刑事业务时所面临的问题。


王律师认为:“首先要判断,自己适不适合做律师,对律师的认知怎么样,本人对律师的认知以及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判断,觉得我自己ok的,我有这样的信仰,对法律的兴趣再加上执着的精神,坚持下去,我认为没问题。”但若是糊里糊涂,只是做一份工作,如果真的不适合的话,可以考虑调整,很多人觉得律师是很光鲜的职业,但律师一定是辛勤付出,才有所收获的,成为优秀的律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如果结合自己的判断认为自己适合,就坚持下去,如果真的不适合的,适时地调整方向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青年律师面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无法解答时,可能会觉得非常不好意思或者怕对方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但王律师将其解读为这是一个过程,他始终坚持坦诚,遵从内心,求得宁静。律师这个行业鱼目混杂,人很多,每个人想法、行为方式,处事方式都不一样。不会就是不会,不熟悉就是不熟悉,“面对咨询,不懂装懂,自己心虚,对当事人也不负责任,如果当事人因为一时的承诺或忽悠而委托你,其实内心是不安定的。这是一件痛苦的事。特别是从对当事人负责的角度,刑事案件的程序是不可逆的,他只会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不负责任将导致当事人错失机会,而一旦错失就再没有第二次机会了。真的不要不懂装懂,要诚实面对。”王律师这样说到。

与此同时,青年律师在办案时最应该注意到三件事:一是律师要有风险意识,律师职业是有风险的,但是最大的风险来源是律师没有风险意识;二是意识到风险后,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三是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采访的最后,王律师表达了对想走刑辩方向青年律师的期冀:“律师作为一个工作、一个谋生的职业没有错,但是对法律要有信仰。在信仰的支持下,为个案的公平公正的处理、为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作出自己的贡献。不要太过于功利和急于求成,要不忘初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对自己负责,也对当事人负责,更对事实和法律负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