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江歌事件:法律还没制裁凶手,大家就忙不迭地开始声讨人性丨律事观察

2017-11-13 掘心师姐 律事通

 

最近一段时间,朋友圈被一些激烈的言论刷屏,到处都是口诛笔伐,矛头指向的是一个女生——刘鑫。江歌惨案过去了一年,惨案发生时在国内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只是以“又有留学生在国外遇害”的名头报道了出来;然而时隔一年,在江歌去世快要一年的时候,江歌之死在国内媒体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一次江歌案的重新发酵与“刘鑫”这个名字绑在了一起,而这个名字甚至都不是杀人凶手。

作者▷掘心师姐

来源▷律事通


事件还原


事情的经过是揪心的,江歌与刘鑫同是在日留学生,为了保护刘鑫,江歌在门外与刘鑫前男友发生争执,被捅数刀致死,刘鑫紧闭房门见死不救,事后刘鑫面对江歌妈妈也没有表示任何感激。真正让江歌惨案二度发酵的是刘鑫在舆论压力之下,在江歌去世294天的时候,终于答应与江母见面的视频。而江母的目的并非让舆论的焦点集中在刘鑫身上,她只是想要为女儿伸冤、让凶手被绳之以法,所以她才请愿、请求大家签名,却没想到大家把关注点都放在了刘鑫身上。


由于日本是一个不提倡死刑的国家,虽然尚未废止,但原则上只有行为极其恶劣时才会被判处死刑。也就是说,陈世峰被判处死刑的几率并不大,甚至可能只是面临20年的监禁。江母在女儿遇害后赶赴日本,她得知,10年前,日本的矶谷利惠被杀害,母亲矶谷富美子通过发起签名征集活动,使得凶手被判死刑,于是她也发起请愿活动,为了让凶手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为女儿讨回公道。


的确,刘鑫的身份与她的所作所为在江歌被害一案中无疑是让人生气的,但是她的所作所为似乎已经被过分解读以至于让所有人都忽略了本案真正的凶手——陈世锋。


她在江歌死后对江歌妈妈的冷言相对直至拉黑让人寒心,没有说出真相是不负责任,为了自己的工作和名义不顾江歌的救命之恩更是不仁不义。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的关注点在于她换了发型、交了男友、和朋友出去吃饭呢?


以这样的逻辑来看,似乎刘鑫唯一的救赎方式就是以死谢恩,在大家的眼里,刘鑫这种人甚至都不配拥有正常的生活。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这样的口诛笔伐意义何在?究竟是通过舆论的力量抨击一个人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还是说逼她去死?大家忙着生气和义愤填膺,甚至都忘记了真正的凶手还在逍遥法外。


用舆论的力量去实现将凶手绳之以法的目的无可厚非,用道德的说教去让人性得到觉醒也没有错误,但是舆论是否真的能够把握好那个度,是否真的不会本末倒置,是否真的不会再造成更多的伤害与悲剧......这些都要打一个问号。


在那篇网红大V 的文章下面,多少人说“不要让凶手判死刑,早点放出来去找刘鑫”,作者甚至也回复某评论说“如果我是孩子妈妈我会杀人”。所以,这真的是正确的舆论吗?甚至都不难想象,如果事态真的像作者所说发展下去,江歌妈妈因此杀了刘鑫,舆论又会想当年于欢案那样为江歌妈妈请愿,一片“如果是我,我也会......”的论调将会再次重出江湖。


究竟是什么时候,舆论已经到了可以左右法律的地步了,以“人性”的标准,随便判人生死?还记得于欢案吗?当初那个所有人表示“如果是我,我也会杀人”的于欢案,在舆论的压力下,杀人者于欢二审从无期徒刑被改判到五年有期徒刑,大家普天同庆“人性没有丧失”的时候,但是有多少人关注到,一开始媒体舆论中的那些激怒众人的行径几乎都被于欢案审理过程中证据反驳了。


舆论真的是制裁恶人的工具吗?舆论阵地是拯救人性的手段吗?你怎么知道,我们在键盘上打下对她的谴责对她的痛骂之后,我们不会变成另一个杀人凶手,而刘鑫不会变成下一个江歌?别再包装网络暴力了,这不是什么感同身受的义愤填膺,这只是让死者难安,生者难活。


江歌的死是一个悲剧,江歌的妈妈在为了女儿讨回公道、请愿签名,刘鑫在为她不负责任的行为付出代价,而多数的网民在做什么?沉溺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和杀人凶手站在一起,酝酿着下一个悲剧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