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灵性逃避 | 多少人误以为自己修通了,其实却是自恋膨胀

2017-08-21 韩岩 十分心理

前言:我们在生活中可能见过这样一些人:痴迷于拜师、上课、灵修,只要一打听到哪里有新的身心灵课程马上去学,不断地有顿悟,发现了自己的创伤,告诉自己要原谅、活在当下,甚至有些人会短暂地“出家”,但回到家回到日常生活,困扰她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变本加厉。到底哪里出了岔子?


当代美国心理学者约翰•威尔伍德将这种现象称为“灵性逃避”(spiritual bypassing),指的是以灵性观念掩饰、逃避的防卫机制。有这种倾向的人,通常会采用灵性的语言和概念“重新架构”个人面对的问题,以此掩饰压抑和防卫。


灵性逃避究竟是怎么回事?它和宗教有什么联系?原澳大利亚华人心理学协会主席、新人本整合心理学领军人物韩岩认为,从自我发展角度来看,它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沉迷于此,将局限我们走向更完整的自我理解和成长。(点击上方可听音频)


01



我想回应所谓“灵性逃避”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


谈灵性逃避就要谈灵性,谈灵性就要谈宗教,谈到宗教,某种意义上我们开始讲“三道”理论当中的“觉悟之道”,但它又不纯粹是觉悟之道。


先说一下宗教和灵性有什么区别。其实“灵性”这个字眼出自西方,因为西方宗教传统很强,今天大多数美国人还都称自己为基督教徒(不管他上不上教堂),在宗教传统非常强大的国家,一般出现了一种新兴思潮,就称之为“灵性”,与其相对的则是“有组织的宗教”。

    

宗教毕竟是要有组织的,有教主,有教会,有僧团,有教义。但灵性不是这样,灵性没这么大的组织,灵性的流行来自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从六七十年代不断发展过来,到了新时代叫做“New  age”。

    

灵性和有组织宗教差别很大的地方在于:他们经常跟随书籍和老师。这些书籍在讲述过程中经常会有老师的背景,但你可以看到他们当中宗教的痕迹,有人是佛教的痕迹,有人是印度教的痕迹,有人属于基督教的痕迹,有些老师会把是哪里的痕迹讲得非常明了,比如那本很著名的书《与神对话》,那显然来自于基督教系统。还有另外一本《当下时刻》,有很强的佛教痕迹,灵性基本是跟着一些书籍开始做的,在中国翻译这方面做得最早的应该是胡因梦。

    

这些就是灵性,好像跟有组织的宗教有点关系,但它有很多新的东西出现在里头。有些灵性跟心理学结合起来,结合得最好的我前段时间有推荐过,叫《The  Diamond Approach》(《钻石途径》),胡因梦翻译过这本书。你真不好说它到底是结合了哪个宗教传统,佛教传统吗?完全不像。基督教传统吗?不像。甚至有点苏菲传统吗?有一点点,它又不像,它很像是心理治疗,但它又不叫心理治疗,是最难以界定的。

    

所以灵性实际上是百花齐放,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灵性,水晶球什么的,各种各样鱼龙混杂的东西非常多。这是灵性和宗教之间的区别,当把这个搞清楚后我们开始讲讲什么叫灵性逃避。


02



说灵性逃避实际上不妨从宗教逃避说起,因为这样讲可能更能够把问题阐释得清楚。其实宗教的某一种功能就是逃避,大家有没有意识到?


我们以佛教为例。成为佛教徒需要有一个仪式——皈依,它在英文当中是个很有意思的词,Take refuge,这个Refuge就是避难所的意思,当你皈依时,你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三个东西就是你寻找到的避难所,Take  refuge刚好就是寻找避难的地方的含义。


在中国,佛教中还有一个“出家”的说法,干嘛要出这个家?很多人告诉你,看破红尘就是受了很多打击挫折,感觉人生无望所以就出家了。因为家是中国人的核心,家都出了,你不就逃了吗?

    

所以宗教从一开始,就有点逃开世俗生活(的意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这一点有它的正面价值,因为世俗生活有的地方可以一眼望到底,人有时候不能仅仅生活在世俗社会的逻辑中,尤其当你人生中遇到很多挫折,把你打击得很惨,让你一无所有时,这时候宗教对你来说充满魅力,因为你有地方避难,突然有一个精神世界的降临把你拯救了,把你逍遥了,把你解脱了,宗教本身就具有避难功能。这一点我们要直面、正视它。


03



不管是我的学生、来访者,还是我自己当年在国外时接触到的人群,其中信教的朋友都相当多。

    

关于这个现象我觉得可以拿来说一下,第一,它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第二,其实跟我们的自我发展层次理论也有一定关系

    

首先第一点,我们先肯定避难的价值,接下来我们就要问避难以后怎么样,你避到哪去了,避到什么群体中去了,避到什么思维方式去了?


这里要讲一讲避难过程中出现的很多误区以及副作用,因为在这方面我也看了非常多的案例。

    

比如曾经有个朋友,不是非常熟,最早时找我是想做心理咨询。但她是另一个我很熟悉的人介绍过来的,我没办法给她做正式的专业咨询,就说可以给她稍微看一看有什么问题,做一些调解。她主要的烦恼是跟老公之间的关系问题。

    

通过我的评估和观察,他们夫妻二人都需要去做心理治疗,没有很深刻的心理治疗,双方绝对没办法解决问题。两个人内在的坑洞也罢,发展层次也罢,如果不经过心理治疗,我觉得他们没法子避免关系的破裂以及心理的痛苦。这就是我给他们的建议。

    

然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见到他们。等又见到她时,我突然发现这个人信了基督教,成为了基督徒,眼睛放光,貌似变了一个人,她变得非常有自信,滔滔不绝地讲《圣经》,觉得她原来和丈夫之间的痛苦、困扰都没有了,总是处在很兴奋的状态。


类似这样的人和事并非个例,我见过好多,包括过往的学生,有时候他们上我的课会上得非常吃力,但后来他们信了某个宗教,一下子情绪好了起来,突然间两眼放光,这是很常见的。所以我们不能否定的是宗教本身具有很强的避难功能,其实它有非常强的心理学原理。

    

精神分析学说中,自体心理学是我的老本行,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理想化移情,这是指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我们就需要一个非常强大、无往不能的全能父母来安抚我们的痛苦,来给我们力量,直到成年,这种理想化的需要都不会完全消失。

    

满足这种理想化需要对成年人来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非常正常的,因为那是我们的鼓舞、理想、价值的来源,但如果我们去理想化移情的仅仅是一个老师,不管多厉害,都有局限,都不可能完美。但上帝却可以无所不能,祂是全能的,因为祂不是一个实体的存在。佛陀,我们虽然都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已经不在了,所以我们也可以无限地理想化他。

    

我们人有理想化的需要,当这种理想化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就已经开始找到安家的地方,我们可以把人生的痛苦暂时从身上卸下,就像基督经常说的,“来我这里吧”,这个情况之下你真的是得到一种非常强大的安慰和解放。

    

肯定这个功能,就非常好理解刚才我谈到的两个例子,那个熟人会两眼发光,好像没有很多苦恼,那个学员上我的课上得很辛苦,一信宗教,整个精神头都来了,很快变成灵性导师。

    

这个现象很好理解,这里面或者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或者是一种理想化移情需要得到满足,确实使得他们的心灵得到了安慰,我们先要承认这一点。


04



与之而来,问题可能还并没有解决。我们继续讲刚才那个熟人的例子,当她得到拯救之后,一下子就变成生活当中除了《圣经》没法用其它语言交流的人,她的所有聚会、所有交谈离不开《圣经》语言,离不开各种教导,跟别人交流唯一的使命就是让你信教。

    

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她的内在心理,其实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样有点像是加入了一个“被拯救者俱乐部”,当你加入了这个俱乐部,因为我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爸爸,我们都被拯救了,那些不被拯救的人就低了一等,他们是要下地狱的。


我讲的话稍微尖刻一点,以此说明这种行为体现为她依旧没有发展出共情,理解别人的能力。宗教一开始的避难逐渐成为了她的防御,阻挡她去接触与她内心世界不能够相匹配的复杂人生境遇,以及各种各样人不同的思想状态。

       

按照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来讲,她的自恋没有修通,从非常压抑的自卑状态又变成了巨大的、自我膨胀的状态。这种情况,从心理学来看我们就会知道,有了一个避难所不错,但接下来你要接受许许多多的挫折,当你不断接受挫折,如果又有人陪伴你去穿越挫折的话,你的“夸大自我”就会逐渐变成一个有现实感的自我理想,后者跟前者的区别在于,夸大自我的东西基本没有现实基础的支持,而自我理想则不一样,你可以切实感受到在生活当中所获得的成就,不管是在人际关系、不管是在事业、不管是在挣钱还是内在对生活的感受上,都可以有些实在的成就感。

    

所以我讲这个是说,当宗教开始起到正面避难的作用,但没有继续带领人往下走向第二、第三阶段,这时候就开始出问题了。


05


   

宗教也罢、灵修也罢,都取决于老师的组织形式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比较好的宗派、好的老师会让这些信徒一步一步往下走,去克服、超越他的创伤、困扰,有些宗教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够修复创伤,我也见过很多人告诉我这件事,包括我前面提到的两个例子,一定程度上还是修复了一下,但接下去取决于这个组织本身是否可以带领这些人往更深一层走,如果不能带领他们往深走,而是跳到自恋膨胀的那一级,问题就很大。

    

佛教有出家人,当他出家时确实跟红尘在一定程度上做了了断,其实出家在我的理解中是暂时性概念,他要先跟世俗成员切断,然后把生命投入进去,在传统佛教当中是把一生投入进去,以开悟成佛作为人生中最大的使命目标来奋斗,而且不止这一世,还有下一世、下下一世,这是一种情况,所谓纯粹的走进了宗教之路,他人生的整个目标都已经变了,我觉得我不应该对此说三道四做什么评论,现在我讲的是另外一种现象,不是说出家,出家人的情况我就不好说了,这是一个信仰(层面)的东西,我想说的是另外一种情况,当他还在家的状态,这时候其实有很多地方可以检验你的宗教、灵性修行到底在生命当中发生了什么,它把你变成了什么样的人,如果是像刚才那样只是自恋膨胀的人,显然误入歧途。


生活中有非常多的挑战考验可以看到你的修行到底修得怎么样。

    

其实我觉得有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非常容易考验到人:一是死亡的问题。二是性的问题。三是权力的问题。这三个东西是我们人性中根深蒂固的东西。


一个人的灵性修行、逃避到底怎么样,我们可以从这三件事上来检验,当然这无法检验出家人,现在我们不讲出家人,而是从日常修行灵性来说对这三个问题到底处理得怎么样。

    

引用基督教的语言来说,当你成了信徒之后,到底在你的日常生活当中、人际关系当中、工作当中到底结出了什么样的果,如果仅仅是因为你的信仰就自我膨胀,这只是你的主观感受,但还没有化成生活当中的一种成果。

    

性的问题、权力的问题、死亡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断地出来挑战你,当你面对它的时候,灵性逃避这条路就走不通了。当你作为全面、完整的人存在时,内在的丰富性使得你没办法在灵性逃避的路上待太久


这就是我对灵性逃避的看法。



想和本文作者韩岩一起学习自我发展的前沿理论吗?8月25日-27日(本周五-周日),韩岩老师将在北京开班授课,还有最后5个名额,欢迎赶快报名




如今,“个人成长”在国内不少心理学、教练和灵修圈子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流行的词语。


  • 但个人成长究竟意味着什么?

  • 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我们能否准确地界定它?

  • 它的发展朝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

  • 是像东方佛教法义所指向的趋向一个“无我”的开悟?

  • 还是像大量西方心理学思想不断强调的趋向一个自我分化的独立自我?

  • “个人成长”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 它会达致幸福吗?比起那些具体可见的社会推崇的成功目标,这么模糊抽象的概念值得我们去追求吗?

  • “个人成长”会不会只是一些人给自己的心理疾病盖上的遮羞布?

  • 个人成长和自我接纳是不是对立矛盾的?

  • 如果个人成长是一个有意义的词语,那么它是如何发生的?

  • 什么将促进它,什么将阻碍它?

  • 它的发展地图将是怎样的?


针对这些问题,十分心理与新人本整合心理学领军人物韩岩老师推出《自我建构发展层次论》3天北京地面工作坊,欢迎报名



开课时间:2017年8月25-27日(北京·雍和宫)

人数:39人,先报先得

费用:2699元/人(众筹价


 报名方式 



如有疑问请联系十分微课长

咨询电话:18801374573

微信添加:shifenweike


注:以上费用均不含税,开具发票须另行支付税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