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临床研究】线上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轻症抑郁患者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探索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文章来源: 中华精神科杂志,2020,53 (01): 35-41
作者:畅临亚 丁菲 卢卫红 叶尘宇 薛莉莉 王宇 宋蕊 王琰 朱益 陶华 周慧鸣 方贻儒 苑成梅
探讨线上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internet-based structured group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GCBT)对轻症抑郁患者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使用SPSS20.0软件生成随机表,将96例轻症抑郁患者分配到线上视频团体干预组(线上组,n=64)与面对面干预组(线下组,n=32),使用HAMD17、HAMA、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 Scale, GAF)以及抑郁症状快速检查-自我报告评分16项(16 Items Quick Inventory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Self Report,QIDS-SR16)分别在基线、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评估患者抑郁、焦虑及整体功能水平。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脱落率、治愈率、治疗接受度差异。
结果
(1)2组患者基线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4),其他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对患者在组别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分析显示,HAMD17、HAMA和QIDS-SR16的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0.69,P>0.05;F=0.95,P>0.05;F=0.64,P>0.05),GAF的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显著(F=4.09,P<0.01),2组患者在各量表上时间主效应均显著(HAMD17:F=32.81,P<0.01;HAMA:F=20.86,P<0.01;GAF:F=105.98;P<0.01;QIDS-SR16:F=25.27,P<0.01)。12周末临床治愈率达62%(43/69),线上组57%(25/44),线下组72%(1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P=0.21)。(3)治疗期间总体脱落率为26%(21/81),线上组29%(15/51),线下组20%(6/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P=0.35),患者对方案的接受程度达97%(58/60),线上组97%(35/36),线下组96%(23/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78)。
结论
线上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轻症抑郁患者的疗效与面对面干预组相当,患者依从性较好。
临床上有一类患者具有明显的抑郁症状,主观有痛苦的感受,影响社会功能,但抑郁程度较轻,多数未得到有效治疗[1]。以往研究认为恶劣心境可以视作慢性轻性抑郁症范畴[2],而轻性抑郁与抑郁症可能是同一疾病不同程度的表达[3]。故本研究打破诊断界限,选择当前存在轻度抑郁症状的轻性抑郁障碍、轻度抑郁症和恶劣心境患者,统一定义为轻症抑郁,并为这一特定人群修订了一套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structured group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GCBT)方案,进行为期12周的团体心理治疗,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疗效显著,治疗前后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明显,且这种改善在随访的24、36、48周仍持续存在,90%以上的患者对该方案持接受态度[4,5,6,7]。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仍有很多患者没有机会接受该种治疗。因此,我们尝试将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与网络技术相结合,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初步探索与常规GCBT相比,线上形式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internet-based structured group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GCBT)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轻症抑郁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略)
↓↓↓详情可点击文末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