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中南大学柴立元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中国工程院开展了第14次院士增选和第13次外籍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我校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柴立元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公示名单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南大学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5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3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4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其中青年项目2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17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23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柴立元教授
柴立元,男,1966年生,博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5年获得何梁何利奖 ,现任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主题专家。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工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东亚资源再生技术国际组委会中国方主席,应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汞问题政府间谈判专家组专家,名古屋大学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有色冶金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
近五年来,负责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教育部科研重大项目、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课题50余项。多项技术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研究成果“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法深度处理新技术”实现广泛工业化推广应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发表论文200多篇, 其中SCI、EI收录120多篇,5篇论文获国内外学术论文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8项,其中授权14项;出版教材专著3部、国际会议论文集2部,曾获第三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科技奖。
柴立元教授十九大参会照片
【淑质贞亮 潜心专研】
柴立元教授所带领的科研团队有七十余人,事物冗杂繁多,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团队里的王老师说:“可以用两个加法算式来形容柴院长的勤奋,那就是‘五加二’、‘白加黑’。周一到周五第一个到办公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甚至周六周日都可以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在团队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柴立元教授作为标杆。科研上,他严格要求自己,做任何事情都细致、严谨,因为这是科研的第一步。并且他强调,要多看文献、多探索,才能做成实事,做好实事。
【求真求实 诚信为国】
科研上,柴立元教授一直抱着严谨求实、诚信为国的态度。曾经有家企业老板对柴院长说:这个项目只要做出结果即可,不必太在乎过程。柴院长毅然坚守原则,说道,‘我们宁可不做,我也不能作假,作为中南大学的老师绝不可能作假!’”
“正是政府和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平台,我们的研究才得以立足国家科技的前沿,这就鼓励我们科研团队要换位多思、诚信为国。因此,一个科研团队的定位不是在于赚钱,而在于通过产业推广技术,从而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人才。”
【英才卓砾 规划领航】
作为学科的带头人,柴立元教授十分重视规划和目标,他说:“规划就像路线,能够让人有条不紊地前进;目标则像灯塔,在前方为你导向。”
他告诫本科生:“就算不喜欢自己正在学习的专业,也不应该因此而荒废学业。作为本科生,应该站在对自己十分了解的基础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将来要从事的事业和要走的人生道路。在做大学四年规划时,要有长远的眼光,你能看多远,就能走多远。你的规划最好能细致到每一年做什么,为了专业知识的完善该读哪一本书,这样才能使你更好地往前走。”
在科研道路上走了近30年的柴立元教授,还将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他用实际行动回应着习总书记所说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柴立元教授为社会、国家的伟大事业而不懈奋斗,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南学子攀上更高的山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来源:中国工程院 中南大学新闻网】
编辑 / 周绍娟 谢熔楷 卜瑞 尤佳
排版 / 吴和翼
封面 / 刘思辰
融入中南大学,实现人生理想
中南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微信号 : csu_zhao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