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近3·15,放心消费质量认证在行动——传递信任 放心消费



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被誉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对于消费者而言,质量认证可以从供给端发挥“保底线”“拉高线”的作用,严把产品质量关和市场准入关,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促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可以从需求端为消费者提供质量证明,指导消费行为,增强消费信心,保障消费者放心消费。

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颁发产品、管理体系、服务等各类认证证书375.9万余张,涉及102.4万余家企业和组织。其中,产品认证证书163.8万张、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4.9万张、服务认证证书7.2万张,为营造安全、优质的放心消费环境提供了切实保障。



守护安全“底线”,强化消费安全。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家用电器、汽车、玩具等16大类96种产品依法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累计颁发有效CCC认证证书49.1万张,引导消费者“识目录、 看标志”,选购通过CCC认证的安全产品。将安全风险较高、与消费者人身健康密切相关的电子电器产品使用的锂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充电宝)等产品纳入CCC认证管理范围。


加贴CCC认证标志的汽车整车产品


拉升质量“高线”,促进消费升级。大力推行有机产品、绿色产品、智能家电等高端品质认证和商品售后服务、养老、健康等服务认证,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营造放心优质消费环境。在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领域,建立实施农作物种子、生态纺织产品、新能源汽车、网络安全服务等认证制度,为消费者“衣食住行”提供全方位质量安全保障。全国共有1.8万家企业获得了2.9万余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023年我国有机产品销售额高达870多亿元,位列全球第四。加快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已覆盖包括建材、快递包装等90多种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产品,共颁发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证书近2.6万张,获证企业6千多家。仅2023年上半年,绿色建材营业收入就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聚焦电商行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行商品售后良好服务认证,共发放商品售后服务认证证书3万余张,涉及获证组织2.8万余家,有效规范了商品销售行为,提高了售后服务质量。


促进国际贸易提质增效,方便消费者选购国际市场商品。我国已与新西兰、丹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签订电子电器、有机产品等多份互认协议,为消费者从国际市场选购商品提供了便利。同时,积极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鼓励企业按照相同标准生产达到相同质量水准的出口产品和内销产品,目前“三同”产品销售额已突破8亿元。大力推行“湾区认证”,首批已公布15个“湾区认证”项目,通过“一次认证,三地通行”模式,促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在大湾区流通。同时引入质量信息公示、承诺赔付、销售商负首责等制度,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湾区认证”首批项目公布仪式


开展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为消费者提供质量认证信用保障。联合公安部,重点打击网络售卖虚假认证证书、从事虚假认证活动等违法行为,查办相关违法违规行为822起,立案处罚531件,罚没款金额936.55万元。建立虚假认证网络监测模型,下架虚假认证网店,清理删除涉嫌虚假认证和宣传信息。通过严格监管和有力整治,切实保障质量认证结果可信,为消费者“盲选”“优选”提供了信用保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