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法| 两会委员热议手游充值 未央检察有对策

未央检察 2020-10-18



两会

热点

今年两会,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调研中发现,四五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把手机游戏作为主要兴趣爱好,很多学生孩子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家长们提出不少问题:我的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游戏里的动作太暴力,怎么办?为玩游戏,孩子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充值,这个钱能退吗?

以上种种问题是不是也是你的困惑?全国政协委员给出了哪些好对策呢?看看下面的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6021guvo4&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移动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

这样的事情离我们并不远

最近《华商报》就报道了一则

未成年人背着父母手游充值的新闻

据报道,西安一13岁孩子因迷恋上某款手游,经常背着父母半夜玩游戏和充值。不到50天的时间内,充值额度近3万元。


游戏海报,与内容无关


这则新闻

引发了网友对于未成年人玩手机游戏

的热议

……



游戏害了多少孩子和家庭!!再不管管,这些毒害未成年的毒瘤会越来越大。

沉迷手游对孩子伤害太大了!希望监管部门严控,游戏公司自律,家长和学校齐抓共管,给孩子们营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游戏公司的经营模式就是靠充值赚钱。每天那么多人充值,人家哪知道哪笔是未成年人充的。但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你的监护责任,教育责任起到了嘛?


众说纷纭

对于此类问题是不是有法可依?

小编查阅了相关法规

法规

《民法通则》第二章第十二条: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也就是说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充值行为本身就是无效的,钱应该退还。而10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超出其能力范围的交易额,家长也有权主张撤销。

解读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行为屡见不鲜,纠其源头,成因似乎有很多种,对此,“未央检察”的检察官有话说:

保护未成年人需要多方努力,出台并细化法律法规的同时,包括游戏开发公司、家庭、学校在内的各个主体,应当履行好各自的社会责任,共同维护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对于游戏开发公司而言,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尽可能的主动做好未成年人甄别工作,在登录、游戏、支付等环节通过多次、多维度验证等技术方式尽可能杜绝未成人参与其中。

对于家庭来说,家长认真履行监护责任,经常与孩子保持沟通交流,父母不应以工作繁忙为借口,疏于对孩子的陪伴和照顾。同时,家长对孩子“非分”的要求要学会“拒绝”。


那么

除了以上所说的

怎样做才可以

避免孩子沉迷游戏


延伸阅读

1

教孩子区分现实和虚拟世界。劝孩子别沉迷游戏,不能用强行禁止的方法,要“以退为进”。

2

可以借着孩子对游戏人物的浓厚兴趣,给孩子上一堂真正的历史文化课。要真正将孩子从游戏中拉出来,还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爱好。

3

培养正确金钱观。无论家境有多优渥,也不建议给孩子太多零花钱,要教育孩子对金钱“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大家都在看检爱|暖心帮教,一场只有一名听众的讲座三八女神节特辑|节日已至,请接受男同事的集体“告白”
动漫猜猜猜:2018年最高检工作报告有哪些亮点?





编辑:圆子

校对:抹茶



未央检察

宣传检察工作|传递法治信息 

长按二维码关注“未央检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