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要在凝聚智慧、助推发展上有新作为。以习近平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为指引,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应着力从以下五方面积极实践和创新。
(一)强化协商意识,形成“真协商”的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协商就要真协商”。推进政协协商民主,需要党委政府和政协组织“两头热”。从党委和政府来说,应按照“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的要求,积极主动参与协商,切实虚心听取和吸纳各个方面的意见,充分展现“真协商”的“雅量”;对政协组织来说,要准确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发挥平台优势,最大限度地整合诉求和有效协商成果,通过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协商建议,推动完善决策和决策的落实,促进真协商、有效协商;对参加政协的党派团体和广大政协委员来说,要增强协商的公心意识、大局意识,从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推动党委政府决策的落实、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勇于讲真话、讲实话、讲负责任的话。
(二)完善协商制度,提高“善协商”的实效
一是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政协协商的具体内容,切实将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尤其是涉及是民生的重大问题方面的事项纳入政协协商的范畴;二是不断完善协商民主的程序,从协商议题的提出和确定、协商活动的准备和开展、协商会议的组织和召开、协商成果的形成和报送、协商意见的处理和反馈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作出具体要求;三是完善协商主体知情制度,保障协商主体对协商信息的充分掌握和对协商过程的深度参与;四是完善政协协商民主实践的评价监督制度,把采纳政协建议、促进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情况纳入党委政府和政协工作的考核目标;五是健全政协专题协商、对口协商制度,创新界别协商、提案办理机制,形成具体可行、相互衔接配套的协商运转体系。
(三)保障协商平等,营造“能协商”的氛围
进一步改善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听不得不同意见建议,更不喜欢听取反对意见的工作作风,着力营造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协商民主氛围,坚持求同存异、坚持平等沟通、坚持相互尊重,鼓励各民主党派、各参加界别的委员畅所欲言,支持发表各种不同观点,切实体现协商民主的真正内涵。
(四)创新协商形式,拓展“助协商”的渠道
要充分利用专委会对口联系党政职能部门的优势,加强工作互动和信息共享,及时获取政务信息,丰富协商内容,经常性开展协商,努力推动部门和行业相关工作的改进与发展。要依据政协委员界别构成特点,帮助委员强化界别意识,下大力气补齐界别协商短板。提案办理协商要不断创新,强化联合办理机制和提案办理的“面商”机制,切实做到办理前协商计划、办理中沟通情况、办理后征求意见,特别要倡导政协委员和办理单位共同调研协商,不断提高提案办理协商质量。要积极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常态化路径和机制。
(五)提升协商能力,夯实“会协商”的底气
以强化政协机关服务水平、提升委员作用、突出界别特色为重点,三位一体推进政协组织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政协机关的保障作用。
大力提升政协委员的自身素质与履职能力。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改革政协委员推选机制,“真正把代表性强、议政水平高、群众认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委员队伍中来”,营造名副其实的“人才库”“智囊团”。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协委员的学习培训和履职管理,特别要聚焦“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加强实训锤炼,提升协商建言的能力和水平。要探索运用多种形式让政协委员知情明政,帮助委员了解情况、熟悉政策、扩大视野、把握大局。通过参加提案和社情民意办理协商、提案落实实地调研,让委员及时了解所提意见和建议的采纳和落实情况,进一步激发委员协商建言的热情。
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征程中,必将发挥更大的历史性作用。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和创新,更好地担当起人民政协的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