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孤独》中,藏着现代社畜的日常

俆沪生 豆瓣读书 2020-11-09

关注并星标豆瓣读书」遇见更多好书


1927年的今天诞生了一位伟大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他童年时代的故乡是人鬼交混,充满着幽灵的奇异世界。这也成为他创作的重要源泉。


他一生创作了很多部作品,包括使其名声大噪的《百年孤独》,以及《枯枝败叶》、《霍乱时期的爱情》、《一场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等等。马尔克斯也成为拉丁美洲第三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4年,这位伟大的文学家逝世。《百年孤独》这部气势恢宏的作品也再次掀起全球读书狂潮,它讲述了七代人的传奇故事,小镇的百年兴衰,再加上一张复杂的人物关系网,成为书籍阅读难度指数top10。


普通人读这部巨著一定会有压力,因为它叙述手法独特、风格诡丽。如何真正读懂这本史诗级作品,希望下面这篇书评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如何阅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文/徐沪生

我在看《百年孤独》前也问了多少人,这本书怎么样。很多人跟我说,很好看,很好看,真的很好看。但他们的评价只有很好看三个字,怎么很好看却不说了。只让我自己看。我看了好几遍,每次都看了个开头就看不下去,觉得没意思,就没再看。


后来过了几年,我又翻这本书,我之所以翻这本书是因为某个朋友跟我提到说这本书很好,然后他举例,你看头一句: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是不是很赞。


我说,有什么赞的。其实我很早就听说这句话很有名,但一直不晓得有名在哪儿,别人也从来没告诉我。那个朋友就说:你看,这短短一句就包括了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马尔克斯开创了一种新的叙述方式,让小说回归到了叙述的本质。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许多人都效仿了这种叙述方式。

——后来我看《白鹿原》的时候发现了。《百年孤独》在文学界的影响真的很大。

但在那时,我忽然觉得,也许大家说《百年孤独》是本很好的书,并不全是人云亦云,——只不过有些内行人看门道,有些外行人看热闹,——搞不好真有可欣赏的地方,也许我该用心读了试试看。然后我就再次看了,这回算用心看了,做了笔记和评论。


孤独的含义:真的有人懂你吗?

 


关于内容,我看懂了一点,看懂孤独的意思了。《月亮和六便士》第四章里说:天天做一样的事,让我感到腻烦。朋友们过着老一套的生活,再也引不起我的好奇。有时见了面,不待他们开口,我就知道他们要说什么。就连桃色事件也是枯燥乏味的老一套。我们就像终点站到终点站往返行驶的有轨电车,连乘客的数目也能估计个八九不离十。生活得太有秩序了。简直可怕。 


《百年孤独》里奥雷连诺上校晚年不停地做金鱼。金鱼一共十六条。他每天都做两条,达到二十五条时,他又拿它们在坩埚里熔化,重新开始。 

阿玛兰塔的晚年是在缝制殓衣中生活的。她白天缝,晚上拆,直到死。 

乌苏娜瞎了之后发现:当其他的人在房子里漫不经心地来来去去时,乌苏娜就凭自己剩下的四种感官注意别人的活动,使得谁也不会突然撞着她;很快她就发现,而家里的每个人却没觉察到。他们每天走的都是同样的路,重复同样的动作,同样的时匆几乎说同样的话。 

这个家庭里发生了无数巧合的重复,就连爱上姑妈这种乱伦的事情也隔了两代人之后重复发生了。 

重复,几乎是每个人生命里最大的一件事。起床、洗漱、上学、上班、回家、吃饭、睡觉……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着过日子。如果你仔细回顾,会猛然发现你几个礼拜、几个月几乎都是这样的日子,毫无特色。尤其是中年以后的人。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说,对于年轻人,三年五年就是一生一世。但对于中年以后的人,三年五年不过是指顾间的事。 

有时候我在想,平淡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年轻的时候谁都想热烈澎湃的生活。但那也累。过上几年就吃不消,想要安定。可一旦安定了,冷寂了,日子开始重复了,又倍感无聊。无聊得可怕。可怕到精神空虚,坐吃等死。 

如果有个人陪着,应该大大不同吧。不仅仅是生活里的陪伴,更是心灵上的陪伴。 

百年孤独里几乎都是独自一人。有的爱上了不该爱上的人(乱伦),有的曾经爱上一个人,但那人不在了,后来再也没爱过,有的对年轻时候犯的错懊悔不已……总之,都把自己封闭在一个人的房间里,走不出去。 

我们活着,固然每天都有同学、同事一起吃饭、上课、上班,但真能懂你,走到你内心深处,让你不觉得孤独的,真有吗?你的男朋友、女朋友、妻子、丈夫……真的能懂你?让你觉得不寂寞? 

重复的生活已经够无趣了。无趣的生活里不能找到一个彼此相知的人,更是空虚到极点。 

有时看了一部电影、一本书,很想跟人分享,但联系人列表里看来看去,总觉得他们的口味与我不同,不会喜欢我这本书。 

出去吃饭,没话说了,掏出手机不停地刷社交网络。刷到最下面,回到顶部,再刷新。刷到最下面,回到顶部,再刷新。手机放回去。过会儿再拿出来。刷新。 

就好像奥雷连诺上校不停地做金鱼,做好了融化,再做;或者阿玛兰塔的不停地缝制殓衣,缝好了拆,拆完了再缝…… 

或者把手机上的社交软件装了又卸载,卸载了又重装,然后又卸载……说到底,还是心里寂寞。 

渴望能被人懂的感觉。有那人在,不孤单。重复的日子也觉得不一样。 


《百年孤独》为什么这么难读?


《百年孤独》舞台剧剧照


关于写作特点,我仔细看完之后,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本书这么难读了。

1、人名太多、太长、重复性大,经常看着看着就不记得这人是谁了,或者以为这个人是那个人。这是我之前几次看不下去的原因。就包括这次,看到雷贝卡和阿玛兰塔的三角恋还是头晕了。但后来渐渐发现重复是这本书很大的一个主题。在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中,家族内部出现了许多重复的故事,但因为有时间跨度,你不会觉得是在简单地重复,而是觉得是一种家族性的诅咒。包括最大的诅咒——性格的孤独。 

2、各种奇葩的想象力。也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感觉有点像中国古代的浪漫主义,比如《窦娥冤》的六月下雪。书里的魔幻现实主义包括但不限于:吃石灰的雷贝卡、全镇人都患上失眠症,白天站着也做梦、姑侄乱伦、母子乱伦、无限繁殖的牲畜、双胞胎的通灵、十七个儿子一个接一个地死、下了四年的雨、长了猪尾巴的婴儿……

3、第三人称平稳语气的叙述。不管发生了什么荒诞的事情,叙述语气都非常平淡,据说受到了卡夫卡《变形记》的影响。读者还在震惊之余,马尔克斯已经往下写了。 

4、多主线、多时空叙述。不同于一般叙事的结构,百年孤独主线很多。通常一章节主要讲A1、A2、A3的事情,从时间点T1讲到时间点T2、T3、T4,中间顺带提到了人物A4、A5;然后下一章节就讲A4、A5、A6的事情……经常说着说着就说,很多年以后,然后回来继续。 

5、很少人物之间的直接对话,几乎都是第三人称讲故事,把大量的人物交流内容压缩成描述句。这应该是《百年孤独》很难读的原因之一。《百年孤独》里几乎都是:a告诉b发生了某件事、c让d做某件事、e发生了某件事、f怎么样了……的直接描述,就好像一个老人在跟你讲一个神话故事:从前啊,发生了…… 

6、为了让魔幻主义更真实,马尔克斯例举了许多具体数字(具体到个位),当然,某些夸张的程度也加倍了,比如: 

在雷贝卡和皮埃特罗·克列斯比的婚期之前七天,年轻的雷麦黛丝黛丝半夜醒来…… 
他悬起吊床,一连睡了三天,醒来以后,他一口气吃了十六只生鸡蛋…… 
星期二夜晚,在不顾一切的大胆行动中,二十一个三十岁... 
他忍不住叫嚷起来,说是没有什么力量能够使他离开这儿,说他不想看到两百节车厢的列车,因为列车上装满了尸体,每晚都从马孔多向海边驶去。“在车站上被枪杀的人都在那些车厢里,三千四百零八个。” 
地窖里放着三只帆布袋,用一条铜丝拴着,里面总共七千二百四十个金币,它们在一片漆黑中光采熠熠,犹如一块块烧红的炭。 


7、作者只陈述故事发生了什么,而不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不把时间浪费在逻辑上——所以整个故事是没有科学逻辑的。毕竟是魔幻现实主义,如果你太追究“为什么会这样子啊”肯定很难读下去。比如谁谁谁爱上了谁谁谁,比如谁谁谁疯了,比如谁谁谁爱吃石灰,比如谁谁谁成了暴君……从来没有细细解释为什么的,都是长篇叙述故事。角度非常宏观。无论是雷贝卡、阿玛兰塔的三角恋,还是阿玛兰卡跟侄子的乱伦,还是奥雷连诺的军事,完全可以写成一整篇故事,但在百年孤独里就只是很小的一段篇章。


《百年孤独》的阅读方法



如果你非要问我怎么看《百年孤独》,那我的回答可以通用于阅读所有书(我的方法适用于欣赏书,不实用于看网络小说)——

1、关门(家里的门、房间的门、宿舍的门),确保你在一个安静的环境,能去图书馆最好。

2、关电脑。

3、关手机。如果你看的是电子版,请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

4、如果是纸质版,拿支笔,看到不错的就划线,写点笔记。笔记不要求多高深,写出你真实看法就行。你不同意的也可以写。也许多年以后你再看这本书,看到此处,会有与当年不同的见解。

5、开始看吧。


■ 往期精选 ■

比起催婚,美国父母更操心这些“无用”之事

“看完《月亮与六便士》,我辞职了”

豆瓣9.2,这部经典名著被BBC翻拍了!


觉得文章不错 赏个好看👇

👇生活孤独的时候 读点好书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