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填报志愿,如何选择“月亮和六便士”?

瞿起田 豆瓣读书 2021-09-15
关注并星标豆瓣读书 遇见更多好书


又到了一年一度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刻,填报志愿对于很多普通学生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选择。


上一所什么样的大学,读一门什么样的专业,它决定了我们人生未来10年的大概走向。


不过有时候因为众说纷纭,我们很难找到内心真正想要的选择。因此,一份中肯的建议便显得非常重要。


豆友@瞿起田 提供了一份“高考志愿填报建议”,希望能让还在迷茫期的学生和家长们得到一些启发。




以下内容由豆瓣用户@瞿起田 授权提供

感谢作者为豆瓣提供优质原创内容


这两天应该是高考填报志愿的高峰期吧,有人向我咨询填报院校和专业的问题,但我毕竟不是这方面专家,对现下大学的招生情况并不了解,倘以己昏昏而欲使人昭昭,岂不是误人子弟吗?但有一些粗略的想法,写在这里供填报志愿的学生和家长作一点参考。 


填报志愿所考虑的不外两点,一是学校,二是专业。但上大学的目的不同,对这两点的侧重也有不同。


如今虽然学历越来越不值钱,但进入社会谋职,名校出身比一般院校出身还是具有相当优势。倘使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毕业后能找到份好工作,填报志愿的侧重点,就会放在院校的名气上,次之去找一个未来好找工作的专业。 


这样说,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上大学的目的太过功利市侩,但其实大谬。凭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本领求职谋生,让自己能立足于社会,这是学以致用,堂堂正正的事业。倘使自己所学的东西,只是一味高蹈,却不能脚踏实地自立于社会,那岂不是空中楼阁?且谈不上对社会、国家有何贡献,就是对自己而言,精神上的愉悦,也和麻痹心灵的鸦片一样虚幻。 


恰是百年前的1921年,恽代英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教育改造与社会改造》,便提到过如今这种情形:“我看见许多好学生卒业以后,不但对社会无有益的供献,对自身亦无合式啖饭地方”,其原因,正在于这些学生“在校时,全然不知社会情形,与某种职业实际的需要”,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的结果,就是“学生志气一天天卑下颓唐了。未卒业的人,看见已卒业人的情形,贤者便会丧志,勇者便会灰心”


因此,学生在填报志愿择校、择专业时,就需要考虑未来进入社会的出路。如果一所大学打着读书高尚纯洁的幌子,教导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让学生与社会隔绝脱节,使他们有学问而无能力,未来难以在社会立足,却反过来斥责学生缺乏志向,不能为学术甘守清贫,这不是学生的耻辱,这是大学的耻辱。 


上面这些,我想许多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都细细思量过。我写这些,不过是为学生和家长再打消一些顾虑而已。但如果上大学的目的,是真心喜爱学问,想在专业领域深耕下去。那么我个人的建议是,先看专业水平,次看院校。


诚然,名校的专业其实力总是很强大的,因为它有名望和雄厚的资金可以延揽好的师资,购置更多的图书,建设更好的教学环境。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不如它名气的学校,师资和专业建设就一定比它差。专业的好坏,最重要的还是看师资力量。老师研究领域不同,也各有其所长。


还是举我熟悉的历史专业为例。北大的历史系,作为名校名专业,其综合实力确实强大,名师多有,馆藏丰富,教学环境也属一流。但如果专业下再仔细划分,你会发现有许多名气不如北大的院校,它在专业某一领域的水平,并不亚于北大,有些甚至超过北大。


这里并无薄厚之意,只是就事论事。譬如北师大历史系,它的隋唐史专业,师资力量同样很强大,它的专门史研究中,俄苏史、环境史也很值得注目。特别是北师大的民俗学研究,正可以和历史学互相发明。虽然民俗学专业归入文学院,但历史系的学生也很值得去听一听的。


若是谈到明清史和社会史,当属南开大学的明清史和社会史中心。尤其是明史与明清社会史研究,南开大学应该称得上是华北重镇了。南开大学的日本研究院,则是中国日本史研究的个中翘楚。


至于清史以及晚近史,人民大学的清史研究所是非常好的选择。南京大学守着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是学习近代史的很好去处。而且南京古称金陵、建康,研究六朝史,南京大学的六朝研究也是相当出色的。华东师范大学的近现代中国研究以及冷战史和新文化史的研究,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隋唐史方面,陕西师范大学地处汉唐故都,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那里学习唐史和考古学的感受,必然会很不同。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也很值得注目。这是与传统历史学研究方法不同的思路和视角。


那么,如果是有心想投入专业学术领域的话,在选择专业时,就要先想好自己对哪个领域更感兴趣,是汉唐,还是宋元,抑或是明清、近代?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这一点考虑好后,再根据兴趣去寻找最合适的专业,如此,才有利于自己未来学术规划的发展。


当然,校园的环境和风气也是很重要的,毕竟你要在这所学校待四年时间,要与那里的同学和老师相处。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可能,请尽量选择与本地差异大一些的外地院校。江南的学生,不妨到北方来;北方的学生,也不妨选择到华南读书。


求学读书不仅是进入一个学校,更是进入一种环境,它同样也是人生中一段重要的阅历。去外地上学,可以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也能开拓视角,感受不同的人情与风俗,更有助于你在读书之外,脚踏实地的认识这个社会。尤其对历史专业而言,更是如此。许多历史留下的足印,就潜藏在身边的社会之中,隐伏在风俗人情之间,需要去探索体味,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含义。


譬如你在北京念书,闲暇时骑着共享单车去转一转胡同,找一找破败的名人故居,看一看藏在闹市街巷中被人遗忘的庙宇,对明清近代史的了解,会有比书中更丰富的认知。在山西上学,趁着假期,可以去古老的村镇里访查那里的古代建筑,绝对比你坐在资料室看几十卷方志,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历史,而且往往也能从碑铭题记中有新的发现。若是在闽南,不妨去乡镇访庙探碑,村镇中光怪陆离的神像背后,有可能藏着隐秘的历史。所谓“学以致用”,根脚还是要踏踏实实的走进现实社会中的。


脚踏实地的去和社会上实实在在的人接触,唯有如此,学术才不仅仅是空洞干涩的理论概念,而是有心之人眼中的有情众生的烟火人间。


-END-


■ 往期精选

觉得文章不错,点个在看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