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资料|华东师范大学附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
校 训 : 求实创造 为人师表 创立时间: 1951年 |
体育类学校报考资料【点击下方】
师范类学校报考资料【点击学校即可查询】
2020年全年复习课程详情【点击下方】
学校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2年学校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学校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等先后并入。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学校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并于2006年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全面开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立德树人,攀高行远。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学校始终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崇高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路径,围绕"育人、文明、发展"责任使命,持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重点实施教育教学创新引领、学科科研优化提升、国家战略精准对接工程,聚焦"教育+""生态+""健康+""智能+""国际+"五大行动计划,分三步实现一流办学目标:到2020年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到2035年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校目前设有3个学部:地球科学学部、教育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29个全日制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政治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外语学院、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传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海洋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统计学院、亚欧商学院;4个书院:孟宪承书院、经管书院、大夏书院、光华书院;8个实体研究院: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院、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崇明生态研究院、脑科学与教育创新研究院;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管理型学院:开放教育学院/上海教师发展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另有设在学校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截至2019年1月,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4,362人;在校博士研究生3,080人,硕士研究生17,304人;在校留学生(学历生)1,280人。学校有教职工3,990人,其中专任教师2,317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1,827人,其中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院士)13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2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及讲座教授3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5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及国家教学名师入选者9人,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青年千人2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9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2人,上海市"东方学者"入选者32人,上海市"领军人才及后备"入选者27人,上海市"千人计划"入选者21人,"双百人才计划"入选者(含紫江优秀青年学者、紫江青年学者)174人次。学校主要校区为闵行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和中山北路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
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可授予20种硕士专业学位,以及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有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3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育学、地理学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6个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2个,II类2个,IV类2个),1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和1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4个,B类13个)。学校理工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民政部研究中心,1个出版总署重点实验室,10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文科拥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1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工作室,2个上海市高校智库,9个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获教育部备案。现有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学校主办和承办人文社会科学类中文学术期刊23种、英文学术期刊4种,两校区图书馆馆藏印刷型文献总量471.2万余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57个(449个子库)。学校成立基础教育集团,现有自办与合作举办的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共39所(正式招生办学)。学校继续教育坚持管办分离,积极落实国家指令性计划项目,培育高品质非学历教育项目,研发校本研修网络平台。
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法国高师集团,美国纽约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世界2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与法国高师集团成立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里昂高师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中法科学与社会联合研究院;与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是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大学;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合作共建亚欧商学院;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合作共建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共建先进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学校设有国家汉办所属的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建设8所孔子学院
院校简介
体育与健康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的前身是体育系,创建于1951年,是以东亚体育专科学校的体育系和体育专修科为基础组建的。1952年夏,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体育专修科与南京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体育系科合并成立华东体育学院。1972年华东体育学院整体并入上海师范大学。1980年,正式恢复成立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1981年获准设立我国体育学最早的硕士点——体育理论硕士点,1986年获准设立全国第一个运动生物化学硕士点,1993年获准设立全国首批运动生物化学博士点。1998年华东师大体育系与大学体育部、上海教育学院体育系、上海第二教育学院体育系合并成立新的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系。2001年4月,学校批准成立体育与健康学院。2003年设立全国首批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设立全国首批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还拥有运动人体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体育理论国家级教学团队、体育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和3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青少年体育教育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排名显示,体育学科综合发展水平位列全国第三,在综合性高校位居全国第一。
学院设有体育教育系、社会体育系、运动训练系、大学体育部,现有3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拥有教育硕士(体育)、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现有在校本科生557人,全日制硕士生549人,博士生55人。设有中小学骨干体育教师“国培计划”培训基地、教育部“校园足球”全国骨干体育教师与校长培训基地、国家级健美操训练基地、啦啦操科研基地、上海市体育教师国际发展中心等机构;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体育人才,毕业生在体育教育、科研、管理、运动训练或其他行业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院现拥有教职工9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7人,行政管理人员11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教授21人,副教授29人,讲师30人,助教4人,实验师3人,45岁以下人员占比为49%,高级职称人员占比为57%,博士学位人员占比为43%。整体的师资年龄、职称结构合理,青年人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享誉全国的著名体育专家黄震、黄柏龄、许豪文等曾长期在学院任教。现任院长季浏教授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组组长。
2011年以来,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含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国家级课题40多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60多部,发表SCI、SSCI、CSSCI、CSCD论文600多篇。健美操、啦啦操竞技水平雄踞世界一流,田径项目涌现了多名世界冠军、全国冠军,篮球、排球在上海市比赛中名列前茅。国际交流频繁开展,创办国际会议、引进外国专家、建立海外实习基地、公派留学访学,与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20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院的国际交流层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学院体育场馆设施先进,拥有4个400米标准田径场(内含足球场)、3座综合性体育馆、1个室外游泳池、1座室内恒温游泳馆,室外还有38片篮球场、20片排球场、19片网球场等,场地总面积达121164平方米。
学院始终坚持“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以“创一流学科,育一流人才”为己任,在教学、科研、体育竞赛、国际交流和社会服务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正努力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力争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将学院建设成世界一流的体育学院。
(数据截至2017年7月)
1951: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创立
1952: 院系拆并成立华东体育学院
1980: 正式恢复成立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
1981: 获准设立体育理论硕士点
1982:招收第一届研究生
1986:获准设立运动生物化学硕士点
1993:获准设立运动生物化学博士点
1998:院系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系
2001:成立体育与健康学院
2003:获准设立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5:获准设立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2007:运动人体科学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培育)
2008:教育部学科评估获得全国第四,获得体育理论国家级教学团队
2009:体育教育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
2010: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011:设立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2:教育部学科评估获得全国第三,在综合性大学排名第一
2013:设立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2014:担任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主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5: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6:设立青少年体育教育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录取情况
分数线
文化课 180 分
专业课40分
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
录取名单
拟录取名单
招生简章
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一、招生专业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学制四年,学费5000元/学年。该专业紧密结合体育人才市场需求,主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现代教育和健康理念、文武双全、专长突出、素质高强、追求发展,能够胜任体校、大中小学校、健身俱乐部和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招生计划
2019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计划不超过45名,其中男女体操类16人(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技巧),男子乒乓球3人,女子乒乓球3人,男子羽毛球3人,女子羽毛球3人,男子游泳3人(100米自由泳),女子游泳3人(100米自由泳),男子足球(十一人制,非守门员)4人,男子拳击4人,女子拳击3人。
三、报名条件
1.符合2019年高考报名条件,已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2019年高考报名并取得高考报名号。
2.具备我校以上招生计划中公布的招生项目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资格,考生所持本人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中的运动项目必须与我校招生计划中公布的运动项目一致。对应运动小项不一致者不建议报考。
3.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
注:符合申请免试入学条件的运动员,也可按照《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招生简章》执行。
四、报名方法
1.考生须在2019年3月1日12:00至3月15日中午12:00期间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http://www.ydyeducation.com/)体育招生考试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招生系统)进行报名并填报志愿。我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
2.运动技术等级以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和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查询系统”截止2019年2月28日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由招生系统进行自动匹配审核。
3.考生须依据体育专项考试的收费标准和生源所在省级招生管理部门文化考试收费标准,在报名截止时间前完成网上缴费,未缴费的考生将不予确认。报名缴费确认后,考生志愿将不能调整。
4.因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含2009年7月1日前的证书)等原因无法正常报名的考生,须填写报名申请表(附件一),并于2019年3月15日中午12:00前将表格交到我校招生办公室(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考生)。学校将按要求上报国家体育总局审核。
五、考试安排
1.体育专项考试:
考试必须自己报名参加体育专项考试,体育专项考试分项目采用全国统考和分区统考方式,由国家体育总局委托院校负责组织实施,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执行,具体报名考试安排与评分标准见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
2.文化考试:
考生必须自己报名参加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实施的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文化课考试。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英语四科,各科满分为150分,总分600分。
六、录取原则
1.我校将根据报考情况,划定体育专项考试成绩录取控制线且该录取控制线不低于40分。
2.我校将根据报考情况,划定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且该录取控制线不低于180分。对具备一级运动员等级的考生,可在学校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下降低30分录取;对具备运动健将技术等级的考生,可在学校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下降低50分录取。文化考试成绩未达到学校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将不予录取。
3.录取原则:对符合我校录取资格的考生,将按文化成绩30%和体育专项考试成绩70%的比例计算综合分【综合分=体育专项考试成绩×70% + (文化成绩÷6)×30%】,以综合分为依据,按各招生项目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确定拟录取名单。我校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在第一志愿录取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下,再录取第二志愿考生。考生可于5月底后在网上报名系统中查询我校拟录取情况。
4.录取备案:拟录取名单将在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进行公示。考生所在省级招生管理部门将对拟录取名单进行审核,经审核同意后办理正式录取手续。已被运动训练专业录取的考生,将不得参加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的录取。
5.新生报到后,我校将对新生进行复查。对于在报名、考试、体检等环节中以弄虚作假手段取得录取资格的新生,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并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领导与监督机制
1.运动训练专业招生工作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重大事项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决定。
2.运动训练专业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纪委监察处的监督,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八、联系方式及其他
1.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咨询电话:021-62232212
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www.zsb.ecnu.edu.cn
微信公众号:华东师大本科招生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2.体育与健康学院
咨询电话:021-54345138
3.监督电话:021-54344605;监督邮箱:jwjc@admin.ecnu.edu.cn。
九、本招生简章解释权归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劢搏学习屋
劢搏体育单招公益项目之一劢搏学习屋已经在6月3日正式开始!添加学习屋请留备注,如遇添加人数较多,可能通过稍慢,请耐心等待,谢谢!
劢搏体育单招公益项目之二劢搏公开课将于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每月至少一次直播课,帮助大家答疑解惑!
联系方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