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一学生所作:中美学生作业对照比较

2016-11-15 高一学生 薛船长在上海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获得老师的指导解答,是获得知识、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填鸭式地灌输、磨练体力式的题海战术有其局限性。该生曾提问为什么中国皇帝叫emperor而不是king,朝代叫dynasty,别说外教,一般中国老师也很难回答,果然老师说让我查一查,第二天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本文是一篇作业,毕竟是高一学生所作,略显稚嫩】

     现在回忆起初三的作业负担,我仍然是头皮发麻的。每天“举头望课本,低头写作业”的日子。每天抬头是黑板的作业单,低头是未完成的习题册;睁眼是一天的任务安排,闭眼前必须把一天的作业搞定。而作业答案非对即错,内容似乎只能用“简单粗暴”来形容。同时有人发现,这样疯狂学习下来同学大多是考试机器。

   比如,某个高中生五一节作业是这样的:

   语文:作文3篇,试卷一套,翻译古文一篇,同步练习题3页。

   数学:试卷3套,同步练习题10页,仿真模拟题1套,单项练习题2页(这个选做)。

   英语:阅读理解10篇,仿真模拟题2套,翻译5篇,背单词150

   地理、历史、政治:同步练习各2页,试卷1

   化学、物理试卷各1

   唯一没有布置作业的是生物课,除此之外,这个同学还在外面报了补习班,补习班的老师还另外布置了作业,再加上计算机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任务,总之如果这个同学要把这么多作业全部完成,基本上这3天假期是连觉都没得睡的。

   可是就是这么重的负担,那位同学也不敢不去完成作业——不然怎么办?挨老师的骂?当着同学的面被批评?老师往往会说,假如高考时出现了类似的题目,那你怎么办?谁能不写,谁敢不写呢?1

   总体来说,中国学生的学生是很忙碌而痛苦的,痛苦的主要方面,除却作业花时间多,更重要的,就是内容死板,答案单一[h1] ,但是数学上可以有正确答案,可是语文和历史等学科上却没有正确答案,答案永远是一个有待讨论的话题。同时很多的作业就是简单机械的重复,例如没有丝毫技术含量的抄写,说白了就是简单的记忆功夫,很花时间,但却没有什么太实际的效用。

 

中国语文学习

   语文是什么?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直白一点,就是锻炼表达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然而现在我们的语文作业,真的达到了这样的目的了吗?

   前几天我在网络上看见一个段子,说某个作者碰见自己的文章被出成高考阅读题,于是自己去做了一遍,发现竟然没对几道题。虽然不知道这个段子的真实性,但它至少也从侧面反应了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习题内容及题目设计存在不合理。

   其实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已经不止出现过一次两次。举个例子,鲁迅写过这样的一句话:“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他为什么要写这句话?有的说是想突出鲁迅心里的孤独,有的说是鲁迅希望看见新鲜的社会现象,总之各种地方的各种习题册上写着各种答案,然而我在《读者》杂志上看见有关于这件事的评论,有个学生当年也是学着这些东西长大的,然而当这个学生自己成为作家时,发现答案其实很简单:老子愿意,就这么写了!也许就是偶然有这么个灵感,写下了这一句话。就像拍照片一样,看了景色,拍完照片才知道自己拍出来是什么效果,难道摄影师会事先知道自己的照片效果?这样的练习对我们的语文学习能起到什么帮助,是能帮我们出口成语,还是能帮我们下笔成文?

   同时,在语文写作方面也存在很大的误区。老师从小就要求我们积累好词好句,积累各式成语,然而这些行为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呢?举个例子,从小学开始,老师就让我们背过无数成语,并且鼓励我们去大量使用,说是用的越多越好。就拿我自己举例子,我小学的语文老师给班里同学开出一张单子,每天早读时都要让我们背一遍。至于为什么要背,也不过是希望我们在写作时能用得到,然而这样的做法真的好吗?台湾作家林清玄给出的说法是:三年级前多用成语,之后少用成语。2这是为什么呢?“成语是最简单扼要的表达观点的方式,可以拿来用。但到了四年级,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自己的思想来表达观点。我在书里很少用成语。虽然很方便,但它们不是你自己的观点[h2] 。”

   同时,大量背诵成语会导致词语的庸俗化和片面化,形成一大堆陈词滥调”——一到春天就姹紫嫣红,一到夏天就骄阳似火,一到秋天就果实累累,一到冬天就冰天雪地。3可是再好的词句都得看语境啊,就说是冬天吧,你说中国东北三省冰天雪地还说得过去,咱们江浙沪地区一年能见几次雪?能随随便便用“冰天雪地”吗?再看萧红的文章,全文很少用到什么成语,但她写的《呼兰河传》却极为传神而生动。萧红的优美文章和成语的运用,的确没什么关系。

   当然,这倒不是说成语的记忆是没有必要的,成语的记忆有必要,却不是最必要的。有那些死记硬背的时间,其实可以让学生去更多地去了解一些中国古代的优秀作品,例如《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话,很多小孩子都有所耳闻,但是让他们解释却不一定解释的来。这时候就可以让我们的老师来对他们进行讲解,既可以提高他们对于古文的理解,又有益于他们对于语文的学习,何乐而不为呢?

   可惜的是,我们的语文作业,有很多都像背诵成语一样,既不能帮助我们出口成语,也不能帮我们下笔成文,大多都只是在做无用功。

 

中国的历史学习

   初三下半学期我们几乎是在狂背和狂记历史内容中度过的。学久了的同学都知道,每一节课的重点都在最后的段落。因为最后的段落会涵盖了这个历史事件存在及发生的原因及它的历史意义,以及你能从中学到什么东西。然而这种做法真的足够严谨吗?有个词叫“盖棺定论”,然而事实是,往往盖棺很久都无法定论。这个暑假里我阅读过一些关于“三国”的内容,发现就连“三国”这样一个历史插曲,都有许许多多的大家名家著书评论,真相扑朔迷离。例如诸葛亮的出山,虽然“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但“三”这个字在汉语里不仅表示单纯的数字,还有表示“多”的意思,所以“三顾茅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事件呢?学术界对此争论不休。然而就是这样一件盖棺很久都没有定论的事情,到了考试时却出现了统一且标准的答案,这样死记硬背下培养出的历史态度,真的足够严谨吗?

   除了不够严谨外,教材里省略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举个例子:世界上哪个国家最先完成资本主义革命?

   相信很多经历过中考的同学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英国呗!历史书上第一个介绍的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发生在英国的,如果它不是第一个,那么为什么要第一个介绍呢?

   曾经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历史教科书上没有明确指出,第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发生在英国,但是由于它被莫名其妙地放到了第一个来介绍,导致学生统统被误导了。

   “尼德兰革命是一次以争取民族独立为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4这才是正确答案。

   为什么不介绍?因为影响力没有英国大。可是就算影响小,教科书也有义务告诉学生这一点知识,哪怕只是花几个自然段带过一下。

   教科书出得乱七八糟,我们的作业自然也不争气。许许多多的历史习题册,一堆堆试卷集,题目眼花缭乱,材料来自各色各样的书籍,可是问出的问题总是那么单调:某某运动具有什么意义,某某事件有什么样的历史教训,某某事件宣告了什么的开始......总之是换汤不换药,一模一样的题看了一遍又一遍,也不过是加深我们对历史定义的记忆罢了,何况定义也未必是准确的。

   于是,我们的历史,学到最后,只怕都成了死记硬背吧。

   (国内教材具有很强的政治因素,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这一点不便细讲,不然得被抄水表了。)

 

中国数学学习

   就算挨了很多骂,就算被很多专家吐槽,你还是不得不说,中国的数学基础教育确实有很多值得世界学习的地方。例如,今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课一练》数学分册就出口到了英国。

   长久以来,中国在各项中小学生数学竞赛中,一直是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从1985年至2010年,中国学生在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摘金夺银,战绩辉煌。同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对全球65个国家大约50万名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科目进行测试。上海的学生以高分取下头名,是当之无愧的学霸。英国学生排在26名,美国则是36名。

   中国国内的数学教学方式是什么呢?疯狂刷题。数学基本概念与公式全世界都是相同的,不同点就在于中国学生的习题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学生。大量的习题灌进脑子,产出最后一个个的“解题天才”。

   说白一点,就是“刷题[h3] ”。学生都是为了什么才去学习数学?不过是为了最终的中高考成绩而去努力学习,抛去成绩,有多少学生还能保留对数学的兴趣呢?这就有点像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教育出来的学生思维都被禁锢起来,想到的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的,又怎么可能有创新的思维呢?而且中国学生的优势,仅仅处于基础教育的方面。首先我们要搞清,基础教育和学术研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前者的主要目的,在于兜底,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水平。后者的目的,则在于拔尖,培养精英。

   到了大学里,事情就成了另一副样子。以数学学科排名而论,近期公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五里,英国占据两席,剑桥第一,牛津第四。中国排名最靠前的是北京大学,30名。在数学研究中,美国、法国和俄罗斯处于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以色列和日本也领先中国。

   以获得数学大奖而论,菲尔兹奖号称数学诺贝尔奖,拿过此奖的华人只有丘成桐和陶哲轩,但两人都未在中国大陆受教育。数学还有另外两项大奖,沃尔夫和阿贝尔奖。华人中只有陈省身和丘成桐拿过沃尔夫奖,没有人拿过阿贝尔奖。而这些大奖的获得者中,英国人是常客。今年的阿贝尔奖,就被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安德鲁·怀尔斯获得,他破解了困扰数学界300多年的费马大定理。

   可是问题来了,中国学生数学成绩很好,为什么到了数学研究方面就显得弱势?

   中国的问题,就在于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模式出了问题[h4] 

   中国培养和选拔数学人才,主要是通过奥赛体制,把平时数学成绩拔尖的学生召集起来,进行短时间、大题量强化训练,也就是“刷题”,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初三那一年,做的几乎全是这种事,老师称之为“题海战术”。这种方式具有临时性、短期性、突击性,功利性也很强,注重培养的也是考试和解题技巧。而数学研究不一样,更讲求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讲求对复杂多样数学问题的深刻理解。5这种思维不是短期刷题能培养出来的。可是我们的数学教育,永远只是停留在功利的层面上,又怎么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呢?

   而且还有很多功夫,并不是下在数学方面的。这一点我有自己的体会。我在小学时期曾经学过一段时期的素描,当时素描讲究的就是对图形的抽象理解。讲究对图案的整体把握。当我进入初中学习时,这些东西就逐渐派上了用处,在这一方面,我学得就比其他同学要快一些。然而很多同学却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去接受这样的学习。在学校里连美术课都少得可怜,更何况去学习素描?

   这就是课本以外的学习,锻炼的是人的整体思维。然而中国大部分的学生,只有在课本一个平面里学习的机会,他们的思维深度,永远只有一个面,怎么去提高深度呢?

 

美国语文学习

   同样是语文作业,美国的作业就是另一幅样子了。在《战争中的声音》这篇课文中,他们面对的题目是这样的:“研究1860年美国总统选举,理解林肯的胜利对南方意味着什么,并做出一条导致内战发生的时间线。组成一个小组对格底斯堡战役进行研究,制作这个战场的一个模型或一张地图,用解释性的标题注明重要事件发生的地点,想象一下假如没有林肯,你觉得今天的美国会是什么样子?”

   然而不管是什么样的作业内容,都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以拿到高分。古往今来,所有达到文化高峰的时期,都是允许提出不同声音的时期。也只有在这样的宽松的氛围中,才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得到锻炼。如果所有问题统统像语文阅读题一样,一棒子打死所有其他想法,那学生的思维如何能得到锻炼呢?前一段时间我的文学外教老师要求我们每人写一首诗,我写完后发现,我有勇气去写英文诗,却从未想过自己动手写过一篇中文诗,哪怕是现代诗都没有。中国是诗歌大国,唐诗名扬于世,按理说我们应该不仅会背诵,也可以自己尝试去写。然而中国学生有几人会写诗,敢写诗?长期老师不要求,学生自己也不敢动这种念头,我的语文老师曾经真的让同学们动笔写诗,收获的却是同学们的手忙脚乱,他们完全不知何处下笔。长期仰望美丽而浩瀚的星空,我们却忘记了迈开脚步的能力与勇气[h5] 

   同时,美国的语文学习更讲究真实。中国的许多考试,写出的文章必须要在道德上正确,必须爱憎分明,社会描写必须阳光向上,一旦流露出一点不符合的地方,拿高分就别想了。这就导致了学生长期不敢说真话。

   然而美国的语文题并没有这样的限制。例如在《战争插曲》中,有这样的习题:“写一篇报纸社论,揭露疾病和恶劣的卫生条件是战争中的最大杀手。”似乎就是在鼓励学生说出真相,敢于说出真话,哪怕是冒天下之大不讳6

出口成语,下笔成文,这样的作业,锻炼出的能力,又怎么会不强呢?

 

美国历史学习

   不用说作业了,光是教育方式及内容就有很大的不同。这点我有过深切的体会。先看教材,美国的教材说的很全面,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连一些稀奇古怪的细节都会被收录进去,例如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七世都有出场,简直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一个死板的定义。而反观我们的世界历史书,别说克娄巴特拉了,连安东尼和屋大维都一并消失不见。对于那些“有伤大雅”的历史人物,中国的初高中的历史书一并把所有故事隐去,而在美国的历史书上,我却可以看到那些故事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书上。中国历史书过分强调道德上的正确性,做过贡献的人就把他们塑造得完美无缺,有污点的人就被贬低得一无是处。可是连上帝都未必没有缺点,更何况人呢?

   我曾经关于中国历史书向我的历史外教说过,他对我的叙述显得很惊讶,并且告诉我,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历史要开始记住所有的细节,而不仅仅是最后一句的定义。

   历史的故事,永远没有真相,我们也没有办法把历史人物从地下挖出来,把故事问个明白,但我们可以努力接近真相,努力去还原。历史的学习,就是我们对于真相的学习。我们怎么看待历史,就怎么看待真相。

 

 美国数学学习

   纵然基础教育不强,美国的精英教育在数学领域依旧遥遥领先。

   和中国不一样,美国的教育并没有像中国具有那么重的功利色彩。就从人才选拔方面来看,美国虽然也通过奥赛选拔人才,但这并不是主要方式,更主要的是分层教学。即根据数学天赋和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这种方式对于选拔和培养精英比较有效。这类班级并非短期召集而来,也不为考试而生,为考试而学,学习内容也更注重对数学思维的理解和培养而非解题,更接近数学研究。

   不重功利重实际,这是可以归纳出的特点之一。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他们的数学题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像那些没有任何意义的“鸡兔同笼”问题你是看不到的。他们的题目可能关于信用卡,关于预算,关于生活中可能用的到的方方面面。

   数学不是考试专用,数学是生活中可能用的到的东西。

 

 假如我是老师

   做了这么多的对比,现在我可以说说我对于作业的理解了。

对于语文作业,我倾向于美国作业。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个人的意见。不用担心观点不一会受到批评,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同时我想锻炼学生用汉语写诗,现代诗或古诗词都可尝试。

   在历史作业的布置上,我会给学生开出一张书单让他们自己去阅读,为某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写出自己的评价与整理,例如“三顾茅庐”这个历史事件,你认为历史真相是什么?不设置标准答案,毕竟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接近真相。并且我可以开设一场辩论赛,让学生对于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培养他们自己的演讲和说服他人的能力。

   至于数学作业,我还是会选取一些难度适中的习题册,量不用太大,但题目必须具有代表性。如果量设置的太大,做多了就成为了负担,反而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允许学生在做题时互相讨论,大家共同进步。并且大部分的题目都要来自生活,如果生活中用不到,那你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反而只会丧失学习兴趣,走上社会就全部忘光,那你学得有什么用呢?。对于尖子生,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额外的题目,尝试让他们解一些抽象的问题,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考。

  【1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1Mzk4OTM4OA==.html?f=23089217&o=1

   【2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4715710101f4r1.html

3】《对抗语文》,叶开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好词好句与陈词滥调

4】《大国崛起》,唐晋著,人民出版社, 金融资本家荷兰,二、17世纪发展经济的模范国家

5http://cul.qq.com/a/20160721/004298.htm

   【6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213/09/5315_520001743.shtml


 以下是薛船长阅读过程中的批注



 [h1]中国强标准答案,而很多语文/历史问题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强化熟练性,强化选择题是最大人弊端,因为以后人工作中是没有选择题做的,造成学习和工作的脱节。


 [h2]必要的记忆是不可少的,比如,我们没有背诵过论语孟子,而论语孟子已融入中国人的心灵,数千年来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规范。所以该记忆的没有背诵也是一大问题。


 [h3]学习知识,异化为考得高分,刷题的本质是作弊,和科举时代背诵八股文的范文相一致。扼杀了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兴趣最为重要。


 [h4]顶尖人才除了有扎实的基本功外,最为重要的是是形象思维,然而小学教育中就扼杀了形象思维,因为最为锻炼人形象思维的美术课,被很多学校视为副科,认为学好语数外即可。


 [h5]好的诗歌被唐代人写完是一原因,为们任何一种心情均有相应的唐诗,唐诗的成就是一巅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