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演讲 | 应该让孩子做的5件“危险”之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13408sxh1&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时长: 09:18
TED演讲:父母要让小孩子做的五件危险事
视频来源: 腾讯视频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关于儿童安全区域的界定越来越严格,其慎重程度,近乎疯狂。
我的大女儿甜豆在加拿大出生后,远在北京的外公外婆无比忧虑,每天都要通过视频反复确认:刀具是否藏起,楼梯口装上护栏,所有能塞入口中的小物都束之高阁,甚至在孩子撕纸玩时都会紧张地提醒不要剌到手。我加入的微信妈妈圈更是每天都有人转载“惨剧,千万让孩子离这种地方远点!”,“3岁孩子突然吐血,得知真相后悔不及!”类似的网文,闹得人心惶惶,只觉周边尽是深坑,世界危不可测。
▲关注儿童安全,究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对儿童安全的极度关注并非中国家庭独有的现象。在美国,这一代的父母普遍结婚较晚,孩子数目较少,家庭规模堪称史上最小,这意味着我们的遗传信息之蛋被放在更少的篮子里,因此人们看护这个篮子的热情也比前人要高。如果你谷歌“全美最差劲的妈妈”,勒诺·斯科纳孜(Lenore Skenazy)的名字会立刻蹦出来。去年,勒诺让9岁的儿子自己去搭乘纽约地铁。她在一家报纸专栏上写及此事并认为是“合理的冒险”,这篇文章招来了全球性的讨伐。
▲勒诺的儿子称:他很享受这次地铁之旅
面对来自中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甚至地中海岛国马耳他源源不断的采访要求,勒诺十分诧异,她争辩说“现代人已经失去了评估风险的能力。因为害怕想象中的不测,我们正在对孩子造成伤害,让他们变得胆小,因为幻想中的危险而失去了探险的乐趣。”
甜豆三岁时,有一天中午我去幼儿园探视,我惊讶地看到孩子们在做剪贴,要知道在家中我总是小心翼翼的把剪刀锁起来。看到她自如地剪出几个歪七扭八形状的剪纸,那时我第一次意识到:或许我对于孩子是过度保护了。
▲国外教育界认为,做手工比死记硬背更能开发儿童的大脑
本篇TED的演讲者吉佛 · 图利(Gever Tulley)是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同时也是“探索训练营”的创始人。这是一个旨在帮助孩子们学会如何随心所欲地去搭建各种玩意儿的暑期项目。在这个训练营中,二年级的小朋友们被鼓励去接触一些电动螺丝刀之类的“危险”工具。
▲吉佛在演讲中
吉佛说: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对于孩子而言, 只要是比高尔夫球尖锐一些的物体,都可被视为是锋利的。这样的趋势什么时候是个头呢?随着我们对儿童安全的界定变得越来越严苛, 我们也切断了让孩子们与周遭的世界相处的宝贵机会。
吉佛的教育观倡导通过适度接触有风险之事来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自信心 以及对他们周遭环境的控制能力。
▲吉佛带领训练营中的儿童使用电钻等工具搭建木头模型
遇言姐升级当妈妈后,在各种亲子活动中认识了不少加拿大本地的辣妈。大家时有抱怨:我们过去自己步行去上学,万圣节和小伙伴一起去要糖果,放学成群结队在操场上玩到天黑,挨家挨户去推销童子军饼干,现在所有的活动都要求父母必须跟随,12岁以下的孩子独自在家即为违法。不少妈妈困惑地说:我感到正在延长孩子的幼儿期,让他们变得无能。
▲大家普遍认为:汽车儿童座椅,自行车反光衣和头盔等儿童安全要求是合理的,但有些苛刻的倡议令人抓狂。比如幼儿园不允许孩子接触“暴力性玩具”(枪,坦克,甚至星球大战中的光剑)
在演讲中,吉佛列举了5件他鼓励孩子们接触的“危险”的日常之事。包括:
玩火
限制造就恐惧。了解和控制“火”这自然界中这一基本力量是每一个孩子成长史中的关键时刻。恐惧感只有在亲身接触和体验后才能消除。
火是人类的伟大发现,漫漫进化长路的分水岭。 通过玩火,孩子们可以学到空气与燃烧的基本知识。 让他们随心所欲地玩火, 他们一定能够学到比过家家和“探险家Dora”更有价值的知识。
甜豆很小的时候,我从一元店买来很多插在蛋糕上的烟花棒给她玩。小姑娘饶有兴味地盯着噼噼啪啪的火花继而尝试自己在蜡烛上点燃。当手中的铁丝变烫时她惊恐地扔到一边,过一会又好奇地再去摸摸。
▲儿童在露营中学习使用火,亲自体验用火加热食物的乐趣
邻居家的一个小女孩5岁时参加了童子军,周末经常由义工带队去山区露营。小朋友不仅要自己提水,刷碗,整理行囊,还要协助大人搭帐篷,给床垫充气,生火煮饭。一群学龄前的小豆豆们有板有眼地将大小木炭排列有致,留有空隙,最上一层铺上搓成小团的报纸,当火苗燃起,大家欢呼不已。
那个时候我就觉得也要让自己的小朋友学习这种生存本领。
玩刀
作为冷兵器,刀似乎游离于我们文化意识之外。但要记得小刀是你的第一个利器,也是人类应该首先学习和掌握的工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比如西藏和因纽特,孩子们很小就开始学习用刀取食肉类了。
▲因纽特小朋友用刀切鲸鱼油脂,照片略惊悚
孩子们可以通过工具培养出一种自我引申意识。你只需要定下几个简单的规定,比如:不可以把刀尖对着自己,不用时折叠收好等等。这些规定都很易于孩子们理解和掌握。
我姐小的时候因为学习素描,用小刀削铅笔是一项必备技能。现在已经很少看到有哪个小朋友的书包里装有小刀了。
甜豆小的时候总在大人做饭时纠缠不休。我干脆把她放在料理台上看我切菜。后来我给了她一把带有锯齿的餐刀切面包,她玩得乐此不疲。
▲童子军训练中,小男孩在用刀削木棍
玩投掷游戏
研究证明,我们的大脑天生就懂得如何进行投掷,如果你不经常使用这部分大脑, 它会慢慢萎缩退化。
练习投掷可以刺激额叶和顶叶,额叶和顶叶又与视觉灵敏度,三维感知能力, 以及结构性解决问题能力相关,因此它在培养孩子们想象技巧和预知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投掷是分析技巧和物理技巧的结合,这种具有目标性的活动对孩子们注意力的集中大有裨益。
▲飞镖,标枪,回旋镖,甚至丢沙包都是很好的投掷训练
在孩子的情感发展过程中,游戏极其重要。数千年来,所有物种都是用童年的游戏帮助成长,让孩子形成领导能力、社交能力,适应性,恢复能力 ,甚至大脑及其回路的形成也跟游戏息息相关。
如今,我们一边给孩子们购买昂贵的“益智玩具”,同时却又剥夺了他们原始的游戏乐趣,学龄前儿童就在各种辅导班间穿梭应对,实在是本末倒置。
拆解家电
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注意到,年轻的工程师们普遍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他们考试分数极高,理论扎实。这个问题归结于:老一代工程师童年时有更多玩乐经验。他们拆过闹钟,焊接过收音机,搭过模型。最后,实验室在招聘时,把有关工作申请者的玩乐背景的问题引入了面试中。
▲学习理顺复杂之事
弄清楚一个机器的原理。这是一种对于可知性的领悟力,即看上去复杂的事物是可以被理解的。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事物,实际上是由同我们一样的人类制造出来的, 通过不断领悟我们也可以明白它们的原理。
我记得自己小学5年级的时候参加过一个兴趣小组,就是焊接无线电的各种零件,最后一只小花猫会一闪一闪的眨眼睛。我觉得那一次安装无线电比做什么陈景润数学竞赛强多了,让我对自己的动手能力多了很多自信。
享受“出格”的乐趣
条条框框的法律隔绝了孩子探索的乐趣。家长可以尝试在安全合法的环境中让孩子体验变通,感受万物之间的联系。
狄更斯19世纪的小说《远大前程》中,少年男主在初识一生挚友赫伯特时,后者说:咱们打一架吧!
打架,曾经是男孩子之间的社交手段,在“文明”的现代已然不存。
前一阵子,大家纷纷讨论校园欺凌问题,遇言姐也有撰文。但我忘了告诉大家,温和的加拿大人也有自己的暴力发泄途径——在冰场上约架。
▲每次场上打架时都是观众最兴奋的时刻。曾经有裁判阻止群殴结果被全场人嘘
冰球比赛中打架是合法的,只要:
有裁判在场
脱下护具,一对一单挑
这种“出格”的乐趣对于遵循教化的现代人是一种必要的平衡。
昨天遇言姐同一位身在上海的闺蜜谈起育儿话题。她惆怅地说: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也想让孩子每天玩,但现实是连小学都要入学考试,不会写百八十个汉字,不会英文对话那就是被秒杀的节奏啊。
我想说的是:每个人成长的轨迹不一样,获得知识的途径也不一样,即便家长怎样push, 能够进入名校的永远只有5%,也就是说,对于大多孩子而言,是不适合做学术的。竭尽全力在考学这条路上走到黑恐怕实难达成预期。
▲切身体验获得的内在感受是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
遇言姐在加拿大学习,工作十多年,深感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中,有两种人可以生活得很好:一种是像扎克伯格,乔布斯这些聪明机敏,名校毕业,勇于创新之人;一种是有一技之长,不惜力的勤快蓝领。比如我的一位租客,他原本是电信公司的职员,后来自己成立了家小公司专门做架线业务,雇了3,5个人,每天起早贪黑地四处驾车奔波。去年。他从我出租的小公寓搬了出去,置换了一栋90万美元的独立屋。
夏天的时候,我们街区总有十来岁的少年上门提供割草服务,冬天则是铲雪,遛狗。我的表妹曾经也是其中一员。
▲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能有一份小收入
表妹是个天生不爱读书的孩子,上高二时还搞不清摩尔指数,作业经常拖欠,但对于打工赚钱一事却是乐此不疲。
表妹14岁起既在麦当劳打工了(加拿大法律允许14岁的少年每周工作不超过20小时),因为是新人,工作时间经常排在半夜。一看书就打哈欠的她干起活来倒是精神十足,手脚麻利,从不迟到,很快从在后厨炸薯条换到前台收银,半年后又升任副经理,主管开关店门和排班。
▲上周在旅行的路上拍的照片,14岁的孩子看上去好小,但做事有板有眼,毫不胆怯
表妹至今的学历只是大专,但她现在是温哥华知名地产经纪,年入百万美金。同样的例子在中国也有,一个目不识丁的贵州妇女,在街边摆个小摊,边学边做,照样成就了老干妈的奇迹。
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应认识到,成长之路各有不同,成功的途径各展所长,人应该贴近自己天性去生活。不要以自我经验和意志将孩子束缚于comfort zone之内,限制造就恐惧,自信源于了解。只有当孩子们亲身感知“危险”,掌控“危险”,他们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危险”和“安全”的含义。
这样可以让他们增加自信,尤其懂得“勇气”这个珍贵的特点。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END-
遇
遇言不止,中国女性的TEDTalks, 中国最美女性视频。创始人席越,在加拿大留学工作10多年,曾服务于世界500强。人称会计师中最会写文章,专栏作家中最会演讲,演讲导师中最关心女性… 遇言不止目前已经成为“专业主义精英女性”的聚集地。微信ID:Yuyantalks 微博:遇言不止
◆ ◆ ◆ ◆
征集单身故事!
最近,我们推送了一篇关于电影《BJ单身日记》的文章,
不得不说,其实生活远比电影要狗血得多了。
如果你身处北京或上海,为梦想打拼,
你一定对其中的布雷吉特·琼斯的故事感同身受,有深深的共鸣。
谁不期盼身边有人深爱,职场中春风得意,生活里顺风顺水呢?
然而,生活是现实的,真相总是太残酷,
这对形单影只的独立女性而言,或许更是严酷不已。
即使生活充满绝望,但故事留有温情。
一千个单身的人,就有一千个单身的理由,
亲爱的你,愿意分享你的单身故事和感悟吗?
欢迎在文章末尾处留言,如果不愿意公开,可投稿:365567532@qq.com,活动截止到1月15日。
我们已经备好一份小礼物,阿芙精油礼盒,等待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