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柏松 2018-05-30

随着中考的越来越近,很多同学开始拼命,拼命背!拼命记!成绩出来后,又一次傻眼了。付出和回报明显不成正比。

该如何背诵才能事半功倍呢?笔者以下面这道题,分析你背诵中存在的误差,但愿对你学习有帮助。

看题:

试题出自《2017年三门峡市中考一模试卷》,答题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这道题目最难的就是:

①题目自拟;

②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

很多同学看到这道试题,无从下手,那我们回忆以下你在复习的背诵中,是不是按照下面的内容记忆的?

基础知识回顾

一、华盛顿会议

1、背景: 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尖锐

2、时间: 1921年

3、地点: 美国华盛顿

4、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5、参加国: 九国     

6、主宰国: 英.美.日

7、结果: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8、性质: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9、《九国公约》的影响:

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九国公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10、影响: 华盛顿体系建立

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二、北伐战争:

(1)北伐目的: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对象:吴佩浮,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3)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4)主战场:湖南、湖北。

(5)经过:

①湖南、湖北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消灭了吴佩浮主力。

②江西战场: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③福建战场:攻入浙江,上海。

(6)结果:北伐胜利进军(北伐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①建立黄埔军校,创建国民革命军。

②国共合作,成功有力推动北伐战争的进行。

③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英勇善战,冲锋在前。

上面这一大段,你是不是已经记忆的滚瓜烂熟,然而面对考试,并不顶卵用!原因如下:

对于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复习提纲》中说:“使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你真的读懂这句话了吗?

是不是仅仅停留在记住了的层次,且听小编为你讲解这段历史:

北洋军阀是从北洋系衍生而来,当袁世凯还活着的时候,由于整个新军都是袁世凯一手策划并且训练起来的,所以众将士都听命于袁世凯,但是袁世凯死后,由于没有一个强势的人物能够威慑住其他将领,各个将领谁也不服谁,于是就诞生了各派军阀。

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

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

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

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盘踞东北三省。

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吞我并,争斗不已。

根据上面的补充讲解,你是不是应经彻底理解华盛顿会议“使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可是上面这段话,历史教材上找不到,或者因为时间长你忘记了。

那我们继续复习《北伐战争》,北伐战争的背景老师简单的总结为:“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内部因素:自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先生及其领导的革命党人,继续从事民主革命活动,为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共和、富强统一而奋斗不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孙中山先生深受启发,从而明确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民主革命任务。

外部因素: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两系,奉系军阀和其他地方军阀也相继形成。各军阀间为争夺地盘,扩充实力,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打倒北洋军阀,结束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已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这些知识课本上也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因此又忘了?

基础知识说完了,我们来看看标准答案: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应该如何克服“历史背过了,也不能得高分”这种现象呢?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记忆,基础的知识点还是要记忆准确。比如:《华盛顿会议》的时间、地点、目的、操纵国等等。当然如果你是开卷考试,这些记不准确也不要紧,只要大概熟悉就行。

2、注重理解事件的背景和影响,要在记准确的基础上,加强理解。

3、建立因果意识。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每个历史现象、事件的出现都有其深层的原因。找到内在的因果联系,就不用那么刻意呆板的去记忆历史时间。

时间有限,就先说这么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