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考复习专题(十三):中外科技发展史

转载 初中历史 2023-02-13

【中考考点】

A.识记:

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祖冲之、华佗、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水经注》、《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詹天佑、侯德榜的成就;“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机器的发明和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了解蒸汽机的作用。

电力使用的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了解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

B.理解 :

 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了解爱迪生的发明,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知识梳理】

一、中国历代科技成就

(一)先秦时期

1、司母戊鼎

商朝后期制造,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

2、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四川省)修筑,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秦汉时期

1、长城  

公元前22l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不久便下令开始修筑长城,把秦、燕、赵等国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增筑、扩建,筑成西起临洮,东达辽东的秦长城。

2、造纸术

(1)纸的发明   西汉前期,已出现纸。(不等于西汉前期最早发明造纸术)

(2)蔡伦改进造纸术    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总结劳动人民经验,于105年(2世纪)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作造纸原料,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起来。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

3、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展现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麻沸散——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发明,擅长外科手术和针灸,并创有“五禽戏”。

(三)隋唐时期

1、赵州桥——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2、大运河      隋炀帝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不是为了巡游)

(2)作用: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

3、雕版印刷术

   868年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火药

(1)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偶然发明的;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最早的火药武器是火箭。

(四)宋元时期

1、活字印刷术:

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版,晚400年。

2、指南针:

(1)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2)南宋时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

3、火药

(1)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武器有火箭、突火枪和火炮等。

(2)13、14世纪,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制度有力的武器。

4、“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1)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后,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取得革命的胜利,起了积极的作用。

(3)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

(五)明清时期

1、故宫(紫禁城)

明成祖朱棣时期建造,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明长城

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犯,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我们现在见到的长城就是明朝时修筑的。

精神象征: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

3、《本草纲目》    

明代著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著成,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4、《天工开物》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著,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六)近代时期

1、张謇(状元实业家)

实业救国;大生纱厂;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一个缩影。

2、詹天佑

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率工程队出色完成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艰难的隧道工程,1909年建成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3、侯德榜

中国近现代著名化学家。1940年发明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作出了贡献,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封锁。

(七)现代时期

1、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64年6月,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3)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航天空间技术

(1)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2)2003年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

(3)2006年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3、杂交水稻

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长期研究与实践,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也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二、世界科技成就

(一)世界古代史

1、埃及金字塔——古埃及法老陵墓

   希腊帕台农神庙——为纪念希波战争的胜利而建造

   罗马圆形竞技场——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和奴隶角斗的场所

   巴黎圣母院(典型的法国哥特式建筑)——基督教建筑

   阿拉伯麦加清真寺——伊斯兰教建筑

2、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二)世界近代史之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1、英国最先发生的有利条件:

(1)政治上: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的确立。

(2)经济上:

a 雄厚的资本;                

b 充足的劳动力;

c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d 海外贸易的迫切需求。

2、开始标志:从英国棉纺织业机器(珍妮纺纱机)(水力为动力)的发明和使用为开始。

瓦特改良蒸汽机(煤为能源),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3、完成标志: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纺织与冶金、交通”等部门的联系:

(1)在棉纺织工业技术革新的推动下,冶金、采矿等工业部门也很快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动力的新技术,工业的发展(或纺织、冶金、采矿等工业的发展)刺激了交通运输的革新。

(2)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汽船;

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史蒂芬孙——火车机车。

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使人类迈进了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社会生活、思想观念)

5、影响:

(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

(3)使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1、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

①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石油、电力;

②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内燃机、飞机、汽车;

③新的讯息传递技术、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电话、电报。

3、特点:

(1)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进入“电气时代”;

(3)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德日),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4)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德、日、意)。

4、成果:

 (1)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电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也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钢铁行业。

 (2)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成功地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3)1913年美国工程师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车的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

 (4)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飞行者1号”。

5、了解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改变了人类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使人类联系加强。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安全(战争、车祸、空难等)等。

6、影响:

(1)大大促进了生产力,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途径。

(2)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1、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技术(核心)、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2、特点:

(1)科技对生产的推动力加大,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3)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长,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3、新的发明:电脑、互联网、超音速飞机、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克隆技术等。

4、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迅速发展。

(2)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大大发展起来;

(3)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4)使信息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导致了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

(5)世界各国大力发展高科技,以求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三次科技革命之比较


  开始标志

  核心

 新能源

工业时代

生活好处 

工业革命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珍妮机)

瓦特改良

蒸汽机

煤炭

蒸汽时代

汽船、火车

第二次

科技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

石油

电力

电气时代

汽车、飞机、电车

有线电话、电报、电灯

第三次

科技革命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

空间技术、生物工程

电子计算机

原子能

太阳能

信息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移动电话、传真机

微波炉、上网

 三次科技革命有何共同影响?说明了什么?

1、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2)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4)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2、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

(1)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

(2)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

(3)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

(4)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3、启示: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后,为掠夺原材料和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了闭关锁国的中国,用(鸦片)战争的手段打开中国的大门,破坏中国的主权,政治上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清政府内部也发生了分化,分为洋务派和顽固派。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使中国逐渐陷入资本主义市场。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第二次: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加紧侵略和瓜分世界,落后的中国再次成为被掠夺的重要目标。列强通过一系列侵略活动,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地主阶级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进行了义和团运动,来挽救民族危亡。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思想上由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学习制度。

第三次:由于社会动荡(国共两党的内战),再加上建国后左倾错误及十年文革,使我们延缓了发展的机遇。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从整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又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科学

牛顿

17世纪后期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创立经典力学体系,被称“现代科学之父”

达尔文

1859年

《物种起源》

确立生物进化学说

爱迪生

1879年

一生发明2000多项,电灯

爱因斯坦

20世纪初

“相对论”

富尔顿

1807年

汽船

史蒂芬孙

1814年

火车

本茨

1885年

汽车

莱特兄弟

1903年

飞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