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3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提纲(9—12课)

初中历史 2023-02-13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

(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抵御强秦的进攻 

(4)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

(1)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2)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灭六国过程的特点: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

3、秦朝的建立:

(1)时间:公元前221年  

(2) 都城:咸阳     

(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秦始皇统一后,采取了那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

(4)交通上:车同轨,开灵渠;

(5)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

3、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4、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表格归纳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此图可以看出:图片形象地展示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图中高高在上的是皇帝,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大官职,属于皇帝下属的中央政府机构;地方政府自上而下依次是郡和县。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管辖,中央政府直接听命于皇帝,所有权力都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1)特点:中央集权,皇权至高无上

(2)影响:加强封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沿用;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朝的暴政

1、秦朝的暴政表现在:

(1)赋税沉重;

(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3)刑罚残酷(严苛的法律)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赵高“指鹿为马”)

2、影响: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又名“大泽乡起义”)——揭竿而起

1、爆发的原因:

① 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按律当斩

 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义。 

3、起义方式:农民揭竿而起

4、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经过:陈胜称王,在陈建立“张楚”政权,向西进攻,直逼咸阳。结果起义失败。

6、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易错:最后推翻秦朝的是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1、项羽和刘邦起义:

(1)项羽: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成语:破釜沉舟)

(2)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约法三章)

2、楚汉之争:

(1)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四年楚汉之争)

(2)双方:项羽和刘邦;

(3)目的:争夺帝位。

(4)结果:刘邦胜利。

(5)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项羽刚愎自负,一味依赖武力,失去民心;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根本原因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项羽和刘邦进行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    相关成语: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    相关故事:鸿门宴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称为西汉,定都长安。刘邦是汉高祖。

2、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1)汉初的社会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社会十分贫困,经济萧条。

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2)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首要问题。

二、休养生息政策:

1、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

(1)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务农;(解甲归田)

(2)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释奴为民) 

(3)轻徭薄赋

★★汉高祖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可概括为:解甲归田、释奴为民、轻徭薄赋。

3、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

三、文景之治:

1、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

(1)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2)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3)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

2、表现(治国效果):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即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钱粮充盈。

★★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称为--文景之治。

★★秦亡汉兴的原因和启示:

(1)秦亡原因:统治者统治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2)汉兴的原因: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治世局面;汉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

(3)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政治措施:“推恩令”的实施:

1、背景: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豪强地主与官府分庭抗礼。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措施:

★★汉武帝“推恩令”中分封诸侯跟西周分封制的区别:

汉:一个是减少诸侯国的土地,削弱诸侯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西周:一个是给诸侯分封土地,加强诸侯实力,分散中央权力。

二、思想文化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经济:统一铸造货币,盐铁专卖 

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作用:汉武帝时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课堂小结: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或大一统的表现或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爵,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

(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

(3)经济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和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对外关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5)文化上: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列表比较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儒学的态度:

往期精彩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复习提纲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复习提纲

2016部编版:七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2016部编版:七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2016部编版:七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部编版:七上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部编版:七上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