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

初中历史 2023-02-13

课标要求:

了解“三大改造”,知道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学习目标:

1、了解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与政策;

2、分析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及政策;

3、归纳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学习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及意义。

学习难点:

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实质。

导入:

歌曲《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打倒,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大团结,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建设高潮。

课文解读:

知识点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

原因:

(1)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

(2)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开始时间:1953年

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原则:开始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高潮: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结果: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结队报名入社

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合作化

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完成: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知识点二:公私合营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帮助私营工商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

(2)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采取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2、目的: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3、时间:1954年

4、方式及政策:

(1)公私合营: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2)赎买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

5、结果: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知识点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时间: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意义:

(1)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局限性(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知识延伸:

1、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转变:

鸦片战争: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新民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2、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关系:

一五计划主要是发展经济,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原料、劳动力、资金等问题,即满足工业化的需要。三大改造发生在一五计划期间。

易错易混: 

1.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

2.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才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三大改造是指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5、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6、“公私合营”中的“公”指国家,“私”指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公私合营”就是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

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知识小结:

课本习题解答:

1、问题思考:

三大改造的完成,使中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课后活动:

(1)、c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工业发展迅速,经济稳步增长。

练一练:

1.1956年中国很多农村的农民群情振奋,  他们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什么组织  

A.农业生产互助小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  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  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  

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

3.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C.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个体生产缩小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D.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5、土地改革之后,我国又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被称为“三大改造”,其中对农业的改造途径是(      )

A.走集体化道路  

B.供销合作社    

C.一大二公     

D.公私合营

6、1953年春,河南安阳的一个村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带领大家把社办下去,决不向困难低头。”他所说的“社”是指(       )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农村信用社               

D.农村供销社

7、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手工业合作化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8、“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9、电视剧《大宅门》讲述的是老北京一家百年药店白家“百草厅”的百年兴衰沉浮历史,这家民族资本家老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应走的发展道路是(       )

A.公私合营       

B.独立经营      

C.投资国外     

D.股份制经营

10、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B.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农民参加合作社             

D.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1、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2、 在1956年1月25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糖蒜不甜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表明(      )

A.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        

D.三大改造后期,出现问题

13、 “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这是由于(      )

A.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C.“大跃进”的需要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1)材料一中图一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主要方式是什么?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图二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此事件出现的目的是什么?在图二所反映的事件中,党和国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3)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通过什么事件来完成的?完成于何时?对这一事件应如何评价?


参考答案:

1---14  BACDA BBCAD ADBB

15. (1) 图一: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经历了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2) 图二: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方式:公私合营。

(3) 事件:三大改造。时间:1956年。评价:(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往期精彩分享: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2课《抗美援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