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圈重点:《戊戌变法》(1898年)
戊戌变法(1898年)
1、背景:
国际:
(1)政治背景:19世纪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民主化进一步扩大;
(2)经济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并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
(3)思想条件:受启蒙运动和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国内:
(1)社会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失败,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强大,将学习的对象转为日本。
(2)经济基础:洋务运动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戊戌无变法的产生奠定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严复的进步思想宣传,为变法奠定思想基础。
(4)组织基础:进步政治团体的成立(如保国会),推动戊戌变法的开展。
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3、阶级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
4、目的:救亡图存、变法图强。
5、侧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实行君主立宪制。
6、序幕:公车上书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时间、地点:1895年,在北京。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内容: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影响:从此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7、宣传变法:
(1)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
(2)组织强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才,定期集会讲演。
(3)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8、高潮:百日维新
时间: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
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使国家富强。
代表人物: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开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故称为戊戌变法。
内容:
(1)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打击了封建顽固派,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2)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增强军事力量,加强国防建设。
性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政治制度的探索。
结果:
(1)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谭嗣同等人被捕牺牲。
(2)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其余新政措施全部被废除,戊戌变法失败。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失败原因:改革派没有掌握实权;封建顽固派实力强大;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改革措施操之过急等。
评价:
(1)性质: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近代化探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开始;推动了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直接原因:缺乏坚强的领导组织,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3)缺乏群众基础,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4)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5)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在变法措施上的冒进和激进。
教训启示:
(1)它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改革是艰巨的、复杂的;
(3)要学习谭嗣同,要有为改革的正义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
9、综合联系:
(1)维新派思想上受到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思想影响
(1)伏尔泰主张民主,不反对君主,主张开明君主执政。
(2)同时,也受到严复思想的影响,严复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译述的《天演论》,激发中国知识分子去探索西学,救亡图存。
(2)戊戌变法深受日本明治维新影响
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之路,是效仿日本明治维新,试图依靠清政府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道路。
(3)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归类比较
(1)性质不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结果不一样,戊戌变法失败,后两者成功。
(3)影响上,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一样的是,明治维新和1861年改革分别是日、俄历史上的转折点,促进了该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往期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