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下历史《3月份月考试卷》
考试内容:八下历史第1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两个单元,共6课内容。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因为它
A.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C.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
D.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
2.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B.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标志着中国真正实现了独立自主
3.某记者在一则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这指的是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海南岛的解放
4.有关抗美援朝的描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目的是保家卫国
B.1950年10月,八路军开赴朝鲜前线
C.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董存瑞壮烈牺牲
D.1953年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5.《谁是最可爱的人》歌颂的“最可爱的人”是
A.人民解放军
B.八路军
C.新四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6.新中国成立时,占乡村人口不到l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以上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材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人民公社的意义 D.土地改革的影响
7.1952年,湖北省某地区一位农民兴高采烈地在一块土地上耕作,他耕作的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应该是
A.国家的
B.集体的
C.他自己的
D.地主的
8.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以及和平解放西藏,其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C.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9.“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0.“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A.推进了城市文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通过缩减其他行业的建设投资达到的
1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曾有135亿人参加讨论,提出13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了
A.这是中国第一部宪法
B.这部宪法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中国是真正独立的国家
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12.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文化大革命”结束
13.下图是1952—1957年国民收入比重分配比例变化表,与此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
C.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D.国企改革成效显著
14.如果为下面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A.走向社会主义
B.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5.在某次全国政协会议上,一位政协代表向毛泽东发言:“ ……后,很多老字号的质量明显下滑,除了东来顺的羊肉,常常被群众议论的还有全聚德的烤鸭,这家烤鸭店的烤鸭变得‘烤不脆,咬不动,不好吃了’……”横线处的内容应是
A.公私合营
B.土地改革
C.阶级斗争
D.大炼钢铁
16.根据我国形势的新变化,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新变化”是指
A.祖国大陆获得空前统一
B.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已完成
19.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先进人物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无私奉献
B.廉政为民
C.刻苦钻研
D.居安思危
20.1956-197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的特征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二、综合题
2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盛典?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2)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中的图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从图一到图二所反映的事件变化来看,图二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该事件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3)图三反映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エ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1)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通过什么制度得以实现?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3)材料三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谈一谈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出现曲折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教训。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D 6.A 7.C 8.B
9.B 10.C 11.B 12.B
13.B 14.A 15.A 16.C
17.D 18.B 19.A 20.A
21.
(1)盛典:开国大典。巨人:毛泽东
(2)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国人民志愿军。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和平,卫祖国)。
结果: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法律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依据:土地改革。
摧毁的制度:封建土地制度。
(5)主题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22.
(1)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2)农业合作化运动。
原因: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难以解决水利问题和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不利机械化农具的推广。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变化:由农民土地所有制,通过合作化运动变为集体所有制。
(3)方式:公私合营和实行赎买政策。
23.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4)原因: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正确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启示与教训: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走一帆风顺的;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我们要遵循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搞个人崇拜等。
往期精彩分享:
部编版:八下历史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