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课本上的三件国宝级青铜器
司母戊鼎
司母戊大方鼎,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通耳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875公斤。商代后期王室青铜祭器,一说为商王文丁为其母而作;另一说为商王且庚、且甲为其母而作。此鼎形制雄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纹。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视频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随意!
司母戊鼎
鼎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于煮、盛肉食和调和五味。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鼎的形制因时代而异。大体说,商代前期多为园腹尖足。商代后期尖足鼎逐渐消逝,圆腹柱足鼎占多数,同时,分档鼎增多。到西周后期,扁足鼎和方鼎基本消逝,鼎足呈蹄形。战国至汉代的多为敛口(口沿向内收缩),大多有很短的蹄足,有盖,盖上多有钮或三小兽。
在商周奴隶制社会,鼎被奴隶主贵族用来“别上下.明贵贱”,作为标志统治权力和等级的一种器物。进人封建社会以后,鼎就失去了这种性质。
利簋及铭文
中国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圆形,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庄重稳定。以云雷纹为地,腹及方座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兽面巨睛凝视,森严可怖。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 述及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木)星当空,与《尚书·武成》、《淮南子·兵略训》等古代文献所记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利簋
簋(guǐ)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用来盛黍、稷稻、粱等。簋的形态变化最多,一般为园腹,侈口,圈足。商代的簋多无盖,无耳或有二耳。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带盖,有二耳、四耳。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圈足下加方座或附有三足的簋。战国以后,簋就很少见到了。
在商周奴隶社会,簋和鼎一样,也曾作为标志贵族等级的器物。据礼书记载和考古发现,簋往往成偶数出现,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八簋与九鼎相配。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羊成为青铜重器着力表现的对象,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先秦时期,人们对羊的个性有两个归纳:善良知礼;外柔内刚。羊“跪乳”的习性,被视为善良知礼,甚至被后世演绎为孝敬父母的典范;外柔内刚也被引申出许多神圣的秉性,传说的始祖皋陶敬羊,《诗经·召南》中也有“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的说法。羊最通俗或民间化的象征意义便是“吉祥”,至少从汉代开始,羊就与吉祥联系在一起,汉代瓦当、铜镜等铭刻中多见“宜侯王大吉羊(祥)”铭文,吉祥有时直接写成“吉羊”。
四羊方尊
湖南出土的以四羊方尊为代表的着力表现羊的青铜器,既保留了原始的图腾崇拜,又有替代羊作为牺牲献祭给神明的意思,同时还包含了对羊等家畜养殖兴旺的期盼,也可能萌芽了后世关于羊的种种观念。
往期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