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七上历史《西周分封制》
【基础讲解】
西周实行分封制是从周文王开始的,文王能够使用前来投奔的异姓贵族的人才,这是他能够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周武王灭商后,继续推行分封制,用以维系其政治统治。周公东征胜利以后,更大规模地推行分封制。
据《荀子·儒效》说,周公封了71国,其中姬姓之国53个,其中主要之国有鲁、卫、晋、燕。其中《左转·僖公二十四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扛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这都说明西周的分封制度是以“亲亲”为最高原则,讲究血统关系,主要分封姬姓贵族为诸侯,另外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也得分封一些异性贵族为诸侯,所以分封制也是一个姬姓诸侯与众多异姓邦家共处的制度。但是姬姓贵族占据优势的地理位置。这种分封诸侯的办法,历史上称为“封建”,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这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封建制度有很大的区别。
在姬姓及异姓诸封国中,以宋、鲁、卫、唐、齐、燕等国为最重要。其中异姓诸侯包括:
(1)周的同盟者,如姜太公受封的齐国,或许还有许、纪等小国。姬、姜两姓为世婚。
(2)以殷商人群为主体的封国宋。宋的第一代君主微子是商纣的兄弟。古人的鬼神观念,灭人国家不灭人祭祀,否则就被灭国祖先的亡灵要作祟,这种观念在《国语》和《史记》记载的一些事情中都有显示。迷信中含有某种人道的色彩。
(3)其他一些古老的人群,如陈、杞等、蓟,据说陈国之君是舜的后代,杞则为夏之后,蓟是尧的后人。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首先“褒封”五帝的后代,这是争取人心的举措。
(4)还有大量的古已有之的小邦国,在周人的分封建国中,被称作“附庸”而不是独立的封国,分配到各大诸侯国中,是独立性不完整的国中之国。《左转》里有记载到鲁国境内有这样一些的小邦国。
西周的分封制是层层叠叠的分封。周天子分封诸侯,授给土地和人民,称为封国。诸侯又分封卿大夫,授给土地和人民,称为采邑。卿大夫又有自己的家臣,也授给食地或官职,他们一般属于“士”的阶层。因为层层叠叠的分封,便形成这样的政治等级制度: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确立了隶属关系。
周天子对于所封的诸侯并不直接干涉其内政,诸侯在其国内可以自行征兵筹饷,设置官吏,甚至可以称王。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及军事等基本上都是独立的。因此,全国在政治上是分散的,周天子直接统治王畿以内的地区,这很容易造成诸侯割据的局面。诸侯对天子要承担镇守疆土、捍卫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出兵从征等义务。诸侯如果不共王职或互相侵伐,周天子则可兴师问罪,以惩治或撤换诸侯。在西周时,诸侯尚未强大,周天子号令诸侯的权利,大体得以通行,但在后来,周天子却依附在诸侯国了。
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呢?
(1)分封制度是和当时地方经济的独立性相适应的。在交通不发达,荒芜的土地很多,地方之间很少经济联系的情况下,中央集权尚未出现,周天子要统治广大的疆土,就只有实行分封制度。
(2):《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周公吊二叔之不咸(和),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分封制起因内部利益的分配,“屏周”则道出封建诸侯为的是保护周室,稳固周王的朝政统治。封建诸侯实际上是一种军事镇服和武装移民的活动。
【要点归纳】
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扩大疆域。
2.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
3.概况:武王建周后,进行了大分封;周公东征平叛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周公在推行分封制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4.受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周人还把一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到姬姓封国区域内,实行监督,便于管理。周人也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利用他们对付商人。
5.诸侯义务:服从周王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6.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等。
7.意义:(1)它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己统治有机结合起来,周王朝在分封诸侯的过程中,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使王室能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
(2)分封制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诸侯国中得以普遍实行,周王室用权力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
(3)分封制促进了诸侯国社会历史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使奴隶制经济有了繁荣的基础。
(4)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造就了统一化的文明进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
(5)分封制激发了人的创造性的历史本质。西周封建,对分封出去的国家没有怎样的干涉,只是目的很明确“屏蕃周室”,因此每一个国家根据各自情况开启各自的历史,这激发了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人的创造性。
(6)分封制延续了原始的民主。它与后世王权专制有着不同,周天子与诸侯不是“纯臣”关系,周天子必须把一些实际利益让渡给诸侯,以达到“屏蕃周室”的效果。
8.兴衰:西周前期,达到了扩大疆域,巩固西周统治的目的。但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争战,周天子失去控制。战国末年,周王室更是偏居一隅,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国吞并,完全失去分封大权。
9、分封制与郡县制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