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中考: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专题》材料题专练

初中历史 2023-02-13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2020中考:初中历史《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专题》

2020中考:初中历史《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专题》2020中考: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专题》
2020中考:初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专题》
2020中考:初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专题》历史材料题高分技巧,建议初中生精读!中考必备的20张历史思维导


1.(海南期末)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不同历史时期显现不同的特点。
【图表梳理】《古代中外交流情况表》

(1)在表格中①、②、③处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③                    
(2)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道路发生变化的技术条件是什么?(2分)

【史料分析】
材料一: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中外交往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与唐朝通商的国家达70多个。——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日本书纪》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唐朝对外交往的盛况。(6分)

【观点思考】
材料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
(4)“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2019·吉林期末)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对外交往,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以和平为主,也存在矛盾与冲突。请观察下列图片中的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为题目,撰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
(1)文中包括图片涉及的六位历史人物在中外交往过程中的主要历史事件,以及事件的影响(一点即可);并谈谈有哪些因素影响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2)史实准确无误,表述清晰流畅,字数150字左右。



3.(2019·山东中考真题)明朝时,我国已进人封建社会后期,政治、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明史》记载,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谋反被诛杀。朱元璋认为:“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意为很快)而亡,汉、唐、宋虽有贤相,然其中多小人专权乱政。”为了解决君相之争,朱元璋对中央的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对中央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重大变革”。


材料二  张传玺在《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中说:“明朝时,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考试范围必须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则写道:“这是明代考试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
(2)材料二中两人所论述的是明朝的什么制度?为什么说它“是明代考试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

材料三 

(3)材料三图1中的历史事件产生了哪些影响?图2历史事件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根据两幅图片,指出明朝中后期对外关系的变化。


4.(2019·全国初三单元测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摘编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地名,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没有关系的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根据材料一所示的古代丝绸之路示意图,说出同时期中国对外交流还有哪一重要通道?

(3)根据材料二说明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4)1500年前后,使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5)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以“文明交流的认识”为主题,试从正反两方面举例,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5.(2020·赣州市第三中学初三专题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写出图一古代商路的名称。说说西安出土的罗马金币的历史价值。

材料二:1919年在巴黎和会的失败,1922年华盛顿会议为美英日支配的局面……中国虽然是国际联盟成员,但其地位微乎其微,自顾不暇遑论别人,所以基本没有发言权。但是抗日战争使这种状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平等条约被废除,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成为法理上的世界大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组,由此可见一斑。——摘编自《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大幅度提升》
(2)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分别受到了怎样的不公正待遇?

(3)为什么抗日战争能促使中国成为法理上的世界大国,并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组?

材料三:中美关系不仅受到两国国力对比的影响,更由于双方为维护各自核心利益而进行博弈,其处理手段与效果随阶段不同而发生变化。…但五六十年前双方并不具备这种条件…双方不仅未能共同防范朝鲜战争的爆发,反而先后被迫卷入一场无法共赢的危机管控…借由“乒乓外交的契机,实现了双方最高层公开和正式的接触,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末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4)新中国参与朝鲜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四: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22%.中国同国际社会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在反恐、防扩散和打击海盗等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负责任的建设性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5)中国大国地位已经无可争辩地确立。结合以上史实,请你简要论述中国应该如何承担好世界大国这一角色的责任。
 
6.(2019·广东月考)郑和下西洋是古代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当代明史专家吴晗在1962年为中央党校讲授明史时,曾作专题论述,指出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唐龙飞《伟哉郑和宝船》
材料二  “郑和崇拜”并非形成于中国本土而是形成于东南亚。在东南亚,流传着许多与郑和有关的传说。如郑和在当地建清真寺、教导当地人斋戒、传播回教等传说。郑和与印尼巴厘岛的荔枝、花生、白葱等种植的传说。此外,还有印尼和马来西亚的“郑和鱼”、郑和留下的“拍手以呼风”习俗等。——施雪琴《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中的“郑和崇拜”》
材料三  郑和携带大量金银、钱等作为赏赐,输入的物品多为象牙、香料、珠宝等奢侈品,这种贸易不是出于商业目的,不仅对国计民生无补,反而大大消耗了国力。郑和每到一处,还往往以大国身份,无偿予当地许多丝织品、瓷器、铜器、铁器等,也不利于经济上的发展。——岳麓版《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说明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崇拜’形成于东南亚的原因,并指出郑和最远到达的地方。

(3)材料三体现了郑和下西洋期间对外贸易的特点是什么?材料三对郑和下西洋实施的贸易行为持怎样的态度?摘抄材料三中最能体现此态度的一个句子。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请简要评价郑和下西洋这一史实。

参考答案
1
(1)①鉴真东渡日本、②马可波罗、③广州(6分)
(2)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2分)
(3)①唐朝对外交往非常活跃,与唐朝往来的国家很多;②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影响力巨大,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当时的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③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长期居住;④唐都长安是当时国际性大都市,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和常年聚居的外国客商。
(4)清政府实行闭关锁政策、政治腐败
2事件及影响:
鉴真东渡,他在日本传播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玄奘西行,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依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加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戚继光抗倭,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郑成功收复台湾,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影响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因素:
政治:国家的统一、社会安定;对外政策;经济:经济发展是对外交往的物质基础;文化:科技发展;人物:杰出人物的作用,如明朝郑和。(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答案的也可)
3.
(1)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
(2)制度:八股取士。原因:因为该制度下,应试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不允许考生发挥自己的见解,不讲求实际学问,成为统治者思想文化专制的工具
(3)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但给明朝政府造成了沉重财政负担。人物:戚继光。变化:由开放逐渐走向保守,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
4.
(1)D
(2)海上丝绸之路。
(3)保守,缺乏创造力。(意思相近即可)
(4)新航路的开辟。
(5)提示:本题要求回答对文明交流的认识,而不是对文明交流的方式作评价。
5.
(1)丝绸之路。是古代西安与东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贸交流的佐证。
(2)巴黎和会上英、法、美三国合谋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要求中国“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损害了中国主权。
(3)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洗雪了百年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4)保家卫国。尼克松访华(或《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
(5)思路主要是回顾中国过往辉煌与屈辱,吸取被殖民的历史教训,认清世界发展潮流,承担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言之成理,有理有据即可)
6.
(1)特点:规模大、人数多、范围广;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或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2)原因:①传播宗教文化、风俗习惯②指导当地百姓从事生产③影响当地的生活习俗。最远到达的地方: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3)特点:朝贡贸易;态度:否定;句子:“不仅对国计民生无补,反而大大消耗了国力”。
(4)郑和下西洋是古代中国的航海壮举,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和平友好交往和经济贸易交流,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对外贸易却大量消耗国力,不利明朝的国计民生。

往期精彩

2020中考:初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专题》材料题专练

2020中考:初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专题》材料题专练

再谈历史材料题解题技巧

中考:初中历史全部18个单元的线索思维导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