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八上第2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高分提纲

初中历史 2023-02-13

单元概况

名词解释
1.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和思想上的先进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即实现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寻求新出路的过程)。我国的经济近代化始于洋务运动政治近代化始于戊戌变法
2. 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人为代表。
3、商品输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到外国市场倾销,获取利润。
4、资本输出:帝国主义为获得高额利润对外国贷款和投资。主要方式有: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

知识脉络

(1)近代化早期探索: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有志之士开始了救国道路的探索,中国的近代化由此开始。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则是对政治制度变革的探索。
(2)民族危机的加剧:经过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一波波的屈辱感触发了中国民族意识的增长。

基础过关

第4课   洋务运动

(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1.目的: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代表人物:

中央——奕䜣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4.口号:自强(前期)求富(后期)

5.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从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兴办新式教育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京师同文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3)创办民用企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以“求富”为口号,兴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4)建立新式海陆军: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海军:建成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6.评价:

(1)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进步性: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7.失败的根本原因: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没有改变封建制度

8.启示:学习西方,不仅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时间:1894-1895年

3.爆发:丰岛海战:1894年7月,日军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4.经过:

1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叶志超逃跑。

2黄海大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200名将士殉国。

3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牺牲;日军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杀害两万多中国人。

4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结果:清政府战败,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日本马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

1.导火线——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表现:列强在中国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时局图);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第6课   戊戌变法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一、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二、经过

1.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

(2)经过: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要求拒和、变法、迁都

(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图强,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影响最大的报刊:上海的《时务报》(梁启超)和天津的《国闻报》(严复)

3.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

(1)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2)主要内容:

三、结果:失败。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刘光弟、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四、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五、意义: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六、变法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力量薄弱。

(2)主观原因: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六、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一、义和团运动

1.兴起:19世纪末,山东直隶一带。

2.发展:清政府为了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义和团,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3.口号:扶清灭洋”——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同时也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4.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5.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直接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2.爆发: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3.经过:

1廊坊阻击战中,八国联军惨败,退回天津。

2攻占大沽炮台 ,慈禧太后对外宣战。

3在北京,清政府鼓励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4天津保卫战,与侵略军争夺老龙头火车站,并炮轰紫竹林租界。聂士成殉国。

4.结果: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下令绞杀义和团。联军在北京屠杀、劫掠。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与签订国: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

2.内容:

3.评价:《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4.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易错考点】

1.洋务运动是一次地主阶级领导的封建改革,而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

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

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是戊戌变法;

中国教育近代化序幕是洋务运动时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洋务运动创办的是民用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是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是京师大学堂。

4.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5.八国联军中的“奥”指奥匈帝国,不是奥地利,当时还没有奥地利

6.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不是八国,是十一国,多了比利时、荷兰、西班牙三国

7.《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一条是“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8.中国近代前期被迫与列强签订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不是《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尽管没有割地条款,但巨额赔款以及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严格控制清政府的规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知识整合】
1、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2、洋务工业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对比
3、中西近代化历程比较
4、帝国主义在华开矿设厂与今天招商引资的不同点:
(1)本质不同:前者通过投资办厂掠夺中国的各种资源,破坏或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后者是我国利用外资和技术发展民族经济
(2)方式不同:前者是清政府被迫,后者是我国主动
(3)影响不同:前者破坏了中国主权,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后者发展壮大了民族经济,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往期精彩分享: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2单元《问题思考、材料研读、课后活动》参考答案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1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习提纲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微课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1—2单元线索提纲》

部编版:八上历史《全册人物扫描》,常考的全有!

部编版:八上历史《单元知识网络图》全册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1单元预习自测题》

部编版:八上历史《1—7课电子版教材》

部编版:八上历史《基础纲要》,新生必读!

部编版:八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建议收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