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讀本書•天才之为责任】真实展现了维特根斯坦性格变化、形成的过程,及其深刻的灵魂生活

2016-09-09 每日讀本書 每日读本书

这是 每日讀本書 的第85本书

维特根斯坦传

豆瓣评分:9.1

2995人评分

一个人懂得太多就会发现,要不撒谎很难。

——维特根斯坦

【本文7991字|读完大概需要16分钟】

内容简介


  瑞·蒙克所著的《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完整的讲述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生平事迹、思想和学术成就。本书真实展现了这位伟大思想家性格变化、形成的过程,及其深刻的灵魂生活,不仅使读者了解其人,还有助于读者理解他深邃的哲学思想。


作者简介


  瑞·蒙克(Ray Monk),南安普顿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数学哲学、分析哲学的历史,并长期致力于哲学家传记写作。1991年蒙克因《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获得达夫·库珀奖(Duff Cooper Prize)。


短评:


睡午觉到一半去拿书,一翻出现了克里姆特,再翻出现了魏宁格。。。我醒了!!


这其实是本读起来非常费尽的书,是学术类传记。但主旨却是深刻而简明。一种在道德上如圣徒般的绝对命令式的生活方式,其实也在智性上要求一种彻底的严格,是理性上的诚实,一种近乎偏执的反思冲动。也正是这些引导一个人走向精神世界的最深处。


现今的哲学仅仅被理解为一门学科,这让外行人未免觉得深奥难懂。其实,就其原始意义而言,哲学是一种修行方法和生活方式。对于古典哲学的信徒而言,烦恼、焦虑、痛苦都是不应该出现的精神状态,只有不勤奋练功的弟子才会有这样的表现。而相反,经由长期的练习,一个够格的哲学家几乎不会有什么负能量。哲学是一个灵魂医生,他要解决自己已经人们灵魂中出现的问题。想知道这个二十世纪最复杂的脑子里想些什么。


一部好的傳記,永遠都是緊緊抓住主人公一生的思想軌跡心路歷程。而L.W給我的是兩句“愿我好好的死,做我自己,愿我永不失去自己”以及最後的“告訴他們我過了極好的一生”……


非常非常感人,只对我个人而言


能够欣赏这本书的人,必然已经在一定意义上思考过同样的问题了。两年前没有硬着头皮读完是正确的。想来以后还会拿出来读的。


在2015年结束之前看完这本传记,看到最后故事终他的临终之言一阵说不明的心酸,里面关于逻辑部门有些看得似懂非懂,但是这本传记真描绘出一个很立体的维特根斯坦。


这几天经历全扑在这上面了。感谢译者:如此之厚的书翻译质量如此之高,背后必然付出了极大的辛苦。另:译者极可能成为中国分析哲学的未来翘楚,工科出身,中英文俱佳,对哲学的兴趣浓厚。国内罕见。


可以与中国的年谱相互比对的书籍,不仅仅是传记而是哲学!!就改善你自己好了,那是你为改善世界所做的一切------维根斯坦。


书评: 看看真的


不看看真逼,如何装逼?但愿当人们领略了真逼的精髓,装逼的激情随之消解。

当你感到自己很衰很屎,正在被世界弄成一个傻逼,也可以从这本书所讲述的这个人的生命汲取力量。
其经历可以分开拍两部电影,或者说,就像两部电影的重合:
A:一个巨富子弟,参加一战,曾经被俘,获释后放弃遗产做了一名乡村老师,编写小学生字典,因体罚学生被告上法庭,辞职后在修道院当园丁,给姐姐盖房子……在医院看大门,在挪威海边当隐士,终身未婚。
B:一个工科出身的小伙儿,曾设计飞机螺旋桨,后因对数学的兴趣开始研究数理逻辑,师从罗素,后又被罗素师从,在战场写出划时代的哲学作品,被多家出版社拒绝,几年后才得以出版,开启一种哲学流派……一次转折,转而批判自己的思想,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思想,开启另一种哲学流派。临终前对弟子说他度过了美好的一生。死后留下一堆遗稿。
不过这只是美化的描述,就像电影预告片一样光彩夺目,谁的日子都是一天天过的,看一个人的一生就相当于看一部几十万个小时的电影,这几十万个小时无疑是恐怖的,但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真实”。这本传记的一个优点就在于,它不仅是展现了浓缩的精华,也尽力表现了画出如此人生轮廓的艰辛过程,你能看到时间对这个人的折磨,以及这个人的挣扎。他在时间的放大镜下暴露出各种缺陷,但也显示了天才之为天才,天才之为责任。
可以说,维特根斯坦的一生充满了痛苦,但他的确度过了美好的一生,不是因为他征服了痛苦,而是因为他没有被痛苦征服。 (文/朱岳


书评:抬高房梁,夯实地基


1911年10月18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伯特兰•罗素和朋友正在自己的房间里饮茶,一个陌生的青年人闯了进来,用结结巴巴的英语请求旁听他的课。罗素很高兴自己的数理逻辑课程能够吸引到第四个学生——哪怕只是来旁听的。但很快他就发现,这个旁听生可不是来这里正襟危坐的。事实上,年轻的德国人(罗素这么以为)很快成了课堂中的一霸,爱争辩,很烦人。他在给情人的信中情绪复杂地介绍道:“我的德国朋友有成为负担的危险,他在课后跟着我回去,争论到晚饭时间——顽固、执拗,但我觉得不蠢。”
四个礼拜后,罗素才搞清楚,他眼中“野蛮的德国工程师”其实是奥地利人。这一次他在信中提到的维特根斯坦是一个非常聪明的青年,热爱文学,酷好音乐,只要不谈哲学,甚至算得上举止宜人,“我开始喜欢他了”。
不过那时候罗素仍视这段交往为小插曲,尚未把眼前的这个青年当作未来岁月的重要角色。当维特根斯坦为了今后的职业抉择来征询意见的时候,他分明感觉到了担负的责任,却没有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何其重大——他决定的不仅是维特根斯坦的命运,也是自己的命运,以及哲学的命运。
然而很快罗素就明白他感受到的责任具体指什么。在耗费十年精力完成《数学原理》这一著作之后,罗素认为自己对技术性哲学的贡献已经到此为止了。他迫切需要一个新人来接续他所开创的事业,适时出现的维特根斯坦正是担负这一责任的最佳人选。
“我爱他”,指导了维特根斯坦一个学期后,罗素毫不迟疑地写道,“我觉得他将解决我因为太老而解决不了的问题——我的工作提出的、有待新鲜的头脑和年轻的活力去解决的所有种类的问题。”不仅如此,罗素还准确地断言:“维特根斯坦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事件——无论结果如何。”
对于责任的另一方来说,罗素何尝不是人生里的大事件?就像维特根斯坦后来承认的那样,是罗素切切实实救了他的命。在此之前,他苟活在未能勇敢自杀的羞愧当中长达九年。因为罗素的鼓励,他才能祛除内心里那个冷酷的声音:“你活在世上乃是多余的。”也正因为如此,责任之于维特根斯坦,性情平和的罗素未能全然理解。他高高兴兴地把“什么是逻辑?”这个基本问题交给年轻人,就像把一只没能驯服的野兽交给朋友,然后独自去享受别样的智性乐趣。而责任所带来的少有人理解的尖锐、炽烈以及痛楚,维特根斯坦为此付诸一生。瑞•蒙克(Ray Monk)给他的《维特根斯坦传》加上“天才之为责任”的副标题,就是看准了这一点。
关于“责任”,蒙克用翔实的事实阐释了他的理解。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围绕着维特根斯坦的名字,一个庞大的“产业”逐渐形成,但是对哲学家本人的认识却是光怪陆离的。论及他的学术文章和书籍有5868种之多——这还是20年前的统计。至于非学术的作品,传记、回忆录,以及相关的诗歌、绘画、音乐、小说、电影和电视更是数不胜数。维特根斯坦的头像印在时尚青年的T恤上,《逻辑哲学论》谱了曲,灌制成了唱片。我还曾看过一部舞台剧风格的电影,把维特根斯坦塑造成一个热爱数学的同性恋者。小时候穿金戴银,鼻梁上架着高度近视眼镜,不是在喃喃自语奋笔疾书,就是在跟独角犀牛或绿毛怪物对话。在片中二十多岁的维特根斯坦已经满脸皱纹,成天嚷嚷着“要么理解,要么去死”,活像经过毕加索加工的哈姆雷特。尖锐、炽烈以及痛楚,每个人似乎都看到了维特根斯坦身上的这些特质,却又曲解了它们。结果,它们构成越来越浓的谜雾,也生发出愈来愈惊人的魅力。
有人正确而片面地体会到,维特根斯坦的这些特质指向一种极端的诚实,没有继续挖掘底下更深刻的原因——例如他晚年的学生马尔康姆(N.Malcolm)在《回忆维特根斯坦》中所写。像伊格尔顿(T.Eagleton)这种文化理论家则满足于大而化之的描述,不惜把哲学家打扮成神秘主义的苦行僧,甚至是性情暴躁的极权主义者。至于捕风捉影的传记作家,例如巴特利(W.Bartley)那样的偷窥狂,在拿不到多少一手材料的情况下就敢断论,维特根斯坦的性情源于同性滥交行为的自责,当然会遭到蒙克的专文批驳。蒙克用厚达六百页的篇幅证明,“责任”——理解责任、担负责任与践行责任,是理解维特根斯坦一生的最佳路径。
不过,责任之于维特根斯坦,犹如一片树木化为精煤,凭借天赋,也需要时间与机缘。与今人的想象不同,幼年的哲学家没有显露出多少异秉。实际上他四岁才开口说话,青少年时期的学习也不佳。十四岁那年,自觉没什么天份的维特根斯坦听从父母的安排就读工科学校。即便如此,他在学校里的成绩也相当糟糕。尽管多年后哲学家认定,自己八岁时提出的疑问决定了未来人生的意义,但是在“自我”的图像显现之前,他对责任的理解无疑是外在的。他曾是家人眼中满足快活的小男孩,学校里沉默孤独的少年,无论哪个角色,都是顺从他人意愿的结果。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维特根斯坦没有从“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这个问题里找到答案。问题本身的尖锐感令他有过困惑,然而坦率地讲,从蒙克的记述中可以看到,在遇到罗素之前,他还没有做出过忠实于自我的重大抉择。
一旦对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维特根斯坦定会闯进罗素的房间,这是这本传记给我的感受。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正处在后来斯宾格勒所谓的“文明衰落”期。当时的维也纳,则是“研究世界毁灭的试验场”。一些人如思想家克劳斯(K.Kraus)、魏宁格(O.Weininger)等人提倡摒弃奢靡与物欲,以强健的精神搭救自我,重建世界。心智渐成的维特根斯坦深受此类影响。他开始接受“真实于自己是不容违背的责任”,并且在罗素的帮助下,决心成为一个不隐藏“自己之所是”的人。
不隐藏“自己之所是”,这就是维特根斯坦人生态度的核心。正是在这一点上,他有别于大多数哲学家,包括他的老师罗素。支撑多数哲学家的,往往是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或是建构理论体系的雄心,而维特根斯坦选择哲学只是为了服从忠实于自己的责任。他要的不是渊博的知识或洞悉的智慧,他要的是目光清晰与内心澄明。做一个直视自我的人,或者用他的话说,成为一个“得体的人”,始终是维特根斯坦的目的。
所以几年后罗素发现,学生的工作与导师的愿望相距甚远。按照他的想法,维特根斯坦应该用逻辑为数学奠定基础,再以此勾画万物。他原以为自己递给了年轻人一个知识迷宫的线头,没想到后者根本无视规则,随时显露出破壁而出的劲头。事实上维特根斯坦自认为,他在哲学上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冲撞语言的极限。至于数学,不过是一种特殊的人造语言而已——而这种轻看,罗素不能接受。
假如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俩的分歧可能会局限于学术领域。但是战争改变了很多事,包括他们对责任的价值判断。战前,维特根斯坦求真的热情丝毫不亚于罗素——他不惜借助催眠术来提升自己的专注度——《逻辑哲学论》的大部分内容正是这种热情的产物。可是,当罗素态度鲜明地反对战争之时,维特根斯坦为了成就一个“得体的人”,却加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在与死神对视的日子里,他重点阅读的不是克劳斯或叔本华,而是托尔斯泰的《福音书概要》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毫无疑问,这些阅读标志着维特根斯坦开始重新检视哲学与伦理的关系。这些检视包含在《逻辑哲学论》的结尾部分,并且浓缩成开篇那句著名的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保持沉默。”战后,维特根斯坦和罗素为“善”与“智”谁是第一位的问题发生争执,最终认定对方乃是“邪恶”。可以说,正是这句断言,特别是它的后半句,将他们截然地区分开来。
实际上这句断言也区分了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实证主义者。一战后,以石里克(M.Schlicklisten)为首的维也纳小组成员像朝圣者一般聚拢过来。他们曾经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讨论《逻辑哲学论》。但是很快他们惊讶地发现,维特根斯坦不是他们的圣人。和他们崇尚审慎理性的态度完全不同,维特根斯坦更像艺术家,而非科学家,有时候甚至表现得像一个先知和预言家。最后,一个疯子杀害了石里克,也间接终止了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实证主义者的联系。卡尔纳普(R.Carnap)后来回忆道,维特根斯坦在思考的时候总让人觉得他有一种内在的挣扎,似乎“要在强烈和痛苦的紧张之下穿透黑暗到达光亮。”透过蒙克的这本传记我知道,与其说这是哲学家思考的状态,不如说是他在肩负责任时的典型表现。如上所述,那是尖锐的、炽烈的以及痛楚的。
可是我提醒自己不要忘了,1914年开赴战场的时候,维特根斯坦是一个用严密思维包装好的24岁新人。当他1919年离开战俘营,五年的军旅岁月带给他的,绝不是逻辑,而是对死亡、苦难和命运的反思。很明显,对于三十岁以后的维特根斯坦来说,责任的含义不同以往了。
对自我责任过于褊狭的忠诚曾让维特根斯坦深陷孤独,也给周围的人和物留下痕迹,乃至造成伤害。失和于罗素不是惟一的例证,连他为家族设计的居所都显露出森冷孤绝。在经历了几年乡村教师的失败生涯后,他为了友谊而不是哲学重返剑桥。可是除了人情练达的凯恩斯(J.M.Keynes)利用距离维系住了平淡的友情,很少人能与他保持长久的关系。同侪嘲讽他正在发明一种使严肃的思考成为不必要的学说,受过咆哮的长者摩尔(G.E.Moore)甚至会从遭遇他的噩梦中惊醒。学生们没有多少得到真传,才华反被敬畏一一摧毁。他愤懑于剑桥令人窒息的学术空气,情愿逃向挪威、爱尔兰或者任何一个无人之境。但是他需要有人“在场”——他人的存在能帮助自己获得孕育思想所需的平和。他必须在扞格不入的责任与友爱找到结合点。
维特根斯坦承认:“我的不快乐很复杂,难以描述。但主要的东西是孤独。”同时他又质问自己,一个人如果不快乐,活着有什么意义?怀着失却的恐惧,他感到所爱的人正从身边离去。一战期间死于空难的挚友品生特(D.Pinsent),英年早逝的学术知音拉姆塞(F.Ramsey)。曾计划同赴俄国生活的爱人斯金纳(F.Skinner)郁郁而终,说不定眼前依恋他的本•理查兹(B.Richards)也会失去。在深刻的孤独里,或者说爱的渴望中,维特根斯坦看到生活的根本是不安全的,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而要减少这种不确定性,不能依靠公式和命题,只能依靠“综观之呈现”,通过理解去改变看待事物的方式。
事实上从1915年的一战前线算起,无论是意大利的战俘营还是奥地利的山野乡村,无论挪威的独居木屋或都柏林的里斯旅馆,无论剑桥还是康奈尔,无时无刻,只要渴望快乐生活的意志还存在,维特根斯坦检视哲学与伦理的关系,并把二者高度统一的努力就在继续。
所以,维特根斯坦自问“当你死时谁为你哀悼,他们的哀悼有多深?”和他坚称“一个表达只在生活之流中才有意义。”其实是一回事。当他说“端赖于看出联系的那种理解”,和他设身处地“想到另一个人受的苦,这是真爱的标志。”同样是一回事。蒙克猜测,把自己的生活放进某种模式,对于维特根斯坦来说可能是一种慰藉——他道出了部分实情,却非全部。维特根斯坦反对形而上学的飘渺,反对实证主义的平庸,并试图建立一种基于理解的模式,不单是为自己,而是想让人类得到真实的慰藉。
如此,维特根斯坦为哲学这幢房子夯实了地基,也为它抬高了房梁。如此,他让逻辑融入伦理,让哲学重返生活。如此,他彻底贯彻了魏宁格的格言,那句曾让他热血沸腾地投入哲学怀抱的话:“逻辑与伦理根本上是一回事,它们无非是对自己的责任。”他尽责了。
1951年4月28日的晚上,在失去最终意识之前维特根斯坦说:“告诉他们我过了极好的一生。”读完这本绝佳的《维特根斯坦传》,我终于理解,哲学家所说的“他们”指的是谁,他口中的“极好的一生”又意味着什么。 (西闪/文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自我毁灭的试验场

  “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考,最早的记录就是以此为题。大约八九岁时,他在一个门口停下来想这问题。他没找到满意的答案,下结论说:在那种情况下撒谎说到底没任何错。后来他如此描述这件事:“这一经历,就算不是对我未来的生活方式有决定意义,至少也典型地体现了我那时的本性。” 这件事在一个方面典型地体现了他的整个一生。他之所以转向哲学,与 (比如说)伯特兰·罗素不同;罗素转向哲学,是希望在之前只有怀疑的地方找到确定性,而维特根斯坦,则是上述那种问题激起的强制倾向把他拽进了哲学。可以说,是哲学找的他,而非他找的哲学。在他的体验里,那个问题的两难是讨厌的侵扰和费解的谜,强加于他、俘虏了他,令他不能好好过日常生活,除非哪天能用一个满意的解答将其驱除。

  但在另一意义上,回答这一具体问题的那个少年是极不典型的维特根斯坦。这回答轻易地接受了不诚实,根本上不容于成年维特根斯坦身上的令人既钦佩又敬畏之处:不留情面的诚实。恐怕也不容于他对哲学家之为哲学家的理解。“称我为真之寻求者”,他曾写信对姐姐说(她在一封信里称他为大哲学家),“我就满意了”。

  这件事意味着性格的变化、而非观点的变化——他一生许多次变化中的第一次;他的一生以一系列这样的转变为界标,它们发生在危机的时刻,而维特根斯坦企求转变时抱着这样的信念:危机的根源是他自己。仿佛他的一生是一场与他自己本性进行的战斗。他成就了的事情,通常都带着“不顾他的本性”的意味。就此意味而言,终极的成就是对他自己的彻底克服——一种让哲学本身不再必要的转变。

  后来,有人对他说G。E。摩尔孩子般的单纯值得赞扬时,维特根斯坦提出了异议。“我不能理解,”他说,“除非一个孩子也值得为之得到赞扬。因为你谈的单纯不是一个人为之拼争的单纯,而是出自天然的免于诱惑。” 这评论暗藏着一种自我评价。维特根斯坦自己的性格——他的朋友和学生在许多回忆录里都提到的那种强势、不妥协、支配性的个性——曾是他为之拼争的东西。年幼时,他的性情讨人喜欢和顺从——容易取悦、听话,以及(如我们已看到的)愿意牺牲真相。他一生前十八年的故事,首先就是这个斗争的故事,是驱动这一转变的内部和外部力量的故事。

  他——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出生于1889年4月26 日,是哈布斯堡时期维也纳一个最富有家庭里的第八个孩子,也是最小的。

  家庭的姓氏和财富引得一些人以为他是德国贵族“塞恩-维特根斯坦”的族人。并非如此。这一家姓维特根斯坦不过三代。路德维希的曾祖父摩西·迈尔取了这个姓,摩西是那个王族的土地经理商,1808年拿破仑法令规定犹太人要有姓氏,于是他用了自己雇主的姓。

  家庭内部有一种传言,说摩西·迈尔的儿子赫尔曼·克里斯蒂安·维特根斯坦是某王子的私生子(那位王子是维特根斯坦的瓦尔德克一族的,还是埃斯特黑兹一族的,则取决于传说的版本),但并无牢靠的根据使这传说可信。若考虑到以下情况,这故事的真假就更显可疑了:它的最早出现,似乎是家族面临纽伦堡法案努力为自身重新归类之时(我们将会看到,这一努力是成功的)。

  这故事对赫尔曼·维特根斯坦本人倒真挺相宜;他取“克里斯蒂安”为自己的中名,是刻意切割自己的犹太背景。他完全脱离了自己出生于其间的犹太团体,离开了出生地科尔巴赫到莱比锡生活;在那儿成功地做着羊毛商生意,从匈牙利和波兰买进,向英格兰和荷兰卖出。他选的妻子是一个显赫的维也纳犹太家庭的女儿,名叫芬妮.费格多尔,但1838年他俩结婚之前她也皈依了新教。

  19世纪50年代他们搬到了维也纳,那时维特根斯坦家大概已不认为自己是犹太人。赫尔曼·克里斯蒂安甚至有了点反犹名声,他坚决禁止子女跟犹太人通婚。这是个大家庭——八个女儿和三个儿子,他们大体听从了父亲的意见,而且与维也纳新教专业阶层婚配。于是一个法官、律师、教授和牧师的网络建立了起来,若维特根斯坦家需要任何传统的专业服务,就能以之为依靠。这个家庭的同化如此彻底:赫尔曼的女儿竟问兄弟路易斯,她听到的他们有犹太血统的流言是不是真的。“纯种,米莉,”他回答,“纯种。” 他们的情况与许多其他有名的维也纳家族并无不同:无论怎样同维也纳中产阶级融合,无论怎样脱离自己的出身,他们仍然——在某种神秘的意义上——是“彻头彻尾的”犹太人。

  维特根斯坦家(不像比如弗洛伊德家)完全不属于任何犹太社群——除了在一个难以捉摸但很重要的意义上,而在那个意义上整个维也纳亦如是;他们的教养与犹太教也毫无瓜葛。他们的文化是全然日耳曼的。芬妮·维特根斯坦来自于一个跟奥地利文化生活联系密切的商人家庭。他们是诗人弗朗茨 ·格里尔帕策的朋友,是奥地利艺术家眼里热心而有鉴赏力的收藏者。芬妮的族弟约瑟夫·约阿希姆是著名的小提琴家,她和赫尔曼在其成长历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




如果你认为世界不够好

可能是因为书看得还不够多




今日推送       《维特根斯坦传》

电子书价            ¥8(原价¥79.00)

纸质图书    ¥61.20(原价¥79.00)



查看/购买 电子图书(1折)



查看/购买 纸质图书



点击关注,向每日读本书获取电子图书


每日讀本書

微信号:a-dushu

每日推送一本好书,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是一种思考与认知,它并不能为你带来直接的财富提升,却能有助于你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申请加入"每日讀本書读书1群"

或"公号内部分享群"



"关注每日讀本書"回复"关键词"均可查看内容

第1天:《政治的人生》王沪宁22年前的"政治日记"写了啥?

第2天:《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

第3天:《曾国藩》为何四拒称帝 家族依然长盛不衰?

第4天:《平凡的世界》改变千万青年命运

第5天:《解忧杂货店》人生何其忧也?

第6天:《霸王别姬》23年前年的今天 经典难复在

第7天:《我们仨》杨绛走了,致以祭奠仙逝的老先生

第8天:《追风筝的人》让千万人感动的史诗温情小说

第9天:《偷影子的人》也许影子只是一个人孤独的灵魂

第10天:《偷书贼 》这个故事会改变你的生命

第11天:《岛上书店》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第12天:《曹文轩安徒生奖作品集 》六一儿童节专场!

第13天:《皮囊 》献给内心漂泊无依的你

第14天:《史蒂夫·乔布斯传》"苹果教父"留给世人的礼物

第15天:《活着》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第16天:《无声告白》我们终此一生就是摆脱他人期待 找到真正的自己

第17天:《月亮和六便士》追寻灵魂的归宿

第18天:《先上讣告 后上天堂》我们都是经历了高考然后幸存下来的人

第19天:《查令十字街84号》爱书人的圣经|揭开不二情书故事

第20天:《摆渡人》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 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第21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为什么能够在国际畅销书榜上爆冲?

第22天:《一个人的朝圣》 他的错误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可能会犯的错

第23天:《余罪》一个传奇警察和毒贩、悍匪、黑道大佬的交锋实录

第24天:《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是感动了自己,还是真的努力了

第25天:《林徽因传》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第26天:《百年孤独》他用孤独拥抱世界

第27天:《看见》我们面对同一个世界,却无法看见同一个世界

第28天:《人间失格》生而为人,对不起

第29天:《谁的青春不迷茫》献给都市中焦躁不安困惑迷茫的年轻人

第30天:《李开复自传》世界因你不同及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第31天:《麦田里的守望者》人生中必读的成长之书

第32天:《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看,高智商疯子如何调戏和羞辱正常人

第33天:《自控力》只需10周让你生活变得更美好(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

第34天:《野蛮生长》从国家机关的体制文人到现在的万通,冯仑是如何熬出来的?

第35天:《苏东坡传》不爱才子,独爱东坡

第36天:《苏菲的世界》一本风靡世界的哲学启蒙书

第37天:《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及升级版让《我留在你身边》

第38天:《乡关何处》故乡•故人•故事及《身边的江湖》

第39天:《解密》这是一个天才被损坏的故事(习主席盛赞麦家"中国谍战小说首人"及《暗算》《风声》)

第40天:《毛泽东传》使毛泽东从一个令人敬畏的神成为一个令人敬仰的人

第41天:《1984》多一个人读乔治·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及《动物庄园》

第42天:《阿弥陀佛么么哒》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及大冰《乖,摸摸头》《他们最幸福》

第43天:《三体》一部让人眼界大开的「离地」体验及《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

第44天:《中国为什么有前途》罗辑思维:头部解读2016—2036时代大势的重磅作品及《迷茫时代的明白人》《成大事者不纠结》

第45天:《悟空传》十年全新演绎,影响千万人的网络文学经典及《西游日记》

第46天:《目送》华人世界龙旋风,龙应台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及《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

第47天:《狼图腾》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第48天:《沧浪之水》人只有一辈子!就这样过一生吗?无数年轻人最喜爱的一本书及《活着之上》

第49天:《我所理解的生活》韩寒三十岁时所开始思考关于生活的一切及《三重门》《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青春》

第50天:《蒋介石传》失去中国大陆的男人,他的悲剧是如何造成的?

第51天:《尘埃落定》一部纯文学的不朽经典及《空山》《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

第52天:《遇见未知的自己》都市修行课,觉察和自省是所有成长的开始及张德芬身心灵五部曲

第53天:《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

第54天:《非暴力沟通》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入选港大50本必读书籍)

第55天:邓小平时代》解读当代中国,读懂这段历史,读懂"仍然生活在邓小平时代"的我们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第56天:《少有人走的路》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灵读物

第57天:《激荡三十年》吴晓波时代激荡如何把握中国企业经济命脉及《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第58天:《了不起的盖茨比》爵士时代「桂冠诗人」的精品之作,世界文学史上的"完美之书"

第59天:《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的责任就是要找出书的骨架及《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

第60天:《富兰克林自传》了解他的一生只需一天,而梦想与热血却会伴随多年

第61天:《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约奥运会进行时,看看巴西的这一部语种超过《圣经》的书及《朝圣》

第62天:《我们台湾这些年》讲述30年来政治巨变下,台湾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及《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

第63天:《我的名字叫红》如果你不做梦,时光就不会流逝及《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第64天:《纸牌屋》当你觉得自己有梦想实现不了时,想一想弗朗西斯·厄克特为了名垂青史都干了些什么(超火热政治剧原著小说)

第65天:《胡适自传:四十自述》错过胡适,中国错过了100年(京东传记销量榜第1位)

第66天:《此生未完成》向死而生!生命至上的真情呼唤及《西藏生死书》

第67天:《白话》有些话说了等于白说,可反过来想想,不说白不说|奥运段子手-白岩松的3部作品及《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

第68天:《肖申克的救赎》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可能就是斯蒂芬·金小说

第69天:《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只要找对了支点,你就能撬起整个地球!知乎604939个赞同认证的惊喜之作!

第70天:《我的奋斗:罗永浩传》一本极具语言才华的自传,且看老罗剽悍的人生是如何解释的及《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第71天:《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第72天:《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这是一本适合在除葬礼以外的任何场合阅读的囧叔吐槽集及《我讲个故事,你可别当真啊》

第73天:《阿甘正传》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经典影视剧原著)及《阿甘后传》

第74天:《大数据时代》一本书开启一个时代,大数据时代开山之作,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

第75天:《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深度解读360市值百亿美元互联网思维18字诀

第76天:《自私的基因》我们生来自私,颠覆你的世界观

第77天:《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及kk三部曲《科技想要什么》《必然》

第78天:《嫌疑人X的献身》这是我所能想到纯粹的爱情,好的诡计

第79天:《万物简史》为万物写史,为宇宙立传

第80天:《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影响过一代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4位巨人、14个时刻的大特写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81天:《边城》琉璃般透明的世界,守护着人性中的至真、至善与至美

第82天:《瓦尔登湖》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

第83天:《思考,快与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十年磨一剑之作,彻底颠覆你对思考的看法

第84天:《朗读者》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

第85天:《天才之为责任》真实展现了维特根斯坦性格变化、形成的过程,及其深刻的灵魂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每日读本书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