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讀本書•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让大脑翻墙,跳出隐藏在常识中的思维陷阱及《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

2016-12-14 讀書君 每日读本书

这是 每日讀本書 的第158本书

万万没想到

豆瓣评分8.4

4574人评价

排除智力因素,不管你心目中的成功是个人成就、家庭幸福还是人际关系,最能决定成功的只有自控。

——万维钢《万万没想到 : 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每早七点 15分钟 阅读一本书】

推 


【获奖情况】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评选的中央和国家各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2016年下半年15种推荐图书

  ★荣获第十届文津图书奖

  ★荣获“2014中国好书”

  ★2014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入围图书

  ★豆瓣读书2014年度盘点好书

  ★虎嗅网读点推荐;

  ★《环球人物》《南都周刊》等诸多大媒体推荐图书;

  ★“学而时嘻之”精粹,赵南元作序,姬十三、土摩托、范致行、张明扬、李淼、郑诗亮重磅推荐。

  ★荣获2014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大众喜爱的50本书”

  ★入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路书香”工程

  ★首都图书馆向市民推荐优秀图书之一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评选的中央和国家各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2016年下半年15种推荐图书


  【图书价值、出版意义】

  1.它是一部具有启蒙意义的好书;

  2.前言新知,醍醐灌顶,思维力大涨,严谨而不失通俗;

  3.以“理性思维审视世界”的思维方法,是时下社会需要的;

  4.将多学科糅合运用的研究方法能碰撞出新的成果,跨界研究难能可贵。

  【一句话书评】

  ☆用一万小时培养天才·用心理学反成功学·用大数据预测未来·用实验刺探真相……

  ☆让大脑翻墙,跳出隐藏在常识中的思维陷阱

  ☆大量你经常接触的知识,挑战你万万没想到的认知神经。

  ☆全书二反一立:反不靠谱的常识性的思维惯性,是反常识的;反听着无害但喝起来有毒的心灵鸡汤,是反成功学的;要用“科研的格调”来理解和认识世界,需要有靠谱的判断力。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以理性思维取胜,作者糅合了大量的前沿新知,得出了自己的批判性认识。它是反不靠谱的常识性的思维惯性,是反常识的;它是反听着无害但喝起来有毒的心灵鸡汤,是反成功学的;它要用“科研的格调”来理解和认识世界,你需要有靠谱的判断力。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的内核是用理性的思维理解世界。 

  作者常用有趣的实验、数据来解读感性的事物,其理工科思维涉及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物理等许多学科,以前沿的科学视角解读生活,为人们提供了认知的新方法。读完本书相当于精读了十几本经过筛选、再创作及通俗化处理的巨著, 

  不仅有趣还十分有营养。 


作者简介


  万维钢,笔名同人于野,“学而时嘻之”博主。

  博文介绍为“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喜欢科学和政治,作品以理性思维见长。

  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新知客》、《新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特约撰稿人,天涯名博,在知乎、果壳、观察者、共识网等国内知名网站上设有专栏,在《麻省理工科技创业》、《商界评论》等报刊和网站发表过若干文章,文章常引发大众思考,掀起诸多话题讨论。

  《流言时代的赛先生》及《十万个为什么》(新版)的数学分册和物理分册作者之一。


精彩书评


  ★读这本书绝不像读某些流行读物那么畅快,它需要你时不时停下来,想几步,甚至,合卷后也未必能给你增加多少谈资——或者说,作者并不热衷于提供“有趣的知识”,他致力提供的是传说中的“科学理性思维”。他的野心是让“反常识思维“变成“常识思维”。

  ——姬十三(果壳网CEO)


  ★你可以不同意这本书中的某些观点,但绝不能忽视作者所采用的,基于科学理性的思考方式,这才是这本书most有价值的地方。

  ——土摩托(媒体人,《三联生活周刊》特约撰稿,著有《土摩托看世界》)


  ★与同人于野一起寻找话题,堪称世界上most有趣的事情之一,因为很少有人能把科学新知这块天地的魅力展现得如此清晰透彻。

  ——范致行(《新知客》、麻省理工《科技创业》前主编,读首诗再睡觉创始人)


  ★这几年,我一直心甘情愿的被一个理工男“洗脑”,他就是万维钢。

  ——张明扬(《东方早报??上海书评》执行主编)


  ★同人于野即万维钢是我知道的most善于用理科思维看社会问题的人,这本书只包括了一部分他历年写的文章,多数是关于个人的,例如一万小时定律以及它的真正含义。就像他在书中所写,这是一本值得马上读第二遍的好书。

  —— 李淼(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物理学家和作家,著有《越弱越暗越美丽》)


  ★万维钢是少有的能与国外作者在视野、阅读量、写作方式与勤奋程度等方面一较高下的汉语写作者,无论对读者还是编辑来说,他都是一位理想的作者。我愿意向任何人毫无保留地推荐他的文集。

  ——郑诗亮(《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编辑、澎湃新闻思想版块编辑)


书评: 科学改变自身的可能性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书笔记兼总结


一、思维方式的改变

从文人思维向理工科思维转变。

以前社会是熟人社会,人们做事不是靠商业和法治,而是靠道德和礼治。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需要的技能不是逻辑推理数学计算能力,而是分辨是非善恶,做各种选择的首要标准是:道德。

这也许就是文人思维的起源:对事件做美学评价。即用所谓价值观判断好与坏。低端文人研究善恶,高端文人研究美感。影响到普通人,就是讨论评价事情的思维模式总是从道德层面批判、从美学标准挑剔,而这些观点多是主观判断,缺乏证据,经不起逻辑推敲。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变得更加复杂,活动范围变大,流动性变高。脱离了熟人社会,减少了道德束缚,更多的时候需要自己对自己负责。娱乐社交、生活学习、工作休息、消费购物、甚至对公共(非公共)事务发表意见,每做一个决定都可能渐接的影响他人,然后再影响自己。

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文人思维已经很难给出有效指导。这时需要学习锻炼加强“理工科思维”。

作者所说的“理工科思维”的起源是一种“tradeoff”——取舍思维。取舍思维要求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权衡利弊得失,随时根据新情况调整策略,必要时妥协退让,寻求第三条道路达到双赢的结果。不是非此即彼极端思维,不动不动不惜一切代价压上全部筹码。

我觉得理工科思维,除了取舍思维之外,更该是一种科学思维。这种思维要数据、重证据、讲逻辑、经得起实验、能指导实践。

有了这种思维方式,起码能做到不盲从,不轻浮。既不会轻受谣言蛊惑,也不会对转基因老中医这些问题未经研究调查就轻易开喷。

二、可以控制的唯有“自控”

在中国,社会关系是第一生产力。所以中国的励志书喜欢讲“人脉”,或人脉的衍生领域。而日本则强调“品格”、美国最爱谈“积极正面的思维”特别重视自尊和自信。

撇开成功学、鸡汤、名人名言、巨头八卦,真正能决定成功的品质只有一个:自控。排除智力因素,不管成功的目的是个人成就、家庭幸福还是人际关系、职场成功还是社会地位,最能决定成败的只有自控。

自控需要意志力。

意志力是一种生理机能。像肌肉一样每次使用都要消耗能量,还是一种有限资源,用在了这里就不能用在那里,用多了还会疲惫。做选择决策、冒险、集中精神都会消耗意志力。并且美女、哪怕仅是美女照片,真的可以降低男人的意志力。

好在意志力也同肌肉一样,可以通过补充能量的方法提高意志力,如补充糖分可提高意志力。还可以像锻炼肌肉一样增加意志力的容量。

怎么锻炼意志力?有效的办法是“常立志”。意志力是一种通用资源,可以通过坚持做一些日常小事来提高意志力,然后把它用在其它事情上。尽量做自己不太愿意或不习惯做的小事,如每天上班坚持爬楼梯,能坚持半年的话,增加的意志力,可能就够把烟给戒了。

三、学习压榨一本书

读书分三层次:为了娱乐消遣而读、为了信息而读、为了理解而读。

前两层随心随性,这样的书价值有限根本不值得压榨。要说的是第三层,这种对为了获得见识以及高水平的思维方式,提升人的思想内力,加深自己对某一领域的理解,能够获得智慧上升的感觉(哪怕是错觉)而阅读的非虚构类的书。

这种书一般有三个基本事实。

●大多数不看。

●大多数看不完。

●大多数人看不懂。

这种书才值得压榨,把书的价值最大化。如何压榨?强力研读,核心技术是做读书笔记。

在确定了一本书值得压榨之后,至少要读两遍。一遍通读,放松欣赏,不求快,能有点思考最好。第二遍写读书笔记,例子数据故事都可略过,专注于思想脉络,论证思路。读一章,写一章笔记。这样读完,书就可以扔了。

那么什么是好的读书笔记?最好写到可以替代原书的程度。这种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带走书中所有亮点;

●有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以及灵感;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它书或文章的联系。

做完这些,如果还能再整理一下笔记或者写一篇书评(评价一本书是十分困难的,是阅读一本书的最高境界),这样才算把一本书的效用发挥到最大。真这么做了,会发现回报是巨大的。

四、学一门手艺

如何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

《异类》一书给的答案是:练习一万小时。这个说法在某些需要天赋的领域并不适用,如艺术。一个人最后的成就不是练习加天赋,而是练习乘以天赋,一项是零结果是零。

我们既不想成为顶尖高手,也不关心天赋的发掘与训练。单说学习一项技能,掌握一门手艺,真正关键的也不是训练时间的长短,而是训练的方法。

学习作为一项总括的技能的话,有一套统一的练习方法,就是“刻意练习”,去除一些不重要的因素,可总结成以下四点:

●只在“学习区”练习;

●把练习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小块重复联系;

●在练习过程中获得即时反馈;

●练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

学习的关键就在于“刻意”地在这个领域内,练习。

⒈只在“学习区”练习

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

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练习的精髓就是要持续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持续进步的关键就是在“学习区”做事。一旦学会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立即转入下一个困难点。

脱离舒适区,只在学习区练习,这个很难,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甚至是一种修炼。

“每天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个更远的目标”——乔布斯语。

⒉掌握套路

刻意练习的关键部分是:基础训练。那么基础训练练的是什么?是套路。

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下棋的定式,编程的算法都是套路。

套路分两种,一种以量取胜,一种以练取胜。前者动用智力填补知识就可掌握(如驾照科目一考试),后者必须花费大量时间练习让这套路长在身上(如驾照科目二考试的项目)。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两种记忆力:“短期工作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前者跟逻辑推理、数学计算、创造性思维有关,换句话说跟智商耦合性很高,很难通过练习提高。后者则记忆存储了我们的知识和技能,是以神经网络的形式运作,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存储,具有高度的结构性。

二者的关系有点像CPU和硬盘,专家做的事情就是使用有限的短期工作记忆去调动自己几乎无限的长期工作记忆。

刻意练习就是在大脑中建立长期记忆的过程,把套路二“长”在身上,关键在于两点:

●必须进行大量重复训练;

●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

换句话说就是对技能的基本功分块,然后对每一块高针对性的重复重复练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小事不做一心想玩个大的,不是专业的训练方式。想要掌握一项技能,要像运动员一样,需要不停的练习实战动作,不停比赛,而不是不停的看录像。

⒊获得即时反馈

人在很多情况下会高估自己的知识。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其实自己不知道。学生把一本看好多遍,都能背过了,也只是熟悉而已。熟悉不是理解,想要理解,唯一的办法是考试和测验,就是反馈。没有测试检验,你的知识只是幻觉。

从刻意练习的角度,在有即时反馈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进步速度非常快,而且是实实在在的。这也是老师和教练的重要作用,一旦发现练习时的错误,即时指出纠正,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要想真正成为领域专家,该怎么干呢?

●自己调研相关知识;

●独立或跟人合作完成练习项目;

●到相关单位企业实践,检验知识的正确性;

●写论文。

这个过程中有位导师给出即时反馈是很重要的。

⒋刻意练习不好玩

学习时间长,并不等于用功。对学习效果而言决定性因素不是学习时间,而是学习环境。

找个无人打扰的环境中单独练习,不要边听音乐边练习。刻意练习不好玩,它要求练习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觉得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就不是刻意练习。

没有“寓教于乐”这回事,教育和娱乐是互斥冲突的。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其中必然有各种约束。学习要付出代价、耐力和汗水。

西赛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拜托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五、说明
这是笔记,文中观点多来自原书,我只是以便于自己理解的方式重新整理,有原文引用没有指明,如有版权相关问题,望联系,一定修改。 (文/daoker)


前言/序言


  我和万维钢未曾谋面,但在网上神交已久,互为读者和粉丝。在模糊的记忆中,最早似乎是通过刘夙给的链接发现了同人于野的博客,读过一篇之后便停不下来了。恰逢需要出差,灵机一动,利用一台贪便宜买来又没啥用的MP4的电子书功能,把他博客里的几十篇文章都下载到MP4里面,在动车上大饱眼福。其实旅程的无聊不算什么痛苦,毕竟有窗外的景色可看,知道有好文章却要在数日后方能有时间看,才足以令人牵肠挂肚,很不舒服。

  从前听长辈说,人到老年,看书看皮儿,看报看题儿。我原以为,大概是因为老花眼看不清小字之故。或者是来日无多,学习的性价比下降,学习欲望也就相应减退了。等到自己也到了这个年纪,就发现这两个原因固然都有,但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看东西多了就会发现,真正有价值,值得花功夫和精力认真去看的作品,少之又少。当然,对于年轻人而言,这种态度显然不对,年轻人看什么都新鲜,都未知,都长见识,不吃前两个烧饼,只吃第三个烧饼也吃不饱。不阅读很多糟粕,也没有能力发现精华。

  微博上常看到推荐书目,也没兴趣点开看都推荐了些什么书,估计不外乎一些名著。提起名著,就想起一句名言:所谓名著,就是人人都说应该看,但谁也不看的书。我也多次看到本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大作堆在书店里无人问津。如果让我来推荐的话,我不会推荐那些适合用来装X的名著,只会推荐一本书,就是这本尚未成名之著《万万没想到》。

  推荐的理由就是:这本书真的有用,而且对大多数人都有用。

  世上有用的书很多,例如各种专业书籍,你不读就进入不了这个行当,但是如果你并不想进入这个行当,专业书对你的用处就不大。而这本书就如同一部人生指南,只要想改善自己人生的人,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指导人生的书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其中有用的却如凤毛麟角。

  本书值得一读的理由可归结为四点:

  第一是新颖性。正如本书的书名《万万没想到》所示,本书所介绍的知识大多是与流行说法背道而驰的,可以改变我们很多固有的错误观念。我说本书有用也基于这个理由,毕竟,阅读一大堆老生常谈而不改变原来的想法,无异于浪费时间。

  第二是科学性。本书的新颖,绝非信口开河的标新立异,而是由严谨的科学实验得到的结论。唯此才能有力地颠覆旧观念。这也是我认为本书很靠谱的理由。

  第三是可操作性。本书不只是价值观的指针,更是行动的指南。有很多具体建议帮助你把领悟的道理付诸实施,这是很多类似作品所难以企及的。

  第四是深刻性。本书不仅提供了知识,更提供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判断知识是否可信的准则,即所谓"元知识"的内容。读过本书,对于今后接受和评判新知识具有指导意义。

  此外,本书的可读性也是出类拔萃的。语言生动,引人入胜,捧起书就想一气读完。这当然是好作品的基本要求,毋庸赘言。

  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谈的是人性。在文艺作品的评论中,常常可以看到说此作品深刻的刻画了人性。但是如果你想通过欣赏这些作品使你对人性有更深入或与众不同的看法,那你百分之百会失望。本书所谈的人性,都是通过认知科学的实验研究,得出我们自身的认知倾向。这些倾向并非十全十美,往往造成我们的错误认识。了解我们自身思考过程中的陷阱,可以有意识地避免很多常犯的错误,学会用理性审查直觉。

  第二部分谈励志。如今励志书也属于畅销的一类,大抵是成功人士的自传,有些甚至宣称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但是你真要想复制,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别人走过的路永远不会是自己能走的路。本书告诉我们励志也是有科学规律的,告诉我们如何以己之长克人之短。即使是读书一事,也有很多具体的技巧,更不用说要成为某项技艺的顶尖高手,科学的训练必不可少。至少在如何学习和训练以提升自己这方面,本书是介绍了很多实用诀窍的。

  第三部分讲科学。科学的思想方法对人大有益处,起码可以大大减少受骗上当。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缺乏科学精神会让脑袋里堆满垃圾。遗憾的是,现实中科学素养合格者在普通人群中只占不到百分之五。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也未必能使头脑中的科学精神同步增长,院士说蠢话也并不罕见。本书涉及具体的科学知识不多,但对于培养科学精神大有补益。我很希望文人们也来读一读这本书,不奢望他们会由此养成科学精神,即使能够由此了解一下"理呆们"如何想问题,也是一大收获。

  如果说本书有何不足,那就是作者还有很多精彩文章未能收录,读者只能期待下一本书了。等不及的可以杀奔同人于野的博客,先睹为快。

  --清华大学教授 赵南元



《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

  ☆世界很虚伪,我们太天真

  ☆用理工科思维理解现代世界,智识分子的视界和你想的不一样

  ☆常识是我们的敌人,挑战你万万没想到的认知神经。

  ☆专治小资、童话、鸡汤类的幻想

  ☆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姊妹篇

  ★“学而时嘻之”精粹,大量深度好文首次发布。

  【作者获奖图书】——入选南方都市报2016好书


内容简介

  常识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即将迎来一个“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时代。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现代世界的书,作者在这本书中讲了一些现代人应该有,而且只有现代人才可能有的“智识”——智慧和见识。想要理解这个现代世界,乃至做正确的决策,就得有这种智识。它会纠正你想当然的判断,告诉你一些靠谱的社会科学的研究结果,让你理解或质疑专家的判断,也许你也能像专家一样思考。

  “学而时嘻之”精粹,大量深度好文首次发布!


精彩书评

 罗辑思维 微信公众号多次强力推荐!

 南都好书榜:2016年第一季/科学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书评推荐(2016-01-31)

《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深夜读书馆(2016-02-28)


《出版商务周报》-一周书情(2016-01-25)

黑天鹅图书:这个假期,小伙伴们选择读这些好书(2016-02-02)下


刘九如-电子工业出版社 总编辑-2016北京图书订货会新书好书大推荐

季风书园-推荐书单(2016-01-20)

豆瓣读书-新书快递(2016年01月22日非虚构类)


不止读书:2016年1月值得一读的10本新书


精彩书摘

  别用“常识”理解复杂世界

  如果一个物理学家谈物理,哪怕他只是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做科普,外行一般也不太敢提出质疑。人们知道物理学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尖端科学,没经过多年训练的人胡乱说话只能闹笑话。可是当一个社会学家谈论社会问题的时候,哪怕他旁征博引了好多东西方先贤的经典理论,别人还是可以毫无压力地批评他。不管专家怎么说,每一个出租车司机都认为自己知道汽油涨价是怎么回事儿,每一个网友都认为反腐败的出路是明摆着的,每一个球迷都认为如果从来没搞过足球的蔡振华能当足协主席,那么我也能当。

  这也许怪不得大众。实践表明,像政治学这样的软科学,其“专家”的实用程度很可能并不显著高于“砖家”。

  1984年,美国心理学家飞利浦·泰特洛克(PhilipTetlock)做了一个影响深远的研究[1]。他调查了284个专门以预测政治经济趋势为职业的政治学家、智囊和外交官,向他们提出各种预测问题,比如戈尔巴乔夫有没有可能被政变搞下台。

  泰特洛克要求专家们对其中大多数问题,比如某个国家未来的政治自由状况,提供出现三种可能性(保持现状,加强或者减弱)的大致概率。这个研究做了二十年,一直等到当年预测的事情全部水落石出。到2003年,泰特洛克总结了这些专家给的答案,发现他们的总成绩还不如索性把每个问题的三种可能性都均等地设为33%。也就是说,专家的预测水平还比不上直接抛硬币。更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专家对自己专业领域的预测得分居然比在自己专业外领域更差。

  所以《纽约人》杂志[2]在评论泰特洛克描写自己此项研究的《狐狸与刺猬:专家的政治判断》(ExpertPoliticalJudgement:HowGoodIsIt?HowCanWeKnow?)这本书的时候对专家相当悲观,最后得出的结论居然是我们还是自己思考算了—尽管泰特洛克的研究显示专家的得分其实还是比普通人略高一点。

  但社会科学并非无路可走,它可能正处在一个大发展的前夜。哥伦比亚大学DuncanWatts的新书《什么都是显然的–如果你知道答案的话》(EverythingIsObvious*OnceYouKnowtheAnswer)提出,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像硬科学一样,依靠实验和数据。传统专家的预测之所以不行,是因为他们依赖的很多直观“常识”,其实是一厢情愿的想当然。事实上,哪怕一个最简陋的统计模型,也能比专家预测得更好。

  Watts的这个说法当然并不新鲜,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呼吁把数理方法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而且这个方法也的确正在成为主流,现在大概已经很少有人在论文里拿一百年前的所谓经典说事了。此书的最大新意在于,因为Watts同时在雅虎研究院研究社交网络,他在书中描述了几个其本人参与的有趣研究。

  谈起社交网络,中国读者会立即想到格拉德维尔(MalcolmGladwell)的《引爆点》(TheTippingPoint)。这本书提出,一件东西要想在人群中流行开来,需要某些特别有影响力的关键人物在其中推波助澜。这些关键人物是社交网络中的节点,是普罗大众中的意见领袖。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可能实现把地球上任意两个人用不多于六个人的社交关系网相互联系起来,也就是所谓“六度分隔”。

  根据这个理论,扩大知名度的最好办法是找名人做广告。名人在微博上说一句话,应该比普通人的“口碑”重要得多。有传闻说[3],现在中国有百万粉丝的名人发一条营销微博可以获得一千元,其实这个数字还算是少的。美国女星KimKardashian一条tweet(用户发到Twitter上的信息)的价格是一万美元[4]。

  ……




如果你认为世界不够好

可能是因为书看得还不够多


今日推送                 《万万没想到

电子书价           ¥3.99(原价¥39.80)

纸质图书          22.20(原价¥39.80)

作者其它作品

《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

电子书价       ¥4.99(原价¥49.80)

纸质图书  ¥31.50(原价¥49.80)




查看/购买 电子书(1)



查看/购买 纸质图书


点击关注相约每早7点|15分钟阅读一本好书


每日讀本書

微信号:a-dushu

每日一书|一文|一语|10万+热文

✍读书是一种思考与认知,它并不能为你带来直接的财富提升,却能有助于你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关注"每日讀本書"回复"关键词"即可查看

(例如回复"政治的人生"、"1"或"第一天")



第1天:《政治的人生》王沪宁22年前的"政治日记"写了啥?

第2天:《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

第3天:《曾国藩》为何四拒称帝 家族依然长盛不衰?

第4天:《平凡的世界》改变千万青年命运

第5天:《解忧杂货店》人生何其忧也?

第6天:《霸王别姬》23年前年的今天 经典难复在

第7天:《我们仨》杨绛走了,致以祭奠仙逝的老先生

第8天:《追风筝的人》让千万人感动的史诗温情小说

第9天:《偷影子的人》也许影子只是一个人孤独的灵魂

第10天:《偷书贼 》这个故事会改变你的生命

第11天:《岛上书店》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第12天:《曹文轩安徒生奖作品集 》六一儿童节专场!

第13天:《皮囊 》献给内心漂泊无依的你

第14天:《史蒂夫·乔布斯传》"苹果教父"留给世人的礼物

第15天:《活着》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第16天:《无声告白》我们终此一生就是摆脱他人期待 找到真正的自己

第17天:《月亮和六便士》追寻灵魂的归宿

第18天:《先上讣告 后上天堂》我们都是经历了高考然后幸存下来的人

第19天:《查令十字街84号》爱书人的圣经|揭开不二情书故事

第20天:《摆渡人》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 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第21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为什么能够在国际畅销书榜上爆冲?

第22天:《一个人的朝圣》 他的错误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可能会犯的错

第23天:《余罪》一个传奇警察和毒贩、悍匪、黑道大佬的交锋实录

第24天:《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是感动了自己,还是真的努力了

第25天:《林徽因传》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第26天:《百年孤独》他用孤独拥抱世界

第27天:《看见》我们面对同一个世界,却无法看见同一个世界

第28天:《人间失格》生而为人,对不起

第29天:《谁的青春不迷茫》献给都市中焦躁不安困惑迷茫的年轻人

第30天:《李开复自传》世界因你不同及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第31天:《麦田里的守望者》人生中必读的成长之书

第32天:《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看,高智商疯子如何调戏和羞辱正常人

第33天:《自控力》只需10周让你生活变得更美好(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

第34天:《野蛮生长》从国家机关的体制文人到现在的万通,冯仑是如何熬出来的?

第35天:《苏东坡传》不爱才子,独爱东坡

第36天:《苏菲的世界》一本风靡世界的哲学启蒙书

第37天:《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及升级版让《我留在你身边》

第38天:《乡关何处》故乡•故人•故事及《身边的江湖》

第39天:《解密》这是一个天才被损坏的故事(习主席盛赞麦家"中国谍战小说首人"及《暗算》《风声》)

第40天:《毛泽东传》使毛泽东从一个令人敬畏的神成为一个令人敬仰的人

第41天:《1984》多一个人读乔治·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及《动物庄园》

第42天:《阿弥陀佛么么哒》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及大冰《乖,摸摸头》《他们最幸福》

第43天:《三体》一部让人眼界大开的「离地」体验及《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

第44天:《中国为什么有前途》罗辑思维:头部解读2016—2036时代大势的重磅作品及《迷茫时代的明白人》《成大事者不纠结》

第45天:《悟空传》十年全新演绎,影响千万人的网络文学经典及《西游日记》

第46天:《目送》华人世界龙旋风,龙应台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及《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

第47天:《狼图腾》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第48天:《沧浪之水》人只有一辈子!就这样过一生吗?无数年轻人最喜爱的一本书及《活着之上》

第49天:《我所理解的生活》韩寒三十岁时所开始思考关于生活的一切及《三重门》《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青春》

第50天:《蒋介石传》失去中国大陆的男人,他的悲剧是如何造成的?

第51天:《尘埃落定》一部纯文学的不朽经典及《空山》《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

第52天:《遇见未知的自己》都市修行课,觉察和自省是所有成长的开始及张德芬身心灵五部曲

第53天:《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

第54天:《非暴力沟通》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入选港大50本必读书籍)

第55天:《邓小平时代》解读当代中国,读懂这段历史,读懂"仍然生活在邓小平时代"的我们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第56天:《少有人走的路》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灵读物

第57天:《激荡三十年》吴晓波时代激荡如何把握中国企业经济命脉及《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第58天:《了不起的盖茨比》爵士时代「桂冠诗人」的精品之作,世界文学史上的"完美之书"

第59天:《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的责任就是要找出书的骨架及《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

第60天:《富兰克林自传》了解他的一生只需一天,而梦想与热血却会伴随多年

第61天:《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约奥运会进行时,看看巴西的这一部语种超过《圣经》的书及《朝圣》

第62天:《我们台湾这些年》讲述30年来政治巨变下,台湾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及《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

第63天:《我的名字叫红》如果你不做梦,时光就不会流逝及《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第64天:《纸牌屋》当你觉得自己有梦想实现不了时,想一想弗朗西斯·厄克特为了名垂青史都干了些什么(超火热政治剧原著小说)

第65天:《胡适自传:四十自述》错过胡适,中国错过了100年(京东传记销量榜第1位)

第66天:《此生未完成》向死而生!生命至上的真情呼唤及《西藏生死书》

第67天:《白话》有些话说了等于白说,可反过来想想,不说白不说|奥运段子手-白岩松的3部作品及《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

第68天:《肖申克的救赎》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可能就是斯蒂芬·金小说

第69天:《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只要找对了支点,你就能撬起整个地球!知乎604939个赞同认证的惊喜之作!

第70天:《我的奋斗:罗永浩传》一本极具语言才华的自传,且看老罗剽悍的人生是如何解释的及《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第71天:《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第72天:《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这是一本适合在除葬礼以外的任何场合阅读的囧叔吐槽集及《我讲个故事,你可别当真啊》

第73天:《阿甘正传》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经典影视剧原著)及《阿甘后传》

第74天:《大数据时代》一本书开启一个时代,大数据时代开山之作,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

第75天:《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深度解读360市值百亿美元互联网思维18字诀

第76天:《自私的基因》我们生来自私,颠覆你的世界观

第77天:《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及kk三部曲《科技想要什么》《必然》

第78天:《嫌疑人X的献身》这是我所能想到纯粹的爱情,好的诡计

第79天:《万物简史》为万物写史,为宇宙立传

第80天:《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影响过一代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4位巨人、14个时刻的大特写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第81天:《边城》琉璃般透明的世界,守护着人性中的至真、至善与至美

第82天:《瓦尔登湖》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

第83天:《思考,快与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十年磨一剑之作,彻底颠覆你对思考的看法

第84天:《朗读者》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

第85天:《天才之为责任》真实展现了维特根斯坦性格变化、形成的过程,及其深刻的灵魂生活

第86天:《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及《生活在别处》《庆祝无意义》

第87天:《把时间当作朋友》一本书帮你看透人生现实,找到纷杂问题的根源

第88天:《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勒庞可能是世界上蔑视群体的人,同时也是了解群体的人

第89天:《麻雀》惊心动魄如深海一般的暗战!湖南热播谍战剧原著小说

第90天:《知行合一王阳明》习主席九次强调知行合一!本书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及《传习录》

第91天:《在路上》美国"垮掉一代"经典之作及在路上续集《达摩流浪者》《垮掉的一代》

第92天:《萤火虫小巷》一部描写友谊及人生的史诗巨作

第93天:《人生不设限》我那好得不像话的生命体验及《爱情不设限》《永不止步》《谁都不敢欺负你》

第94天:《白鹿原》在历史的车轮面前,我们都是螳臂当车的歹徒

第95天:《褚时健传》关于褚时健,看这本就够了

第96天:《世界上的另一个你》最艰难的时候,有没有谁,愿意陪你一同走过?

第97天:《孤独是生命的礼物》你的孤独以及你所畏惧的,都将被时光锻造成钢

第98天:《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及《医生的修炼》《医生的精进》《清单革命》

第99天:《入殓师》为逝者送行的人(电影原著)

第100天:《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社交的本质:内部解读马克·扎克伯格的互联网思想与方法,阐述互联网发展新趋势

第101天:《红岩》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红色经典巨作(国庆特辑荐书No.1)

第102天:《爱在三部曲》十八年,一次邂逅,一次重逢,一场缘分!并不是每一份爱都会随时光和现实消磨殆尽(国庆假期荐书No.2)

第103天:《李安传》十年一觉电影梦(国庆假期荐书No.3)

第104天:《背包十年》历经十年,如何从菜鸟背包客成为职业旅行家及《我们为什么旅行》(国庆假期荐书No.4)

第105天:《看不见的城市》旅行的终极经典,献给城市的一首爱情诗(国庆假期荐书No.5)

第106天:《孤独六讲》孤独是一种圆满及《生活十讲》《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国庆假期荐书No.6)

第107天:《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找对的人结婚其实和投胎是一样一样的!(国庆假期荐书No.7)

第108天:《影响力》怎么用一种以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

第109天:《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第110天:《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你将看到一个从来就存在,却被大多数人无视的真实世界

第111天:《这些人,那些事》"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吴念真"为你说他的故事,台湾的故事

第112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要有朴素的生活和遥远的梦想,做个寡言却心有一片海的人

第113天:《遥远的救世主》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天道》电视剧原著)及《天幕红尘》

第114天:《活法》寻找你自己的人生王道及《干法》《人为什么活着》

第115天:《鲍勃·迪伦传》像一块滚石 :201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迪伦编年史及《他是谁? 探寻真实的迪伦》《沿着公路直行》

第116天:《蛙》一部触及国人灵魂痛处的长篇力作《丰乳肥臀》《生死疲劳》及<莫言文集>(诺贝尔文学周No.1)

第117天:《局外人》局外的孤独 局内的荒诞及《鼠疫》《西西弗斯的神话》(诺贝尔文学周No.2)

第118天:《二手时间》15年诺贝尔得主全新力作!她的复调写作是时代苦难与勇气的一座纪念碑及作者其它作品(诺贝尔文学周No.3)

第119天:《暗店街》靠什么打捞那些支离破碎的记忆?及《青春咖啡馆》《八月的星期天》(诺贝尔文学周No.4)

第120天:《千只鹤》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及《雪国》《古都》《伊豆的舞女》(诺贝尔文学周No.5)

第121天:《拖延心理学》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

第122天:《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看见柴静诸多提问背后的真谛,具备互联网思维必读书之一及《走出思维的误区》

第123天:《伪装者》不一样的开始,不一样的结局!年度热播谍战剧原著

第124天:《习惯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会这样生活,那样工作?

第125天:《鞋狗》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亲笔自传!关于跑步、跑鞋和创业,让正在创业的人们站立起来更有信心的书

第126天:《断舍离》扔掉看得见的东西,改变看不见的世界

第127天:《清明上河图密码1+2+3》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及《人皮论语》

第128天:《你从未真正拼过》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少走弯路才是最快的捷径

第129天:《最好的我们》这一次,我们和整个青春做告别及《你好旧时光》《暗恋橘生淮南》《被偷走的那五年》

第130天:《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央金拉姆灵魂伴侣,传奇公子半生自述,寻找生命答案的非凡旅途

第131天:《巨人的陨落》一个时代的浑蛋、天才、神经病狭路相逢,差点搞砸了自己和人类的命运

第132天:《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第133天:《丑陋的中国人》国人三部曲:痛心中国的"酱缸文化" 、反省中国人的"丑陋" 、要中国人活得有尊严及《中国人史纲》

第134天:《当幸福来敲门》从贫民窟到华尔街——底层黑人白手起家的商界传奇

第135天:《野心优雅:任志强回忆录》哪怕一个再渺小的个人 ,也可以为一段历史, 甚至一段很重要的历史背书!

第136天:《24个比利》当悲伤太多的时候,一个人已经无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别来接受

第137天:《玛格丽特小镇》我跑到生命尽头看了看,看到我们果然白头偕老了(现象级全球畅销书《岛上书店》作者最新力作)

第138天:《重口味心理学1+2+3》怎样证明你不是神经病?怎样证明你不是变态? 你跟精神病只有一步之遥!

第139天:《罗生门》人生海海,你愿意糊涂并快乐地活着,还是痛苦却清醒地活着?

第140天:《向前一步》女性,工作及领导意志!成长是一棵树永恒的追求

第141天:《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全景展现这一两千年来始终主宰人类文明的世界十字路口!

第142天:《学习之道》你头脑聪明,思维活跃,但极有可能是一名低质量学习者!

第143天:《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第144天:《教父1+2+3》是男人的圣经,是智慧的总和,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第145天:《奇特的一生》帮你学会、用好“时间统计法”,找出时间黑洞,过上追求高效而有意义的一生!

第146天:《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了解异类还不够,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异类!推翻你对天才的一切想象!

第147天:《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及《引爆点》《逆转》《眨眼之间》《大开眼界》

第148天:《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90后人气暖文男神卢思浩及《离开前请叫醒我》《我想和你在一起》《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第149天:《小岛经济学》鱼、美元和经济的故事

第150天:《杜月笙传》从小瘪三到黑帮大佬,看乱世豪杰“地下皇帝”的传奇一生!

第151天:《明朝那些事儿》观历史,看明朝那些按自己的方式,去度过的认生

第152天:《好吗好的》在最冷的地方,写就暖心的、真实的、善意的、舍不得读完的江湖故事及大冰其它作品集

第153天:《不畏将来·不念过去》谁的青春不迷茫,让假装很好、心中有痛的女人流泪及改变

第154天:《如果蜗牛有爱情》我不介意等待,只要后等到的人是你,就好及《美人为馅》《他来了,请闭眼》《你和我的倾城时光》

第155天:《黄西传》黄瓜的黄,西瓜的西

第156天:《源氏物语》日本版《红缕梦》,被誉为日本物语文学的高峰之作

第157天:《斯坦福极简经济学》 如何果断地权衡利益得失

第158天:《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让大脑翻墙,跳出隐藏在常识中的思维陷阱及《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1折购买"今日推荐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