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一书|基因传+癌症传(¥9.99):重新认识疾病与基因,破解生命的奥秘!(普利策奖穆克吉作品)

2018-02-09 早6点👉 每日读本书

去年今日荐书▼

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是 每日讀本書 的第425本书

注:点击本文底部阅读原文 ¥9.99获取套装电子书

基因传+癌症传

豆瓣评分:9.1

出版时间:2018-1

6800+评分


每早六点 15分钟 阅读一本书】

书虫评论:向下滑动查看

  • 这是一本关于“基因”的百科全书。作者穆克吉带领读者领略了人类发现基因的过程。从毕达哥拉斯开始人们就开始思考遗传之谜,直到近代科学家们才终于找到了藏在细胞核里的DNA以及其中的基因。基因的发现解决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类发展的重大课题,它将深刻影响着人类这种物种的进化和个体的成败。了解基因的历史,其实就是了解人类追寻生命之谜的过程,这是人类破解大自然秘密的惊心动魄的历史。

  • 虽然很大部头,但却是唯一一部能让我们这样的普通人看懂的,从源头讲起的科普读物。基因并不是决定所有的唯一因素,它只是一张决定操作顺序的菜谱。

  • 基因的发现,破解了生命的奥秘。当我们能够掌控和改造人类基因时,“人类”的概念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关于基因,没有人比穆克吉医生写得更好,《基因传》像侦探小说一样讲述了基因和科学家的全部故事。比尔·盖茨用心研读了本书。

  • 千呼万唤的传奇一般的《基因传》,让你了解自己不能长命百岁的原因啊。

  • 精彩的医学史。在每二至三位逝者就有一个死于癌症的时代,意义重大。又,堂嫂去年一月发现肺癌晚期,不屈不挠,频繁出入医院,到今年病灶已经缩小,化 验指标正常,来沪小住,气色比我还好。可知不到最后关头,不要轻言放弃。

  • 毫无争议的年度最佳。政府应该给每个公民都配发一本。

  • 喜欢辩论中医西医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这本书让我对医学产生了兴趣,原来医学这么有意思。这本书还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西医对疾病的理解和寻求解决之道的过程。西医也许不是最有智慧的治病方法,但是诚实可靠,不故意说假话,这一点是现代科学让人敬佩之处。

  • 社科/科普书就该这样写啊,省得我这样的文盲看不懂。现在不仅看懂了,还能拿出来吹嘘——“我最近读了《众病之王》。”“噢,讲什么疾病的吗?”“是的,讲癌症的。”待对方露出佩服的神情,便可正色道:你可知道这癌症么,它有两百多万年的历史……”

  • 在雾霾引爆的争论中,柴静的叙述策略其实数十年前在美国抗击癌症时就运用娴熟了。社会问题要引起公众关注,除这方面专家之外,需要记者、公关、广告人的参与,以激起全社会的讨论并召唤行动,而这首先要让人们的心灵感到震撼和迫切。各NGO的人,快去发现你们自己的柴静吧!

  • 今年开始看些医学方面的书。我很少觉得人类伟大,但是看了这样一部斗争史,几次都觉得深受震撼。这是对抗疾病的力量与智慧,爱与尊严。

  • 真好看!大概怎么赞美都不为过


作者语录:向下滑动查看

  • 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曾经写道:“一个人的死,是因为死亡首先占据了他的想象。”就在那个月,死亡掠夺了我病人的想象,而我的任务是将他们的想象从死亡那里重新夺回来。这个任务难得无法形容,是一个远比派药和外科手术更玄妙更复杂的过程。用虚假的承诺夺回想象很简单,但要用微妙的真相来争取就难得多,它要求精细地测量再测量,用虚氧气一再充满心理的呼吸机。鼓吹太多的“收回”和想象可能会膨胀为错觉,太少又可能会将希望一起掐灭。

  • 科学体现了人类想要理解自然的渴望;而科技将这种渴望与控制自然的野心结合到了一起。这两种冲动息息相关:要控制自然必先理解自然。但干预的动力却是科技所独有的。因此,从本质上说,医学是一门科技艺术,它的核心是通过干预生命本身来改善人类生活的愿望。从概念上讲,抗癌战争把科技的理念推到极致,因为被干预的主体正是我们的基因组。究竟有没有能区分开恶性生长和正常生长的干预手段,其答案尚未可知。也许,癌症和我们自己的那些好斗、生殖力旺盛、有攻击性和适应性强的细胞和基因是孪生子,不可能从我们的身体中分割。也许癌症界定了我们与生俱来的生存界限。随着我们的细胞分裂和身体衰老,突变一层又一层地无情累积,癌症很可能是我们作为生物发展的终点。

  • 每一种药都是伪装的毒,但每一种毒都可能是化了妆的药。

  • 癌症不是集中营,但它与集中营一样具有毁灭的共性:它否定了在它自身之外和凌驾于它之上的所有生命的可能;它覆盖了生活的全部。病人的日常生活被它满满地占据着,以至于世界也随之消退。每一丝力量都拿来应对这种疾病。

  • 在美国,几乎每种新药都会被当做潜在致癌物经受严格审查,即使该物质与癌症只有微小的联系,也会造成公众的歇斯底里,令媒体焦虑不堪。但是人类所知最常见、最强烈的致癌物之一的香烟,却能随意地在各角落的商店里用几美元买到,实在是不可思议。

  当我们能够掌控和改造人类基因时,“人类”的概念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了解癌症的特性及肇因,才能通晓各种癌症的预防之道。

      

推 荐


【读《基因传》的N个理由:】 

1. 不是所有写基因的书你都能读得懂。 

2. 这本书所讲的故事,和每个活生生的人都息息相关,你所有关于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的问题,都会在书中找到新的答案。 

3. 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基因的发现,让我们终于无限接近这些大问题的真实答案。 

4. 这本书写了3000年来人类对生命遗传迭代奥秘的探索。 

5. 为什么人人相似却又千差万别?生命的演化过程里,是什么在背后决定着这一切?这个问题困扰人类几千年,从亚里士多德到达尔文,人类始终探索。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找到了基因,终于找到了破解生命奥秘的钥匙。 

6. 整本书写了240位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 

a. DNA双螺旋的发现过程,惊心动魄,如大片一样精彩。 

b. 纳粹德国利用“优生学”理论,让集中营成了世人心中永恒的伤疤。 

c. 你以为科学家之间都应该是“我好崇拜你啊”,但其实,他们可能即使合作也不忘记斗争。 

d. 一个在学校里表现“良好”的美国小女孩,却和妈妈以及妈妈的妈妈一起被认定为“智障人士”。 

e. 你以为你是女人,我以为我是男人,但基因说,我们可能都错了。 

…… 

7. 基因是没有情感的,《基因传》是有温度的。 

8. 如果非找一本类似的作品,就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吧,《人类简史》用崭新的大历史视角和高超的写作手法,重述了人类从起源到今天的故事,《基因传》也从宏大的视野和人类*问题的关怀,用极讲究的叙事手段,把基因的故事讲了个通透。 

9. 之前写基因的书也不少,但都零零散散的,从来没有像穆克吉这样完整系统地梳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基因传》是一部知识密度极高的佳作。 

10. 这不是生硬的科普书,作者同时把政治、历史、人性、伦理、道德等议题穿插在里边,是一部有厚度的作品。 

11. 好看,真的好看,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科学家们抓住片段的线索和证据,一个一个攻破基因难题,像侦探小说一样好看。 

12.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完整地了解基因的全部知识,关于基因,看这本就够了。 

13. 印度裔美国医生,这样的身份,让作者的写作别具一格。 

14. 穆克吉的前一部作品《众病之王:癌症传》获得普利策奖,他是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 

15. 未来,这本书关系所有人的未来!基因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基因测序、基因克隆、基因检测、基因诊断、基因编辑……这些技术可以为我们带来巨大好处,可以治愈疾病、预测未来、更新我们对性别、身份、选择的认知,基因时代正在到来。但是,基因也涉及智力差异、种族歧视、伦理、道德,20世纪40年代纳粹德国就歪曲利用了基因理论,制造了种族屠杀的灾难。人类已经掌握了定向改造基因的技术,影响基因的功能,*终使身体状态、生理机能甚至人类本身发生改变,那么谁有权力支配它们并且确保安全呢?谁将成为此类技术的主导者,而谁又会成为它的牺牲品?当我们具备理解与掌握人类基因组的能力时,传统意义上的“人类”概念也许将*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 

16. 穆克吉很帅,嗯! 


【读《众病之王:癌症传》的N个理由:】 

1. 本书讲述了癌症的历史,关于“我们这一代的典型瘟疫”。 

2. 数千年来,癌与人类如影随形,全球每年约800万人死于癌症。我国居民一生罹患癌症概率为22%,因癌症死亡率为13%。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312万例,死亡病例达270万例。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每7人中会有1人因癌症死亡。庞大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但对于“什么是癌?它是怎样产生的?我们*终能否战胜?”这样的问题,我们依然懵懂。《众病之王:癌症传》探究四千年的斗争史,为普通大众诠释癌症的前世今生。 

3.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了解癌症的特性及肇因,才能通晓各种癌症的预防之道,以及不同疗法的长处与限制;对于层出不穷的癌症新闻,也才有能力辨别真假。 

4. 与癌症的斗争,持续了千年,为了能追上这种疾病的步伐,人类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创造,学习新知识,扬弃旧策略。《众病之王:癌症传》提供了全新的医学线索。 

5. 这是一本广受赞誉的图书,2011年普利策文学奖、2010年《纽约时报》年度好书、《时代》周刊评选非小说类作品之一、第九届文津奖……穆克吉用业余时间,完成的作品,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比尔·盖茨更是赞誉推荐。 

6. 大咖加持,赞誉不断,薛蛮子、冯唐、姬十三、张羽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普利策奖得主悉达多·穆克吉重磅之作——《基因传》和《众病之王:癌症传》,带领读者穿梭四千年历史,重新认识疾病与基因,破解生命的奥秘。 

----- 

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把人类社会*到新的历史阶段:“原子”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字节”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基因”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 

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 

《基因传》也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论的脉络,又真实记录了科学家们的合作与斗争、成功与失败。《基因传》也讲述了基因理论被政治歪曲利用导致的历史灾难和教训,以及基因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的冲撞和博弈。有精彩故事,有人性纠葛,有历史进退,《基因传》是一部有温度的、叙事高超的科普通识读物。 

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限接近生命的真相,当我们能够掌控和改造人类基因时,“人类”的概念也许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基因传》所讲的故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 

------ 

《众病之王:癌症传》是一部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社科文化著作。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历时六年,凭借翔实的历史资料、专业文献、媒体报道、患者专访等众多信息,向读者阐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作者借由医学、文化、社会、政治等视角透露出一种社会化关怀;生动、文学性的写作手法展现出鲜活的人物和历史事件,让读者为之动容。 

------ 

2010年,穆克吉的《众病之王:癌症传》详尽记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历史,出版后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但是这本书不反映癌症病变之前生命的常态。如果癌症是人类身体发生病变之后的魔鬼,那么是何种力量在此之前维系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呢?作者在癌症研究过程中意识到,只有了解事物的正反两面才能深刻领悟其内在机制,于是,在探究常态与遗传奥秘的过程中,作者创作了另一部更加深入人类命运源头和颠覆生命认知的著作——《基因传》。《癌症传》讲的是生命的病态,《基因传》讲的是生命的常态,因此《基因传》可以被视为《癌症传》的前传。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基因传》《众病之王:癌症传》出版者)

    

作者简介


悉达多·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印度裔美国医生、肿瘤专家、知名科普作家。 

他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并在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他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助理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症治疗和与血细胞有关的基因功能上。2010年,他的著作《众病之王:癌症传》出版,并于次年荣获普利策文学奖,《时代》杂志称其为“1923年以来*有影响力的100本英语书之一”。2016年,《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  

   

短    评


《纽约时报》畅销书,2016年度精英阅读书单 

《华盛顿邮报》年度好书 

《经济学人》2016年度书单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编辑部2016年度值得一读的科技、科学类图书 


安东尼·多尔(普利策奖得主,《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作者) 

保罗·伯格(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始人) 

郝景芳 (童行计划创始人,《北京折叠》作者) 

姬十三(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神经生物学博士) 

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LinkedIn创始人) 

李开复(创新工场CEO、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 

李清晨(医生、科普作家、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心外传奇》作者) 

梁小民(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经济学家) 

刘苏里(北京万圣书园创始人、知名学者) 

玛丽亚·拉莫斯(Maria Ramos,英国巴莱克银行南非子公司CEO) 

吴国盛(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 

张羽(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作者) 

张峥(上海纽约大学终身教授、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联袂推荐! 

---------- 

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带领我们穿越基因科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穆克吉还是一个优雅的、会讲故事的人。 

——比尔·盖茨 

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有两件事,一个是人工智能,另一个是基因科技。基因的发现、基因理论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人类*次有机会无限接近生命秘密的真相。穆克吉医生的《基因传》来得正是时候,完整梳理了基因理论和技术的起源、发展和未来,讲述了科学家们攻坚克难的故事,以及基因技术对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的边界的触碰,和他的前一部作品《癌症传》一样,丰满而富有启发性。我们对基因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正在到来的基因时代,有更多的可能让人类克服疾病掌控自己的命运,不再听天由命。 

——李开复(创新工场CEO、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 

能找到的大部分阅读时间在读《基因传》(The Gene: An Intimate History)。买这本书有点巧合,在纽约转机的时候去书店闲逛,一下拿不准主意,就问上海咖啡群的群友要带什么书。这是给朋友买的,劫下来自己先看了,一翻就放不下手。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年轻医学教授,先前的一本讲癌症(《众病之王:癌症传》),得了2011年的非小说类的普利策奖,文采十分了得。这本书从达尔文到孟德尔到双螺旋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写得惊心动魄。一本好的科普书不但需要把时序和因果脉络交待清楚,更重要的是让这些科学家们有血有肉地走到前台,还原出本就该有的人文气息。这本书也部分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了解了和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一群人是怎么工作的。 

——张峥(上海纽约大学终身教授、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基因的发现和发展揭开了生命的奥秘,将深刻影响我们人类社会的走向。穆克吉是集医生、学者、科普作家于一身的印度裔美国人,他一方面掌握关于基因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能以科普作家的身份,把深奥难懂的知识以文学笔法呈现出来,有故事,有情节,让人读起来酣畅淋漓。 

——姬十三(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神经生物学博士) 

我推荐这本书,不仅在于它的确好,而且在于它的意义。尤瓦尔·赫拉利在红遍全球的《未来简史》中指出,人类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两门科学,一是人工智能,二是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也被称为基因工程。这门科学现在已用于制药、基因检测和基因重组。运用基因科学,我们能挽救人的生命,消除祖上遗传而来的缺陷,这不是使人类未来更美好吗?要了解基因科学的未来,一定要了解它的过去与今天,读《基因传》的意义就在于此。 

——梁小民(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经济学家) 

作者在远古的遐思、技术的进步与科学家个人命运的沉浮之间来回切换,收放自如,大开大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广袤幽深的历史长卷,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科普佳作。 

——李清晨(医生、科普作家、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心外传奇》作者) 

穆克吉是一位宝贵的既能做研究又能写作的医生,他让深奥的医学概念不再晦涩难懂,让非专业人士也能感受到基因和遗传学的美妙。希望《基因传》的出版能让更多人了解基因技术,这是现代医学史上了不起的一笔。 

——张羽(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作者) 

所有人都知道,基因科技对人类很重要,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只看到神奇的结果,看不到发生的过程。读这本《基因传》是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如曲径通幽,不仅能看到新发现带来的曙光,也能看到曙光被幽暗的密林遮蔽,而*后重新见到突破密林的光芒,让人更理解科学探索的兴奋。 

——郝景芳(童行计划创始人,《北京折叠》作者) 


这本关于基因历史详尽无匹的著作来得正是时候,这一领域正在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进步:基因测序变得越来越简单,科学家们正在创造人工基因组。穆克吉探讨了我们在通过改造基因造福自身时面临的伦理困境。 

——张远(钛媒体记者 ) 

健康长寿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人类进入工业化发展后期,进入一个富足世界,我们能不能把生老病死变成一个自己能掌控的过程?生命是通过基因传承的。过去人类不了解基因,就听天由命,但是现在已经开始了解生命天书,甚至已经从“读”进入“写”的阶段。生命经济时代,一个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新时代扑面而来,很少有人注意它,但它确实已经来了。生命经济必将*人类走向一个全新时代。 

——汪建(华大基因董事长) 

这不是一本仅介绍生物技术和常识的读物,它*有价值的地方,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框架下,从基因这个独特视角,重新阐释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之间的碰撞和博弈。 

——大象公会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大多数医生,尤其是数量庞大的基层医生,都把治病看作处理好症状,有平稳的生命体征即可。了解基因,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认识生命、拓展自己的职业边界。《基因传》的作者悉达多 · 穆克吉博士,因为有着肿瘤临床与研究的“双重”经历,他的文字,让临床医生可以从亲切的角度,了解这个领域的内容。 

——丁香园 

2010年,悉达多·穆克吉医生曾经以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众病之王:癌症传》让读者为之陶醉,而现在看起来这不过是《基因传》正式登场之前的热身,他将本书打造成为集科学、历史以及自传为一身的史诗般作品,其广度与深度堪比文学名著《失乐园》。 

——《纽约时报》 

穆克吉通过感人至深的故事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娓娓道来……同时还在秉承医学严谨的前提下以诗歌般的语言彰显了人性中的柔情、脆弱以及光芒。 

——《华盛顿邮报》 

穆克吉的科学写作能力强而有力,还拥有与众不同的散文式写作手法。 

——《泰晤士报》 

他(穆克吉)对(基因的)历史脉络的厘清、引人入胜的讲述,是他雄心壮志的彰显,也是其不容磨灭的成就的见证。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书中没有落下任何一个可信的、生动的调查。 

——《卫报》






一个物种的战争

作者:seren 

时间:2012-01-26


这是我迄今为止读过最好的科普书。


毫 无疑问,这是一本工程浩大的经典,一本详实严谨的科学著作,同时,它也是一本史诗般的传记。如果说写作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写作的结果,那这本书的主题 ——被作者称为万疾之王的癌症,在我看来,应该是长长的人类疾病名单中(其实不止人类),为数不多的、当得起如此礼遇的一名。

癌症这种极 其复杂的疾病,在科学史上占有无法低估的地位。尤其在近几十年来,有关它的科学研究层出不穷,说是浩如烟海也不过分。要在不到五百页中,将深奥繁难的科学 道理深入浅出地讲给普通读者听,如果作者自身不具备相当的科学与写作功力,这一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而在这一点上,本书作者Siddhartha Mukherjee得天独厚——他任教于哥伦比亚医学院,拥有自己的基础科学实验室,并屡屡在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对于这个领域的科研脉搏有着精准的把 握。他同时是一名癌症专科医生,与许多病人有着直接的交流,这使得他能在残忍的疾病与冰冷的学术知识之外,为书中引入鲜活、充满感情的个人故事。此外,他 还是罗德奖学金获得者,大概足以证明他的兴趣、爱好与眼界不仅仅囿于学术研究与行医治病。事实上,在书中他旁征博引,行文结构严密而流畅,语言优雅大气、 充满跌宕起伏的节奏,绝不输于许多文学著作。

要给一种疾病写传记,逃不开的两个核心问题无非是“这是一种什么疾病”以及“我们怎么治疗 它” 。这本书先将重心放在治疗上,只是在点评各种医疗方法、介绍它们之间演变的渊源时逐渐引入一些关于癌症的基本生物学知识。而随着医学史脱开早期匪夷所思与 惊心动魄的蒙昧,随着医生与研究者们渐渐做出峰回路转、让人叫绝的成果,作者也进一步引入更多、更深刻的关于癌症本质的讨论,写作的重心开始偏向于基础科 学对癌症的认识。这样的布局与脉络,在我看来绝非偶然为之,而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结果,也许正是为了刻意映照科学史的发展—— 在人类对癌症的战斗与发展史上,治疗与认识这两条线索就不断纠缠交错,相辅相成。早期那些现在看来未免荒谬得令人战栗的治疗方法,也代表了先民对了解这个 世界勇敢而茫然的尝试,而正是在漫长而黑暗的摸索中,人类积攒着关于自然和自己的知识,最终将历史的车轮带入了现代科学的晨光之中。从此不但创造出更合符 病理、更对症、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也极大地繁荣了基础科学的研究,进一步在广度与深度上扩展我们对生命的认识。体会到作者行文的苦心,对理清自己对癌 症研究史的认识与理解,实在是不无裨益。

阅读这本书时一个另一个体会是自己对医学的感觉一直被左右撕扯,很难定位,一时觉得对癌症的认识 与治疗在短短几十年前还古老荒诞得令人难以接受,而另一时又感叹原来许多现在用来应对癌症的常规方法远在百年前就已经成为医界常态。事实上,由于人类寿命 的增长、检测手段的进步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三者的作用大小依次递减——癌症这种原本罕见的疾病,确实在近百年来才变得更加普遍,再加上社会对癌症研究 与日俱增的投入,癌症似乎成了现代社会的标志,高悬在科研的前沿,有时候让人忘记它实际上是多么古老的一种疾病。而另一方面,由于癌症确实贯穿了整个人类 史,见证了我们这个物种的起源、演化与发展,我却又常常忘记人类对它的真正了解与有力挑战,不过是漫长岁月里最近一两世纪的事情。这种古老与现代的对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映的也正是癌症这种疾病本身错综复杂、扎根于生物最基本最深层的核心的本质,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人类对它的漫长征途。

这本脉络分明的书不断地提醒我去理解各种矛盾而统一的事实,修正我脑中的错觉,以至于在看完之后,我再试图回顾人类与癌症的战斗史,竟然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线索,真是令人欣喜。

癌 症,从本质上来说,是生命体的一部分的生长失去控制的恶性疾病。明确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类史上最早出现的癌症治疗是手术切除这种直观、简单、符 合逻辑的应对方案——两千五百年前的波斯女王Atossa身患乳腺癌之后,就让贴身奴隶替她削下乳房。而麻醉术与抗生素出现以后,复杂的外科手术不再是 医学的禁区,极端的切除手术更成为医学界的主流。然而,癌症不是六指畸形,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之间有着巨大的生物学区别,所以,不管施行切除的外科医生在 技术细节上如何精益求精,由于这种方法并未触及更深层的癌症本质,对于许多、尤其已经发展到晚期的癌症病人来说,并不能起到治愈的效果。

当 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深入到细胞的层面,就开始意识到癌症生长来自于细胞的恶性分裂、和繁殖(而不只是一团组织莫名其妙地长大溃烂),这时候,才出现了“杀 死癌细胞”的概念。主流的两种疗法——化疗的放疗——无一不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化疗所使用的药物,以及放疗所使用的放射线,本身就是对任何细胞都毒性或破 坏性极强的物质。只不过它们往往对分裂繁殖中的细胞效果更为明显,而癌细胞比其他正常细胞分裂更快,所以受到的损伤更大。这时的疗法,对癌细胞的针对性、 特异性,实际上并不高。更令医生与病人们感到无比沮丧失望的是,大多数对癌症有效的单种药物,固然能在短时间内起到显著的疗效,却无法阻挡癌症卷土重来的 脚步。

然而,正是在这个阶段,现代医学与药学对癌症治疗做出了最重要最具有突破意义的那些发现,也是在这个阶段,医学开始让人看到了治愈 癌症的可能。实际上,针对癌症卷土重来而做出的那些努力,也帮助人类理解癌症发生发展的根本的特征。在这个阶段,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华裔科学家李敏求。因 为这个故事让我感受颇深,所以决定在此多花一些笔墨重述这段历史。

五十年代,在美国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工作的李接手治疗几位患有子宫膜绒毛癌的病人。子宫膜绒毛癌是一种罕见而恶性的癌症,按当时化疗流程治疗以后,很多病人都会 在短期痊愈后又经历复发。不过,这种可怕的癌症并非来去无痕,它会导致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尿液中升高,这也成为检验这种癌症的一个标准。李敏求 注意到,哪怕经过化疗,癌症组织缩小甚至消失之后,在病人尿液中,hCG依然可以检测得到。在书中,李被描写成一个有些木讷、偏执到几近古怪的人,他认定 尿液中的hCG,意味着病人体内还有少量癌细胞的存在。于是他坚持不懈地继续对这些病人用药,直到他们尿液中的hCG完全消失为止。NCI对李的做法异常 愤怒,指责他进行“人体实验”,很快将他开除。可是,经过时间推移,人们发现,经过李治疗的病人,几乎无一人复发。直到今天,李的方法还常规地用在这种癌 症的治疗中,而这种曾经无比致命的可怕疾病,现在享有几乎百分之百的治愈率。

治愈任何癌症,都让人欢欣鼓舞,但实际上,这项发现的意义超 出了具体癌症的本身:李的固执,使得他做出了癌症治疗史上一项重大的发现——“癌症治疗必须是系统的、长期的,哪怕病人体内已经看不到任何癌症存在的痕 迹。”这个结论,初看来似乎毫不出色,甚至让人觉得平淡得不值一提,但我不得不脸红地承认,看到这句话时,我觉鼻子像被人一拳打中,不由自主地酸了一酸。 也许是因为李的固执让人感动,但其实更重要的,是因为在掂量这个发现背后深广的意义时,足以让我感到心跳加速。

其实,癌症治疗,与使用抗 生素治疗细菌感染,不无相似之处。急切繁殖求生的癌症,正如急切繁殖求生的病原体,它们使尽浑身解数,在自然选择的战斗中孜孜求胜。而它们的法宝也颇有雷 同:通过修改基因,激发那些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负责生长存活的机制,抑制那些促进细胞有序淘汰死亡的程序,使得自己获得选择的优势。而正所谓宜将剩勇追穷 寇,对于病人来说,生机就存在于“斩草除根”之上,正如医生坚持抗生素的使用必须完成整个疗程,癌症治疗也必须打长期艰苦的战争。事实上,数年后,李敏求 另一项研究成果——使用多种化疗药物治疗睾丸癌——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这种系统根除战的必要性。而在具体疗法之外,意识到癌细胞与其他病原体、或其他生物 体之间的相似性,更具有极其深刻的科学意义。读完这本书后,我去网上搜索李的生平,才知道他一生做出许多重要发现,曾是大名鼎鼎的Albert Lasker奖获得者。我松了一口气——那个因为正确判断而被错误解雇的年轻人,终于证明了他当年的发现,并非幸运的偶然。

但是,不管是 传统的放疗还是化疗,都并非仅仅针对癌症的特效药。它们是十足十的破坏者,副作用也异常巨大。经过放疗化疗的癌症病人,无不经历了难以忍受的痛苦,九死一 生地留在人间——还往往要在未来面临癌症复发的噩耗。所以,医学界一直在寻找更为特异的癌症疗法。在早期,医学与药学界的发现大多基于盲目的试错与筛查各 种化学物质,而过去数十年来基础科学的发展,则终于为人类提供了基础研究指导药物开发的可能。书中提到的her2阳性乳腺癌的特效药Herceptin, 就是这样的一个例证。在这个部分,作者在描述了一例乳腺癌病人Barbara Bradfield令人欢欣鼓舞的旅程之后,谨慎地展现出对靶向药物前景的乐观。但我想,他作为一个科研者,应该很清楚基础研究领域汗牛充栋的发现中,只 有极少数具有临床意义,而这极少数之中,只有更少的一部分,能够真正地被开发、进入临床医学。实际上在作者详细叙述Herceptin的发现过程中,读者 就不难看到基础研究者(哪怕是科研界大拿、顶级科学家)往往忽略了自己发现的临床意义,科研与开发之间,至今隔着宽阔的鸿沟,令人深深叹息。

在 治疗癌症之外,作者花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来介绍癌症的预防,作为一个拿着cancer prevention fellowship的流行病学研究者,我对这个方向的历史与科研动态更为亲切熟悉。这部分从数百年前清扫烟囱的欧洲男孩的阴囊癌开始讲起,最终将重点放 在烟草与癌症筛查上。这毫不奇怪,烟草与癌症的关系几乎是整个人类流行病学史上最显著、最一致、也对公共健康影响最为深远的发现之一,而哪些癌症筛查、或 如何进行癌症筛查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则是近年来科研界内外争论不休的重要主题。而我进一步猜测,作者选择它们,而非其他流行病题材,也许不仅仅是为了展现预 防的意义,或者强调流行病作为一个学科对癌症科学所做的贡献,更关键的缘故,则是因为这两者反映了科学与社会、经济、政治、伦理,医学科研与其他各行各界 之间意味深长的拮抗与互动。

事实上,作者在本书第一章选取Sidney Farber,而非其他医生或科学家来开始本书,大约也正是因为Sidney不但是一个在科研与医学方面做出重要发现的先行者,更重要的是,他后来成为一 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以宽阔的眼界与惊人的热情投入宣传癌症的活动中去,在这方面做出了完全可以匹敌、甚至超出他的科学发现的重要贡献。整本书中,社会的 进程与关键的历史事件不断与医学科研的轨迹相交,影响着每一个医生、科研者、病人、以及癌症史本身的命运。而作者以宏观的视野、深入的分析、独到的结论以 及史诗般的语言,将癌症有机地编织到人类社会之中,这,在我看来,正是本书优于许多其他科普读物的重要原因。

而在所有科研、医学、社会、 历史的大词之外,作者对个人的关注,为这本书添上了格外动人的色彩。在所有个人之中,他对病人细致而克制的刻画,尤其令人动容。实际上,这本书以病人始, 以病人终,似乎自始至终,作者都在提醒读者,在癌症的背后,是一个个与我们血肉相连、气息相通的个体。而某一刻我想,这些个体与癌症的故事,当汇集在一起 时,似乎也具有了超出个体的象征性的意义——那,是一个物种不依不饶的、与一种致命的古老疾病的恒久战争。

在 书中无数个病人的故事里,Germaine的故事,既不是最悲惨的,也不是最幸运的,既不是最鼓舞人心的,也不是最令人沮丧的——也许这是他选择她的原 因?作为一种罕见的消化道癌症患者,Germaine在六年前已经濒临死亡,她想方设法加入了一种靶向新药的临床试验,疗效良好。但癌症终于在09年复 发,并终于夺去了她的生命。在与癌症旷日持久的战斗中,她生活中的一切都围绕着癌症展开,带上癌症的烙印,她一面适应癌症,一面挑战癌症,她曾经取得胜 利,却又最终落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只能“拿出全部的力量与尊严,转动轮椅前去洗手间,似乎她已将这长达四千年的战争浓缩于此”(全书最后一句话)。

刚 看到这句时,我简直不能相信Mukherjee会用如此近乎绝望的一幕来结束这本书——我一直在等待一句激动人心的、具有转折性的警句,一句煽动性的、充 满信心的口号,让这本书,成为一篇面对癌症时人类写下的永不认输的战斗檄文。然而反复品味之后,我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医生、研究者、癌症专家以他全 部的学识、逻辑、经历所能提供给读者的最大安慰。而作为一个癌症研究者,我自己又怎能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在这场古老的战争里,当生命体 的局部与整体从唇齿相依发展到敌死我活的冲突、我们作为那个不幸的整体,所面临的敌人是千万年物竞天择中演化出来的精妙而复杂的机制。在复杂得令人眼花缭 乱的致癌因素之下,癌症所体现的是这个自然界最核心、最原始、最顽强的生存需要与能力。每一个癌细胞,都是一个扭曲的、发展的、比我们本人更强大的、适应 能力更高的,我们自己的终极版本。正因为如此,真正战胜所有癌症的时刻,也许永远不会出现在人类的历史之中。而充满讽刺——或具有哲学意味的,我们面对癌 症时的挫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体现了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在自然选择中的胜利。

但是,哪怕我们不能像消灭天花那样消灭癌症,在与它斗争 的漫长历史里,一代代科学家、医生、病人、社会活动家依然联手探索新领域、做出新发现、进行新创造,打开新天地,不断推进我们认知的前线。说到底,个体的 生命总有尽头,而这些超越生存本能的,专属于人类的智慧与情感,恐怕才是我们能向自然规律这个强大敌人炫耀的唯一东西吧?  






永生带来的即是死亡

作者:lincode

时间:2014-02-09



癌症源于我们自身的一些负责调节细胞生长的基础基因的突变。而这种突变基因导致的癌细胞有时会展现出永不停止的分裂。在合适的环境下癌细胞可以一直分裂下去,没有衰老的痕迹,这透露出永生的意味。而这种带着永生意味的分裂却会摧毁我们的身体,带来无可避免的死亡。

 

这真是一个绝佳的隐喻:“永生带来的即是死亡”。这使我隐约觉得癌症是人类通向永生的最后一道大门。但这道大门背后并不一定就幸福的世外桃源;由于仅仅透着永生微光的癌细胞,却有着夺人性命的凶残表情,使我更倾向于认为大门背后有的只是万丈悬崖。


寻着癌细胞透露出的永生微光,也许我们有一天能解除上帝对于生物永生之路的枷锁;但更可能的结果也许是,随着我们更为了解癌细胞,了解生物,了解自身,我们会从根本上了解永生是不可能的。






利用史上最惊人的一张图来弥补缺憾

作者:比尔·盖茨

时间:2017-12-15


比尔·盖茨对话悉达多·穆克吉


梅琳达(Melinda)和我建立基金会的那一年,克林顿总统在白宫召见了一些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并宣布了一个堪称人类历史上伟大里程碑的项目。两个互相竞争的项目(其中一个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领导,另一个由私人公司推动)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第一版草图。克林顿说,“毫无疑问,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迈出的最重要、最惊人的一步。”


16年后,并未大肆宣扬的遗传学家们又迈出了至关重要、堪称里程碑的另一步。当时,人类基因组图谱让我们能够阅读我们遗传密码的全部30亿个碱基,而我们现在有能力去编辑人类基因组了。一部分要归功于努力工作以改善酸奶生产的研究人员所做出的偶然发现,科学家们现在可以将手插入人类细胞之中,选择性地剪掉部分遗传密码,然后将新的序列永久地插入基因组之中。


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启动了使用这种全新的基因编辑工具的早期临床试验。这些工具为人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的乐观情绪。甚至在研究人员还没有成功完成人类临床试验之前,基因编辑就可以在植物和动物的改造中大显身手——这为我们基金会改善贫困国家的饥饿和卫生状况的工作带来了希望。


尽管我对于这些进展感到十分振奋,我们还是要谨慎推动这些技术。改写电脑程序代码是一回事,改写我们种族的遗传密码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件事。


和所有伟大的新技术一样,基因编辑对于抱有善意(即减少人类所受的痛苦)和恶意(即造成这种痛苦)的人们来说都具有十足的吸引力。即使只考虑前面一种人,伦理问题也是十分棘手的。


这就是我在读到《基因传》时十分高兴的原因。本书的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癌症专科医生和研究员——悉达多·穆克吉,我最近有幸私下与他进行交谈。对于带领我们探索基因组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来说,他是最好的人选。


我很喜欢穆克吉在2015年TED大会上的发言,还有他写的那本闪烁着睿智光辉的《众病之王:癌症传》,该书于2011年荣获普利策奖。对于全职作家来说,一个医生用业余时间写出来的书拿下了普利策奖这件事一定会让他们火冒三丈吧!


在《基因传》中,穆克吉再次显示出他深入浅出阐述困难的科学问题的天赋。他是为一般大众写这本书的,因为他清楚单靠科学家来对科学发现所引发的重要伦理问题进行辩论是不够的。正如他在我们的对话中反复强调的那样,为这些技术决定恰当的规则和边界需要广泛的公众讨论、辩论和共识。


穆克吉通过多种方式使《基因传》平易近人。就像所有优秀的科学作家一样,他使用创意十足的类比来解释困难的概念。他还是一个很棒的叙事者,他用这一天赋来编织自己家族的精神病史,我对这一部分感到极其震撼。通过故事,他为我们介绍了遗传学中的重要先驱——从孟德尔(他在竞争高等学校科学教职的考试中多次落榜,但后来开启了现代遗传学的大门)到弗朗西斯·柯林斯(他是虔诚的基督徒、狂热的摩托车爱好者,也通过杰出的努力领导了政府部分对人类基因组的测序)。


本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最后一部分“后基因组时代:遗传学的命运与未来”。这一部分在引起对困难伦理问题的关注上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问题将变得日益严峻。


十年内,临床医生就可能运用基因编辑来帮助患有由单基因缺陷引发的疾病(如囊胞性纤维症)的人们,这是这种新技术一种毫无疑问合乎伦理的运用方式。但是如果将修复用于卵子和精子上,以挽救此后可能得此类疾病的人,是否也符合伦理呢?这种疗法可能会十分有效,但这也可能意味着由这些精子或卵子中所诞生出来的孩子会将他们身上经过基因修饰的基因组传递给他们自己的孩子,这改变了人类的种系、也跨过了伦理的边界。


改变人类的种系并非只是设想中的可能性。中国的许多研究团队正在人类胚胎上为此争分夺秒地工作。虽然这些研究人员使用的是无活性的胚胎,一个瑞典发育生物学家近期宣布,他正在编辑健康、有活性的人类胚胎。他说他不会让编辑过的胚胎发育超过14天,但是并没有讲出其他科学家可能在计划什么。穆克吉说:“截至本书出版之时……第一个‘后基因组’人类可能已经在出生的路上了。”


在阅读《基因传》时,我想到了我自己的一长串伦理问题。比如说,如果产前检测告诉你,除非做出一点小小的编辑,不然你的孩子的IQ很有可能低于80,你会怎样做?如果一家私立试管婴儿诊所为其客户的胚胎提供了一点点帮助,便能使孩子的IQ从高变得更高,会发生什么事?这可能会加剧已经成为大问题的不平等现象——尤其是在只有富人能够接触到这种技术的情况下。那么能显著降低自闭症类群发生几率的一系列编辑又如何呢?这是否意味着以危险的方式降低人类的多样性?——因为这也许会彻底抹杀掉一位未来的阿兰·图灵(图灵是才华横溢的计算机先驱,他参与了“二战”中破解德军恩尼格码密码系统的工作)出现的可能性。


技术是无道德属性的,它既非善也非恶。技术的善恶完全取决于我们——不止是科学家、政府官员和财富足以创建基金会的人——对这些新技术的思考,以及这些技术应当如何被使用,又不应如何被使用。阅读《基因传》会让你了解到你在这种辩论中能积极参与到那些方面中。


《基因传》作者为悉达多·穆克吉。在照顾患者、教导学生、进行研究时,医生们被认为是“三重意义上的威胁”。然而供职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穆克吉可谓是“四重威胁”,因为他还是一个曾经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家。在他的最新力作里,穆克吉带领我们探索了基因组科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对于最近、最先进的基因组技术所带来的巨大伦理问题十分关注。穆克吉写这本书的受众是一般大众,因为他清楚关于基因组的新技术恰巧位于一个转折点上,它将在以意义深远的方式影响我们所有人。

盖茨与穆克吉

今日推送       《基因传+癌症传》

电子书套装             ¥9.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