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一书|遗落的南境三部曲:击败《三体》获星云奖的年度科幻片,再一次颠覆想象!电影《湮灭》原著小说

2018-03-29 早6点👉 每日读本书

去年今日荐书▼

我不是潘金莲、一句顶一万句


这是 每日讀本書 的第449本书

注:点击本文底部链接 电子书套装¥9.99获取

遗落的南境

豆瓣评分:7.7

出版时间:2016-8

3000+评分


《湮灭》电影

豆瓣评分:7.4

上映日期: 2018-04

4万+评分


每早六点 15分钟 阅读一本书】

书虫评论:向下滑动查看

  • 老范的出色在于借此作构筑了一个承接克苏鲁恐怖意象与基于新怪谭都市奇幻异域情境下笼罩着环境与心理交互影响氛围的异度科幻时空——X区域,力图以此别具一格地打破科幻、奇幻、恐怖文学之疆界,从而以此再度激发当代科幻文学的跨界审美情趣,并从此前愈显闭塞、小众的“无界运动”中吸取教训,让看似“大势已去”的新怪谭运动之余波回荡不息……

  • 阅读难度很大,也许需要重复阅读多次才能深入这个世界,但是作者营造的迷幻奇妙的感觉以及运用巧妙的时下流行的克苏鲁元素深得我心。

  • 看书的体验就像那片潜伏着神秘巨兽的海,从望远镜看去海水中似乎有东西却仍旧平静,海底却被巨兽搅得泥沙泛滥。

  • 文案比书好看,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什么原因,所谓的恐怖感完全没有,可能文案吹牛太过了。悬念设置很有意思,但要耐着性子去看,不然看第二本会觉得无聊爆了,总体还不错。

  • 看完湮灭出来 漫天飞雪 市中心灯光如昼 高楼上的液晶屏在播放芭蕾表演 车站里几个女生簇拥说笑着 突然觉得能平凡活着真好

  • 科幻片拍成这样,可以说是相当高级了!惊心动魄又渗透着冷峻的美感,神秘莫测还搭配着复杂的内核,真的很久没有看一部怪奇题材的科幻电影能让人如此屏气凝神了。


作者语录:向下滑动查看

  • 而当你从颓废中看出美感,你的内心便发生了变化。颓废会试图占据你。

  • 你可以浪费时间去担忧未必会到来的死亡,也可以集中精力解决眼前尚有希望的事。

  • 我不知道回去意味着什么,凭什么认为往回走比往前走安全?

  • 我们的身体和思想,都将被分解成最小块的部分,直到一块都不剩,湮灭……

  • 在总管的梦里,那是个清晨,深蓝的天空中仅有一丝光亮。他在悬崖上凝视着深渊,凝视着海湾。景观随时在变化。他能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数英里深处。海底巨兽永无休止地缓缓移动,像潜水艇,像钟形的兰花,像宽阔的船体,安静无声。巨硕的体型意味着强劲的力量,即使在如此高的地方,他也能感受到它们经过时所产生的扰动。他久久地注视着这些移动的身影,聆听阵阵回音里的低语声……然后他坠落下去。他缓缓地下落,速度极慢,无声地跌入黑色的水中,没有浪花,没有波纹。他继续坠落。有时,这发生在他醒着的时候,就像是走神,于是他默默念诵自己的名字,直到现实世界又回到身边。

内容简介


《遗落的南境》三部曲包括《湮灭》《当权者》《接纳》三部,围绕解密神秘X区域而展开。

X区域是一处被遗弃的海岸、一片禁地,是政府口中遭污染废弃之地,也是一片无人区。所有未经批准而准备越过边界的人,倘若不是被边界吸走杀掉就是被政府驻守在此的军队以各种方式干掉。

离此区域最近的赫德利小城有一处专门研究X区域的机构,南境局。南境局派出的勘探队,要么只有一个人活着回来,要么全军覆没,要么回来后集体患癌而死……整个南境局被这种恐怖而诡异的气氛缠绕着,关于X区域的一切只是猜测,未有定论。
第十二支勘探队由四名女性科学家组成。她们分别是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勘测员和生物学家。结果她们一位死于神秘生物之手,一位蹊跷从灯塔坠落,一位被队友出于自卫枪杀,只有生物学家一人幸存。奇怪的是,这四个人当中的三个又以“副本”形式回到赫德利。

关于X区域的困惑又多了一重。新任南境局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空降而来,据说他出自“间谍王朝”。他是一位职业生涯并不辉煌,甚至有些黯淡的人物,他在南境局的工作同样遭遇重重阻力,几乎以失败告终,而这种失败又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一些真相。

神秘的X区域好像具有净化一切的能力。可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又从何时开始?南境局的命运又当如何?每一个答案都像一个新的疑惑。


作者简介


  杰夫·范德米尔,美国科幻文学的中坚力量,拥有一连串的科幻文学荣誉。在创作《遗落的南境》三部曲之前,范德米尔的长中篇《马丁湖的转变》获得了2000年的世界奇幻奖,而他的长篇《芬奇探案记》获得美国星云奖和世界奇幻奖提名,他的非虚构类作品《惊奇之书》获得轨迹奖和英伦科幻奖,并有雨果奖和世界奇幻奖提名。他主编的《海底巨兽3》和《怪谭》都曾赢得世界奇幻奖的选集奖。






生存还是毁灭?这其实不是问题

作者无心睡眠

时间2016-09-09


(按,这是我第一次写书评,也可能是唯一一次有兴趣写书评。因为这部书说实话,真的是有点儿太难读。太多的细节,太多的前后呼应,挖坑和填坑相距好几千公里……这是小说吗?这整个就是考验记忆的解谜游戏嘛~这部书我来回读了三遍,甚至做了一点儿简单的笔记,却发现仍然有记错的地方,烧脑啊~本书评欢迎指正,但指正的同时最好能把具体的章节或者内容讲一下,我还想再去刷一遍……再次提醒,本书评严重剧透,不想看着攻略去通关的朋友不要往下看!这书评只适合打算二刷三刷的朋友!另,后面的跟评也有实在的内容,请看完。)

“出自罪孽者之手的扼杀之果既已在此我将孕育出死亡的种籽与蠕虫分享……”,这一段晦涩的文字贯穿了整个三部曲。作者如同祥林嫂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让这段文字跳出来挑动一下我的大脑。每一个字都认识,每一个词都知道意思,但串接起来就令人不知所谓。罪孽、扼杀、死亡、蠕虫……这些词汇的组合令人不约而同地联想到了黑色。作者刻意给小说赋予了黑色的基调,即使是在书中夏季阳光明媚的场景下,也会令人感受到丝丝黑暗、阴冷的侵袭。    最初,我是怀着一种好奇的心态开始读这部小说,想知道为什么会击败三体而获奖。看完第一部,我和很多人一样,脑子里充满了各种问号之余,开始深深怀疑星云奖评委们的品味和操守。但是,当我看完整部三部曲的时候,合上书本,脑子里静静回想整部小说的内容,却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这是一部少有的,非常奇妙的硬科幻佳作,既有坚硬的科幻内核,也有深刻的哲学思想。作者在小说结构上也极具特色,阅读过程就像一直在泥泞的沼泽艰难跋涉,直到最后终于到达坚实的土地那样愉悦和畅快。即便小说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结局,但迷雾已经散尽,终点清晰可见。 ……………………以下开始剧透……………………    故事的整体情节并不是非常复杂,它描写的是一次宇宙“小概率事故”。一颗巨大的彗星撞击了某个宇宙文明所在的星球,造成星球的分崩离析。这个文明被彻底粉碎成无数个碎片飘荡在宇宙中。其中有一片碎片来到了地球上,不知什么原因被镶嵌进了南境海岸一座灯塔的镜片里。这碎片被人类发现并取出,在偶然的机缘下被灯塔管理员索尔接触到。碎片进入到索尔的体内,引发了类似感冒的症状。经过一段时期的潜伏,碎片在索尔体内发生异变,迅速爆发扩张,形成了“X区域”。所谓X区域是一种特殊的无法为人类所理解的空间形态,它以索尔的身体为中心,呈球状迅速向四周扩展。X区域的外层表面是“透明的”,人眼无法感受到其存在,但实际看不到X区域内部的景象,只是是虚假幻象。X区域外层面具有一种特性,所有与其接触的除了土地水空气之外的事物(人、动物、植物、建筑、飞机、军舰等等)都会被其“拉入”X区域内并粉碎消失。X区域内部则处于一种特别的时空状态:时间流逝比X区域外快很多;极其广阔的区域范围,远远大于在X区域外所观察的范围。X区域还具有净化能力,所有的污染都被立即消除,动物尸体以及原有的人类建筑腐化瓦解得异常迅速。人类对于X区域的反应是非常“正常”的,基于恐惧和困惑,政府一开始当然就是依靠军队全面封锁X区域,禁止普通人靠近和观察。很快政府又专门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南境局,负责调查探索X区域的特性,评估X区域的发展以及可能造成的灾害。    在发现了X区域在陆地上有一个可以安全进入的缺口后,南境局开始组织一批批探险队深入到X区域内部进行调查。第一部湮灭讲的是政府派遣的由南境局局长亲自带队的第12期4人探险队进入X区域调查的故事,这也是小说中政府派遣的最后一批探险队。这一部的结尾,是这支探险队全军覆没。    第二部当权者则讲的是12期探险队队员除局长外奇迹般生还,但生还的队员和以往一样都失去的部分记忆,完全记不起返回的过程以及X区域内调查的完整过程。一个被称为“总管”的政府高层后代被派入南境局接手空缺的局长职位,继续调查第12期探险队的情况。生还队员中一个自称幽灵鸟的生物学家(第一部的主角)引起了主管特别关注。总管一边与南境局内部人员以及政府总部高层明争暗斗,排除各种人为干扰障碍,一边对幽灵鸟盘问交谈,并深入调查上任局长以及前11期探险队留下的资料物证,努力挖掘事件的真相,甚至不惜与自己的上司决裂。第二部最后,X区域突然扩张吞没了南境局。总管幸运逃脱,幽灵鸟事前在被押往总部的路上也成功逃脱,二人在X区域外一处神秘的水下入口汇合,一同进入到X区域中。    第三部接纳则是整部小说的高潮,作者采用了多分支并行叙述的方式,讲述了灯塔管理员、局长、总管、生物学家(幽灵鸟)等人在X区域形成前后的遭遇,像拼贴画一样让整个故事逐渐完整清晰起来。最后总管变成了兔子,在X区域的地下塔最底层跃入“光亮处”,幽灵鸟则和“幸存”的南境局副局长继续在X区域内探索,寻找走出X区域的出口。 ……………………以下为个人分析和感受……………………    如果是想要看一部美国灾难大片式的科幻小说,想看到人们如何历经艰险发现外星入侵者的弱点并最终战胜和消灭外星人这样的励志故事,那不要选这本书了。如果想要看到对外星科技的想象力,看人类在外星科技面前的弱小无助,那也应该不是这部小说的主旨。这部小说讲的其实是一次极小概率的随机事件,彻底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形态和阶级。来自外太空的那个东西,并不是外星人,也不是什么外星病毒,而是一颗“文明变异的种子”。意识到这一点,就能理解“出自罪孽者之手的扼杀之果既已在此我将孕育出死亡的种籽与蠕虫分享……”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罪孽、扼杀、死亡、蠕虫,这些听起来非常不舒服的名词,实际上并不代表事物本身的根本性质,它们只是人类用自己固有的眼光对文明传播进化突变现象贴的标签。罪孽者之手,指的是那颗巨大的彗星。扼杀之果,指的是那个星球被彗星撞成碎片后在宇宙中散布了“进化因子”。死亡的种籽,指的是偶然降落到地球上的进化因子。而蠕虫,当然是文明尚处低级阶段的人类。分享,就是由“我”引导“你们”人类在进化因子的影响下快速迈向高阶文明。    在我看来,小说虚构的应该是一次人类文明的重大升级。人类凑巧遇到了一次 “上天”赐予的宝贵机会,向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迈进。这种突破并非是人类主动要求的,仅仅是各种巧合汇聚到一起的结果,就像彩票抽中了大奖一样,是一次“强制升级”。正是因为处于被动地位,人类最初对这次飞跃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人类自身固有的恐惧、猜疑、警惕一直占据着意识的主导地位,想用隔离封锁来抗拒变化。    小说每一部的题目非常有深意,代表人类进化事件中的整个认识过程:湮灭,描述的是人类对肉体被消灭的恐惧,代表人类对自身安危的担忧,隐含着本能上的拒绝和排斥。当权者,描述的是人类对于无法理解的现象的怀疑、好奇、谨慎,代表人类用自身的认识水平衡量和探索高级文明的过程。接纳,描述的则是人类中的少数个体开始对高级文明有了深刻的了解,开始尝试接受“上天”的眷顾。    小说中的设定非常有意思,大量的悬念就像眼罩一样蒙住我们的双眼,只能去间接猜测和体会外界的情况。到最后眼罩一下子被除去,我们才会发觉原来前途并非如我们当初想象的那么黑暗。    如果一个不留神,很容易把灯塔管理员索尔当成一次外星病毒侵入的受害者,这其实是误解。索尔是外星进化因子影响人类过程中的第一人,所谓X区域、地下塔、爬行者,都是索尔“异化”的结果,它们实质上就是异化后索尔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整体。索尔的孤僻性格、对自然的热爱、对动物群落的喜好、对环境污染的痛恨,都体现在了X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中了。异常丰富的植被和动物群落,快速崩塌腐化的城镇,零污染,恰好体现了索尔“生前”的好恶。

天外飞来的进化因子,给人类带来的是大幅度跳跃的科技,这种科技可以通过意念快速将物质解构到原子态(量子态?),并可以任意还原或重新塑造。将此定义为“科技”可能并不确切,定义为能力更合适,就像普罗米修斯之火一样,就像游戏主角突然增加了一个专有属性一样。地下塔、爬行者则是索尔根据灯塔、他自己、灯塔上的灯设计出来的一种“引导物”,地下塔最底部的光亮区,就像是黑暗中指引船只航行的灯光。而爬行者,就是这灯塔的守护者。爬行者在地下塔的墙壁上写下的字句,正是索尔的意识中引导人类进化的步骤过程记录。X区域在地球上的大小范围以及扩张行为,代表了这这种意识的逐渐成熟过程,代表转化将从局部逐渐扩大到整个星球,扩大到整个人类文明。    小说描写的是人类进化的过程,30多年对于人类以及宇宙来说都是转瞬之间。作者刻意将这转瞬之间发生的事件以及关键人物的心理活动摘录出来,像纪录片一样展示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转化过程中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最开始,索尔发生异化,在与科学降神会的亨利打斗之后,通过获胜确立了“战胜者”的地位,进化因子因此选择用索尔作为母本开始演化。由此看出,进化因子会在有限的可选个体中优先选择强者,接纳强者的思想意识。随着洛瑞、11期生物学家(幽灵鸟的丈夫)、局长、生物学家等人的逐渐被“吸收”,X区域的行为也在逐渐变化,每个人的思想都有一部分加入到了X区域的整体意识中。x区域就是一个意识的统一体,其外在表现是模仿地球的生态环境,而逐渐扩张和融合的意识,体现着每一个被融合者的个性。

X区域对外出现的入口,代表其对人类现有文明的了解需求,与其说是入口,不如说是开了一个对外沟通的窗口。洛瑞的复制体,其实是以洛瑞的外形和性格组成的传送器,负责把一批一批人类送入X区域用于融合测试。各种奇怪的似乎带有人类意识的动物,是婴儿期X区域测试克隆体的结果,或是一种玩耍,或者是X区域尚未理解人类思维与人体外形之间的对应关系。生物学家的丈夫赋予了X区域同情心,局长赋予了缜密冷静,生物学家赋予了细致和好奇,而最后的总管,则赋予了理解和接纳。理解和接纳,则是文明进化融合的最重要条件。小说的结尾,看起来像是留下了悬念,但是当理解到作者的意图后就知道,当总管变成兔子跃入地下塔底的光亮中后,小说就可以结束了。    克隆体是小说里非常有意思的设定。根据小说的情节,可以猜出X区域所谓的出入口实际上只是入口,没有人能从X区域中“生还”。所有所谓返回的探险队员实际上都是X区域创造的克隆体。X区域的意识决定了克隆体的特性。最初的洛瑞,是进入X区域内25命队员中唯一的生存者。此时X区域尚处出生婴儿期,本能使之趋向于选择竞争最强者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作为主导,因此通过干扰心智令队员们互相厮杀,最终选出了洛瑞。洛瑞的克隆体具有接近完美的还原度,除了在X区域内的一部分记忆被抹杀,其余几乎都完整保留了下来。作为一个心智“正常”的人,结合了洛瑞原有的领导精神、勇于探索、极强的控制欲以及一少部分索尔的孤僻和怀疑,洛瑞很快就被提升,拥有了极大的权力,成为一个合格的,源源不断将试验品送往X区域的“传送器”(或者叫引导者)。而后的11期队员克隆体,则是洛瑞性格中不计成本的鲁莽因子作怪,一次克隆人数过多,忽视了癌症因子的去除等等,都是一样的原因。最后生物学家的克隆体,幽灵鸟,则是最完美的克隆体,以生物学家的思维作为主体,融入了其它人物的优秀品质,最终实际上成为总管所代表的理解接纳性格的接引者。可以想见,随着被接纳者的增加,X区域的思想和思维也日趋成熟,品质越来越完美。    对于宇宙文明的相遇,很多科幻小说都是“拟人类化”的。宇宙间发生的冲突,和地球上没什么区别。外星文明之间的争斗,飞船、离子炮、超时空折越……其实想起来不过就是飞机大炮之类的升级版。或者互相置于死地,或者互相合作抵御共同的敌人,和国家之间的地域、资源争夺、政府政治权谋斗争相似,还是人类世界的翻版。遗落的南境给出了另一种形式,那就是捡宝盒撞大运形式。当某一个文明种族碰巧打开宝盒后,宝盒中的特定属性就会加到该文明身上,促成文明的突变,导致社会形态科技结构乃至物理外形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乍一看像是种族的毁灭,但是实际上只是转变为全新的形态。而新形态中,仍然完全保留着文明种族原本的记忆、意识和思维,这即是文明因子与文明种族之间的互相接纳。    可以想象,X区域将会以人类无法抗拒的形式继续扩展,继续吸收和容纳更多的地球人,最终必将包裹整个地球,将地球人类所有个体的意志包容进X区域内。个体意识既可以统一于X区域的整体意识中,也可以通过创造物体并赋予意识的方式独立显示。

X区域,这个全新的人类文明形式,并没有抛弃人类的文明特质,在统一了整个地球后,一定还会继续向宇宙扩张。今后还会有什么发展方向呢?或许某一天也会被巨大的彗星打碎,成为漂浮在宇宙中的“宝盒”,等着其它宇宙文明撞大运捡到。那些“宝盒”中的因子,或许从此也会被打上地球文明的烙印,被其它文明所接纳。   在宇宙尺度上,文明的生存还是毁灭,或许根本就不成问题。或许我们现在的人类文明,也是当初某一个猴子捡到了宝盒的结果。    毁灭即是进化,毁灭即是升级,这其实没什么问题。

20180223………………………………华丽的分割线…………………………

南境三部曲第一步湮灭已经拍成电影了,我还没看,有看过的朋友请说说。

另外,我想了一下,灯塔和地下塔之间是有比较严密的对应的。灯塔的阶梯对应地下塔的阶梯;灯塔的基座对应地下塔入口的平台;爬行者对应索尔;灯塔顶部的航标灯对应地下塔底部的亮光处;索尔保护灯,爬行者保护亮光……这些可以看出地下塔的结构究竟从何而来,亮光处究竟意味着什么。灯塔上的灯可以给大海中的船指引方向,那么地下塔中的亮光又是向谁指引方向呢?最后总管跃入亮光处,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据说要出第四部,让我们期待一下吧。

另,如果第二部当权者要拍电影的话,我心目中总管的最佳扮演者大概是克里斯蒂安贝尔或者汤姆克鲁斯,基努里维斯也不错~

20180313…………电影看过了……国内没有上映,当然只能靠互联网精神了……

随便说说观感吧。电影本身应该不算大制作,剧组没给多少钱。对演员的挑选基本满意,局长(心理学家)可以找身材更高大健壮的拉丁演员,形象更贴近原著。电影改动很大,大概是不大想出续集,所以小说中挖的大坑都直接给替换了。因为看过书了,所以一边看电影一边脑补原著,说实话这种体验不是很好,脑子很乱。对原著的忠实度大概三十分吧,但可以理解,毕竟原著三部曲前面挖坑后面填就是了,电影只有一部,全按原著拍,可以拍个连续剧了。最后心理学家嘴里喷光的那一场倒是和索尔发作的那一幕类似,有意思。

如果是“原教旨”忠实原著主义者,这部电影看不看两可。内核都变了,就别提忠实了。不过我觉得当做一个有趣的科幻片去看看还是不错的。






重要无比却又毫无意义的基因——湮灭究竟湮灭了什么

作者扬酱和祀夜 

时间2018-02-24


Annihilation这部影片是改编自小说原作的,然而不知是值得庆幸还是遗憾,我并未事先拜读过这部杰夫·范德米尔的著名作品。单纯就一部科幻电影来讲,我认为它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湮灭了一切同类电影的套路,并实实在在的给观影者带来了冲击。

女主 Lena 是一名基因生物学教授,有七年的从军背景,丈夫Kane 亦是一名军人。然而自上次执行任务后,丈夫便音信皆无,直到一年后才突然出现在家中,却性情大变,神情恍惚,而且身患重病吐血不止。原来他所在的部队参与了对「X区域」——一个由小行星坠落后形成的不断扩大的圆形立场区域 的实地调查。没人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而所有踏入过的人中,只有他成功返回了。因为期望找到拯救丈夫的方法,女主毅然参加了由另外四名女性科学家组成的调查团,决心再入该区域一探究竟。


假如你也具有相当的生物背景,并试图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跟上这部影片的节奏,那么你脑子里只会反复不断的出现“怎么可能”这四个字。看到最后高潮部分时,你的脑中则会浮现出“这是什么鬼”这个念头。这是一部需要跳出狭隘专业知识,从可能性的大格局上观看的影片。如果您无法放弃对现代基因生物学的固执,那么这部影片并不适合您,因为它会严重影响您的心情,并且耽误您的论文进度。


对于已经看过这部片子的人而言,它很大程度上又是一部星际穿越样的影片。对于剧情的理解,每个人也许不大相同;对其中一些情节,也许或多或少大家都有些疑问。在此处我只表达一下我个人的见解,对结局的分析,以及对整片立意的讨论。其中部分段落可能包含一些基础的生物知识,如不感兴趣可以跳过直接看结论。


=================剧透的分割线=================


1.女主为何一定要亲自进入隔离区,而不待在实验室?


正常时间轴女主刚到X区时,心理学家领队层告诉她,她丈夫目前的症状是全身性多器官出血。一般来讲,作为一个医学院的教授,女主的想法一定是:未知病原体(Pathogen)导致的感染。那个口鼻流血的症状,相信所有相关人员第一反应,都是臭名昭著的(出血热病毒)Ebola virus。然而他们之间交换过体液(接吻),也一同呼吸,因此病原的传播途径很可能既不是体液,也不是空气或者飞沫。X区域并未隔离空气水源与外界交互,因此要么就是食物,要么就是其他生物,比如昆虫媒介进行传播。那么女主显然需要搞到这个样本,就必须亲自走一趟才行,更不用说还有可能根本就是别的未知原因导致的。这也是为何她说“待在这里对我来说毫无意义。”


典型的病原体传播途径


2.小队为何刚进入时会失忆?


目前的主流科学认知中,掌管记忆的大脑部分是边缘系统(limbic cortex)中一个回型的区域,称作海马体( hippocampus )。因为记忆的形成是由一系列发生在该区域的电—化学信号传递完成的,突触间产生和接受大量的电信号来操纵整个机体,而基因的突变和修改很容易可以改变这些信号及调控机制中的一环,导致记忆不能正确形成。剧中这个立场,被称作shimmer,我理解可能是某种特殊的波或者信号,可以有意识的干扰和编译生物体的基因造成突变。简而言之,脑部作为神经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显然首当其中的受到这种神秘信号的干扰或者影响,发生突变,从而影响到记忆区域。这也解释了为何在女主失去意识的情况下总会闪回记忆中过去的片段。

边缘系统的区域


此外,虽然有些不甘,但人的性格,情绪甚至自我认知,很大程度上都是脑组织电信号活动的结果。一个著名的事例就是Phineas Gage在1848年由于爆炸事故被铁管击穿头部,导致损伤了大部分前额皮质(prefrontal cortex)。幸存后的他性情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仿佛成了另一个人。在受到这种波的影响下,相关脑部细胞或蛋白的基因发生了改变,这也解释了为何队员们出现了自残,歇斯底里等症状。


3.关于物种的形态突变。


影片出我们看到了长着鲨鱼牙齿的鳄鱼,开着不同样子和颜色花朵的同种植物,角上开花的变异鹿,化作真菌的士兵以及变成开花植物的人等等。这一切都可能么?是为何会存在的呢?实际上,生物体中存在的大量基因,实际上就是几种化学结构搭配产生的密码组。其主要作用是就是帮助机体按照正确的顺序产 37 84384 37 31428 0 0 3330 0 0:00:25 0:00:09 0:00:16 6847蛋白。而蛋白本身,就好比建筑材料的钢筋水泥,房子盖成什么样,高楼还是平方,红的还是蓝的,这都取决于设计图纸,目前机制还不完全明了。但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剧中提到了的HOX基因——同源异型基因。’这决定了我们的五根手指长在手上,鼻子长在脸而不是腰上,口腔里没有异形一样能弹出来的脑袋。当它发生突变,物种的样子也会发生变化。


在自然的突变过程中,一种理论是基因通常可能产生有害突变,有义突变或者中性突变,而核心基因通常会被备份,以免有害突变传递给子代,产生无可挽回的后果。然而,这种以上描述是基于细胞水平的。在高等生物体内,获得了新功能的突变也通常是有害的,会最终导致该个体的毁灭。癌症细胞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当原癌基因被激活后,一系列的有义突变使得癌细胞不断获得新的能力,从而可以绕过免疫系统的清理,生成血管提供养料以及转移到其他部位。


肿瘤实际上是由获得不同突变的许多癌细胞群组成


因此剧中的突变,我认为不是自然产生,或者单纯由辐射或化学诱导的无差别盲目突变。它更像是一种受控制的基因编辑、修饰,是人为造成的。剧中提到了X区域内所有的光电波都无法传出,那么假设这一切都是有意为之,就说得通了。坠毁的小行星中含有某种外星智慧,它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波,化学成分以及特殊辐射等作为工具,人为的对目标基因进行修改。


紫外线,例子辐射等都可以作为手段来改变DNA结构


DNA结构损伤导致的突变

人类目前的科技无法做到在活体上对已分化细胞进行修改,并使之毫无冲突的在该个体中表达,然而并不代表外星科技就做不到。理论上来讲,通过特定手段去诱导已分化的体细胞产生诱导干细胞(IPSCs),然后再通过基因修改来使其定向分化成其他种类的细胞,也并不是不可能。这个神秘的“外星射线”并没有无中生有的制造物种,而是从它覆盖范围内的基因库中进行拼接重组罢了,就好像玩乐高积木的小孩一样。这就是为何剧中没有出现长着七百六十条腿挥舞着带镰刀的触手的巨大蛇颈龙怪物,因为X区覆盖下并没有这种生物的基因存在。


iPSCs诱导生成,Kazutoshi Takahashi教授,2013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4.为何变异熊会发出死亡女队员的哭喊声?


有些人认为这是因为变异熊掌握了人的语言,对这一观点我是不大赞同的。熊在杀死女队员之前并没有获得这种学人说话的能力,倘若它之后又发生了突变,脑部发生了变异从而获得人类的大脑结构,那么它的表现行为就不该像一只野兽。我们知道,人类大脑中掌管语言的中枢,主要是布洛卡区(Broca's)以及韦尼克区(Wernicke's),分别负责语言的表达以及接收理解能力。而这两个区域,在动物脑内,是并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学舌的鹦鹉也好,听话的小狗也罢,他们并不能真正理解你的语言,或者使用语言来进行回应。这只是条件反射以及情感理解带来的错觉而已。因此变异熊应该并非使用语言来试图与其他队友进行沟通。


人脑内的语言中枢

但为何它可以对死去队员的话语和声音进行模仿呢?这就是我认为揭示该片主旨的第一个线索。物理学家队员(就是后来变成植物的那位)在剧中说,无法与外界沟通的原因,就是这个屏障把所有电磁波,光波,以及DNA都禁锢在了该区域内。有人常说,人死后灵魂去了哪里?按照主流科学界的观点,人的灵魂无非是脑神经活动产生的一系列电信号罢了。那么有没有可能,人死后灵魂作为一系列最后的脑活动电信号,以波的形式发射出去,又被禁锢在了这个区域里?通常来讲,它会以光速飞散到宇宙中不断消亡衰减,然而这个特殊环境似的其不会遭受同样命运,因此仍然存在在此处。当熊接收到这一特殊的波时,它便可以发出这最后的哭喊,但只是由于其喉骨结构与人类不同,因此无法像人类一样清楚而已。


5.复制人和湮灭。


女主来到灯塔,钻入地洞后发现湮灭成一团能量体的女领队。她的一滴血滴入其中,导致这团能量体变成了与她相同的样子。结合之前所有的讨论,这看似极其意识流的一幕便可以解释了。能量体,或者说物质团原先包含了足够表达一个成年人所需的能量。在从血细胞中获得女主的基因序列后,利用这些能量迅速复制出了一个女主的克隆体。而之前走出X区的女主的丈夫,通过录像中获得的信息也就可以十分明确了,也并非本体。 annihilation,原意中也有彻底毁灭某事物,完全释放能量的含义,这也恰好对应了这一幕中女队长被彻底毁灭并转化成了能量体。


造血干细胞分化层级

至于血细胞不能在血液中分裂增殖,而是应该在骨髓中增殖这件事,就当做是诱导了血细胞回复多能性好了,毕竟那个细胞形态也不是正常的血细胞。


6. 结局。


正如我开始所说的,这部片子摧毁了所有同类故事的套路。我说的这类故事,实际上就是外星人入侵题材。我们总是在想外星生命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他们有几个头,有几只眼睛,或者长得什么样子;他们的科技和文明什么样,他们如果来侵略地球,我们的武器怎么抵抗。实际上,作为宇宙中渺小的一粒沙,很多时候人类对生命形式的理解太过于狭隘了。我们总是在找有水和大气的星球,找所谓温度适宜的黄金轨道,实际上,也许地外的生命形式干脆就不需要这些玩意,他们也许甚至都不需要肉体。


该剧中,外星坠落的小行星,其中并不包含任何狭义的生命物质。既没有氨基酸,也没有蛋白或者核苷酸等一切生命所需的化学成分。然而这并不代表它就不是智慧生命,恰恰相反,我认为它描述了一种能量体生命对地球进行殖民的过程。以坠落原点灯塔为中心,它首先建立了一个能量场来收集生物,化学能以及电磁波。同时它把区域内当做了自己的基因工程实验室,收集本地生物的基因,并加以人工的突变改造,试图制造出适合自己的载体。


随着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生物遗传信息,它开始逐渐可以操纵高级生命的生长调控,在获得了人类的基因组后,它判断出这是在最高级和适合的生物,并希望以此为蓝本制造自己的载体。作为能量生物,我认为它有可能与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思想都有联结,并形成了一个信息网路,就好像星际争霸中的虫族一样。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女主遇到了两头动作完全一致的鹿。当这个生命体第一次复制出载体,就是男主,并试图走到外界时,也许是技术不完善,或者信息量不足,导致这个个体无法完全适应外界环境。但女主一行人的到来给了它又一次机会,最终获得了足够的信息量,完善了载体。


影片采用了倒叙的形式,其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女主的一家之言,那么最后究竟是女主还是复制体活着出来了,这就很难说了。但有一个细节是,此前女主的所有动作,复制体都能完美的模仿,只有面对攻击动作时,它的反应会快女主一部。这说明它作为一个能量体生物,女主的脑电波也在其控制或者感知范围内,它有能力预知她的下一部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复制体没理由会在最后一刻被女主拉开燃烧弹然后甩手跑掉,即便它不知道这个炸弹是有害的,但至少让女主跑掉这件事并不可能发生。 当该生物彻底完善了载体后,X区域的实验室自然也没有意义了。于是它主动撤销了屏障,并以女主的身份走了出去。由于是受到统一脑波链接的,当屏障撤下,所有波不再受到阻隔,它也立刻有机会远程修复男主复制体的缺陷,因此男主的复制体也得以幸存。


影片最后两人的对话中,女主问:你不是Kane。答曰:不是。随即反问:你不是Lena。沉默,一个意味深长的对视,一个尽在不言中的相拥。这个结局已经很明显了,入侵获得了成功,地球源生物种的时代即将湮灭,而他们将是新世界的亚当和夏娃。


=============================================


本部影片的立意感觉很新颖,也是我今年第一部感兴趣的科幻片,实际观看后感觉最后场面略有些意识流了,整个片场也是鸦雀无声,结束后观众久久不能散去。电影在对探索主线的描述中,也多次插入了男女主感情的回忆片段,让观众逐渐了解到两人生活中隔阂产生的经过和原因,不得不感慨两个渐行渐远的灵魂,沉默和背叛,也会导致一段感情的湮灭。但比起我一生的故事来说,这些感情描述却也不是必不可少的,可能会使有些观众感到沉闷和拖沓。


散场后我沿着停车场的小道走出去,这里的二月末早已夏意阑珊,晚风中有透着褪去燥热气味的些许凉意。深吸一口气,不仅想这身边的草木河流,苍穹宇宙都恰到好处的让我们得以繁衍生息,不知是单纯的幸运还是真有更高级的文明在暗中安排一切。作为生物工作者,我们认为无比重要的基因,实际上却可能只如同其他文明手中的儿童玩具一般。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能送活人上月球,却无法自由自在的调控一个细胞。人类之渺小,宇宙之广大,我们对自己的科技,的确是过于自信了。如果说这部电影要湮灭什么,但愿能湮灭的是所有科学工作者盲目自大的心吧。

今日推送  《遗落的南境三部曲》

电子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