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海航的大而不倒说起

李浩 李浩新商业思考 2023-05-02

      看美剧《BILLION》的时候,知道了一个词叫TBTFW,意思就是“Too big to f**k with”,文明的中文翻译叫“大而不倒”。多年来很多公司的CEO或是对冲基金的管理人都梦寐以求把公司做到这种状态。然而,如你所知,当恐龙灭绝后,蟑螂依然是这个世界上生存能力最强的物种之一。

   国内航空公司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海航,原因不止是海航的空姐制服最好看,海航的综合服务大概也是最好的。每次海航的航班降落前,机舱内开始播放王菲的那首《般若波罗蜜心经》,都会让人想起这家超级大公司的创始人陈峰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未经统计的不靠谱数据告诉我们,佛教徒或者基督徒整体上似乎比没有信仰的民众作恶的概率要低。不知道一个有宗教信仰而且广为人知的创始人,是否也成为了很多人选择海航的理由之一。然而,即使海航的空姐最好看笑容最甜美空中餐最好吃机上娱乐内容最丰富,海航依然倒下了。一家大公司的倒下,往往不取决于做对了什么,而是做错了什么。

海航致命的错误,核心就一条。在顺周期和资金面充沛的大环境下不断用各种资本手段疯狂的加杠杆把自己做大,想做到大而不倒。当和主业毫无关联的地产开发和融资租赁成为了贡献营收和利润的主要产业,好吧,考虑到国内太多大公司也涉足房地产,我们再换个案例,当海航收购当当网这样一家卖图书的电子商务网站的时候,我只能忍不住猜想,海航也许像3G资本一样拥有能够批量复制化腐朽为神奇的管理团队的能力。

毫无克制地加杠杆在顺风顺水的时候成为了海航成功的理由,然而在央行进入去杠杆的大周期的时候,这就变成了失败的原因。王健林在挥泪出售了大量优质资产后保住了万达,然而海航的重仓资产着实没有那么优质和容易变现,一个项目现金流的断链很快就引发了连锁反应,银行抽贷加上资产被债权人不断申请抵押令局面雪上加霜,和过去三年包括中民投在内的多家加杠杆猛烈的公司的经历毫无二致。看清大势提早预判是对企业家很重要的一个要求,所以许家印要花千万级年薪聘请任泽平这样的经济学家组建恒大经济研究院,还有传闻中的好几位牛逼的民企大佬雷打不动地坚持看新闻联播和阅读人民日报来保持对政策的洞察和敏锐。即使像我这样的每周零花钱不到200块的小微企业CEO,都花了399元订阅了一个叫王陶陶的微信公众号的知识星球,听他分析局势预判时事。如果预判错大的方向,你做对了再多细节可能有一天都会归零。

这引发我联想起过去几年,对未来公司形态变化的思考。在全球化尤其是在信息化让万物互联互通的时代,公司的组织结构也会发生重大变化。要么成为产生和掌握海量数据的超级平台公司,因为人工智能时代拥有海量数据的公司就相当于掌握了金矿和油田;要么成为小而美的工作室或者自由职业者,灵活且不可被取代。

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生存的空间其实越来越小,竞争压力和导致可能突发死亡的风险却会越来越大。除非有硬核而独特的竞争力,让一大一小两种对手都不好进来,否则难以保持较长的生命周期。因此,曾经排斥被大平台并购的中小企业不妨转变思路,也许被并购是一条长线安全的出路,成为超级数据平台中的一环。

如果不能成为超级平台(毕竟机会很小),又不甘心只做自由职业者,那么还剩一个方向,构建自由职业者的联合体,把原本松散的自由职业者以某种方式关联和组织起来,构建一个扁平的网状的快速传递信息的商业组织。很多人都看不上微商,我曾经也是。直到去年,我认识了一个微商团队,他们跟我抱怨被短视频抢了很多流量和生意,赚的钱大不如前了。我嘴欠多问了一句你们有多少人现在一个月利润多少?她告诉我团队大概十几个人,现在每个月只有2000万不到的利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