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36课-01
《入行论》第36课笔录
原文作者:寂天菩萨
本文作者:生西法师
下面宣讲第四品不放逸:
戊一(不放逸)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华智仁波切对不放逸品所作的科判是谨慎取舍,谨慎取舍就是不放逸的本体,对自己的三门相当谨慎地取舍善恶。《学集论》讲不放逸就是无贪、无嗔、无痴。以无贪、无嗔、无痴的方式来修持善法,使自己的内心能够防护一切有漏法。
总而言之,不放逸是小心谨慎地做取舍的一种方法。只要我们小心谨慎地做取舍,就可以获得善法的方便。《三摩地王经》中佛陀说:一切法的根本就是不放逸。现在我们学习不放逸的内容,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取舍,同时不能退失菩提心。
己一、略说:
佛子既如是,坚持菩提心,
恒勤勿懈怠,莫违诸学处。
“既如是”是什么意思呢?指在第二品、第三品我们已经以前行、正行和后行生起了菩提心、受持了菩提心。受了菩提心的戒律之后,接下来做什么呢?“恒勤勿懈怠,莫违诸学处。”应该恒时精进不懈怠,不违背一切学处。精进是所有六度修法的助伴,一般而言,六度中布施、持戒、安忍偏重于福德资粮;禅定、智慧偏重于智慧资粮;而精进度既是福德资粮的助伴,也是智慧资粮的助伴,任何一种资粮缺少了精进都无法成办。
菩提心的修法也一样:应该“恒勤”,恒时地精进。我们都有过体验:精进地修持菩提心、善法的时候,往往很难长期坚持。如果一下松懈了,还能指望所修善法能对治烦恼吗?就不现实了。我们一定要恒时精进。精进不是一定要不吃饭、不睡觉。“进即喜于善”,精进是对善法的一种欢喜心,这是精进的本体。我们要恒时保持对善法的欢喜,只有对善法欢喜,我们才愿意去做;做任何世间上的事情,有欢喜心做起来就很容易,没欢喜心做起来就很勉强。所以,恒时保持对善法的欢喜很重要。
“勿懈怠”:不要产生懈怠,不要违背一切的学处。对禁恶行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等一切学处,都要认认真真地做取舍。
“学处”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所修学、学习之处,也指戒律。有些人觉得:修菩萨道做一个好人就行了,不需要去受戒;或有些人觉得:受戒之前自己是自由自在的,受戒后被很多条条框框框住了,觉得戒律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约束,产生了后悔心。
从某种角度讲,戒律的确是种约束。我们的身心像野马一样放任自流惯了,很习惯放任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要思考:这对修行有什么好处?对众生有什么好处?如果放任下去,因为我们的相续中充满了烦恼、周遍着贪嗔痴,肯定只是在烦恼方面放任。一般众生放任自流下去,肯定是堕恶趣;修行人放任下去,肯定退失善心。放任自流如果没有好处,就没有必要任其发展,应该约束它。
约束是守持学处的一种方法。守持戒律、守持学处是断除恶业、修持善法的一个保障。有些学子直接断除恶习:如受不杀生、不偷盗戒,受戒实际上是保护众生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每个众生都想自己快乐,但是如果不懂得保护自己,很快就会堕落恶趣。戒律就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刚开始有时是强制性的要求,皈依了佛陀或者成了居士之后,就必须要受五戒等等,就好像老师、家长对小孩有很多强制性的规定约束他的行为:有些事情不能做,做了要打屁股。小孩知道做了就要受罚,就会很老实。
戒律也有强制性约束的意义。希望每个众生都以很自觉的方式去修行善法是不现实的,一两天也许可以,一两个月也许可以,时间长了就很难自律了,最后修行可能失败,所以强制性地受一个戒律很重要。
还有些人认为:受了学处之后会很不自在等等。前面我们分析过:自在不自在要看有没有利益,没有利益自在有什么用呢?现在我们得到的人身是很短暂的,死后自己还会跟随业力而堕落,没有必要为了暂时的快乐而造下轮回痛苦的因。
学处对规范自己行为有很大好处,实际上菩提心的学处除了约束自己的行为之外,主要是约束自己的心。菩萨戒里面的每一条戒律都和自己的心有关,和利他心有关。犯戒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自利而说妄语、不接受别人的忏悔等等,为了自利而自赞毁他就很容易犯戒。
我们守护戒律、守护学处,本身就是修菩萨行、就是行菩萨道。不要把菩萨戒和整个菩萨道完全分开,不要认为离开了菩萨戒,还有一个其他的菩萨道修行方式。实际上禁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个戒律已经包括了所有菩萨道修法。如果能够把戒律和学处守持圆满就能成佛,学处就是让众生成佛的一种方法和规范。
我们在这个规范中,可以逐渐地让自己的心清净,让自己的心和菩萨的心成为一体、和解脱大道成为一体。戒律就像引水的水渠,有了水渠,水就可以最终到达目的地;没有水渠,放任自流,水很快便会干涸。我们的心如果有了菩萨戒学处的约束,就会在菩萨行的轨道中逐渐前行,去掉很多不好的心态,累积很多功德,很快可以进入解脱道。
千万不要把学处想成是约束自己、让自己不自在的东西,天天这样想就不愿意守戒了;如果经常想它的功德、利益和必要,思维不受戒的过患(因为每个人都还是愿意为自己负责),这样我们还是愿意守戒。从功德利益方面多考虑,就能够帮助自己守持好戒律。
前面第三品讲到要让自他欢喜,按照这样的经验,当我们讲某法有很多功德利益的时候,人们都会很有兴趣听、非常愿意做。就像一个人推销自己的产品,如果他非常能说会道,把产品夸得天花乱坠,下面的听众被打动了,就很想去买。我们推销佛法也是这样:哦,菩提心的功德如何如何大!对自利的功德如何大!对他利的功德如何大!第三品讲完,有些人就热血沸腾了:一定要发菩提心!一定要受菩萨戒!
推销员给我们推销产品,我们把东西买回去属于自己之后,一方面得到了产品能够提供的服务;另一方面,我还会关心这个产品的保养。不交钱的时候,它坏了也好,怎么样都和自己无关,交钱之后马上变成了我所,变成我的东西之后,它哪个地方磨损了,哪个地方怎么样了自己都会关心起来。
菩萨戒也是一样。我们受菩萨戒之后带来了功德利益,但是我们还要观察,得到菩萨戒之后还应该做什么,如果不注意,过失也会随之而来。
讲完令自欢喜、令他欢喜之后,这个东西是属于自己的了,现在菩萨戒也是属于自己的了。受戒之后,对凡夫人而言,结果是双面性的:如果守持得好,可以带来无穷无尽的功德利益;如果守持不好,也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并不是菩提心、菩萨戒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如果你失坏了菩提心、失坏了菩萨戒,就会带来过患。第四品紧接第三品就会讲这个问题。当我们付钱之后买了商品,我们的脑袋就逐渐清醒过来:哦,这个东西属于我啦!我要对它负责,不能随便。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菩萨戒,得到了这么大的功德和利益。当我们真正开始逐渐守护菩萨戒的时候,也要开始学会面对一些麻烦。我们内心当中自私自利的我执,并不会因为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而消失,它还会存在、还在挣扎、还在起作用。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怎样和我执斗争?怎样保护菩萨戒?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正视的问题。
所以第三品讲完之后,第四品紧接着就讲不放逸。当我们高兴完之后,要知道:如果舍弃了菩提心有什么过失,必须要小心谨慎地去守护它。华智仁波切的科判说第四品、第五品、第六品是“生起之后不退失的方便”。第一品是“珍宝菩提心,未生者令生”;第四品、第五品和第六品“已生令不退”。现在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不退失的方便
——小心谨慎地保护菩提心、修持菩提心。第四品、第五品按上师讲义,主要是宣讲了六度中的持戒度;第六品是安忍度;第七品是精进度;第八品是禅定度;第九品是智慧度;布施度散于各品中。
现在菩提心、菩萨戒已经属于我们了,和我们有关系了,要怎么样去保护它?怎么样避免给自己带来负面的过患?要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去修持不放逸品。前面讲完了略说。
己二(广说)分三:一、谨慎修学所修;二、谨慎所依暇满;三、谨慎所断烦恼。
前面讲的是谨慎取舍不放逸品,此处也是用三个谨慎来宣讲:首先是谨慎修学所修的法;第二个谨慎所依的圆满身体;第三个谨慎所断的烦恼。
庚一(谨慎修学所修)分三:一、不舍菩提心之合理性;二、舍弃菩提心之过患;三、教诫不舍菩提心。
辛一、不舍菩提心之合理性:
首先讲不舍弃菩提心的合理性,我们不能够舍弃菩提心,这方面是非常合理的:
遇事不慎思,率尔未经意,
纵已事成办,后宜思取舍。
这个颂词与下面的颂词相对应。首先看第一个颂词“遇事不慎思,率尔未经意”:我们在世间当中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率尔未经意”就是偶尔的、没有经意、没有考虑,就发誓决定要做这个事情。“不慎思”就是想是想了,但是没有谨慎地去想,没有慎重地分析。有时我们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一种是根本没有想,随口就答应说我要做这个事情;第二种是想了一下,但是没有想透彻,在没有慎重分析的前提下,自己发誓要做某个事情。
“纵已事成办”:虽然已经发誓要成办这个事情了,或者在别人面前已经说了;“后宜思取舍”:是指后来还可以再思考到底做不做,通过观察之后觉得有利益就做,没有利益就可以放弃。这是关乎个人的、属于世间一些事情,虽然有些是很重大的,但是如果和解脱道、和众生利益相比,仍然不算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世间上的事情,虽然刚开始发了誓要成办,但后面放弃了,因为自己没有观察好或者根本就没有观察,这也是合情合理的。那么对待菩提心能不能这样呢?对菩提心就不能这样了,如颂词所说:
诸佛及佛子,大慧所观察。
吾亦屡思择,云何舍誓戒。
菩提心和前面这个问题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一方面我们要守持菩提心、受菩萨戒。另一方面,它的功德利益是诸佛佛子通过大智慧详加观察、并且通过实践完全成就之后所宣讲的正法,而不是一般随随便便不经观察、不经考虑,不经实践的法要。它是一切诸佛佛子成佛、成菩萨的通衢大道,不仅经过详加观察,也经过实践检验,是完全经得起考验的方法。所以,第一就是经过诸佛佛子大慧观察;第二是“吾亦屡思择”:我在受戒之前,详细地再三观察,深思后发誓下决心一定要受菩萨戒。
“云何舍誓戒”:然而在我受了戒之后,为什么要半途而废呢?现在为什么突然想放弃这个决定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我们把上下两个颂词对照起来观察一下,对于一般世间的平凡人来说:第一,根本没有思择过;第二,虽然思择过或者是说谨慎地思择过,但必定是属于凡夫的智慧。凡夫智慧有可能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考虑到位,所以凡夫智慧必定是很有限的,中间放弃很有可能。而菩提心是经过诸佛佛子大慧观察的,诸佛和佛子的智慧完全超越了分别心。佛陀是遍知一切的,佛子是部分地证悟法性,他们的智慧都是相当圆满的,远远超胜凡夫人这种有限的智慧。
观察者一个是凡夫的平凡智,一个是属于佛菩萨的智慧,从智慧者本身来进行对比:“遇事不慎思,率尔未经意”对照“吾亦屡思择”。“率尔未经意”就是根本不考虑,“遇事不慎思”是稍作考虑,得出结论都不可靠。“吾亦屡思择”:我是屡屡思维,思维了好几年。并不是胡思乱想,胡思乱想没有任何的作用。“屡思择”的思维方式是经由佛菩萨宣讲的大经大论,经典论典中讲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修法。我通过佛菩萨所宣讲的智慧来思维,然后从比喻、理证、教证、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不发的过患,再三思维,通过慎重观察之后得到了结论。(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