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前行》第5课笔录--01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发了菩提之后,今天我们再一次一起学习华智仁波切所造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
引导文主要是引导我们的心趋向于正法,如果我们从来没有学习过正法,通过引导文的引导逐渐就可以相应于正法,法可以入于心,心融于法,从而成为一个真实的修行者。这里面的引导包含了在听法之前的发心,听法时候的行为,引导我们的心升起出离心而成为一个真实的佛弟子,引导我们的心升起解脱的意愿,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师善知识,引导我们的心升起真实的皈依、发起真实的菩提心,引导我们的心远离一切罪业、累积无上的资粮,引导我们的心和上师相应,引导我们的心通过破瓦的方式往生极乐世界。这些全都是实修的引导文,里面包含了很多修行者必须的一些作意和修行方法。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佛弟子,应该认认真真地学习这里面的内容。
现在学习的是第一部分——闻法方式。闻法方式包含闻法前的发心还有它的行为。发心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类似于显宗的共同发心,为了利益众生而发誓成佛的一种意愿,我们在听法之前应该要发起菩提心。法王如意宝和大恩上师以前在讲法的时候也曾经提到,在听法之前,上等者在出门的时候就要发心:今天我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为了利益众生来听法,这是上根者;而中根者,以前在寺院、佛学院在讲法之前会吹法螺,在听到海螺的声音时要发心,因为海螺声是传法之前的信号,所以在听到法螺的声音时应该要发菩提心;下等者是在法师提醒的时候,比如前面讲“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应该在这个时候提醒自己要发起菩提心。前面讲了要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听法的心态就比较正确,这是显宗的发心。
现在学习的密乘的发心是相应于究竟实相的一种智慧,了知一切万法本性清净的一种意乐。在听法的时候,前面已经讲过了,讲法者要观想为莲花生大士,听法者的我们要观想为莲师的最殊胜的大弟子,都是证悟者。法全都是大乘法,地方也是清净的刹土,时间也是永远不间断的常有相续轮。这些内容前面已经学习过了。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为什么这些是清净的,为什么要这样观想。原因是简略的宣说。为什么是简略宣说呢?因为大圆满前行毕竟只是针对于修行时内心当中必须要具足的一些条件,它是一种共同的前行或者加行。这些密乘中所说的——为什么一切万法是清净的,一切的世界、有情都是清净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清净的思想在这里面没有广说,也不是广说的地方。要广说的话,在《光明藏论》以及其它的密乘教言中讲得非常多,尤其是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光明藏论》中讲到了很多万法清净的一些根据,还有一些道理、推理、教证、理证等非常多,以后学完前行进入密法班的时候也可以进一步去深化学习。这方面只是简单做一些介绍,相应讲一些这方面的道理,如果完全不讲的话,大家就不知道为什么是清净的,讲得太多可能也不太合适。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提到了一些理念,但是很详尽的抉择是一带而过的。
下面我们就讲为什么这些是清净的道理。虽然前面有五种清净、五种圆满,但此处主要讲两种,一个是传法者的上师为什么是清净的,第二听法者为什么是清净的,对这两点作了抉择,其它的就可以类推了。
我们务必明确的是,之所以这样观想,是因为这些原本就是这般清净的,而并不是本不清净而观成清净。
前面讲到了一切观为清净,现在我们讲法听法的地方就是一个清净的刹土,讲法者也是清净的,听法者也是清净的,所有都是清净的。这里的清净并不是观想我们很干净——房间打扫得特别干净,房子很高档,我们穿得很光鲜,今天早上洗了脸、洗了澡,好像很清净,不是这样的。这里的清净是相应于实相的,一切万法究竟的实相都是清净的。
现在我们所在的世界,一般来讲叫做不净的刹土、秽土。我们的身体都是血肉之躯,我们的思想都是相应于我执的分别念,世界也是充满了土石、雾霾,充满了很不干净的东西。但这只是表相。这些表相之下的实相、究竟层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按照佛的智慧观察和很多教言,其实一切不清净法的本质都是清净的。清净就是相应于佛的所见,佛的智慧最清净,佛陀安住在最清净的刹土。所以,正在显现不净的当下,这一切都是清净的。
我们要认知清净的状况,当我们认知、当我们想这一切都是清净的时候,我们的心已经转变成清净的作意了。前面讲了,心和外境之间有一种很微妙的联系——当我们认为东西不干净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处在法不干净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是不清净的。当观想一切的刹土都是清净的,一切的有情都是清净的,语言、声音都是清净的,当我们认知一切都是清净的时候,我们的心已经相应于清净的境,我们的心也安住于清净的状态中,这叫做清净的意乐。心和境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
平时我们讲在对治烦恼的时候,如果要对治贪欲心,就观想对境不净,我们内心缘不净的对境,贪欲心就会被遏制住。如果生嗔心的时候,我们要观悦意的境,这个人其实是对我有恩的人,他不是故意的,当把对境观为慈爱的时候,我们的心已经放下了,嗔恨心当时已经被化解掉了。这就是心和境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联系。
佛法当中很多修行的方式都是这样转变我们的心的。当我们观想一切都是清净的时候,我们的心也跟随着所想的状态而逐渐安住在清净的意乐。我们的心现在也是安住在清净的智慧,在现相当中我们的心是起心动念的、具有无明的分别念,但是正在起心动念的分别念的本性,其实也是佛的智慧。无明覆盖的时候它是心,当把无明去掉的时候它就是佛智。我们要相应于实相来观想作意,这叫做清净观。密乘的发心就是这个意思。
前面讲的这些内容,务必要明确的是,有些人认为这样的观想只是佛法中的一种要求而已,其实本质还是很肮脏的。如果把每个人的身体解剖之后,里面是很脏的;走到外面,天空也不好,外面的环境也是土石。我们会觉得观清净只是一个要求,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清净。这种观念就错误了。这是因为我们还安住在凡夫人的思维层面上,而凡夫人的思维没办法见到万法的真如、真性。
上一堂课我们也分析过,好的眼睛和不好的眼睛所看的是不一样的。如果眼根很清净、很好,很远的地方都看得很清楚,可以把它看到的作为标准、正量。而眼睛有毛病的人,比如有胆病的时候,看什么东西都是黄的;或者眼睛很差、近视眼的话,他看到的东西是模糊的,这些不能作为正量。凡夫人看到一切是不清净的,这对应眼根不好的比喻。佛菩萨看到一切是清净的,对应于眼睛好的人看到的更清楚更准确。从这方面可以对照。
我们凡夫人认为,现在是现量见到这些不清净的,再怎么给我讲道理,也没办法说服我。其实我们太过于相信自己的所见,眼见为实,其实所眼见的只能说是某一个层次上很有局限的所谓真实。有些时候我们看到的东西也不是事实,这种情况也是很多的。我们所看到的会受自己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虽然别人做了这件事,我也看到了这件事,但是不是真实的呢?如果当时看到别人做这件事,我们本身对这个人有成见,就会认为他在做很坏的事情,他在伤害我。而本质上是他在帮助我,这些事情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我们自己很多方面都不清净,不清净的这些虽然都是亲眼所见,但这也不是一切万法的实相。如果只是从世俗的层面来看的话,当然说这一切都是不清净的,都是需要出离的。但是从究竟的层面来看,所谓的要出离的不清净的对境,本质上根本就不存在。此处的层次是非常高的,密乘的发心是所有教法当中最高的层次。所以,我们不能够完全以现在的思想、现在所接受的知识来看密乘的教言。密乘的教言讲了很究竟、很了义的层面,暂时我们没办法接受,要发愿以后一定要通达一切万法真实清净的自性。
“是因为这些原本就是这样清净的,并不是本不清净而观成清净。”如果是不清净而观为清净的话,就相当于在很污秽的粪桶外面敷上很清净的包装一样,外表看起来很好看、很光鲜,其实里面是污秽不堪。是不是这样观想呢?并不是这样。密乘当中观想一定是相应于究竟实相的。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法,从二转法轮的教义来进行观察,二转法轮所抉择的是一切凡夫人的能见和所见、八识和八识的对境,所有的法在二转法轮中抉择为大空性、大离戏。抉择的时候,首先说明一切万法是现而无自性的——虽然是显现,但它的本性是空的,无有自性可得。第一步是这样抉择。现而无自性是说现相是假的,并不是真实的存在,是假立的法,从究竟意义上讲不存在的法。我们把显现的法抉择为空,再把空也抉择为空,所谓的显现、所谓的空都是离戏的。在离戏的大空性当中,有没有这些法的显现呢?这些显现的法是丝毫不存在的。不单单不存在不清净法的显现,就连不清净法的名称丝毫也得不到。现在所谓现量看到的不清净,其实在二转法轮当中已经抉择为离戏了。
一切的法在究竟实相当中,从空性的层面、从离戏的层面来讲,不单单是不净的显现,连不净显现的名称都丝毫没有,一点都得不到。既然一点都得不到,哪里还会说现量看到的是真实的呢?不单单所看到的法不真实,在二转法轮般若体系当中,能见的眼根、能分别的眼识也是空性的。能见和所见的一切万法是无所缘、无所得的自性。所以,二转法轮抉择一切万法都是清净的。
二转法轮抉择完大空性之后,三转法轮就抉择远离一切分别念的如来藏。如来藏是和大空性双运的究竟的佛智显现,一切有情本性的佛性就可以抉择得很清楚。
从这方面看,一切不清净的法本身是没有的。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就是为了打破以下错误的观念:在实实在在存在的不清净的法的外面包装一层清净的皮,蒙在上面,这样把一切法观成清净。其实它本来是不清净的,但是我们必须要这样想,这样观,那怎么办呢?不清净的法是实有存在的,要观清净,只有在外面给它包装一下了。
是不是这样包装呢?不是。因为在二转法轮当中就已经把不清净的法完全抉择为空性了,从究竟来讲它完全就是不存在。既然不存在,为什么要去包装它呢?不需要包装。只不过我们没有认识到法本身是离戏的。我们认为有一个包装,认为它本身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就觉得,既然要观清净,就必须在这个基础上把它观清净,把它包装一下。其实根本不是。
为什么佛先讲二转?二转法轮就是抉择万法空性,这一切不清净的法就是前面讲的八识和八识的对境,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乃至于意识所分别的,这一切的一切,在空性当中一丝一毫都不存在。它没有什么可包装,它的本性就是空性的。空性的第一步就是无自性、无实有,第二步就是离戏——远离一切戏论,连名称都不存在。它就是从这个方面进行观察。
我们再再提到,如果真正要学密乘,就一定要对二转法轮的般若空性有所了知。如果这个方面不了知,对于密乘的观本尊、观清净,肯定会认为是在一个血肉之躯上强制性地把它观为一个清净的东西,但绝对不是这么回事。如果深入理解密乘这些很深邃的思想,必须要对二转法轮的空性、三转法轮的如来藏,这些内容首先有个基础,再在这个基础上去观想,那就非常自然了,因为一切万法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在修仪轨的时候,首先观想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其实就是把庸俗的东西都空掉,一切庸俗的东西都没有了,再在大空性当中去观想清净的本尊出现,就水到渠成,非常非常自然。
所以,一切万法并不是本不清净,因为所谓本不清净的东西在二转法轮当中、在实相当中是没有的,完全不存在的,所以就不是把本不清净观为清净。本来不存在不清净的法,和大空性双运的光明如来藏本自圆成,大无为法本来存在着,这样就能如实观想。
一切万法本来就是清净的,二转法轮讲的空性,三转法轮讲到了一切众生本具如来藏。在众生位、基位的时候叫如来藏,在佛位的时候叫如来。如来藏和如来从究竟的功德来讲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在众生位叫如来藏呢?如来藏还有所隐藏,现在虽然有佛的功德,但是客尘把它覆盖了,没有显现出来。有时“藏zang”就被解释成藏cang的意思,如来的本性被覆盖了,藏起来了。“藏zang”就是说众生本来具有如来的宝藏,如来的功德法就像宝藏一样存在。众生位叫如来藏,佛位叫如来——清净了客尘之后就叫如来了。佛位的如来是不是先没有、后有了呢?不是的,讲如来藏的原因就是说明佛位的功德在众生位早就已经有了,它是永远存在的,只不过我们没发现,没有去显发出来而已。
所以,这就说明了如来的清净——前面已经说了,一切都是清净的,是以佛的现量、以佛的净见量作为标准来衡量,这一切并不是不清净而观为清净,而是本来就是清净的。当佛成佛之后,就发现了这一切都是清净的,就告诉我们,众生正在轮回的时候,在我们的相续当中,在肮脏污秽的血肉之躯的本质里面,都具有佛功德。所以,我们相应于佛的功德来作观想:我就是佛,一切都是清净的。
所谓的不清净是不存在的,本来清净是存在的,这在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的思想当中已经讲到了。当然,空性在二转法轮当中已经讲圆满了,众生本是佛在三转法轮讲如来藏的时候讲了一部分,但还不那么直接,不是那么广大地进行抉择。密乘当中就讲得非常直接、非常广大。在这方面有一点差别。总之,并不是将本不清净而观为清净,这方面一定要理解。
(为什么这样说呢?以上师为例。)
前面讲到了五种圆满、五种清净,此处首先以上师为例。为什么讲法者上师是清净的?下面就讲了,因为上师是三世佛的本体、三宝三根本的总集,是三身的总集,是过去、现在、未来佛的体性,所以上师是清净的。在讲上师是清净的时候,不单单是说在听法的时候要这样观想,平时在对自己的上师认定的时候,他也是这样的。平时我们总是说,上师是三宝的总集,我们大概讲一讲这个道理。为什么上师是三根本、三身的总集?这里就有所体现。当然,我们不可能讲得非常细致、非常的广,但是大概的理念我们可以了解一些。
上师本是三世诸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之本体。
上师显现上是血肉之躯,好像是一个凡夫的善知识,其实他是三世诸佛的本体。
身为僧的本体、语为妙法的本性、意即佛的本体,可见上师是三宝的总集。
首先讲了上师是三宝的总集。上师的身体是僧众,是僧宝,可以从几方面来作理解。第一,很多上师善知识显现为出家人的形象。在我们的理解当中,出家人就是一个僧人。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讲,上师守持清净的戒律,从这个方面来讲是僧宝的自性。但是上师不一定非得出家,也有很多在家形象的上师。如果是在家形象,不显现出家的僧装打扮,也不显现守持出家的戒律,又怎么观想呢?其实说上师是僧宝,僧宝的自性在《宝性论》当中说,已经现前了法宝的叫做僧,一地以上的菩萨才能称之为僧宝。
平常说皈依三宝的时候,有些人就不太理解,他就认为僧宝就是寺院里面的僧人。寺院里面的僧人是不是僧宝?一个人不能叫僧宝,四个人以上的僧团可以叫僧宝,这是一种僧宝的含义。但是按照《宝性论》的观点来讲,一地以上的菩萨一个人就可以叫僧宝,因为僧宝内心当中要具有部分的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法宝在相续当中已经现证了。僧宝就是圣僧,已经现证空性、现证法性。
有些地方讲二宝居士,只皈依佛宝、法宝,不皈依僧宝。其实是对于僧宝的定义不理解,他认为僧宝就是寺院里面的出家人,而他可能生不起信心,就说我不皈依僧宝。但是学习《宝性论》的话就会知道,真正的僧宝是一地以上的菩萨,那有什么根据说只皈依二宝、不皈依三宝呢?其实即便是寺院里的僧人,从某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也是要皈依的。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寺院里的出家人是凡夫的话,皈不皈依没有很大的关系。为什么?因为《宝性论》当中讲了,僧宝就是一地以上的菩萨,圣者才叫僧宝,严格意义上的僧宝是这样的。皈依三宝是从这个方面进行理解的。
上师的身体就是僧宝,按直接理解说,上师是出家人、有戒律;或者说他是一个圣僧,是证悟法性者。还有一种理解的方式是,僧宝是引导者、修行的助伴。当我们在皈依三宝的时候说,佛是导师,法是道,僧众是修法的助伴,那么我们依止上师就意味着,他是我们修法的助伴,他就有一种修法助伴的身份。我们依止上师,有什么问题就问他,他给你加持,给你讲法,所以在修道的过程中,他是很好的助伴,帮助我们在修行上能够增上。所以,上师的身体是僧宝的自性。
“语为妙法的本性”,上师的语——所说的话是殊胜的妙法,妙法是引导我们趋向于解脱的取舍之道。上师的语言是殊胜妙法的本性,如果我们依止上师的语言去做,依教奉行,我们在修道的过程中就可以得到非常大的受益。
此外,妙法就是道。皈依法,法是什么呢?法是修行的道。上师的语言就是修行的道,可以这么理解。当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以妙法为道。我们依止上师,在上师面前听法,上师说你应该这样做、那样做,这样的法就是我们修行的时候应该依止的道。如果没有这样的道,就没办法到达目的地,有了道,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道从哪里来?佛经、论典当中讲了取舍之道,但是这些佛经和论典的意义,如果没有上师善知识开显的话,我们还是没有办法了解其密意。这句话到底怎么解释?如果以前没有学过佛法,我们只能够按照我们所受过的教育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比如所谓的空,我们平时在读书的时候、受到的教育中所理解的空是什么含义,当我们看佛法中的空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以曾经学习过的东西去解读这个空。是不是这个空?根本不是。
再如三宝,三宝是什么?三宝就是日月星,三宝就是爸爸、妈妈等等,这是三宝吗?东北有三宝,但这不是三宝。如果只以平常的知识去解读佛经,只按照你自己所了解的东西去解读,那么解读出来的东西离本意十万八千里,根本不可能是佛经论典的密意。你说我看懂了,我可以去修行了,那你去修东北三宝、日月星嘛?这根本不是三宝的意义。
所以,三宝等佛法,虽然佛经论典当中讲了,但是没有依止上师,没人给你开显的话,完全没有办法懂得它的含义。从这个角度来讲,上师的语就是妙法,就是道。因此,语为妙法的本性。
“意即佛的本体”,上师的意安住在佛的本体当中。大恩上师也讲了,佛性有自性住佛性和修增长佛性,一切众生都有自性住佛性。在讲两种佛的时候,一个是本来清净的佛,一个是离垢的佛。本来清净的佛是说,不管众生修行、不修行,他在地狱当中也好,在饿鬼当中也好,在谤佛也好,他的本性是有佛性的,这叫本来清净的佛。每一个众生都没有什么差别——连苍蝇也有佛性,很讨厌的蟑螂也有佛性,吸血的蚊子也有佛性,毒蛇也有佛性。每个众生只要有心识,他就有佛性,这叫本来清净的佛。
还有一种佛是离垢清净的佛。在本来清净的佛性上面有很多垢染,让你变成了众生,你垢染很重,就堕地狱了,显现旁生的垢染就堕入旁生。离垢清净的佛是说,他通过修行的力量把垢染一分一分去掉,完全去掉之后,现前像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一样的佛功德,这叫离垢清净。
上师是两种清净。第一他是本来清净的佛;第二,离垢清净的佛他也现前了。但讲是讲两种,其实只有一种。现前的离垢清净的佛和本来清净的佛其实就是一个,只不过是根据众生位和佛位来划分的,众生位是本来清净的佛,他修行把垢染清净掉之后,叫离垢清净的佛。其实离垢清净的佛就是众生以前内心当中本来清净的佛,只不过垢染没有了,现前了而已。上师通过修行已经完全现前了离垢清净的佛性,因此他的意就是佛的本性,安住在佛的体性当中,已经遍知一切,远离一切垢染。所以他的心就是佛宝。
佛宝就是导师了。我们皈依三宝的时候要皈依佛,因为佛是导师。为什么要皈依导师?因为他完全能够了知一切,能够作为引导者,所以就是导师。上师就是引导者,因为上师安住在佛的体性当中,他完全现前了佛性,才可以真实地引导我们。如果没有现前佛性,就可能引导不了。如果你是一个开车的司机,你可以引导你的弟子把车开好;如果你是一个阿罗汉,你就可以引导你的弟子怎样把阿罗汉当好;如果我们学习了一些经论,我们就可以引导其他一些弟子,把这个颂词解释好,把这个论典学好。我们引导的能力有限的。要引导众生成佛,必须要自己完全证悟佛性。
佛陀为什么是导师呢?他是三界导师,要把众生引导成一个好的司机他可以做得到,要把众生引导成一个阿罗汉他也可以做得到,引导成初地菩萨、引导成佛他也做得到,这才是真实的导师、究竟的导师,这是非常稀有的。上师已经现前了佛的本性,他完全可以是导师,我们依止上师,他完全可以把我们安置在佛地。所以说上师的意就是佛的本体。
从以上角度来讲,上师就是三宝的总集。
再者,身为上师、语为本尊、意为空行,上师是三根本的总集。
三宝、三根本,平常在密乘、皈依中经常出现。三宝就是佛、法、僧,三根本就是上师、本尊和空行。在三根本中,上师是加持的根本,我们要得到加持,它的根本就是上师。本尊是悉地的根本,悉地是梵语,翻译过来就是成就。要赐给我们成就、悉地——共同的成就和不共的成就,来源就是本尊,所以本尊是成就的根本。空行是事业的根本,成就之后或者之前要显现事业,都是空行赐予的。叫三根本的原因就是这样的。加持的根本、成就的根本和事业的根本,这就称为三根本。
尤其是密乘的行者,经常都要修三根本:要修上师瑜伽,修本尊的心咒、仪轨,还要修空行。上师也是三根本的总集。修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修的时候是分开修,修上师的修法,本尊的修法,空行的修法,但是三者的本体是一致的,本体既是上师,也是本尊,也是空行——上师、本尊、空行在上师的相续中完全具备。所以我们在修本尊的时候也不要脱离上师,现在要修本尊了,就把上师抛在一边、不观想了,不是这样的。其实在观本尊、修空行的时候,要了知他的本性就是上师。这是修行必须要了解的一个窍诀,也是观想的一种基础知识。
“身为上师”,他的身体就显现为我们依止的上师,给我们讲法、加持,可以解除疑难。也就是上师言传身教,给我们讲法,他的身体也会显现应该这样做、那样做。上师赐予加持,你说上师给我摸个顶加持一下,或者吹口气加持一下,修上师瑜伽的时候祈祷上师:上师给我加持一下。上师是加持的来源。
如果我们想要获得加持的话,必须要对上师有信心,之后真诚地祈祷上师,这时候就会得到加持。如果对上师很恭敬、很有信心,就会得到全分的加持,上等的加持。如果信心中等,会得到中等的加持。如果没有什么信心,就得不到什么加持。为什么我们要对上师有信心呢?主要是上师的加持力完全看自己的信心清净与否,如果信心清净,加持就会很清净,很迅猛;如果信心打折扣,有欠缺,就没有办法真实获得加持。我们想要得到加持,必须要恭敬上师的原因就是这样的。
第二是“语为本尊”,上师的语就是本尊。在修成就的来源本尊时,首先在上师跟前得灌顶,之后,上师再给我们传仪轨,并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念本尊的咒语,通过念诵来成就本尊。很多成就本尊的方法都是念仪轨,它的核心就是咒语,通过念很多咒语,逐渐和本尊相应——咒语其实就是本尊本身。通过咒语和本尊相应之后,自然而然会获得成就。从这个角度来讲,上师的语言是让我们成就本尊的来源。这是语为本尊的一种解读。
还有一种解读是,上师的语言本身就是本尊,在显现上上师无论说开玩笑的话还是讲法,都是在说某种语言,而语言的本性就是咒语的本性。幻化网当中有密咒品,也讲了这个问题。从这个方面讲,语言本身就是咒语,而咒语是本尊法的核心,语为本尊也可以这样去解读。我们要了知上师的语就是咒语。
咒语好像就是召唤、祈祷,有些咒语的确是这样的。但是真实的咒语和本尊本身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比如嗡班匝萨埵吽,就是金刚萨埵本身,当我们念嗡班匝萨埵吽的时候,就一次一次地在和金刚萨埵在相应。因为金刚萨埵咒语代表了金刚萨埵本身,他所具有的一切功德全都含摄在咒语当中。所以我们念一次就相应一次,念很多的时候自然而然一直在相应,最后就可以成就它。“嗡嘛呢吧美吽舍”“嗡阿吽班匝格热班玛色德吽”也是这样的。这些咒语都是代表所修的本尊,虽然看不到本尊的样子,但是他用咒语的方式来体现,如果你念咒语,你就可以相应,得到加持,然后现见或者成为无二无别。语为本尊也可以从这个方面来理解。
“意为空行”,空行字面理解是空中行走的意思,行于空中。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解释,空就是大悲和智慧,行就是安住在里面——行于大悲空性,他所有的心没有离开过大悲和空性,这就叫空行。行就是行于这个境界,在这个境界当中如是地安住,如是地行动。有些地方上师解释说,空行就是女性的佛、女性的成就者,比如金刚亥母、妙音天女、作明佛母等等。很多修行当中,空行的修法基本就是这些,比如修金刚亥母,或者修妙音天女、修作明佛母、度母等等,都属于空行的自性。
意为空行是指,上师内心的意安住在大悲和智慧当中,而“空”就是大悲和智慧,一切的证悟完全现前、完全安住在这个当中就叫空行,所以,上师的心和诸空行的密意无二无别。因此,在修空行的时候,不要想着空行和上师是分开的,空行是女的,上师是男的,这二者之间肯定没有什么关系,不是这样的。男、女其实都是一种相,在法性当中是没有男女的。不是说证悟时,证悟了男的本性,或者证悟了女的实相,这是没有的。为了要体现某种根基的修法的缘故,要作这样一种示现。上师既是上师,也是本尊,也是空行,而空行是事业的来源。我们要成办事业,息、增、怀、诛等很多事业都是通过空行进行助伴的,通过空行来成就殊胜的事业。有的时候也说空行是遣除违缘的。或者空行成就事业,护法遣除违缘,加一个护法——上师、本尊、空行、护法。不加护法的话,空行就是遣除违缘、成办事业,从这方面理解。
上师是三根本,上师既是加持的来源,也显现为本尊悉地的来源,也显现为空行,属于事业的来源。所以,上师、本尊、空行就是身、语、意,三个好像是分开的,其实就是上师的身、上师的语、上师的意,所以,上师、本尊、空行都是上师一个本体当中所包含的。讲的时候,似乎在讲一个上师、一个本尊、一个空行,但其实三根本就是上师。上师就是三根本的总集,应好好地恭敬,依止的时候也好好地依止上师,修本尊的时候也应该把本尊观为上师的幻现、幻变,这样既修了三根本,也没有离开上师的自性。以上是讲,上师是三根本的总集。
也可以说,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总集三身。
上师的身体是化身,就好像当年释迦牟尼佛的身体是化身一样。佛陀的化身显现在我们跟前,显现为上师的身相,不管显现的是年轻的,还是中年的、老年的、男的、女的,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上师的身体都是佛的化身。
在讲三身的时候,化身只有佛才有,平常说这是谁的化身,是一种宽泛的讲法。如果不和报身、法身连在一起说的话,说这是谁的化身,大概可以这么讲的。如果是三身当中的化身,只有佛才有,其他的没有。因为化身是和报身、法身连在一起的,其他的菩萨没有报身、法身,真实现前三身的只有佛。
身为化身的上师是佛的化身,是佛的幻化。前面也讲过这个问题,上师显现为善知识的时候,根据不同有情的根基,从大乘的角度讲,大概显现为三类。
第一类,上师显现为佛的形象——三十二相的佛,他也是上师。比如说释迦牟尼佛,他就是一个上师,只不过当时没这样称呼而已。佛陀当年在舍卫国等地方,他就是大众的上师、导师。所以有些上师是以佛的形象来示现的。有的上师显现的是菩萨的形象,他的功德和菩萨的功德是相应的,是以菩萨的形象示现的上师的形象。尤其是现在,当然百分之百不敢说,现在世上的上师显现像我们一样的凡夫形象,也生病,也走路、吃饭。他显现的是凡夫的形象,但他是佛的化身。
所以,有些上师是以佛的十全十美的方式来示现上师的形象,就像释迦牟尼佛;有些是以菩萨的形象示现;有些以凡夫的形象示现。我们现在的福报很浅薄,所以根本见不到十全十美的三十二相显现的上师佛陀的形象,也见不到像菩萨那样、功德比较圆满的形象,只能根据我们的根基意乐,在我们面前示现凡夫形象的上师善知识。当然,虽然示现的是一个凡夫善知识,他内心是安住在佛的境界当中。所以,他的身体是佛化身。
“语为报身”,语言就是报身。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了,风和语言清净了之后就叫做报身。风就是身体里面各式各样的风,风脉明点中的风形成了语言,这种风的本性、或者说语言清净之后,就显现为报身的自性。上师的风和语言都已经清净了,示现为报身。这方面比较难理解一点。
我们换一个方式,也许好理解一点。报身是什么呢?按照《经庄严论》等一些经论的讲法,报身也叫食身、受用身,报就是受用的意思。佛陀自己受用自己的功德,叫做自受用。还有他受用,此处从他受用就比较好理解,让谁受用,受用什么?佛陀的报身、受用身主要是让一地到十地的菩萨受用正法,佛陀的报身不间断地给一地到十地的菩萨讲法。我们说报身常住,因为一地到十地的菩萨不像凡夫人一样有很明显的生老病死,所以佛陀的报身也是常住的。佛陀为什么会显现报身?他是不间断地给一地到十地菩萨讲法,没有一刹那的中断,这是受用身——让清净的眷属受用正法,这个叫报,报就是受用的意思,报身就是受用身。受用身就是让这些眷属受用正法。
前面讲到食身,食身也是受用,受用的是妙法之食,并不是吃米饭、吃面条的食,正法就是食。菩萨们食用正法的来源是报身。上师的语言就是报身,不间断地讲法,体现报身给清净的眷属不间断讲法的自性。
“意为法身”,上师的意完全安住在法身的证悟当中,所有佛的证悟都已经现前了,离开一切戏论的法身的证悟已经现前了,这叫做意为法身。
上师是总集三身——法、报、化三身。真实的法身只有佛才有,有些时候说,菩萨是法身大士,这是从现前了真如本性的一分、两分、乃至于多分说的,而真实的法、报、化三身中的法身只有佛才具有,报身也是只有佛才有的,其他的菩萨没有报身。我们说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的报身像时,好像菩萨有报身。其实不是的,因为文殊菩萨早就成佛了,观世音菩萨也成佛了,所以文殊菩萨报身像可以这样讲,报身装饰也是这样的。真实的法、报、化三身只有佛才具有,一般的人就没有所谓的法、报、化三身。
上师是过去诸佛之化身、未来诸佛之源泉、现在诸佛之补处。
上师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的本体。刚才第一句话讲到了上师本是三世诸佛之本体,怎么样体现呢?第一,他是过去诸佛的化身,他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的化身,现在显现为上师的形象。佛陀在经典当中讲“阿难莫哀伤,阿难莫哭泣,我于未来时,化为善知识,利益汝等众。”佛陀也说,以后我会化现为善知识的形象来给你们讲法,来调化你们。从这个教证也可以说,真正具有法相的上师是过去佛的化身,化现在我们身边。
前面我们讲了,现在众生的福报很差,没办法通过我们的福报来感应一个很圆满的佛的身相,只有相应于我们自己的根性,感召一位善知识的形象。就像天上的月亮,要显现在地上的水当中,如果没有水就显现不了;如果水很脏,显现的月影就很模糊,不是很清晰;如果水器很圆满,里面的水很干净,显现在水器里面的月影也会非常清净、非常明显。如果有风吹动也不行,如果没有风,而且水器很圆满,水很清净,中间没有云等什么的遮障,所有这些条件都具足了,显现在水器当中的月影不就非常明显了吗?
佛时代的这些有情的法器,就像地面上很清净的水一样,他们有这么清净的福报,感召了一个释迦牟尼佛这样的上师直接给他们教化,给他们讲法。而现在我们的相续比较污浊了,相当于我们的水器也不是那么圆满,水器里的水也不是那么清净,所以在我们面前示现的月影——上师,显现上就有某种缺陷。不是说上师本身有缺陷,而是我们自己有缺陷,导致了显现在我们相续当中、我们面前的上师,就不像佛一样身相圆满,神通、智慧也不像佛显现的圆满。我们要理解这个问题。
上师是佛陀的化身,他是跟随我们的根基。如果我们要召感一个像释迦牟尼佛那样的上师,只有这个要求的话,或者佛陀的悲心只限于给这些圆满根基的人,那么我们现在根本没有办法遇到佛的化身。就是因为佛的悲心,我们自己也有一定的福德,所以在我们面前显现为上师,我们遇到他,生信心,在他面前听法,得到了收获。他讲的法让我们得到了收获,佛来了也是这样的,也是讲这些。
我们可能会说,佛来了就不一样了,加持更大,我可能得到的收获更大了。那也不一定。你的接受程度就是这样的,你的根基就是这样的话,即便是佛亲自来调化你,你也有可能像提婆达多、善星比丘一样——他们遇到了佛,佛也给他们教化了,他们也是听不进去。所以,是不是一定遇到了比我现在的师父,还要清净圆满的、还要好看的某位上师,我就怎么样了?那不一定。你有福报遇到佛,但有没有福报,佛讲的东西你能听进去,你能够受用——这个还是不确定的。
为什么一定要对上师生起强烈的信心呢?你的信心越强烈,就说明你的心越清净;你的心越清净,虽然你现在在末法,但是你的心清净了,也能够感觉到像佛那么强烈的加持——上师在你面前显现佛的加持力,关键是看我们对上师的信心程度。虽然显现上是一个血肉之躯的凡夫善知识形象,但是你的信心把他看成佛,去祈祷去观想的话,其实佛的加持照样通过上师给你传递出来,你仍然可以收得到像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上首弟子们得到的那种加持。我们说要一生成佛,若你不以对佛的信心来得到佛的加持,又何谈一生成佛呢?根本不可能。所以成就与否,关键就看你对上师的信心怎么样,上师就是佛陀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能够祈祷、能够依止的,直接能够调伏我们的我执的殊胜善知识。
上师显现的时候不会成天笑嘻嘻的,你想什么他就满足你什么,有时这只能增长我们的我执而已,觉得自己了不得了。上师出世(我当时看到这些教言,觉得很奇怪,但是后面思维,就觉得非常有道理),出现在我们面前,主要的工作就是折磨你。并不是很凶暴地折磨你,而是折磨你的我执,他要把你的心从轮回的模式调到解脱的模式。你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完全没办法调伏的,他就要折磨你、让你难受。当你难受的时候,你就慢慢舍弃了轮回当中的很多思想、行为,相应于我执的、烦恼的,我们很习惯的、觉得很安全的所有轮回众生的思想,他全部都要给你扭转过来。当然你会很难受了,因为他告诉你的是一个全新的东西,他要告诉你解脱道的东西。
当你觉得自己了不得的时候,他就会来加持你,有的时候骂、打,让你难过,折磨你。所以我们不要想,上师对我很好,天天笑嘻嘻的,这说明你有可能还不是法器,上师显现上还不能用真实地调化你、让你解脱的方式让你去做。有的时候,我们觉得:我和上师的关系好得很。这是不是真正的成为法器了?我们并不是说完全不可能,有些上首弟子上师对他很欢喜的,他的根基也很好,方方面面都很好,上师对他非常好。
但是,我们看看上师调化弟子的很多公案,有的时候都不是这样的。你如果是法器,有很多非常规的方式来调化弟子,让你很难受,当你觉得这段时间,上师这种行为我习惯了,我觉得可以了,他马上换一个方式,让你颠覆自己的思想,又让你开始怎么怎么样。他就是不断地调伏你的我执、固有的分别念。
有的时候我们说:上师好像对我很冷淡,上师对我不高兴啊。其实也可能他把你当成一个弟子在调化,他觉得你是一个法器,你可以接受正式的调化了。
我们在依止上师的时候,刚开始上师都是笑嘻嘻的,天天都是很高兴,看见你很高兴,那个时候你刚刚进来,还接受不了真实的严格调化。当我们决定要依止的时候,他的方法就变了,你会觉得上师对我很冷淡啊。其实,他开始真实的把你作为弟子来摄受了,刚开始的时候给你结个缘,让你进来,他当然要很温和,因为你只能接受这个层次。(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