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69课

2015-02-11 生西法师宣讲 菩提如意宝珠



《入行论》第69课笔录

原文作者:寂天菩萨

本文作者:生西法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共分十品,系统地宣说了一个凡夫怎样通过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的方式来圆满正等正觉的果位。如果要进入菩萨道,必须要生起菩提心;如果要生起菩提心,必须要学习生起菩提心的方法。本论就是关于如何生起菩提心的殊胜指南和窍诀。

十品中前三品宣讲了菩提心未生令生的方法;四、五、六品宣讲了菩提心已生之后不退失的方法;七、八、九品宣讲了在菩提心不退的基础上如何再再增上;第十品宣讲了如何做广大回向。在这四大部分内容中,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二大部分:菩提心生起之后如何保持不退失的殊胜要点。

宣讲正知正念的第五品告诉我们,如果想护戒就必须护心;如果要护心就必须守护正知正念。守护正知正念是护心的一种殊胜窍诀,而护心也是护戒的一种殊胜窍诀。我们知道守护戒律,但真正的戒律并不一定如我们理解的那样:好象是一种束缚——约束我们的身语行为应该怎样如理如法,怎样通过佛的教法去了解和守持,似乎有种教条的感觉。其实从护戒的方便是护心来看,实际上戒律主要是护持我们的心。因为我们的心平常都处于自私的状态,处于烦恼的状态,那么就需要守护我们的心,将心调伏到善法的状态中,让我们自私自利的心通过修持产生利他的广大意乐。

只有产生了利他心,菩萨戒才可以护持清净。如果利他心没有产生,在外在的形式上怎样去守护菩萨戒,也无法真正了知其精要。故而,佛教当中有一种说法:如果生起了出离心,守持别解脱戒就很容易;如果生起了菩提心,守护菩萨戒就会非常容易;如果内心当中生起了清净观,守护密乘戒就变得很容易。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没有了知这些精要、核心,只是在形式上守持戒律,则无论如何也难以真正契合戒律的精神。所以,守护戒律的关键在于护心,护心的方便在于守护正知正念。

下面讲的内容是为了知学处而参阅经典。要了知广大的学处,不能够只满足于学习少量论典。因为任何一部经论所介绍的修学方法、学处,都是侧重于某个侧面或局部,除此之外的诸多方面,或限于篇幅,或限于听众的根器、知识水平等而无法一一广说。正因如此,佛在宣讲不同大乘经典的时候内容各有侧重;同理,一部论典也只是对某一个方面加以广说,倘若只是满足于一经一论的学习,便无法了知广大无边的菩萨学处。

广学经论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在大经大论中,对大乘的观点和修行方法,都做了非常系统、全面的介绍。尽量多学大经大论,有助于我们全面地了知这些内容。这样,我们的心胸才会宽广,了知的层面才会非常深邃、广大。具有非常深广的智慧,则无论对战略层面还是局部具体修行的认识,都将产生很大的帮助;在种种分别念、烦恼产生的时候,才可以有比较契合实际的对治方法。

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处于五浊恶世之命浊中,即便不出现横死,寿命亦不过几十年而已,如果横死的因缘出现,寿命更短。这种情况下,想修学所有经典很困难。但是,对于传承祖师所介绍的一些大经大论,是必须要学习、掌握的。尤其对于修学菩萨行学处方面的经论,要尽量多学习、掌握和实践。尽量养成阅读大经典、大论典的习惯。当我们学习了内容相关的其他经典、论典之后,可以帮助自身更全面地加深对当下所学内容的理解。作为一个佛弟子,对于佛陀所宣讲的主要内容,应该尽可能多地去学习并加以思维和实践。

颂词已经告诉我们“经中学处广,故应阅经藏”,这么多的经藏究竟该如何通过最有效、最契合实际情况的方式去学习呢?寂天菩萨做了一个概括性的介绍:

首当先阅览,虚空藏经部,

亦当勤阅读,学处总集论,

佛子恒修行,学集广说故。

六句颂词的前两句是一个部分,后四句是一个部分。首先讲前两句“首当先阅览,虚空藏经部”。如果要了知学处的话,首先应当阅览《虚空藏经》。《虚空藏经》对学处宣讲得比较透彻,讲解了怎样发心、怎样获得菩萨戒、菩萨戒的学处是怎样的、怎样护持、犯戒了怎样去还净、怎样重新受戒等等。《虚空藏经》比较全面地包含了大乘菩萨获得菩萨戒、守护菩萨戒的内容。

《虚空藏经》提到了虚空藏菩萨。按照藏传佛教体系,虚空藏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汉传佛教对于八大菩萨有不同的讲法)。对于修菩萨道的行者来讲,虚空藏菩萨是和菩萨戒相关的殊胜本尊。经常祈祷虚空藏菩萨,能让我们在守护菩萨戒、修持菩萨道方面获得最大的顺缘。假如违背了菩萨戒,犯了菩萨戒的根本戒,也需要在虚空藏菩萨面前做忏悔,以祈祷虚空藏菩萨的方式来进行还净。

从本体来看,八大菩萨都是一体的,但他们显现的事业各有不同。文殊菩萨显现的功德是智慧,祈祷文殊菩萨,能够令我们在生起智慧方面具足顺缘。由于我们的本性就是原始智慧的本体,所以经常祈祷文殊菩萨,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生起了知经论的世间智慧,对于生起胜义智慧也有决定性的帮助。观世音菩萨显现的功德是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是满愿;虚空藏菩萨是帮助行者清净菩萨的学处以及犯戒之后还净。

实际上,在修学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我们并非孤军奋斗:不但佛在随时随地帮助、提醒我们,以八大菩萨为首的诸大菩萨也从不同侧面发愿利益我们,在冥冥中给予我们很多助缘和加持。了知各大菩萨的不同愿力并经常祈祷,则决定会得到最猛烈的加持和帮助。

上师在讲记中提到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对《虚空藏经》的重视程度不同:汉传佛教以《梵网经》中的菩萨戒作为授戒和护戒的依据,对《虚空藏经》的重视和弘扬程度不及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则以《虚空藏经》和《瑜伽师地论》为依据,对《梵网经》的重视程度不如汉传佛教。因为所传承经论的依据不一样、众生的根基不一样,所以出现了不同的佛教体系遵循不同的经典传承的情况。

其实,作为守持菩萨戒的佛弟子,不单《虚空藏经》要看,《梵网经》之类的经典也要看。了解不同经典对于菩萨戒是如何宣讲、如何护持的,对护戒会有很大帮助。佛教内部不同的流派、传承和体系,不要成为水火不容的怨敌。这一点,上师在很多场合都讲过。其实,所有佛经论典都是菩萨修行的窍诀和依处,都是可以信任与依靠的殊胜经典。只不过由于不同的传统、传承,或因弟子的根基不同,弘扬有所侧重而已。因此,除了《虚空藏经》,其他如《梵网经》、《瑜珈师地论》、《大乘经庄严论》等殊胜经论都应该多加学习,以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知在修学菩萨道过程中所应护持的学处。

第二部分是后四句,介绍了一些我们需要学习的论典。“亦当勤阅读,学处总集论”: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应该精勤阅览和学习《学处总集论》。《学处总集论》即《学集论》,亦是寂天菩萨所造。据记载,寂天菩萨在显宗方面有三部比较著名的殊胜论典:《入菩萨行论》、《学集论》、《经集论》。“佛子恒修行,学集广说故”:这部论典是一切大乘学处的总集,对于一个佛子应该恒时修行的关要作了广大宣讲。《学处总集论》中讲到无我空性、菩提心的殊胜性,讲到护身,讲到正知正念、安忍、精进等。总之,《入行论》的内容在《学集论》中都有,而且宣说更广大;一些《入行论》中所没有提到的窍诀,在《学集论》中讲得非常清楚。以此缘故,寂天论师希望后学者精勤阅读《学集论》。《学集论》有汉译本,里面的古文特别难理解。事实上,古时候翻译佛经、论典,都是采用当时的白话文。然而,由于时代变迁和语言演变,从前的白话文变成了晦涩难懂的古文。如果没有一点古文基础和佛学基础,阅读起来很困难;倘若有了一定的佛法基础,再以精进的态度去学习这些经典、论典,应该还是可以看懂一些。

或暂阅精简,一切经集论。

亦当偶披阅,龙树二论典。

学习《学集论》之后,寂天论师希望行者偶尔抽时间阅览一下他所造的《一切经集论》,简称《经集论》。顾名思义,《一切经集论》便是将一切大乘经典的含义结集在一起。据有些传记所述,《经集论》摘录、汇集了135部大乘经典的要义,寂天菩萨把佛子修持大乘的学处以阅经摘要的简短形式呈现出来。《经集论》也有汉译本,大家有时间也可以去阅读。

寂天菩萨在那烂陀寺时,最初显现为“三想者”,好像既不学法,也不禅修,又不跟僧众一起闻思修行,导致一些只看表面的人误以为他不是真正的修学者,想把他开除。以此因缘,寂天菩萨在诵经法会上诵出了《入菩萨行论》,并在念诵过程中身体腾空,最后消失,到了其他地方弘法利生。后来,两个比丘在吉祥功德塔这个地方找到寂天论师,论师告诉他们,在他以前所住的房子里藏有《入行论》、《学集论》、《经集论》三部论典的原文。(有人认为应该是两部论典,因《入行论》是口诵的)。有些传记中这样描述:当僧众要求寂天菩萨念诵以前没有听闻过的法义时,菩萨在法座上曾如是思维:《学集论》太广,《经集论》太略,《入行论》不广不略正合适,因此诵了《入行论》。或许正是以此因缘,显现上《入行论》比另两部论典弘扬更广,更受人们重视。人们非常熟悉《入行论》,其加持也是无以伦比。要知道《学集论》、《经集论》也非常殊胜,三者不可偏废,因此寂天论师也要求我们应该暂时阅读一下《经集论》。

“亦当偶披阅,龙树二论典”:在情况、时间允许的条件下,也可以偶尔披阅龙树菩萨所造的两部论典。无著菩萨在注释当中解释“披阅”为“勤奋地研读”。龙树菩萨所造的两部论典也叫《学集论》和《经集论》。虽然名字一样,但是内容应该是不同的。讲义中介绍,如今只有《经集论》藏译本留存,《学集论》藏译本、汉译本都没有。寂天论师出世的时候,龙树菩萨这两部论典的梵文本应该都有,但是由于印度的佛法在历史上也如同汉、藏两地的佛法一样,曾经遭遇过多次法难,很多殊胜的经论在法难中遭到了毁坏。或因为时间太长的缘故,由于各种因缘而散佚。

印度历史上,在无著菩萨(印度的)出世之前,经历过三次比较大的法难,导致整个大小乘教法受到很大的打击。

据说其中一次缘由是:当时印度有两个国王,一个信奉佛法,一个信奉外道。信佛的国王送给另一个国王一件做工精美的无缝天衣。然而不知何等因缘——可能是缝制过程中的失误,或是众生业力的显现——在衣服上显现出了一个脚印。外道国王认为是对他的诅咒,非常气愤,于是发动大军攻打崇尚佛法的国家,给佛法造成了很大的损伤。

另一个因缘是:有一个外道老太婆,听说佛法中有一个偈颂,内容是三宝圣众摧毁外道的“邪头颅”,其实是摧毁邪知邪见的意思,但她认为是对外道的诅咒、污蔑。所以引来大军灭佛,对佛法再次造成伤害。

第三次伤害的起因:有两个外道徒去寺庙讨饭,一个沙弥不但没有给,而且把脏水倒到他们身上。这两个外道非常气愤,于是开始修持一种叫做“日火法”的外道法术,修成之后烧毁了很多经典,损毁了很多佛教寺庙。上述即是印度佛法三次大的法难。

之后,无著菩萨和世亲论师出世。世亲论师精通了《大毗婆沙论》,写下了著名的《俱舍论》,弘扬小乘的教法。无著菩萨在鸡足山修练12年后见到了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把他带到兜率天,为之宣讲了弥勒五论。然后,无著菩萨在人间弘扬大乘的教法。在无著菩萨的教化下,世亲论师开始进入大乘教法,造了很多大乘经典的注释。通过两兄弟的努力,大乘佛法再次弘扬起来。当年寂天论师出世时,很多殊胜的经论还是存在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种种外在的因缘、众生业力的因缘,诸多殊胜的论典也逐渐隐没了。

现在我们有机缘学习《入菩萨行论》,这部很殊胜的论典还没有隐没、消亡,这也是众生福德的感召。它存在于世间,对众生是很大的加持。假如说再经过几次法难,像《入行论》这样的论典在世间消亡的话,那将是众生的一大损失。因此,对于《入行论》以及寂天菩萨推荐的《学集论》、《经集论》,既然现在我们有学习的机缘,那么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广加参阅。作为一位大菩萨,寂天论师绝不会只推荐自己的论典而轻视龙树菩萨的著作,只要是对众生有利益的论典,不管是不是自己所撰,他都会介绍给众生。从世间显现上看,寂天论师推荐的《学集论》、《经集论》摄受众生的程度和龙树菩萨的两部论典确实还是有差别的。

经论所未遮,皆当勤修学,

为护世人心,知已即当行。

在经典和论典当中没有遮止的行为,皆当勤修学;为了护持世人心的缘故,对于这些殊胜的学处,了知之后就应当实践、行持。

我们首先要知道经论当中究竟遮止了什么?如:粗重的烦恼、严重的恶业、自私自利的心念、违背菩提道的学处或者让世人不生信心的行为等等,都是经论中所遮止的,绝对不能做,否则对自他、对整个教法都会带来损失。这方面了知之后,就要千方百计地约束自己杜绝这些恶行。相反,经论中没有遮止的善法——对众生有利、对自己修行有利的任何一种善法,大至弘法利生,小至一个顶礼,了知之后都应该精勤修学。上述是从完善自我修行的角度加以宣说的。

下面从利他的角度进行宣说。“为护世人心”:菩萨利益众生是从护持他人的心相续开始。那么,如何护持世人的心呢?一方面不要让别人产生邪见、不让别人退失信心;另一方面,要通过菩萨精进勤奋的努力让世人产生向道之心,产生利他的菩提心,护持他们的心安住于道、安住于利他的状态。为什么很多菩萨去世之后还会乘愿再来?就是为了让尚未生起利他心的众生生起这样的善心,并帮助那些通过菩萨的教化业已生起利他心的众生,令其善心坚固且再再增上,乃至有能力独立修行,直到成为圣者的相续为止。在此之前,菩萨都会去护持世人心。

怎么样护持呢?大乘的经论中说要为众生做“不请之友”——众生没有请求你,但是你自己要主动做众生的法友。在众生需要的时侯主动地帮助他,帮他维护相续中初生起的菩提心。虽然我们依靠上师的恩德,通过上师慈悲的加持,现在进入了学习大乘教法的行列,但实际上我们依然需要很多人来维护。正如大乘经论所言,初发心菩萨的利他心如同大药树王的树芽一样,虽然生起了但非常脆弱,如果没有佛菩萨、团体和善友的帮助与守护,我们相续中刚刚生起来的善心很可能因一个小小的违缘而夭折。所以,我们既需要通过经常闻法、看书、修持等方式来护持相续中的菩提心,也需要其他外缘的护持。

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也要护持他人的利他心。初学的阶段,有时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属于被守护的对象;有时需要互相帮助;有时要帮助、护持他人的利他心。当然,如果我们自不量力去做很多事情,可能因遇到挫折而退失自己的善心;有时可能太过于保守,觉得自己毫无能力而无所作为。这些都是不必要的。

总之,作为修行菩萨道的人,一方面要想方设法保持自己相续中的善心,另一方面也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人产生善心,或者为他人提供修持大乘菩提心的助缘。“为护世人心,知已即当行”,了知之后,我们就应该去行持大乘经论中所鼓励的、没有遮止的殊胜大乘学处。

壬三、略说护持正知之法相:

前面已经广大地宣说了正知正念,现在是对上述法义的总结和归摄,尤其着重宣讲护持正知的法相:

再三宜深观,身心诸状态,

仅此简言之,即护正知义。

此处讲到了护持正知的意义和护持正知的法相。什么是护持正知的法相呢?“再三宜深观,身心诸状态”:我们应该一而再、再而三地对自己身语意的状态做甚深观察。前面已经再再讲过,护正知就是经常观察自己的三门。此处从两个层面宣说:一是“再三观”,一是“深观”。深观就是做甚深的观察,而非随随便便敷衍了事。怎样做甚深观察呢?就是通过我们的智慧,或者借助《入行论》中寂天菩萨的智慧、诸佛菩萨的智慧,以之作为观察的手段和方法,再再地去观察、了知自己的身语意处于何种状态。经常观察我们的身语意,就可以在此基础上产生正念、护持正念。

正知和正念二者之间相辅相成,既可以通过安住正念重新返回正知,也可以通过护持正知而引发正念。最初必须要刻意观察,养成习惯之后就可以很自然地观察,就像我们习惯了做某事,做起来就会自然而然。修持佛法应该达到佛法和我们的生活、生命完全融为一体的状态。如果没有把佛法的法义和自己的起心动念乃至生活完全融为一体——在看书、听法、打坐的时候好像在修学佛法;但放下法本、出座之后,就彻头彻尾变成了不学佛法的世间人,如此佛法和生活就脱节了,就会觉得修学佛法对调节我们的烦恼没多大作用。因此,我们应想方设法把佛法的思维、修行融入内心深处,引入到日常生活中。无论行住坐卧、工作生活,时时处处都以利他的慈心和佛法的智慧去观察。无常观也好,空性观也好,利他观也好……活学活用所掌握的法义,把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使之成为常态性的修持,这是最重要的。仅仅把修持佛法当作工作紧张之余的休息和消遣是不对的,佛法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份。这样修行佛法,才能真正与法义相应。

己三、教诫结合相续而精进:

这部分教诫我们应该结合相续而精进行持法义。颂词当中讲到:

法应恭谨行,徒说岂有益?

唯阅疗病方,疾患云何愈?

对正法应当恭敬而行,如果仅限于口中简单说说而不践行,对于调伏我们相续中的烦恼有何意义?就像只是阅读治病的药方却不服药一样,对疾病的痊愈毫无帮助。

其实,修持佛法无外乎闻、思、修三个步骤。首先是听闻,听闻之后是思维,思维之后去修行,修行就是实践。这三个步骤对绝大多数众生而言都具有可操作性,是真正有利、自然的修行方式。首先,如果不听闻就无法了知修行的方法;其次,由于听闻得到的智慧比较肤浅,很容易被平时乱七八糟的分别念以及种种外缘所冲淡而湮灭,因此,要让佛法的观念真正扎根在心中产生定解,必须要经常看书,反复地思维观察,通过思维产生正见之后,缘正见反复地串习,这就是修。多次串习之后,法义就会渐渐和自己的心相应,开始融入相续,起心动念都与法义密不可分,这就是修行所要达到的状态。

但要切记:如果闻思修脱节,或者没有很好地协调、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则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人想实修的念头很猛烈(当然这也是好事),但是没有经过闻思的阶段就开始修行,由于缺少前期的准备,甚至于都不知道应该修什么。因为我们要通过闻思的阶段来确定应该修什么,应该缘什么方面去修持。如果没有经过前行方便,那么,虽然他想修,也确实能够坐下来修,但是由于他不懂得应该从哪方面去修,所谓修持很可能是自己的“想当然耳”,很容易沦为盲修瞎炼。虽然很精进,但是因为没有目标或目标错误的缘故,越精进就越可能远离正道。就像开汽车一样,如果目标错了,开的马力越大、时间越长,离目的地越远。只有在确定了目标之后再去开大马力行驶,才可以更快地接近目标。所以,缺少闻思的修行是错误的。

反之,缺少修行的闻思也有错误。有些人只是满足于听闻佛法,从来不去实践。只是热衷于听很多法、很多新颖的观点、很多新奇的教法,乃至慢慢已经不满足再听显宗而去听闻密宗,密宗听得多了,发现并没有点金术、隐身术之类的神通法门,便觉得密宗也不过如此,对密宗的教法也失去了信心。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好奇的心、满足于听闻一些新观点的话,这些新颖的观点最终会变成比较平常的东西。世间经验也如此,一个新东西刚出现时人们都很好奇,很想去尝试,一旦接触多了,就不会再引起大家的兴趣,于是又开始寻找另一个新奇的东西。所以世间的厂商不断地制造新的东西来刺激众生的好奇心,但这些东西最终会失去吸引力,凡夫永远在这样的状态中反复。

如果我们以同样的猎奇心态听闻教法,听到一个新观点就觉得很兴奋,这种兴奋的感觉也不会持久。在不断寻找新奇法义的过程中,向道的心态将会逐渐麻木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学佛法并非为了满足好奇心,佛法是让我们去实践的。所以,听经要结合修行的方式去思维,思维之后要实践。只有再再地实践,内心才会生起与法相应的觉受和觉悟。这个时候,诸如烦恼减弱、相续调柔等收获才能真正在我们心中逐渐生起。

此处说:“法应恭谨行,徒说岂有益”?仅仅只是听闻或空口宣说一下法义,实际上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呢?当然,倘若完全没有收获也无法宣讲,但究竟来说,学法的收获在于调伏烦恼、调伏心相续。如果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收获,仅限于通过闻法得到一些善根、种下以后解脱的种子,则佛法殊胜的威力和广大的利益并未得以实现,从这个角度讲,只闻法没有什么收获。就好像生病去看医生,医生诊断后开了药方,下面应该照方抓药、服药,这样才对治疗疾病有利。如果只是天天看药方、读药方,怎么会对治疗疾病有实质性的作用呢?

结合修行分析这个比喻:首先,我们现在很苦恼,这是病;然后,我们像病人求医一样依止上师;上师开出了诸如《入行论》这样的良方,告诉我们它能够治疗我们的烦恼疾病。此时,倘若我们只是天天在口头上谈论《入行论》如何如何好,却未遵照《入行论》所宣讲的内容去实践,就相当于我们只是看药方却没有抓药一样。因此,我们学习《入行论》之后要加以思维,思维之后要产生定解,这样就相当于把药抓到了。然后,对论典中所讲的如何调伏身体,如何观察身心状态,如何修心等方法反复实践,这就相当于服药。

如果是很轻的病,吃一两副药就可能见效。可是,我们罹患了癌症一般的重病,绝非一两副药可以治愈。众生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烦恼之病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想要通过短短一两座观修、修行一两个月、两三年就开始发挥作用是很困难的,就像很严重的病只吃一两副药不起作用一样。有些病人服药时,吃了两三副没有作用,干脆就换另一种药;之后短时间内没有效果,又换另外一种……有些人修法也是如此:一个法修了几座没起作用,开始换另外一个;一段时间之后没有验相,又换另外一个。从净土换到禅宗,从禅宗换到密宗,从密宗换到其他的修法,从大乘换到小乘……好象觉得哪个法对自己都没有实际帮助一样。

其实,修法和治病是同样的道理。能够治病的药也需要坚持长期服用才能显现出效果。如果我们对医生有信心,相信这个医生的的确确能够开出对症的药方,那么就要遵照医嘱坚持服药。同理,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早上修多久、中午修多久、下午修多久、每天修几次都要遵从上师的教导,这就如同患者每天遵照医嘱按时服药一样。严格来说,一个修行者每天要修六座或者四座。当然,城市里的修行者和山里的修行者有差别,但每天也至少修两座,在这个时段中应该打坐修行。

病人除了吃药之外,还要注意其他的问题:比如在服药期间有些东西不能吃、有些行为不能做;同理,除了打坐之外,修行者需要注意不能有杀生、偷盗等行为。对于病人而言,还要注意加强营养;对于修行者而言,则需要忏悔和积累资粮。患者遵照了医生的全部要求,疾病就会慢慢减轻,最后痊愈;我们修法也一样,把一种法一门深入地修下去,决定有所成就。比如说菩提心的修法,对行菩萨道的人来讲,这个修法是经过三世诸佛验证的、绝对有效的、百试不爽的大乘佛法的药方。佛陀和大菩萨开出了这种修菩提心的药方,我们只要坚持修下去,一定会调伏心相续、转化我执,让利他菩提心彻底生起,治愈我们贪嗔痴的疾病。

《菩提道次第广论》及其他很多经典都再再宣讲,众生的烦恼疾病非常严重,相当于到了麻风病晚期手脚都断掉的程度。这样的重病吃一两副药根本不起作用,必须要反复服药、坚持服药才行。所以,我们不能把修行时间限定为一两个月或者几年,而应该发一个长远的心。至少也应该在今生中不放弃修行,更长远乃至于到成佛为止。哪怕历经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也一定要痊愈这种无始以来罹患的疾病。

修行切忌冒进,冒进是非常麻烦的。如果因为长时间修学一个法觉得乏味,认为这个法很平常、没什么殊胜之处,修法时心就不能专一。其实这些“药方”都适合我们,这个教法也是经过检验的。一代代修行者坚持服用《入行论》菩提心的妙药,他们都获得了痊愈,变成了菩萨,变成了佛,现在轮到我们来服药了。既然前辈大德已经验证过,证明药方本身没有问题,那么,关键就在于我们自己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够坚持长期服用了。如果是有恒心、有毅力的人,就会在一批修行人中脱颖而出;如果是缺乏信心、缺乏精进的人,就会逐渐掉队乃至最后迷失了方向。现在有这么多人一起修持菩提心,我们是选择坚持修持下去、直至最后成功呢?还是虎头蛇尾以致最后彻底掉队而迷失?选择权在自己手中。

在决定修行成就的诸多因素中,除了宿世善根之外,还有一些东西是我们可以培养的,比如毅力、决心、誓愿等等。在《俱舍论》中有“转根”的说法,即通过发愿、修行可以从钝根转为利根,这种情况是有的。宿世的善根的确非常重要,不过“诸法因缘生”,既然是因缘法,就不是绝对的。如果前世缺少福报,我们更加应该精进,更加应该认认真真地、谨慎地来修学佛法。应该通过亲近善知识、善友,通过多看书、多闻思的方式,坚定自己的决心:在修佛法的过程中,我一定要认认真真去实践、去修行!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熬过当前这段最艰难的时间。

由于我们刚刚开始修行,内心烦恼炽盛、福报浅薄,对于修持菩萨道的修行人而言,这是最艰难的一个时期。如果把这个阶段坚持过去,后面的修学就比较容易了。正如跑长跑的人,刚开始练习的时候,跑十几二十分钟就特别累,好像跑不动了,想放弃了,但若能再坚持几分钟,就会进入到一个比较适应的状态,可以坚持很久。通过这样的锻炼,身体素质越来越好,忍耐力越来越强,跑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修行佛法也一样,刚开始修学的时候,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障碍烦恼,但只要我们在面对伤害的时候,能够通过祈祷三宝加持,通过善友的良言相劝,通过自己内心再再发愿... ...总而言之,通过一切办法坚持下去的话,终有一天可以获得非常好的回报。

本课就到这里。

(第六十九课辅导圆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