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89课
《入行论》第89课笔录
原文作者:寂天菩萨
本文作者:生西法师
现在一起学习寂天菩萨造的《入菩萨行论》。
本论讲到,菩萨的行为非常清净广大。作为初学菩萨道的凡夫人,首先要学习菩萨行,然后再入菩萨行。这部论典就是趋入菩萨行为的方便。
我们对菩萨道有兴趣,想要成就佛果,利益一切众生,就要学习这部能够趋入菩萨行的殊胜论典。首先是学习文字、词句,然后把文字、词句所表达的菩萨行的真实意义,融入到我们的分别念,融入到我们智慧的相续中。
《入菩萨行论》目前学习到了第六品安忍品。安忍品有很甚深的意义,前面我们刚讲第六品的时候提到,有对于怨敌的安忍,有对于修行正法苦行的安忍,也有对无上空性意义的实相安忍。
对违缘我们要安忍,其实对于顺缘、福报、财富、快乐等等,也需要安忍。当然一般的意义来讲,安忍的对象主要是违缘、障碍、困难。其实以前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以及在一些大德的论典当中,也提到过对于顺缘的安忍。作为一个凡夫人,如果突然感受到了很大的快乐,拥有了大量的财富,心就会飘飘然,没有办法安住在真实的平静状态当中。所以,我们突然遇到很大的快乐,或者我们一直处在快乐当中,心能不能够平静,主要是看我们对于这些顺缘能不能够安忍。如果我们能够安忍财富、快乐、恭敬的话,我们就能够将自己的心保持在一种清净的状态当中。我们现在学习到的怎么样面对赞叹,怎么样面对名声,就是这方面的内容、涵义。
当我们受到别人赞叹的时候,我们就会非常高兴;当我们受到别人诋毁的时候,我们就会非常地难过。恰恰就是有这两种情况,所以我们就要学习这种殊胜的安忍,既要安忍别人对我名声的诽谤,也要安忍别人对我的赞叹。别人对我赞叹的时候,我要如实地观察:我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功德,或者即便我有这样的功德,受到别人的赞叹,这种赞叹会不会影响到我的修行……都要做客观、仔细地观察。做了殊胜的观察之后,自己的心就平静下来了。其实一些教言就讲到,如果过早地遇到赞叹,或者遇到赞叹的时候,没有办法调伏自心的话,就会对修行造成很大的影响。
观察到过患之后,我们对待称赞也就能够淡然处之,这就是对于恭敬、赞叹,财富的安忍。当然,这部论典讲到最多的还是,如果我们遭遇怨敌的伤害,或者遇到痛苦、诽谤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平静的心态。而保持平静的心态,既有面对违缘方面的,也有面对过度赞叹或者快乐等顺缘方面的。我们遇到这两种情况,都要保持清晰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在修菩萨道过程当中,有一种比较平和的、平常的心态去修持殊胜的妙法。
现在学习的科判是将阻碍赞誉视为有益。上堂课我们分析这个内容的时候就提到了,首先我们要了知赞誉的过患,赞誉可能对初学的修行者带来一些障碍,带来很大的过患。谁阻碍赞誉,也就是阻碍了我们被赞誉伤害的可能性。所以,谁能够这样做,就是帮助了我们,我们就应该把这种行为、对境视为有益。
今天学习这个科判下的最后一个颂词:
如我欲趣苦,然蒙佛加被,
闭门不放行,云何反嗔彼?
颂词的字面意思是,“如我欲趣苦”,我非常想趋入到痛苦当中,在我即将要趋入痛苦当中的时候,承蒙佛陀的加持,“闭门不放行”,通过障碍我的利养,不让我趋到恶趣当中,对于这样有恩德、有帮助的人,为什么要嗔恨他呢?
下面进一步了知它的一些全面的涵义。“如我欲趣苦”,从字面上看,自己很想跑到恶趣当中。但实际上,哪有众生愿意到恶趣当中呢?字面上是我很想到恶趣当中,但是从我们的心态来讲,我们真的不想去。虽然不想到恶趣,但如果不注意观察、不调整的话,我们很多的发心、行为,的确是朝着恶趣前行的。这给人的感觉和印象就是,其实我们很想往恶趣当中去,我们的所作所为其实都在往恶趣行进。虽然每个众生都不想感受痛苦,但是我们的发心和行为,都在造堕恶趣的因缘。
比方说,如果对恭敬、利养非常有兴趣,我们想要获得恭敬利养,那往往就不会考虑太多。如果特别有兴趣,那正当的手段会使用,不正当的手段也使用。不管什么杀生、偷盗、大妄语,只要能够获得恭敬、利养就可以。有了这种想法,在行为上就非常有可能无所不用其极,能够达成目标的所有行为,正面的可以去尝试,负面的也可以去尝试。第一,这造成了我们对名闻利养的贪欲心;第二,通过贪欲心,进一步引发了不如法、不如理的行为,并引发很多痛苦。如果贪欲、无明,乃至于他人障碍我获得利养而生起的嗔恨心等烦恼,一旦形成势力之后,后世不可避免地要堕到恶趣当中。
纵观整个过程,从发心到最后堕落恶趣,就会发现我们是以最快的速度朝恶趣方向行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堕恶趣积累资粮。在佛菩萨看起来,我们就是唯恐堕恶趣堕得不深。我们在现世当中,就造了很多非常深重的恶业,唯恐堕恶趣堕得不久,唯恐堕恶趣具有违缘。我们在修善法方面,也是非常地欠缺的。因为堕恶趣的违缘是什么呢?就是精进修善法。所以纵观一系列这样发展的过程,就是想堕落恶趣的标志,我们现在正在做加紧堕恶趣的因缘。
“然蒙佛加被,闭门不放行” 但是现在突然得到了佛陀的加持,守在恶趣的门口,不让我们进恶趣。那么是不是有一个恶趣的入口,有一个很大的黑房间,它有一个门,很多众生通过这个门,进入到黑乎乎的房间里面去受罪,然后佛陀用他金色的身体挡在门口,不让我们进去……是不是这样理解呢?不是的,这只是一个隐喻。
“然蒙佛加被”一方面是说佛的加持,那佛加持呈现的形式是怎样的呢?就是通过佛的加持,一些我们所谓的怨敌,或者对我不高兴的人,对我造很多违缘,障碍我获得利养、恭敬。通过这些障碍,从而让我清醒,或者打消、冲淡了我对名闻利养的兴趣。我们就不会因为对名闻利养有过多的执着,从而造下滔天大罪。通过我们身边的某个人或者一群人,单个对我制造违缘或者集体对我制造违缘,让我在追求名闻利养的过程当中频频受挫。通过受挫折的方式,让我从迷惑中清醒过来,最后我回到了正确的发心和修行道路上,从而阻止了我堕恶趣的行为的发生。
所以,他是阻止我堕入恶趣的大恩人,我们应该报恩。如果不但不报恩,反而嗔恨他,是不应该的。当然,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发现他对我们所作的帮助。如果我们真切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相信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嗔恨怨敌的。寂天论师就帮助我们认清这个事实,所谓伤害我们的怨敌,其实是帮助我们的恩人。我们必须要从观念上做一个转变。
归纳这个颂词的含义就是,障碍我们获得利养的行为,其实是佛的加持。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或者从颂词去做观察,阻碍我们获得利养的是谁。其实,这种行为也是佛的加持。通过佛的加持对我们作利益,显现上是一个人,对我们做毁谤,其实背后是佛的加持。
那为什么佛这样给我们做加被、加持呢?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过,佛陀在经典当中,全知麦彭仁波切等大祖师们在论典当中也提到过,加持有很多种方式,有些加持遣除我们修道中的一些障碍,或者直接获得一些殊胜的功德、证悟,让我们修行正法的一切因缘顺利具足。还有一种加持相当于逆增上缘的方式,显现上是一些伤害,实质是对我们是有利的。在历史上,修佛道的人通过这种加持入道而证悟佛果的,证悟解脱果的非常多。即便是释伽牟尼佛他老人家,在修行佛法的时候,在六年苦行的时候,也是有很多违缘、障碍。佛陀在成佛的前期也是有显现上的违缘,比如,魔王波旬带领他的魔子魔孙以及魔女,想给佛陀成佛制造障碍,但是被佛陀一一击败。超越这些障碍之后,佛陀成就了佛果。
再如,米拉日巴尊者之所以能够有那么大决心放下一切、一心去修持正法,其实也是拜他的姑妈,还有他的叔叔所赐。如果不是他们合起来抢夺他的财产,他就会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公子哥生活,也就不会有童年的痛苦生活;没有这个痛苦生活,就不会去学习放咒、降暴这些法术;没有这个法术,也不会有杀害35人、让整个村庄的庄稼搞得颗粒无收的恶行;没有这个恶行,他也不会因为造了恶业的缘故,从而想要净除恶业,进而对正法产生了极为强烈的追求之心;也不会因此追求正法过程当中,对于自己的上师给他的一切考验,能够一一面对,顺利通过很多考验;也不会得到正法之后精进修持,一生获得解脱佛果。所以,米拉日巴尊者后来在道歌当中,其实也是说他的姑母、他的叔叔,对他是有非常大的恩德。就是因为他们,没堕恶趣,而且成就佛果之后,一生当中做了很多佛行事业。
当然在印度、汉地,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有些时候,我们也是因为遭遇挫折、打击之后,转而对佛法产生兴趣,开始逐渐修行,成为一名真实的修行者。
所以加持有两方面,一个是顺缘方面,一个是违缘方面。佛陀也会加持我们有违缘,这个违缘其实是帮助我们进一步对佛法、对修道产生真实趋入决心的一种顺缘,这就称之为逆增上缘。逆缘显现上好像是痛苦,但其实它是增上我们道心,增上我们功德的因缘。怨敌恰恰就做了这样的事情,难道这不是佛的加持吗?阻碍我们获得利养也是佛的加持,让修行者清醒,不再迷恋于毫无意义的恭敬和利养的圈套和束缚当中。所以,我们说这也是佛的加持。往往有些时候,我们如果说这是佛的加持,我们是比较容易接受。如果说这是怨敌精心设计的圈套、精心设计让我们受苦的恶行,我们就觉得难以忍受。
在科判“将阻碍赞誉视为有益”当中有四个颂词,第一个颂词正面解释了利养、恭敬会给我们带来的过患;第二颂词则讲怨敌障碍我们获得利养,让我们免堕恶趣;第三个颂词讲我们本心是想要解脱,但是后来逐渐迷失,从而导致对于名闻利养产生希求而被束缚了,而怨敌是解开我们束缚的人,从这方面讲对我们有利。第四个颂词,虽然有“欲趣苦,闭门不放行”让我们不要堕恶趣的意思。但是,它真正的意思可以从第二句“然蒙佛加被”体现出来,这是核心,意思是这是佛加持的一种形式。
我们一想到这是佛的加持,就会觉得佛陀的这种善巧方便的加持是多么不可思议啊!既然是佛的安排、上师的安排,我就应该接受。虽然别人对我做了阻碍,但是因为这是佛加持的缘故,我们就容易接受。
我们前面再再提到这个问题,众生的根机是各式各样的。有些众生通过思维很多过患就能够释然。有些众生对解脱很有兴趣,认识到名闻利养是解脱的束缚。而怨敌恰恰做了解脱束缚的行为,所以自己就能够安忍。还有一类众生,对佛的加持有很大的信心,针对这部分众生,如果我们说这是佛的加持,然后用适当的理证来成立,他就能接受。佛的加持的缘故,显现上一个恶人对我诽谤、诋毁。既然是佛的加持,我们就能够很顺利地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产生嗔恨心。所以,这里的主题还是制止嗔心修持安忍,也是帮助我们修安忍的方法。
癸二(破嗔于福德作障者)分三:一、嗔恨是福德之障;二、作害是顺缘;三、故当消除嗔恨而恭敬。
“嗔于福德作障”,谁对我的福德或者对我造福德做障碍,就很容易对这样的人产生嗔恨。对于这种嗔恨的原因,破除嗔恨修持安忍。
第一个科判“嗔恨是福德之障”讲,其实嗔恨心是造福德障碍。其他人诽谤你,让你得不到恭敬利养,并不是福德之障。而自己相续产生的嗔恨心,才是最大的修福德之障。
第二,“作害是顺缘”,其实对我们作害恰恰是我们修持福德的顺缘而不是违缘。
第三,“故当清除嗔恨而恭敬”,应该消除对怨敌的嗔恨心转而起恭敬心,也就是不但不能嗔恨作害者,反而应该恭敬作害者。通过这种理论让我们明白,怨敌有可以恭敬的地方,从而让我们消除嗔恨。因为嗔恨和恭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我们嗔恨就不可能恭敬,恭敬就不可能嗔恨。所以这是让我们恭敬怨敌,从而消除嗔恨,或者说消除了嗔恨之后,就可以恭敬怨敌。这对我们增长菩提心,增长广大的利他心,其实是一种很好的理论,也是很好的修持方法。
子一、嗔恨是福德之障:
颂词有两个,先看第一个颂词:
谓敌能障福,嗔敌亦非当,
难行莫胜忍,云何不忍耶?
“谓敌能障福,嗔敌亦非当”。颂词的字面意思是:有些人认为,怨敌能障碍我获得福德、修持福德,所以我应该对做障者产生嗔心,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但回答的时候,“嗔敌亦非当”,即便是这种方式也非当,不是一个正确的应该生嗔心的理由,为什么呢?“难行莫胜忍,云何不忍耶?”所有难行当中没有超过安忍的,为何不忍呢?应该修持安忍的修法。
我们再分析它的意思。“障福”这两个字,有两方面的含义。“福”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第一种,“福”是指已经成熟的福报,比如恭敬、利养等等。第二种,“福”是指未来安乐的因,可以理解成善根。所以,福可以理解成以前善根的果,比如今世获得财富、恭敬、利养等这些福报;也可以理解成获得福报的因、善根。对方问题当中这两个含义都包括了,但主要是指能够产生巨大福报的善根。
再分析“嗔敌亦非当”。如果谁诽谤我或者通过很多恶行,阻止我现前财富等福报,我就应该嗔恨他。或者他障碍了我获得名闻利养的缘故,我不能够修持巨大的善根,我应该嗔恨他。其实,以这种理由“嗔敌亦非当”。
首先看第一个理由。如果对方对我做了诽谤,通过这种诋毁造成了一些伤害,别人不再对我有信心。但是,这个信心有很多种,可以是施主和福田之间的信心,可以是出家人和居士之间的信任,居士对出家的人信心等。这种信心来自于世间的信任。我对你的信誉有信心,如果我听到别人诽谤你一些不好言词,那我对你的信任就下降了,对你没有信心了,不跟你做生意,不跟你合伙,你的上级对你没有信心了,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别人失去了对自己的信任,自己不再能获得这些财富和恭敬利养了。但是,即便是这样,也不应该嗔恨。
如果我们有福报,相续当中有强烈的善根,那么对方的诋毁和障碍,只能暂时的对我获得财富造成一定影响。如果相续当中真实有福德成熟的话,对方也是没有办法通过诋毁的方式来遮止的。历史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很多前世造过福报的人,虽然在今生当中有很多小人在作障,很多人诽谤,但最后事实证明,这些诽谤障碍根本抵挡不了他成熟福报、成熟财富的脚步。所以,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未必要生嗔,如果我们善根成熟,那么别人的诽谤是起不到真实作用的。所以,我们不应该缘它来生嗔。
第二个问题,我要用这些利养、钱财去做很多善根。比如,我有了钱财之后可以上供下施,修佛像、修寺院、打斋或者做很多推广佛法的善行。像这样,有了财富就可以帮助我修行,修持很多的福德。或者,如果我有名声,可以号召很多人来一起修持巨大福德之行。如果谁障碍我获得名闻利养,其实就障碍了我修持广大善根的因。所以,对待这些怨敌我要生嗔。
对方的意思是说“谓敌能障福”,我们回答“嗔敌亦非当”。那么第一个理由认为阻碍自己获得福报,我们破斥完了,下面我们来破斥第二个问题,我们难道不是想要修福德吗?
下面两句就讲“难行莫胜忍,云何不忍耶?”真正修福德的行为当中,善行越难修,福德就越大。比如,我们仅仅给一些乞丐布施一两元钱,布施一点衣物,这种行为不是很难修的。持戒就难得多,所以持戒所获得的福德,就比一般性的布施所产生的福报要大。而安忍比持戒还要难修,因此修持安忍的善行,就是更难以行持的难行。通过这种难行获得的福报,也是远远大于布施和持戒的福报。所以,“难行莫胜忍”,真正难行的苦行、难行的善行,没有胜过安忍的难行的。
现在别人给你诽谤,或者阻碍你获得福报,它是一种很殊胜的难行,是可以获得巨大福德的一种因,“云何不忍耶?”既然已经有了这种修福德的因缘,怎么不忍受呢?应该忍受这种难行、苦行,因为通过忍受这种难行、苦行,可以让自己获得巨大的福报和善根。
从这方面来观察思维,我们就知道,其实对方或者怨敌对我们的名闻利养、恭敬等等造成一些障碍,我们如果换一个角度思维,就会发现这并不是真正的福德之障。我们去嗔恨对方,其实是不应理的。如果我们缘本论典的智慧仔仔细细地观察分析,就知道这是难得的修习福德之缘,所以应该忍受这种难行、苦行,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巨大的福报与善根。
下面继续分析颂词:
若我因己过,不堪忍敌害,
岂非徒自障,习忍福德因?
字面意思是,“若我因己过”,如果我因为自己的过失,不能够忍受怨敌的伤害,难道不是徒劳的自障,自己障碍福德之因的安忍吗?
“因己过”,一方面是我们不了知因果关系,没有了知得很透彻。只是知道,可以通过得到的钱财来修行福报,如果谁障碍我获得钱财,我就生起嗔心。有些时候,有些人的的确确是认为财富是修持善根的巨大助缘。而有些时候则只是因为自己对恭敬、名誉或者财富有很大的贪欲心,他只不过用修持善根来做幌子,做挡箭牌,为了自己能够大量敛财找一个借口而已,也不排除这种情况。
但即便我们对于修行善根有信心,而怨敌恰恰障碍了我获得巨大的财富,没办法让我去修庙,做很多的福德,那么因为这个而生嗔心的话,其实是没有了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对于积累善根的因孰轻孰重,没有取舍的能力。因为不了知法义,导致对轻重关系的取舍没有很清晰的认知,而产生这种过患。也不知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嗔恨心,这个嗔恨心都是自己的过失,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开许的。佛陀从来没有开许可以产生自相的烦恼,不管你的理由再怎么看似充分,再怎么看似非常的正确。佛陀是永远不会支持产生嗔心的根据和理由的,所以这个是“己过”。因为我没有分清取舍、轻重关系的原因导致的过失,“不堪忍敌害”,那么我就不愿意、不能够忍受怨敌的伤害。
其实寂天论师分析的时候说,“岂非徒自障,习忍福德因?”这个不是怨敌给我们作的障碍,是自己作的障碍。为什么呢?我们回到它前面的问题,是说我们认为怨敌对我修福德造成了障碍,所以应该嗔恨怨敌。但是通过寂天论师的智慧观察之后,发现不是怨敌对我们修福德造成伤害,而是自己给自己修福德造成了伤害。“岂非徒自障”,“自障”就是说自己对自己修福德造成了障碍。
我们对这个问题以公正的、清醒的方式进行分析,那么怨敌在伤害我们的时候是给我们做了顺缘。下面科判“作害是顺缘”当中,这个问题讲得更加清楚。我们认为是怨敌给我们作了伤害,寂天论师就回答,第一,“难行莫胜忍”,其实安忍就是一个很好的善行。第二,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安忍的话,首先生起嗔心本身就有很大过失,再者障碍获得福德,就是说“自障,习忍福德因”。生嗔对自己修行安忍造成很大的障碍。
我们必须要了知这种情况,认清之后,我们不能够再给自己修持福德造成一些伤害。我们有些时候认为,好像修习福德永远离不开钱财。当然了,财富是积累福报、积累善根的一种因缘,利用钱财供养三宝、布施众生或者修建一些佛塔等等,这些都是能够让我们获得福德的一种因。但这并不是一切因,也不是唯一因。
如果我们没有把佛法学习得很清楚,我们知道很少的话,我们就会认为,只在有钱的情况之下才能够帮助我们修行福德,我们才可以获得福报。现在有些修行人恰恰是这样认为的。他说只有在寺庙里烧香才可以获得福报,而且烧香的时候,这个香要很高、很大,他好像觉得这个才能够表示自己的虔诚,因为这个原因获得福报。
其实按照佛法的观点来看,这只是积累福报的一种方式。如果自己因为这种方式(烧大香、高香等)而觉得自己很优越,那这种方式得到的善根其实是微乎其微的,非常少。
除了钱财,还有其他的方式积累福德吗?当然有。这个地方就讲了一个——安忍。安忍是能累积巨大福报的方法,在别人对你做了伤害的时候你能够安忍,不生嗔恨心,能够对对方产生慈悲心,这是能在瞬间当中累积巨大福报的一种殊胜助缘。这是不需要钱财,也能够修持善根的一种殊胜方便。
还有一些其他方式,比如说随喜,它也是能够获得巨大善根的一种方法。回向也是能够获得巨大善根的方法,乃至于我们听闻佛法,它也能够累积很大的福报。或者我们去抄写经典,我们劝别人学佛,观修菩提心,观修四无量心,观修空性,顶礼……其实这些都是能累积巨大福报的方法。这些不需要什么财富,只要自己精进就可以了,有信心,有精进就能够累积福报。
我们学习过《贤愚经》,当中也讲到很多这种因缘。很多穷人,他没有什么钱财,但是他所造的善根远远超胜很多富翁的善根。很多富翁虽然有钱,但世间上有一种说法,虽然不是很绝对的,但是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就是说越富裕的人越悭吝。当没钱的时候,他就想用自己的所有的财富,大部分的财富去修福报,有钱的时候,越有钱他的悭吝心就越强了,越不愿意做这些功德。
有时候我们遇到一些显现上也很富裕的人,平时自己的生活消费可以花很多钱财,但是帮助众生或者做放生等等,真正在这方面的投入是非常少的。尽管这不是绝对的,但是很普遍,一般的情况来看,越富裕的人越悭吝,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贤愚经》当中讲了,一些没有钱财的人他通过虔诚的心和行为,也累积了很多福报,以此后世得到了很多安乐,乃至于以此因缘获得解脱的事例也是非常多。从这个方面来看,只要我们有心的话,不在于钱财的多少,很多方法都可以累积巨大的善根,关键是要看自己的心。如果自己的心有利他的意乐,很愿意修持佛法,累积善根福德会很多的。
此处为什么我们讲这个问题呢?因为有些人认为,好像积累福报只是通过上供下施才可以,有钱就可以做,没钱就不能做。但是,即便是怨敌通过他的手段让我们身无分文,我们也还是可以用很多其它的方法来累积资粮,修持善根。即便是我们已经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或者我们已经身无分文,但是我就修安忍。单单是对于怨敌给我造成伤害的这件事情,如果我能够安忍,它就是一个一般的人根本无法比及的善根。
想想看,我们说布施的善根、持戒的善根、安忍的善根,前面我们分析的时候,或者在《经庄严论》当中讲六度次第的时候,越往前越容易修,越往后越难修,它的福报也就越大。所以,上供下施的布施善根是排在前面,它上面还有持戒的善根、安忍的善根……从这个方面看,如果你能够安忍,这种善根是远远超胜于通过福报去做布施的。
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些道理,就会认为只有大力供养才能够获得巨大的福报,而其它的都没有福报。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甚至佛陀在讲法的时候,如果能够认真仔细地以恭敬心听一堂佛法,这样的善根都是不可思议的。在《金刚经》中也提到,我们如果对一个四句偈颂,能够书写、读诵、为人解说,它的善根是以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布满黄金,来供养一切刹土的佛陀,都没办法比的。
现在我们才供养多少?现在我们才用多大点钱财供养上师三宝、供养佛陀呢?以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布满黄金来供养一切刹土中的佛陀的善根,都没办法和对一个四句偈颂产生信心然后给别人宣讲的善根相比。所以,我们听闻佛法、思维佛法、研讨佛法,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生起善根的方式。如果我们不去学习、不了知,往往就是本末倒置,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的蠢事其实我们还在不断地做、不断地延续。
所以,我们学习了这些颂词、学习了这些佛法之后呢,应该清醒了。我们不必要因为什么原因,对别人产生嗔心,因为嗔恨心是毁坏福报的因,安忍是修持福报的因。因为小小的因缘,也就是财富得失的问题,别人诋毁我,让我好像是失去了一些财富,我就产生了很大的嗔恨心。其实失去了也是失去的不多,不一定就失去了很多。但是反过来讲,如果能够对这件事本身来修安忍,它所得到的远远无数倍的超胜于所失去的。我们都会算帐,如果按照佛菩萨给我们的公式去计算,我们就知道这二者之间的巨大差别,那么还不选择安忍吗?
从道理上来讲,应该选择安忍。但是还存在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的习性,有的时候会给自己算帐造成一些影响。即使是把这个帐算清楚了,但自己无始以来养成的习性还是不愿意去做。
这就需要慢慢去培养,至少我们在观念上面,首先要对以前的这种固有的思维方式产生一种怀疑,只有这种合理的怀疑,才能够动摇我们以前的观念。之后,我们就愿意以正确的方式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要懂得算帐,佛菩萨早就在经论当中给出了计算公式。别人诋毁我们,损失了多少?也就是损失几百万、上千万。这方面虽然有些损失,但是如果你能够对它修安忍,那所得到的善根是无数倍超胜于你所损失的。
所以这个地方讲了,如果我们不能够安忍,就是自己障碍自己的福德,病不是别人障碍自己的福德,而是自己给自己的修习福德做了障碍。分析到这一点,他就没有理由了,只能处在哑口无言的状态。其实,通过佛菩萨的智慧来观察的时候,我们就再也没有办法找出更加有力的可以生嗔心的所谓根据了。
子二、作害是顺缘:
前面讲到嗔恨是福德的障碍,下面讲怨敌的作害是我们修习安忍的顺缘。颂词:
无害忍不生,怨敌生忍福。
既为修福因,云何谓障福?
应时来乞者,非行布施障。
受戒阿阇黎,亦非障出家。
第一个颂词是讲作害是修持安忍的一种顺缘,是修习福德的一种正因。第二个颂词通过喻意对照的方式,把 “作害是顺缘”的原因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
首先讲“无害忍不生”,如果没有伤害,就不会有安忍,所以怨敌是可以助我们生起安忍的福德。既然怨敌伤害我们是修福德的因,那怎么能说令我们失去利养和恭敬是障福呢?打个比喻来讲,“应时来乞者”,自己想布施的时候,“应时”就来了乞讨者,这不是我们修行布施的障碍;我们想出家的时候,给我们传授戒律的阿阇黎也不是我们出家的障碍。所以,我们想要安忍、修福德的时候,应时到来的怨敌也绝对不是我们修安忍、修福德的障碍,而是我们修福德的顺缘。
这里“无害忍不生”,其实是讲各种不同的善法它都有不同的因缘、对境。要通过安忍获得福报,必须要有作害者。如果没有作害者,我们就没办法产生安忍的善行。所以,安忍的因缘关系是这样的,必须要有作害的对象,我们才能依此而修持安忍,依此获得殊胜的福报。所以如果没有伤害,就绝对不会有安忍——“无害忍不生”。“怨敌生忍福”,恰恰是怨敌能帮助我们产生安忍的福德。
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分清楚,不能笼统地去观察,就说怨敌好像给我做了伤害了。如果不全面地分析,怨敌能够帮助我们产生福报的这种正见就难以生起,这种思路就没办法去思考。
“既为修福因”,既然怨敌伤害我们是修持安忍福德的正因,“云何谓障福”?那么我们怎么还说,怨敌诽谤我,让我名声扫地,是障碍修持福德的因呢?的的确确,它不但不是违缘,而且还是顺缘。所以此处科判讲“作害是顺缘”,我们通过学习这个颂词就知道了,作害其实是顺缘。
为了让我们进一步地去了知“作害是顺缘”的含义,再以例子来说明。此处就以布施、持戒的修法为例,说明安忍的助缘。此处,我们讲到了第三度——安忍度,通过布施、持戒两个修法的例子,说明布施度的因缘、持戒的助缘,就能说明安忍修法把怨敌作为顺缘是非常合理的。
“应时来乞者,非行布施障”,比如,我们想布施,第一要有布施的财富——钱、物质等等,要有财富作为它的一种因缘;第二要有布施的想法,有了财富不想布施也不行。第一要有能力,第二要有想法。
第三个也是很重要的,你光有想法、光有钱不行,你必须要有布施的对象,然后才能把布施的善行做好。当我有布施的条件,有布施心的时候,“应时”来了一个可作为布施对境的乞者。这里乞者是广义的,如某个乞讨者或需要帮助的一个人。乞者是不是我们行布施的障碍呢?不是障碍。没有乞者我们就没有办法做布施。我们不能说我布施的时候这个乞者是很讨厌的,是我修持布施的障碍,我必须要把他清除掉,必须要对他生嗔心,不能这样。因为有了乞者你才能修布施,没有乞者你不能修持布施的善法。所以,“应时来乞者”是布施的顺缘。乞者当然是很多方面了,除了乞丐之外,任何一切需要帮助的对境,能够让我们布施成功的都算是布施的对境,包括供养三宝、帮助穷人、帮助贫穷的大学生……这些都是我们布施的对境。这些对境不是我们修持上供下施的障碍,这很容易理解。
第二个例子,“授戒阿阇黎,亦非障出家”。这里以我们获得戒律出家作为观察的对象。我们很想出家,很想得到戒律,这个时候因缘现前,来了给我们授戒的阿阇黎,那这个阿阇黎当然就成了我们出家的顺缘,绝对不是障碍我们出家的违缘。这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我们受戒,必要要有传戒的阿阇黎,然后才可以顺利的出家,所以我们也绝对不可能认为阿阇黎是我们出家的障碍。
同样,如果我们要修持安忍,除了我想修安忍的心态,更重要的一点,必须要有安忍的对境,也就是怨敌。如果没有怨敌出现,我们对父母师长,对我很好的人怎么修安忍呢?是没办法的。如果应时来了一个伤害我的人,对我做诽谤,处处跟我作对,给我做很多违缘。我本来很想修安忍的善根,怨敌出现后因缘具足,我就可以因为他对我的伤害而修持安忍的善行。他是能够帮助我圆满安忍善行的一个顺缘,因此怨敌绝对不是我修法的障碍,绝对不是通过安忍得到福德的障碍。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会向乞者布施东西,或者我们要在阿阇黎面前去受戒。阿阇黎作为一个顺缘,从观念和行为上面,都比较容易接受。因为阿阇黎是我们生信心的对境,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对于乞者,我们作为布施者,他作为受益者,比较容易在心态上有优越感。当然,作为菩萨来讲,如果有优越感做布施的话,它不是一个完全清净的布施。我们就布施这个事情而论,一般而言,受惠的人他多少会有好像被帮助的感觉,有些时候会有自卑的感觉,而作布施的人,普遍来讲他比较容易有那种优越感,高高在上的感觉。我是给你帮助的人,我是给你提供钱的人……他多少会有一些这样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比较容易认同乞者不是障碍,阿阇黎不是出家的障碍,但是比较难理解怨敌是我修法的助缘。
这个问题我们借用比喻,比喻是容易理解的。如果没有布施、授戒阿阇梨的参照,直接去理解怨敌是我们修安忍、获得福报的顺缘,就很难以接受。他是给我伤害的人,怎么可能是顺缘?因此,我们有一个过渡,通过布施的时候乞者是顺缘不是违缘,出家的时候阿阇黎是顺缘不是违缘,所以安忍的怨敌是顺缘不是违缘。通过这个铺垫,我们理解起来就容易的多。
首先,理念上我们要知道的确如此,虽然我不是特别愿意接受,所以从乞者、阿阇梨这方面讲,道理上面就很容易理解,比较容易接受。但是我们修的时候,还是有点困难,毕竟怨敌是我特别不高兴、特别想远离、特别想伤害的人。比如乞丐,我不愿意伤害他,他毕竟是可怜的人,是我帮助的对象。为什么有的时候小孩子虽然弱,他还是喜欢去照顾小动物,如小猫啊、小狗啊,因为他比这些动物大,他有一种我照顾别人,帮助别人的感觉。他对这些对境很难生起伤害的心。我们对于乞者,也很难生起想去伤害的心,很不容易生这种心态。对于授戒阿阇黎等有恩的人来讲,对于我直接有恩的人,我们也不会生起伤害的心。
这个地方难做的恰恰就是怨敌。怨敌是我的对立面,对我没什么恩德,他也不是什么可怜的,不是给我利益的,他就是跟我作对的,他跟我平等的,或者他是给我伤害的,他是我怨敌……诸多感情,掺杂到一起的时候,我们要把他作为修福德的顺缘,我们要对他恭敬就有点困难。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前面的比喻,通过道理说服我们的心,另一方面我们平时具体操作,对伤害我们的人作意的时候,还是要观修这个比喻里面的深意。习惯了之后,我们才可以比较容易地面对怨敌,觉得伤害我们的人是修行善根、修行福德的顺缘,慢慢才可以和安忍的修法去接近,所以难就难在这。
我们往往是认为道理上很容易理解,一旦遇到问题,就不太容易处理。不要说是其他的问题,即便是我们佛学团体的内部,比如寺院里的修行人之间,或者我们菩提小组的内部之间,有些时候你和我不对,他和我不对这样的情况也有。虽然道理上觉得不应该这样,但是还是看这个人不舒服,反正两个人总是有一点摩擦,总是有点不对劲的感觉。按理说我们都是一个团体的人,都是一起修行的人,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但就是因为相续当中习气很坚固,而出现这种状况。
怨敌和乞者或者授戒阿阇黎不一样,我们可以用很好的态度去对待乞者,很好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的上师,但是很难以很好的态度对待帮助我们修福德的怨敌,很难以前面两种心态去对待他。这就是难行。对于难行和苦行,我们要去行持才能得到非常大的利益。有些人想,既然这么难,我们通过前面就可以了,我可以很好的心态去对待乞者,我可以用很好的心态去对待阿阇梨。
可以用很好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的上师,却很难用很好的态度去对待我们帮助我们修福德的对象。虽然怨敌也是我们修福德的对象,但是我们很难以真正用前面那两种心态去对待他,这就是难行。难行苦行我们要去行,才能得到非常大的帮助。
有些人想,既然这么难,我以很好的心态对待乞者、阿阇黎,我用这两种善根就可以了,不需要对怨敌修持安忍。那么这些善根可不可以放弃?可不可以绕过这个善根,照样圆满资粮呢?其实不是这样的,所有的功德都要圆满。如果我们布施修得很好,我可以对授戒的阿阇黎很恭敬,在这方面可以生起善根。但是我们在安忍怨敌这一块卡住了,这个瓶颈没办法突破,那我们的心量是没办法打开的,绕不过这个问题的。一方面来说,安忍有很大的福报,嗔恨有很大的过失,所以一定要安忍。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不修安忍这个善法的话,利他心就卡在这儿,对待怨敌这一块永远过不去,那我的心怎么成熟?执著怎么打破?所以,修持安忍不仅仅是因为安忍有善根,嗔恨有过失的缘故,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作为修菩提道的人,应该全面突破,因为在安忍上面卡住的话,就永远绕不开,没办法再上进的。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我们再不愿意修安忍,再不愿意通过真诚的、利他的心面对怨敌,不突破这个瓶颈,修行就永远没办法成就。
这时候我们必须要有很大的勇气。为什么修菩提道的人需要很大的勇气呢?因为在面对怨敌,面对伤害自己的人的时候,要迈出利益对方的一步,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旦我们迈过去了,想想看,对我们作害的人,尚且能够以利他心慈悲心对待,那对其他人更不在话下了。如果这个突破了,我们的修行就会突飞猛进,基本上就找不到什么可以障碍我们修行的因素了。这个修法在我们修行菩萨道时,意义重大!我们从道理上必须了知这个含义。
子三(故当消除嗔恨而恭敬)分三:一、以众生自之功德当恭敬(众生具有功德,应当恭敬);二、信仰佛陀故当恭敬;三、观察果当恭敬。
丑一(以众生自之功德当恭敬)分二:一、是成就我菩提之助缘故当恭敬;二、建立众生与佛相同。
众生到底有什么样的功德呢?第一,众生成为我成就菩提的助缘,所以应当恭敬;第二,众生和佛在修菩提道时,功效是相同的,所以应当恭敬。
寅一(是成就我菩提之助缘故当恭敬)分二:一、恭敬之因成立;二、断除于彼迷惑。
卯一、恭敬之因成立:
恭敬的因到底成不成立呢?的确是成立的,因可以理解为根据,恭敬的根据是成立的。
我们看第一个颂词:
世间乞者众,忍缘敌害稀,
若不外植怨,必无为害者。
字面意思是,世间乞讨者是众多的,而安忍的助缘——“敌害”,怨敌的伤害是很稀少的。原因是“若不外植怨,必无为害者”。
作为菩萨如果不往外植怨,伤害对方的话,按因果规律来讲,必无为害者。你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你好,这是因果规律。你没有外植怨,就没有伤害你的人。没有伤害你的人,就不会有修安忍的对境。所以从因缘规律来分析,可以成立“忍缘敌害稀”,就是我们修持安忍的因缘机会是很少的。
孤立地看这个颂词,没办法体现它的重要地位,如果和后面的颂词连起来看,这个颂词就非常重要了。我们先解释第一个颂词,“世间乞者众”,世间的乞者是很多的,我们修布施的对境、顺缘是很多的。上师在讲记中讲,不管在地球上哪个地方,再富裕的国家,要找到乞者是很容易的。有些是大街上很贫穷需要帮助的,这是直接意义上大家能认同的乞者,还有一种是比较贫困的人。再富裕的国家也有贫富差距,所以比较贫困的人也是帮助的对象。整个世界当中,非常富裕的国家比例很少,其他大多数的国家乞者就更多了,需要帮助的穷人也更多。像这样,世间的乞者、需要帮助的穷人非常多,要找到对境太容易了,布施的顺缘很容易得到。
“忍缘敌害稀”,而修安忍的助缘——怨敌的伤害就很稀少,难以找到。“若不外植怨”,原因是他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因为慈悲心利他心,没有外植怨,对他人没有伤害,没有种下仇恨的种子,“必无为害者”,肯定不会有反过来伤害他的人。菩萨修菩萨道时,很难找到修安忍的顺缘。讲到这里,有些人就疑惑:既然说菩萨在修菩萨道时,难以找到怨敌对境,对于我这个“菩萨”来讲,为什么会遇到这么多的怨敌呢?家里也有,小区也有,单位也有很多,到处都是怨敌。乃至于旅游一圈都是很多怨敌,住旅店的时候也有不好的人,吃饭的时候,饭馆老板又怎么样;买东西的时候,又有奸商……好像都有不好的人,怎么可能说是很少呢?
我们要分开来看。一方面,我们还是初学的人,不是真实意义的菩萨,还只是一般的人。我们的思想塑造起一批怨敌,我们的心胸还比较狭獈的缘故,我们走出去和别人相处,有时候因为我们的态度、处世方法不正确,导致别人看不惯自己,一部分所谓的怨敌是这样来的。还有一种情况,我们今生当中很谨慎,在处世方面左右逢源,待人接物比较好,但是毕竟我们作为凡夫人,在前世造下了很多伤害众生的业,虽然我们是菩萨道的修行者,但是我们刚入菩萨道,很多业还没有清净,业成熟之后,今生当中一些和我们不对劲的人显现为怨敌的样子,这样情况会有的。
这里讲,修行有素的菩萨很多劫当中都没有外植怨,今生当中对他不高兴的人,伤害他的人的确很少。从前因后果的角度来看,如果现在我们开始以慈悲心对待众生,那么我们在后世就很少有伤害者,很难找到修安忍的对象。现在既然遇到了,应该珍惜。
我们作为凡夫人,我们修行也不好,因为自己的一些行为导致了别人对自己有看法,树了怨,或者是我们前世造的罪业今世成熟了,但即使这样去分析的话,其实我们真正的怨敌还是很少的。怨敌看似很多,但比较起来数目还是很少。不说整个众生界,就比如人类七十亿人口,我们的怨敌到底有多少呢?很多国家我们都没有去过,谈不上怨敌,可能是没有的,百分之九十九不是怨敌;即便一个城市当中,亲人占一部分,不认识的人占一部分,剩下的真正有矛盾的人,屈指算来可能就是十几二十几个人,而且这些人很多时候和自己不碰面的,虽然这个城市有几个自己不高兴的人,但是我和他们碰面的机会很少的。真正算下来,实际意义上的怨敌是非常少的。所以,我们碰到修安忍的机会也不多,而乞者就不一样了,他们就非常多。从这方面讲,我们的确应该成立“忍缘敌害稀”的观点。这个观点成立之后,和下面颂词连接起来,就知道到底是从哪个方面安立的。
现在第一堂课就讲完了,下面的课我们就这个问题继续分析,休息一下。
(第八十九课辅导圆满)
欢迎参与佛学交流群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