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92课
《入行论》第92课笔录
原文作者:寂天菩萨
本文作者:生西法师
我们继续学习《入菩萨行论》——指引我们趋向成佛的殊胜要诀和教言。
“遣除争论”这个科判中,之前学习了四个颂词,讲了众生和佛平等和不平等的部分,下面是总结:
有情具功德,能生胜佛法,
唯因此德符,即应供有情。
有情具足什么样的功德呢?就是能够产生殊胜的佛法。“唯因此德符”,仅仅因为这点功德相符的缘故,就应该恭敬供养有情。
前面我们学习了,从证悟和断德的角度来讲,有情和佛的差别非常悬殊。但是因为有情具足产生殊胜佛法的功德,能够帮助我们在相续当中产生殊胜的菩萨道,“唯因此德符”,单单因为这一点,功德相符,就应该恭敬供养众生。
在佛法当中,很多时候提到,这个和那个相同、这个和那个相等,其实并不是说他们两者完全相同。比方说,张三和他的弟弟张四是双胞胎,长得很像,其实只是某一方面很像,就说二者好像是一样的。真正分析的时候,二人还是有很多不同点。佛法中讲,一切诸法犹如虚空一样,都是空性的。以虚空和空性作比较,就是因为虚空和空性二者之间有一点相似,虚空就可以作为空性的比喻。
同样的道理,我们说众生和佛相同平等。并不是方方面面完全相同,才可以说二者之间是相等的,只要二者之间有一部分相同就可以了。“唯因此德符”的意思就是这样,单单从能够帮助我们产生殊胜的佛法这一点来讲是相符合的,我们就可以把这一点作为恭敬众生的依据。
我们平时在世间和别人交谈、做事情的时候也是这样,两者之间有某一点相同,就作为根据来说明一些道理,或者用来作为一个比喻。佛法当中也是这样,以此让我们产生恭敬众生的这种心态。
当然众生有很多业障,这些方面不值得我们恭敬,我们也承认。但是我们要恭敬众生,一定是从可以让我们生起恭敬心的侧面,能够帮助我们产生佛法功德的侧面,这是我们必须要认可的。单单是在这个方面相符合,我们就可以恭敬众生。前面讲,比喻也是从某一方面相同而作比喻,此处也是从某一方面相同,作为众生和佛平等的根据,证成有情是我们值得恭敬的对象。从众生能够帮助我们产生佛法功德的角度,我们可以恭敬众生,既然如此,就不会对众生产生嗔恨心。
那么还剩下一部分,比如说,众生没有帮助我们修安忍的想法,或者众生是业惑众生,众生很可恶,毁坏佛法等等,虽然众生的确有这些过失,但是我们和众生比较起来,毕竟是一个修菩萨道的人,不能够和世间的思想完全一样。从纯粹的世间人的角度来看,我们说平等就是指——如果他不伤害我,我就不伤害他;如果他伤害我,我就要伤害他;他有功德我肯定,他有过失我也肯定等等。世间的角度可以这样去观察分析。
但我们毕竟是修持菩萨道的人,思想应该更加靠近殊胜的智慧,更加靠近有利于对众生生起菩提心、利他心的这个侧面。虽然众生有很多过失,和佛不平等,但是作为修菩萨道的人,应该把对我们有利的侧面,反复刻意地进行观修,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相续中产生敬重有情的想法。对我们作害的部分,必须刻意地去淡化。这也是修法的策略,我们内心当中生起真正佛法的功德,必须要从这个方面入手。自轻他重,自他相换等等修法的窍诀中,都有和这个相类似的侧重点。
要对众生产生慈悲心,我们就必须要想他们对我们的恩德,而我们对他的恩德就必须要淡化,不能够过多去想。否则,我执心就会膨胀。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执心膨胀下去,对我们修持菩萨道,对我、对众生、对整个佛法、对整个世间都没有丝毫的帮助。
我对众生有恩,这部分也是事实,但是不能去多想。因为凡夫的毛病就是往往习惯了对自我功德的夸大,对众生功德的缩小。所以我们必须要刻意地去想众生对我有利的,对我有恩的这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起来,我们无始以来所漠视的那一部分——尊重众生,恭敬众生,对众生产生慈爱心。无始以来我们在这一块儿非常薄弱,所以现在必须把众生对我恩德的那一面扩大,足够地认知,刻意地去观想他们对我的功德,这个时候才能够生起恭敬有情的心。产生了恭敬有情的心之后,有助于我们修持安忍,止息嗔恨。这样修下去,对自他、对一切众生、对整个教法都有利。
前面的颂词“敌我共成忍,故此安忍果,首当奉献彼,因敌是忍缘”也讲,虽然我是主动修安忍,但是安忍的果首先要奉献给它的因——怨敌,其实也有一部分上面所讲的因素在里面。如果过多的考虑自己的贡献、功劳,有可能我执就会膨胀,这对我们修道没有帮助的。
我既然已经选择了菩萨道,菩萨道的核心是利他,所以就要刻意地去减少“我”的一种作用,因为我执无始以来就是让我们伤害众生、流转轮回的罪魁祸首。所以,现在就不能够再多去想它了,多想打击我执的部分,多想利益众生的方面。如果这样反过来思考,菩萨道的智慧就会增长,轮回的习气就可以逐渐地减少。
总体来说,众生具有功德的部分,我们就应该生恭敬心,不应该再生嗔心。即便是众生具有过患,我们去思维的时候,把他作为慈爱的对象,我们也不会对他产生嗔恨心。从这两个角度,平等的角度,可以把他作为恭敬的对象来止嗔;佛和众生不平等的角度,可以把他作为慈爱的对象,也可以止息嗔心。我们的目的就是一个,止息嗔心修安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用很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我们。
丑二(信仰佛陀故当恭敬)分二:一、佛将众生作为我所;二、佛将众生作为我。
这个科判的主要内容还是恭敬众生。从哪个侧面恭敬众生?前面科判当中,恭敬众生主要是从众生本身具有功德的方面去恭敬;这一科判是从信仰佛陀的侧面,从思维佛陀的思想行为的侧面。因为我们信仰佛陀,我们就应该跟随佛陀的指示,跟随佛陀走过的足迹去做。佛陀怎么样恭敬众生的,我们也应该如是恭敬众生。所以这里是通过“信仰佛陀故”,来生起对众生的恭敬心。
本颂词中,恭敬众生仍然是重点,信仰佛陀是生起恭敬心的另外一个根据。这里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佛把众生作为我所”,第二“佛陀将众生作为我”。
我和我所,“我”可以说是一个主体,“我所”的意思就是我所有的、我所具有的。比如杯子是我所,就是指我所拥有的。佛把众生作为他所拥有的,是“我所”。从这方面讲,我应该恭敬众生。类似于某人是国王的亲信,所以我对这个人也要恭敬,因为他是国王的亲信的缘故。国王的亲信就相当于国王的“我所”,他是国王所拥有、所控制的。佛把众生执为我所,其实是一种说法而已,因为佛陀不可能有丝毫的执着。但是毕竟佛把众生作为所度化、所爱护的对境,那么我也要把众生作为我所,就像我爱护我的家人、亲朋、好友,爱护我的房子用具一样。
佛把众生作为我所,那么我作为佛陀的信仰者和跟随者,我也要把众生作为我所去保护、去恭敬。主要的意思就是这样。
第二个科判是讲“佛将众生作为我”,他不单单是我所,而且把众生作为像我一样去看待,他是我的一部分。
寅一(佛将众生作为我所)分二:当恭敬之理由,二、忏悔不敬之过。
这一科判首先是讲恭敬众生的理由,因为我们信仰佛的缘故,我应该恭敬众生;第二,以前对众生不恭敬的心,不恭敬的行为,我必须要在佛面前忏悔,认识到这是不对的,改过自新。
卯一、当恭敬之理由:
有五个颂词,第一个颂词:
无伪众生亲,诸佛唯利生,
除令有情喜,何足报佛恩?
意思是讲,佛陀作为众生无有虚伪、无有狡诈的亲友,诸佛唯一利益众生,现在我除了让有情欢喜之外,没有办法报答佛的恩德。
进一步分析颂词,“无伪众生亲”,佛陀是众生的无伪亲友。“伪”是虚伪狡诈的意思。佛陀把众生当成亲友、至亲,没有丝毫的虚伪。因为菩萨的心胸必须非常的平等、清净、广大、周遍,只有这些条件具足,才是真正的利他心、菩提心。
对众生的慈悲心,我们从刚入道就要刻意训练。刚开始,我们没有把众生执为我所爱护的对象,通过学习,把众生纳入到我所利益的范围当中。之后,让这种心逐渐变得至纯至净,去掉虚伪的成分。
有时候我们发心利他的时候,只是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因为对我有利益的缘故,所以我要利益众生;因为发菩提心对我很有利,所以我要发菩提心。这里面掺杂了自私自利的成份,那么这种利益众生的心,的确还是有些虚伪的成分。我们发了利他心,把一切众生纳入到我所利益的范围之后,就要通过修行,让这种心态变得纯净。依靠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等等修法,使利益众生的心不夹杂任何自私自利的作意,不夹杂任何虚伪狡诈的成分。刚开始学《入行论》,讲菩提心利益的时候,也许我们多多少少夹杂一些自私自利的成份,因为菩提心的功德那么大,所以我一定要发菩提心。这时的发心,其实就有一点虚伪狡诈的成份。当然,这种发心还是有能趋向于好的方面,刚开始的时候也不能一概否认。但是到了后期,这种心态必须要逐渐转变成一点都没有造作,不夹杂任何私心杂念的状态。
菩萨利益众生,他不是为了众生给他回报。有时我们帮助众生,是为了得到众生的回报。比如在汽车上让个座,对方说了一声“谢谢”,他就很满足了,觉得有价值;如果对方没有什么反应,就会上火:我给你让座,为什么连一声“谢谢”都没有?!所以有些人帮助众生,很在乎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给他善意地回应,他就觉得有价值;如果对方很冷淡,甚至于恩将仇报,他就受不了。这种利他有自私自利的作意,希求某种回报,是有条件的。
菩萨在做利他事业的时候,必须要断掉这方面的希求。这方面的希求就是指有条件的利他。我给众生做了事情,众生要给我一个微笑,给我一声谢谢;乃至于我今天帮助了他,明年倒霉的时候,脑海当中盘算:去年帮助过张三、李四,现在落难了,是不是他们应该来帮助我。最初在帮助众生的时候,就带有功利的成份,这就相当于一种投资了。现在我有能力、有闲钱,把这些闲钱拿去做投资,以后就有收成,有回报。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去利他,其实也是一种投资,帮助张三、李四,帮助很多人,以后当我需要的时候,他们也会回报我。这就是投机的想法。
还有一种想法,他对今生当中的回报没有什么意乐,但是因为相信因果,他就想今天帮助众生,这个果会成熟,以后就可以在这里面大捞一笔。因为发了菩提心、利益众生的缘故,果报成熟他就可以变成富翁,变成高高在上的人了。
所以,弥勒菩萨在《大乘经庄严论》当中,教导菩萨做利他行为的时候,这两种带有条件的心态都要断除。我帮助众生是为了众生给我回报,或者帮助众生是为了后世得到更多的异熟果报,这两种心态都要断掉。帮助众生就是帮助众生,不带任何的投机想法,不带任何条件,纯粹地帮助众生。如果修炼菩提心到了这个程度,那么帮助众生做了任何事情,不管众生给我善意回应,还是不给我善意回应,或者置之不理,乃至于我给他做了好事,他反而来伤害我,这些都无关紧要。因为我们内心的修炼已经纯熟,所以在帮助众生的时候,事情做完就放下,反正已经做完了,也不想众生到底给我什么态度,赞叹或者后世有什么因果。如果我们的想法在这方面,我们所作事情的结果,就会受想法的约束,变得有局限性。
如果帮助众生,我内心可能会发愿,(当然一些正式的发愿,我们可以念发愿文、祈祷文),有时候想法会是:今天给这个众生让座,就是为了得到他的一声谢谢。那么你的心就局限在了这个地方。当然因果很微细,我们不一定完全能知道,但很有可能这个果报就成熟在这一声谢谢上,再也没有了。发心越小,成熟的果报就越小。如果你让座的发心是为了后世很多人给自己让座,那你的善业就局限在了这个上面,也许下世很多众生给你让座,让完之后善果就消尽了。但是,如果我让座并不希求今生当中众生给我回报,也不希求后世的因果,就是纯粹利他,我的心很清净,没有这些束缚,这个果就无限的广大。它就真正成为成佛的资粮,真正成为以后再度利益众生的因了。
所以,我们的心应该修到这个程度,即不受“有回报”这种作意的束缚,应该把自己的心放宽广。诸佛菩萨教导我们的就是要这样做。我们要让心态清净,即不求回报,不求报答,不带有任何其他成分,纯纯粹粹地利他。如果真的修到这一步,利他心就无有虚伪了,很干净很纯净。佛就是通过修持这种心,把这种心保持下去达到极致,就成了佛的心。
现在我们慢慢地在走这一步,我们要让自己的心变得纯净。这里讲“无伪众生亲”,我们就想佛陀那种无伪的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要做的是一个什么样无伪的状态?“无伪众生亲”,就是完完全全地作为众生的亲友,永远不改变的众生的亲友。“诸佛唯利生”,诸佛作为众生真正的亲友,唯一所做的事情就是利益众生。佛陀的家族事业就是利益众生的事业,所以诸佛是唯利生的。
因为我现在作为信仰佛陀者(科判是信仰佛陀故,所以加进来这个因素),我是一个随学佛陀的人,佛陀如此无伪地利益众生,那么我要做的事情当然也是追随我所信仰的佛陀。像现在的追星族,他所崇拜的偶像喜欢穿什么衣服,喜欢吃什么东西,喜欢有什么样的行为模式,他也会模仿。因为我的偶像是这样做的,所以我也应该这样做。颂词的意思就是,我所信仰的佛陀的唯一事业是利生,作为信仰者的我来讲,应该随学佛陀的行为。佛陀想法设法地让众生欢喜,发善心让众生欢喜,断除杀生、偷盗、邪淫以让众生欢喜,佛陀成就功德之后,也想尽一切方法让众生离苦得乐,让众生获得觉悟,让有情欢喜。佛做这个事业,那我也要跟随佛做这个事业。
“除令有情喜,何足报佛恩”,除了想法设法让众生欢喜之外,没有办法能够报答佛的恩德。佛对我们的恩德是非常大的,如果佛不出世,不讲佛法,我们现在还在迷惑,还在继续沉沦。虽然我们现在还是凡夫众生,但是我们已经找到了那条通向解脱的大道。从这个方面来讲,佛、上师的恩德是非常非常巨大的,是没办法报答的恩德。那么真正要用什么来报答呢?就是利益众生,一心一意地利益有情就能够报答佛的恩德。佛希望我们去做这个事情,尽管佛不期待任何人对他报恩,佛没有这个想法,但是若我们去做令有情欢喜的事情,是对自他有利的,也是相应菩萨道的殊胜修法,也可以说是对佛报了一分恩德。
所以要报答佛恩的话,只有让众生欢喜。那怎么让众生欢喜呢?就是恭敬众生。恭敬众生有很多方法,前面我们讲了,并不是恭恭敬敬地在他面前磕头就是恭敬众生。恭敬众生主要是安立在我们心里上的,在我们心里认同众生是我们恭敬的对象,我们不能够对他生嗔心。前面我们也讲到,你对恭敬的对象是不可能生嗔心的。让你生嗔心的人你不能恭敬他,你对恭敬的人不可能生嗔心,这是简单的辩证关系。所以若我们能够恭敬众生,因为我们信仰佛的缘故,佛既然都是唯一利生的,那么我作为追随者,我也要随学佛。我要令有情欢喜,除了这个之外没办法报答佛恩。
对于与佛感情很深厚的一部分人来讲,想要追随报答佛陀,用什么方法呢?因为他对佛有这份感情和信心,他就会随学佛。佛既然对有情都这么利益,那么我也要随学佛,我也让有情欢喜。通过这个方式,使我们对有情生起恭敬心,我们自然而然就不能、也不会对有情生嗔心了。
第二个颂词:
利生方足报,舍身入狱佛,
故我虽受害,亦当行众善。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我们利益众生,方足以报答舍身进入生死牢狱或者无间地狱的佛的恩德,所以我现在虽然受到了众生再三的伤害,我的身口意三门也要趋入于行持利益众生的善事之门。
和上一个颂词一样,只有把“信仰佛陀之故”这个因素加进来,才知道这个颂词到底是从哪个方面来宣讲的。“利生方足报”,只有利益众生才可以报答佛的恩德。那么佛在做什么?“舍身入狱”,佛陀为了利益众生可以舍弃自己的身体到无间地狱去,佛有这样的发愿力。比如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等等,有这样一种大誓愿。为了利益众生,佛可以到无间地狱当中去救度他们。
以前佛陀因地的时候,也是为了利益众生而舍弃身体。比如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作摩诃萨埵的时候,他为了利益母虎,把自己的身体布施给它和几个小虎崽,他是舍弃了身体利益众生的。
其实佛舍弃身体也是为了利益我们。现在我们能够听闻佛法,其实和佛以前舍身饲虎的善行有直接的关系。看起来好像是佛是一个人在修法,但是佛为什么要那样做?就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们就是属于佛所利益的众生中的其中一部分,换句话来讲,佛是为了我去做了舍身喂虎的善行。佛是为我做的,我们必须要这样想。我们不能认为,佛在久远劫之前,好像就是在一个谁都没看到的地方,把自己的身体布施给老虎了。有时我们觉得这样不值得。但是佛陀的发愿是什么?舍身饲虎,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现在我们听闻佛法,就是因为佛当年的善行而成就了佛果。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无数的善行。他每次都是为了我,为了我们舍弃了身体。那么现在他成佛了,说了佛法,我现在遇到佛法,开始修行,懂得取舍因果之道了,这也是佛对我的恩德,佛专门为我做的事情。
上师也是为了我做了很多善法。佛陀也是为了我做了很多善法,一方面是舍身,一方面是入狱。“狱”可以理解成无间地狱,也可以理解成牢狱,生死牢狱的意思。佛可以入轮回,再再地在轮回当中来,转生到我们身边并利益我们。所以佛陀是为了我们这样做的。我们为了报答佛的恩德,只有一个方法。佛以前是为了我们做舍身入狱的善行,那么我现在既然做了佛的追随者,信仰佛陀的人,我也必须要利生才能够报答佛对我们的恩德。
“故我虽受害”,虽然我遭到众生很大的损害,也应该忆念佛以前对我做的善法,应该随学佛。“亦当行众善”,也要一心一意地趣入行善之中,就是利生。简单地串起来讲:我虽然受到了众生的伤害,但我还是要利益,包括伤害我的人在内的一切众生。
这才是让佛欢喜报答佛恩的事情。佛以前为我们做了这些事情,我以后也要为众生做这些事情,这才是报答佛恩德的方法。虽然受到了张三的伤害,我也要奉行利益张三的行为;虽然受到了李四的伤害,我也要奉行利益李四的行为。这是佛以前做过的,佛要求我也这样做,而且我也可以做的事情。从这方面讲,因为报答佛的恩德的缘故,我要努力地行持殊胜的善法。
诸佛为有情,尚且不惜身,
愚痴我何故,骄慢不侍众?
一切诸佛为了有情尚且不吝惜自己的身体,那么愚痴的我为什么这么骄慢而不去恭敬众生,不去行持伺候众生的事情呢?
这里做了一个强烈的对比。诸佛是什么?诸佛是一切众生的主尊,是一切众生的怙主,是圆满一切功德觉悟者,是断除了一切障碍的殊胜所托。这么尊贵的佛陀,为了众生,尚且不惜生命,不惜身体。
从佛陀的果位来讲,自利已经完全圆满了,但是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还是重新在三界轮回中受生,投生到我们身边,给我们讲法。虽然我们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但是佛陀的化身,像上师仁波切,我们遇到了,其实和遇到佛陀也是没有差别的。佛陀为了度化我们,尚且重新回到轮回当中,转世到我们身边来利益我们,为我们做很多事情。
从因位讲,佛陀在因地修法的时候,为了众生不惜身体,比如前面摩诃萨埵为了圆满资粮,救度众生以身饲虎。释迦牟尼佛因地行持善法的时候,在整个修布施度的过程当中,成千上万次舍弃自己的头颅,舍弃自己的手脚,舍弃自己的脑髓,舍弃自己的眼睛,舍弃自己的身体,甚至舍弃自己的生命。为了有情,行持六度万行,为了求法可以完全抛弃自己的身体。
这么尊贵的菩萨,已经成为三界应供处的怙主佛陀,为了有情尚且恭敬众生,为了利益众生尚且随顺众生,让众生欢喜,那么我作为一个佛陀的随学者,我有什么资格不去恭敬众生呢?
“愚痴我何故,骄慢不侍众?”和佛比较起来,佛陀是大智大慧、大觉大悟的三界怙主;那么我,只是纯粹的一个我执傲慢炽盛、贪嗔痴烦恼非常猛烈的凡夫有情。愚痴的我和佛是没法比的,为什么我还这么骄慢,不去恭敬众生呢?像佛这样已经圆满了一切证悟的三界怙主都可以恭敬众生,为了众生可以不惜生命,为什么愚痴的我这么骄慢不去恭敬众生呢?
这里讲,一个是愚痴,意思是我们不知道有情的尊贵;第二是骄慢、傲慢,觉得众生都不如我,甚至认为自己比佛的智慧还厉害,比上师的智慧还厉害,像这样的话就太过于骄慢了。骄慢之后就看不起众生,就不去恭敬众生。
这里作了一个对比,很巨大的反差。最珍贵的、证悟最圆满的佛,尚且没有任何的骄慢去恭敬众生。而我这么愚痴,具有这么多过患,反而很骄慢,不去恭敬众生,作为一个信仰佛陀的人,这样做的确是一个很脸红的事情。
这里也显示出缘起的真实性,就是相续当中越有功德的人,越没有傲慢。“诸佛为有情,尚且不惜身”,诸佛菩萨的功德圆满了,而功德越圆满,内心当中就越没有傲慢,越可以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比如佛在世的时候,可以为生病的、浑身长疮的、浑身屎尿的比丘,擦身体洗衣服,照顾他。佛陀也为这些比丘穿针,做清扫经堂等事情。所以佛陀是没有傲慢的,就是说证悟越高,就越没有傲慢。其实傲慢是障碍成佛的一个很大的违缘,只有把傲慢清除掉才可以成佛。反过来讲,只要是成佛的人,相续当中绝对没有傲慢。
具有功德的佛陀都没有任何的傲慢,可以去伺候众生,那么我们这些烦恼炽盛的凡夫,没有具足佛的功德反而这么傲慢,这又是为什么呢?当然我们前面讲过了,就是越没有功德的人越觉得自己了不起,越是了不起的人越是没有什么傲慢心。
我们现在是随学佛陀的修行者,为什么认为自己比佛还厉害呢?佛都可以为了众生不惜身体,我们作为佛的弟子反而如此傲慢,不去随佛学、不去恭敬众生、不为众生做事情,那么又是为什么?这个方面我们的的确确要思维了。
不克服这个傲慢,我们就永远成熟不了。不克服骄慢,不去恭敬众生,就永远没办法和菩提道相应。打破了傲慢自然而然就可以恭敬众生,若恭敬众生就开始良性循环,恭敬爱护众生,就可以和菩萨道相应了。越和菩提道相应,相续当中的烦恼愚痴越少,越能够很快地成佛。因此,既然是佛的随学者,佛都可以为众生不惜生命,我为什么不能做呢?应该做得到。
寂天菩萨从这个方面,告诉我们应当恭敬众生的理由。当我们仔仔细细分析的时候,的确发现这些理由是很有说服力的。只有认真体会之后,才觉得的确应该恭敬众生。佛都这样恭敬,我为什么不恭敬呢?
宗喀巴大师在《事师五十颂》的注释当中有一句话,赞叹文殊菩萨“常在一切上,然为众生仆”。文殊菩萨作为千佛之师,是诸佛智慧的总集,尚且是佛陀的老师,“然为众生仆”,但是经常做众生的仆人,做社会最底层的人,帮助众生发菩提心,利益有情等等。文殊菩萨常在一切上,但是还是作为众生仆。
作为文殊菩萨的后学者,作为佛菩萨的追随者,我们应该克服相续当中的烦恼、骄慢,恭恭敬敬地随顺众生,为众生发菩提心,真实的去做利益他们的行为。我们由此就可以逐渐体会到:哦,佛菩萨是这样做的,我也应该这样做。他们这样做成佛了,我这样做也可以成佛。他们这样做利益了众生,我这样做也可以利益众生。从这个方面来改变我们的心态。
众乐佛欢喜,众苦佛伤悲,
悦众佛愉悦,犯众亦伤佛。
这个颂词讲,众生快乐,佛就欢喜;众生痛苦,佛就伤悲。如果我们让众生欢喜,佛就欢喜;我们伤害众生,也就伤害了佛。佛的欢喜和伤悲,同众生的快乐与否有直接关系。当然从佛的角度来讲,他已经超越了一切的感情、执著、分别念,佛欢不欢喜,这里是指佛陀的大悲心。
佛陀出世是以利益众生为目的,所以从世间和观待我们分别念的层面上,说佛有欢喜也有伤悲。从本质上来说,佛已经超越了欢喜伤悲这些心态。但是从佛因地的角度,说佛欢不欢喜是成立的,把佛在因位时的胸怀,放在果位上也是可以讲得通的。佛乐于见到众生获得快乐、入道,永远离开一切痛苦;如果众生痛苦,佛也非常悲伤。“若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这个非常有名的偈颂就说,如果有一个众生没有得度,我佛脸上的泪痕始终是不会干的。这就说明,佛很在意众生的离苦得乐。佛的欢不欢喜是和众生是有直接关系的。
下面两句,“悦众佛愉悦”,如果我们利益众生让众生高兴,佛看到也高兴;如果我们伤害众生,就相当于伤害了佛一样。
“信仰佛陀故”,我们这些信仰佛陀的佛弟子,让佛陀不开心的事情不能去做,让佛开心的事情就要去做。既然佛欢不欢喜,和众生快不快乐有关,那我的行为得到佛的认可与否,会不会令佛开心,是取决于我做了让众生痛苦,还是让众生快乐的事情。
下面的颂词是通过寓意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诠释的:
遍身着火者,与欲乐不生,
若伤诸有情,云何悦诸佛?
“遍身着火者”是比喻一个遍身着火的人,给他很多的欲妙,他也不可能快乐。我们伤害有情的话,怎么可以取悦诸佛呢?是不可能取悦诸佛的。这个比喻很形象。
我也曾经见过一个遍身着火的人,他可能因为感情问题,往身上浇了煤油还是汽油,他自己点着了以后,非常的痛苦,大喊大叫地往外跑,跑到路的尽头。以前在我小的时候,城市化还没有这么发达,有很多很大的露天粪坑,他一下子跳进了粪坑里,火就熄灭了。我们跑过去看,他就在粪坑中挣扎。
“遍身着火者”,就是他很痛苦,在那种状态下,你和他说你不要苦了,我这里有好的食品、好的衣服。“与欲乐不生”,你怎么给他好的欲妙,他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身体正在着火,痛苦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同理,“若伤诸有情,云何悦诸佛?”佛非常在意有情的苦乐,如果我们伤害有情的话,就好像对着一个浑身着火的人,给他欲妙一样。
我们一面伤害有情,一面在佛前供养。供养很多的灯、很多的花,虽然毫无疑问是有功德的,但是我们一边伤害有情,一边想通过供养等方法来取悦诸佛,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昨天讲过这个问题,取悦诸佛和世间中的我们取悦上级、情侣或者其他的人而得到好处,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虽然用取悦的名词,但是这个取悦,不夹杂世间烦恼的成分,并不是说佛被取悦了,好像和凡夫一样。
佛的欢喜主要是因为你的行为如理如法,佛对你的行为认同,所以佛很欢喜。我们平时以三喜的方式,承侍上师令上师生欢喜,一是供养财物的方式,二是身语承侍的方式,三是精进修法的方式。并不是你供养一千元,他们就高兴,没有钱就不高兴,不是这样的。而是因为你供养钱财,说明你对财富有放舍的心,上师乐于见到你因为给他供养财富,而踏上修行道,乐于见到你入道了,见到你放舍这一千元的财富去做供养,这和佛道是相应的。还有以身语去承侍上师诸佛,是放下你的我执;修法以法供养的方式让佛欢喜,因为你心摄正法,心摄正法和证悟实相是密切相关的。
其实供养财富、身语承侍、法供养都是和解脱道、证悟实相相关的。其中,法供养最好,然后是身语承侍,财富供养是最次等的。所以法供养是最令上师高兴的。这些是佛欢喜的原因。
此处佛欢不欢喜,并不是你这个人很厉害,懂得取悦佛的方法,在佛前表现的很好。而是你内心当中,的确做了随顺佛道的事情,佛乐于见到你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和佛道相应。佛出世的本意,就是引导众生趋向于佛道。反过来讲,如果你在伤害众生,这种发心和行为与菩提道背道而驰,佛不认同你这种做法,佛就不高兴。如果我们伤害有情,怎么能让佛欢喜呢?怎么能得到佛的认同呢?佛陀是遍知的,他所认同的事情,一定是和菩提道相应的,不认同的事情绝对和菩提道不相应。如果这样修下去,只是表面的修法,是浪费时间而已。
所以我们伤害有情就得不到佛的认可,无法令佛欢喜。作为信仰佛陀的人,要令佛欢喜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利益众生。我们要从内心中发起利益众生的心愿,行为中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我们利益众生的能力,要通过修炼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和佛一样去广大地利益众生,当你成佛了,真的去利益众生了,这就完全地报答了佛的恩德。
寂天菩萨就是从这个方面,引导我们的心趋于正法,和菩萨道相应,让我们去止嗔的。安忍品的内容表面上看,首先是要我们不生嗔心,然后恭敬众生就不会生嗔心,其实这是一个大的思路和轨道,引导我们的心趋于证悟实相。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局部的安忍修法,其实是和整个菩萨道是完全联接的。
我们把主线和脉络考虑进去,就发现在修行安忍止息嗔心的时候,我们的心在成熟、在向众生开放,自始至终的我执作意逐渐被打破,让我们更加迅速更加圆满地趋于真正的菩提大道中。
今天我们的课就学到这个地方。
(第九十二课辅导圆满)
转载:五明佛学院2015年菩提学会招生简章!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各方丛林大德长老、信众居士:
学会开设佛教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随着学会教学与管理日趋成熟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获得了大乘佛教法雨的滋润。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很多人不仅对佛法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对治烦恼痛苦的种种方便。学会提供的系统闻思修行的平台,不仅为广大佛教徒点亮了人生,也为佛教的兴盛增添了光彩。
学会2015年度的预科系招生即将开始,希望学会各位学员、各级发心人员,自觉担负起弘扬佛法的重任,让无量轮回痛苦众生享受妙法甘露的喜宴;同时,也希望大家把现代化管理的经验和方法逐步引入到学会的管理中,在细化和完善各项管理方面与时俱进,让每个学员真正体会到佛法的深味,获得暂时利益和究竟安慰的福祉。
弘法教务处
2015年3月5日
传法上师索达吉堪布简介
索达吉堪布,生于1962年。1985年舍俗出家,前往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早在上世纪90年代,随法王前往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弘法。
因感汉地佛子由于语言障碍,无缘接触藏传佛教,堪布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汉文,并长年在喇荣五明佛学院传授显密佛法、引导实修,不但培养了无数的佛教人才,而且著作等身,传法教言与出版书籍累计超过上千万字。此外,还将《弟子规》《观无量寿佛经》等汉文典籍,翻译成藏文。
从2010年起至今,受邀在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港大、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众多著名学府演讲,发起并参与主办多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与知识分子们进行交流,将佛教真理与当今科学结合起来,引导世人正确面对学业、情感、工作、人生。近年来,堪布经常与众多海内外学者探讨环保、和平、道德、跨宗教等问题,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同时,发出“启动爱心”的倡议,号召大家在学佛之余,不应漠视身边的弱势群体。先后建立了小学、中学、养老院、居士林、小沙弥学院,资助濒临失学的大学生,救济无钱治病的重症患者……
堪布常说:“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但只要有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法,我也会尽心尽力用佛法饶益他。”
更多招生简章内容请您点击
http://www.zhibeifw.com/xxgx/zsjz2015/
或者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
在线报名:
http://www.zhibeifw.com/xxgx/baoming.php
欢迎参与佛学交流群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