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3课

2015-03-28 生西法师宣讲 菩提如意宝珠


《入行论》第113课笔录

原文作者:寂天菩萨

本文作者:生西法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入菩萨行论》。本论分了十品,按照华智仁波切的科判,前三品是菩提心未生起令生起,四、五、六品是菩提心生起之后不退失,七、八、九品是菩提心不退转的基础上再再增上。其中第七品是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都能够增上的助缘,第八品是世俗菩提心能增上的助缘,第九品是胜义菩提心能增上的窍诀。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八品——静虑。静虑的本意,是一缘专注。而此品讲的是相应于六度的静虑度,所以它有不共的特点,和外道、世间的禅定并不相同。

这里讲的静虑,一方面是一缘专注,另一方面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观修,压伏相续中粗大的分别念,令其完全消亡,同时令世俗菩提心得以增上。比如,前面再再提到的“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发菩提心,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为了利益众生,所以我们发誓成佛。这里利众的心和发誓成佛的心非常关键。

静虑品的核心是修持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换。藏传佛教有两大修持菩提心的教授,一个是阿底峡尊者的七重因果教授,另一个就是寂天菩萨在此论中讲到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窍诀。如果了知了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修法,再进一步去观修、串习,相续中一定能生起世俗菩提心;或者我们通过学习前面七品的内容,相续中已经有了修菩提心的种子,现在再通过静虑的方式来观修、串习世俗菩提心,相续中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菩提心绝对能够再再地增上。

在佛法当中,静虑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没有静虑,就没有办法一缘专注。不管我们是诵咒、念佛,还是做其他的禅修,如果心识散乱,就相合于烦恼、罪业,导致我们的心相合于轮回。而如果有了静虑,这些贪著世间以及自私自利的分别心都能被消灭掉,我们内心就可以和佛法相应。

前一个科判讲了贪执的过患,现在学习所贪对境之过患。贪执是从心执着的侧面,所贪是从对境的角度。当然,不管是讲贪执本身,还是讲所贪对境,绝对不是一个只讲能境的心,一个只讲所贪的对境,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划分。在讲能贪执心的过患时,要和所贪的外境相合,在讲所贪对境的过患时,也要和能贪执的心相合,只不过讲的时候,各有侧重而已。

科判“所贪对境之过患”分了两个科判:“耽著凡夫非为所依”和“如何相应时机而交往”。其中“耽著凡夫非为所依”又分了三个科判:略说、广说、摄义。

对于科判“耽著凡夫非为所依”,从所贪的对境而言,要了知凡夫亲友并不是所依。只要是凡夫,相续中都有贪嗔痴的种子,而凡夫不修持佛法,相续中不单单是有种子,还有很粗猛的现行,而且从来没想过怎样去制止现行。所以,像这些彻头彻尾的凡夫愚者,如果我们依止他,没办法给我们带来修行上的利益,也没办法带来轮回中的利益,因此从世出世间两个方面,耽著凡夫都不是正确的选择。

我们可能会想,出世间的利益,凡夫人是无法帮助我们,那世间的利益呢?实际上也要看情况,凡夫的亲友,当然可以做一些暂时的利益,但也要从比较长远的角度来看,耽著凡夫本身是贪欲心引发的烦恼,因就是染污,是具有与恶业相应的自性,那么果也不可能安乐。所以,从长远角度来看,耽著凡夫不能给我们带来究竟的世间利益,出世间利益更不会有。

因此,我们不能过于耽著凡夫亲友的关系,尤其不能把这些凡夫人耽著为所依,耽著为皈依境。我们皈依、依止他们,不可能带来世间的幸福,解决世间的问题。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有问题的凡夫,再依靠另外一个有问题的凡夫,不可能带来真正向上的意义。

了知与凡愚交往的过患,并不是说完全不接触,而是在接触的时候,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善巧的智慧。因为我们毕竟还是凡夫,还不是圣者,还处在轮回当中,那么我们和凡夫交往时,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来观察凡夫的过失,然后在交往的时候掌握分寸。因为世间的生活,我们还是要继续,还是要和其他的凡夫共处。但同时,绝对不能随顺凡夫相应于轮回的发心和行为。因此,和这些凡夫交往时,以佛法的智慧来进行指引,是非常关键的。

略说我们已经讲完了。下面讲广说。

寅二(广说)分二:一、我于彼无利;二、彼于我无利。

卯一、我于彼无利:

意思是讲,我和凡夫人交往的话,我对他是没有什么利益的。

有些人讲,和他人交往,可以利益到对方。当然,如果自己有很大的能力,和他们交往,自己不会受到影响,也可以或多或少地利益到对方。但是,针对于我们这样的初学者,发心、智慧、能力、神通等等,都还不具备或不成熟,如果和这些人交往,其实很难真正地利益他。还有一种情况,有一些凡夫人虽然是初学者,但因为前世的善业力、宿愿,他有不共的能力,可以影响到很多众生,令他们趋向于佛法,这另当别论。

除了这种情况之外,我们遇到对境的时候,应该如何观察取舍呢?就要学习这个颂词中提到的窍诀,然后进行运用。这里有两个颂词,第一个:

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

喜处亦生嗔,凡夫难取悦。

这是“我于彼无利”的一个理由。凡愚者的心性不稳固,自己和对方,刹那之间可以成为密友,但是须臾之间又可能反目为仇。应该欢喜的地方,非但不生起欢喜,反而生起嗔心。所以,这样的凡夫是很难取悦的。

为什么这里讲我于彼无利,要用“凡夫难取悦”来安立呢?因为我们要利益一个人,其实是双向的,并不是我有热情就可以,对方还要配合才行。就像上师要利益我们,我们也要配合上师的发心和行为,如果我们不想受到利益,或者不配合上师的教言,那么上师就没办法利益我们。

所以要利益对方,并不是自己有一点能力、有一腔热情就足够了,还必须要处在凡夫配合的前提下,对方要有比较稳固的性情,或处于比较欢喜的状态。如果他对我欢喜,我讲的话他就会愿意听。为什么世间上很多人,对于明星所讲的话或者所做的事情,很喜欢去模仿?因为他对明星有欢喜心,他有种亲近感,愿意去接近,愿意去奉行,愿意去模仿。所以我们要利益对方,也需要对方对我产生欢喜。但是,对凡夫人来讲,让他欢喜容不容易呢?很难,“凡夫难取悦”。原因就是“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这两句话主要是讲,凡夫人的性情反复无常。

“刹那成密友”:不需要什么特定的理由,有时只是互相看一眼就有了好感,或者一个问候,甚至很简单的理由,自己觉得和对方聊得来,然后越聊越投机,虽然并不了解对方的情况,对方也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但是在很短的时间成为了密友,非但无话不谈,而且钱财都不分彼此。所以“刹那成密友”,也不一定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当然,也要一分为二来看,这里是从总的方面来讲。有的是因为自己和他人前世结的善缘,在很短的时间中,一旦结识很快就成了很好的朋友,而且这种友谊一直非常稳固。除了这些特殊情况之外,刹那之间成为密友的这些人,感情基础不是非常的牢靠。

因为心性不稳固的缘故,“须臾复结仇”,因为很小的因缘,顷刻间也会反目成仇。比如,两个人在吃饭的口味上有一点不同,就开始争执,最后结下很大的仇怨;有时候因为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误会,就一下子变成了仇敌。所以,和这些人交往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他马上又不和自己说话了,或者马上变得难以琢磨。有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一会儿很高兴,一会儿又非常不高兴。这样的人,真难以去交往。

我们要交往一个朋友的话,需要长时间去观察,慢慢去接触之后,如果觉得可以深交,这时候可以把他认定为正式的朋友。否则,在很小的因缘下成为密友,很多时候都是一种仇恨的因,这种情况需要注意。但是此处并不是告诉我们如何去交友,而是告诉我们,凡夫人性情不稳定的缘故,“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这是难取悦的一个根据。

第二是“喜处亦生嗔”。对于应该生起欢喜的地方,比如奉行善法、闻思修行等等,心里也是不高兴,对非常好的对境,也很容易产生嗔恨心。既然如此,如何去利益他呢?因为要利益他,也就是让他对善法产生欢喜,从教法上面利益他,让他也能够同沾法益。

对善法有兴趣,需要他前世的善根和因缘,如果他一点都没有,不管皈依、发心,修行佛法、祈祷佛菩萨的利益有多大,但是他的善根不具足,或者没有苏醒,怎么讲都难以让他生起欢喜心。而且因为相续中存在烦恼种子,他对殊胜的佛法也会产生反感、不耐烦,乃至对正法产生嗔恚,对向他传递信息的讲法者也产生很大的嗔恨心,所以 “凡夫难取悦”。要让凡夫产生欢喜心,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难取悦的缘故,“我于彼无利”。因为要取悦他才能够利益他,如果难取悦的话,对他来讲是没有什么利益的。

再看下面的颂词:

忠告则生嗔,反劝离诸善,

若不从彼语,嗔怒堕恶趣。

如果宣讲一些有利的忠告,他由此产生嗔恨心,反而劝你离开对善法的修行;如果我们听从他的语言,自己会丧失善法;如果不听从,他就会产生很强的嗔怒心,因此也会堕入恶趣。所以我们对他没有什么利益。

我们要利益对方的话,就会告诉他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很多大德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和凡愚人交往时,往往不是说他应该听的话,而是说他喜欢听的话。如今无论世间的政要,还是其他的朋友,在交往的时候,互相寒暄之后,往往就打听对方喜欢什么,然后专门挑一些他喜欢的话和他交谈。比如,对一些女人,就赞叹她年轻漂亮、有魅力。虽然这个人已经很老了,如果对她说:“你很年轻,不显老”她就非常高兴(其实她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也并没有那么好看),而如果对她说:“你已经很老了,应该为后世做准备,马上念佛吧”,虽然这是真实的意思,但是她肯定会不高兴的。

所以世间上的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有这样的毛病(并不是我们在观察别人的过失),往往非常喜欢听爱听的话,而对于应该听的话,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应该听的忠告,往往不是他喜欢听的话,而喜欢听的话,往往是不应该说的。所以,凡愚的喜好往往是颠倒的。

为什么我们听到佛陀的教言、上师讲课的时候,或我们翻阅经论的时候,总是觉得对很多地方我们会去回避?因为这当中讲到了自己的过失,或者这个过失的严厉后果,当我们看到这些,有时我们会选择逃避,忽略过去或者赶快翻过去。因为这些都指到自己的痛处,很不愿意听这些逆耳忠言。逆耳的话往往是忠告,所以一般人很不喜欢听。

“忠告则生嗔”,对忠告不喜欢听,那么对他有什么利益呢?因为对他有利益的话,往往就是他不喜欢听的话,但讲这些有利益的话的时候,他不喜欢听反而生起嗔心。如果对忠告生嗔心,那么忠告对他就没有利益。这是“于彼无利”的一种情况。

“反劝离诸善”,不单他对于忠告听不进去,生起嗔心,反而还会劝你离开善法。有时众生的性情比较恶劣,你说的话触怒了他,他也要反过来挖苦你,说一些不好听的话。往往就是用相反的方法,你劝他要戒杀放生,他反而劝你多去杀生,告诉你杀生如何如何的快乐,有这种情况。

他为什么会“反劝离诸善”呢?前面讲过,告诉他不能做的,往往就是他喜欢的,为了保住自己喜欢的东西,除了自己保住之外,还要尽量地影响身边的人,自己的想法影响的人越多,他觉得越舒服越安全。所以,我们有某种兴趣的时候,往往也是劝别人也来做这个事情。我们劝别人学习佛法,有时候不是说因为佛法的利益很大,而是因为我学佛的缘故,你也要学佛;如果我皈依了这位上师,你也应该皈依这位上师,不是说上师有多么大的功德,或者对我们有多么的慈悲,而是我已经进来了,如果你不进来,自己觉得有点不太安全,如果我进来之后,很多人都进来了,自己就会觉得很安全:这么多人都和我一起了。

所以,要观察我们学佛或者劝别人修善法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当然,不管用什么样的手段,如果能够真正劝他进入佛门,或者因为你的缘故,他皈依了一位非常好的上师善知识,这从长远来讲,是非常有利的。但如果最初没有掌握好发心动机,只是因为自己是佛弟子的缘故,所以希望所有人都是佛弟子,而不是因为一旦皈依了佛法之后,他从今就走上了解脱之道,逐渐懂得了取舍,现见自己本具的佛性——以这样的缘故悲悯众生,而劝众生学习佛法的情况不多。

当然,也要分情况。如果我们学习佛法比较深,就可以用比较深的道理去打动别人,如果我们自己学得不深,可能只有通过这种热情去劝别人学习、皈依等等。但不管怎么样,虽然从行为上来看,都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从比较理性或者具有深度的方式来看,如果自己了知了学习佛法的利益,再通过殊胜道理打动别人,会比较好。

此处讲“反劝离诸善”,为什么众生反而劝我们离开善法呢?因为他自己在做这个事情,而你作为他的朋友,没有和他一路,他就觉得不舒服、不安全,所以想方设法,把你拉进他的阵营中去。

这时候,肯定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他劝我离开诸善,我听从他的话;第二种情况是,他劝我离善,我没有听他的话。

我们分析这两种结果。第一种,他劝我离开善法,我听从了,比如,让我放弃素食或者不杀生,让我去吃肉或者去杀生,如果我听从他的劝告,开始杀生了。虽然表面上看满足了他的要求,他很高兴,认为自己成功了。

但是对自他来讲,其实是双亏的。他劝我离开善法,本身就有很大的过失,造了很重的恶业,对他来讲是很大的伤害。对我而言,本身已经走上了解脱之路,学习佛法,取舍善恶因果,但是因为他的劝告,我又开始重操旧业,造作恶业。对我来说,也是莫大的损失。甚至,自己的损失还远远超胜于他,因为对方毕竟还没有学习佛法,而自己是从学习善法的行列,退转到不学习佛法的行列,所以蒙受的损失比他还大得多。像这样,如果听了他的劝告而离开诸善,自他都没有任何利益。

再看第二种情况。“若不从彼语,嗔怒堕恶趣”:如果听了他的话,我没有服从,不放弃自己的善法,那么他对自己会发起很大的嗔恨之心,我就没办法利益他了。而且嗔怒还会引发后续的恶果,堕入恶趣。因为他产生很大的嗔心,尤其是对修行佛法、发菩提心的人生嗔心,所以恶业就会更加严重,后世会因此而堕入恶趣,感受痛苦。

所以,“我于彼无利”。直接跟他讲忠告,会“忠告则生嗔”,对他没什么利益;从“反劝离诸善”的角度,“若不从彼语”,他就嗔怒,然后堕恶趣,对他没有利益。所以,真要利益对方,还是比较困难的。

学习这个颂词的时候,我们不要误会了寂天菩萨的意思,上师在讲记中也讲,不能因为众生这么难度,我对众生没有利益,干脆连发心也放弃了,这是不行的。内心当中要不断地发心利益众生,就是因为众生刚强难化、难以度脱的缘故,更加要对他们发起利益慈悲之心。只不过我不注意的话,很有可能会被这些凡夫人的行为所引诱,并堕入恶业中去。所以,我们要知道,对凡夫人的行为和发心,是不能随顺的,我对他们暂时难以利益的缘故,和他们就不能走得太近。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清净的行为。

这方面意思是,我对于众生没有利益的缘故,我没办法把他们做为所依处。

卯二、彼于我无利:

其实依靠对方,对我而言也是没有利益的。也是有两个颂词,

其中第一个颂词:

妒高竞相等,傲卑赞复骄,

逆耳更生嗔,处俗怎得益?

世间的凡愚者,对于权势、财富和智慧都比自己高的人,就会产生很强的嫉妒心;对于方方面面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人,会产生竞争心;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也会产生傲慢心。如果对他赞叹,便会因此而产生骄傲心;如果听到一些逆耳的呵斥之语,便会产生嗔恨之心。所以,和这些烦恼炽盛的世间俗人相处,对我能带来什么样利益呢?实际上很难。

世间之人基本上都处于这种状态,这也是凡夫众生的一种通病,这些世俗凡夫很难对我们的修行产生好的影响。

有人认为,如果不是和世间上普通的凡夫相处,而是父母呢?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总是有爱心的,不能说会反过来伤害自己吧?关于这一点,我们也需要认真地分析观察。

父母虽然不会像世间人那样明目张胆地伤害自己,但是,他们爱护子女的方式很多也不正确,相续当中也有嫉妒心、竞争心、傲慢心等毛病,他们教给我们的东西,多是和佛法因果相悖的。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一类父母作为自己真正的依靠处,对我们也不会有任何的利益。

其实,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有些是因为前世的仇怨、恶业,有些是因为善业。无论如何,如果仔细观察,父母教给我们的,不和因果相应、不和修法相顺的情况是非常之多。

所以,总的来看,“处俗怎得益”和世间凡夫交往,我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利益。

我们再进一步分析。“妒高”,就是指对于各方面都比自己好的人,很容易生起嫉妒心。前行当中讲,傲慢和嫉妒这两种烦恼是比较难以认识的,因为嫉妒心很自然就生起,有时我们不用刻意地去引发它,只要看到别人圆满,我们就会嫉妒。因为自己没有的缘故,就会引发嫉妒。

嫉妒也是一种不悦意的心态,在无著菩萨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中讲到五毒——贪、嗔、痴、嫉妒、骄傲。贪、嗔、痴三毒是根本的烦恼,而嫉妒则属于嗔心的分支,因为嗔恨心是一种极度不悦意的心态,嫉妒虽然没有那么明显而强烈,但是它总会让心里很不舒服,因此归属于嗔恨心。

傲慢、骄傲属于贪心的分支,当我们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很了不起、很优越的时候,其实和贪心的本体是相应的,所以傲慢归属于贪心。

这里讲分支的原因,是为了让大家容易理解嫉妒的属性,它就是一种不舒服、不满意、不高兴的状态。当我们看到别人各方面都比自己圆满的时候,比如一个道友智慧比自己圆满,和他在一起就很容易产生嫉妒心,或者有时候我们看到某些人财富比自己圆满,受用比自己丰富,也是心里很不舒服,容易产生嫉妒之心。通过嫉妒心,还会引生出很多其余的连锁反应,产生其他的烦恼,这些情况也是非常多见的。

第二个方面就讲了“竞相等”,“竞”就是竞争,“相等”就是说各方面和自己差不多的情况,比如地位、智慧、收入、财富等。我们遇到这些和自己相等的众生时,自然就开始竞争攀比,甚至打压。

本来,竞争有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当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上师允许我们有一些竞争,比如我们在学习时,评一、二、三等奖,或有时候对一些品学兼优的修行者进行赞叹,这都是引发良性竞争的有效机制。因为我们在同一个上师座下,学习同样的教法,如果看到别人学得比自己好,自己就想迎头赶上,这样对自己修习佛法就有一种压力和触动,这是良性竞争。还有一些是恶性竞争,就是不择手段、想尽一切办法打压对手,在官场、职场、生意场上,这种恶性竞争所引发的丑态非常多。当然,我们不能单单把批判的眼光放到别人身上,我们自己也会遇到和自己差不多相等的情况,也会很容易产生竞争心,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一种形象。

还有“傲卑”,当我们面对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众生的时候,比如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一些乞丐或者一些很痛苦的人,我们会有一种优越感,很容易摆出盛气凌人的一种架势。虽然我们自己各方面都不行,但是遇到比自己还不如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傲慢之心,所以“傲卑”就是指看不起比自己更下等的人。在我们的相续当中,具足了嫉妒、竞争、傲慢等心态。

“赞复骄”,有时候如果稍微赞叹一下凡夫人,就会发生像赞叹小孩子一样的情况。一般来说,小孩子不能够赞叹,因为一赞叹他就忘乎所以了,他们的承受力、智慧力都很弱,分不清楚实际情况,分不清楚赞叹是真实的还是假的,对通过赞叹而产生的傲慢到底有什么过患也分不清楚。所以,当他们听到了赞叹,就不管这个赞叹的话语是真是假,听到赞叹就非常高兴,忘乎所以。虽然我们从年龄上来讲已经是成年人了,但其实我们的心智和心理,有时候去观察还是停留在孩童的阶段。

而真正的修行人,他们的智慧眼可以看到赞叹的虚假性,以及赞叹所带来的傲慢的过患,所以在修行之初,他们就使用很多智慧来善观察赞叹的本性,当他们听到赞叹的时候就把它观成空谷回音,清楚地知道表面上的赞叹其实隐藏了很大的伤害性,因此当他们听到赞叹的时候会很恐怖,或者会引用对治让自己不要傲慢。

但凡夫人没有这种智慧,受到赞叹的时候往往会骄傲自满。有时候我们要让别人办事情,也是通过赞叹让他头脑不清醒,然后再趁机提出自己的要求,这也是很多时候我们要成办的事情很容易办成的原因。

“逆耳”,就是指没有赞叹而是呵责其过患,比如上师调伏我们的时候,如果我们有什么过患,他会直接地呵斥。相续当中有智慧、有善根的人听到这种呵斥,知道这是上师在做加持,直接指出自己的过患,恩德非常大,因为自己看不到问题所在,其他道友也可能因智慧不够深细而看不到,只有上师能看到并直接呵斥,从而了知到自身的问题。一般来说,有信心和福报的人,他对逆耳忠言和这些呵斥不会生起嗔心;但如果是相续中缺少福报的、信心也不是很深的人,听到上师的呵斥或其他道友的逆耳忠言,或者世间之人对自己的辱骂等,就很容易产生嗔恨心。

所以,一个凡愚的相续当中是具足了这五类过失,当然还有其他很多过失,此处只是择要宣讲。和这样的人相处,怎么可能得到利益呢?用个比喻来讲,我们正和一个杀人如麻的江洋大盗关在一起,他没有耐心,性情残忍粗暴,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对我们有利益呢?我们和他相处,肯定是无法获得利益。我们和世间这些相续中具足烦恼的凡愚相处,也不可能真实地得到利益,尤其是从因果取舍、修学胜义佛法的角度来讲,也得不到利益。

当然,通过互相赞叹、玩弄手段、勾心斗角的方式,也可以得到一些世间的利益,但这些利益和因果取舍的利益比较起来,那简直就是蝇头小利了,更没有办法和殊胜的佛法利益相比。所以,我们看问题的时候,要站在《入菩萨行论》的意趣之上,因为我们是入菩萨行,不是入轮回行或者入凡夫行,我们的思维方式不能总是停留在世俗轮回的这套观念上,比如去想“和他们交往怎么会没有利益呢?肯定有利益,我们可以如何互相帮助,通过来往的方式可以得到一些发财、升官的利益”等。这些并不是真正的利益,表面上是,但从因果的角度、从解脱道的角度来讲,不但不是利益,而且是过患,我们和凡愚相处是没有办法得到利益的。

当然,一方面我们要观察“凡愚者”,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反观内心——自己是不是也具足凡愚的这些烦恼呢?如果具足就必须要努力改正,通过殊胜的佛法予以修持。

伴愚必然生,自赞毁他过,

好谈世间乐,无义不善事。

如果我们和凡愚相伴,必然会产生自赞毁他、好谈世间乐的过失,以及好行无义事和不善事的过失。

颂词讲得很清楚,“伴愚”必然会产生这些过失。所谓的“伴”,就是指自己的行为和发心意乐完完全全相顺对方,而不是单指距离上近的这种“伴”。比如和一个人坐得很近,这是不是“伴”呢?每天我们和某人一起工作,这是不是“伴”呢?或者在一个家庭当中,自己学习佛法,而家人不学习佛法,但我们每天朝夕相处,这是不是“伴”呢?此外,家人是不学习佛法的人,从这个角度可以定义成凡愚,那么我们和他们相处是不是就是伴愚呢?我们的伴愚是不是必然产生以上过失呢?

这些是不一定的。我们需要看“伴”在颂词的含义,否则,如果我们要离开这些过失,就只有一个选择——离开他们。但这是不现实的,一方面自己有家庭也有责任,另一方面,有些人还没有办法一下子就把这些问题看得这么透彻、完全放下,所以我们要理解“伴愚”的真实意思。

其实这里“伴愚”的意思,是指我们的发心和行为,和凡夫人的发心行为完全相顺,和凡愚之间有一种像伴侣关系一样、很难分开、很相顺的情况叫做“伴”。所谓“伴愚”,不是说每天和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在一起就一定是伴愚,而是看自己的心、行,是否和他们的心、行完全相顺,如果相顺,则叫做伴愚,如果不相顺,虽然每天都要接触,但也绝对不是伴愚。如同释迦牟尼佛,他转生在世间的时候,当时也有没有学习佛法的凡愚,佛陀天天和他们交往,是不是伴愚呢?从“伴”的含义来说,这不是伴愚,佛陀也不会因此而产生自赞毁他的过失。所以,虽然我们的身体和他们经常相处,但如果我们的发心和行为和他们不一样,则不是伴愚。

因此,如果我们经常性地喜欢和他们交往,我们的发心也和他们的发心经常相应,行为也和他们的行为经常相应,如此伴愚,肯定会产生“自赞毁他过”,因为他们喜欢的我也喜欢,我喜欢的他们也喜欢,像这样双方混在一起的时候,兴趣相投,就会产生自赞毁他的过失。

凡夫人都喜欢赞叹自己,对自己的一点点功德喜欢夸大,而自己没有的功德也喜欢杜撰、捏造。相反,对其他人的功德总是想方设法地掩盖,而对其他人的过失就想方设法地找出来并宣传。我们每个人内心当中其实都有喜欢自赞毁他的习气。

作为修行人,我们以前可能也有这个习气,但是,既然现在已经修法的缘故,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地了知,自赞毁他其实是没有任何利益的,自己要发现自己的过失,也要发现别人的功德。既然自赞毁他有很大的过失,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比如以前喜欢自赞,现在就要喜欢揭露自己的过失,如果以前喜欢毁他,现在就要习惯赞叹他人、宣扬他人的功德。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才可以从这种烦恼当中改正过来。这是第一类自赞毁他的过失。

第二类过失是“好谈世间乐”,一般的凡夫人都喜欢谈论世间的快乐,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接触世间的时候,引发了很多世间的快乐,比如得到名誉的快乐、得到钱财的快乐、吃喝玩乐的快乐等,他们内心很喜欢这些,所以在嘴上也喜欢谈论。在电视、媒体上,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在谈论怎样在世间过得快乐,怎么娱乐、怎么吃、怎么玩才舒服等,如果我们经常和这些凡愚相伴,我们也会开始喜欢谈论世间了,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的内心喜欢上了世间快乐,所以嘴巴才喜欢去谈论。

我们说的语言往往是自己心里的一种表示,一个人说什么话,很大的程度和他的内心世界有关。当然,有些口是心非或者刻意隐藏自己内心的情况另当别论。一个人很喜欢谈论佛法,就说明他内心当中对佛法是很喜欢的,一个人很喜欢谈论世间事,就说明他内心对世间事是有兴趣的。所以“好谈世间乐”,如果经常性地谈论世间,而对佛法谈得越来越少,就说明自己对佛法的兴趣也越来越少了,如果我们伴愚,就必然会产生好谈世间乐的这种过失。

然后是行持无意义的事情,就是指世间当中没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打麻将、打扑克牌,这些事情对我们解脱来讲,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和利益,如果经常在这些方面去耗费很多时间,我们的宝贵人身也在这上面慢慢耗费了。

还有行持不善的事情,就是指对于不善的法也很有兴趣,比如杀生、偷盗、邪淫等,如果我们伴愚就会有这些过失。当然,如果我们以前就有这个过失,那它会再再地增长;如果我们进入佛门之后,这些兴趣慢慢有所收敛和减少了,而因为伴愚的缘故,这些不好的兴趣爱好又会死灰复燃,重新占据自己的相续。

因此,如果我们接触凡愚者,对自己怎么有利益呢?我们和一个自赞毁他的人在一起、好谈世间乐的人在一起,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也会近墨者黑,相续当中逐渐产生很多过患。

再回头看科判,“彼于我无利”是说,对方对我们是没有利益的,不仅如此,我们和他交往还会沾染上更多更重的世间习气。我们相续当中的世间习气已经够多够深的了,不需要再增加了。我们就是因为不想再增加的缘故才学习佛法,如果我们学习了佛法之后,心、行又和凡愚者相近,则不仅没办法减弱习气,还会增加。有这些过患的缘故,对于凡愚者,我们就不应该太亲近了。

寅三、摄义:

“摄义”是指对前面科判意义的归摄。

是故近亲友,徒然自招损,

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

故应远凡愚。

亲近亲友没有什么利益,反而会招致很多违缘和损害。对方没有办法利益我,我也没有办法利益他,所以我应该远离凡愚者。

是故近亲友,徒然自招损”,前面我们讲过,不要误会寂天论师的意趣。颂词的意思是说,经常性地交往亲友会影响我们修法,对自他二利不但没有任何利益,而且还会招致很多违缘和损害,最大的损害就是我们没有办法修持出离轮回的殊胜正法。如果我们不修持出离轮回的法,我们就会造很多相应轮回的业,堕入轮回或恶趣受痛苦,还会在轮回当中继续漂流很长时间也没有办法得到解脱,所以“徒然自招损”。

其实我们处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如果我们选择一心一意地依止上师善知识修习佛法,就能走向殊胜的解脱大道,如果选择和世间凡愚亲友相顺应,就会走向轮回或堕落之道。如今是我们最需要做选择的时候,因此要多多地闻思正法,多多地观察世间过患,多学习像《入菩萨行论》一样殊胜的窍诀。学习之后,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取舍的智慧:对亲友的态度应该怎么样,对修学佛法的态度应该怎么样。

我们应该要远离凡愚人,因为“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和他交往,他利益不了我,我也利益不了他,那交往有什么意义呢?故应远凡愚。

远离凡愚分为心上的远离和行为上的远离。心上的远离是指,我们是修学佛法的人,我们应当相信因果、相信三宝,应该具有这样正确的知见。而凡愚人对世间八法、杀生害命等,充满了兴趣,所以自己要远离凡人的心态。行为上的远,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有些修行者离群索居,到深山老林里彻底远离世间凡愚,还有一种人到清净的寺院和道场当中,和具有闻思修的人待在一起,远离不修学佛法的凡愚者。第二种解释,就像前面提到的,虽然我们身体离凡愚很近,但我们的行为不随顺他们,他们做杀生偷盗的行为,我们不做,我们做放生,做慈济,虽然我们还是处在尘世和凡愚的环境,但是我们行为和佛法的行为接近,不和世间的造业行为接近,这也是一种行为上的远。所以“故应远凡愚”的意思,我们可以从心和行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既然说我们不应该依靠凡愚,那应该依靠什么呢?我们应该以佛法僧三宝来作为我们的皈依处、依止处,经常性地亲近上师、亲近正法、亲近修行善法的道友,只有这样,我们的发心和行为才会逐渐稳固,逐渐在修行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实,不会受到凡愚者的影响。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远离凡愚,一方面我们要亲近能够帮助自己增上世间和出世间功德的殊胜对境。而这样的殊胜对境,仔细分析,不外乎佛法僧三宝。我们要皈依佛陀、祈祷佛陀、顶礼佛陀;在善法方面要多学习、多听闻、多思维、多串习、多修习,让内心越来越调伏;还要尽量多接近对于闻思修有兴趣的人、喜欢修善法的人。

我们接触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心、行就会朝那个方面发展,如同前面所讲,如果我们乐于接近世间凡愚,我们的心、行就会朝之发展;如果我们喜欢和闻思修的人接触,我们的心、行也会朝之发展。我们要走解脱之路,所以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发心和行为就要接近修道者和佛法僧三宝,这会对我们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

(第一百一十三课辅导圆满)


转载:五明佛学院2015年菩提学会招生简章!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各方丛林大德长老、信众居士:


学会开设佛教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随着学会教学与管理日趋成熟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获得了大乘佛教法雨的滋润。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很多人不仅对佛法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对治烦恼痛苦的种种方便。学会提供的系统闻思修行的平台,不仅为广大佛教徒点亮了人生,也为佛教的兴盛增添了光彩。


学会2015年度的预科系招生即将开始,希望学会各位学员、各级发心人员,自觉担负起弘扬佛法的重任,让无量轮回痛苦众生享受妙法甘露的喜宴;同时,也希望大家把现代化管理的经验和方法逐步引入到学会的管理中,在细化和完善各项管理方面与时俱进,让每个学员真正体会到佛法的深味,获得暂时利益和究竟安慰的福祉。


弘法教务处

2015年3月5日


传法上师索达吉堪布简介



索达吉堪布,生于1962年。1985年舍俗出家,前往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早在上世纪90年代,随法王前往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弘法。


因感汉地佛子由于语言障碍,无缘接触藏传佛教,堪布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汉文,并长年在喇荣五明佛学院传授显密佛法、引导实修,不但培养了无数的佛教人才,而且著作等身,传法教言与出版书籍累计超过上千万字。此外,还将《弟子规》《观无量寿佛经》等汉文典籍,翻译成藏文。


从2010年起至今,受邀在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港大、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众多著名学府演讲,发起并参与主办多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与知识分子们进行交流,将佛教真理与当今科学结合起来,引导世人正确面对学业、情感、工作、人生。近年来,堪布经常与众多海内外学者探讨环保、和平、道德、跨宗教等问题,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同时,发出“启动爱心”的倡议,号召大家在学佛之余,不应漠视身边的弱势群体。先后建立了小学、中学、养老院、居士林、小沙弥学院,资助濒临失学的大学生,救济无钱治病的重症患者……


堪布常说:“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但只要有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法,我也会尽心尽力用佛法饶益他。”


更多招生简章内容请您点击

http://www.zhibeifw.com/xxgx/zsjz2015/

或者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


在线报名:

http://www.zhibeifw.com/xxgx/baoming.php

欢迎参与佛学交流群互动:↓↓




微信扫一扫


阅读

举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