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4课

2015-03-29 生西法师宣讲 菩提如意宝珠


《入行论》第114课笔录

原文作者:寂天菩萨

本文作者:生西法师


下面继续学习《入行论》。前面我们学习了应该远离凡愚的内容

丑二、如何相应时机而交往:

这个科判告诉我们,身处世俗轮回的修行者,在不得不与世间人交往的时候,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心和行为与之相处。其中,第一个颂词是一般的修行者如何与其他世间人相处,第二个颂词是出家修行人应如何和提供衣食的施主相处侧重点有所不同。

会时喜相迎,亦莫太亲密,

善系君子谊。

相遇的时候,我们要以欢喜的姿态来迎接他,和他交往,让他高兴,但是和他也不能过于亲密,最好能够结一种平平淡淡或者说是不亲不怨的君子之交

“会时喜相迎”如果我们和其他人见面,或者不得不交往的时候,我们应该把他们看成老母有情,看成可以帮助自己修行的善知识菩萨。总之,应该有贤善的发心。

一般我们看到不同对境,心态也会随之不同。比如看到地位财富比较圆满的人,就觉得这是一个大人物,一下子就想要去奉承和巴结;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就产生一种敌对的情绪。虽然作为凡夫人产生这些情绪也比较正常实际上也不正常因为从究竟实相来讲,这种高低不平的心态,并不符合平等的心性,不符合究竟实相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毕竟还是凡夫人,所以产生这样一种心念也是正常的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看到这些人的时候,最好把他看成普通的众生,而不是把他定义为大人物或者坏人如果我们看到这个人的时候,首先就把他定性为某种对境,那么我们的发心和行为就会因为这种定性而有偏差。

因此很多大德,可以把众生看成帮助自己圆满波罗蜜多的对境,或者把他们看成老母有情,或者只是看成单纯的众生他希求离苦得乐的心态,和我希求离苦得乐的心态是一样的,他就是一个人而已这样再和众生交往的时候,相对就要容易得多,很多不必要的心态就不会引发了。当然,这也需要我们长时间串习,这样看到众生的时候,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这种平等的心态相会时,心态上是如此的。

行为是“喜相迎”,我们要面带微笑,姿势柔和,比如握手、作揖、寒暄问候等等,行为要令人欢喜因为任何人都是喜欢笑脸迎的人,如果自己摆出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就会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如果自己很和蔼很调柔,别人看到了,心也会觉得安全,愿意和自己接近。像第五品讲的,看到有人来的时候,正视道善来。像这样,我们首先要以欣喜的姿态令他高兴,同时自己也要保持中道。过于冷酷是不行的,过于亲密也不行,我们要保持一种中等关系。

亦莫太亲密”:亲密是从发心的角度来讲,不要想“这是我独一无二的朋友,除了之外其他都是怨敌。心态上不要太亲密,行为上也不要太亲密。有些人过于热情,见面搂搂抱抱,这种方式对方也不一定习惯,而且自己的发心和行为与对方太亲密的话,也会产生一些问题。

“善系君子谊”:平平淡淡、不过于亲也不过于疏的关系是最好的。“君子谊”是取自于世间的一种说法,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为什么要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呢因为,从修行者的角度来讲,修行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心态过于欢喜或忧郁,不利于自己的修行。另外,从世间角度来讲,保持这种心态我们平时人相处也有好处。如果我们和有些人过于亲密,比如非常执着自己的父母家人,那就像世间说的,“不关则已,关心则乱”,对一个人太过于关心了,那么听到这个人很幸福,自己很高兴,听说这个人很倒霉,遇到什么灾祸,自己就非常地悲伤。像这样,如果我们和某个人的关系过于亲密,他的种种行为也会影响自己。

当然,修菩萨道并不是要修成一个木头人,但我们要知道,修行大的利益,就是通过修行,如理取舍得到功德,这才是对自己他人真实利益。而世间的亲密感情很多时候是不可靠的,而且在这当中,不相应于善法而相应于恶业的情况也是非常多的。所以,我们需要有关爱他人的想法,但是不能过于亲密。

反过来讲,和他人的关系过于不好,也是对自己不利的。如果自己树敌一想到这个人便郁闷不乐,在路上碰到也非常不高兴,这样自己经常处在一种不欢喜的状态,要安心下来学法,内心就会既不平静也不安全。一方面,自己要提防仇人来伤害自己,另一方面,一旦伤害了自己,给自己做很多小动作,自己也要疲于应付,也没办法一心一意地修法。

如果是不亲不怨平平淡淡的关系,他就不会因为亲密的缘故而过度关心,也不会因为有过多的仇怨要严加提防因为这种平平淡淡的关系最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自己在修法的时候麻烦就比较少。当然修行并不是为了要避免麻烦,关键是我们的心态要保持一种比较正常和清醒的的状态

如果我们和其他人过于亲密,别人就有很多事情要咨询你、要找你。《山法宝鬘论》也讲过,自己和亲人的关系特别亲密的话,如果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就会马上联系你,让你回来处理,这就有可能会中断自己的闻思修行分心的事情太多,就没办法一心一意的修行,这样对自他都是有害的。所以,保持不亲不怨平平淡淡的中道关系,是最好的,最适合修持佛法。

犹如蜂采蜜,为法化缘已,

如昔未谋面,淡然而处之。

对于这个颂词,有很多注释解释为是对出家人的一种教诫。出家人和施主之间的关系,应犹如蜂采蜜一样出家人为了修法而在施主家化缘之后,应该就好像以前没有见过面,不认识这个人一样,自己的心态处在一种淡然的状态。

我们知道蜜蜂采花蜜是采花粉,但不伤害花朵的形状,它不会采到花粉后还要破坏这个花,或者说采到花粉后就执着这个花,固定采花粉的地方蜜蜂在这个花上面采到花粉后,采完就迅速转移到其他的地方去,既不会过于亲密而留恋,也不会起嗔恨心而伤害,取的是这样一种合适的状态。此处以蜜蜂和花朵,来比喻出家人施主的关系

以前佛陀在制定出家人生活方式的时候,主要是化缘为生当然现在不管是在西藏汉地,还是其他国家,真正通过化缘维持生活的不是太多,而在代的印度,现在的斯里兰卡、泰国,出家人还是以化缘为生如果出家人为了听闻和修持正法,必须要通过化缘的方式来维生,在很多戒律和教授当中讲,外出化缘见到施主的时候,应该只看自己的前方对于谁在供养,供养什么东西不去观察,这方面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像这样,化缘的时候注意威仪。

化缘后,应当“如昔未谋面”,就好像以前根本不认识这个人一样,虽然实际上认识,但是化缘之后要不认识一样淡然相处。像这样,自己就不会因为施主供养了我很多东西而特别关注他,天天都要想着他等等。其实化过缘之后,自己已经得到了修法的资粮,就应该淡然处之,关系既不是非常亲密,不是非常不好,平平淡淡不亲不怨的方式是最好的

在讲记中讲,有些人看到这个颂词之后,觉得修行人没有人情味,太绝情了,别人都对你供养了,你还这个态度,像没有见过面一样,觉得很不应理但其实从法的角度来讲,这样处理是最合适的。对这个问题,如果按照世间的一套进行处理的话,反而有很多不应理的地方。

为什么这样,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其实这样处理,无论对于修行者,还是施主,都是最好的方式。第一,修行人于施主处化缘之后,他取得了维持生命修行正法的饮食补给,消除了饥饿,就可以修法。他得到之后就不再想这个,就放下了,放下之后就有体力听闻思维修行正法,施主对他没有产生什么障碍,这就是“淡然处之”对于修行者本身,能够带来巨大利益。同时,淡然相处对施主的利益也很大,因为修行人化缘之后,把事情都放下了,一心一意专注于佛法,他的时间绝大多数都用在闻思修上面,施主能够供养这样一种修行者,那么施主得到的功德利益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反过来讲,如果修行者化缘之后还经常想施主,还在筹划怎样进一步和施主亲近,这样他有时间去听闻、思维修行佛法呢?即便在打坐,脑海中想的也是这些东西。所以如果不是淡然处之,对于修行者本人应该是伤害很大的,因为无法安住在善法的所缘中。

同时对施主来讲利益并不大虽然从人情世故角度,你想到我,我想到你,经常保持联系关系就越亲近,而长时间不联系,你把他忘了,他也把你忘了,关系就越来越生疏、冷淡。但我们以正法观察的,如果施主所供养的,只是一个贪著施主和施主所供养的东西、经常思念世间法的修行,施主能得到什么利益呢?只是供养一个贪著世间八法的修行打引号的修行者,相似的修行者而已。虽然从感情的角度,关系的确是非常亲近,但是从供养修行者得到功德角度,其实利益并不大。

所以如果能够供养一能做到“如昔未谋面,淡然而处之”的清静修行者,虽然没有经常联系,但他的的确确是是安住于正道的,因此供养者的利益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从公正客观的角度来观察,颂词中的处理方式对于修行者和施主都是最好的处理方法。但现在的有些修行人,包括自己在内,有时候的做法和《入行论》以及佛菩萨经当中的教言有点背道而驰。现在有些修行者经常和施主联系紧密,甚至忘了自己闻思修的宗旨施主也是经常联系修行者,虽然只是保持联系,但这个过程也了不少时间不如法的事情也会时常发生。

所以经常性地互相贪执,实际上对教法,对自他,意义并不大但现在很多人却习惯于此。如果不了知取舍之道,我们就会认为,这些不如法的行为是应该做的。

以前无垢光尊者也讲过施主和福田之间的关系施主供养了寺庙僧众等福田之后,他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寺院僧众在修法、念经之后为施主回向,僧众所做的事情也就做完了。两者关系到此为止,非常圆满。但是有时候我们还是不太满意,希望保持更紧密的联系,这样对自己、对施主都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淡然处之是非常好的方式。

癸二(断除贪执外资具)分二:一、由贪生苦;二、贪境无实质。

前面讲的是断除对于有情的贪执,这里是断除对外资具的贪执。外资具的意义很广,下面颂词所讲的财富、恭敬、地位,都算外资具。科判,第一、由贪而生苦之故,我们要断除贪执外资具第二、由于贪境无实质,因此要断除贪执外资具,从这两个角度帮助我们断除贪执外资具。

子一、由贪生苦:

任何事情需要首先观察,才能得出结论。当然,有些结论是自己观察的,有些是由世间经验丰富的老者得出的有些是佛菩萨殊胜智慧直接照见的。此处是依靠佛菩萨教言而得出的结论因为自己的判断、老者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只有佛菩萨的智慧眼所看到的后果才最可靠。所以,这里是以佛菩萨的智慧所观察的结果,理解下面颂词意义。

首先是由贪生苦,这是佛菩萨观察到的如果你生起贪欲就一定会产生痛苦。前面讲做任何事情,先去观察它的结果,如果结果善妙,我们就愿意去做如果结果不善妙,那么没有任何人愿意去做。但是,通过自己的经验,无法了知贪欲心能带来痛苦的果。我们认为贪欲心可以带来安乐、富足,所以很多人对此趋之如骛,却不知道贪欲是引生痛苦的直接因。

这时,佛菩萨告诉我们由贪生苦。如果知道贪欲心有不好的后果,会产生巨大的痛苦,那么谁还愿意生起贪心呢?即使生起了贪心,我们也愿意去改正、终止它。科判由贪生苦告诉我们,贪欲心的结果不善妙,使我们对于贪欲心的过患产生恐惧厌离之心从而想方设法地终止贪欲心生起和延续。

颂词:

吾富受恭敬,众人皆喜我,

若持此骄傲,殁后定生惧。

以殁后生惧的缘故,没什么可贪著的。看似风光的富裕、恭敬众人喜我,它们的结果,其实是“殁后定生惧”。那么我们对这些外资具的希求心,就可以当下止息。字面意思讲,如果我很富裕又受到很多人的恭敬欢喜,由此而生起傲慢的话,死后一定会产生畏惧之心。

其实富裕也好、恭敬也好,众人欢喜也好,如果以良好的心态摄持,本身不会成为过患,也不会因此受苦若能将其转为道用,善用财富可以成为积累资粮的方法;受到别人的恭敬,也可以成为弘扬佛法的助缘;众人欢喜我,也可成很多利他的善巧方便。

如果我们不懂得使用,“若持此骄傲”,结果就大为不同了。我富裕,这可能因为前世的福报,或者今生的努力;恭敬,可能因为以前自己恭敬恭敬处,顶礼佛塔、上师三宝,做了一些善法,今生受到很多人的恭敬;欢喜,可能因为自己和很多人前世结了欢喜缘,今生中很多人欢喜或者以前修过慈心,以此福德感召到很多人的欢喜赞叹其实富裕、恭敬、欢喜本身是无记法,是以前善因的果报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心态去看待、使用它们。如果自己的傲慢心去看待富裕、恭敬众人欢喜我,就相合于烦恼恶业。骄傲和财富、受恭敬、众人喜我,它们结合起来,就会成为自己以后堕落的因。

我们再再的讲,富裕恭敬,还有别人欢喜我本身并不是问题,而是在于自己怎样看待。如果善心与之相应,这些法将成为自己再再累积善根的因。如果傲慢心、烦恼心相应,这些法将成为自己造恶业以及未来受痛苦的因。所以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富裕恭敬,而在于我们怎么对待

如果我们因为富裕、受恭敬持此傲慢,那么殁后定生。原因有三第一、傲慢是五毒烦恼之一,佛经中讲,五毒的任何一毒都能使我们堕恶趣。如果经常性地因为富裕恭敬、众人欢喜我而骄慢,骄傲又使自己堕恶趣,恶趣这么恐怖的地方怎么可能不生惧呢?所以说殁后定生惧。

第二、因为傲慢,而延伸其他罪业由此罪业而堕恶趣,所以殁后定生惧。

第三、如果今生中傲慢,后世从恶趣出来之后,等流习气会使自己转成非常卑微的人。今生中看不起别人,后世果报的反作用力,就是转成很卑微的人。自己处于卑微的处境,就很容易生起畏惧之心。不像世间有钱有势的人,没有什么畏怖。世间上卑微的小人物,他在很多方面都会产生畏惧心。大米的价格稍微涨一点,资具稍微涨一点,得一点他都会恐怖因为没有钱财去应付这些事情,所以他生起恐怖的因就非常多。像这样,今生傲慢的人,来世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产生恐怖,因此“若持此骄傲,殁后定生惧”。

话说回来,对于外资具,关键是不要贪执,而善巧地使用。我们富裕的话就要想,这是因果不虚,因为前世造了善业,今生才会富裕,如果今生我依靠富裕而生傲慢的话,就造了恶业,以此果报后世就没办法再富裕。这样以三世因果来观待摄持,就可以打破自己的傲慢。如果受到恭敬,我们应该想这是因为以前的善法,在今生中才会受到恭敬,如果因为受恭敬而生傲慢,就会此造业,后世就无法受到恭敬。如果很多人喜欢我,这也是因为以前结了欢喜缘,如果因此而傲慢,以后肯定是人人都讨厌我。

从三世因果观来考虑的时候,我们就能把获得的财富等福报转为道用如《亲友书》所言,由光明至光明因为前世造了善法,感得富裕等光明,那么以富裕为光明,再发善心,从光明又至光明,下世还是光明,还是富裕的。所以,得到受用资具的时候,要以比较好的心态,最好是以菩提心来摄受,用如梦如幻的智慧去观待这些财富、受人恭敬都是无常幻化的。

有时候针对初学者来讲,财富、受恭敬和众人欢喜,它的伤害相比于贫穷、被人辱骂和人人嗔恨讨厌这些情况,其实还要危险很多,因为初学者很难有驾驭的能力。虽然因为前世某种因缘,即生中得到了富裕等果报,但是以自己现在的智慧,无法驾驭这些东西就像很多人虽然富裕,但是他的发心、性格非常恶劣,倚靠富裕欺压百姓、恶霸一方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有很多人欢喜明星,但有些明星难以驾驭这种欢喜,就做出很离谱的事情,伤害他人或者吸毒等等。所以,当我们因为前世的福报,得到这些受用的时候,要非常小心谨慎,只有通过学习佛法,生起如梦如幻、了知无常的智慧,才能驾驭它。

之所以初学者在这些方面受到伤害的几率比较大,因为智慧不是很深,遇到时驾驭不了。比如一个人从小就是乞丐,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承受富裕生活的心理准备,一旦飞来横财,他驾驭不了财富,很有可能因此而丧

所以,虽然我们前世造了一些福报,有了一些受用,但是还要经常学习佛法,佛法的智慧它们的无常和如梦如幻,了知它们的过患,尽量把自己的心态转变得和殊胜的佛法一致这时候,这些受用非但不会对自己的修行造成伤害,反而是有利益的。

所以,这些外资具“殁后定生惧”的缘故,有什么可以贪执的呢?如果我因此傲慢的话,死后一定会生起很大的恐怖通过这种方式来断除贪执。

下面从果报的角度进一步观察:

故汝愚痴意,无论贪何物,

定感苦果报,千倍所贪得。

故智不应贪,贪生三涂怖。

这时,寂天菩萨以善知识的形象来告诫我们愚痴的心识所以愚痴的心识啊你应该知道不管贪何种物品,一定会感招痛苦的果报,而其果报是你现在所贪财物的千倍以上。因此,有智慧的人不应该贪图财富。贪心可以产生三涂的怖畏,有什么可贪的

寂天菩萨说得非常对,我们的心识很愚痴,对于什么该贪什么不该贪无法分别。对不应贪的,如财富、恭敬、名誉等,经常性产生强烈的贪心。

从本体而言,这些并不具有可贪的自性。但是我们不知道,还在拼命去追求,以为得到了之后,就可以获得多的快乐幸福其实这个物体本身,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可以被我们欢喜的对象。

比如同一种饮食,不同地方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有些人既不欢喜也不讨厌……如果事物的本身有被喜欢的自性,那么任何人看到都会产生欢喜心,但事实并非如此。事物本身并不具足真正所谓的好,或者坏的自性,但是我们不了知它的本体,反而认为其具足可以被我们贪著的美好自性,恰恰是这样颠倒的认知,导致了愚痴的心态。

我们应该知道,无论贪什么东西,这个贪欲心和究竟的实相不随顺。贪欲心是是由无明我执引发的不寂静热恼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烦恼,一种业。另外,以贪欲心,还延伸出其他很多罪业。

“定感苦果报”一定会感得痛苦的果报。依靠贪心,是想要获得快乐其实事与愿违通过贪欲心的烦恼恶业,不可能获得快乐,一定会感得苦果。而且这种苦果报,并不是当时一念贪欲心,然后就成熟这一念的痛苦,它是“千倍所贪得”。这也是自然规律。学习业因果的时候,我们知道它有几大法则,第一个是未做不遇第二个是所做不失第三个业因果增长广大第四一切为业之自性。

第三个业是增长广大的自性,不是造了一分钟的业,就承受一分钟的痛苦杀一条鱼,你就被杀一次。杀一条鱼,鱼所感受三分钟的痛苦就死掉了,我们最后成熟果报的时候,是不是只感受三分钟死亡的痛苦,只是被杀一次?《前行》中引用《正法念处经》,杀一个生命,将处于地狱半个中劫。因此,并不是只感受二分钟从痛苦的程度来看,杀一个生命,用刀刺入它的身体,然后命根断了,就是这种痛苦,但地狱中的痛苦并不是这样,痛苦的程度、方式都会增长。而且从地狱出来之后,还要五百世被人杀死。

业是辗转广大的,恶业是这样,善业也是一样。对佛做一次顶礼,可能只需要两、三秒钟,我们在感受果报的时候是不是感受两、三秒钟的快乐呢?并不是这样的。佛陀讲,如果对佛像、舍利顶礼一次,从你的身体乃至金刚大地之间有多少颗微尘,你就有多少次转轮王果报这是不可想象的

善业是增长广大的,恶业也是增长广大的,所以业因果是公平的并不是只有恶业增长,善业不增长,或者只是善业增长,恶业不增长因为它不是人为操控的。如果是人为操控,比如是佛陀操控,那么佛陀就可以说,你造恶业不用感受果报,你造了善业可以无穷地感受果报,但实际非如此。业因果并不是佛陀的操控,而是自然规律。

如果以贪欲心贪执财富,我们所感到的苦果会千倍于所贪境。了知这个情况之后,“故智不应贪”有智慧的人应该观察贪欲的自性,不应该贪执外物。“贪生三途怖”贪欲能够引发三的恐怖,有什么可贪的呢?如前面所讲,如果结果是善妙的,我们怎么样去贪都可以,如果结果不善妙,是痛苦的,那么对物品产生乃至一刹那的贪欲心都不合理因为这一刹那的贪欲心所产生的也是不悦意的痛苦果报。

都希望离苦得乐,没有人愿意去找痛苦上身。既然我们智慧分析,知道它的后果这么严重,那么作为修行人,一定要做符合因果取舍之事,不应该生贪欲。如果生了贪欲,想方设法去制止,这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

有智慧的人为什么不应贪?因为他没有愚痴,所以不去贪。一般的凡夫人为什么贪呢?因为不知道贪欲心的过患,属于愚痴的自性。所以智者不贪,愚者才生起贪欲心,其本是这样理解的。

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里。

(第一百一十四课辅导圆满)


转载:五明佛学院2015年菩提学会招生简章!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各方丛林大德长老、信众居士:


学会开设佛教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随着学会教学与管理日趋成熟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获得了大乘佛教法雨的滋润。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很多人不仅对佛法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对治烦恼痛苦的种种方便。学会提供的系统闻思修行的平台,不仅为广大佛教徒点亮了人生,也为佛教的兴盛增添了光彩。


学会2015年度的预科系招生即将开始,希望学会各位学员、各级发心人员,自觉担负起弘扬佛法的重任,让无量轮回痛苦众生享受妙法甘露的喜宴;同时,也希望大家把现代化管理的经验和方法逐步引入到学会的管理中,在细化和完善各项管理方面与时俱进,让每个学员真正体会到佛法的深味,获得暂时利益和究竟安慰的福祉。


弘法教务处

2015年3月5日


传法上师索达吉堪布简介



索达吉堪布,生于1962年。1985年舍俗出家,前往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早在上世纪90年代,随法王前往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弘法。


因感汉地佛子由于语言障碍,无缘接触藏传佛教,堪布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汉文,并长年在喇荣五明佛学院传授显密佛法、引导实修,不但培养了无数的佛教人才,而且著作等身,传法教言与出版书籍累计超过上千万字。此外,还将《弟子规》《观无量寿佛经》等汉文典籍,翻译成藏文。


从2010年起至今,受邀在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港大、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众多著名学府演讲,发起并参与主办多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与知识分子们进行交流,将佛教真理与当今科学结合起来,引导世人正确面对学业、情感、工作、人生。近年来,堪布经常与众多海内外学者探讨环保、和平、道德、跨宗教等问题,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同时,发出“启动爱心”的倡议,号召大家在学佛之余,不应漠视身边的弱势群体。先后建立了小学、中学、养老院、居士林、小沙弥学院,资助濒临失学的大学生,救济无钱治病的重症患者……


堪布常说:“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但只要有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法,我也会尽心尽力用佛法饶益他。”


更多招生简章内容请您点击

http://www.zhibeifw.com/xxgx/zsjz2015/

或者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


在线报名:

http://www.zhibeifw.com/xxgx/baoming.php

欢迎参与佛学交流群互动:↓↓




微信扫一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