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15-116课
《入行论》第115-116课笔录
原文作者:寂天菩萨
本文作者:生西法师
今天继续学习第八品——静虑。这一品主要是讲如何在相续中产生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世俗菩提心,同时也是让相续中世俗菩提心增长的殊胜窍诀。而在修学世俗菩提心之前,首先要遣除对有情、财富的贪著。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断除贪欲心,前面已经学习了由贪生苦的内容。下面学习:
子二、贪境无实质
由贪生苦,是通过了知生贪心的后果很严重,来制止生贪。而贪境无实质,它并不是侧重说后果很严重,而是说我们所贪的对境没有实质,那么我们去贪就不合理。一般人贪著外境,就是因为不了知对境没有实质,由于愚痴的缘故,所以才会贪著外境。
作为修行人就不能满足于这种状态,不能因为世间人都在贪著,就产生我也应该这样的想法。我们之所以成为修行者,思想、行为就要和一般的世间人不同,不同的就是我们要了知所贪的对境无实质,息灭我们的贪欲心。因为所贪的对境和贪心之间,有特殊的联系,如果觉得对境很好,贪心就会产生;反之,当觉得所贪的对境或者人和事物并不好,并不值得贪著,贪心就熄灭了。
分二:一、利养等无常;二、喜赞忧毁不合理。
第一、利养恭敬是无常、无实质、空性虚幻的,所以不应该贪著。第二、喜欢赞叹或者忧虑诋毁,也是不合理的。从这两个方面来了知贪境无实质。
丑一、利养等无常:
应当坚信解,彼性本应舍。
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了解,确定利养等所贪的对境,它的本性一定是可以被舍弃的,不应该贪著它。
怎样坚信“舍”呢?如果不分析、不了知利养的本体,虽然字句上说应该舍,我们每天也在念诵,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的话,内心中就生不起真正要舍弃它的决心,没办法来坚信解。
对于“坚信解”,可以从很多方面来了知,利养等所贪对境是本应舍弃的自性。第一,这种财物、利养,是通过很多因缘造作而得到的,有几种情况:有些人前世的福报占绝大部分、今世的劳作仅占一小部分作用;有些人纯粹靠前世的福报;有些人前世的福报一点点,今世的劳作起很大作用;也有些人几乎没有前世的福报,完全靠今世的劳作,能够获得的东西非常少。无论前世的福报,还是今生的劳作,都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法,既然是因缘而生,就说明本性不是常性,无有实质,它是随着因缘的改变而改变的。这就是本性不确定,应舍的道理。
第二,从今生后世的角度,虽然我们今生获得了很多的财富,但是到了命终,随着身体的舍弃,利养、恭敬和财富也被我们舍弃了,这些不可能带到后世去,这也是“本应舍”的理由。
第三,从最根本的角度来讲,这些财富和利养,在本体中,在实相中,是不存在的。如果按照佛的智慧来观察,众生真正具有的就是佛性,其他的这些生命、财富,就像空中花、梦中财富一样,本质上并不存在,所以称为客尘、虚妄分别。
但众生都是颠倒的,本有的佛性自己没有看见,也没有去使用,而去执著这些没有的财富。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指出了众生和佛菩萨完全相反的状况:众生执著没有的东西,不执著本有的东西;而佛菩萨是已经照见、现前本具的东西,同时完全消尽了本体没有的东西。
我们的修行方法和这个原理比较相近,必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修法来现前本来具足的本性,而对本来不具足的财富或者其他的东西,则通过修行慢慢地放弃。虽然本来也没有一个可放弃的东西,但是在我们虚妄分别的境界中,则似乎显现。如果以佛菩萨的眼光为标准,现在我们的身体、看到的房屋、听到的声音,这一切都是没有的。但我们没有佛菩萨这么高的境界,还没办法现前本质,我们认为看到的这些东西是真实存在的。虽然暂时是可以这样讲,但是,从相合于佛菩萨的眼光来看,它是另外的一回事情。所以,从实相的角度,它的彼性本应舍,因为它的确是不存在的,就好像虽然眼睛有毛病的人,眼前出现了两个月亮,有很多毛发在空中飞舞等等,但其实正常的眼根根本看不到。
因此,物质的本性是理应舍弃的自性,而舍弃的自性就代表我们不应该执著它。
讲到此处,有些人会想:“虽然从本性上来讲,它应该舍;今生到了死亡的时候,也应该舍;它是无常本体的缘故,第一刹那的东西到第二刹那已经不是它的本体了,从这个角度而言,也是舍弃的自性。但是,第一,我们现在没有现前实相胜义谛,在世俗谛中这些东西是存在的;第二,本性舍的意思是到了后世、死的时候才本性舍,现在我还在今世,所以不应该舍;第三,虽然它是刹那无常的,但是它的相续还在,在我面前还显现为实物,比如说,一幢房子或者一个茶杯等东西。所以,虽然本应舍,但现在还不该舍。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当然,出现这种疑问也是很好的,下面进一步分析。还有人会想:“如果本应舍,把这些东西都舍弃了,作为修行者你没有吃,没有穿,怎么去修道?怎么去现前实相胜义谛?”也有这样的疑问。
实际上,既然它的实相是不存在的,说明现象中没有一个真实的物体,都是虚妄的,这些东西并不是恒常不变的,死亡之后必须要舍弃,现在只是暂时拥有。对这个道理,了知和不了知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知道本性不存在,即便不能马上把这些执著和物质完全放弃,但是至少了知它的本性其实不存在,现在所现前的东西都是假立的,我们的执著也会大大降低。
比如说,我们梦里,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付出了太多的精力,也经历了很多的痛苦,甚至为了获得这些不惜造了很多的恶业,假如梦中了知这是虚幻的,醒来后都没有的话,我们还愿意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去牢牢地执著这些东西吗?而且这个东西在死后,是一点都带不去的,能够带去的只有我们的善恶业,根本不可能永远拥有这些东西。了知之后,我们就会想:“从现在到死亡之间,只能短暂地拥有”,那么对它的态度就会发生很大的转变。知道它是刹那无常,并非恒常不灭的自性,我们拥有它的时候,态度也会完全不一样。
讲出离心的时候,其中有一条标准是:虽然我们可以拥有财富,但是如果知道它是无常变化的,随时可能舍弃的,那我们就有了出离心。如果以为这个东西我要永久拥有,或者为了得到这个东西,拼命地不择手段去追求的话,我们相续中就没有出离心。像这样,是通过是否了知一切世间万法是无常的,是不是有随时都可以舍弃掉的心态,来作为产生出离心的标准,有这方面的教言。
所以,虽然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究竟要舍,并且现在我们还不应该舍,但如果执著这些东西是常有或是无常,这二者就会引发不同的心态,如果我们执著它是恒常不变,或者有实质的,就会产生负面的心态和行为;如果了知了无常,安住本应舍的自性,对于修行人建立一种良好的心态、行为有很大的帮助。
话说回来,还有一个问题,虽然本性应舍,现在我们不应该舍,那么,拥有这些东西的时候,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拥有呢?在没有修行之前,如果只是看一些传记、法本,我们会幻想修行人很神秘,不食人间烟火;在深山当中,任何人都看不到,飞来飞去的。当自己成为修行者的时候,突然发现修行者也是人,有很多的烦恼,也需要这些物质。但修行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拥有,这就和一般不修行的人完全不一样。这个颂词就讲了,修行人拥有财富时应该具有的态度,也就是“应当坚信解,彼性本应舍”。我们可以拥有财富,但是应当知道其本性是应当舍弃的,是无常的,是无有实质的。
当我们了知了所贪对境、利养恭敬,它的本性是应该舍弃的、是无常的,即便我们要去追求、拥有它,但在拥有的过程中,态度也会完全不一样。比如,我知道手上这一叠钱其实是无常、应舍的自性,那么我怎样使用它呢?应该用这些钱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造善业、利益众生、弘扬佛法等等。这种态度就和不了知“彼性本应舍”,对所贪对境执著不放的染污心完全不同。
所以,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理解“应当坚信解,彼性本应舍”。下面进一步来观察利养等无常,下一个颂词:
纵吾财物丰,令誉遍称扬,
所集诸名利,非随心所欲。
纵然我的财物非常丰富,名誉远播海内外,但是,所拥有的这些名利,也不能够随心所欲地支配,而且死亡的时候也无法带走。
此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针对想要追求财物和名誉的人给予的教言,二是针对已经拥有丰厚财物和名声远播的人的教言。
第一,如果我们准备通过奋斗来拥有名利,应该提前知道,即便自己拥有了很多财物,或者名声远播,但其实这些名利的本性是应舍的、无常的、“非随心所欲”的。没有财物名誉的时候,我们以为,有了财物、名誉就可以随心所欲。真正拥有财物、名誉之后,就会发现,这些财物、名誉并不能让我们随心所欲。一方面不能够带来所有的幸福快乐,另一方面,即便拥有之后,我们想要随心所欲地去使用、支配它,也是很困难的事情,这些东西在死亡的时候,没办法带到后世。
因此,即便是花费很多的时间,拥有了这些财物、名声,最后的结果还是一样。与其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财物去追求这些东西,还不如用来闻思修行。两者比较起来,同样都是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但发心不一样,过程不一样,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了知这些之后,很多初学的修行者就可以从现世的迷惑中清醒过来:哦,这些财富、名誉,看似光鲜的背后是非随心所欲的自性。的确,紧紧地跟随着财物,那必定是世间法,必定是有为法,不可能永远安住在自己的相续中不变,所以说是非随心所欲。
第二,针对已经拥有这些东西的情况。当我们已经拥有丰厚财富、很多名闻利养的时候,心很容易飘飘然,在财物和名誉当中,迷失自己。自己拥有财富了,名誉很高了,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了,就像飞到空中了一样,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其实很危险。
前面讲过,对于丰厚的财物和广博的名誉,一般的凡夫人并没有能力驾驭。虽然在没有成名、没有得到财富之前,他就开始做很多美梦:“我有了钱就怎么怎么样”,但是一旦拥有这些之后,他的能力无法驾驭这些财富名誉。他拥有财富名誉之后,紧随而来的就是种种思想和行为的堕落,很多恶业和烦恼连续不断地生起。如果这样的话,对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而言,就彻头彻尾地失败了。
从这方面来看,一般的凡夫人难以驾驭,所以这个事情需要用一个教言来让我们清醒:已经拥有了怎么办?如何看待、驾驭这些东西?佛菩萨就给我们善巧方便,就好像我们拥有一匹马,这匹马太劣了,驾驭不了,这时我们需要一个笼头把它套住,然后再去驾驭它,而教言就像是马的笼头、缰绳一样,我们要驾驭它往左往右或者前进停止,就必须要有这个东西。
这里的“非随心所欲”,就是一个让我们清醒的教言。虽然我的财富很多,但是没办法随心所欲地支配。即便是很有钱的人,他想随心支配自己的财物,也是有困难的,因为他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会想:这些世间的富翁,对自己的财富应该可以很随心所欲地支配吧?也是不一定的,有些钱是属于不动产,有些属于股票,他虽然有钱,但是有时候没办法去兑现或者随心所欲地支配,他对这种情况那种情况,这个后果那个后果,要考虑很多。所以,一般的老百姓虽然说有很多钱,但这个钱能随心所欲地支配吗?也不行,他虽然想干很多事情,但是不能干,不能干方面会有很多理由,所以在现实中也无法随心所欲地支配。
尤其是死亡的时候,他也没有办法随心所欲地说:这些钱是我辛苦挣来的,可以带到后世去继续用。这是不可能的,从来没有人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他虽然今生中挣了很多很多的钱,比如一个亿,但是死的时候,这一亿的钱就留在人间,留在银行里面或亲属的手上。他一个人去世了,投生后世。所以说,这一亿元钱并没有随着他的神识投生到后世,当他一出生之后,就拥有这一亿元。所有的东西都不能够跟随他,这些财富也没办法跟随他前往后世。
名声能不能跟随他呢?比如说今生当中,他奋勇杀敌获得了一个烈士或者战斗英雄、民族英雄的称号,大家都知道他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名声。当他死了之后,名声会不会随着他转世到后世去?他在今生中有一个很好的英雄名声,后世他出生之后,一出生这个小孩子就有一个英雄的名称,大家都把他看作英雄,这样的名誉会不会跟着他呢?根本不会,他的名誉就留在世间,也许刻在某个碑上面,也许是写在某本书上面,也许是在某个影视剧当中,但是他自己就流转到后世了。
以前我们经常开玩笑,就说现在这一世我们的名声很大,成了一个功臣或者英雄,当我们转生后世,转了几次之后,我们看历史书,在几十、几百年前,曾经有这样一位伟人、一位英雄非常厉害,很值得大家敬佩、瞻仰,自己看后就肃然起敬,然后就到他的塑像前,烧香顶礼,去瞻仰他,或者在他面前流泪。但实际上,如果有神通的人来看,其实他就是你的前世,你就是他的后世。在不了解真相的时候,你在这个所谓的名人面前,去流泪去瞻仰,觉得很敬仰他,但其实他就是你的前世而已。只是我们并不知道,即便我知道了,也不能怎么样,这个名声毕竟是是两个人的相续了。所以,名声不可能跟随我们到后世的。
总之,我们辛辛苦苦地在今生中挣到财富,或者获得名誉,它没有办法随心所欲地跟随自己生生世世受用。
有些人说财富是可以带到后世去的,比如在《贤愚经》《百业经》中,很多小孩子一生下来就拥有很多的金币,有个小孩子生下来的时候,他的拳头握得很紧,父母感到很奇怪,掰开之后就看到手上有一枚金币,取出来之后又生一枚,家里很快就装满了。其实这并不是财富可以带到后世去的证据。以前的财富已经留在前世了,现在这个是相续中的善业跟随他来到后世,如果相续中有善业,这时候善业显现,可能是手掌上出现金币,或者显现他挣钱特别容易,或者显现他直接转生富二代、官二代。所以,这是他的善业使然,并不是他前世的财富、名誉带到了后世,而是善业带到了后世。如果他前世没有造善业的话,虽然有很多钱,但是他死了之后,就可能投生为一个穷光蛋,或者一个傍生,根本不可能在身上显现什么钱,反而很有可能会显现没有手脚的情况。
所以,财富名誉是非随心所欲的,即然如此,我们追求它干什么?如果执着它,我们就要执着善业,真正想要生生世世富裕的话,那么就勤修善法。当然,世间法上不可能永远都很富裕很快乐,真正来讲的话,要想得到永远不变的快乐,只有修持胜义的佛法,当自己证悟了圣者心性的时候,才是永永远远的快乐,除此之外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对于怎么样做取舍,我们不能以世间人的心行来做判断,应该以佛菩萨的智慧进行取舍。总之,要放弃对财富的执著,而精进于闻思修行、利益众生,因为只有善业才能生生世世给我们带来最欢喜的快乐,远离最不喜欢的痛苦。
“利养等无常”告诉我们,执着这些东西是没有利益的,它是无实质,无常的。“非随心所欲”的道理,这里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
丑二、喜赞忧毁不合理:
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喜赞不合理,二是忧毁不合理。我们喜欢赞叹是不合理的,我们忧虑自己遭到诋毁也是不合理的,那么为什么不合理?下面就讲:
若有人毁我,赞誉何足喜?
若有人赞我,讥毁何足忧?
这也是非常实用的窍诀。其实《入行论》当中有很多窍诀,每个颂词,都是告诉我们很多世间做人的基本道理,或者在生活中、工作中、修行中,怎样面对不同的情况。有了这些智慧,我们在为人处世、世间生活的过程中,也是能够得到很多的受益。以此为基础,修持佛法时,也是用这种教言,来让我们生起出离心,或者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来修持佛法。
颂词字面的意思是讲,如果有人诋毁我的话,表面上的几句赞誉,有什么使我高兴的呢?如果有人赞叹我的话,表面上的几句诋毁,又有什么令我忧伤的呢?
这个颂词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其实细致分析的话,里面的意义很深,智慧非常敏锐,而且也是非常实用的殊胜教言。
有些人遇到赞誉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办,遇到讥毁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办。往往一般的人,遇到赞誉的时候,非常的高兴,遇到诋毁的时候,非常的忧伤。因为欢喜而生贪,洋洋自得不知所以,也因为讥毁而生起很大的忧伤,进一步产生嗔恨心,产生很多罪业。其实,不管是赞誉的时候生欢喜,还是讥毁的时候生忧伤,都是种种烦恼的诱因,对于修行人来讲,必须要通过佛菩萨告诉我们的智慧,来面对这些不同的现象。
首先分析“赞誉何足喜”。一般的人很喜欢听赞叹,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修行人、非修行人,还未真正入道之前,他听到赞叹的话,都是很高兴的,很少有人听到赞叹的话,非常地忧伤。当然有些人在听到赞叹的时候,很忧伤,不高兴,但有可能是假装的,故作清高的人在历史上以及现在也是非常多,或者有些人内心非常高兴,表面上不动声色,这也是非常多。此处讲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讲听到赞叹的时候,内心中特别不高兴的人非常少。这里说的赞叹也不是通过赞叹来反面讥毁,而是说别人真心实意地赞叹你,你听到之后心里产生不高兴的情况,这种情况很少。一般的人都是听到赞叹之后,非常高兴。
而修行人已经知道了赞叹无实义的道理,这种意识已经深入内心了,他安住在这样一种境界中,听到赞叹的时候,完全不理会,不为所动。这种境界在修行人的相续中是可以出现的。
听到赞叹的时候,很多人特别高兴,而且警惕性也放松了。上师在讲记当中讲,世间上要找一个人办事情,首先要赞叹他,因为一般的人听到赞叹之后,容易冲昏头脑,分不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有些人就一味的赞叹、拍马屁,赞叹完之后,再提他的要求。很多时候这一招也挺管用的,比较容易办成事情。有些人托别人办事,也是很喜欢用这样的方法。
一般人喜欢听这些东西,但实际上赞叹容易让人头脑不清醒,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也有这种情况,如果听到别人的赞叹后,就不知道取舍之道了,其实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当然对于不修行的人而言,这个无所谓,如果是修行的人反而过失很大,什么原因呢?在很多的教言当中讲,世间不修行的人过失本身就很多,再多一点点因为赞叹而产生的洋洋自得,对他来讲不算是什么过失。他的过失已经是满的了,已经处在黑暗当中,本来已经很黑了,再用毛笔去画几下,对他来讲没什么大的影响。
但是一个修行者,就相当于一碗很白的酸奶,如果掉几个渣滓进去就很明显。不一样的原因就在这里。修行者他本来正在修清净的佛法,如果因为听到了赞叹,毁坏修行的话,对他来讲是很大的过失。所以,这里并不是说我们越修行,过失越容易出现,而不修行反而没有过失。
我们在遇到赞叹的时候,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问题?寂天菩萨告诉我们的方法就是“若有人毁我”,当听到赞叹的时候,我们就要想:今天虽然有一两个人赞叹我,但在其他地方其实有很多人不高兴我,还在诋毁我。既然这样,就说明我自己还有很多过失。现在表面上受到一点点赞叹,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像这样,就把自己的心态拉下来了。
因为自己受到赞叹的时候,高兴的心态是上升、高举的,身心都很亢奋。当自己很高举的时候,一想到其实还有很多人在诋毁我,一下子自己的心态就下去了。比如说,当一个人在赞叹我,自己特别高兴的时候,突然出来一个人当面在骂我,这时候自己的兴致就没有了,马上情绪就低落了,就是这个原理。当我们受到赞叹而高兴的时候,就想其实在这个赞叹的背后,还有很多人不欢喜我,正在诋毁我,这样一想之后,心态会一下子下来,达到一个平衡点。这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没什么值得太高兴的,还有很多人对我不满意,还有很多人在骂我,在背后诋毁我。这个情况也是千真万确的。
中国的古人也总结了很多的智慧,大概的意思也是这样的,当我们在受到别人赞叹,或者遇到别人讥毁的时候,都可以用这方面的智慧进行对待。有句古话“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这也是一个具有高度智慧的教言。其实哪一个人在背后不说人,哪一个人背后没人说?都有。我们在背后经常说别人,很多人在我的背后也在说我。
所以,表面的东西,其实并不是事情的真相,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当面的时候,我们不太可能去说别人,但是一到了背后,我们又会说别人的。哪个背后无人说?再好的人背后也有人说。当然,有些品格特别好的人,他背后不会说别人,但是,他的背后肯定有人说他:你故作清高啊,如何如何……也会有人说。一般的人都是这样,我们要确信自己的背后肯定有人诋毁。
所以,“若有人毁我,赞誉何足喜”,有人诋毁我的话,表面上的赞叹,对我来说怎么值得高兴呢?这时候就把我们高举的心态拉下来了。听到讥毁、讽刺、挖苦语言的时候,我们也是很不高兴,有可能勃然大怒。此处寂天菩萨教给我们一个智慧,当听到讥毁的时候,要想“若有人赞我”,现在虽然有几个或者很多人在骂我,但是在讥毁我的背后,其他地方还有很多人在赞叹我。我们这样想的话,是可以平息自己的忧伤。
这个原理相当于,当我们听到讥毁等不好的语言的时候,不管是当面听到,还是别人辗转传来,我们的心情是比较低沉的。但是我们再想,其实除了这个,还是有很多人喜欢我、赞叹我的。这样,一下就把这个低沉的心拉上去了。颂词前两句,是把高举的心拉下来,这两句是把我们低沉的心拉上去。拉下来也好,提上去也好,都是让我们的心情保持一种平衡,如此才能够修法。
其实不单是修行人,即使是世间人,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心态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一直保持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我们做任何工作、任何生活,都是比较容易显现很多的智慧,比较容易冷静地去观察、去处事。
修行人尤其如此。如果我们的心情很平常,很平静,我们就可以发现很多的佛法当中的智慧。我们听闻佛法、修行佛法的时候,如果我们心情非常平静,以一种平常心去观待,这个时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保持这颗平常的心,这样下去我们的修行就会渐渐增长,该积累的资粮积累,该去掉的罪业去掉,这样修行才有进步。
所以,“喜赞忧毁”的确是不合理的。喜欢赞叹不合理,因为很多人诋毁我,不喜欢诋毁也不合理,因为有很多人赞叹我。这是寂天菩萨告诉我们的非常实用的智慧,如果我们把这个颂词吃透了,而且经常性去观想,经常性去使用的话,可以在我们的修行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癸三、断除贪无能为力之他利:
无能为力之他利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含义,一些初学者想要做利他,但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没办法利他,导致自己很伤心。或者说针对初学者来讲,如果自己的能力还不足够,应该远离凡愚,因为这时自己对一般人做利益是非常困难的。第二个含义,就是除了他利之外接近其他人的意思。它不一定和修行有关,而是我们在生活中面对一般凡愚人时怎么行为处事。
有三个颂词,首先一个是:
有情种种心,佛亦难尽悦,
何况劣如我,故应舍此虑。
一切有情的种种心态,佛也难以尽悦,何况像我(寂天菩萨)这样一种人,怎么可能完完全全地取悦一切众生的心呢?应该放弃交往俗人的念头,或者说放弃能够满足一切众生心愿的念头。
我们平时在接触众生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时候我们好心好意地给别人讲应该断恶、应该修善,虽然说了,但对方根本不予理睬。还有些时候,在交往过程中,有的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非常难以接近。不管在什么样的团体当中,都是会出现这种情形。
这时我们首先要知道,其实凡愚者他的本性就如此。其次,对有些人,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发现很多人非常难以调服,很刚强难化,有些人还会产生很大的烦恼、嗔恨。这时候,寂天菩萨告诉我们说“有情种种心,佛亦难尽悦”,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有情的根基、意乐、信解千差万别,无始以来在轮回当中养成的习性各种各样,他的想法、他的为人处事的方式、他的性格、他的喜好,有很多种。面对这些有情众生,佛亦难尽悦。
佛其实已经圆满了一切资粮,从佛的角度来讲,他的功德没有一点不圆满,但即便佛出世度化众生,针对不同有情的种种心,佛也没办法一一取悦,一一调服。任何人看到佛都产生很圆满的信心、很高兴的心态,这是没有的事。像提婆达多,善星比丘,还有六师外道,都和佛作对。即使是在佛的僧团当中,佛的弟子当中,也有很多和佛做对的,和佛住在一个城市几年、十几年的,对佛不生信心的,也非常多。
像佛这样圆满功德的人,在世间当中绝对是找不到的,但是佛也没有办法圆满一切众生的心愿。“何况劣如我”,这一句是寂天菩萨谦虚的话:何况像我这样恶劣的人,怎么可能满足一切众生的心愿呢?“故应舍此虑”:所以,我们要放弃让一切众生满意、交往一切俗人的念头。
那么,为什么佛这样圆满功德的人,寂天菩萨这样的大证悟者,也没办法满足一切众生的心呢?是不是说明他们功德不圆满呢?其实第五品其中一部分也讲到这个问题。
实际上,这并不是说明佛的功德不圆满,而是佛在世间度化众生,要观待两方面的因缘。一方面是佛自己的功德,当然已经圆满了,还有一个就是,要解救众生,也要让众生高兴、满意,这要观待众生的因缘,不单单是看佛自己的福德,还要观待众生的善根。
所以,两方面不能只看一方面,我们不能只是说:既然佛的功德已经圆满了,为什么不能做一切事情?实际上,佛他自己的事情早就圆满了,他已经从轮回当中解脱,一切的所知障、烦恼障都已消除,一切的智慧也已经现前。如果只观待佛自己的话,他自己的事情圆满了,但要度化众生,这不是佛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是佛的功德圆满,第二个是对方能不能成为所化的对境。众生自己的功德、因缘、条件,具不具足?如果没有条件、没有因缘,那谁也做不了。所以,有情的条件若不具足,佛也没办法满愿的。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不是说佛功德圆满,那一切都要做、一切都要全能。
所以,佛陀也好,寂天菩萨也好,为什么没办法满足一切众生的心愿,原因就是这样的。
“何况劣如我,故应舍此虑”:我们比佛当然无法比了,比寂天菩萨也无法比,我们初学者要圆满一切众生的愿望,那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要放下交往俗人的念头。要将一般的俗人调化到像佛一样的境界,是很困难的,甚至让他们非常听话地来修学佛法,都很困难,
所以,对于无能为力的他利,我们初学者要看清楚自己的能力,看清楚当前的形势。当然,这并不是让我们不发菩提心、不去救度众生、不去行菩萨行,而是有些无能为力的他利,该放下就要放下,做不到时也不要过度的忧伤。当前也不要过度地交往俗人,因为我们的智慧、境界还不是特别圆满的时候,交往他们的话,很有可能受他们心性的染污,导致我们自己的修行也是失败。
睥睨穷行者,诋毁富修士,
性本难为侣,处彼怎得乐?
一般的凡愚众生,看不起贫穷的修行者,也诋毁富裕的修行者,这些人的本性是难以为侣的,很难和他们相处。那么,和他们相处,怎么可能生起欢乐呢?这里解释了大多数凡愚者的本性。
一般的凡愚者,无论地位高低、容貌美丑或者富裕贫穷,通常都有一个毛病:从修行的角度来讲,他们看不起贫穷的修行者,也诋毁富裕修行者;而从世间的角度来讲,则是看不起穷人,也诋毁富裕的人。很多凡愚就是这样的心态。
我们也要观察,或许自己也处在这种心态当中,如果是,则必须想方设法地予以调整。看不起穷行者,就是说看到米拉日巴尊者那样的行者,或者现在很多住山修行的人,显现上穿得破破烂烂,没有很多财富的修行者,有些人就会看不起他们,认为这些人前世不积福报,或者说今生当中没有能力,连自己都养不活,修行的资具都找不到,这些就是他对穷行者看不起的理由。
穷行者之所以显得贫穷,其实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前世没有积累什么福报,即生中虽然想修行,但是资具比较缺少;还有一种情况,这个行者本来是有能力的,但是他故意放弃了对物质的希求,选择一种简单的修行方式。比如释迦牟尼佛,佛陀在六年苦行的时候,假如我们看到他:“哇!这么惨呐!整个瘦的皮包骨头,肯定是前世没积福报。”我们能这样讲吗?完全不能这样讲,佛陀他是放弃了转轮王的王位,至少是放弃了王子的地位而去出家的,他显现成为一个普通、瘦弱、穷困的修行者,完全是有某种必要的。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在无垢光尊者的传记里,他在前世专门发愿要生生世世以贫穷行者的形象来修行,因为财富其实很麻烦。由于愿力的缘故,在他的很多世中,显现上经常出现化缘也很难化到的情况。所以,有时候有些行者是故意的,看到财富的过患故意放弃。而一般人没有出世间的智慧,不明白这些穷行者为什么这样做。
作为我们来说,如果看到穷行者,我们要赞叹:“哇!这些人为法苦行,很了不起!”即便可能是他前世没有积累福报,即生当中很贫穷,但他并没有选择追求财富而是在修行,尽管物质上很贫穷,他的内心有可能非常丰富,智慧也可能很多,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值得我们敬佩,如果产生敬佩的心,就不会产生看不起的心态。
然后来看“富修士”,有时候我们看到富裕的修行者,比如看到一些出家人特别富裕,我们也容易产生看不起的心态:“你都出家了,还搞这么多钱,买这么好的车,穿这么好的衣服……”像这样,对富裕的修行者也看不起。
那看得起的,可能只是自己。穷行者、富行者都看不起,就觉得自己最完美,觉得自己的行为最符合佛陀的教言,最符合戒律,即便自己有过失也是出于某种必要,像这样自赞毁他的情况很多。
其实“富修士”也有很多,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为了度化众生的必要,故意显示给人看——如果你修行的话,你今生中就会得到这么多的福报和快乐。有一些大德、上师很富裕,他可以通过财富来做很多弘法利生的事业,比如慈善事业,或者资助修行者修行等,他有他富裕的必要,而且这些大德的财富本身并不能成为障碍他修行的因缘。
第二种情况,可能有些人很富裕但是并没有修行,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不用去诋毁他,因为他毕竟还是多多少少在修善法,如果我们诋毁他,其实是自己造业的,对我们修行没有任何作用。也许他是一个不好的富修士,但我们诋毁他,我们也不好了。因为诋毁本身就是一个不好的事情,我们说他只不过是自己内心不平衡或者有不清净的烦恼而已。所以,不管是穷行者还是富行者,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尊重的心态。
以上是从修行的角度来观察凡愚者的本性,从世间的角度也是一样的。有些人看不起穷苦人,说他们如何没有能力,对于富裕的人,则诋毁他们的财富来路不明。所以“性本难为侣”,“侣”就是“很接近”的意思,寂天菩萨就很感慨地说,这些凡愚者的本性很难以真正相处,或者说很难真正地长期在一起以志同道合的方式修行。“处彼怎得乐”,和这些人相处怎么可能得到快乐呢?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和凡愚者适当地保持距离。
如来曾宣示,凡愚若无利,
郁郁终寡欢,故莫友凡愚。
佛陀曾经讲过,对于凡愚来讲,如果没有什么利益,或者他没有办法超过他众,心中就会郁郁寡欢很不高兴,所以千万不要和这些人为友。
在《弥勒请问经》《入诸善逝行境经》等经典中,宣说了很多诸如此类的教言,佛陀的智慧眼早就把这些问题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我们和这些人交往就会沾染很多问题,而且如果交往对他们有利,他们就会很高兴,很乐于保持联系;如果对他们无利,他们就很不高兴,说翻脸就翻脸,或者为别人制造障碍,让别人很不高兴。修行人如果经常和这些人打交道,自己的心情也会起伏不定,如此一来,对自己的修行,乃至成佛、弘法利生都有很大的障碍。所以,在这里寂天菩萨告诉我们“故莫友凡愚”,千万不要和这些人为友。
注释和上师讲记中都讲到,这样一来,是不是让我们远离这些凡夫人呢?是不是和整个《入菩萨行论》的思想,以及前面讲要摄受而不远离众生的观点矛盾呢?其实这里讲得很清楚,在根本的心态上,我们要保持菩提心和利他心,每个众生都是我们要利益的对象,但在当前的这种状态中,我们的心态和行为要同凡愚保持一种远离。这种远离的意思,不是说某个众生太刚强难调了,我绝对不度化他了,从根本上舍弃他,而是说我们心态不要和凡夫人一样,比如无有利益就郁郁寡欢,或者经常“睥睨穷行者,诋毁富修士”,还有一般人所喜好的杀生偷盗邪淫等行为,作为修行人,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这叫“故莫友凡愚”,无论是心态还是行为,都不要与他们为伍,这是颂词中“友”的意思。
因此,分析颂词的字意是很关键的,如果不分析,会觉得寂天菩萨有时候要我们不要放弃众生,有时候又要我们舍弃众生,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里的舍弃众生,从根本上是不能舍弃的,我们的慈悲心不能舍弃,但同凡愚一样的心态和行为要舍弃。如果能够远离就尽量远离,实在没有办法远离,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在世俗生活中,见面时该打招呼就打招呼,该笑脸相迎就笑脸相迎,以一种比较平淡的态度来交往,不要影响自己的发心和修行。
如果自己的修行不会受到损害,我们应该利益众生,不要放弃众生;如果对自己的修行有害,而且没办法利益众生,我们就不要再继续交往了。因为这个时候,第一我们没办法利益他,第二对自己的修行根本上是有损害,最后就变成自他二利都没有办法延续,而且是伤害自他二利。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不要和这些凡愚者交往了,上师在讲记中也是讲到了这些。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还没有能力去救度众生,应暂时地选择以闻思修或闭关修行为主,利他则以内心中发心利他,为众生发愿、回向,或者行持一些放生的善法,这些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如果自己直接地利益人道众生有困难,暂时不做也可以,这并不算是舍弃誓言。
辛二(从功德角度教诫依止静处)分三:一、于静处生欢喜;二、断除于彼不喜之因;三、教诲依止静处。
前面是从过患角度宣说舍弃的人和事物等,这里从功德方面教诫必须要依止寂静处才能够成就静虑的助缘。
壬一(于静处生欢喜)分四:一、向往静处之友伴;二、向往静处之住所;三、向往静处之受用;四、向往心之功德。
我们修静虑时也必须要有两方面的助缘,从外面来说,需要一个寂静的环境,从内心来说,也需要具足寂静的助缘,当内外都寂静之后,静虑就产生了。所以这里首先讲了于寂静之处生欢喜,如果我们对静处生起欢喜了,那么我们愿意趋向于静处,营造一种比较寂静的气氛和环境。
癸一、向往静处之友伴:
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
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
在森林当中,鸟、野兽和树木不发出刺耳的声音,如果经常和它们相伴,自己的心一定会恒时保持愉悦。想到这些,自己就非常地向往,所以内心就发愿,什么时候才能和这些鸟兽树共同居住呢?
寂静处的一些友伴,不像在世间红尘的友伴,有很多凡愚者,这些凡愚者对自己修静虑会产生很多影响。比如自己的父母儿女、妻子丈夫等,虽然有时候他们对自己很好、很关心,但很多时候这些好意不但不会成为修行的顺缘,而且会成为修行的违缘,他们可能会给自己安排无意义的生活方式,购买很多分心的物品,和他们沟通交往,很多容易产生分别念,难以寂静。也就是说,现在的尘世中我们也有很多关心自己的友伴,但有时候他们不仅不会成为静虑之因,反而会成为静虑的障碍,这些情况非常明显。
以前米拉日巴尊者有一个大弟子叫做寂光,在《大圆满前行》当中引用过寂光大师的教言:“一人独修得佛果,道友二人修善缘,三四以上贪嗔因,故吾独自而安住。”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在静处修行,可以得到佛果;两个人在一起会成为修行的善缘;三四个以上会成为生嗔、生贪的因。我是想成佛,所以选择独自安住。这样来看,世间所谓的友伴,三四个以上就会成为贪嗔之因,会有这样的情况。
颂词当中讲到,静处的友伴是什么?“林中”,首先是一个寂静茂密、人迹罕至的森林,在汉地、藏地或者国外都有很多。当然,如果是景区观赏,游客很多的森林,则不属于这里说的寂静处。“鸟兽树”,是指虽然林中有一些动物,鸟叫兽鸣,也有风吹大树发出的声音,比如松树比较茂密的地方,风吹过来的时候会发出一种波涛的声音,尽管有这些声音,但由于一种奇特的缘起,树林中的声音并不会刺耳,当修行人听到这个声音之后,不但不会成为禅定的障碍,反而会成为修习禅定的助缘。
在寂静的森林打坐的时候,如果经常耳边有鸟兽的叫声、风吹树的声音,不会成为行者分神的因,如果突然出现两个人说话的声音,则一下变成分神之因,有可能是因为我们能够听懂,从而很容易产生分别念,“这是人的声音,有人来了”。如果是鸟兽、树等发出的声音,我们没有办法分别它们在讲什么,或者从本性来讲是一种自然缘起音,不是刺耳音,我们和这些友伴经常处在一起,自己的心也会非常快乐,有利于进入禅定的修行。
所以这时候发愿,什么时候可以和这些友伴共同安居呢?说到去森林中一个人独处,一般人很害怕,害怕遇到蛇或者野兽等。其实对修行人来讲,这些动物不是应该回避的,反而是可以共同安住的很好的友伴,这种寂静处的功德的确是大得不可思议。我遇到过很多修行者,学院或者其他的道友,有时候他们到了这样的森林,看到这些生灵的时候,很多都会产生一种共鸣,自然而然就觉得“到这个地方来安住,到这个地方修个小房子来禅修非常好”。
其实不单单是修行者,很多普通人也很向往自然的风光、寂静的森林。一走到这些地方,就会觉得自己的心像被洗涤过一般,思虑一下子就沉静下来,这本身也是一种静虑。比如很多人到了森林或者大山中,尤其是早晚的时候,一个人走在山路上,听见鸟语闻到花香,觉得自己的心非常宁静,这就是寂静处的功德,只不过有时候是短暂地感受一下这种宁静的愉悦而已,很多人都只能这样短时间地观光、感受一下,出山后又回到喧嚣的红尘生活中去。
如果我们长时间地安住在寂静之处,我们相续中的私心杂念和分别念会越来越少,寂静的功德会越来越容易产生。
癸二、向往静处之住所:
何时住树下,岩洞无人寺,
愿心不眷顾,断舍尘世贪?
什么时候能住在树下、岩洞,或是无人的寺院当中?但愿我的心不眷顾红尘俗世,也断舍对尘世的贪执。
寂天菩萨他老人家其实很多时候都住在寂静处,但是为了让我们对于静处的住所也产生向往之心,所以在这里以发愿的方式对我们进行引导。
科判中“静处之住所”,就是指不需要劳心费神的这种住所,它是简单的、天然的,比如树下。在印度、泰国、斯里兰卡等气温比较高的国度,很多修行者就在树下安住禅修,树可以提供庇护,背靠大树有一种安全感,茂密的树叶也可以遮挡阳光、风雨等,否则过于猛烈的天气也会影响修行,在大树下也很容易修习禅定。
上师在讲记中也讲到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缘起。佛陀降生时,是在无忧树下降生的;成道时,是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涅槃时,是在娑罗双树下涅槃的;很多时候佛陀讲经说法也是在树下,敷法座,众多弟子围绕而坐。因为这个特殊的缘起,很多大德修行也是寻找大树,有的是在很大的树上搭房子,有的是住在树洞里面,有的在树下禅修,有的用树枝搭房子等。大树其实是众生福报的显现,对禅修来说是很大的一个助缘。
第二个是岩洞,天然的岩洞也是很多修行人修道的首选。释迦牟尼佛在苦行的时候曾经选择在一些岩洞中禅修,成佛之后也经常到很多岩洞中去修法。在印度、藏地、汉地都有许多大德曾经居住在山洞当中,有些山洞因为有大德住过而变得非常著名,比如西藏有很多莲花生大士住过的山洞,贝诺扎那大师住过的山洞,阿底峡尊者住过的山洞,宗喀巴大师住过的山洞等,这些山洞不仅成了很多修行人的首选,也成了很多人朝拜的地方,因为这些山洞一旦被成就者住过、加持过了,到这里面去修行就很容易成功了。
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禅定休息》的前面,专门讲了观察修法的地方,其中就提到过在山洞中观修。无垢光尊者说,如果这个地方是以前大德住过的,那么此处肯定不会产生违缘,修行会产生很多的功德。如果这个地方没有人住过,则需要观察,比如树,有一些树是可以住的,有些树不可以住,例如荒野当中的独树,下面就不要去打坐,否则可能会出现很大违缘,因为这种独树是很多非人集聚的地方,但如果这个地方曾经有大德在这里修行过,也是可以的。总之,无垢光尊者《禅定休息》当中讲了很多对于住所的观察,这里只是举个例子而已。
接着是“无人寺”,就是指远离尘世、空无一人的小寺庙,在这种寂静处琐事很少,只需要负责自己一个人的衣食就够了,如此去静修很容易与正法相应。
其实,这些住所就是心无眷顾的体现,我们很难去贪著这些东西,有谁会对树下、对岩洞执着呢?有谁会对无人的寺庙执着呢?很少的,所以说“愿心不眷顾”,不眷顾尘世中其他的住所,而只是希望在这些寂静之处安住,“断舍尘世贪”,在寂静之处观修,舍弃对尘世一切的耽著,一心一意地精修禅定。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第一百一十五、六课辅导圆满)
转载:五明佛学院2015年菩提学会招生简章!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各方丛林大德长老、信众居士:
学会开设佛教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随着学会教学与管理日趋成熟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获得了大乘佛教法雨的滋润。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很多人不仅对佛法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对治烦恼痛苦的种种方便。学会提供的系统闻思修行的平台,不仅为广大佛教徒点亮了人生,也为佛教的兴盛增添了光彩。
学会2015年度的预科系招生即将开始,希望学会各位学员、各级发心人员,自觉担负起弘扬佛法的重任,让无量轮回痛苦众生享受妙法甘露的喜宴;同时,也希望大家把现代化管理的经验和方法逐步引入到学会的管理中,在细化和完善各项管理方面与时俱进,让每个学员真正体会到佛法的深味,获得暂时利益和究竟安慰的福祉。
弘法教务处
2015年3月5日
传法上师索达吉堪布简介
索达吉堪布,生于1962年。1985年舍俗出家,前往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早在上世纪90年代,随法王前往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弘法。
因感汉地佛子由于语言障碍,无缘接触藏传佛教,堪布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汉文,并长年在喇荣五明佛学院传授显密佛法、引导实修,不但培养了无数的佛教人才,而且著作等身,传法教言与出版书籍累计超过上千万字。此外,还将《弟子规》《观无量寿佛经》等汉文典籍,翻译成藏文。
从2010年起至今,受邀在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港大、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众多著名学府演讲,发起并参与主办多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与知识分子们进行交流,将佛教真理与当今科学结合起来,引导世人正确面对学业、情感、工作、人生。近年来,堪布经常与众多海内外学者探讨环保、和平、道德、跨宗教等问题,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同时,发出“启动爱心”的倡议,号召大家在学佛之余,不应漠视身边的弱势群体。先后建立了小学、中学、养老院、居士林、小沙弥学院,资助濒临失学的大学生,救济无钱治病的重症患者……
堪布常说:“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但只要有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法,我也会尽心尽力用佛法饶益他。”
更多招生简章内容请您点击
http://www.zhibeifw.com/xxgx/zsjz2015/
或者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
在线报名:
http://www.zhibeifw.com/xxgx/baoming.php
欢迎参与佛学交流群互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