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25课
《入行论》第125课笔录
原文作者:寂天菩萨
本文作者:生西法师
现在我们宣讲的是如何生起菩提心的殊胜窍诀——《入菩萨行论》。因为《入菩萨行论》的内容非常深广,所以我们单单听闻一次或者思维几次,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论典要反复听、反复学,平时也要尽量把《入菩萨行论》所讲的意义,在生活、修行当中反复观修、串习。这样才能摆脱掉束缚我们身心的自私自利的作意,种种的烦恼分别念,相续中真正生起修道的意乐和菩提心。
《入菩萨行论》如此深广的缘故,所以我们必须再再地学习。针对于初学者来讲,不管是我讲者,还是听者的道友,我们也是一起学习,再再地去串习颂词和它的意义。如果我们学得很多、很熟悉的话,这种意义就可以逐渐地深入到相续当中,变成我们心的一部分。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和菩萨道相应了。
《入菩萨行论》分为十品。现在学习的是第八品——静虑,按照全知华智仁波切的科判,第八品属于不退令增长。怎么样让菩提心不退再再地增上呢?用三品宣讲,首先第七品精进品,是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能够增上的方便;第八品静虑品,是世俗菩提心能增上的方便;第九品智慧品,是胜义菩提心能增上的方便。现在我们学习的第八品,主要是世俗菩提心,如何再再地增上。
此品讲到的是静虑。所谓静虑,一方面是置心一处,另一方面是可以把我们相续当中粗大的烦恼、分别念,寂静下来,因此称之为静虑。
现在要寂灭的是贪著世间法当中的身体,当然也包括贪著自己的身体。在这个科判当中,主要是贪著对方的身体,像男人贪执女人的身体,女人贪执男人的身体。现在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古代基本上很少,像男人贪著男人,女人贪著女人,也就是所谓的同性恋。从古代到现代,异性恋非常普遍,基本上占了主导。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样众生的业缘成熟,同性恋现在逐渐比较多,而且很多地方也把它合法化了。
不管怎么样,对异性的身体贪著也好,对同性的身体贪著也好,都可以用静虑品当中的教言,来予以观修,予以遮止。现在的习气当中,不管是贪著异性的身体,还是我们业力成熟,贪著同性的身体,或者贪著自己的身体,颂词当中所讲到的这些,都可以有效地寂灭贪执的分别念。
因为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无外乎就是身体的自性。身体的自性,其实是没有清净相的。我们贪著某个人的身体,为什么会生贪著呢?因为我们认为他人或自己的身体,具有一种清净相、功德相,值得我们拥有、贪执。《入菩萨行论》告诉我们,其实身体充满了不净,充满了过患。如果我们过分地执著它,会让我们的心迷失于世俗的现象当中,没办法通过清净的慧眼,来看清楚身体的本性以及贪欲带来的过患。所以我们要通过学习予以观察,灭掉我们相续当中这方面的执著。
现在讲的是第三个“以比喻决定不净”的科判,前面我们也提到过这个问题,上次我们讲了课之后,一些道友也提问,比喻在这里怎么理解。以比喻决定不净的这两个颂词,看上去不像其他的比喻,意思那么明显,好像都是在讲义理,没有讲比喻,比喻在颂词当中出现的不是很明显。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其实这里讲的意义,就是我们的身体是不净的。科判“以比喻决定不净”,不净就是我们所贪著的身体,其实是不净的。通过比喻说明,比如尸陀林的尸体,或者皮肤迸裂开的尸体,里面充满了不净,就像它们一样,我们的身体或者所贪著的活人身体,也是这样不净的。
此处是用死人、尸体来做比喻,让我们了知自己的身体,其实也是不清净的。尸体的不净比较容易理解,而自己的身体和活人的身体,它的不净不太容易理解。
比喻是什么?对于难以理解的或者比较抽象的,意义深的事物、现象,通过比较容易理解的事物来进行宣讲,这就是比喻。所以比喻出现的必要性,主要是通过容易理解的事物,来让我们进一步地了知难以了知的事物。
比如自己的身体和他人的身体,活人的身体不净比较难理解,而且我们执著这是清净的。尸林当中尸体的不净,就比较容易理解。通过尸体的不净作为比喻,让我们观察自身的不净,应该是从这个方面进行安立的。
第二个颂词讲:
皮表迸袭尸,见者生大畏,
知已复何能,好色生欢喜?
(“皮表迸袭尸”的“袭”不太好理解。上师在解释的时候,是通过“裂”字来解释的。可能“袭”字,打字的时候打错了。不过上师在讲记当中没有改,我们这也不敢改。我们解释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裂”字来进行解释。上师在1997年讲的《入行论广释》当中,里面的字是“迸裂”。有以前的法本做依据,怀疑它应该是“裂”字。)
皮表迸裂的尸体,看到的人马上就生起很大的畏惧。我们了知了这种真相,再来观察自己的身体,好色者怎么可能对不清净的身体产生欢喜呢?
“皮表迸裂”,在印度或者以前古印度的尸陀林,还有现在藏地的天葬台,皮表迸裂的现象是比较常见。汉地有些地方也有皮表迸裂的情况,但只是出现在特定的场合,比如凶案现场、交通事故现场,或者战争的状态,皮表迸裂的尸体可能出现多一点。但是普遍的情况不多。西藏有天葬习俗的缘故,天葬师在天葬的时候,要把尸体表皮划开,肉割开之后让秃鹫去食用。所以皮表迸裂的尸体,在西藏现在也比较容易看到。
“皮表迸袭尸”,因为它的表皮已经裂开了,里面的肉、脂肪、内脏,很多不清净的东西全都暴露在外,所以“见者生大畏”,看到尸体生起了很大的畏惧。
通过这些我们知道,其实身体里面充满了不清净的东西。以前皮表没有迸裂之前,因为身体用皮肤包裹,里面不清净的东西肉眼看不到,所以我们就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身体很干净,非常值得我们贪著。但是皮表迸裂之后,里面不净的东西完全暴露在我们眼前,这个时候我们知道了,其实我们的身体和皮表迸裂的尸体一样,都是让人生畏之处。
了知真相之后,怎么可能还对现在不净的身体产生欢喜呢?当然,前面我们提到,看到尸体的感觉和看到活人身体的感觉不一样,有些人在内心当中执著的时候,也认为用尸体做活人的比喻,这种例子难以接受。
我们要打破这种分别念,其实身体不清净,通过解剖,大家都容易理解。古代尸体的解剖学,不是特别的普及。现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影视资料或者医学院的实验室,大家通过很多平台、载体,都可以了知身体的构造,比较容易获得这种信息。虽然容易了知,但是一般的人想要追求身体,所以对于身体的分析,就刻意回避了。很多人不愿意看、不愿意思考,觉得思考这些问题很恶心,没有什么必要。
但是恰恰我们忽略了很重要的地方。如果我们以正确的态度观察身体,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一些不一样的影响。寂天菩萨也是引导我们,再再地观察自己的身体,就是不清净的自性。
在内心当中认同这种不净,认同不净之后,打破内心当中的贪执,这是非常重要的。医生经常开刀做手术,其实他对身体里面的构造很清楚,解剖尸体的时候,好像觉得很脏。活人构造的不净,医生在动手术的时候,用手术刀把病人的皮肤划开,里面的内脏显现在面前,其实不清净部分也比较容易了解。
那么,为什么这些经常解剖尸体的人,或者给病人做手术的人,他们的相续当中,还是会有深厚的贪欲心?因为他没有刻意的去反复观修,他是被动地进行工作而已,并没有把他的注意力,引向有利修道的方面,没有把它转为道用。
我们大部分人,虽然没有亲自去解剖尸体或者动手术,但是也可以通过观修的方式,来让我们内心远离贪欲,远离对自他身体的执著。
第一个步骤,前面我们讲“应观寒林尸,腐身不净景”,像这样,首先是观尸体,先是慢慢腐烂的状态,再观察皮表迸裂的状态。通过这种步骤,我们就了知了,尸体是充满了不净。我们对尸体充满不净,不能说看到了、知道了,就可以了。我们要反复观修,这是第一个步骤。在不净的尸体上面,对于它的肮脏、肿胀、皮表迸裂的状态,反复观修,内心当中产生觉受。
其实内心当中产生觉受,对修行者来讲是很重要的。有些时候,我们在道理上、知见上,虽然了知了、知道了,但是我们相续当中,并没有对问题产生一种觉受。所以就感觉这种法,调伏内心习气的作用不明显。
有些人说学法这么多年了,学了这么多经论,为什么贪欲心还这么重呢?就是因为学法的时候,虽然是学了,意思也懂,但是内心当中,并没有对自己所学习的道理,产生一种觉受。没有安住在这种状态、境界的缘故,所以内心是一套,所学的法和内心其实是分开的。因为法没有融入到内心当中去,所以很难发生实质性变化。
我们说,尸体不净这么明显,还要反复去观修吗?需要观修,因为这是一个次第,我们必须要在内心当中,对不净的尸体,产生非常强烈的感受。
首先是对腐烂的尸体,观想产生比较强烈的厌离。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当中已经有了尸体是不净的,比较稳固的觉受。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把注意力,放在活着的身体上面,自己的身体或者我们所贪著的身体,都可以。就像上楼一样,我们必须要先到一楼,再到二楼三楼,这样慢慢上去,我们才能到达最高的地方。
修法也是这样的,要让我们的贪欲心彻底灭尽,首先要观修不净的尸体,对尸体的观修,内心有所触动,有了很强烈的感觉之后,再带着这种感觉,观修活人的身体。然后想,其实活人的身体和死去的尸体,本质是一样的。因为内心当中,之前有了第一步的基础,不净的观念比较重,再把这种不净的观念,辅以对活人身体的观察。二者结合起来再观察,其实活人的身体,除了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光滑之外,里面充满了不净。
然后反复观修,活人的身体这个地方不净,那个地方不净,里里外外都是不净的,和尸陀林的尸体本质没什么差别。这样反复去观之后,内心当中产生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觉受。也就是了知,活人的身体也是不净的,也是让人生畏惧之处。这个时候对活人的身体产生这种感觉,如果对活人身体,产生了犹如尸体一样的感觉,或者了知它不清净的自性之后,我们相续当中的贪欲心,从这个时候就逐渐开始息灭了。
我们前面反复提到一个概念,大家可能非常熟悉,就是我们心的特质。心的特质是什么呢?对于我们认为美好的东西,就会产生贪欲,对于我们觉得不美好的东西,就会息灭贪欲。我们通过长时间的观修,知道了自己的身体、他人的身体,都是不净的,都是让人恐怖厌恶的对境。我们对待厌恶的对境,怎么可能产生欢喜心呢?
这就是说,了知和修道,这两个阶段是不一样的。我们要通过不断地、一步一步地观修,来让我们内心当中生起这种感受、验相。这时候,我们内心当中的贪欲就会息灭,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我们内心已经安住在身体不净的境界当中,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实质性的发生了转变。
这和我们学法时候的了知,是不一样的两种状态。我们了知的时候,虽然从法上面,知道它是不净的,词句当中也这样讲,图片当中也这样画。但是我们内心对身体的贪执,并没有受到本质性的影响。所以当我们学完法之后,再面对真实对境的时候,仍然不可遏制地产生贪欲心,因为还是觉得我们眼前的身体是清净的、美好的,值得贪著。当我们真正安住在不净的觉受境界,我们的心就会完全转变,再去看身体,也没办法产生欢喜之心。我们对自己身体、他人身体的执著,就会息灭。
不了知佛法的人,觉得佛教的教义是很灰色、很悲观的教义。它的教义当中,让我们产生这么强的厌离心,对世间的幸福、身体、爱情、感情,好像都是持批判态度,觉得佛教非常出世,觉得佛教是很悲观的教义。其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只是从表面上了知一点点佛教的修行。
的确佛陀教导我们,对自身要产生厌离心,其实这是本身应该有的态度。有了之后要怎么样呢?之所以外行人在看佛教的时候,觉得佛教是悲观的教义,关键是只停留在这一步了,他没有没有全面地了知佛法的观念。佛法对于息灭贪欲、烦恼,知足少欲的积极的教义,对于引导我们趣向解脱的教义,完全不知。完全不知的缘故,他单单看这一步,就觉得佛教很可怕,不能学,学了之后就没有幸福了。他会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如果我们对于佛教的全盘教义了知之后,就知道它是引导我们趣向更清净的心态,更清净的生活的步骤。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息灭我们相续当中的贪欲心。
平时我们观修佛法,必须要让内心安住在相应的状态,佛法这个时候就起到了真正的作用。我们学习的时候,似乎是了知,但是内心没有产生法当中所讲的意义,就会觉得佛法对调伏我们的烦恼没有意义。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在讲中观的时候经常提到,这里也是一样的。见解和修行的混淆,这是特别应该注意的一点。很多时候我们学习佛法的人,没有分清见和行,往往把见解误认为行为,把大概的了知误认为果。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们学习佛法、学习《入行论》《中观》,觉得词句的意义,好像已经懂了,中观的空性已经懂了,觉得既然懂了,它就应该起作用。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懂了只是一个见,对事物本身的一种了知而已,了知是浮于思想表面的心理认知状态。而修行,是必须要把这个见,在相续当中反复观修串习,然后产生一种力量。通过反复串习、观修得到的力量,对对治烦恼才起作用。所以,往往我们把见误认为修了。我们只是安住在见的状态,但是误认为已经观修了很长时间,它的力量可以发挥作用了。
学习了这么长时间,了知了为什么不能对治烦恼?其实对治烦恼,首先要有见解,然后去修行,最后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慢慢对治烦恼、调伏相续。如果只是停留在见的层次,只是误认为见就是修行,乃至于很多人认为见就是果,了知了,就觉得已经修成了,已经到了这个境界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就好像我们远远地看到一栋建筑物、一座城市,这只是看到了。如果你想要趣向这个城市、美景当中,去欣赏美景、享受快乐,你必须要走过去,才能去享受。
当然对这个比喻,我们不会误认为,我看到就已经到了。但是在修行上面,往往我们就犯了这种致命的错误。我们通过学习教法,有一点知见,只是见,只是相当于看到了城市、景观。但是因为我们学习佛法的经验不足,就把见误认为是修行了,误认为已经能达到这种境界了。就像我们看到之后,还要用脚去走,走得越多,越靠近目的地,走到底的时候,就可以进去享受美景、享受好的食物。
其实佛法当中,把这个交待得很清楚。见修行果,首先是见,再是修行,然后再是果。但是我们把见误认为修行。只是初步了知,但是把看到的景点、城市,误认为已经通过了修行,到达了边缘,可以享受它的果实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首先是见,然后通过反复的观修串习,来产生修道的力量,这种修道的力量是烦恼的正对治,而见解并不是烦恼的正对治,见解只是怎么样对治烦恼的方法。然后你修行圆满之后,它可以产生果。我们了知了修行的方法,通过修行方法,可以产生这种果。
就像我们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你,如果你这样治病,吃这种药,就可以达到病愈的效果。只是医生告诉你,但是吃药治疗的过程,还没有开始。如果治疗的过程,还没有开始,那病愈的果,也不可能马上获得。我们不能认为,我已经了知了情况,为什么不能够治病呢?为什么我的病不痊愈呢?其实和这个比喻是一样的。
我们现在是学法阶段,产生一个知见,在知见的基础上,必须要脚踏实地地去观修、串习。在内心当中真正的达到了这种状态,生起了这种境界之后,我们才可以对治相续当中的贪欲心。我们现在是第一步,但是误认为已经到了第三步。第三步就是果,已经调伏烦恼了。我们觉得见就是修行,其实见是见,修行是修行。我们把整个第二步已经隐没了,就觉得只要有了见,就一定能够调伏烦恼,其实是不现实的。
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次第和过程应该非常的清楚。只有了知得很清楚,我们才不会在学法过程当中,对法产生不必要的怀疑,对自己产生不必要的疑惑。我们要知道,首先有见,在见的基础上,要反复地串修、串习,最后可以产生它的效果。所以,不能调伏烦恼,并不是法、上师的问题,也不是修行没有用。其实修行有用,只不过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修行,只是得到一种知见而已。
了知这些有很多的必要性。首先对于修道的次第,比较清楚。然后自己在听闻佛法时,没有产生对治烦恼的力量,也知道怎么回事。把这些了知的很清楚之后,自己也能找到相应下手的方法,逐渐逐渐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就比较容易相应了。
在观修自他不净的时候,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提到,有些人说我观修对方的身体,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人,观想的时候,好像觉得贪欲心没有减弱,反而越观修贪欲心越大。其实这也是正常的过程。
因为我们刚刚开始观修,相续当中贪执的习气,还没有受到损害。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乃至于有些人去尸陀林观修尸体的时候,对尸体都会产生贪欲。其实这并不是误入歧途,因为刚开始的时候,相续当中的习气还在作怪,相续当中对人身体的贪执,无始以来养成的执著,还没有受到威胁,所以刚开始观修的时候,会有一些执著,会产生一些更强的贪欲。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我们更加长久、更加细致地观下去,当越来越发现不净的真相之后,贪欲心慢慢就会息灭。所以我们观修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方面的教义予以对治。
丑三(破彼清净相)分三:一、以他功德贪身不合理;二、身体本性不应贪执;三、喜彼不应理。
“彼”字是讲身体,我们认为身体是清净的,破身体是清净相的执著。
第一个科判,“他功德”是什么意思呢?“他”是其他的意思,不属于身体本身的部分。“他”并不是指自己所执著的男人或者女人,而是指身体之外的。这里特指香水。以香水的功德、香气来贪对方的身体是不合理的。下面讲颂词的时候,意思就更明确了。第二个科判是“身体本性不应贪执”,身体的本质是不净肮脏的自性,所以对于身体本身,我们不应该贪执。第三个科判是基于前面第一、第二的道理,说“喜彼不应理”,喜欢身体是不应理的。
第一个是说身体之外的,因为身体之外的功德,贪身是不应理的。第二,身体的本身也是不应贪执的。科判是一个总纲,我们了知了科判,下面的这些颂词是围绕这个中心思想而展开的,如果把科判的意思了知了,再带着意思去看颂词,颂词就非常明晰了。
寅一、以他功德贪身不合理:
有三个颂词,首先看第一:
涂身微妙香,旃檀非她身,
何以因异香,贪著她身躯?
有些男人、女人,身上涂了一些微妙香、一些浓郁的香气,洒些香水。其实这种妙香出自于旃檀,而不是出自于她的身体。为什么我们会因为不同于她身体的香气,而贪著她的身体呢?
这个颂词也讲得非常巧妙,我们仔细分析这里的含义。有些时候,男人或者女人喜欢、贪著对方,是因为对方身体发出一些香气。这些香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古代也有身上涂一些胭脂,或者洒一些香水。印度主要是通过旃檀,因为印度是热带,檀香比较多,尤其是白旃檀,有着清新而且非常浓郁的香气。现在是各式各样的香水。有些人很贪著对方的身体,因为对方身体抹了香水,他就觉得好香,然后马上对她产生贪执,对她的身体产生执著,想要拥有这样的身体。
但是真正观察的时候,涂在身体的很微妙、很清香的香味,出自于什么?当然颂词当中是檀香,我们以旃檀为例来说明。因为古印度,香水的来源是天然的檀香泡水。现在当然是各式各样的香水了。其实男人或女人,身体发出来的所谓香水味儿,是旃檀发出来的。所以,“涂身微妙香,旃檀”,这样断句。“非她身”,香气并不是从她的身体本身发出来的,而是洒在她身上的香水散发出来一种香气。
“何以因异香”,这个“异”不是异香扑鼻的“异”。“异”是科判“他功德”的“他”,不同于对方身体的部分叫做“异”。洒在她身上的香水,不是她身体本身,香水和身体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法,这叫做“异”。“何以因异香”,为什么以不同于她身体的,不是她身体发出来的香气,而贪著对方的身体呢?
此处我们所破斥的,主要就是有些人很愚昧、很糊涂,因为闻到了对方身上的香气,然后贪著对方的身体。寂天菩萨就给我们分析,其实香气是香水发出来的,不是她的身体发出来的。你为什么因为闻到了香气,就对她的身体产生执著呢?这是不合理的。这里破斥的重点不是破香水,是破因为洒在她身上的香水,而对她的身体产生执著。当然,也不是说香水可以贪执。
为什么我们因为异香来执著对方的身体呢?其实这方面完全是错误的、颠倒的。因为香是从香水发出来的,身体并没有发出香水味道。但是众生迷惑、愚昧,不了知这种自性,闻到香气之后,就开始贪著她的身体。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事情。我们就知道了这种问题。
现在很多众生都有这种毛病,男男女女都喜欢在身体上喷洒一些香水。不了知实际情况、不观察的人,他就会因为香水贪执身体。这方面的情况,古代存在,现在存在,以后还会存在。
所以就让我们,辨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不能笼统地说,产生了贪欲心,对方身体好可爱。到底很可爱是哪方面?当然《入菩萨行论》是从方方面面、很多层次给我们分析辨别,这个部分不应该执著,那个部分不应该执著。比如前面讲了,你如果贪著身体的柔软,柔软方面不能贪著的道理是什么。它的形状、颜色不应该贪著的道理是什么。此处就讲到了,身上的香气不能贪著。一个一个给我们仔细地分析辨别,我们的脑袋就越来越清醒,越来越趣向于理智。
我贪著对方,到底是哪个地方值得我贪著?是因为她的香气吗?很多人都喜欢在身上喷洒香水,香气是商店里售卖的香水发出来的,并不是她身体发出来的。为什么因为她的身体酒了香水,我就对身体产生执著呢?这方面是不合理的。
我们在这个当中,要梳理出条理来。如果我们不学习佛法,很多这些问题,我们都是很笼统地去看待。这个很好,然后自己不加辨别地去贪著。佛法告诉我们,对待问题的时候,要用有条理的方式去思维。
尤其是佛教当中,当然很多论典都是非常殊胜的,但是对条理方面分析最清楚的,第一个就是《俱舍论》,第二个就是《因明》,这两个论典被称为“聪明论”。在非常混乱的思想当中,让我们智慧变得非常有条理,把很粗的智慧变得很细。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杯子,这个杯子是什么样,我们其实说不清楚的。但是在《俱舍论》《因明》当中讲,这是属于色法。色法当中,眼睛看到的这些部分是形色——形状和颜色,这是眼根可以取的。它的触觉、坚硬、柔软方面,是身识去取的。它把问题分得很清楚。它把世间的法分成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五大类当中色法分很多种,然后一个一个对应,眼根对应的是色法、耳根对应的是声音、鼻根对应的是气味、舌根对应的是味道、身根对应的是触。把这些分得很有条理。
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智慧就一个一个去对应,不会很混乱。这时候我们就会很理智,有了理智的基础,再去学习佛法,再去观察世间的万物,就很容易得到正确的知见。《因明论》也是有这样一种特点。
此处《入菩萨行论》,也是帮助我们梳理,“这是合理的,那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根据是什么?”一个一个把这些问题给我们梳理得很有条理。跟随寂天菩萨颂词的思路,我们去观察,贪著这些方面是不应理的,贪著那些方面是不应理的。总而言之,如果盲目的去执著、去贪著自己的身体、他人的身体,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在贪著身体的过程当中,我的理智已经混乱、混沌了,没办法分清楚哪方面该贪,哪方面不该贪,哪些方面合理不合理,哪些方面是修道的,哪些方面是和道相违的。这方面完全分不清楚。
我们学习完这些问题之后,每一个小科判,每一个颂词,乃至于每一句,都从不同的侧面来告诉我们。当把所有的这些科判学完之后,在复习的时候,很有必要把它串起来再看。因为在学的时候,比如说星期天我们学两堂课,可能有八个颂词或者十个颂词,里面有好几个科判。虽然每个颂词都讲不同的意思,但是我们学完之后,把一堂课串起来看,“它主线的思路是这样下来的,纲要是这样下来的”,我们慢慢缕一下,句和句、颂词和颂词、科判和科判之间,它的联系就比较清楚了,我们把两堂课合起来了。学完这些之后,把这一部分或者把这一品学完,再从头到尾,因为我们学习过了,比较熟悉,我们从头到尾,再把它梳理一遍。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科判是讲这部分的,那一科判是讲那部分的。
比如以观身体不净为例,我们还没学完,现在是一块一块、一点一点的,在吸取不同的知识。如果听的时候不注意听,或者听完之后没有去想,我们就会觉得“这个颂词好像很牵强,因为这个颂词没有讲到那个问题,如果我产生那方面的怀疑怎么办呢?”其实,每个颂词是针对某一块着重宣讲,当然它讲这一块的时候,不可能兼顾其他方面。但是,其他方面是从其他科判、颂词来进行讲的,乃至于会出现,这一品没有讲的,可能会在下一品着重讲,这一部论典没有讲的,可能在另外一部论典着重讲,都有这样一种联系。
所以如果我们学得很多、学得很扎实的时候,我们就发现,里面的思想它是非常的圆满,理论也是非常的缜密。后面我们再把贪身的各个颂词、各个科判串起来,再看一下,我们就发现,每一个地方都兼顾到了,每一个重点、我们能够贪著的每个地方,都已经讲了,都已经破了。我们再合起来看的时候,可以从整体方面来帮助我们进行思维。
我们如果要发现整个一堂课的思路、线索,或者一品的、一个大科判上面的问题,首先要把每一个颂词、每一个科判,认认真真地学,这是一个一个点。学完之后,我们从头到尾再看一次,相当于把很多点连起来、串起来,它的思路就贯通了,而且每个侧面我们都了知得很清楚。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这样学,思维的时候也应该这样思维,如果我们要讲解,也需要这样去看。我们以前在看的时候,也是这样的,首先比如在备课、在看的时候,首先是把每一个颂词仔细看,每一个地方都分析好。看的时候,首先是一个颂词、一个颂词仔细看,然后看完之后,基本上了解了之后,从头到尾再看一次。因为我们在第一遍看的时候,基本上每一个侧面着重地、从很广的方面分析了,分析完之后,基本上没什么漏掉的。
然后我们从头到尾再串一次,因为我们第一次看的时候,很多问题、难点都已经解决了,所以这时候看,主要是把它串起来,到底是怎么样一种思路。然后看的时候,是更快、更略的方式看,这个时候就越来越容易发现它的脉络,不同的地方就可以很清楚了。比如今天讲的这堂课,如果我们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这一堂课上面,以前讲的课的重点,我们有可能就没办法了知,但是学完之后,再回去再看,从头到尾看一次,往往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思路就很清楚了。
以前我们在佛学院考试,要笔考、讲考的时候,我们会留一些时间复习。很多道友,包括我自己在内,考试的时候都有个感觉,我们在考试复习的那段时间,收获是非常大的。因为以前我们只是每堂课学了,但是往往没有时间把它串起来。但是复习的时候,因为这部论都要考,不知道考哪个地方,我就必须每一个都要去看。准备复习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以前没有发现到的教义,它的重点、意义、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时候收获往往是最大的。
我们讲的意思,当然我们复习的时候,也需要这样,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复习的时候是把以前学过的东西再串一次,有意识地把它连起来,这时候就会加深我们的印象了。还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管自己准备讲考、准备讲课,还是自己学习,学完之后从头到尾再看一次,这时候理解更深一点,收获也会更大一些。
下面我们再看颂词:
身味若本臭,不贪岂非善?
贪俗无聊辈,为何身涂香?
身体的味道,如果本来都是臭秽的自性,那不贪著这样臭秽的身体,难道不是很好吗?贪恋庸俗身体的无聊之辈,无聊的凡夫们呀!为什么喜欢在身体上涂抹这么多的香水呢?没有什么意义。
颂词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第一二句,第二层意思是第三四句。
首先看第一层意思,“身味若本臭”,前面也讲了很多内容,身体里里外外都充满不净,不净的物质发出的味道,不可能是香气。“身味若本臭,不贪岂非善?”对于本身臭秽的身体,不贪著它难道不是很好吗?其实对身体不贪,是正常状态。
现在很多人,包括我们的思想当中,觉得佛教讲不要去贪,好像是不正常的、超常的。有些人认为佛教的精神很高,是很超常的智慧,有些人认为佛教的思想很悲观。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两种说法都不太准确。佛教的思想既不是像一般人理解的那么高深神秘,也不是像一般人理解的那么悲观低俗。其实它是最正常的一种状态。身体本身是不净的,对本身不净的东西描绘的语句,或是对本身不净如是的了知,这种心态是最正常的心态,没有什么高深莫测可言,也不是很悲观低俗。佛教思想就是把如是的状态,如是的描绘,对如是的状态,如是的了知,这就是它本身的思想。
比如证悟空性,或者了知无常,其实这种状态是最正常的状态。我们想,证悟空性的状态怎么是最正常呢?其实空性并不是那么高深的、神秘的、故弄玄虚的,空性就是众生本来的状态。我们了知自己本来的状态,不是正常的心态吗?关键是我们没有处在正常的状态当中,对空性不了知。
不了知分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空性太抽象、太高深莫测;还有另一部分人认为空性不合理。但空性就是一切万法本身的状态,了知它是最正常不过的。身体无常也是这样的,身体本身就是无常的。我们了知它本身的状态,那这种心智不是正常的心智吗?佛教是如理如实的描绘万法本来的状态,了知如是状态的心智,就是正常人的心智。
这种了知无常、空性的心智是正常心智的话,我们现在的心智就是不正常的。所以佛教让我们调整不正常的心智,回到应该有的心态当中,这就是佛教的最朴实的观点、最朴实的思想。没有故弄玄虚,也不是引导我们趣向愚昧、悲观、落后,完全不是这样。
我们要了知,“不贪岂非善”?对于本来臭秽的身体,如是的了知,不贪著它,难道不是很好吗?它没有什么可贪著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做到呢?其实是可以做到的。我们的心就是这样的特质,如果你反复的训练它,刻意的训练它不贪,心就会慢慢转向不贪著。
“不贪岂非善”,一方面是寂天论师对我们的鼓励、鞭策、希望,另一方面也是告诉我们,不贪是可以做到的。如果我们去观修的话,可以做到不贪著。
“贪俗无聊辈”是贪恋庸俗状态的无聊之辈,当然是指不了知这样一种状态的庸俗者。讲到庸俗者的时候,我们就容易联想到其他人,比如不学习佛法的人。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划分界限。我们学习《入行论》,有时候自诩是大乘行者,但是如果自己贪恋身体,每天过于执著打扮、涂抹香水,我们就是颂词当中讲的“贪俗无聊辈”。
所以我们主要是反观自己,而不是用佛法来观察其他人,好像我处在很优越很高的位置,其他人都是“贪俗无聊辈”。方向就错误了。《入行论》这些佛法主要是让我们自己来学习、观察自己、调伏自心的窍诀。当我们自己调伏完之后,再去调伏其他人,才是可行的。
贪俗的无聊之辈呀,为什么要在身体上涂抹这么多香水,来打扮、掩盖本来就是肮脏不净自性的身体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寂天菩萨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过度的贪著身体,而在自己的身体上涂抹很多香水。其实这是不认识一切万法的自性,不了知它的本来状态,做这些事情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当然佛教永远都是行于中道的,不让我们身涂香,我们要了知它的本来意思。上师在讲义当中也是反复讲,众生总是堕于两边,要不然就是非常贪著,刻意的每天花很长时间打扮自己、涂香水,要不就是完全都不管,堕于两边。
但佛教永远不是这样的,该有的清洁卫生应该有,但是不要过度的执著。我们每天需要清洁身体,虽然它是不净的,但是我们要清洁。因为我们毕竟还要在世间当中生活,要对它保持比较中道的态度,不能过于的不管身体,穿衣、卫生、清洗,这是需要的。但是不能花太多的时间过多的去关注它,我们注意力放在上面,就没办法修道了。
“贪俗无聊辈”在身体上涂香,其实并没有办法改变身味本臭的自性,每天涂香也改变不了它的自性。但是我们还要观察,在没办法改变本臭自性的同时,每天花大量时间,关注身体、打扮身体、专注身体的同时,其实过多的关注,或者涂抹在我们身体上的香水,这种香水有可能就是障蔽、掩盖了我们自己的智慧眼,无法观察一切万法的本性。
当然本性分世俗本性和胜义本性,世俗本性就是无常苦空不净;胜义本性就是空性。当然,香水本身不会蒙蔽。我们要说明的问题是,在往身上喷洒香水,掩盖身体上面臭味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也因为喷洒香水,掩盖了自己观察万法本性的慧眼。我们被香水蒙蔽了,没办法看清楚身体不净的本质,也不去观察它不净的本质。如果不去耽著它,就会少造很多的业烦恼,就可以去修行佛法。这一切都没办法了知。
下面再看颂词:
若香属旃檀,身出乃异味,
何以因异香,贪爱女身躯?
如果香是属于旃檀发出来的,而自己的身体和他人的身体发出来的味道是异味,和香味不一样的臭味怪味。那为什么要以异香来贪爱女身躯呢?
这个颂词和第一个颂词有点相似。有的人说,不管怎么样,虽然身体本身不具有香气,但是涂抹之后,身体变得香气扑鼻,所以我贪恋自他的身体。话是这样讲,还是一个老毛病,就是太笼统的去观察。身体本来是臭的,涂抹了香气之后变香了,我就可以贪恋它,其实问题依然存在的。
香气是发自于香水或旃檀,身体本身还是臭味的。所以不管是合起来也好,分开也好,它的本质不会改变的。为什么要“因异香,贪爱女身躯”呢?
上师在讲记当中,对这一个颂词和上一个颂词,用一体和他体的分析方式进行观察。香水和身体是一体的,还是他体的呢?针对大多数情况而言,香气和身体不是一体的,香气不是身体本身发出来的。
之所以说绝大多数,因为有特殊情况,比如上师讲记当中,讲到以前香妃的例子。有一种说法是身体本身俱生发出香气,这种情况有可能是以前造了特殊善业,善业成熟之后,自己生下来,身体自然而然俱生发出一种香气,不过这种情况非常少见。还有一种情况,修行者当中,持戒的大德因为戒律非常清静,传出清静的戒香,这不是涂抹上去的,因为他持戒的戒德缘故,所以身体自然发出香,这也是很少见的。
普遍而言,一般人的身体发不出香味。我们针对的是绝大多数,而绝不是说每个人都身发香气。既然每个人都是发不出香气的,所以香气和身体是非一体。既然不是一体的,那就是他体的自性,香气是香气,身体是身体,两种不同的味道。为什么要因为发出来的香气,对身体执著呢?真正观察的时候是不合理的。如果执著这个很香,那是对香水产生贪恋。因为香水很香的缘故,我去贪恋这个身体,这是不合理的。这是没有分清楚两种不同的情况。
寅二、身体本性不应贪执:
身体的本性是不应该贪执的。前边是讲身体发出来的其他功德,“他功德”是身体之外的香气的功德,贪身不应理。第二是身体本性不净的缘故不应贪执。
长发污修爪,黄牙泥臭味,
皆令人怖畏,躯体自本性,
如伤己利刃,何故勤擦拭?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如果不加修饰,让他展现自然状态的话,就会出现这种情况:“长发”,头发特别乱,特别长;“污修爪”——他的指甲很尖很长,而且充满污垢;“黄牙”,如果不刷牙,他的牙齿也不是很多图片里边或者每天刷牙那种比较白的自性,是很黄的,而且口中发出臭泥味道。“皆令人怖畏”,这种自然状态下呈现的情况,是让人怖畏的状态。但这种怖畏的状态恰恰就是躯体自己的本性。
“如伤己利刃”,贪著身体或者经常对身体执著修饰,就好像是能伤害自己的一把利刀一样;“何故勤擦拭”,为什么要把这把刀擦拭的这么锋利?因为刀子是伤害自己的,所以越擦拭越锋利,对自己伤害越深。为什么众生要这样做呢?其实是不合理的。
这个颂词我们分为两段,“长发污修爪,黄牙泥臭味,皆令人怖畏,躯体自本性”,这是第一层意思。“如伤己利刃,何故勤擦拭”是第二层意思。
身体的本性是不净的,这方面可以稍微做一个观察测试。不管是自己的身体、他人的身体、丑陋的身体或者比较好看的身体,都是一样,如果不做任何的修饰,让它处于自然状态,一段时间之后会怎么样?现在有些人每天在梳头,有些人在清洗,每过一段时间要洗头、洗身体,指甲要修剪,要刷牙,要经常换衣服。我们这些都不做了,就让它处于自然的状态,会怎么样?两三天估计还不明显,稍微过几天之后,它就开始出现问题。可能最先出现的是牙齿的味道,口中的臭味首先出来。因为长指甲还要一段时间,头发长很长很乱,也需要一段时间。刚开始出现的可能是口臭。如果一天两天不刷牙,嘴里边的臭味就出来了。这就是自然状态。
如果我们每天去清洗,我们就觉得,身体没有什么不干净的啊。你看我的牙齿这么干净,身体也这么清静,皮肤上一点污垢都没有,头发都是很干净的。这就是造作了,已经修改了。我们刻意的避免怖畏的状况,每天都在做修改,都在做清洗。
假如我们要观察它本来状态是什么样的,那就不做清洗。首先是口里边的臭味,然后是身上的臭味。因为你不洗澡身上出现汗,汗变臭,身体本身有污垢,汗水混在身体上面的污垢,发出一种臭味。再过段时间之后,自己的指甲慢慢长长,里面也出现很多污垢,然后头发也变得很长很乱,脸上、身体上的污垢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一看就是非常让人怖畏的自性。再好看的人,如果不修饰自己,让它属于自然状态,都会变成这样的。这么令人怖畏的状态是什么?是“躯体自本性”,不修改、不装饰,自然发展就会这样。所以,身体的本性是如是的,不应该贪执的。
但是,我们为了让自己或者别人贪执自己,就反复去修饰它,洗澡、刷牙,把头发搞成这样式、那样式,把指甲涂成红色。像这样,都是一种造作、改造的自性,它不是身体本身的自性。
当然,也是和前面的意思一样,并不是让我们一定要发出这种臭味,展现自我本来的状态。行于中道仍然是核心意思。但是这里面,因为我们认为身体清净的执著太强烈,所以就用这种方式让我们知道,其实身体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么清净,它的本性是污秽的、不净的。如果我们把不净的自性隐藏起来,不去管它,就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要转入第二层意思。
“如伤及利刃,何故勤擦拭”,就好像一把刀,这把刀是准备伤害自己的,不管自己拿着这把刀来伤害自己也好、自杀也好,还是别人用这把刀来伤害自己,反正这把刀是伤害自己的一个利刃。对于伤害自己的利刃,我们不能把它擦拭,把它磨的很亮、很光、很快。伤害自己的刀,当然越钝越好了,最好是不起任何作用。但是愚痴的人,对于伤害自己的刀,每天反复去磨,反复擦拭,让它变得很锋利,越锋利,伤害自己的时候,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也就越大。
同样的道理,和比喻相似,就是我们假装身体是干净的,强烈的执著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身体引诱其他人,对其他人的身体产生执著,这种耽著身体的心态,就是伤害自己的利刃。而我们每天执著,每天苦苦的花很长时间去打扮,为了让自己显得非常的美丽干净,每天去关注、每天去执著,就好像每天在磨这把刀一样。这把刀磨的越快,磨的越多,对自己的伤害也就越大。
这种伤害主要来自于,这种执著会障碍自己修道的智慧、道心。在修道的时候,智慧不敏锐,愚痴会让我们没办法观察世俗和胜义的实相,让自己退道等等,很多过失。
所以,我们对身体要保持清醒的认知,它是不净的,是有很大过患的,是不值得贪著的。但是在不值得贪著的过程当中,要用它修道。这就是佛教要告诉我们的真理。身体的本性不应该贪执,这方面让我们了知实际情况。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个地方。
(第一百二十五课辅导圆满)
转载:五明佛学院2015年菩提学会招生简章!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各方丛林大德长老、信众居士:
学会开设佛教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随着学会教学与管理日趋成熟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获得了大乘佛教法雨的滋润。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很多人不仅对佛法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对治烦恼痛苦的种种方便。学会提供的系统闻思修行的平台,不仅为广大佛教徒点亮了人生,也为佛教的兴盛增添了光彩。
学会2015年度的预科系招生即将开始,希望学会各位学员、各级发心人员,自觉担负起弘扬佛法的重任,让无量轮回痛苦众生享受妙法甘露的喜宴;同时,也希望大家把现代化管理的经验和方法逐步引入到学会的管理中,在细化和完善各项管理方面与时俱进,让每个学员真正体会到佛法的深味,获得暂时利益和究竟安慰的福祉。
弘法教务处
2015年3月5日
传法上师索达吉堪布简介
索达吉堪布,生于1962年。1985年舍俗出家,前往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早在上世纪90年代,随法王前往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弘法。
因感汉地佛子由于语言障碍,无缘接触藏传佛教,堪布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汉文,并长年在喇荣五明佛学院传授显密佛法、引导实修,不但培养了无数的佛教人才,而且著作等身,传法教言与出版书籍累计超过上千万字。此外,还将《弟子规》《观无量寿佛经》等汉文典籍,翻译成藏文。
从2010年起至今,受邀在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港大、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众多著名学府演讲,发起并参与主办多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与知识分子们进行交流,将佛教真理与当今科学结合起来,引导世人正确面对学业、情感、工作、人生。近年来,堪布经常与众多海内外学者探讨环保、和平、道德、跨宗教等问题,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同时,发出“启动爱心”的倡议,号召大家在学佛之余,不应漠视身边的弱势群体。先后建立了小学、中学、养老院、居士林、小沙弥学院,资助濒临失学的大学生,救济无钱治病的重症患者……
堪布常说:“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但只要有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法,我也会尽心尽力用佛法饶益他。”
更多招生简章内容请您点击
http://www.zhibeifw.com/xxgx/zsjz2015/
或者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
在线报名:
http://www.zhibeifw.com/xxgx/baoming.php
欢迎参与佛学交流群互动:↓↓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