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143课

2015-04-26 生西法师宣讲 菩提如意宝珠


《入行论》第143课笔录

原文作者:寂天菩萨

本文作者:生西法师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再次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论》可以调伏我们相续当中无始以来养成的我爱执。因为有了我爱执,我们没办法考虑到众生的利益、打开自己的心胸,没办法和殊胜的法界、佛果相应。为了度化有情,真正地获得殊胜的解脱,必须要修持殊胜的菩提心,菩提心的修法次第在《入菩萨行论》当中讲得非常清楚。尤其是现在我们学习到的第八品,它是世俗菩提心能够增上的殊胜方便。

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差别,上师仁波切在很多讲记当中也再再提过。胜义菩提心主要是证悟远离四边八戏的、殊胜的空性智慧。世俗菩提心是和心所相连的、心的一种状态,或者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分别念,这种分别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利益众生,一个方面是发誓成佛,或是为了利益众生愿成佛。

世俗菩提心以利益众生为前提,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我们发誓成佛。因为世俗菩提心是以利他为主,因此在《入行论》当中,才以很多的教言、比喻和例证,来引导我们放弃我爱执,生起利他的思想、利他的心。

我们宣讲自他相换,其实就是讲如何把众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打击我爱执。也就是一切亏损失败自己取受,所有利益胜利奉献他人。这是世俗菩提心利益众生的殊胜思想的浓缩或者体现。

什么是自他相换菩提心的法相前面讲完了,现在讲宣说事宜,当中讲了三个问题:和低劣者换修嫉妒;和平等者换修竞争;和处于高位者换修傲慢。

换修的意思是:把我们分别放在比自己低的位置、和自己平等的对方的位置、比自己高的傲慢者的位置,分别体会低劣者相续当中的嫉妒、烦恼和痛苦的状态,和我竞争的对方他的竞争心的状态,他内心当中种种的烦恼和痛苦,想要一心打压我的种种思想,然后去体会智慧、财富等方方面面超胜我们的这些人相续当中的状态,他们的烦恼、痛苦和内心的恶心。

了知之后,我们可以把一切上、中、下三种众生相续当中的烦恼、痛苦作自他相换。作为修菩提心的人,对于他们想要得到的利益、功德,我们发愿:愿众生获得这些功德,而他们相续当中的过患由我来承受。

还有一种意义是:当我们换修嫉妒、竞争、傲慢之后,当我们比别人高的时候、当我们再次和别人竞争的时候、当我们去嫉妒别人的时候,因为自己对嫉妒、竞争、傲慢通过观修,内心当中已有非常深刻认知的缘故,所以当我们再次想要或即将发生嫉妒、竞争、傲慢烦恼的时候,我们就会体会到它是没有意义的,或者很可笑,充满了愚痴心的体性。了知之后,非常有助于我们调伏这三种烦恼。

这种换修既是调伏自相续烦恼的殊胜修法,也是体验对方及其他众生内心当中痛苦和烦恼的殊胜修法;既是自利的修法,也是利他的修法。通过这种换修的修法,可以灭尽或者逐渐消灭自相续当中的烦恼,也能帮助众生消灭相续当中的烦恼,对于菩萨利益有情或者生起殊胜的菩提心有非常殊胜的作用。

前面我们已经和低劣者换修了嫉妒,对他们内心当中的种种痛苦、烦恼、呼唤、希求,对他们造恶业、生恶心等方面都有了比较直观的体验。

寅二、修竞争心:

修竞争心就是和对方换修竞争,对境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他们和我们处于相同的位置,我对他们有竞争心,想要压过他们;他们对我也有竞争心,想要压过我。现在我就换到对方的位置,体验他内心当中的想法,对原来的我修持竞争心。

为令自优胜,利能等我者,

纵诤亦冀得,财利与恭敬。

字面意思:为了让自己优胜于或者超胜于“利能等我者”,“利”是获得的利益、利养;“能”就是功德、能力,“等”包括财富、智慧、名声等等。为了能够超胜对手,“纵诤亦冀得”,我会用一切的手段,即便是争论、打击、诽谤等,希望自己得到超胜于他的财利和恭敬。“冀”是希望的意思。

颂词完全表现了和我竞争对手的内心状况,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优胜。其实我们也有这种心态,如果不换修,我们很难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面对对手时,我自己的想法很清楚,也可以相似地类推:我是这样想的,对手也应该这样想,但这毕竟是一种推测。如今的换修,是把自己真正地换到对方的位置上,站在他的角度来面对原来的我,体会他相续当中的思想是怎样的,换修之后我们就能有比较直观的体会。

“为令自优胜”,它的因、作意或内心的状态是为了让自己方方面面获得优胜,那超胜于谁呢?“利能等我者”——就是种种利益、能力、功德和我差不多的人。产生竞争心的条件是两者的功德或者条件差不多,如果差距太大,一般不会产生竞争心。比如我和对方差距太大,他远远高过我,这个时候他成了高者,我就成了低者,我对他是一种仰望的态势,内心当中产生的烦恼应该是嫉妒的状态。如果对方比我低太多,我就成了高高在上者,他就成了低劣者,我对他来说是俯视的态势,内心当中产生的烦恼应该是傲慢。

只有在二者差不多、难分伯仲的情况之下,才比较容易引发竞争心。尤其有些时候是我占上风,有些时候是他占上风;或者某些方面我占上风,而其他方面略逊于对方,有时他在某些方面胜过我,而其他方面略逊于我,这样才可能引发竞争的关系或状态。二者之间一定是这种差距不大的对手关系,才比较容易引发竞争心。

我们在生活、工作或者修行的过程当中,也非常容易遇到所谓平等者——竞争对手。面对这种竞争的时候,作为一个菩萨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智慧来面对呢?作为修菩提道的人来讲,这也是必须要了知、观修或生起的殊胜作意和境界。以上分析了“利能等我者”。

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提到,有些竞争是非常不合理的。比如在颂词当中讲的“纵诤亦冀得”,“诤”字就代表一切非常手段,也包含了正常手段。如果正常的手段、竞争没办法达到目的,因为想要胜过对方的思想太强烈,太想在方方面面超胜他,这时我们的理智、世间的道德标准乃至于学佛者相续当中的因果正见等等,在一刹那间似乎都变得非常脆弱了。这样去竞争就是非常不合理的。

还有一种竞争稍微合理,我也和对方竞争,想要超胜对方,但使用的手段比较合乎于世间的法律或者道德规范。不管怎么样,如果和对方竞争,多多少少带有一些竞争的心态或者烦恼,会希望对方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损害,而自己能够获得优胜,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没有以殊胜的善心和菩提心摄持,很容易和烦恼相应而造下恶业。

还有一种竞争是在出世间道或者闻思修方面。比如说在同一个道场、环境当中学习的道友中,我们发现某个道友的福德深厚、理解能力超强、表述能力非常出众,方方面面似乎都比自己略胜一筹,这时自己想:他学到这个程度,我应该努力跟上,也应该达到甚至超过他的水平。如果是这种情况,自己开始发奋学习,这也是一种竞争。但毕竟他内心当中是想生起佛法的功德,所以说,这种竞争在很多道场当中,明显或不明显,其实都有所鼓励。

作为调化弟子的上师来讲,为了让座下的弟子能够精进闻思修行佛法,或者让他们内心当中产生殊胜的功德,有时也引进一些竞争体制。以前在佛学院学习的时候,班级和班级之间、男众和女众之间,都有一些竞争,如排名次、发奖品,或者上师在课堂上鼓励赞叹,不管怎样,对于学得好的个人、集体都有表扬。

因为每个人内心当中都有自尊,或者每个集体都有集体、团队的荣誉感,所以可以善巧利用团体的荣誉感或者个人的自尊,通过这种方式挑起大家学习佛法的希求心。因为它的终极目的是获得殊胜的智慧,而相续当中殊胜的智慧一旦生起,就可以调伏内心当中的烦恼,所以这方面虽然也是竞争,或者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有可能生起烦恼,但毕竟是让我们在内心当中生起对佛法的希求,和对世间利益如财利、恭敬)的希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道路。

所以在某种情况下,也需要通过竞争的方式,或者上师让弟子通过相互竞争的方式,获得殊胜的佛法利益。

以前益西彭措堪布给我们讲法,也提到过一个例子:索达吉堪布的上师德巴堪布年轻时,和一个壤塘的道友在同一个寺庙、同一个上师座下求法,二者之间竞争很激烈。有一次上师说,准备在今年或者明年要选一位堪布,谁的学识等功德超胜就选他。于是两位大德私下里开始较劲、竞争。

有些时候德巴堪布跑到“对手”的窗户下面,去偷听他在背什么,如果听到他在背《现观庄严论》,他也马上回去背《现观庄严论》,因为如果对方在背而自己不背,过段时间自己就会落于下风。两个大德通过这种竞争,相续当中的智慧增长得非常迅猛。

虽然他们是佛菩萨的化现,但是在世俗的显现上,或者给我们的示现是:如果没有任何环境上的压力,有些时候学识不一定增长得这么迅速。但是因为有了竞争或者有了竞争体制的缘故,双方都会非常努力地学习。

上师知道这个事情也不管,就看着他们去竞争。其实是乐于见到他们相续当中的智慧和闻思修的功德在不断增上。后来上师把两位大德都选成了堪布。

弟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长智慧,上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弟子获得对佛法的殊胜了悟。前面我们讲到,很多道场、很多上师其实都会引入这种良性竞争。其实我们应该有这种佛法方面的良性竞争。有些人说,佛法方面不需要去竞争,没有什么利益。自己好像很淡泊名利、没有竞争心,但其实是因为自己懒惰,根本不愿意去精进地学习,虽然别人超胜自己很多,但自己也没有想要追上的心态。

凡夫人在世间中,比如城市、农村里面,不管是修行者或是一般世间人,如果没有获得圣者的果位,都很担心自己落伍,没有跟上潮流,担心自己会不会哪一天被社会淘汰了——这个东西我不会使,那个东西我不会用,或者这个观念我没有搞清楚,这种术语我没有掌握,在网上和别人聊天没有使用网络术语等等,因为有这种压力,很多时候他就会迎头赶上。

但是不管是世间人或者学佛者,我们在担心落伍的时候,有没有担心过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在听闻、思维、修行佛法和对佛法智慧的掌握上面,是不是已经落伍了?是不是已经落后别人很多很多了?这个方面其实我们没有考虑。

世间法落伍,其实对我们来讲损失并不是很大。但是如果我们同样是睱满人身的身份,同样是一个上师,学习的是同样一部法,我们最后对法义的掌握或内心当中智慧增长的程度,远远落后于同修道友,这种落伍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担忧的,才是真正应该迎头赶上的。

对于落伍的问题我们要考虑。世间法方面,我们很担心落伍,但在佛法、智慧、戒律方面,我们是不是已经落后太多、太远了?

如果我们发现的确自己是落伍了,看到道场当中的某个道友学得很好,每次讨论、学习、发表意见的时候,他的理解能力和内心当中掌握的智慧远远超胜自己,这时自己应该有种想要迎头赶上的心态才对。否则只是表面上说随喜,其实对我们智慧的增长并没有很大意义。

当然每个人的根机、智慧不一样,虽然有时我们非常想赶上,但是因为前世的福报不够,先天的智慧或者理解能力有限,所以今生当中虽然自己非常想努力,但是也有没办法赶上的情况。

这种情况我们在佛学院也遇到过。期中、期末考试在班里或上师面前背诵的时候,有些道友背诵得非常熟练,不只是背一两部论,而是背好几部。“他们能做得到,为什么我做不到?”对我们的触动就会很大,虽然自己也想去背诵,但有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际情况是什么?今天花几小时背了四个颂词,但明天早上全部忘光了,一个字都记不到。他继续背,又是这样,折腾好几个月之后没有丝毫进展。的确也不能怪他,因为毕竟已经尽力了。可能因为前世的因缘不够,所以没办法有所进展。

除了这种情况,我们在修行方面还是应该多努力。这里只是以背诵为例。我发现有些道友虽然背诵方面差,但是理解能力强;有些人背诵能力强,但是理解能力差;有些人归摄意义的能力很强,但是逐句讲解的能力差,这些方面各不相同。但是不管怎么样,如果背诵方面差,我们在其他方面应该多努力、多尽力。其实内心当中对佛法智慧的掌握程度,与这些方面的努力是非常有关系的。

所以我们也需要看看身边的人,有些是和我们同一年、同一月、同一天进入同一班级学习的,但是在一两年之后,二者之间的距离越差越大、越拉越远。我们要看为什么这样——是因为自己懒惰吗?还是因为自己的什么?如果是别人很精进、很努力,自己很懒惰没跟上,那就必须了知自己的问题,克服自己的毛病,迎头赶上。

佛法上面如果有竞争,出现你追我赶的态势,掌握佛法的修行者会越来越多;佛弟子、居士或者出家人相续当中的智慧越来越超胜,这时候佛法才会兴盛。不是佛教徒的数量多,佛法就兴盛,而是佛弟子相续中掌握佛法能力的多少和佛法的兴盛有着直接的关系。

颂词讲到了竞争的问题,当然我们也旁述了其他的竞争,和颂词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但和我们学法过程当中的心态、态度有关,或者对我们认识当前问题可能有小小的帮助。

回到颂词的原意。我们修持自他相换要很准确地了知对方的心态。前面讲过,在和对方竞争的过程中,虽然我自己也有竞争心,但是如果我们真正要调伏自己、调伏他人,尤其是要修持自他相换,仅仅了知自己的过失还不够,我们还要了知对方的过失、对方的心态。只有既了知自己的状态,也了知他人的状态,这时我们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这个“百战”是指调伏烦恼,或者成功地生起自他相换菩提心、利他心。我们要获得“百胜”的话,对自己和对方的状态都要了知,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贴近对方的心态,我们才知道对方和我竞争时内心是什么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真正地去发愿度化众生,或者在了知他的痛苦、烦恼状态之后,生起利他的慈悲心。

另外,我们在针对自他相换的时候,因为现在的我已经换到了对方的位置上,“现在的我”是站在对方的位置对“原来的我”开始想要有一种竞争。因为现在我心里的种种矛头都是对准了以前的我,所以我要压过对手,财利、恭敬都要远远超胜原来的我。

从自他相换的角度来讲,本来对方想要把种种的不愉快、痛苦让我来承受,把我相续当中的功德、利益、财利夺取后让他来享受。我们在换到对方位置的时候,我对“原来的我”也是这样想的。那么复位之后(就是换回来之后),这种想法和自他相换的精神其实是不谋而合的。因为修自他相换的时候,我们就是要把自己相续当中的功德、恭敬、财利让对方享受,然后对方不想要的过失或者种种的烦恼、不顺心、违缘,由我自己来感受。

所以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讲,原来的我需要承担一切过失,然后功德、利益由我夺取,其实我们再换回来之后,这方面就很相合于自他相换。观修的时候,其实我们就要真正希望竞争对手能获得财利、恭敬,而他不想要的过失由我来承担。

从这个方面讲,恰恰也是体现了自他相换的修行思想。只不过是我们站在什么位置来看这个颂词的意义。如果把位置站对了,我们在里面既能发现自他相换的意图,也能发现生起竞争心的可笑和愚蠢,也可以发现自己承受一切众生的过失,一切快乐让众生承受的思想。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发现,这个颂词的三种说法,体现了不同的含义。

下面我们看第二个颂词:

极力称吾德,令名扬世间,

克抑彼功德,不令世间闻。

字面意思:自己站在原来的我的对面,新我对旧我开始观察和思维。已经换位的新我,或者我换到对方的位置上,想“极力称吾德”,我要想尽办法称扬我自己的功德,令我的名声能够传扬于整个世间。“克抑”,克制、抑制原来我的功德,“不令世间闻”,不要让世间众生听闻他的名声。

这其实也表现了众生的一种烦恼。烦恼重的人或一般的凡夫众生,在功德方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上完全不一样。观待自己来讲,因为有时功德和利益是直接挂钩的,此处的功德主要是表现在名声方面,如果自己有功德,被别人知道并且传扬于世间。大家都称赞我,然后自己非常高兴,或者通过名声会带来很多利养或其他利益。

烦恼重的人在讲到自己时,自己本来只有一点点功德也要夸大。有时做梦梦到了佛菩萨,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功德,就把做梦隐去而说见到了佛菩萨,好像自己在真实当中见到了佛菩萨。他是否见到了呢?其实也许是在做梦的时候看到了佛菩萨的画像。但他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功德很大,就把很多环节隐去,然后夸大所见,想让别人知道他很有功德,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同、称赞,或者想让自己名扬世间。

如果我爱执太过于强烈,没有功德他也会编造。自己本来没有任何功德,但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名扬世间,他开始编造很多功德。当夸大功德、捏造功德的习性非常强烈了,他就会习惯性地在别人面前夸扬自己具有所谓的功德。这样下去对修行者来讲非常危险。夸大或捏造功德本身就是一种谄诳、狡诈的思想。尤其是对于修证的功德和上人法相关的功德,如果自己对此撒谎的话,作为一个修行者,假如他受过不妄语的居士戒,或者他是一个出家人,可能连根本戒都会破掉。

他对自己的功德方面是夸大,然后对待他人,尤其是对手方面,却根本不愿意承认对方的功德,即便功德很明显,因为有自己要胜过对方的出发点,他就会像颂词当中讲的“克抑彼功德”,通过很多方式不让别人听到对手的功德。

比如有些人在打听:“你熟悉的某某道友,他的功德怎么样?”“哎,我不知道,好像没听说有什么大不了的殊胜功德,一般般吧。”自己好像有意无意地想要“克抑”,不让别人知道对手的功德,所以“克抑彼功德,不令世间闻”。因为他这样想:“只要把我的功德宣传大了,然后在世间上听不到对手的功德,那么我就可以独霸一切名利、恭敬、利益。”“克抑彼功德”一般来讲是通过这种思想而来。

但是众生的思想有时可能管用,有时不一定管用。当我们刻意地去抑制别人的功德时,往往多多少少会露马脚,或者做得太造作的时候,别人也能够看得出来。或者这种抑制别人功德的事传到对方的耳朵里,对方也会想:“哎,凭什么他这样对我”,他马上就采取一些反攻的策略。这种情况非常多,最后都是一种双输的局面,两败俱伤。

但众生的习性、烦恼就会导致这样一种想法:“只要抑制了对方的功德,把我的功德宣扬出去,那么整个世间都是属于我的。”不管成功与否,想要宣扬自己的功德,而不愿意让对方的功德被世间听闻,这就是一种烦恼的状态。

作为修行者来讲,恰恰应该相反。很多的教言都说,对待自己的功德必须要克抑,不能有宣扬自己功德的心,不要有宣扬自己功德的行为,也不要有宣扬自己功德的语言。如果有了宣扬自己功德的心并养成习惯,就会养成一种炫耀的心态。

本来修持正法或者获得功德的目的可以很单纯:自己获得功德之后,通过善根成熟获得种种快乐,或者获得解脱的快乐,或者自己可以成佛、成菩萨。

但如果因为自己炫耀的过患,功德就会大打折扣,因为自己炫耀的缘故,有些功德甚至完全消失的情况也非常多。还可能因为太过于炫耀了,树大招风,引来很多违缘和很多非人的障碍,令自己一切世间、出世间的行为逐渐趋于衰败,这种情况也很多。

在修行当中,对自己的功德方面尤其要保密,不要宣扬自己的功德。然后为了调心的缘故,要宣扬他人的功德。当然宣扬他人的功德应该是基于很贤善的出发点,是为了调伏自心,然后刻意地隐藏自己的功德,宣扬别人的功德。如果这样做,自己的心量就会越来越开放,心胸越来越宽广。这对自己修持利他心、菩提心,有很大的利益。

善于隐藏自己功德的人,修行就会逐渐增上。不善于隐藏自己功德的人(当然不是百分之百),有可能因为过度宣扬自己的功德而逐渐遇到很多违缘,修行也没办法上进,这种情况非常多。

上师也经常告诉我们,不要宣扬自己,宣扬自己没有什么利益。而且上师对讲法者、传法人也这样讲过。上师经常说,如果我们有机会传法,“不要宣传自己,宣传自己不重要,宣传佛法很重要。”

当我们在传法的时候,作为一个凡夫人,容易带入一种想通过宣讲佛法来宣扬自己的心态。讲法的时候,会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功德讲进去,从而宣扬自己。

我们在讲法过程当中,宣传自己是不重要的。因为宣传自己的话,自己成功也好,不成功也好,名声再大也好,其实过了几十年之后,人就死了,死后你所宣扬的这些东西不会留在世间,也不会成为一种智慧去利益众生。因为佛法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如果不宣传自己而宣扬佛法,能把佛法的思想、精神讲清楚,哪怕把一个颂词讲清楚了,让学习的人知道它的意思,佛法就通过这个方式传递下去了,佛法住世间对所有人都会有利益。

如果宣传自己,别人对自己也许生信心,也许不生信心。从对你生信心的人角度来讲,他获得的利益也不大。尤其是他所生的信心,是你带着刻意炫耀、宣传自己的心,宣传自己所谓的功德而来,它是有水分的、虚假的,因为动机已经被染污,所以生信心也得不到什么利益。不如把宣扬自已的心隐藏下来,然后一心一意地去宣扬佛法,让很多人了知佛法的内容和思想,这对大家才是有利益的。而且,别人对佛法生信心永远不会错。他了知了佛法的功德、修行方式,乃至能够了知一个颂词,对他来讲,所得的利益功德是非常大的。

不宣传自己,自己也不会因此损失什么。对于传法者而言,在宣讲佛法的过程当中,自己对法义理解更深了,这就是最大的奖赏。还有,认认真真带着清净心去讲法,它的殊胜的功德和利益就是对讲法者最大的奖赏。所以一点点的名声及利益,相较于通过讲法的因果而获得的殊胜功德利益,或相较于通过清净讲法获得的对佛法的了悟,及从增长智慧的角度来讲,就是萤火虫和太阳的光相比,或者是芝麻和西瓜相比,二者是不足以比较的。

我们了知了这种情况之后,应该一心一意弘扬佛法的道理,而不要有意无意带进对自己的宣扬,这是没有任何利益的。这也是附带宣讲的。

下面我们看第三个颂词:

复当隐吾过,受供而非他,

令我获大利,受敬而非他。

这是站在相换之后的对方的位置而讲的。前一个颂词讲到了宣扬功德方面,这个颂词讲到了隐藏过失方面。

“复当”就是再次,我们要想方设法隐藏自己的过失,让自己的过失不让别人知道,希望继续受供养,而不是对方(原来的我)受到众生的供养。“令我获大利”,因为隐藏自己过失的缘故,让我能够获得很大的利益,能够受到恭敬,而不是对方能够受到恭敬。其实这也表现了对方对我竞争时,内心当中烦恼、痛苦和种种恶心的状态。我们要了知,对方其实是这样想的。

和功德方面的内容或原理一样,一般的凡夫人对待自己的过失是刻意去隐藏,因为自己的过失一旦被别人知道了,扩散开来对自己不利。一般人的心理状态就是这样,如果某人有功德或是怎么样,就愿意去接近;如果听说某人有过失,而且非常大,就会慢慢远离这个人。此人的名声、供养、恭敬就会完全减弱或者消失。

在对待这个问题上面,很多烦恼深重的人就想到:如果我的过失被大家知道了,就没办法再继续受供养、受恭敬了,所以应该千方百计地来隐藏自己的过失。而对待对方,就是千方百计地去宣扬对方的过患,小的宣扬成大的,没有过患也要捏造。在世间或整个历史上,这种情况是非常多的。

再把这个问题放在自己身上,我们去放大别人的过失,或者在别人的身上无中生有,把对方没有的过失说成有,这种心态对不对呢?绝对是不对的。从世间贤善人格的角度来讲,也不应该这样做。何况是对我们而言,我们顶着一个修菩提道的菩萨的名号,也发了菩提心,自诩自己是菩萨。既然是一个菩萨,当然不能再这样做,不能想方设法地编造别人的过失。然后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别人的过失放大,或者有些时候很喜欢宣扬别人的过失,这些都是众生的一些毛病。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应该说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毛病。

对待过失方面,按照很多的教言所说,自己的过失应该发露,让别人知道,以打击我们相续当中的我爱执。因为很多问题发露之后让别人知道,自己很容易产生一种惭愧心,以后再想要生起这种过失,自己就会有一种警觉的心态。

如果经常隐藏自己的过失,暂时可能不被别人所知,但是就像前面《入菩萨行论》所提到的,佛菩萨无碍的慧眼对于一切众生相续当中的过失看得清清楚楚,一些有神通的天人、鬼神也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想真正隐藏过失是藏不住的。只不过可能在一般的凡夫人面前,自己隐藏之后,对方不知道而已。但是对我们的修行、对长久的因果方面的利益进行考量的时候,隐藏己过对自己不是很好。

对于众生的过失,我们应该刻意地隐藏。宣扬别人的过失时,内心当中是带有烦恼的。而隐藏对方的过失时——虽然我们隐藏了对方的过失,不一定对方的过失就消失了;我不说对方的过失,但对方的过失还是存在的,但是对我自己而言,不喜欢说别人的过失、隐藏别人的过失,对自己相续当中善心的生起、增上、引发,具有非常大的力量、作用和意义。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可以修自己的善心,不宣扬任何人的过失。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修炼,我们的心就会越变越善良,越变越开放。

前面讲过,菩提心的所依包括身所依和心所依,身所依是暇满人身,心所依就是善心。菩提心必须要在善心的基础上才能生起来。内心当中的善心积累得越深厚,越容易产生菩提心。相反,如果相续当中的善心很薄弱,恶心很强,菩提心是不会在恶心的基础上产生的。恶心不是产生、引发菩提心的所依,而善心才是。

《前行》等很多地方引用过这个教言——以前噶当派的格西在见面问候的时候,只有一句话:“你生起善心没有?”

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到底有没有生起善心?因为菩提心是更清净、更广大的善心,如果我们连平常的善心都生不起来,经常生起恶心的话,那我们想要生起更殊胜、更清净的菩提心,的确是没有所依。所以对于修行人来讲,要经常地培养这种善念,长养我们的善心。只有当我们的善心很稳固的时候,菩提心才容易在此基础上引发、增长、稳固,最后达到圆满。

所以我们对众生的过失不要宣扬,要宣扬众生的功德,抑制众生的过失。通过这样的修持,我们内心当中的菩提心、善法等等就会再再地增上。

前面讲过,喜欢说别人的过失是菩提心的一种障碍,我们必须要断除。争强好胜的心态也是菩提心的障碍,我们也要想方设法去断除。只有断除了这些障碍,修它的同品,相续当中才可以生起殊胜的菩提心。

我们站在对方的位置来体会他的心态,发现他的心态是如此的可怜,所以我们要对众生产生悲悯心。如果我们经常处于恶心的状态,恶心一定会感召恶果。生起恶心的有情,以因果不虚的缘故,当他死亡或到下一世、再下一世时,就会因为这种恶心堕恶趣或感受痛苦。现在我们作为旁观者观察这些过失,旁观者清,容易对这些过失认知得更加清楚。再反过来看我们的相续,如果产生这种恶心结果也是一样的。谁的相续当中有恶心,谁就会因此感受恶趣或者种种痛苦,不会因为你是受了戒的人、是一个菩萨,恶心的果报就不会成熟。所以我们既要了知对方生起恶心的过失很严重,也要了知我们如果生起恶心,过失同样很严重。

现在我们为了调伏众生的缘故,修持自他相换,要把众生相续当中的恶心放到我相续当中,让我来承受这种过失;让众生远离恶心的缘故,让他们获得快乐。在前后两个颂词当中,一个是对功德方面的看法,一个是对过失方面的看法。

我们在修行自他相换的过程当中,原来对方不是想“一切过失都归我,然后一切功德归他”吗?众生既然想要获得功德,从修心、修法的角度来讲,我们在修施受法、修自他相换的时候,就观想把功德给他,让他获得这些功德,让他满愿,随心所欲地满足自己的需求。既然他很想获得超胜我的功德,修行时我就观想给他我的功德,让我满足他的愿望。他不想要的、想给我的过失,我就全收过来,让他不要有过失,因为一切众生的痛苦由我来代受了。他想要克抑我、独霸我的功德、想把过失给我的发心怎么办?他内心当中的这些过失我也来承受。所以,一切和我平等的众生、和我竞争的众生,都获得如愿以偿的境界,一切的功德让他们获得,一切的过失我自己来承受。

本来以前我和对方是竞争的关系,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你想整我,我想整你,这种心态最后是双输的结局。我这样和对方竞争,我得不到利益,他这样和我竞争,他也得不到利益。通过自他交换的方式,我就把这种竞争心开放了,对方想要得到的功德利益,我就全部给他,不再竞争了,对方不想要的过失,我自己来领受。以前我和对方是通过烦恼心竞争的关系,现在我主动改变了这个情况,把自己的竞争心开放了,不再竞争,自己主动撤出,二者的竞争的关系就结束了。另外,在本来是烦恼竞争的态势中,加进了菩提心的元素,对我和对方来讲,都是一个获得安乐的开始。所以说,如果这样修持,了知了对方的感受后再修持自他相换的菩提心,从现在开始,对双方最后都可以有一种殊胜的获得。

现在再看第四个颂词:

吾喜观望彼,沦落久遭难,

令受众嘲讽,竞相共责难。

这个颂词其实和前面颂词的意思一样。对方是这种心态:我非常喜欢观望竞争对手沦落在痛苦当中,久久遭遇违缘,从此一蹶不振,而且经常受到众人的嘲讽,大家都开始谴责他。我看后非常高兴,洋洋得意,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

我们和对方处于平等位置,相互竞争时,有时内心当中就盼着对方能够遭难、不顺、遇到灾祸等等,经常是这样盼着。假如哪一天听到对方真的落难了、倒霉了,自己就很高兴,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心态。

作为发了心的菩萨,如果没有以《入行论》的颂词作对照,我们还会被这种思想蒙蔽,在这个思想当中出不来。有时在遇到竞争者时,有竞争的心态;看到不喜欢的人或团体遇到违缘,自己就很高兴;我们看到对方落难时,产生幸灾乐祸的心,对一个菩萨来讲,这种心态是非常危险的,过患是非常大的。我们既然想要修菩萨道,就不能这样想。如果我们这样想,肯定会远离菩萨道。

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当中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有两个著名的格西相互敌对。某一天,一个格西很高兴地回来了,告诉自己的弟子:“烧一壶好茶,今天听到一个很好的消息。”弟子把茶烧好以后,问:“上师,您听到了什么好消息呀?”上师回答:“我们的对手已经破戒了,有女人了。”另外一个大德根邦扎嘉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很不高兴,说:“他们两个的过失到底谁大?”一个是因为有了女人破戒,另一个是幸灾乐祸的心态,其实两者都有很大的过失。

从这个方面讲,如果我们的修行、我们的心态已经沦落到那种程度了,想想看,这样的心态可能修成菩萨道吗?可能生起殊胜的功德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平时想:为什么我这样修法得不到感应?佛菩萨怎么不现前?上师也不给我加持?其实我们也不看看,自己平时的想法到底是些什么。对待比我们高的人时,我们的嫉妒心调伏了没有?对待和我们差不多的人时,我们的竞争心、幸灾乐祸的心、盼着对方受苦的心有没有调伏?当面对不如自己的人时,我们的傲慢心调伏了没有?

如果平时在一天当中,面对三类不同众生时,竞争、嫉妒和傲慢心都没调伏,想要以这种心态来成佛,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如果可以的话,因果绝对不会成立了。但是因果规律永远不会错乱,所以最后不是因果规律失败,而是自己肯定会失败。

了知这种情况之后,就会更直观、更深入地了知,竞争时候的不良心态只能给自己带来很多的不如意。如果不从这个心态当中跳出来,不通过自他相换菩提心的方式让我们的心更加善良,让善心、菩提心再再增上,在这种心态中修行我们永远成不了佛,再修一亿年,再修几十个无数大劫都没办法成就。

现在幸好遇到这种殊胜的颂词,上师也为我们慈悲宣讲,我们也知道这个道理了,就应该深入地再进一步了知有关的过患,然后通过相换的方式让众生远离这一切过患,自己来承受一切众生的过失。

这时我们就从以前的心态中直接跳出来了,因为自己面对平等者时不再竞争了,面对高者不再嫉妒了,面对低者不再傲慢了,而是以一种平等心、菩提心的方式来对待三种对境。这样我们就朝正确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这方面其实是很关键、很重要的。

第三个问题是“修我慢”。就是和比我高的人——高者换修傲慢心。我们要观想现在的新我作为高者,对原来的旧我开始发傲慢心,来体会高者相续当中的烦恼和恶业。

寅三、修我慢:

据云此狂徒,欲与吾相争,

财貌与慧识,种姓宁等我?

字面意思:“高者”就是换修、换位之后的我,因为换修之后的我比以前的我更高等,所以面对以前的我就是俯视的姿态。高者是这样想的:“据云此狂徒”,“狂徒”就是原来的我,据说这个狂徒想要和我一争高下,想要和我相争,但是他也不看一看,他的财富、容貌、智慧、学识、种姓难道能和我相比吗?能和我平起平坐吗?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内心当中就产生这种蔑视其他众生的心态。我们在世间当中有时候会产生这种傲慢心。“财”指有的人财富比较多,还有些人容貌、智慧、学识超胜,还有所谓的种姓超胜。

讲《入行论》的时候再再提到,所谓的种姓观念在印度非常盛行。印度现在也有种姓的问题,但在古印度尤其严重。释迦牟尼他老人家成佛之后,为了打破这个问题,就说四种种姓平等。出家人都同一“释”姓,释迦牟尼佛的“释”。因为印度人非常重视种姓问题,所以寂天菩萨在论典当中也是再再提到种姓。

此处提到,他的种姓难道能和我的种姓相比吗?以前我们也讲过,汉地虽然没有那种意义上的种姓,但是有些时候说我的祖先是唐朝皇帝、是爱新觉罗、是哪个皇族,虽然这些种姓现在一概都已经衰落了,但还是觉得我的种姓很高贵。听说英国有王族的种姓、血统的人,也觉得自己要胜人一筹。

实在不行的话,还有人就说我们家是书香门第,把书香门第作为种姓来炫耀。还有人说我们是武术世家,或者我们是富二代、官二代,把这些作为炫耀的资本。他就说:“你能和我相争吗?你看我的种姓是什么?你们的种姓是什么?”

在藏地也有类似情况,经常说这是活佛的种姓,那是高僧大德种姓。好像是在《前行备忘录》里边,有些人很喜欢炫耀自己的种姓,说“我们的种姓是王族的血统。”但阿琼堪布说,“什么种姓,一概是猴子的后代”。不是进化论说的那个猴子,藏地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一个猴子和罗刹女交配之后生下的后代,所以不管什么高位种姓一概都是猴子的后代。这个教言打破了所谓种姓方面的傲慢,这种傲慢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不论种姓怎样,都要反观自相续当中的烦恼怎么样。即便有再好的种姓,如果不好好修行,种姓也是没有用的。我们现在是什么种姓?我们傲慢地说“我们是如来种姓”,但如来种姓是怎样的?如来种姓应该是调服傲慢、没有傲慢的。但是我们反而在这方面生起傲慢,那就是错误的。如果我们是菩萨种姓、如来种姓,但没有修持佛道,没有生起菩提心,那这个种姓就是假的,没有真正入于这个种姓。真正入于这个种姓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有傲慢的烦恼。

从这个方面来讲,有些高者经常俯视其他众生,觉得“我的钱多得不得了,官位这么高,智慧这么出众,种姓这么清净”,很容易产生傲慢心。我们(尤其是一般的小老百姓)会觉得,富翁、明星、当官的都生活在光环之下,那么有钱、出门开好车、生活很奢侈,不注意的时候,我们看他们的一切都顺利、顺心,但他们的烦恼、痛苦和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这些高者内心到底是什么状态?寂天论师通过颂词帮我们分析了,他们内心当中的傲慢心、恶心和痛苦,我们就知道他们也是很可怜的。否则,我们在生悲心、怜悯的时候,如果不修持佛法,我们怜悯的对象永远是比我们低、比我们苦、比我惨的人,对这些低者我们才会生起怜悯;而对于比我们高的、生活很好、很富贵的人,我们是生不起怜悯心的。一般的情况下都是如此。

但此处我们在生悲心的时候,并不是从世间角度看他的财富多少,而是从他内心当中的烦恼来分析。只要他内心当中有烦恼,就是我们怜悯和生悲心的对象,因为烦恼是愚痴的本体,如果不消除这种烦恼,他是在造痛苦的因,会堕恶趣。

所以从菩萨乘的角度来讲,对于低下者生悲心;对于和我们竞争的人,是看到其烦恼的状态而生悲心;对于比我们高的人,要看到他的烦恼、恶心而生悲心。所以颂词从这个方面,让我们了知高者内心的烦恼是这种状态,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他们会堕入恶趣。

我们虽然不比高者高,但是下边还有比我低的人,我们也很容易产生优越感。尤其是当我们看到很穷的人或街边的乞丐,我们自然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我们在给别人钱的时候,也是站在高高在上优越感的高度把钱给别人,而不是以悲悯心或者佛法来摄持,这时我们其实已经安住在烦恼的状态。

我们要了知,不管谁有这个烦恼,都会因此而受痛苦。因为现在我们是在刻意观修,刻意观修之后认知会比较深刻,这样观想之后,当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将要生起烦恼的时候,我们可以抑制住这种烦恼心。

另外,对这种烦恼、恶心,处于高位者是根本发现不了的,这才是最可悲的情况。所以我们要通过换修了知高者内心当中的状态,之后,我们来承受他们的过患或痛苦,然后让他们去享用我们相续当中的功德和善根。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

(第一百四十三课辅导圆满)


转载:五明佛学院2015年菩提学会招生简章!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各方丛林大德长老、信众居士:


学会开设佛教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随着学会教学与管理日趋成熟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获得了大乘佛教法雨的滋润。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很多人不仅对佛法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对治烦恼痛苦的种种方便。学会提供的系统闻思修行的平台,不仅为广大佛教徒点亮了人生,也为佛教的兴盛增添了光彩。


学会2015年度的预科系招生即将开始,希望学会各位学员、各级发心人员,自觉担负起弘扬佛法的重任,让无量轮回痛苦众生享受妙法甘露的喜宴;同时,也希望大家把现代化管理的经验和方法逐步引入到学会的管理中,在细化和完善各项管理方面与时俱进,让每个学员真正体会到佛法的深味,获得暂时利益和究竟安慰的福祉。



弘法教务处

2015年3月5日


传法上师索达吉堪布简介



索达吉堪布,生于1962年。1985年舍俗出家,前往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早在上世纪90年代,随法王前往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弘法。


因感汉地佛子由于语言障碍,无缘接触藏传佛教,堪布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汉文,并长年在喇荣五明佛学院传授显密佛法、引导实修,不但培养了无数的佛教人才,而且著作等身,传法教言与出版书籍累计超过上千万字。此外,还将《弟子规》《观无量寿佛经》等汉文典籍,翻译成藏文。


从2010年起至今,受邀在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港大、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众多著名学府演讲,发起并参与主办多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与知识分子们进行交流,将佛教真理与当今科学结合起来,引导世人正确面对学业、情感、工作、人生。近年来,堪布经常与众多海内外学者探讨环保、和平、道德、跨宗教等问题,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同时,发出“启动爱心”的倡议,号召大家在学佛之余,不应漠视身边的弱势群体。先后建立了小学、中学、养老院、居士林、小沙弥学院,资助濒临失学的大学生,救济无钱治病的重症患者……


堪布常说:“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但只要有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法,我也会尽心尽力用佛法饶益他。”


更多招生简章内容请您点击

http://www.zhibeifw.com/xxgx/zsjz2015/

或者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


在线报名:

http://www.zhibeifw.com/xxgx/baoming.ph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