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观四百论讲记(十八)

2016-05-25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菩提如意宝珠


戊三、特说胜义菩提心之大义

 

这里的大义,就是特别殊胜的意义。

 

菩萨初发心,胜过大地上,

一切众生类,转轮王福德。

 

难词释义

初发心:指一地菩萨初发胜义菩提心。

 

颂文直解

尤为奇特的是,获得了一地极喜地的菩萨,具有了初发胜义菩提心的殊胜功德,这已经远远胜过了大地上的一切众生都成为转轮王所产生的福德。

 

释义

如果一个人所积累的福德,能使他转世成转轮王,那这是个很大的福报。而一地菩萨的初发心,也就是胜义菩提心所产生的福德,远远大于大地上一切众生都行持善业而积累起的转轮王的福德,而且因为大地上众生数量是无限的,所以这个比喻就意味着胜义菩提心所产生的福德更是不可限量的。圣天菩萨通过这样的对比,很善巧地将胜义菩提心的功德非常形象地呈现出来了。

什么是胜义菩提心呢?因为胜义中无佛也无众生,无有轮回和涅槃,因此胜义中的菩提心,就是佛的菩提智慧,也就是法身智慧。这样究竟的菩提智慧,在一地菩萨入根本慧定的时候,也已经现前而获得,只是还没有像佛的智慧那样彻底、究竟现前,而达到无比明清的程度,随着修行的加深,从二地到十地,根本慧定的智慧将越来越明清,那么所产生的胜义菩提心功德也将越来越殊胜。

也就是说,这个胜义菩提心,就是众生的佛性,是心的本来面目,是大无为法,是不生不灭的实相般若,在一地入根本慧定的时候,它的自相就会真实现前。

为什么胜义菩提心能产生无限的不可思议福德呢?这是因为,一地菩萨的胜义菩提心能够出生世间及出世间的一切善根的种子,因此,能够在乃至于轮回穷尽之间,一直摄受众生,直至他们成佛;而转轮王的福德仅仅是在轮回中获得增上生的因,所以时间短,而且也会穷尽的。所以两者的差距非常大,这种差距,已经到了无法计量的程度。

而且在名言中,胜义菩提心不但是使一切众生成佛的因,而且同时也能产生出不可计数的转轮王的福德。

《四百论广释》中用下面一个比喻,说明了两者的区别。胜义菩提心,就像把一个人从监狱里救出来,而转轮王等的福报呢,就像是给关在监狱里的囚犯吃一顿美餐,吃完后还是需要继续关在监狱里受苦。

 

丁二、说加行遍智道之自性分二:一、以方便成办利他之理;二、加行入波罗蜜多之理。

 

“加行”就是“遍智道”,也就是六波罗蜜多。圣天菩萨首先宣说了成办利他的一个方便,这个善巧方便,就是应不同众生的根机、意乐,而进行相应的饶益,有了这样的方便,菩萨就能够善巧地利益众生了;然后再来宣说修持波罗蜜多之理。

 

戊一、以方便成办利他之理分三:一、明以方便成办利他之大义;二、明利他善巧之自性;三、明有无如是善巧之功过。

己一、明以方便成办利他之大义

 

若有建宝塔,高与世间等,

调伏使发心,说福胜于彼。

 

颂文直解

如果有人用种种珍宝建造了供奉佛舍利的宝塔,而且宝塔高度与色界最高的色究竟天相等,而另外有人调伏了有情相续,使他生起菩提心,经中说后者的福德远远胜过前者的福德。

 

释义

现在用水泥、钢筋、木头来建造一个佛塔,就要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那么建造一个由黄金、琉璃等七宝组成的舍利宝塔,高度到色究竟天,宽度覆盖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并且装饰无数的伞盖和珠宝,而且在数劫之间,都以花、香、妙音等以及种种的供品作供养,那么这个善行产生的福德,将是庞大到无法想象的。但是如果能够调伏一个有情,让他发起菩提心,那么这个福德,比起造那么大的一个通天的宝塔,还要殊胜很多很多倍。

为什么建造宝塔,比不上让人生起菩提心的利益呢?这是因为,建造宝塔,是供养如来的一种善法,而后者,是能延续如来的传承,续佛慧命,使圣法久住的善法。世亲菩萨在《俱舍论》中说:“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即住世间。”就是说,佛的正法分为教法和证法两类,只要世上存在着持教法、说教法、行证法这三种人,那么释迦种姓就得到延续,佛法就依然住持在世间。而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如果能持诵菩提心的教法、讲说菩提心的教法,并且能使人发起菩提心,那么就继承了大乘佛法的法脉了。

这个偈颂也进一步说明了在学佛中,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学佛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心能得到调伏,然后用清净的心,而不是充满染污的心,去帮助他人。帮助的目的,主要的也不是增长他人钱财等物质上的东西,而是帮助他人调伏烦恼,帮助他人生起清净的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也就是自己通过闻思修行,自净其意,然后帮助他人来闻思修行。因为这是真正的佛法,能真正体现出佛法独特的、殊胜的作用。其他物质性的帮助,当然也应该力所能及地提供,但并不是佛弟子,尤其是出家人的主要任务。因为这不是佛法的核心,体现不出佛法独特、殊胜的作用,而且从产生的功德上来说,也无法和闻思修行的功德相比较,说白了,这是着眼于世间轮回的外道才会着重做的事情。甚至像建造寺院、佛塔,在现在也都不重要。现在缺少的是能持、说教法的法师,和能行持证法、有所修证的修行者。福报显现比较大的出家人,有了钱后,不要动其他的脑筋,去建个塔啊,盖个庙啊,没有教法和证法的话,这些就都是形象上的东西,它们本身并不能使法轮常转,佛法久住。而且在娑婆世界,包括器世间和有情世间,什么都是无常的,现在灾难也特别多,在一眨眼就要过去的短暂的人生中,想很多,做很多,建很多,花去很多人力、财力、精力,非常不值得,因为无常一来了,什么都会天翻地覆地改变了。阿弥陀佛建极乐世界里没有什么灾难和大的无常,那里到处都是佛堂,都是清净的境界,不需要找老板去筹钱,去设计、建造。阿弥陀佛没有要你往生时还要带一个寺庙上去,也没有说在阿弥陀佛刹土再盖一个寺庙或者佛塔啊。在娑婆世界建造寺院、佛塔的过程中,有很多自私自利、贪求名闻利养等不如法的发心和行为,甚至最后一观察,如果不建的话,世间八法的染污还没那么的严重。如果拿十方的供养来为自己谋名利,那是太惨了,完全是非法行,根本不是大乘菩萨行。应该创造条件,静下心来闻思修行,有条件的话,帮助他人也来闻思修行,这才是现在最缺乏,最紧迫的事情。你如果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你就应该带头,自己开始来闻思修行。如果你有力量,你有菩提心、智慧、福报,那么应该帮助别人也来趣入闻思修行之中。

菩萨作劝发菩提心等利益众生的事业,需要善巧方便,接下来圣天菩萨就来讲解利他的这个善巧方便。

 

己二、明利他善巧之自性分三:一、以方便护持所化之理;二、引彼入道之理;三、正说成办利他之善巧。

庚一、以方便护持所化之理

 

师长欲利他,应承事弟子,

因彼不知利,故名为弟子。

 

颂文直解

因为利他有这么大的利益,因此师长想要利益所教化的弟子,就应承事弟子。为什么呢?因为被教化的人,并不知道怎么样的取舍才对自己有利益,而需要有人对他们宣说,所以才被称为弟子。

 

释义

菩萨是如何去做饶益有情的事呢?菩萨是相应众生的根机和意乐而做饶益,这就是菩萨的善巧。具有菩提心的师长,为了让弟子对自己生起信心,会以布施、爱语等做承事,在弟子产生信心后,再传授与其善缘相应的教授,并逐步引导弟子发起菩提心,发了菩提心后,再将弟子安置在广大法门和甚深法门上。

那么这里大家会问一个问题,弟子应该来承事师长,怎么说师长倒过来承事弟子呢?对于已经生起了信心,在进行闻思修行的弟子来说,确实是如此,但是有的弟子心里还有未知、邪慧和疑惑,他们不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有利的事,以及什么才是对自己无利的事,所以作为已经知道这些因果规律,又具有慈悲心的师长来说,就应该耐心地为他们传讲。

菩萨是彻底牺牲自己,为天下的一切众生服务。菩萨最终的目标,是让众生获得本性中就具足的涅槃大安乐,因此会帮助众生闻思修行,产生出闻思修行的智慧,以智慧来消除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但是对于菩萨的这番慈悲之心,很多众生刚开始是无法理解的,因为他们还没有消除执著世间是常乐我净的四颠倒见,还认为轮回中有大安乐,把名闻利养作为他们最大的追求。这个时候,为了能帮助这些众生醒悟,菩萨就会根据他们当时的根机和意乐,来进行承事和饶益。

月称菩萨在《四百论广释》中说,要调伏一头疯狂的大象,就要先给大象吃甘蔗等它喜欢的食物,然后再用铁钩调伏。《维摩诘所说经》中也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众生因为无明深重、烦恼炽盛,就像疯狂的大象一样,所以也需要先用像甘蔗那样的好言好语去安慰,等他对师长有了信心后,再逐渐教给他成佛的法门,用佛法的铁钩,来调伏他相续中的烦恼。

那么如果师长做了承事,但是弟子不但不领情,不感恩,反而反对师长,这样师长仍然不应该对弟子厌离,而应该摧毁弟子相续中导致这些恶行的烦恼。所以接下来圣天菩萨说:

 

如鬼执虽嗔,医者不生恼,

能仁观烦恼,非惑系众生。

 

颂文直解

譬如被鬼执持的人,即使对医生再怎么嗔怒,医生的内心里也不会产生恼恨。同样,能仁诸佛,也是将烦恼视为怨敌,而不是将被烦恼所系缚的众生视为敌人。佛子诸菩萨也应当如是精进随学。

 

释义

一个被鬼附体的人,他的神智是不清醒的。当医生在给他治病的时候,他会反过来对医生发怒和咒骂。但是医生因为知道病人其实是无辜的,使病人不正常的是附体的鬼,所以医生不会对病人的这些无礼举动生气,而会尽力去对治那个鬼。与此相同的是,调伏有情很有善巧的佛世尊及菩萨们,他们知道众生之所以会变得那么野蛮、恶劣,并不是他们就有那么坏,而是因为他们被客尘的烦恼控制了。因为佛菩萨的境界很高,在他们的智慧眼中,每个众生都具足佛性如来藏,将来都可以被度化成佛。从实相来讲,佛和众生没有丝毫的差别,都本来是佛;从现相来讲,菩萨依靠这些众生而发起菩提心,行持六度万行,自己才修行成佛,而且这些众生都是未来佛。众生的这些烦恼,就像病人身上附着的鬼一样,所以佛菩萨们知道造成过失的因是烦恼,而不是与烦恼相连的众生。世间的这些众生,他们本身也是这些烦恼的受害者,都很可怜。因此佛菩萨们要对治的,就是众生的烦恼,对于众生,则根本不会去嗔恨,而是满怀慈悲,不忍去伤害他人的意乐,而去做相应的饶益。在弟子产生了真实的信心之后,再继续布施与他善缘相应的教授。

《四百论广释》中说,就像百兽之王的狮子会去撕咬人,而不是去撕咬武器那样,菩萨要降服的也是烦恼,而不是人。菩萨非常明白使众生变得恶劣的原因,就是众生相续中的烦恼,并且菩萨的动机是利益众生,所以菩萨会更加勇猛,披上忍辱、精进的铠甲,去消除众生的烦恼,而根本不会作出伤害众生的事情。

大家要好好思维这样殊胜的教言。人与人在一起的时候,容易产生矛盾,这时一般的人都会怪别人怎么怎么不好。学了这个偈颂后,就不能再去怪某某人怎么不好,因为这根本就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大家应该做的,是进一步去分析,是某某人的哪一个烦恼,导致他做了你认为不好的事情。

另外,对自己的烦恼还没有好好对治的初学者来说,当与人产生矛盾时,首先要去观察的不是别人的烦恼,而是自己的烦恼。即观察是自己的哪一个烦恼,导致与别人产生了矛盾,然后先把自己的这种烦恼对治掉,这样才有资格去观察别人的烦恼。其次观察别人烦恼的目的,也不是去指责别人。指责别人,一方面助长了自己的贪、嗔和我慢等烦恼习气,另一方面来说,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不可能解决问题。所以观察到别人的烦恼后,要把别人与烦恼分开来,要继续像菩萨那样对别人保持欢喜心,并且知道了这种烦恼的害处后,要首先发誓自己不要去生起这样的烦恼,否则也会做出像别人那样的事情来。如果在他人能够接受的前提下,用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的方式,或者直接,或者委婉地给别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如果人家还不接受,也不能着急,不能生气,不能说“那我就不管了”、“随你去吧”等等不悦意的话,要知道这是自己的智慧低、观察力弱、能力弱,还帮助不到别人,所以更应该提高自己的修行。

 

庚二、引彼入道之理

 

随彼何所喜,先应观彼法,

倘若已失坏,都非正法器。

 

颂文直解

引众生入道的道理,就是对于所化的弟子,传授给他们欢喜的法。比如弟子欲求善趣,则演说戒律,应该这样首先观察弟子适合的法。否则的话,如果弟子的心相续已经失坏,则无论如何,都不会是圣法之器。

 

释义

说法要相应弟子的根器。如果对吝啬者说布施,对嗔恨者说安忍,以及对破戒者说戒律的话,这些人就不会欢喜听。而对于欲求财富者讲布施,对欲求生善趣者讲戒律,对欲求妙色者讲安忍,他们就会欢欢喜喜地接受。所以应当观察所化者到底喜欢听、适合听哪一种类型的法,然后有针对性地传授,等之后他们成为了法器的时候,就可以宣说甚深之法了。如果首先因为弟子与所说的法不相应而不欢喜的话,那么弟子的心相续就会失坏,这样就很难成为深法之器了。

月称菩萨还举了这样一个公案,有一个商人的女儿,丈夫去世后,因为非常贪恋她的丈夫,精神失常了。她把丈夫的尸体背在身上,就像丈夫还没有死一样,直到变成了骨架还一直背着。为了治愈她的病,一位一直在行持菩萨道,名叫美发的医生,也找了一具女人的尸体背在身上,说这是自己的妻子,这引起了疯女的注意,这样背了六个月,取得了疯女的信任后,一日趁疯女睡觉,医生将两具骷髅绑在一起,放入河中漂走了,然后叫醒疯女,装出很气愤的样子说,你的丈夫把我的妻子骗走了,要疯女赔他的妻子,并佯装要拿石头砸死她。疯女又是伤心,又非常惶恐,战战兢兢地请求医生的原谅,医生看时机已到,就说如果能听自己的话,就不找她报仇。这样疯女对医生产生了信心。这时医生给疯女开导了放下贪执、接受无常的教言,疯女也在此时幡然醒悟,恢复了理智。

这个公案,在全知麦彭仁波切编著的《释迦牟尼佛广传》中也有记载。对于这样一个精神失常的女人,一般人如果在街上遇到了,看到她背着一具尸体,会嫌弃她,甚至会打她、骂她。而那位良医,知道她是精神失常导致的,就对她产生出深深的悲愍。如果医生一开始就去给她开导无常的教言,那这个疯女因为听不懂,而不会对医生产生信任。医生根据她的病情,也去背了一具尸体,用这种独特的方法引起了病人的注意,并且逐渐让她产生了信任,最后再创造机缘,使疯女恢复了理智。这位良医,就是导师释迦牟尼佛在行菩萨道时的前世,佛就是经过无数次这样的修持而成就的,我们作为佛的弟子,也应该学习这种慈悲。

那么菩萨在如是为众生作利益时,众生即使被制止了一百次,但他还是继续做不合理事,对于这些人,菩萨就尤其应当对其悲愍。下面圣天菩萨讲解菩萨应该这样做的原因。

 

庚三、正说成办利他之善巧

 

如母于病儿,特别觉痛爱,

如是诸菩萨,特意愍恶者。

 

难词释义

痛爱:悲痛怜爱的意思。

 

颂文直解

譬如母亲对于生了病的孩子,会比其他孩子更加悲痛怜爱,与此相同,诸菩萨对于非圣者,尤其是恶业深重的众生,会施加更多的慈爱。

 

释义

母亲对于子女的爱虽然相同,但是对于生了重病的孩子,特别疼爱,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同样,具有悲愍心的菩萨,虽然对一切众生一视同仁,平等地给予慈悲,但是对特别具有罪恶的人,则更有悲愍。因为这些众生犯了严重的烦恼病,他们的相续被扰乱了,而去作了非法之事,造了严重的恶业。菩萨观察到了这些众生今世的痛苦,尤其还观察到了来世更猛烈的三恶趣苦,因此菩萨的悲心就更加强烈,就像地藏菩萨发下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所以会积极地去救度,而不会视而不见,更不会舍弃不管,所以即使这样恶劣的众生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菩萨依然会尽可能地寻找机会,来帮助他们自省和觉悟。

这就像烧火的时候,堆的木材越多,火就越大。同样,菩萨缘他人的苦越多,产生的悲心就越深厚。

现在很多学佛人,对他人的错误,如果知道是烦恼深重导致的,能够理解和原谅的话,应该说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作为大乘弟子,这还不够,应该在理解和原谅的基础上,还要增上对他人的慈悲之心,不离不弃。这一点对于没有真正生起菩提心的人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现在也不一定马上能学到手,但是至少大家知道了大乘佛法这样的一个标准,并且在以后用这个标准要求自己,来增上自己的修行。

 

或作彼弟子,或作彼师长,

以种种方便,令有情通达。

 

颂文直解

如是善巧的根本,即是以大悲心,与诸所化的种姓、根机、意乐相应的方式,进行教化。对于傲慢的人,为了调伏他们,菩萨会作他们的弟子;同样,对于相续清净的所化,则会作他们的师长等,以这种种的方便,令未知实相的有情,通达诸法实相。

 

释义

菩萨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就是以大悲心,对各种不同种姓、根机、意乐的众生,做与他们相应的饶益。那么有些贡高我慢的人,对于真正有功德的人,不作恭敬承事,为了调伏这样的一些人,菩萨就以作他们的弟子的方式,进行饶益。而如果弟子的相续清净,知惭有愧,那么菩萨作为师长就会直接教授给他们相应的法,调伏他们的烦恼,直至通达诸法的实相。

这就像在一个城市中,不同的人做着不同的工作,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样城市才会健康运转。同样地,对于不同的众生来说,也需要契合众生的根机和意乐,用不同的身份去度化,这样才会有可能度化各式各样的众生。

《四百论广释》中说:一位良医,会开出不同的药方,运用各种不同的药材,来救治病人。同样,菩萨也会相应众生的根机,而采用不同的方便来饶益众生。

因为菩萨利益众生的心很纯净,那么他的悲心会更加坚固,这样他度化众生的力量会更加增强,这样就不会有他度化不了的众生。下面圣天菩萨就来讲解菩萨这样的功德。

 

如善巧良医,少有不治症,

获巧力菩萨,非所化甚少。

 

颂文直解

犹如很善巧的良医,很少有因为医术不高而治疗不了的病。同样地,菩萨获得了善巧力后,不能度化的众生也就极为稀少了。

 

释义

菩萨善巧的力量,主要来自于菩萨了知有情根机的胜劣,并且运用四摄法度化众生,这样菩萨调伏有情的力量就非常强大,非所化之根机也就极为稀少。

四摄法即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一、布施摄,即是众生需要财物,则施以财物;众生需要佛法,则施以佛法;众生需要无畏,就施以无畏,这样就能使众生生起亲近心和信心,而使众生归附而修持佛法。二、爱语摄,即是随众生的根性而善言慰喻,使他们生起亲近心和信心,从而使众生归附而修持佛法。三、利行摄,即用身口意的善行利益众生,使众生归附而修持佛法。四、同事摄,即随众生根性,而与其共事,使他们共同获得利益,由此而使他们归附而修持佛法。

《四百论广释》中说:龙树菩萨住世时,国王的儿子贪恋一个女人,而生了严重的相思病,其他的医生怎么医治都不见好转。龙树菩萨知道王子这个病的前因后果,所以运用方便,使王子的贪欲烦恼寂灭下来,健康得到了恢复。所以菩萨因为了知并相应了众生的根机意乐,用四摄等方便进行饶益,所以能解决众生各种各样的无明烦恼,这样就几乎不会有菩萨度化不了的众生。

己三、明有无如是善巧之功过分二:一、明离如是善巧之过患;二、明具如是善巧之胜利。

 

庚一、明离如是善巧之过患

 

若菩萨境中,有由未策励,

堕落于恶趣,是智者所呵。

 

颂文直解

如是在菩萨的所化行境中,如果某些众生明明可以被度化,但是因为菩萨没有以善巧方便去策励,这些众生造下恶业,堕入到恶趣之中,这位菩萨,就会受到其他具有善巧方便,又有智慧的菩萨的呵斥。

 

释义

在菩萨行境范围内的众生,是已经和菩萨具有法缘,能够受他教化的众生。对于这些有缘的众生,菩萨理应慈悲地去策励他们。所谓策励,就是根据他们不同的根机、意乐,进行善巧的鞭策和鼓励,或者给他们宣说相应的正法,帮助他们消除四颠倒见,树立起因果等正见,将时间和精力用到闻思修行上去。如果菩萨因为忘失了菩提心,以及懈怠等的原因,不去善巧教化,那么这些众生在烦恼习气的控制下,会不断地造恶业,而堕入恶趣。

在一般人看来,众生堕入恶趣,那是他们自作自受,偿还业债而已,菩萨怎么会因此而受到呵斥呢?这个原因是,因为菩萨发起了菩提心,已经承诺说直至轮回穷尽之前,都不会舍弃众生。而现在对那些已经具有缘分,可以度化的人,菩萨却忘失了菩提心,或者心生懈怠,没有去精进、善巧地说法,帮助他们走上解脱道。这在那些具足菩提心、又具有善巧方便、一直在精进度化众生的菩萨看来,就是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是菩萨的失职,所以会受到这些智者菩萨们的呵斥。

这就是离开了善巧的第一个过患。下面圣天菩萨来阐明第二个过患,即如果离开了以大悲为根本的善巧方便,就不可能进入布施等六波罗蜜多的修行。

 

若于他苦迫,不欲赞悲愍,

如何于无怙,能哀愍行施。

 

颂文直解

一个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如果不愿意赞叹对受苦有情的悲愍,那他怎么可能在将来,以悲愍心去施舍像乞丐等的没有依怙的众生呢?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样他就无法趣入行持布施等六波罗蜜多。

 

释义

一个人所做事情的性质,是由他的发心,或者说等起来决定的,而不是由这件事情的形相决定的。菩萨行持六度万行的前导,或者说善巧的根本,是大悲的发心。假如说菩萨不认同大悲心,不赞叹大悲心,对具有苦及苦因的众生不生悲愍,对其他菩萨悲愍众生的善行不作随喜,那么他怎么可能会将自己辛苦积累的财产布施给众生,甚至将自己的血肉布施给众生呢?所以没有大悲心的话,是根本不可能修持布施波罗蜜多等的六波罗蜜多的。而不修持六波罗蜜多,则是根本不可能成佛的。

圣天菩萨在上面指出了缺少善巧方便的过患,接下来从正面阐明具有善巧方便的殊胜利益。

 

庚二、明具如是善巧之胜利分三:一、具善巧所依身之大义;二、以彼所依行持难行之差别;三、正说具善巧之胜利。

 

辛一、具善巧所依身之大义

一位具有善巧方便的菩萨,他的人身会具有什么样的大义呢?下面圣天菩萨说:

 

若有为利他,久住于世间,

间住尚有损,况真心起嗔。

 

难词释义

间住:中间安住,即既不嗔恨,也不随喜赞叹,安住于漠不关心的中间状态。

 

颂文直解

菩萨以大悲为方便,为了利益众生,使众生成就佛果,乃至世间存在之间,他们都有安住于世间的勇气。如果有人对这样具有善巧的菩萨漠不关心,不去恭敬赞叹,不去承事,这尚且有巨大损失的话,那更何况对菩萨真心生起嗔恨呢?那将遭受最最大的损失。因此,不但不应该嗔恨菩萨,就连漠然不顾也都应该放弃,而应当以恭敬心前去亲近。

 

释义

菩萨的目的是度化众生,即为众生谋求现前的轮回安乐和究竟的涅槃安乐;度化的时间是尽轮回际,即只要有众生还在轮回流转,他们就不会停止度化;并且菩萨还具有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这样的菩萨,他的所依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福德藏。如果有人能随喜并且效仿菩萨的话,就能迅速积累资粮,所以是非常珍贵难得的。

在这个偈颂里,圣天菩萨通过他人对菩萨的漠视和嗔恨将遭受的损害,把这种珍贵难得非常形象地显示出来了。

如果有人对菩萨的功德视而不见,既不去协助和承事,也不作随喜赞叹,那就会白白失去这个积累资粮的绝好机会,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前面有热气腾腾的馒头,他却没想到去吃一样,是非常可惜的。而如果仅以冷漠旁观菩萨的善行,都会产生如此大的损失,那么对菩萨生起嗔恨心的话,就更会遭受严重的恶报了。这样的人,不但今世不会顺顺利利度过,来世更加会堕入到三恶趣之中,在无量劫当中都遭受难忍的痛苦,这是一切损失中最最大的损失了。

通过这样的比较,大家就明白了一个具有善巧的菩萨,他的所依身也成了特殊的所依身,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功德藏,是众生的福德良田,具有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大义。所以应该对菩萨生起信心,应该随喜赞叹,应该前去亲近,并且努力去护持菩萨度化众生的善行。

 

辛二、以彼所依行持难行之差别

那么具有善巧方便的菩萨,什么样的行持是最特别难行的呢?下面圣天菩萨就来讲解这个问题。

 

若一切生中,常具足五通,

于劣现劣身,此乃最难行。

 

颂文直解

具足福德和智慧资粮之力的菩萨,获得了忍,并具足了在一切生中都永不退转的五种神通,这样的菩萨,在不清净的恶劣刹中,显现为禽类和兽类等低劣之身,来成熟有情,种下菩提的善根,这是最为难行的。

 

释义

菩萨具有不可思议的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成就了忍,和五种不退转的神通等种种的功德。他们能安住在清净刹土对三宝作种种的供养和承事,但是这并不是他们最难行之处。菩萨最难行的,就是隐藏起自己不可思议的功德,而在地狱、饿鬼、旁生等恶道中显现为罪业深重的的低劣之身,和他们吃一样的东西,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甚至显现上也受一样的苦报。这样和恶道众生和光同尘,打成一片之后,再以他们能通晓的语言和行为,来逐渐引导他们、加持他们,善巧地成熟他们的菩提善根。

圣勇菩萨在《菩萨本生鬘论》中,记载了一个兔王舍身供养梵志的公案,就是这种极为难行的善巧菩萨行。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往昔行菩萨道时,曾作兔王,“虽受斯报而能人语,纯诚质直未尝虚谬,积集智慧熏修慈悲,不生一念杀害之心。于彼无量百千兔中,禀性调柔居其上首,为彼徒属讲宣经法。”

当时有一外道婆罗门,也在山上修行,一天偶尔听到了兔王在为群兔讲经,听了后身心泰然,离诸热恼。这位婆罗门大为惊叹,于是前去请求归依。兔王回答说:“大婆罗门!我今所说解脱之法,能尽苦际,称汝机者,但当发问无所吝惜。我已久除悭贪之垢,为利有情乐住生死,化彼同类受是兔身。”婆罗门“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并请求能长久依止。

不久,因为久旱不雨,婆罗门十来天都没有进食,于是不得不前去告别,准备外出。兔王挽留了一天,并让群兔准备好干柴,准备次日早上供养晨餐。婆罗门心想,兔王是找到了死亡的鹿,还是野兽的残余肢体?为什么心里这么欢喜,要请我用餐呢?

这天晚上,兔王整夜为群兔宣说佛法。天亮之后,他们来到了堆积干柴的地方。用火点燃后,兔王说:“大仙!我先所请欲陈微供,今已具办愿强食之。所以者何?智者集财,积而能施,受者怜愍,要必受用。我今贫乏施力为难,唯愿仁者决定纳受,我欲令他获安隐乐,自舍己身无所贪惜,共诸众生证无上觉。”说完之后,就跳进火中,以自己的身肉供养婆罗门。婆罗门马上营救,虽然从火中抢了出来,但是兔王不坚实的肉身已经陨殁。婆罗门深受震撼和加持,引发了极深的信心和悲心,发誓生生世世永作弟子,并且头面作礼后,也跳入了烈火之中。这位兔王,就是导师释迦牟尼佛的前世,这位仙人,就是弥勒菩萨的前世。

菩萨就有这样的伟大,完全牺牲自己,以大悲心救度众生,不管是暂时还是究竟的安乐,他都在以不可思议的善巧方便,直接、间接地让众生得到,并且最后让众生究竟成佛的断证功德都能得到。

那么菩萨的这种善巧方便所产生的利益究竟有多大呢?下面圣天菩萨对此来作回答。

 

辛三、正说具善巧之胜利

 

方便诸时中,久远所集福,

如来说彼量,尚非遍智境。

 

颂文直解

菩萨在一切时中,都不停地行持如是的善巧方便,以此在久远的百千劫当中所积聚起来的福德,如来说已经超出了遍智能衡量的范围。

 

释义

就像在家众生的轮回是无边的一样,菩提萨埵的善根也是无法估量的。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菩萨具有大悲心,并且利益的时间无量,利益的方便无量,以及利益的有情无量的缘故。

有人想,毕竟佛是遍智,为什么还不知道菩萨的福德呢?要知道这是因为菩萨的福德,本来就是无穷大,大到没有办法去衡量。佛正因为是遍智,所以才能如实地告诉众生,菩萨的福德是无法衡量的,是不可思议的。

如果大家自己心里生起了一刹那的大悲心,行持利他行,那么功德是不可思议的,福德也是很大的。如果是以自私自利的发心,那么不仅仅是这一生,即使生生世世的福德累积起来,也压根无法与菩萨以真正的大悲心和利他心摄持所产生的一刹那的功德。

 

备注: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观看对应《中观四百论》29、30讲记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