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九

2017-04-08 索达吉堪布译讲 菩提如意宝珠

   丙二、正行:
   加行完毕之后,
三诵皈依佛法僧,祈佛佛子垂念我,
如昔善逝及菩萨,发菩提心守学处,
我今为利诸有情,发菩提心守学处,
未救护者我救度,未解脱者令解脱,
未得安慰我安慰,令诸众生得涅槃。

     念诵三遍:“我名某某者从今乃至菩提果之间皈依二足至尊诸佛出有坏,皈依离贪寂灭至尊正法,皈依诸众至尊不退转圣者僧众。”再诵三遍:“祈祷十方诸佛垂念我,祈祷住十地诸大菩萨垂念我,祈祷诸大金刚持上师垂念我,如往昔十方诸佛出有坏、住十地大菩萨为利一切众生而发殊胜菩提心,我名某某也自此乃至菩提果之间为利一切众生而发广大菩提心。未救度者救度之,未解脱者令解脱,未得安慰者安慰之,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或者念诵“祈祷诸佛出有坏垂念我,祈祷住十地诸大菩萨垂念我,祈祷诸大金刚持上师垂念我”一遍,其后再念诵《入行论》中的“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三遍。
丙三、后行(略说精进修二菩提心):
当于昼夜三时中,勤发二种菩提心。
    通过发二种菩提心可趋入菩萨的行列,因此应当护持学处,勤于利益自他之事业,此后恒时以仪轨受菩萨戒。
如是而行可使菩提心增上、明显等有诸多必要。
乙四、三诵之必要:
一诵发愿菩提心,二诵发行菩提心,
三诵可令愿行心,获得稳固与清净。

    《海云经》中云:“第一诵、第二诵、第三诵分别发起愿心、行心、令二者更加稳固到顶点。”愿行菩提心是一本体,并非是异本体,从仪轨来看似乎不同,但这是从三种不同念诵而生起的不同反体之发心,而并非是异本体的,因为这三者是一心体、一时间、一作用之本性。《菩萨地论》中云:“当了知愿行此二心,本体无别,同为他利之无别自性。”
乙五、当生欢喜心:
  从发起菩提心时起,
从即日起我成为,诸众生存之根本,
亦得佛子菩萨名,不畏三有利众生,
恒时唯勤行饶益,以使人生具实义。

     从获得菩萨戒那一时刻起,直至未失去菩提心之间即称为菩萨,我们切莫有损自己的善良种姓,而应当令菩提心增上,数数生起欢喜心,直接或间接利益众生,即便无有利生的能力,也必须发愿。《入行论》中云:“智者如是持,清净觉心已,复为增长故,如是赞发心: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尔后我当为,宜乎佛族业,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若问:菩萨有多少种名称?有十六种。如《经庄严论》中云:“菩萨大菩萨,智者胜光明,佛子如来因,能胜佛苗芽,圣者具妙力,商主殊胜称,广福大悲尊,自在具法者。”
对于获得菩萨戒者立即要广说菩提心之利益,《华严经?第四十品》中记载:“善财童子于文殊前发心后,为寻菩提心学处而从南方去往南方。尔时至尊弥勒正于南方海滨由毗卢佛严饰的‘具藏’宫殿中为数十万菩萨眷属所围绕而说法。善财童子从五百由旬外望见此情此景后兴奋不已,急忙顶礼。弥勒菩萨见后伸右手为善财摸顶,并向诸眷属赞颂善财童子言:‘且看意乐清净者,坚财之子名善财,寻求殊胜菩提行,来至智者我面前。’又言:‘善来善来慈悲汝,善来弥勒坛城中,善来寂静调柔尊,行持之时疲倦否?’善财童子合掌请问:‘圣者,我若真实趋入无上菩提正道,不知该如何励力而持菩萨行,请您明示。’弥勒菩萨答言:‘善男子,你已为善知识所摄受。何以故?善男子,菩提心乃诸佛法之根本,犹如种子;可令一切众生善法增上,犹如良田……’”直至如点金剂、如珠宝等直接宣说了二百五十种比喻。之后又说:“菩提心具有此等及其余无量利益。”若想详知,当阅此经。

    乙六(学处次第)分三:一、应时之理;二、广说自他相换等;三、具足正知正念之理。
丙一、应时之理:
如是发心后当宣说严守学处之次第:
清净善心良田中,生长二菩提心苗,
为令清净及增上,应当严谨守学处。

    光明的心性通过发菩提心而变得更为清净,诸魔外道不能从中作梗。《十法经》中云:“宝珠自性者,光芒之源泉,倘若勤擦拭,较前胜二倍。具足佛性者,发起菩提心,净二边行境,诸魔不能害。”生长出菩提心苗芽以后,唯当想方设法坚持不退此心,净除垢染,增上善法。其中最殊胜、最主要的学处是守护自心。《入行论》中云:“故我当善持,善护此道心,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又云:“欲护学处者,策励当护心,若不护此心,不能护学处。若纵狂象心,受难无间狱,未驯大狂象,为患不及此。若以正念索,紧拴心狂象,怖畏尽消除,福善悉获至。”
丙二、广说自他相换等:
   若问:应当如何护持菩提心、净化菩提心、增上菩提心呢?
为此而广说:
观想众苦自取受,自之安乐施众生,
愿至菩提不离此,轮番修炼施受法。
愿学处修四无量,为断违品当护心,
行心学处行六度,为断违品当精进。

    守护愿行菩提心学处即是护持菩提心;为断除二者之违品而精进即是净化菩提心;轮番修自之安乐与众生之苦相互交换即是增上菩提心。如是菩提心学处若归纳而言,即是常生欢喜、广积善资,唯行善法,肩负起利益一切众生之重任,修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入行论》中云:“勿怯聚助缘,策励令自主,自他平等观,勤修自他换。”
    最初听到利益众生的广大事业与菩萨行,不要想“我怎能做到这样呢”而懈怠,一定要精进而行,这是基础。应当如是思维:低劣的众生尚且能获得人身,我若从今起精进行持必定能成就菩提,佛经中说低劣的有情也能获得菩提,从这一点来看,我成就菩提又有何困难的呢?《入行论》中云:“不应自退怯,谓我不能觉,如来实语者,说此真实言:所有蚊虻蜂,如是诸虫蛆,若发精进力,咸证无上觉。”《妙臂请问经》中云:“妙臂,此外菩萨当如是了知:转为狮、虎、犬、狼、鹰、共命鸟、乌鸦、猫头鹰、蜂虫蚊蝇等众生尚且能获得佛果,我已转为人身,为何不竭尽全力获得菩提,当不退精进而行;妙臂,此外,菩萨当如是了知:成百上千人若已证得佛果,我为何不证不得佛果。”又《宝箧庄严经》中云:“大悲尊主观世音菩萨至斯里兰卡,见耶扣谋杰大城市粪便处住有成千上万种昆虫,尔时观音菩萨化为蜜蜂形象,发出嗡嗡声,义为顶礼佛陀,其余虫类听此亦随念顶礼佛陀,从而以智慧金刚摧毁二十种萨迦耶见,终皆成为菩萨,名为口香,往生到极乐世界。”
    从另一方面来说,无边无际的众生都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为救度此等老母众生也必须精进修法。何时住于轮回各趣的一分痛苦若少许用于精进修持菩提道上则早已成佛了。遗憾的是,以往未能如是精进以致流转于轮回中,如今若依然如故,则仍将流转,因此我们必须精进修持正法。如果为了他人少许劳苦都不能忍受,那么比此更难忍受、无边际的痛苦必然更是无法忍受,然而一定要忍受。所以应当不厌其烦地修法。《宝鬘论》中云:“(谁住无量时,)为无量有情,求无量菩提,欲无量善法。菩提虽无量,以四无量资,无需长久时,何故不获得?依于无边福,以及无边智,迅速能消除,身心之痛苦。罪感恶趣身,遭饥渴等苦,彼止恶修福,他世无苦楚。由痴生意苦,贪嗔怖欲等,彼依无依慧,迅速得消除。若以身心苦,全然无损害,乃至世间际,引世何厌离?苦短尚难忍,何况时久长?无苦安乐时,无边有何妨?既无身之苦,岂有意之苦?彼悯世间苦,长久而安住。故成佛经久,智者不懈怠,为尽罪功德,恒常当勤此。”
    此外若想:为利众生而长久住于三有中岂能忍受?实际上也并非如此,因为具有菩提心,所以是一种安乐,而不是痛苦,由此也必定能够堪忍。《入行论》中云:“福德引身适,智巧令心安,为众处生死,菩萨岂疲厌?以此菩提心,能尽宿恶业,能聚福德海,故胜诸声闻。故应除疲厌,驾驭觉心驹,从乐趋胜乐,智者谁退怯?”
     又因为一切众生是如幻如画如虚空之自性,本来无生而显现,所以实有利众事业是不必要的,为此也当生欢喜心。《亲友书》中云:“当知心如于水面,土石之上绘图画。”又《宝积经》中云:“譬如,纵然经过恒河沙数劫虚空亦无有厌烦、无有灰心。虚空亦无生、无灭、无毁、无散。何以故?虚空无实之故。若任何菩萨了知诸法无实则不生疲厌、失望之心。”应当以此种方式修持菩提道无有厌倦地利益他众。
     此外,按照大乘窍诀中所说来思维十三种道理而利益众生。如何思维呢?
(一)如是一切众生都曾屡次做过自己的父母,为父母时无一不是慈爱饶益我,为了报答他们的大恩大德,我也必须利益众生。《涅槃经》中云:“此大地土抟成豌豆许丸用以衡量一有情为自父母之数,则做成之丸可数尽,然一有情为自父母之数却不可胜数。”
(二)若不精勤报答曾经利益过自己的众生,就会被不感恩图报的沉重负担所压,因此为报恩德也必须利益有情。《广戒经》中云:“诸地诸山海,非为我负担,不报众恩德,乃我大负担。”
(三)如果一切众生都幸福快乐,那么也无需饶益。然而,由于他们为了我们造罪而受轮回恶趣痛苦压迫,因此为偿清宿债我也必须饶益有情。
(四)一切众生虽然无不希求安乐,不愿受苦,可是由于对离苦得乐的方法一无所知,以致唯一遭受痛苦折磨,为解除他们的痛苦我也必须利益众生。
(五)无量众生未能蒙受往昔诸佛引导、调伏,我若不引导他们,则已断绝了大乘种姓,为了那些无依无怙的众生我也必须行利众事业。
(六)为了调化那些由于我执我所执而被烦恼业风所吹的颠倒众生,我也要发愿尽心尽力利益有情。
(七)虽然诸法是无我空性,但众生却未证悟,应当以悲心引导这些如梦有情,若未引导他们,则已泯灭了大悲种姓,由此我也必须成办利他之事。
(八)我已发心利益众生,若未利益则违犯了自己的学处,由此也要成办利他事业。
(九)我漂泊于轮回中也是由于曾对有情生嗔心等烦恼所致,如今此等众生成为我修菩提道之殊胜对境,由此也当成办利众事业。《入行论》中云:“常敬生佛者,圆满达彼岸。”
(十)若直接利益他众则间接可成办自利,由此也必须利他。《入行论》中云:“能成自利益。”
(十一)若利众生则令诸佛欢喜,因此必须利众。《入行论》中云:“悦众令佛喜。”
(十二)发心后若不成办利益众生之事业,则堕入声缘乘,由此也必须利众。
(十三)处在胜义中我与众生了不可得如虚空般的境界,于世俗中利益如梦般的众生也是无有困难的,由此也当成办利众之事业。
     总之,应当发心乃至仅有一个众生未从轮回中解脱前我愿为度之而住于轮回中,日日夜夜无有厌倦地精进,若知晓于百俱胝劫能令一个众生相续中生起一刹那的善心,也应当以最大的勇气尽力而为。《经庄严论》中云:“佛子依大勤,成熟诸众生,为他一善心,千万劫不厌。”当以此种方式利益众生。
    生起四力:《入行论》中云:“信解坚喜舍。”一、信解力:由诚信菩提心功德而断恶行善。《入行论》中云:“畏苦思利益,能生希求力。”二、稳固力:如果我未发菩提心也就另当别论了,已发菩提心再舍弃无论如何都成恶业,如是思维以后应当锲而不舍。《入行论》中云:“轨以金刚幢,行善修自信。”《入行论》中云:“首当量己力,自忖应为否?不宜暂莫为。”三、舍弃力:偶尔在不损害众生的情况下舍弃轻微的学处也是开许的。《入行论》中云:“危难喜庆时,心散亦应安,经说行施时,可舍微细戒。”四、欢喜力:以欢喜心成办利众事业受持学处。《致弟子书》中云:“谁为他利纵然断头颅,亦睁如莲欢喜目视之,为自利处白伞所遮地,亦将视为锐利之剑锋。”当以此种方式发心。善法是所应实行或者是善趣与解脱之因,故当恒时行持。《入行论》又云:“因昔净善业,生居大莲藏,芬芳极清凉;闻食妙佛语,心润光泽生;光照白莲启,托出妙色身,喜成佛前子。”
     应当视众生为我所,因为一切众生无不成为过自己的父母与亲友,故当利益彼等,而且众生是修持菩提之福田,由此也当饶益他们,又能令佛欢喜,因此也该成办利众事业。《入行论》中云:“修法所依缘,有情等诸佛,敬佛不敬众,岂有此言教?”又云:“为令如来喜,止害利世间。”
修自他平等有共同与不共二种,共同自他平等的修法在修四舍无量心品已宣讲过。不共自他平等:如对一个怨敌,首先对其作母亲想,再观想:如同自己向往暂时获得安乐、究竟成就佛果一样,他也无有差别,所以愿我能尽力利益他。从一个众生到等同虚空际的一切众生之间而观修。
    自他相换:修不共自他平等达到修量后,观想:将自己的一切安乐、善根全部取出施与他,以此福德愿他暂时转生善趣、究竟获得佛果。他的恶业痛苦犹如换衣服般自己取受而成熟于自相续,自己承受他所要感受的恶趣等诸多痛苦。应当诚心诚意修自他相换,心缘于一个众生达到纯熟,直到一切众生之间修炼。依此可清净无始以来的深重罪业并且灭尽后世所要感受的恶趣等诸多恶业,获得众多安乐。《入行论》中云:“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
对此,有些人说:“如云‘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如此代受众生之苦是不合理的,因为自己将永远堕于轮回中之故。此外造不善业时若以意乐回向菩提,则也应成善法,因具有殊胜意乐而回向之故。”虽然此言属于魔王的论调,但也应当予以答复:按照你们的观点来说,若因利他发无边宏愿而漂泊轮回,那么文殊菩萨也应当漂泊于轮回中了。因其所发之愿中言“为每一众生,甘愿住后际”故。
    所谓的自他相换实际上并没有与众生直接相换,如果直接相换也是极妙的,因为如此也是广大福德。观想相换的众生与自己二者都是自心,而且他人的痛苦不会成熟于自身,自己的安乐也不会迁移到他身。佛在经中说业果不移,《百业经》中云:“自造之业不能移于他,他众之业亦不成熟己,自受自己所积之业果,一切众生为业暗所遮。”
     罪业不是善根,不能作为回向之因,而只是恶趣与痛苦之因。经中也说“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任何经中均未说过“此罪根回向无上菩提”。所以,具有善根以意乐回向可成为菩提之因,不能作为因即使回向也不会成为菩提之因,就像将此虚空回向菩提也不会成为菩提之因一样。因此,这种观点甚至想也不能想、听也不能听,更何况说真正跟随承认了。
  

  关于清净、增上菩提心之理下文中还有说明,在此不作广说。
丙三、具足正知正念之理:
恒以知念不放逸,断恶行持如海善。
     依靠正知、正念、不放逸,可防护戒律根本之自心,使其不被烦恼所染污。即应当以正知、正念、不放逸来守护自心。忆念(受持菩提心之)功德与(失毁菩提心之)过患而不失正念,忆念菩提心之本体而不失正知,如箭弦般小心谨慎至关重要。为什么呢?如果失去正知正念,则失毁善法,罪业刹那间无勤而产生。《入行论》中云:“惑贼不正知,尾随念失后,盗昔所聚福,令堕诸恶趣。此群烦恼贼,寻隙欲打劫,得便夺善财,复毁善趣命。故终不稍纵,正念离意门,离则思诸患,复住于正念。”必须以了知菩提心之利益与失菩提心之过患、轮回过患与涅槃功德等清净正知而护心。例如,世间的老人历尽沧桑,知晓善恶,从而弃恶从善。因此,日日夜夜应当具足正知而修持一切善法,并且观察自己之三门善与不善业出现的情况如何,以石子等方式计善恶之数而断恶行善,这是护持正知。《入行论》中云:“再三宜深观,身心诸情状,仅此简言之,即护正知义。”如是主要护持正念正知。彼论云:“合掌诚劝请,欲护自心者,致力恒守护,正念与正知。”
     此外还要以不放逸来守护自心,依靠自己对治烦恼为知惭,担心被他人耻笑而防护不善业为有愧,知惭有愧才是不放逸之本体,故当依此而防护烦恼。此外,也要具足断除烦恼修持解脱善法之不放逸。《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中云:“何为不放逸?无贪、无嗔、无痴,具足精进而修习诸善法,守护自心防止一切有漏法,可成办世间、出世间一切善妙(,乃为不放逸)。”也就是说,若具足不放逸则可实现一切善法、善妙,若不具足,则无法实现。佛经中也说不放逸为一切善法之根本。《亲友书》中云:“佛说不放逸甘露,放逸乃为死亡处,是故汝为增善法,当恒敬具不放逸。”《三摩地王经》中云:“布施持戒安忍等,所说一切诸善法,根本即此不放逸。”《顶宝龙王请问经》中云:“何为不放逸?凡行持诸善法者皆为不放逸。菩萨不放逸能庄严菩提果;不放逸是菩提分诸法之根本;成就智慧诸法之来源;积累受持一切善法;不毁昔所闻之法;摄受一切应摄之法;远离一切障碍之法。”
    若未以正知正念不放逸摄持,则以前所具有的闻法等功德也会失毁,仅有的信心、闻慧、精进也被堕罪之垢所染而变得不清净,以致于不能从轮回恶趣中解脱。《入行论》中云:“心无正知者,闻思修所得,如漏瓶中水,不复住正念。纵信复多闻,数数勤精进,然因无正知,终染犯堕垢。”也就是说,时时刻刻应当观察自心,如果实在无法避免散乱,则应当行持顶礼、转绕等散乱性的善法,万万不能增长不善业。住于静处时也应当修持禅定等胜义善法,不要浑浑噩噩度日。
    所做任何一件事尚未圆满之前不能从事许多其他事,因为如此会成为所做之事的违缘。诸如布施之时,持戒虽然也很殊胜,但应当在不破戒的基础上,暂且放下持戒,精进布施。因此观察此等之时间、开遮、胜劣之差别是十分重要的。《入行论》中云:“经说行施时,可舍微细戒。思已欲为时,莫更思他事,心志应专一,且先成办彼。如是事皆成,否则俱不成。”《匝那嘎论》中云:“前事未完办他事,二者不成徒劳因,一足尚未落地前,抬另一足跌倒因。”《入行论》中云:“勿因小失大,大处思利他。”《学集论》中云:“如同药树未成熟之前应当予以保护,若已成熟则当利他,此身未得圣者位前不能舍弃,当予以保护。”《入行论》中云:“悲愿未清净,不应施此身。”以此说明做微小善事时若与广大善法相违则放下小事,六度善法也是要逐层向上而学修,如果出现抵触,则应行持上面的学处,搁置下面的学处。《入行论》中云:“施等波罗蜜,层层渐升进。”《宝积经》中云:“何者以喜心,百年作布施,不如一日中,守持净戒胜。”了知此等教证中所说之理而了知场合护持学处至关重要。
    于此略说一日中的法行之次第、饮食之次第以及平时的威仪法:首先清晨起床时应当随念三宝与菩提心而起,若发现昨晚梦中造罪则应立即忏悔,若梦中行善则当随喜,因为白日与夜晚心之习气相同。《中般若经》中云:“舍利子,倘若白日修持智慧波罗蜜多而增上,则梦中修持亦增上,梦中与白日无有差别之故。”之后,应当依照前述之仪轨受菩萨戒,因为昼夜所失毁的少许支分戒需要恢复、未失者也需要增上。
    享用饮食之时应当随念三宝而将食物分成四份,一份作供养,一份为突然的来客作准备,一份作食子布施罗刹女之子鬼神等,一份自己食用。或者,一份供养三宝,一份供养护法神,一份自己享用,一份布施鬼魔。《摄行论》中云:“食当分四份,首先净供尊,其次于护法,广大施食子,自己享用后,余食施鬼魔。”或者,按照律藏中所说将食物分成三份,第一份供养三宝,第二份为暂时可能到来的沙门、婆罗门或王族准备,第三份自己享用。进餐时应当以四想而享用:于食物作不净想;心中生起厌烦想;为利益腹内虫类而食想;身体作驶向菩提果之大船想。不应以增长贪爱之心来享用饮食。
    食量:腹内四分之一空置,四分之二进食,四分之一饮水。《入支论》中云:“腹内二分食,一分为饮料,一分风等住,分为四等份。”或者,依照《十七事?食事品》中所说:“腹内分三份,二份为饮食,一份空放置。”如果饥饿,则对腹内虫类有害、产生各种疾病,并且无力做事;倘若过饱,则有恶臭,许多病原体入内,不能入等持等出现此类过患。《入行论》中云:“己食唯适量。”应当以此方式而用餐。最后以无常观念诵进餐回向文:“愿国王施主,以及城市中,所住诸众生,恒时得安乐。”
    行走时,眼观一木轭许处,观察途中含生,心不散乱而行。《般若摄颂》中云:“观一木轭许,行时心不乱。”双目垂视,若有人来,则微笑着说“您好”。出现恐怖之时,可四方观瞧。《入行论》中云:“吾终不应当,无义散漫望,决志当恒常,垂眼向下看。苏息吾眼故,偶宜顾四方。若见有人至,正视道善来。为察道途险,四处频观望,憩时宜回顾,背面细检索。前后视察已,续行或折返,故于一切时,应视所需行。”之后,到树下等处坐禅或诵经等行持善法。
    若有人想在自己前闻法,则应观察其根基,对于心不调柔、略知一二便傲气十足者,应按《月灯经》中所说而言“如你尊者前,我岂敢说法,你乃大智者”等摧毁他人傲慢之词。如果对方实在想听法,则观察其根器后方可说法。讲法时如果对智慧浅薄者说大法,则会导致闻法者因舍法而堕恶趣。《般若摄颂》中云:“闻后愚者舍法因,舍法堕入无间狱。”对大乘根基者也不能说小乘法。《入行论》云:“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
如果法师是出家身份,那么在无有陪同者的情况下,不能单独为女士传法,因为如此将成为梵净行之违缘以及他人诽谤之处。《入行论》中云:“莫示无伴女。”又《白莲经》中云:“智者任何时,为女众传法,切莫独与行,发笑或共坐。”对于不恭敬之人等也不能说法。《入行论》中云:“无病而覆头,缠头或撑伞,手持刀兵杖,不敬勿说法。”
    其后,于广阔的地方坐在庄严的狮子座上,无有追求名闻利养等私心而以利他之心传法。《白莲经》中云:“清洁悦意处,敷设宽广垫,绸缎所严饰,身著净法衣,恒无少贪欲,饮食衣卧具,坐垫与法衣,妙药皆不思。不受任何物,智者恒祈愿,我众生成佛,为利世说法,思为我乐具。”当以此中所说之方式而说法。遇到任何众生都不要有我慢、轻视、不敬的态度,而要先微笑再说悦耳语。《月灯经》中云:“如满月柔笑,于男女老幼,恒说正直语,调柔无我慢,智者恒时言,世人悦意语,智者永莫说,生畏散乱语。”因为说悦耳语、赞叹语者自己无有损失,令对方心情快乐。《入行论》中云:“一切妙隽语,皆赞为善说,见人行福善,欢喜生赞叹。暗称他人功,随和他人德,闻人称己德,应忖自有无。一切行为喜,此喜价难估,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如是今无损,来世乐亦多,反之因嫉苦,后世苦更增。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对于胜过自己者作导师想,与自己同等者作道友想,低于自己者作眷属想,比自己年长者作父母想,较自己年轻者作子孙想,与自己同龄者作兄弟想,如此恭敬对待所有的人。《十法经》中说:“身语意远离造恶业,于堪布生起本师想,阿阇黎生起堪布想,对同持梵净行之老、幼、中者皆说敬语,恭敬承侍。”《本生传》中云:“谁亦不可离正士,调柔依止善知识。亲近于彼虽未求,彼之功德亦熏染。”
     即使是暗地里也不应造恶作罪,甚至不能稍纵放逸。《本生传》中云:“未被见中造罪业,犹如食毒岂得乐,天尊瑜伽士诸众,以清净眼必定见。”思维暇满难得以及佛难出世之理而不放逸。《护境眷请问经》中云:“利世佛陀大仙人,俱胝劫中难出世,今已获得暇满时,欲解脱者怎放逸?”为护持佛法而稍稍保护此身免遭病害并将其作船想,尽力以衣食等调养身体,保持健康,不能以无意义的念修等残忍的苦行折磨身体。《入行论》中云:“念身如舟楫,唯充去来依,为办有情利,修成如意身。”《中观四百论》中云:“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
     应当观想无常,希求菩提。《七童女传》中云:“终舍之身命,观如草露珠,若长久修习,则获大安乐。”一般来说,人们会舍弃财产而保护生命,对于发心等广大佛法,应当不惜生命予以护持。《教王经》中云:“吾为护身舍财产,为护生命舍身财,为护正法可舍弃,财产身体与生命。”恒时观心,发现过失立即舍弃,如此则不会被烦恼所害。《梵天请问经》中云:“若知心过失,智者不依过,心若住正念,获净寂灭果。”
     此外,牙签、唾液、鼻涕以及大小便等也应当弃于众人不用之静处掩埋,《入行论》中云:“牙木与唾涕,弃时应掩蔽,用水及净地,不应弃屎尿。”戒律中也说粪便不能弃于水泉等处。
同样,在用餐时我们也应当注重威仪,《入行论》中云:“食时莫满口,出声与咧嘴。”
     坐于何处,尤其坐在上师面前、大庭广众之中,身体威仪一定要庄严。不能躺着、放肆、伸足、搓手等,应当端坐,身体姿态尽力做到庄严。《入行论》中云:“坐时勿伸足,双手莫揉搓。车床幽隐处,莫会他人妇,世间所不信,观询而舍弃。”
此外,跑跑跳跳、开怀大笑、弄姿作态等凡是身语意一切不寂静的行为皆当禁止,缓慢调柔为主。《花鬘论》中云:“歌舞赌博跑跳等,众人皆见且效仿,已入严重罪业门,违越戒律命根因。”如是而行必将远离菩提,因此必须断除放逸行为。《护境眷请问经》中云:“未护三门行放荡,不敬具慢贪心强,不灭烦恼具重惑,此等尽离胜菩提。”
     自己相续未寂静调柔之前不能调伏他人。所以首先应当使自相续寂静调柔。《无边功德赞》中云:“自未调柔虽说具理词,言行相违不能调他众,汝思为利无边有情众,自未调柔精进而调柔。”《宝积经》中云:“未度不能度他人;未解不能令他解,盲人无法指引路,解脱者能令解脱,具目者能导盲人。”又《十法经》中云:“我为救度一切众生而精进,为令一切众生解脱而精进,为令一切众生寂静调柔而精进,若自己尚未调柔,不寂静、不护根门,则非为我力所能及,故当寂静、调柔、护根门。”
     此外,蒙受他人利益,应当感恩图报,遭受别人损害,则当作为行善与修持菩提之因,一切行为中如慈母般忍耐疲厌,将自己视为比他人低下,行走缓慢,无论办何事、言何语均具足正知正念不放逸,甚至梦中也要做到不诽谤、不贪嗔他人。
白日上午、中午、下午,夜间初夜、中夜、黎明六时中念诵《三聚经》(即顶礼、忏罪、回向)等功课。《入行论》中云:“昼夜当各三,诵读三聚经。”要做到唯以行持善法度日。《经庄严论》中云:“佛子诸行为,随根基行境,以合理言词,利众为先行。”
     若广说,则如《华严经?清净行境品》中所说:“菩萨进入房屋时当发心愿一切众生到达解脱城中;睡眠时发心愿获得佛陀之法身;做梦时观想愿证悟诸法如梦;醒来时发心愿从无明中苏醒;起床时发心愿获得佛身;穿衣时发心愿著知惭有愧之衣;系腰带时发心愿皆结善缘;坐于垫上时发心愿获得金刚座;向后靠时发心愿获得菩提树;点火时发心愿焚毁烦恼薪;火燃起时发心愿燃亮智慧火;饭熟时发心愿获得智慧甘露;进餐时发心愿获得禅定食;外出时发心愿从轮回城中解脱;下梯阶时发心愿趋入轮回利益有情;开门时发心愿开启解脱门;关门时发心愿阻塞恶趣门;上路时发心愿趋入圣道;上行时发心愿一切众生享受善趣安乐;下行时发心愿断绝三恶趣;遇到众生时发心愿亲睹佛陀;落脚时发心愿饶益众生;抬足时发心愿拔除轮回;眼见佩装饰品者时发心愿获得相好之饰;见无装饰品者时发心愿具足清净功德;见满器时发心愿功德圆满;见空器时发心愿过患空无;见喜爱之众生时发心愿喜爱正法;见不喜爱之众生时发心愿不喜有为法;见安乐之众生时发心愿获得佛之安乐;见苦难众生时发心愿遣除有情之一切痛苦;见患者时发心愿摆脱疾病;见报恩者时发心愿报答诸佛菩萨之恩;见不报恩者时发心愿于邪见者不报恩;见反对者时发心愿能消灭一切外道;见赞叹之情景时发心愿赞叹诸佛菩萨;见他人说法时发心愿获得佛陀之辩才;见佛像时发心愿无碍面见诸佛;见佛塔时发心愿成为众生之应供处;见人经商时发心愿获得圣者七财;见人顶礼时发心愿获得人天导师佛之无见顶相。”
     此外,应当对一切无义的散乱事生起厌烦心并观无常。在地上乱涂乱画、草率行事、妄念纷起等出现散乱时,以正知正念立即断除,身体所作、口中所言、心中所想皆应转向正法。晚上睡眠时身势右卧,头朝向北,随念死亡,将三宝观于自己的顶上,心安住于如虚空般的法性中入眠。《入行论》中云:“睡如佛涅槃,应朝欲方卧。”昼夜(六时中)应当于佛像、佛塔等三宝所依前念诵《普贤行愿品》或得贡瓦巴阿阇黎所著的《七十颂愿文》等发愿。或者诵《菩萨戒二十颂》,此义在《宝鬘论》中云:“诸佛正法僧,以及菩萨前,恭敬皈依毕,顶礼应供处,忏悔罪恶业,广修众福德,有情之福善,一切皆随喜,我稽首合掌,请转妙法轮,乃至众生存,请佛久住世。愿以我作福,已作及未作,有情悉皆具,无上菩提心。愿众皆无垢,根圆离无暇,行为有自在,正命悉具足。愿诸有情众,手中具财宝,资具皆无量,无尽至生死。愿凡诸女人,恒成大丈夫,诸有情慧目,戒足悉具足。愿有情具色,形妙大威光,见喜无病疫,长寿具大力。愿皆通方便,脱离诸苦痛,勤向三宝尊,富有佛法财。愿修慈悲喜,弃惑平等住,施戒忍精进,定慧作严饰。愿圆诸资粮,相好极鲜明,不可思十地,不断而经行。愿我亦具足,彼德余诸饰,解脱一切过,倍悯诸有情。愿诸有情心,意愿皆满足,恒常而遣除,一切众生苦。愿遍诸世界,恐怖之士夫,听闻我名号,极度畏惧消。愿以见忆我,闻名诸众生,不乱住本性,定得圆菩提,生生世世中,获得五神通。愿于诸苍生,恒常行利乐,愿诸世间界,欲行罪恶者,悉皆无害心,恒常顿遮止。愿如地水火,风药旷野树,众生于恒常,随意而受用。如命爱有情,胜过爱自我,众罪成熟我,我善予众生。纵有一含识,未得解脱间,我虽得佛果,誓愿住三有。”
如是昼夜各念诵三遍,则可获得无量福德。《宝鬘论》又云:“故佛像塔前,抑或于余处,一日三时诵,如此二十颂。”“如是所说福,设若具形色,尽恒河沙数,世界不能容。彼是世尊说(,理由此亦明,有情界无量,利彼亦复然)。”
另外,修持菩萨乘三藏中所说之教义而度日。为什么呢?虽已获得了如梦般短暂的暇满人身,但也是如水泡般无常,依此身若未得道,则以后也难以得道。
乙七、明示二十堕罪及同分:
不失二心为学处,国王五堕邪见等,
大臣五堕毁城等,平凡之人八堕罪,
共同二堕廿堕罪。彼之同分为轻罪,
不具此等无堕罪,行善同分即学处。

     寂天菩萨依据《虚空藏经》而在《学集论》中宣说了十九种根本堕罪。其中国王五定罪:(一)掠夺三宝财物;(二)惩罚具戒比丘;(三)轻毁出家学处;(四)造五无间罪;(五)持邪见。大臣五定罪:(一)毁舍宅;(二)毁村落;(三)毁乡镇;(四)毁城市;(五)毁都市。平凡人八定罪:(一)对非法器宣说空性;(二)退失大乘道心;(三)舍弃别解脱戒修大乘;(四)自持小乘且令他持小乘;(五)为利养而赞自毁他;(六)说上人法妄语;(七)取受享用三宝财物;(八)将修禅定者之财施与闻思者。再加上舍弃愿菩提心这一共同堕罪,总共有十九种。《宝积经》中所说的二十种堕罪是在前十九种堕罪基础上加舍弃行菩提心。《月藏经》和《虚空藏经》中也明确地宣说了舍弃行菩提心属于堕罪。
如若出现此等堕罪,那就不能称得上是菩萨,因此要精勤忏罪,力求恢复清净。《菩萨戒二十颂》中宣说了下列四种根本堕罪:为谋取利养而赞自毁他;对于求法求财、无依无怙的痛苦者因悭吝而不作布施;不接受他人忏悔反而以嗔心呵责之;舍弃大乘而宣说相似之法。此四种根本堕罪与他胜罪相同。如颂云:“以利养贪心,赞自而毁他,于无怙苦者,悭不施法财,他忏不听受,反以嗔呵斥,舍弃大乘法,宣说相似法。”
     凡是追随无著菩萨的后学者均承认四种堕罪。受戒方式:受戒者内心清净则可得到戒体,对于依靠顶礼、供养而使相续稍得成熟之人,上师首先询问其违缘情况,之后传授菩萨学处,进而强调菩萨戒。无论出现四堕罪中的任何一种,都是依照《菩萨戒二十颂》中所说的“大缚罪当重受戒,中缚三人前忏悔,余罪于一人前忏”进行恢复。《菩萨地论》中说出现堕罪的数目超过三次则不能再受。
     追随龙树菩萨的后学者也同样承认相续清净可得戒体。受戒方式:弟子先作七支供,上师于如海般的僧众前既不需询问其违缘,也不用传菩萨戒,学处也是防护十九或二十堕罪。恢复方式:祈祷虚空藏菩萨而改正,受多少次都可得戒体。此二种方式分别是唯识与中观的观点。
    堕罪之同品:诸如不恭敬是邪见之同品,其余的轻罪以此类推。断除邪见的善心等称为无堕罪,不染污同品即是无轻罪。凡是所有的善法均为学处,尤其与利他相联之事是真实的学处。

   乙八(分说护持二菩提心)分二:一、愿菩提心之守法;二、行菩提心之守法。
丙一(愿菩提心之守法)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丁一、略说:

所有学处之次第,归纳概括而言即,
应当断除四黑法,谨慎行持四白法。


   丁二(广说)分二:一、断除四黑法之教言;二、行持四白法之教言。
戊一、断除四黑法之教言:
欺应供处令后悔,恶语中伤诸正士,
众生之中谄诳行,即当弃此四黑法。

   《宝积经?迦叶请问品》中云:“迦叶,若具四法则将忘失菩提心。何为四法?欺骗上师及应供处;令不应生悔心者生悔心;以嗔恨心言说发菩提心者之过失;于众生中行为狡诈。”
戊二、行持四白法之教言:
依止一切诸正士,且赞彼等之功德,
劝勉众生行善业,于诸菩萨作师想,
以清净心利有情,即当依此四白法。

    四白法:一、断除妄语是利乐有情之根本;二、于诸菩萨作本师想是修道之殊胜助缘;三、以无有狡诈之增上意乐依止、赞叹正士是自己趋向一切善法之基础;四、令一切众生趋入大乘是劝勉众生最初发心之殊胜善法。《宝积经?迦叶请问品》中云:“迦叶,若具四法则不忘失菩提心。何为四法?具足正知不言妄语;于菩萨作本师想;以无有狡诈之增上意乐利益有情;将诸众生真实安置于大乘道中。”所以,我们应当持之以恒护持学处。《三摩地王经》中云:“童子,若具四想则使菩提心稳固。何为四想?于真实善知识作佛想;于彼所说之法作道想;于修持彼法者作道友想;于诸众生作独子想。”
丙二、行菩提心之守法:
利他胜过于自利,故当主要行利他,
此乃菩萨之学处,若成利他可开许,
身语不善实为善,意三永无开许时。
佛说求自寂乐善,亦成菩萨之堕罪,
若他有利行不善,亦为善法当学之。

     行菩提心学处有三种守护方式:以断除所断之方式而守护,以了知所知之方式而守护,以能修所修之方式而守护。
以断除所断之方式而守护:包括了知根本堕罪、心不被烦恼所转、不造无义轻罪以及了知开遮而护心四种方式。前三者前文中已宣说过。最后的以了知开遮而护心之方式是指十不善业中身业语业在特殊的情况下有开许,也就是说在观察成为他利、了知能够利他以及不障自己的善法此三增上品后,对于大菩萨开许七种不善业。
      若问: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对此七种不善业有开许呢?
对此作答:杀生之开许处:诸如大悲商主见到手持短矛的在家人(短矛黑人)为一己私欲而企图杀害许多人,为令他从无边的轮回中获得解脱而杀生;不与取之开许处:诸如有些人虽然富裕却以悭吝之心不作布施,在遭受饥荒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为了使贫富二者同时得利而从富人处盗取财物施舍赈济贫困之人;邪淫之开许处:诸如婆罗门乐星童子为了避免她人因贪恋自己而死去,于是与其作不净行;妄语之开许处:诸如为救度必定遭杀的众生而说妄语;离间语之开许处:诸如为了制止某人受到恶友欺骗,将被引入恶趣而说离间语将二者分开;绮语之开许处:诸如为了使解除苦恼者的痛苦而讲说各种传说故事、滑稽可笑的绮语;恶语之开许处:诸如为制止某些人定是造罪的恶行而说恶语。在此等情况下身语的七种不善业可予以开许,因为这些不善业实际上是善业的缘故。意的三种不善业何时何地永不开许,因为这三者唯成不善业。
    有些人说:意业也应该有开许之时,如经中说:文殊菩萨生邪见而入外道中调伏遍行外道徒时,(迦叶尊者)说他犯了生邪见堕罪,佛说文殊无罪。
    解释:这些人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戒律的含义。文殊菩萨在遍行外道中只是身体处于外道中、口中妄说生邪见而已。如果他心中生起邪见,为何有时赞叹三宝功德?所以意(的三种不善)业何时何地也没有开许。
    若对方又说:那么身所作语所言的不善业也应成为罪业,如同服毒一般。
     此种说法也是不应理的,因为上面提到的身语七种不善业已被善心所摄持,故无有罪过,就像毒物为密咒加持了一样。《菩萨戒二十颂》中云:“具有慈心悲心故,内心善妙无罪过。”
又提疑问说:既然如此,那么《念住经》中为什么说“杀一众生也需在孤独地狱中受炖煮一中劫”?所以一切时分都不应该造罪。
    作答:佛陀所说的一切经典全都是相应众生之根基次第而宣说的,我们应当了知佛有时说一有时说多,有时说决定有时说不决定,这些都是互不矛盾的。如《佛语赞》中云:“开许中遮止,汝说一或多,有时说决定,有时说不定,相互皆不违。”是故依靠此理而通达了义、不了义、四种意趣、四种秘密十分重要。关于此等内容的详细分类在下文中有广说。
     以了知所知之方式守护学处:《经庄严论》中云:“诸佛子无有,任何不学处。”诸位应当精勤听闻、思维、学习世间的知识学问以及出世间的所有佛法,因为要获得遍知佛陀的果位。所有学问若归纳,可包括在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外明、内明五明中。《经庄严论》中云:“若未通五明,不得佛果故,为制服摄他,自知而学之 。”尤其了知戒律学处次第而守护至关重要。如前所说,应当通过了知堕罪、无堕、同分、学处及恢复方法这五种道理。根本堕罪为二十种,无有二十种堕罪并行持善法为无堕,同分有善法之同分与不善堕罪之同分。其中堕罪之同分也有两种轻罪,即具烦恼之轻罪与无义之轻罪。诸如言说无稽之谈及观看戏剧等时,如果生起贪嗔之心,则为具烦恼之轻罪;若由此生起未以正知正念摄持而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继续为之,则是无义之轻罪。毫无贪心而利益他众为无罪;杂有贪心而行利他,则彼之贪分是罪业之同分。甚至因为喜欢他人而行利他之事也是轻罪之同分。我们应当依靠观修无常等对治法而守护行菩提心学处。如若发现罪业,则应立即忏悔而回改。
     此外,与善法分毫不相干而挖地、除草等也属于无义之轻罪;若是为了善法方面而做则为无堕;未以正念摄持无意义地在地上绘画等则是同分罪。所以应当以正知正念摄持而修学。心中忆念学处而改邪归正并且戒后不犯称为回改(还净)。身语意的一切所作所为皆当以此类推而了知。
     如果失毁菩提心,也要知晓恢复的方法。若失毁愿菩提心则应当立即恢复。
   失毁愿心的外缘有怯懦、懈怠与入他道三种。(一)怯懦:若认为像我这样的人无法利益他众,则失毁菩提心。彼之对治:思维获得暇满人身以及发菩提心之此时,必须做到断除怯懦,提高心力。《经庄严论》中云:“无量人众生,于每一刹那,获圆菩提故,不应甘怯懦。”(二)懈怠:如若不见正道之功德、只见苦行之过患而懒惰,则舍菩提心。彼之对治:对菩提心的功德利益生起信心而勇于承受。《入行论》中云:“故应除疲厌,驾驭觉心驹,从乐趋胜乐,智者宁退怯。”(三)入他道:若抛开大乘而执声闻道为殊胜也舍菩提心。彼之对治:观修小乘的过患以及大乘的功德,小乘道要经久远后方证得圆满菩提,《普明现证菩提经》中云:“依声闻与缘觉之道迟缓八万大劫方得无上之果。”而大乘的功德却有无量,《入行论》中云:“以此菩提心,能尽宿恶业,能聚福德海,故胜诸声闻。”又《宝鬘论》中云:“不顾自利益,一味喜利他,功德源大乘(,嗔彼遭焚毁)。”如若舍弃菩提心,则远离菩提果并将感受轮回与恶趣的无量痛苦。
     恢复方法:在佛像、佛经、佛塔三宝所依等前,以追悔之心忏前戒后。再如前重新受菩萨戒,从而生起菩提心,受戒的次数不定。
     行菩提心的恢复方法,失毁行菩提心之外缘有失毁愿菩提心、犯根本罪以及失还戒三种。失毁行菩提心的过患:因为失毁了昔日所积累的善业而使后世不得安乐并且不遇大乘;因为失毁誓言而受到众人的谴责并因罪大恶极而长久漂泊于恶趣中。《致弟子书》中云:“何者独自详细而观察,恒时相伴而行正业者,大地上成主尊之正士,殊胜弟子必将敬上师。有愧具德积资高尚者,殊胜不动跟随慈悲者,喜爱真谛正论威严者,宁舍生命不舍弃誓言。不仅暂时受众人指责,罪恶众生堕难忍地狱,且知舍弃善行之痛苦,世间有何痛苦能胜彼?如今已获诸佛所开创,犹如大舟法道复舍弃,好似喜爱轮回海浪花,犹如舞者必定欺自心。”所以应当依照《入行论》中所说的“亦宁失余善,终不损此心”而行持。
    如果超越了应有的期限,则以悔心忏罪后如前念诵三遍仪轨受戒便可恢复如初,受戒的次数不定。那波巴大师宣说了三种恢复方法:有些下等者因执著实有而以追悔之心在他人面前忏罪,戒后不犯从而可逐渐远离罪过;有些中等者依靠明咒与密咒令本尊虚空藏菩萨等欢喜,获得本尊开许从而清净堕罪;有些上等者了知所谓的堕罪皆是菩提心自性而无勤净罪。如《宣说诸法无生大乘经》中云:“文殊,任何菩萨若了知无业与异熟则业障得以清净。”
我认为随从那波巴大师的观点极为善妙。也就是说,下根者去往于菩萨僧众前或在殊胜所依前作七支供而得恢复,或者念诵三遍:“祈祷某某大菩萨垂念,我某某曾犯过此罪,为使一切众生而忏悔,祈令清净。”忏净尊者问:“你将彼等堕罪视为堕罪否?”答言:“视为堕罪。”又问:“你今后能慎重戒犯否?”答言:“能戒。”以此可清净罪业。《菩萨地论》中也说依靠此种方法忏罪可得清净。
    勤修本尊生圆次第的中根者于各自本尊前,作七支供而忏罪戒犯则可净除堕罪。一切明咒的总体即是圣尊虚空藏菩萨,如果想在他面前忏悔,则不能过夜,从犯戒时起到下半夜之前持诵十方诸佛菩萨的名号,尤其是圣者虚空藏菩萨的名号并顶礼,长时间猛厉忏悔堕罪,将近黎明时念诵三遍:“黎明,请你作为我的信使,祈求圣者虚空藏菩萨垂念、加持我忏悔堕罪,令得清净。”日初时出现堕罪清净之兆:诸如心身较前安乐,日光也显得柔和,天气晴朗,梦境美妙等相。
    上根者的恢复方法:跏趺坐,首先以如梦如幻的方式言说所犯堕罪的名称,再于前方虚空中的诸佛佛子前忏悔,之后则对彼罪业内外及二者中间可识别的本体、形色等作观察,结果了知此罪不从何处生、也不住于任何处、又不去往任何处,自性如虚空一般,在此境界中入定,从而可净除一切堕罪。《十方广大解脱经》中云:“菩萨若具四法,则所毁戒律与烦恼之一切罪业皆可清净。何为四法?了知诸法无来,了达诸法无生,现见诸法不灭,通达诸法以因缘缘起而生,是故诸法本体空性。若具此四法则所毁戒律与烦恼之罪悉皆不生。”《法王经》中云:“若了知众生皆无二,则清净一切罪障。譬如,镜上沉积千年尘垢,以布品擦拭则无尘垢。又如空室中黑暗虽长达千年之久,然以一盏油灯可使其不复存在。同理,若了知心无有本性之真谛,一刹那即可清净无数劫之罪业。”《趋入胜义经》中云:“白莲天子请问:‘文殊菩萨,如何清净业障?’文殊菩萨答言:‘天子,若了知业障之自性本来无实,则无勤清净,如同海螺被炭染污以布品擦拭可得清净。’”
   这以上以了知所知方式守护菩提心已宣说完毕。
乙九、修者补特伽罗之次第:
   现在宣说以能修所修之方式守护菩提心,有能修之补特伽罗与所修之义二种。
经说佛子有三种:犹如国王之菩萨,
欲自解脱后度众;犹如舟子之菩萨,
欲自与众同解脱;犹如牧童之菩萨,
欲度众后自寂灭。依次三十三大劫,
七劫三劫得解脱,即是根基之次第。

    自己先成佛后再度化众生即是所谓的菩萨广大欲乐之发心,譬如,国王想获得王位后再令国泰民安,许多经中说像圣者弥勒菩萨之发心属此种发心;欲求自己与众生一同解脱即是所谓的殊胜智慧之发心,如船夫欲求自己与船客一同趋向海岸;欲求先救度众生后自己解脱即是所谓的无喻之发心,就像放牛羊的牧童看到险地等狭隘恐怖的地方或者其他时候也都是将所有牲畜无一剩余地赶在自己的前面而行进,如文殊菩萨与释迦牟尼佛的发心。
     就根基而言,钝根者经过三十三大阿僧祇劫、中根者经过七大阿僧祇劫、利根者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而成就无上菩提佛果。《宝积经》中云:“广大之发心者经过三十三大阿僧祇劫从轮回解脱、殊胜智慧之发心者经过七大阿僧祇劫而成佛、无喻之发心者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而现前圆满菩提。何以故?心力有小、中、大之差别故。此等比喻即如转轮王、舟子、牧童。”这其中已对此理作了广说。

    乙十(修学如来行之方式)分二:一、略说;二、广说六度之自性。
丙一、略说:
诸佛子众学一切,主要学六波罗蜜。
    《亲友书》中云:“施戒安忍精进禅,如是无量智慧度,圆满趋向有海岸,成就如来正等觉。”六度分共同自性与各别自性二种。共同自性又分为六本体,以三轮体空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施舍于他众之善心及其种子乃是布施度,彼之作用即能遣除对方的贫穷;以三轮体空断除有寂之过患的善心及其种子乃是戒律度,彼之作用即去除损害;以三轮体空忍受加害与疲厌并且不畏惧法性乃是安忍度,彼之作用即无有嗔恚;以三轮体空喜爱善法乃是精进度,彼之作用即增上善法;以三轮体空心一缘安住乃是静虑度,彼之作用即息灭烦恼;以三轮体空证悟法之自性乃是智慧度,彼之作用即证悟万法并超离轮回。
六度之功德有广大、广义、清净、无尽四种。为利他而缘菩提故为广大;成办增上生、决定胜故为广义;超越世间故为清净;增上善法故为无尽。《经庄严论》中云:“广大与清净,广义与无尽,当知布施等,悉具四功德 。”
     六度之定数也有三种:第一观待成办增上生、断除烦恼而确定为六度之数。《经庄严论》中云:“受用身圆满,眷勤圆增上,恒不随烦恼,诸行无颠倒 。”第二观待通过利他自然成办自利而确定为六度之数。彼论云:“不吝不害众,忍害行不厌,欢喜善说故,利他即自利 。”第三观待三学数目而确定为六度。彼论云:“观待三学数,佛真说六度,前三者属戒,后二归二种,一者三助缘 。”也就是说,前三者(布施、持戒、安忍)包括在戒学中,布施为戒学之因,持戒为本体,安忍为别法。后二者中的静虑包括在定学中,智慧包括在慧学中,精进一者是三学的助缘。
    六度之顺序确定,《经庄严论》中云:“依前而生后,存在劣殊故,粗大细致故,次第说彼等 。”意思是说,由于六度前前产生后后,所以有因果之次第;持戒度较布施度殊胜,是故有贤劣之次第;前前粗大,容易修学与证悟,后后难以修学与证悟,因此有粗细之次第。观待此三者而确定顺序。
    六度修法:布施:慷慨博施,不求果报;持戒:净持戒律,恒时也不羡慕在此轮回中享乐;安忍:忍受一切而修持忍辱;精进:摄集一切功德而勇猛勤修;静虑:遣除无色界禅定而修持禅定;智慧:以不离方便之方式修持妙慧。《经庄严论》中云:“无求之布施,不贪世持戒,一切皆忍受,集诸德精进,静虑非无色,智慧具方便,于此等六度,智者真实行 。”
    六度之定义,如《经庄严论》中云:“能除诸贫穷,获清凉忍嗔,修圣道持心,知胜义故说 。”意思是说,遣除贫穷故称为布施;除去烦恼酷热获得清凉感受故称为持戒;忍耐嗔恨故称为安忍;修持佛果故称为精进;一缘持心故称为静虑;了知法之自性胜义谛故称为智慧。
(待续见下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