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十

2017-04-09 索达吉堪布译讲 菩提如意宝珠

   

(接上文)

  丙二(广说六度之自性)分七:一、布施度;二、持戒度;三、安忍度;四、精进度;五、静虑度;六、智慧度;七、宣说六度之摄义。

丁一、布施度:
目睹众生受贫苦,施衣食象马车等,
所需资具为布施;施儿女等为大施;
施头眼等极大施。财法布施行利益。
依彼摧毁自吝啬,令他财富得增长。

    依靠财布施可圆满福德资粮,依靠法布施可以圆满智慧资粮,因为自己无有吝啬之心而不会转生饿鬼界,直接利益他人令其获得财富。《持世请问授记经》中云:“依财施圆满福资,依法施圆满慧资,此二者乃遍知佛果之因。何为财施?布施、大施、极大施。所谓布施,即施衣、食、车、象于他人;所谓大施,即施儿、女、妻子;所谓极大施,即极难做到之施头、眼、手、足等。何为法施?施笔、墨、书函即是小法施;根据机缘传讲声闻、缘觉、无上妙法为大法施;令持无上菩提并且传授如虚空般不可思议之法为极大法施。”在家菩萨主要发放财布施,出家人主要作法布施。《经庄严论》中云:“布施一切者,根本依自心,身圆满受用,摄二能圆满,无有吝啬心,法财无畏施,如是通达施,智者真实行 。”此中所说之义,布施之本体即是无吝啬心;布施之因即清净舍施心;布施之果即身体受用获得圆满;布施之作用即摄受自他并且圆满二资;布施功德之特征,《经庄严论》中云:“佛子若逢乞,自命亦恒施,悲心而利他,而不图回报,依施令众生,获得三菩提,施以智慧摄,于世永无尽 。”

丁二、持戒度:
持戒度在外道中无有,在内道佛教中方有。
以戒守护自相续,以定修持寂灭善,
以慧获得圆二利。禁恶摄善利有情,
佛子恒持三戒律。在家居士斋戒上,
愿行二种菩提心,出家比丘与沙弥,
以及近事女戒上,守二发心为律仪。

    所谓的菩萨律仪戒是指在七种别解脱戒依处任何一种的基础上具足愿行二种发心。如若只是形相菩萨戒,则无有七种别解脱戒的限制。虽然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正学女、受斋戒男女共有九种,但它们均可以包括于在家方面的居士戒与斋戒二者、出家方面的沙弥、近事男 、比丘五种之中,所以是说在此五戒任何一戒的基础上具足两种发心。《经庄严论》中云:“出家之一方,具无量功德,如是勤守戒,胜在家菩萨 。”其中宣说了出家菩萨。又经中云:“在家菩萨、出家菩萨、童男童女形象俱胝那由他数多众俱,一同发心……”
    居士有守多分戒居士与梵净行居士两种。守多分戒居士是指守持四根本戒或四戒中的任何一戒并断邪淫者。梵净行居士是指具足四根本戒基础上断除非梵行者。
沙弥:《具光经》中云:“何者戒杀不与取,妄语饮酒不净行,歌舞花鬘高广床,过午进餐取金银。”此中宣说了沙弥所持的十种学处,此外还要戒同分罪而护心。
近事女:在沙弥十戒基础上不接触男士等十二戒,恒时依靠行持善法的对治,因为女人烦恼深重,故而为了观察其是否稳固或者是否能守戒而于两年等期间视察。
    比丘有四他胜、十三僧残、三十舍堕等二百五十三条戒。
比丘尼有三百六十四条戒等。一切有部、大众部、上座部以及正量部各部中都有共称不同的戒律需要修学。《瑜伽师地论》中云:“出家人之此等学处基础上具足得而未失愿行菩提心即是出家菩萨。”如此一切戒律均是令自相续防护罪行的律仪,因此称为戒学。这些戒律全部是指断恶之善心及其种子。《入行论》中云:“断尽恶心时,说为戒度圆。”以防护自相续的罪行而戒不善业之分即是别解脱戒,因为依靠此戒于轮回中持人天之身并获得自利的安乐;不仅不害他众,反而成办利益之分即是菩萨戒;密乘戒则在菩萨戒的基础上断除执为庸俗的业与烦恼并且堪为修生圆二次第的法器。别解脱自宗认为十不善均是自性罪,所以无有开许的时候;菩萨乘认为如若是利益他众,身语七种不善业有开许;密宗不舍弃而依靠方便使得十不善业成为智慧之因,如依柴生火。因此说密宗是殊胜的深道。
     别解脱戒、菩萨戒、密宗三昧耶戒以一本体异反体的方式存在于一位补特伽罗的相续中,如果三戒发生冲突时,守护上戒,因为上上戒包括下下戒之故。上戒从表面来看似乎与下戒相互抵触,但因其不失本体,所以毫不相违。例如,对于密宗普行会供时的饮酒行为,虽然声闻乘视其为堕罪,菩萨乘说它是同分轻罪,实际上这种行为根本不成罪业,因为小乘与菩萨乘里自己的身份是比丘或菩萨,而在修密宗时,将自己观想成本尊,自己从根本上已经转异;就物质方面来说,(小乘与菩萨乘的当时)是能醉人的酒,而在会供时通过咒语、手印、等持已将酒转成甘露而享用的;小乘与菩萨乘(只是将酒视为醉人之物)而未对其作他物想,而会供时已将酒作为本尊、坛城、甘露等之想,所以在无罪的基础上将醇酒供养本尊而圆满资粮,并成为见解、等持、修行之助缘,因此具有至高无上的功德。学处的一切支分也都应当如是了知。
    总之,如果产生罪业,则不管是谁的观点都要遮破,若是能生起一切功德善法,则应当予以开许。可见,了知一切学处的大中小、开遮以及一般、特殊的规律极为重要。《宝鬘论》中云:“一般与特殊,论中皆赞许。”
     总而言之,远离一切恶行,为利益他众而护持自心即是严禁恶行戒;二资粮及六度所摄持的功德未生令生起,已生令增上即是摄集善法戒,它主要从属于定学;以善巧方便直接或间接成办利益有情的事业,以四摄令他众欢喜,播植下暂时增上生、最终决定胜的善法良种,精勤使其他众生获得安乐即是饶益有情戒。依靠此三戒而于修道三学并圆满二资粮,在最终成佛时,以严禁恶行戒,获得断除二障及一切习气之圆满所断;以摄集善法戒,获得如所有智、尽所有智等圆满所证;以饶益有情戒,随机调化众生,获得任运自成二利之圆满事业。《宝积经》中云:“迦叶,菩萨戒有三种,即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以严禁恶行戒防止不善,守护自心;以摄集善法戒真实奉行善法;以饶益有情戒精勤利他。”《经庄严论》中云:“六支静心摄,投善趣能施,所依寂无畏,具足福德资,表相法性得,持戒众人具,尽知如是戒,智者真实行 。”
戒律之本体具足六支,声闻中说守持戒律;守别解脱戒;仪轨圆满;行境圆满;甚至极细微罪也视为畏惧处;真实受持学处而行事。
     戒律之因:获得寂静涅槃之因。
     戒律之果:住于善趣。
戒律之作用:成为一切功德之所依,息灭烦恼,也能令自他无所畏惧。
    戒律之功德:具足福德资粮。
    戒律之分类:有真实持表相而生之戒与由法性而得之戒两种。真实持表相戒是指别解脱戒;由法性而得之戒是指禅定或无漏法所生之戒,也就是说,获得禅定正行之心与见道等无漏圣地的戒律称为由法性而得之戒。《俱舍论》中云:“禅定戒依定地得,无漏戒依圣道获。所谓别解脱戒者,依他有表色等得。”由法性而得之戒具有无失、不与声缘相混、不染堕罪、至高无上四种殊胜,是生起一切功德之因。《亲友书》中云:“汝戒未失无缺憾,未混未染当依之,戒如动静之大地,一切功德之根本。”
    如是持戒之功德:《经庄严论》中云:“佛子恒时受,勤持之三戒,不求得善趣,然不贪执彼,依戒令众生,获得三菩提,戒以智慧摄,于世永无尽 。”


   丁三(安忍度)分七:一、总说分类;二、宣说修法;三、宣说多种对境归于一心;四、宣说以害缘修安忍之方法;五、思维嗔恨之缘由自生;六、思维是否可改;七、宣说嗔恨之自性为空性。
戊一、总说分类:

忍耐内外种种害,坚持堪忍诸痛苦,
以大悲心思正法,无缘安忍皆当修。

    对于他人所作的加害、危害等,不生嗔恨即是不惧之安忍;忍受解脱与自他修法中的苦行即是堪能受苦之安忍;以大悲心无疲厌饶益他众以及于空性深义不生畏惧之心即是法性无缘安忍。《经庄严论》中云:“了知不惧忍,以悲依法故,真实说五德,能行自他利,苦行具主全,彼者许三种,如是知安忍,智者真实行。”
    安忍之本体:寂静不嗔他众安忍苦行。
    安忍之因:悲心。
    安忍之果:五种功德。经中云:“(修安忍者,)不多造罪业,不多挑拨离间,心常安乐,死时无悔,死后转生于善趣之中。”
    安忍之作用:行自他二利之善法。《因缘品》中云:“何者知他恼,于彼自寂静,以此行自他,二者之利益。”
修安忍之功德:《经庄严论》中云:“佛子皆安忍,极难行人害,求善趣无力,畏者非能忍,图自利者非能忍,依忍令众生,获得三菩提,忍以智慧摄,于世永无尽。”
戊二、宣说修法:
  总说修安忍之方法:
无有如嗔之罪业,别无等忍苦行福,
故当精勤修安忍,勤熄嗔恨之烈火。

     最殊胜的果位即是菩提果,它通过修安忍可以成就,是故无有比修安忍更大的福德;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地狱之苦,嗔心是转生地狱之因,因此无有比嗔心更大的罪业。为此,我们应当依靠各种方便修安忍苦行。《入行论》中云:“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亲友书》中云:“如是无等忍苦行,汝莫令嗔有机乘,断嗔获得不退果,此乃佛陀亲口说。”
戊三、宣说多种对境归于一心:
   对于多种嗔恨的对境,如果一一进行报复,则无有完结或息灭之时,所以应当安忍。
野蛮害境无数故,一一息灭伏不尽,
调伏一心一切调,当勤调心护禁行。

  《入行论》中云:“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
戊四、宣说以害缘修安忍之方法:
依害成就安忍行,生起慈悲等功德,
成菩提伴敌如师,恭敬欢喜依安忍。

     如同传戒师阿阇黎是出家的助缘一样,倘若无有敌人,也就不会修成安忍,因此应当安忍。《入行论》中云:“若我因己过,不堪忍敌害,岂非徒自障,习忍福德因?无害忍不生,怨敌生忍福,既为修福因,云何谓障福?应时来乞者,非行布施障,授戒阿阇黎,亦非障出家。”受到损害时,可依靠忧愁悲伤等少许痛苦为缘而生起悲心、厌离心等,由此也应当安忍。彼论云:“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悲愍生死众,羞恶乐行善。”此外,对怀有害心之人修安忍能获得大福德,为此应当于作害者生欢喜心并像恭敬本师一样对其毕恭毕敬。《宝性论》中云:“欢喜敬如师。”又云:“依于嗔心者,生起安忍行,故彼   安忍因,应供如正法。”
戊五、思维嗔恨之缘由自生:
若我无有嗔不生,如同谷声互依存,
自成罪业众害处,偶缘宿业因生故,
理应尽力修忍耐,唯以调心法灭嗔。

     如若自己根本不存在,那么自己的嗔恨以及和对方争论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因为嗔恨、争论均是相互观待的,而且自己如果未曾害过对方,也不会遭到加害,因此对于无缘无故的损害理应安忍。《入行论》中云:“若不外植怨,必无为害者。故敌极难得,如宝现贫舍,能助菩提行,故当喜自敌。”
自己受害表面上看是以小小的外缘而产生的,实际上主要还是来源于自己往昔的业力,所以理当安忍。彼论云:“我昔于有情,曾作如是害,既曾伤有情,理应受此损。”
     即使是因为受害而产生的嗔恨,也需要观察。如果因间接受害而嗔恨作害者,那更应当嗔恨的是自己的业力。彼论又云:“宿业所引发,令他损恼我。”若因直接受到损害而心生嗔恨,则理应对棍棒等物或者不悦耳之语这些无情法生嗔。彼论云:“棍杖所伤人,不应嗔使者,彼复嗔使故,理应憎其嗔。”尤其是对于他人所说的不悦耳之语嗔恨也是同理,你不嗔恨自己的耳朵而嗔恨对方实在是不应理的,因为依靠耳闻才会生起痛苦的缘故。
     此外,若认为作害者有损于自己的名誉等,故我应生嗔。这种想法是堕入恶趣之因。为此对于毁坏自己名声等的人也应安忍。彼论云:“吾唯求解脱,无需利敬缚,于解束缚者,何故反生嗔?如我欲趣苦,然蒙佛加被,闭门不放行,云何反嗔彼?”又云:“若我因己过,不堪忍敌害,岂非徒自障,习忍福德因?”
     因为自己的资具受到损害而嗔恨也不应理。如果自己有福德,资具根本不会受到损害,如果无有福德,即便别人施给财物也无济于事。再说人在死的时候必然要放下这一切,如梦醒般前往后世,财产有无穷的过患,是束缚之因。《入行论》中云:“谓碍利养故,纵我厌受损,吾利终须舍,诸罪则久留。宁今速死殁,不愿邪命活,苟安纵久住,终必遭死苦。梦受百年乐,彼人复苏醒,或受须臾乐,梦已此人觉;觉已此二人,梦乐皆不还,寿虽有长短,临终唯如是。设得多利养,长时享安乐,死如遭盗劫,赤裸空手还。”
    因为名声受到毁坏而嗔恨别人也不应理,名声仅仅是词句,词句是无情法无有丝毫利益。彼论云:“受赞享荣耀,非福非长寿,非力非免疫,非令身安乐。若吾识损益,赞誉有何利?若唯图暂乐,应依赌等酒。若仅为虚名,失财复丧命,誉词何所为,死时谁得乐?沙屋倾颓时,愚童哀极泣,若我伤失誉,岂非似愚童?”
     若认为对方所说的话语难听刺耳便心生嗔恨。其实这些词句只是对方的言语而已,所以有什么必要生嗔呢?而且只是对方想当然说出的话,没必要嗔恨。若由于不高兴而嗔恨,则理当对自心愤恨,因为不高兴是自己令自心不高兴,他人的词句既没有移到自己身上,也并未触及自己,只不过自己听受了别人的言词而变得不高兴的。如果自己不对其执著,则对自己无利无害。一切高兴不高兴,前刹那已经灭尽,就如同昨日以前的显现与昨晚的梦境一样去而不返,无有可识别性,无有自性、平等一味,因此无有任何可嗔恨的。同样,今日的显现与今晚的梦境一样,是故我们对苦乐不应有实执。
戊六、思维是否可改:
遇不乐境舍不喜,若有可改何不喜,
无改无利有何用,故当努力忍诸缘。

      当出现不悦意情景时,若可扭转,则想方设法改变,不高兴也无济于事。如果无法扭转,则已成定局,不高兴更是起不到作用,因为不高兴也无法扭转已成的局面。《入行论》中云:“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众生身不由己地感受各自的业力,即使是为了父母等亲友、眷属等也不应生嗔,甚至为了亲教师、轨范师、上师、三宝等也不该嗔恨他众,如果有受害的宿债,那当然是无法避免的;如果没有宿债,也就不可能受害。再说,他人的赞毁又不能造成重大的利害。
戊七、宣说嗔恨之自性为空性:
不悦耳之语以及损害有何本体呢?
观察空性如虚空,喜忧得失善恶无,
于彼执二亦无义,当处一切等性中。

     倘若观察,作害者之身与自己之身二者均是无分微尘,因此能害与所害皆不成立;二者之心内外何处均不可得,由此能害所害也不成立;他人的言语也是同样,若细致观察,则何处也不成立,是故能害、损害、害境三者悉是空性,无有任何喜忧、善恶、得失。表面上虽是损害,然而本体却不成立,所以应当观修如幻化、眼华等世俗幻化八喻的安忍、胜义中如虚空般的安忍。《入行论》中云:“知已不应嗔,如幻如化事。”观察本来无生之空性义而修安忍,彼论云:“故于诸空法,何有得与失?谁人恭敬我?谁复轻蔑我?苦乐由何生,何足忧与喜?若于性中觅,孰为爱所爱,细究此世人,谁将辞此世?孰生孰当生?谁为亲与友?如我当受持,一切如虚空。”
     如是若依靠多种方便修持,则不难成就安忍。《入行论》中云:“久习不成易,此事定非有。”倘若反复串习,则今生也会与众人和睦相处、悦意快乐,后世转生殊胜善趣并成就菩提。彼论又云:“云何犹不见,取悦有情果,来生成正觉,今世享荣耀。生生修忍得,貌美无病障,誉雅命久长,乐等转轮王。”

   丁四(精进度)分四:一、了知精进之人;二、宣说精进之违品;三、宣说精进具有无量功德;四、了知功德后应当精进之理。
戊一、了知精进之人:

一切精进修行者,秉性喜爱诸善法,
善法不尽如云聚,芬芳莲园聚蜂群。

    经中云:“精进得菩提,不勤无圣果,精进集诸善,精进增功德。”
戊二、宣说精进之违品:
彼之违品三懈怠,同恶怯懦自轻凌,
诸过根源不成善,毁坏兴盛起衰败。

     懈怠增上罪业减灭善法,所想不成。若分类,则有同恶、怯懦、自轻凌三种懈怠。心散乱于经商务农等障碍正法之琐事上即是所谓的同恶懈怠;怯懦懈怠是指见到一些难以成办之事后就认为自己一定不能成办而放弃;自轻凌懈怠即是指声称像我这样的人无能力做到而自甘软弱之举。《入行论》中云:“同恶散劣事,自轻凌懒惰。”
戊三、宣说精进具有无量功德:
具有精进世间赞,具有精进成所愿,
具有精进增功德,具有精进得佛果。

    具有精进者功德无量,如若归纳,则有受到世人赞叹、实现所愿、增上功德、获得佛果四种。《入行论》中云:“精进证菩提,若无风不动,无勤福不生。”
戊四、了知功德后应当精进之理:
精进世间胜善法,出世间之一切道,
于诸有漏无漏法,为断不善奉行善,
努力精勤真实行。乃至未得佛果前,
仍有功德增上故,坚持不懈勤精进。

    乃至未获得佛果之前仍有所要获得的上上功德,因此必须精进而行。精进即是指欢喜善事。如《入行论》中云:“进即喜于善。”
     如若分类,则有行持善法摧毁四魔之因——披甲精进、圆满五道十地之因——加行精进、成办自他二利之因——利众精进三种,或者身精进、语精进、心精进三种,或者如《集论》中云:“披甲精进、加行精进、不怯精进、不退精进、不满精进。”又如《楞伽经》中云:“精进者上、下夜勤修法,因其见相应瑜伽之义,为遣除分别念而精勤即称为精进波罗蜜多。”《经庄严论》中云:“真实乐善法,依于信欲乐,增正念等德,对治诸烦恼,具不贪等德,彼等七种法,如是知精进,智者真实行 。”
    精进之本体:喜乐善法。
    精进之因:信心与欲乐。
    精进之果:增上正念与等持等。
    精进之功德:无有三毒之善心。
    精进之分类:三学每一种都有身恒行、身敬行、语恒行、语敬行、心恒行、心敬行之六种精进,加上披甲精进,共有七种。
    具精进者之功德:《经庄严论》中云:“佛子依披甲,加行无喻勤,摧毁自他惑,获得殊胜菩提,精进令众生,获得三菩提,精进以智慧摄,于世永无尽 。”

    丁五(静虑度)分十:一、宣说成就禅定之因;二、宣说静虑之违品;三、宣说资具为痛苦之因;四、宣说与世人相处之过失;五、教诲有生之年依止静处;六、赞叹林园静处;七、宣说于静处生起无常之理;八、于彼处心将堪能之理;九、依止园林之功德;十、宣说修法、分类、功德。
戊一、宣说成就禅定之因:
求静虑者断散乱,所喜外境如秋云,
亦如闪电飘动性,受用无常如幻宅,
永莫信赖当断之,速依寂静之森林。

    一切有为法皆无常,一切财富均动摇不定,寿命无常,永无实质,所以我们应当于寂静的林间勤修静虑。《别解脱经》中云:“多闻于林中,居至老安乐。”《寂静语》中云:“受用犹如云中闪电般动摇,今生如同为风所吹之莲上水珠般破灭,青春年少者如是观后当迅速修学一切智者所修之等持、速疾成就之殊胜瑜伽。”
戊二、宣说静虑之违品:
一切财物祸害因,寻觅积守而痛苦,
傲慢贪爱吝啬增,如是引入恶趣中,
障碍善趣之正道,故当少欲具知足。

     身外之物的一切资财都需要寻觅、守护,是遭受损害、心不喜乐、生起贪爱、贡高我慢、虚伪狡诈等诸多不善业的根源,能够使人们下堕恶趣,因此必须舍弃财产。龙树菩萨说:“积财守财寻财苦,当知财具无边祸。”因此我们应当修学知足少欲,《亲友书》中云:“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
戊三、宣说资具为痛苦之因:
如身遍伤极痛苦,财多痛苦较其多,
资具乏少乐无穷,害少无有盗敌惧,
受众人赞住圣道,琐事鲜少无牵挂,
是故应当于恒时,修学知足与少欲。

     知足少欲之人必定会受到众人赞叹;一贫如洗之人也就无需防护盗敌;无有狡诈、琐事鲜少、身心悠闲之人自然成就等持,具有诸多功德。拥有多少财产,就会有多少痛苦,如同身上有多少伤口就会有同等多的疼痛,或者如同龙有多少蛇头就受多少痛苦一样。《亲友书》中云:“智者痛苦如财多,少欲之人非如是,一切龙王头数目,所生痛苦如是多。”
     不仅强烈贪执身外之物苦不堪言,而且贪恋有情也有无穷过患,诸如争论不休,因贪不厌足、毁坏梵行而投生恶趣,受到众人谴责等。这些都是将人身执为清净等妄执中产生的,因此理应断除。《宝鬘论》中云:“多数贪女者,思女色净生,实则女人身,丝毫无清净。口乃稠唾涎,齿垢不净器,鼻流脓液涕,眼出泪眵器。腹内即粪尿,肺肝等之器,愚者未见女,贪爱彼身体。如有无知者,贪著脏瓶饰,世人由愚痴,恋女亦如是。”又云:“容色美或丑,年老或年幼,女色皆不净,汝贪由何起?如粪色虽美,新鲜形状妙,于彼不宜贪,女貌亦复然。内腐外皮包,烂尸此自性,显现极丑恶,如何未曾见?若谓皮非粪,犹如宝剑性,不净身之皮,如何成清净?装满粪便瓶,外饰亦厌弃,不净自性身,脏满何不厌?”复云:“九孔流不净,自虽常沐浴,不了身不净,为汝说何益?于此不净身,美语作赞叹,奇哉真伪愚,呜呼士所耻。”
戊四、宣说与世人相处之过失:
亲近凡夫过无量,增罪自然染不善,
灭善争论烦恼生,永难取悦不报恩,
琐事繁多愦闹散,与之交往如处于,
烈火毒蛇猛兽中,故当远离诸凡夫。

    一切众生的想法各异,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令他们心满意足。《入行论》中云:“有情种种心,诸佛难尽悦,何况劣如我?”尤其是昔日已逝七佛等如来也未能调化当今这些刚强难化的浊世众生,他们恒常增长罪业,烦恼深重,断绝寂静善法,恩将仇报,身语意三门无缘无故地损害他众,诋毁正法与补特伽罗,琐事繁多,常因散乱愦闹而自然滋生烦恼,与他们交往如同处于野兽、烈火或毒蛇中一般实难亲近。《入诸佛行境经》中云:“若处野兽中,永远无欢喜,如是依凡夫,亦永无安乐。”《入行论》中云:“行为同凡愚,必堕三恶趣,心若赴圣境,何需近凡愚?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喜处亦生嗔,凡夫取悦难。忠告则生嗔,反劝离诸善,若不从彼语,嗔怒堕恶趣。妒高竞相等,傲卑赞复骄,逆耳更生嗔,处俗怎得益?”
如若与凡夫愚人交往,不可能不生贪恋嗔恨、废话连篇等不善业。彼论云:“伴愚必然生,自赞毁他过,好谈世间乐,无义不善事。”因贪恋执著自方,自己也必然要承受他们的疾苦,于是自心被紧紧地束缚住,因为心里牵挂、舍不得离开他们而使自己失去修法的机会。若与他们长期共处,则彼此之间又互不恭敬,然而,如果分离又苦恼忧伤等,只要亲近凡夫俗人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过患。《入行论》中云:“若贪诸有情,则障实性慧,亦毁厌离心,终遭愁叹苦。若心专念彼,此生将虚度,无常众亲友,亦坏真常法。”而且,贪恋凡愚,也无法圆满自利,自己如若依止他们,则无法成就能解脱之正法,所以最初就必须独自一人居住在与任何人也不相接触的寂静深山修行。彼论云:“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故应远凡愚。”应当思维此中所说之理。此外,虽然我们已经从上师那里听受了窍诀,但若没有在心里实地修持,也无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因此修行串习极为重要。
戊五、教诲有生之年依止静处 :
劝勉人们有朝一日能居住在空无一人、远离畏惧、幽雅寂静的圣地。
乃至自己之内心,尚未获得稳固前,
易受外境诱惑故,当喜安住静林间。
乃至四人掮吾身,伴随哭声未临前,
吾当向往寂静处,身心胜伏愦闹敌。

     在自心尚未与窍诀融为一体,也就是还没有达到稳固的境界之前,必然会受到外境各种愦闹的干扰,所以初学者必须依止寂静处。《宝箧经》中云:“初学者为使自心寂静调顺当居静处。”
     想到寿命无常、疾速而逝的自然规律后,就该到幽静的圣地观修等持。《寂静语》中云:“乃至四人以担架,抬举吾身未临前,一直迈向寂静处,修行寂灭之等持。”《入行论》中也有与之相同的说明。
戊六、赞叹林园静处:
林中净水花果丰,山窟岩石精舍多,
凉荫严饰垂树中,众多鸟兽翩起舞,
河之岸边花丛中,蜜蜂歌唱极美妙。

     在寂静的圣地,鳞次栉比的茂密森林中,在种类繁多、美不胜收的果树凉荫的掩映下,青翠柔软的绿草铺盖的大地上到处都装点着形色各异、绚丽芳香的鲜花,清凉的瀑布飞泻的哗哗声与成群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回荡山林间,巍然屹立的岩山前有天然形成的石板精舍。在这妙不可言的静处,仅仅以清净的泉水加上芬芳的花朵以及翠绿的树叶作为充饥之食就已心满意足了。唯与鸟兽相伴,坦然处于安乐与禅定的境界中,如此无始以来的一切善愿定会实现。正如《入行论》中所云:“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何时住树下,岩洞无人寺,愿心不眷顾,断舍尘世贪?何时方移栖,天然辽阔地,不执为我所,无贪恣意行?”又云:“故当独自栖,事少易安乐,灵秀宜人林,止息众散乱。”“故当厌诸欲,欣乐阿兰若。离诤无烦恼,寂静山林中。皎洁明月光,清凉似檀香,倾泄平石上,如宫意生欢。林风无声息,徐徐默吹送,有福瑜伽士,踱步思利他。”《致弟子书》中云:“皎洁圆满月轮作庄严,山腰飘带雨云层层现,山顶森林之中无贪著,如风飘动终生大缘分,森林野兽成群而栖息,美丽悦意之地遍快乐,如此欢喜林园天界中,自然石板妙处岂具有?”
戊七、宣说于静处生起无常之理:
各种旃檀的
薰香药等飘芬芳,寂静悦意禅自增,
欢喜四季如莲海,春夏秋冬之四季,
依照次第变化故,增上无常厌离心。

     在这宛如遍满莲花的湖泊一般的清幽之地,到处都散发着药花的扑鼻芳香,柔和的微风中也飘逸着沁人肺腑的清香。在这里我们通过季节次第性迁变的实例,相续中可以生起强烈的无常观与厌离心。因为与任何人不相联系、互无交往,也就自然不会有贪嗔的烦恼,又不需对任何人、物牵肠挂肚,自己可以逍遥自在地居住,既不必考虑他人也不需维护别人的情面,又不用为住处奔波忙碌,无论什么时候离开也不会有他人的百般干涉与重重阻挠,这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恐怕连天王也不会得到。《入行论》中云:“空舍岩洞树,随时任意住,尽舍护持苦,无忌恣意行。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致弟子书》中云:“林海净水静处遍快乐,胜过涂抹妙香之天女,发髻装饰美丽之花鬘,天界境中亦有此乐耶?根叶瓜果繁茂之妙树,林园无尽山水不断流,广阔江边花果坠悦意,为何无解脱心住家狱?山峦连绵无扰极安乐,用品丰富绿色森林连,河边瀑布泻声悦如鼓,似宣我等莫为烦恼染。佛说一切欲妙财三有,如幻阳焰水月与波涛。”
戊八、于彼处心将堪能之理:
目睹尸林散骨景,自身亦知如是性,
悉皆散落之有法,不贪无实轮回法,
恒灭争论诸烦恼,自心堪能得安乐。

    如果有幸能住在寂静的圣地,则对轮回厌离心会油然而生,口舌之争与粗重的烦恼也会随之化为乌有。居于静处有诸如此类的无量功德。《富楼那请问经》中云:“喜爱深山林园处,增上一切功德源,若人依止寂静处,五欲贪执皆断除,无有嘈杂愦闹故,一切善法不失毁,无有彼此互来往,以及问候相交谈,是故一切佛赞叹,空旷静处极幽静。是故一切菩萨众,恒时当依寂静处,切莫贪恋大城市。”
戊九、依止园林之功德:
诸佛称赞寂静林,厌恶世间往静处,
仅迈七步之福德,何者恒河劫佛前,
数劫供养诸福德,不及前福百千分,
是故行者皆应当,依止寂静森林处。

    有些人在多生累劫中以财物供养佛陀的福德远远不如以厌离心欢喜向森林等寂静处迈七步的福德大。《三摩地王经》中云:“若有人数劫中于数劫之一切佛前供养鲜花、薰香、涂香、神馐、一切舒适资具,有人以极大厌离心向静处仅迈七步,则此福德胜过前者无量倍。观察身命而舍弃,当修寂灭胜空性,依极勇猛精进心,如野兽般居静处。”
戊十、宣说修法、分类、功德:
彼处垫上跏趺坐,一缘不动心入定,
修凡夫行义分别,及缘真如胜静虑。
四禅以及四无色,未入已入道圣众,
当知三等持名称。依彼断喜妙欲心,
成就解 通与等持,五眼神变心自在

     静虑之本体是指心一缘专注于任何一种善法的所缘境上。《道灯论》中云:“于何所缘境,心当善安住。”意思是说,我们在修静虑之时,坐在垫上,如果心毫不动摇而入定,那么戏论的显现自然而然会消失,处于一味一体的法性中,如同闭着双目一般。然而这种境界并非不见显现境,只是对显现境无有执著相而已。也就是说此时可以清晰见到外境显现,就像睁着眼睛一样,此二者虽是同时存在的一体,(然却有入定后得的差别。)如《道灯论》中云:“如同人闭目,入定心如是,如同人睁眼,后得识亦然。”意思是说,一本体中的入定是指寂止,后得是胜观,因为一本体中的入定与后得一内心、一本体、一时间、一所缘,所以它们断除障碍的作用也是相同的。《略释论》中云:“清净世间是指(入定时)不耽著所取与能取相,后得之心与入定相同之果能遣除色等之想。”这其中的意思是说,入定的显现中外境显现不灭,而又无有任何分别念,因此称为清净;在此境界中也显现土石等平庸的五境,所以命名为世间。此刻无有能取所取之相,因为是无分别心的状态。当时的显现分之心,从空性而言,命名为入定;就显现而言,称为后得。由于此时的后得之心与入定是同一个心的缘故,与自然断除二取之入定同一体的后得也无疑能够断除对色受等诸法的二取贪执之想。从入定中出定的后得称为放纵后得,这种后得具有能取所取等贪执。无论在修等持的任何时候均具有入定与后得一本体的境界,七地之前有放纵后得,七地以后入定与出定在一本体中不可分割,无有各体。《宝性论》中云:“恒时利众心,勇猛如烈火,静虑之等至,亦是恒安住。”
     静虑若作广说,则有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与缘真如静虑三种分类。未入道者相续中的四禅四无色之等持称为凡夫行静虑;已入资粮道、加行道之人的等持作为解脱道之因,并且能细致分辨意义,所以称为义分别静虑;一地以上圣者们的所有等持称为无漏等持或缘真如静虑。《楞伽经》中云:“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缘真如静虑。”关于此中所说的三等持之界限在《瑜伽师地论》中也有明确分析。
     静虑之果:《般若摄颂》中云:“静虑舍弃恶妙欲,成就智通与等持。”又如《经庄严论》中云:“自心内安住,依正念精进,能生安乐果,神通获自在,诸法之根本,彼等有三种,如是知静虑,智者真实行 。”
    静虑之本体:自心不散,于内安住。
    静虑之因:恒具正念,精进行持。《经庄严论》中云:“速疾 知散乱,复当静安住 。”
    静虑之作用:是获得安乐、成就神变之因。
    静虑之分类,有现法乐住、成就功德、利益众生三种静虑。现法乐住之静虑:即依靠内在的禅定所生的功德而获得喜乐。(此种静虑也就是指四禅,)其中一禅的未至定与相似正行之时具有寻思与伺察,殊胜正行时无有寻思而仅有伺察;二禅、三禅、四禅之正行时既无寻思也无伺察,《瑜伽师地论》中说彼等禅定也是前前作后后之未至定(意思是前一禅作为后一禅之因)。成就功德之静虑:是指实际修持清净六波罗蜜多等法门时一缘安住分的禅定。利益众生之静虑:即一缘专注众生的利益,并且由禅定正行的境界中随心所欲示现幻化饶益有情等等的禅定。
     静虑之功德:《经庄严论》中云:“佛子具多禅,成就诸静虑,以禅乐安住,以悲投劣身,静虑令众生,获得三菩提,静虑为智摄,于世永无尽 。”(待续见下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