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大家谈 |(八)新时代师德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是确保“培养什么人”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保证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自2019年4月起,校党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铸师魂、守师道、塑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 并组织“新时代师德内涵”大讨论,广大教师反响热烈。
本期推出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刘舒平、海外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黄彬“新时代师德内涵”的心得体会,敬请关注。
传播学院党委书记 刘舒平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合格人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是确保教师“为谁培养人”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保证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我们要重视校训校风精神的教育引导作用,以校训校风培育带动师德师风建设,以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校训校风传承,将百年学府独有的文化底蕴作为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
百载春秋,薪火相传,福建师范大学肇始于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迄今已有112年历史,经过一代又一代师大人的传承创新,学校砥砺出“知明行笃,立诚致广”的校训精神,孕育了“重教、勤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一、遵优良校训,树高尚师德
福建师范大学校训的内涵及其实践价值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优良的校训能够充分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起到“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作用。我校校训中“知明行笃”语出朱熹《朱子语类》:“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表达的是知与行、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立诚”,语出《易经》,一则表达对真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二则表达真诚待人、强调诚信,一身正气、光明磊落;“致广”,语出《中庸》,要求我们努力达到广阔的境界,提倡兼容、宽容,为人才成长提供广阔的天地。
校训兼具思想价值和实践价值,引导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方向,规定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和方向必须与校训传达的精神和内涵一脉相承。师德无小节,处处皆楷模,我们要大力弘扬校训精神,全体教师应努力做到知与行相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相统一,树立至诚的精神,不断探索真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达到广大的境界。
我校原校长朱鹤健教授,曾入选“感动福建”十大人物。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他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常怀感恩,开创科研新路;他从教六十载,师德高尚,躬身先行,尽显大家风范。他酝酿16年出版《地理学思维与实践》一书,并将这16年的坚持总结为“三不精神”——认定目标不动摇、遇到困难不放弃、简单重复不厌烦,这种“犹记擎桅杆,后生好远航”的信念体现了我校校训精神的实践价值。
二、扬优良校风,建淳正师风
福建师范大学校风的启示及其现实意义
校风是一所学校风气的总结概括,是办学宗旨、精神风貌的集中呈现,是全体师生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校风涵养师风,师风熔铸校风,我们要坚持以校风建设引领师德师风。一所好的学校必然有好校风、好老师,优良的校风对端正教师作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育人环境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我校孕育出的“重教、勤学、求实、创新”八字校风充分体现了全校师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
“重教勤学”是对教师、学生学习与教学态度的概括和要求,实际上也是对师范教育内在含义的一种阐述解读;“求实创新”是对师生学习、研究风格的要求,而且包含着深刻的思维辩证法,体现出一种思想的智慧。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校长期坚持的良好风尚。“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这是陈宝琛先生的办学思想,他提倡“崇实学以励人才”,主张求实、反对空谈,强调学以致用、培养有用人才,我们要学习陈宝琛先生兴学重教、坚韧不拔的优秀品德,继承和弘扬陈宝琛先生宝贵精神和崇高品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道一脉源流,百年师大坚守传统,赓续文脉,守正创新,老一辈学者的师德师风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治学精神和育人思想。我校原校长陈征教授,“世界马克思经济学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坚定的信念,在研究上不畏艰难险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用理论研究实际、用实践深化理论,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潜心育人、严谨治学的风范,是新时代好教师的楷模,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也是我校优良校风的生动传承。
新时代是奋发、奋斗、奋进的时代,校训精神、优良校风是无形的巨大正能量,是学校的重要软实力,全体教师要主动践行校训校风精神,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有理想信念的“导行之师”、做道德高尚的“品行之师”、做有扎实知识的“学问之师”、做荣校爱生的“仁爱之师”,为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海外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黄彬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也要求高校必须全面把握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新坐标,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把师德内涵的守正与创新,统一于书写新时代政治素质过硬、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建设“奋进之笔”的实践过程。
一、守正是全面提升新时期高校师德内涵创新的根本
(一)守正就是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增强新时期师德内涵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用“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等显目的称谓表达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并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等师德建设标准和要求,将师德师风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坚持守正就是要引导广大教师旗帜鲜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树学、以德施教。
(二) 守正就是要遵循师德内涵发展的历史规律。纵观师德内涵的发展历史,不论从社会、教育本身及教师职业等角度出发,对师德的认识都显示出历史继承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师德内涵反映着不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代表着不同的社会价值导向。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师德内涵随着社会经济体制和教育发展而变化,呈现出多角度界定的特征。
(三)守正就是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滋养师德内涵。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为师德养成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提供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源泉。现代高校师德内涵应该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教师职业道德思想以及在继承中华民族古代师德精髓的基础上,融入当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理论基础应与国家、社会、学生对师德内涵的要求、现实一脉相承。
二、创新是新时期高校师德内涵建设保持活力的源泉
师德内涵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科学性和现实性。高校师德建设要积极回应时代的变迁、呼应时代的发展,紧随时代步伐,在体现时代性中做好新时期师德内涵的构建,在与时俱进中适应社会发展,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创新。
(一)新时期高校师德内涵创新,要在理论上切合时代要求,在内容上革故鼎新。将新思想融入教育各环节,学深悟透、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交锋和事实雄辩中领悟新思想的科学性和生命力,牢固树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平,通过教师的道德实践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进而夯实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基础。
(二)新时期高校师德内涵创新,要在方法上作有益探索,在形式上贴近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过程需要综合的、全面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切忌装样子、摆形式、走过场。如果只考虑立场正确、内容无误,就会缺少亲和力,不足以吸引人和说服人。因此,它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教育内容和对象,借助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灵活的方式方法,对教育形式进行创新。用正面的师德典型占领网络和新媒体阵地,讲好黄大年等师德楷模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教师乐教、爱生、正己;引导教师通过主动学习、积极体验与自觉反思,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和发展自我,以期达到情感共鸣、价值认同、思想认同。
(三)新时期高校师德内涵创新,需要在目标上端正导向,在评价体系上力求均衡。“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 。“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师职责今天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即从传道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从解惑者转向觉察问题的提出者,从授业者转变为思想交流的参与者。与传统师德观念中片面追求奉献与牺牲不同,新时期完善的师德考评机制应包括合理的考核目标、科学的考评标准,不仅能实现管理的预期目标,还可以激励教师遵守师德规范、提升师德修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将考评结果与奖惩激励有机结合,以激发教师提升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广大教师在思想上有所认同,行为上有所规范,实现“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的教育目标,全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 fjnu1907 -
校党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工作室出品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教师工作部(处)
编辑:王海 周烨 连漪
转载需私信后台 并注明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至邮箱:fjnu19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