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已过半,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你是踏遍祖国山河,任行于广袤天地之间,发现大千世界的斑斓缤纷?
还是立足于社会展开实践活动,践行青年人的担当与使命,展青春风采,悟成长之道?
想知道师大er是如何度过自己的假期的吗?
想知道鲍鱼壳与漆文化、海外生与中国文化、经济专业与集聚产业,会产生什么样的碰撞吗?
且看官微君从前方收集来的信息!
创新创业设计下乡,
青春奋进产业兴村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为建设新福建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美术学院利用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这一载体,将“创新创业设计下乡,青春奋进产业兴村——基于大漆工艺应用型创新研究”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机衔接,精心组建了一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队一行人于7月17日奔赴福建省莆田市南日岛开展了为期4天的社会实践。
产业资源调研,深入基地
漆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和审美,但是,因其复杂的工艺和传统样式单一,常常无法迎合年轻人市场。因此,本次南日岛社会实践队旨在结合自身的美术专业知识和创新的设计思维方式,将南日岛丰富的海洋文化和远海贝壳类资源优势与漆工艺创作结合,在为南日岛的村民们提供多元的兴村渠道的同时,也为团队开发新的漆器积累资源。
17日下午,实践队通过对南日镇多处地方进行走访考察,发现南日镇有大量被丢弃的鲍鱼壳,这为我们团队产品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和为制作富有设计感的产品提升了更大的空间。同时,在张栋斌副书记的介绍下,实践队队员们对当地的文化教育、地区特色、生态环境、人文底蕴和海洋文化等方面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19日,实践队等一行人前往东禹水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展考察。实践队深入该基地,了解鲍鱼养殖技术,向该企业宣传鲍鱼壳回收价值,以期达成合作。
▲参观鲍鱼基地
产品设计,巧夺天工
17日晚上,曦之漆器的成员们就近在万峰村村民委员会办公室,针对下午在当地收集到的大量鲍鱼壳及其他贝类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对其进行方案的初步设计。
产品演示,门庭若市
为了让村民们对这种新型的创收方式有更进一步的了解,18日至19日期间,实践队先后在万峰村村民委员会,鲍鱼博物馆等地进行产品演示。
▲村民有序地分批次欣赏展品
曦之漆器负责人李钰婷同学向村民们耐心地解说产品都是以贝类做胎,髤漆制作而成,希望村民们能够利用南日岛丰富的贝壳类资源‘变废为宝’,收集鲍鱼壳等贝类,对其进行粗加工,增加收入。
▲李钰婷同学向村民解说产品
19日下午,实践队抵达鲍鱼博物馆,向东禹水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老板与员工展示曦之漆器的产品,并向他们介绍产品的原材料以及加工过程,对于大漆文创产品在旅游业中的独特价值,并就双方在原材料的回收、加工、销售点合作进行洽谈。
此次展示现场,基于蚝壳、鲍鱼壳、淡菜壳等贝类上应用脱胎、金缮等多种大漆工艺所制作而成的、极具特色的大漆饰品,大漆静物等文创产品,引起了企业老板、员工和村民们极大的兴趣。
制作加工过程示范和加工指导
18日下午,由曦之漆器团队的李朝阳、牛震两位同学对原材料鲍鱼壳进行现场粗加工示范与教学。
“首先,准备一个鲍鱼壳,将其放在角磨机上进行打磨,将其凹凸不平的边缘打磨光滑。”在示范环节中,两位同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鲍鱼壳打磨过程和加工过程。
然后,实践队队员们利用已经粗加工过的蚝壳上运用脱胎和金缮的传统工艺进行修补,经过两到三个月的裱布、刮灰和打磨,最终制作成形。
在演示环节,李朝阳同学亲自指导村民志愿者进行打磨。
营销点考察,打造海洋文化
为了寻找销售点和了解南日岛当地的旅游情况,队员们对南日镇滩涂与九重山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考察的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在当地的旅游景点,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较少,多为小吃和土特产,这为实践队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并且队员们在海边组织捡拾贝壳,发现经过大自然的冲刷贝壳海螺已经是件艺术品了,而队员们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漆工艺,将为它们增加特殊的文化内涵。
南日岛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他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在此地可以打造一个富有区域特色的集设计、材料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海洋旅游文创产品产业链。
经过这么多天的考察和走访,实践队不仅对南日镇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通过现场的介绍和示范让村民们对实践队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有了基本的了解。
走进中国文化,
感知中国魅力
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加深对国情、社情和民情的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此次海外教育学院实践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学习,探寻红色文化精神,感受从古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魅力以及无数先辈的爱国之情。
感知中国——陶瓷
6月28日至30日,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实践队组织了来自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科摩罗、老挝、马里、塞拉利昂、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十个国家的18位外国留学生前往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参与“感知中国-魅力陶瓷”主题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
▲留学生学习拉胚
活动期间,同学们一同参观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陶艺工作室。近距离感受中国陶瓷的辉煌历史,了解了景德镇陶瓷制造的产业发展和历史沿革。同学们还前往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对陶瓷生产流程进行考察学习。
▲留学生学习泥条盘筑
这次活动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非常深刻难忘的体验,补缺了我们对陶瓷的知识,提高了我们的知识。从而让我们更加明白“活到老,学到老”这个熟语的含义。最有意思的是我们亲自体验从一块冷冰冰的泥巴,经过酿造者的心血与手巧,把它变成了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然后再次亲自提起笔来在它身上画出来自己心里所想的意境。
——来自越南的段玉石同学
感知中国——红色文化
7月1日建党节,实践队来到东山战斗纪念陵园。在领誓人的带领下,队员们再一次宣读了入团誓词并集体默哀一分钟。最后怀着对先烈的缅怀之情,队员们绕着纪念碑走过一圈。实践队还进入了东山战斗纪念馆,认真观看馆内陈列着的先烈遗物和战斗记录,感受战争年代先烈们不惧牺牲,坚定信念的红色精神。
▲战斗纪念碑前全体团员宣誓
7月2日,海院实践队来到了谷文昌纪念馆,走近了“四有书记”谷文昌的人生。队员们通过展馆里珍贵的历史照片、图片和谷文昌书记生前使用的实物和翔实的文字,详细了解到谷文昌书记在十四年间把一座荒岛变成了“宝”岛的历史事迹以及党的好儿女、人民的好书记谷文昌的真实形象。
▲参观纪念馆
海院实践队还来到了漳浦博物馆,在漳浦博物馆里,队员们倾听岁月历史的声音。从旧石器时代到清代末期,从斑驳石像到隽永茶道,闽南漳浦文化历史画卷浓缩成文字与实物缓缓展现在队员们眼前。
感知中国——剪纸
7月3日,海外教育学院实践队走进了李小燕剪纸艺术馆,找寻漳浦剪纸的美丽印记。剪纸技艺的课堂上,李小燕老师为队员们介绍了剪纸来源、剪纸花样、“漳浦四大神剪”等相关知识。同时,队员们还欣赏了一些漳浦剪纸手艺人的作品,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动手尝试简单的剪纸技艺。
▲留学生展示剪纸成果
感知中国——古琴
7月4日,海外教育学院实践队来到了漳州龙人古琴文化村,在这里体味来自传统古琴独特的文化魅力。古琴村里的老师先用介绍形式让队员们初步了解古琴文化。从春秋时代古琴的辉煌时代再到如今龙人古琴文化传承,从款式多样的古琴到精美细腻的滕派蝶画,中华传统艺术在古琴村里荟萃生辉。
随后,实践队队员们走进黄志禄老师的古琴体验课堂,有幸能够亲手抚摸着琴弦。
▲留学生学习古琴
随着行程的结束,2019暑期海外教育学院社会实践也拉上了帷幕,但是海院实践队缅怀先烈、寻访非遗的脚步不会停歇。青春红蓝行,海院实践队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