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科研人 | 朱鹤健:半生土地半生书
编者按
福建师范大学
是一个
可以让人静心做科研的地方
在长安山枝头的鸟鸣声中
在星雨湖畔的实验室灯光中
师大科研人的日夜
留下了平凡却动人的琐碎
师大的科研人
不约而同地选择了
用长期的探索表达对真理的热爱
用朴素的坚守阐述科学研究的价值
“师大科研人”系列
本期推出朱鹤健教授的科研故事
泥巴,这种看上去平凡得让人忽略的东西,在朱鹤健教授眼里,是蕴藏了老百姓福祉的研究对象。他一手执锹,一手执笔,尽心投进这些“泥疙瘩”里。开发土壤研学海,诲人不倦千里灯,与土壤结缘几十载,润物细无声。
追索国际前沿,落地本土实践
1943年,朱鹤健12岁,就读于省立福州初级中学。时值抗日战争,民不聊生。福州初级中学为了躲避战乱,被迫搬进了远离城市的沙县洋村村深山里。国家被侵的愤慨,学习道路的艰难,食不果腹的生活苦楚,让有强烈爱国之心的朱鹤健立下了为国而学的决心,他深深地感受到土地对于人民的重要性,便树立了自己守候土地的理想。
新中国成立后,朱鹤健成为国家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毕业后在大学里任教,从研究土壤资源入手,让“泥巴”成为造福人民的财富。
心系教研的几十年间,凭借对土壤的热爱和坚持,他把脚踏过的地方、手捧过的泥土变成了“黄金”。
他生长在福建,红土地养育了他,因此对红壤情有独钟。他求索国际前沿,引进新思维、新技术在本土实践的求新精神,要从他研究红壤的故事说起。
1973年,国家派朱鹤健到非洲考察,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穿梭于稀树草原、沼泽地和原始森林之间研究红壤。非洲以热带红壤最为典型,朱鹤健观察并掌握了这个土壤的性状及其生产特性。回国后,他将福建戴云山、武夷山两个大山带的红壤进行系统性研究与评比,发现其垂直分布规律,并在《土壤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这篇研究成果被国内同行广为引用,成为我国南方山地红壤垂直分布规律的一个样本,引起国外同行的关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邀请朱鹤健去讲学,该校的博士生克利斯听他讲述红壤研究成果后,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便通过申请国家批准来到福建。在朱鹤健的指导下,克利斯在闽西梅花山研究红壤开发利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也得以在美国出版。
可以说,研究红壤是朱鹤健学术人生的起点。
他在非洲工作期间,从英国学者提供的土壤图件与调查资料中接触到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制,这是土壤地理学崛起的新思维、新技术,当时国内知者甚少。他回国后,竭力普及与践行这个新的土壤分类制,一方面出版《世界土壤地理》介绍这个新的土壤分类制, 另一方面应用这个新分类制研究福建土壤,并从中发现了变性土。这个研究成果在《土壤学报》《Pedosphere》等中、英刊物系列发表,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瞩目,广为引用,被国际土壤学会收入资料库。日本土壤学家久马一刚在《Pedosphere》期刊撰文提到“首次了解来自中国的变性土信息”。朱鹤健还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土壤系统分类国家基金项目研究,该项目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从朱鹤健的一些著作中看出他从土壤地理学跨越到土壤学与地理学交叉,再跨越到地理学的足迹。他追求的不仅是理论的创新,更关心的是服务社会的实果。
1985年出版的《世界土壤地理》,全面介绍了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制及其在世界各地的应用,被同行广为应用并高度赞扬,成为我国介绍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先行者;1992年出版的《土壤地理学》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本书第二版列入“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第三版获得全国优秀地理图书奖;1997年出版的《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Land Utilization》英文书展示了中国土地的利用方式,被发展中国家的学者视为一本好教材,并盛赞了中国土地利用方式的适用性;1999年出版的《福建省山区草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研究》中、英两个版本,论述种草应成为一种产业,并预测农业发展的未来;2006年出版的《土壤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指出交叉是创新的源泉,展示他推动两学科交叉前沿性应用理论和技术体系的成果;2009年出版的《农业资源系统耦合模拟与应用》,创建中国南方农业资源系统耦合新技术体系,提出农业系统耦合应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2013年出版的《长汀水土保持研究》,创建水土保持的地理学研究范式,在水土保持的理论和技术上均有穾破;2018年出版的《地理学思维与实践》构建现代地理学思维脉络体系,把地理学分散的知识点系统整理成体系,并提出服务社会是地理学存在与发展的生命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跨越是在人生高龄阶段中进行的,这更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他的勤奋、艰辛和毅力。
耕耘忙作乐,只为桃李芳
朱鹤健教授自1953年进入教坛,69年坚持教学生涯,三尺讲台未变,曾经浓密的黑发已换成满头银霜,而他讲课精力却不减当年。
朱鹤健讲课生动有趣,深得学生欢迎。听过他讲课的学生都说:“朱老师的课讲得特别好,道理说得深,表达好接受。有些道理说得津津有味,耐人思索;有些道理说得生动有趣,启发人生。”在他给地理学院师生做“地理人生”的学术报告照片中,我们通过听众表情,可以感受到他富有感染力的讲课艺术。朱鹤健把这种功力归功于 “把课堂作为育人的主平台” “掏心付出是教师最美的修炼”的信念。他91岁高龄仍专注于教学,致力传道授业解惑,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教师的成就感来自“成就学生的同时又成长自己”。他以已之身作岸边的风雨灯塔,为一批批求知探索的“新地理人”指引方向。朱鹤健说,“我长期在野外调查与农村实践,锻炼出较好的体力与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这是我今天虽然高龄,仍有精力讲课和写书的原因。”
在学生心中,朱鹤健是位宽厚仁爱的长者。他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前景,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朱鹤健对学生的生活关心细致到吃穿用等具体细节上,有位学生这样说:“逢年过节,不是我们先给老师送礼物,倒是他送东西给我们。朱老师自己生活却很朴素,主张东西够用就行。为了和学生们更好地沟通交流,朱老每逢节日都会给学生们发电子邮件,一个也不落下。春节前夕,学生们还收到朱老师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写着新一年的计划:‘加强锻炼,继续服务’。”这些细节,对学生们来说,都是“润物于无声”的感动和示范。
朱鹤健给同学们作讲座。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摄
教书育人,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在朱鹤健眼里,是初心使命的自然呈现。他在《土壤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著作的自序中说:“我曾有过这样的心情表述:奋蹄催鞭急,育人盼腾骧,耕耘忙作乐,只为桃李芳。每见一批批学生毕业,就像农夫喜见丰收一样,策励我再作耕耘。如今步入老年,依然眷恋讲坛,醉心教学,有人不甚理解,诚是犹记擎桅杆,后生好远航。这都出于爱学生、爱教育之心怀。”这也彰显了他掏心付出的情怀。
微入宏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朱鹤健是师者,却并不把身份局限在教师上,他把促进农民富裕当成自己学术团队研究的主题,面向社会,走进农村,去解决现实问题,坚持把教学、科研紧紧与振兴农村相联系。
他以地理学特色思维对福建资源与环境作了重新评估,获得摆脱传统观念的崭新成果。例如,为解决福建“人多地少”的矛盾,团队在1996年调查分析全省土地潜力,结果表明闽南粮食增产潜力是闽西北地区的 1.86倍,前者的宜园荒地是后者的3倍。在此基础上,朱鹤健提出“挖掘闽东南地区生产潜力,建设闽东南特色农业带” 的建议,被福建省相关管理部门所采纳。
他指导团队将研究成果绘成各式图件,提供给农业管理部门开展分区分类指导生产,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例如,为发展福建冬季生产,在分析全省水、热资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全省气候因素中的薄弱环节──低温寒害,从而绘制出全省冬季气候资源聚类空间分布图,并倡议“绿化农田全覆盖”,以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为提高土壤质量,分析全省土壤质量的动态变化,他绘制全省土壤养分与污染的综合区划图,提供给相关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管理土壤;他还绘制农业合理布局,编制全省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空间分布图,建议“建立有序的农业生态空间格局”;为开发山区,他编制全省山区地域区划图、山区草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地域分布图等, 为农业管理部门发展山区经济提供科学依据……这些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门化和产业化, 饱含着他浓浓的爱国之情和乡土情怀。
在马平镇和长汀县村民的眼里,朱鹤健是他们农业技术的“指导者”,更是走向美好生活的“引路人”。他在这两个县建立了两个博士工作站,根据区域特色和博士生特长,以地理学视角, 通过多学科、多因素和多方法交叉观察问题,从学科界面与社会需求两个角度寻求创新空间。他确定了农业资源系统耦合和长汀水土保持创新性变革两项主题,让博士生接力研究,集成研究成果,不仅满足博士生毕业的学术要求,又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2000年,朱鹤健指导漳浦县马坪镇制订农业发展规划,根据农业系统耦合的原理,改变了原有简单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践行农业资源系统耦合新技术体系。四年践行期中,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从8.8%提高到16%,提高近1倍。通过一系列微观研究,他概括出三个创新性的学术见解: 一是农业资源耦合也是一种生产力, 将区域内各种农业资源通过不同角度耦合, 可以收到少投资多产出的效益;二是把农业系统耦合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 耦合技术如同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一样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作用; 三是在农田的总效益中,生态效益占过半,要重视农田生态生产力, 探索“生态补偿”的路子。这些创见不仅助力了当地农业生产发展,村民因此增产增收,四位博士生也在研究中获益,顺利毕业。
2000年,长汀县治理水土流失被列入福建省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朱鹤健响应号召,在长汀建立博士生工作站,四代人薪火相传, “扎寨”与长汀人民携手,共同参与新一轮水土保持实践。应用地理学特色思维和研究范式,跳出历史上局限于治山、治水纯技术治理陷阱,至今已有22年。在这个过程中,朱鹤健设计长汀水土保持地理学研究范式,以地理学独特视角,从时间、空间、序度、变化四大地理学研究要素出发,开展多因子、多角度、多方法综合研究,揭示水土流失深层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水土保持在理念、策略和技术上转变的创新性意见。这“三个转变”意见在2012年水利部召开的 “总结推广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座谈会”上交流时,反应热烈。
2021年,朱鹤健在“长汀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发言,以地理学的独特思维,总结22年的实践经验。基于地理学人地关系观,提出水土保持与为民解困联动,变“要我治理”为“我要治理”;基于地理学空间观,创建生态有序布局,扫除治理盲点,变无序治理为有序布局;基于地理学系统观,实施区域整体开发策略,突破“孤身”治理藩篱,变点式“孤身”治理为区域整体开发。这“三变”开辟了一条水土保持的新路子,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新鲜经验。
朱鹤健教授科研实践。朱鹤健供图
朱鹤健服务社会的另一方式是向政府献计献策。他于1996年提出 “福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跨世纪走向”的书面意见,随后参与编写“福建省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1999年提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建议,获福建省科技工作者优秀科技奖;2001年提出开展数字资源建设的建议,获“十五”规划发展献计献策奖;2004年受聘福建省政府顾问,拟定福建数字农业实施意见,在漳州市建点示范,推动数字农业发展;2011年提出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突破口的建议,获“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他的宏观决策建立在微观研究成果基础上,言之有理有据,易被采纳,他把这个思路称之“微入宏出”,并以此告诫学生,不要只满足于微观研究发表论文,还要提炼宏观决策服务社会,否则会断了地理学的生命线,这恰好表达了他服务社会的赤子之心。
不负盛世,奋斗其时
朱鹤健今年91岁,党龄已达67年。
他充满感情地说:“人生过得好,奉献是个宝”。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成长归功于党的教育。这位耄耋学者,用他的箴言和行动拥护党的领导,积极为党培养接班人。他对学生们提出要响应新时代的召唤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立志成才,作为地理人,挑起宣传、实践现代地理学魅力的责任,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2018年出版的《地理学思维与实践》在学术界和社会反响很好、评价很高。该书从酝酿到出版经历了16个年头,出版那时他已经87岁高龄。有人好奇,“这么高龄为什么还有兴趣出书?”“这么高龄为什么还有能力出书?”。
朱鹤健回答,之所以还有兴趣出书,一方面在于“地理学的魅力激起了我的责任感”,他在“地理学落‘地’才有声” 一文中提到,“地理学在囯民经济建设战场上可以大显身手,为地方、区域、国家和全球等不同尺度问题的预测、规划、决策和优化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则在于他对党的感恩之心。他曾说:“我经常提醒自己:身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应奋斗其时”。他认为,“人有了信念,就会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调动一切情感,挖掘一切潜能,产生主动的、积极的、支撑自己不断前进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这个信念,正是朱鹤健教书、写书的精神支柱。
至于为什么还有能力出书,朱鹤健则归功于“三不精神”——认定目标不动摇、遇到困难不放弃、简单重复不厌烦。“坚持给我耐力,岁月留痕给我实力,常动脑筋给我智力”这是朱鹤健高龄还能出书的答案。
-推荐阅读-
潘玉腾教授在“3820”战略工程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讨会上作主旨发言
- fjnu1907 -
校党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工作室出品
整理自朱鹤健自述以及相关报道
文字:段钰婷
编辑: 林玲瑜
转载需私信后台 并注明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至邮箱:fjnu19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