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屠呦呦获得诺奖后的各种神评论,网友太有才了!

2015-10-06 化学加


2015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外国科学家,表彰他们在发现青蒿素及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获诺奖的科学家。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她将获得奖金的一半。

屠呦呦,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30年12月30日生,浙江宁波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药学院),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

昨天17:30分前一整天,关于诺奖的话题,关于屠呦呦的素材,也是因为国庆放长假,国内媒体极少有过关注报道,就在昨天17:30后到化学加今天发文,国内各种媒体80%以上齐刷刷的都在深挖有关屠呦呦的题材,下面小编接着就这一事件发生后,网友们的一些神评论作一摘选分享(针对昨天的诺奖颁布活动,化学加有针对性的在昨天中午发了一篇相关的《趣说诺贝尔化学奖》;另外,化学加早在去年的12月4日,也曾特别关注过屠呦呦这一非凡成就,转载了《时代周报》上的一篇《“青蒿素之母”屠呦呦》内容,化学加用的题目是《青蒿素的发现与发明》,并辅以配图):

一、获奖者本人及官方评论

屠呦呦(获奖感言):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李克强(在贺信中说):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包括医学研究人员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取得许多高水平成果。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希望广大科研人员认真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瞄准科技前沿,奋力攻克难题,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贺辞中表示):

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

二、网友另类视角评论

迷人的我:

完了,高考热点出现,我得分析该怎么答题了。

北大某校友:

屠奶奶获奖最不爽的大学是清华么?大清刚刚或明或暗地炒作了两项诺贝尔奖级生物学成果,结果被隔壁抄底了!屠奶奶正宗考入北大,毕业于从北大分出来的北医。

北京袁超:

从弗洛伊德到村上春树,值得肯定的人太多,没得不代表失败。颁给谁有时要考虑其它因素,比如评奖的影响力。近年中国经济在世界举足轻重,从莫言到屠呦呦是一种必然。一个人的成就不应以奖而定,更不应纠结为啥没评上院士。她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其实在青蒿素救了第一个人时。此刻,鼓掌即可,不需发挥。

居日华人司马骏一:

中医是否走进了一条one way ticket的不归路?历史长河的宝贵的中医经验之学,为提取·分离•纯化到有效成分(青蒿素)提高了一把"金钥匙",现代医学是现代科学的分支,科学的本质就是逻辑,中医的核心是辨证疗法(讲阴阳,虚实),这个奖实际上把中医推向了逻辑(什么药效成分,药理,结构,可控性,重复性,都是逻辑的科学),中医的未来是一条走向逻辑的単程路。感谢我们的老祖宗在悠久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经验之学,同时感谢西方逻辑带给这个历史文明古国新的生机,是逻辑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中医的未来是逻辑!

且插梅花醉洛阳:

打何祚麻和方舟子的脸,大快人心,哈哈,哈哈。

北大教授阿亿:

屠呦呦学西药出身,工作方式也是西药式,唯一跟中药有关系的,仅是她的单位是中药研究所。而且,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中发现、提纯、实验、晶体结构测定、衍生物合成,全是西药流程,她怎么成了中医药学家?

路人贾:

名字典出“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如此,从命名日起,这一生就与蒿紧紧联系了,人家的父母也是有眼光啊。

书蠹周正旺: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苹,蒿,芩都是蒿类,屠呦呦这名字真是充满玄机,中国文化惹人遐想。也许诗经中还蕴含着许多未解之谜呢!

圆智江苏:

是国庆节最好礼物,科学揭示了中草药中有强大的信息场,剂量少了也可能遏制假药的泛滥。

赵鹏飞 :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喜悦尚未充分绽放,旨在孤立中国的TPP又达成了协议。亦喜亦患恍然若失的感觉想必就是如此。成长路上,暴风骤雨和晴空万里总是不期而遇。没有经历过悲喜交加接踵而来的心脏,永不会强大。

熊猫飞天响:

中国“三无”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看到这则新闻很开心,不是因为中国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而是有人仍用心去研究医学,帮助人类解决问题。

刘雨奇:

迄今为止获诺奖是中国国籍已经有五人了,屠呦呦没评选上院士真不算啥。除了莫言其他几位都呵呵了,还是做科学研究更安全,最多不就院士圈不带着玩,自己玩罢了。

恰便似:

前几天上课提到女科学家富兰克林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过程中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听到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消息。伟大的女性,佩服。

三、相对中立的评论

中青在线:

仅仅一夜,中国与世界都记住了“屠呦呦”这个名字,但是今晚之前,屠呦呦没有得到任何国内的重要认可,没有大奖、没有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荣誉称号。在她并未被业界看好的情况下,曾有一个人力荐过屠呦呦获诺奖,你知道这位慧眼识珠的伯乐究竟是谁吗?他就是饶毅,饶毅在科学界知名度很高。

肖文华:

中国科学家首次获诺奖承认,这无疑给国人树起了一座灯塔,能鼓舞一批真正热爱科学,脚踏实地的探索者;同时,这事件,也像是一把利剑,重重的刺向了当下的科研、学术体制!

1898咖啡杨勇: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被刷屏,带来很多刺激和反思,很多变革都是外界带来的,这是为什么要开放而不是封闭的原因,指望一个体系自己主动变革是不太可能的,越意外越刺激。

智大城:

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而屠呦呦获诺奖的启示,就是必须通过科研体制、环境的改善,去激励更多科技人才通力协作、潜心研究、扎实做事。

刘宏亮:

"三无”科学家获得诺奖,中国的科研和学术体制需要认真反思;但无论如何,这是中国人的骄傲,祝贺!浮名如过眼云烟,丰碑永远铭刻历史!

尹璋琦THU:

中科院院士的评价体系与标准与诺贝尔奖是完全不同的。院士要求德才兼备,德高望重,能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诺贝尔奖只看你的研究成果重要性,原创性,对人类的福祉有多大贡献。所以,屠呦呦老奶奶评不上院士也正常,甚至以后中国再拿诺贝尔奖的仍旧不是院士的概率也很大。

四、正面肯定评论

旅行中拒绝旅行 :

昨晚央视在报道中国首位自然科学诺贝尔得主时,与屠呦呦为人一样,低调,简略。但我们还是要在这节日,与屠呦呦分享内心喜悦,感谢她给中国带来荣誉,更感谢她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原创性如何在个人思考、努力中才能产生,一个尊重个人创造力、思考力、职业责任感的国家是我们和全世界都向往的。

北京大学钮文异教授(在自己的朋友圈内分享):

屠呦呦获诺奖打破了几个中国纪录: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诺奖的科学家、女科学家、土生土长未出国不会英语的科学家、未获院士的科学家、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科学家、中医科学家”。“她获奖的最大意义在于让我们认识到,只要坚持自己的科研信念,认真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去关注世间的纷杂和名利的得失,我们也能取得令人自豪的成果。特别是对于年轻人,不要以为我们不如别人,国内的团队同样能取得一流的科学成就,她确实树立了好榜样。

越境者微观之道:

屠呦呦她们那一代科学家,最难能可贵的是她们的专注精神,是将个人所从事专业的价值和社会公共价值真诚联系起来并以此为驱动的觉悟。

稻香湖马夫 :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酌大斗、更为寿。青鬓常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素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赞屠呦呦。

低飞的燕子:

热烈祝贺女科学家获奖!为国争光,谢谢您,屠呦呦女士!为女性争气,女性的荣耀!谢谢您!

亦醉亦醒No1:

继中国大陆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屠呦呦又得到生物医学奖。我相信,中国之于诺奖才刚则开始。因为,中国人有聪明才智的基础,有刻苦勤劳的传统,又处于一个国家勃兴的好时代。诺奖主要是科学奖,但也并非全由科学,随着中国梦的实现,国人的科学梦将更多地化为现实!向为国争光的屠呦呦致敬!

涛涛的爷爷:

祝贺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上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因当时的科研体制及文革动乱等因素错失获奖机会。如今中国强大了,不仅是经济大国,军事强国,在科学技术上也要赶超发达国家。相信本世纪将是中国人摘取诺贝尔奖的暴发期。

天妒秦殇:

每年的诺贝尔奖是关注的焦点,但医学奖是重中之重,用于挽救人类的生命做出杰出贡献而努力的人们,对于生命的尊重以及一往无前的勇气,屠呦呦女士获奖,经过了辛苦的艰辛后获成功,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份荣誉是您应得的!

五、直言体制或针对他人观点的争论

人民网:

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

海归袁昊博士:

青蒿素是从传统草药用天然有机化学方法分离有效成分、用现代西医学分析病理药理、用有机合成化学修饰改进药物构效关系,完完全全的现代新药的研发思路,和中医有一毛钱的关系?中医粉们歇歇吧。

E时代的故事:

在中国,像屠呦呦类似的情况何止是科学家!作家、哲学家、艺术家哪个领域不是如此?屠呦呦、袁隆平的遭遇给了那些庙堂之上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益西强杰 :

为模范践行"三严三实"的屠呦呦点赞,国人又开始欢呼躁动了,家乡领导等都开始祝贺获奖,保护故居了,让一幕幕闹剧重演!尊重人才,重视科技应该是平时,不是获奖后,呜呼,悲哀!如此短期行为评价体系如何培养耐得住寂寞,担得了重任的人才!

阿振微博 :

如何看待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东西方视角显然差异太大。 “三无”人士屠呦呦获诺奖背后,可猜想她在学界是一个什么样的学者,争论之余应多些实实在在的反思。该诺奖也并非对传统医学的肯定,国人不应错误解读。

王旭明 :

从屠呦呦获诺奖公众舆论中,看出理性思维建设在中国还有很长路要走。污言秽语的不值一说了,那是智慧的垃圾。除此外,比如片面爱国思维,把诺奖说成资本主义武器;再比如溺爱母校思维,把母校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容不得别人有一点批评,还有假大空评论等等。对大事喜事冷静、理性对待,是素质。

年轻的心65 :

天才的屠呦呦,伟大的老太太!84岁高龄终于获到了应有的认可与肯定:诺贝尔奖。喜悦中有忧思,欢庆时须追问:一辈子的艰辛,几十年的心血,为何总得不到中国所谓最聪明一族的推崇与尊敬?十多亿的同胞只是从外国人的嘴里才知道中国有如此智慧的大脑,不是悲剧,亦是悲情,更是教训:聪明绝不等于智慧。




声明:以上评论摘选自公开网络及半公开微信圈,由化学加编辑整理,未经作者审阅授权,目的仅是供大家分享,从多个视角理性看待这次诺奖事件。如涉及版权或者异议,请及时与化学加客服取得联系13503080768,我们将妥善处理或删除。转载须注明出处。


底部阅读原文可访问 化学+手机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