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弱凭什么不能报考化学专业?
大家在报考志愿的时候会发现,一些专业会限制色弱和色盲报考。但色弱和色盲凭什么不能报考化学专业呢?
跳转阅读→15个动图告诉你:学化学的惊险与刺激
色弱或色盲不能报考化学专业与医学专业是一个常识。
长久以来,大家都认为化学要做实验,实验中有很多反应是要依靠颜色的变化来决定。比如酸碱反应就要靠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这对于色盲来说存在着很大的障碍,也是化学专业不招色盲与色弱的人的根本理由。
而医学专业的理由更充分了。医生很多是要动刀子的,要经常见血的,而色弱的人主要是红绿色盲,这些人连血的颜色都分不清楚,那还了得,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所以医学专业是坚决不招色盲的人。
色盲症,又叫道尔顿症,道尔顿是一个化学家,算得上化学的祖师爷之一。一个色盲开创并发展了化学专业,而化学专业毫不手软的对色盲说不,颇有反讽意味。
色盲症的发现
约翰·道尔顿
约翰·道尔顿(1766—1844)是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1808年他发表了《道尔顿原子学》,从而被誉为原子理论的创建人。至今生物学领域描述一些蛋白质的分子量还用道尔顿。比如某DNA片段有15k道尔顿。
两百多年前,道尔顿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成为了最早的一份色盲研究材料。
道尔顿发现色盲的经过有很多说法,流传最广的是道尔顿买袜子的故事。
那一天是圣诞节。年轻的道尔顿到街上去买了一双长筒袜,作为节日礼品,亲手送给母亲。母亲收到这份礼品非常高兴。她打开礼品盒一看,“啊,原来是一双长筒袜。”她感到颜色实在太鲜艳了,与自己的年龄和身份不太相称。
她笑着问道:“约翰,你的礼物真让人高兴,但是你怎么看上了这么鲜艳的颜色呢?”这使道尔顿感到有些奇怪。他不以为然地说:“难道深蓝的颜色还不稳重吗?妈妈。” “什么?约翰。它和樱桃一样红呀!” “不对,妈妈。是我亲手挑的,是蓝色。” “是红色,约翰。你的眼光不坏。”母亲重复回答。
道尔顿找来了弟弟。弟弟也说是蓝色的。而且,他俩对颜色的感受完全一样。 可是,他的朋友们和他俩的识别力却不同。朋友们开玩笑说:“照你所说,你将永远也看不到女性美丽动人的面容。你会把她们面颊上那羞涩的红晕,看成一片浅蓝。”
这个故事经小编听过不同的版本,主要区别是对颜色的说法上,有人说道尔顿看到的是深棕色,有的说是深绿色。道尔顿的弟弟有一些描述成色盲,有一些就相反。
故事虽然有不同的说法,但道尔顿对色盲的研究的的确确存在,他在1798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色盲的论文——《关于颜色视觉的特殊例子》。在论文中,他给出了对色盲这一视觉缺陷的最早描写, 总结了从他自身和很多身上观察到的色盲症的特症,如他自己除了蓝绿方面的颜色,只能再看到黄色。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色盲病,而道尔顿既是色盲病的第一个发现者,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病人。
道尔顿希望在他死后对他的眼睛进行检验,以找出他色盲的原因。道尔顿去世后,对其进行尸检发现眼睛是正常的,但是1990年对其保存在皇家学会的一只眼睛进行DNA检测,发现他缺少对绿色敏感的色素。
色盲与色弱的原因
道尔顿存在异常的色彩识别能力。
下面为道尔顿看到的颜色
经过后人的不断研究,发现色觉异常的现象有很多种表现形式。
色盲类型,有全色视觉异常、双色视觉异常、单色视觉异常,根据程度的不同被称为色盲或者色弱。
色盲色弱是一种遗传疾病,是一种缺陷,“盲”和“弱”都可以体现出其性质。
之所以呈现出色盲与色弱,人的视觉细胞的组成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人的视网膜里存在两种视觉细胞:锥细胞和杆细胞。锥细胞有600万个,主要集中在视网膜中心。杆细胞有1.2亿个,分布在视网膜的外围。
就是这两种视觉细胞联袂工作,才让人能看到色彩与亮度。
浦肯野(1787—1869)是捷克生理学家。1825年,他观察到浦肯野现象。在凌晨的曙光中蓝色物体看起来要比红色物体亮一些,但是随着晨光的到来,它们又逐渐变暗。
视觉神经科学家奥利弗·萨克斯通过测试制作的图像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两种视觉细胞对光谱的感光度有很大的差别:杆细胞的最大感光度大约在500纳米的蓝绿光区域(靠近蓝光);而锥细胞的最大感光度在560纳米的黄绿光(靠近红光)。因此,当我们从成像不佳的弱光转为成像清晰的强光时,人眼的感光度会移向红光区域,所以原来比较暗的红色也变得与蓝色一样亮了。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动物进化过程中眼睛里感受颜色的视锥细胞从1种增加到了4种。
每种视锥细胞都拥有不同的视蛋白,可以感受不同频率的光线,从而形成彩色视觉。
黄色的便是视锥细胞
而后,哺乳动物在原本视锥细胞的基础上突变出了一种全新的视杆细胞。视杆细胞对识别颜色没有任何贡献,但是却能感受微弱的光线。
这一变化让哺乳动物更加适应夜行的生存方式,视杆细胞在数量上也迅速超过了视锥细胞。大部分哺乳动物后来还丢掉了两种视蛋白,只剩下了两种视锥细胞,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就是色盲。
人类的眼睛拥有1.2亿个视杆细胞,600~700万个视锥细胞
至今,大部分的哺乳动物几乎全是红绿不分的色盲。
而人类则不同,人类的锥细胞则是三色的,拥有了全新的红色视蛋白。
人类三种视锥细胞的峰值
由于红色视蛋白与绿色视蛋白的暧昧关系,两者最敏感的波长只相差30纳米。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约有200纳米,实际上人类的三色视觉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整个人类依就是一个色盲。
人类与皮皮虾的色觉对比
色盲被忽略的超能力
从进化论优胜劣汰的角度考虑,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色盲与色弱应该被淘汰,可色觉障碍人群的数量稳定的占全人类的7%-10%。色盲是一种隐性遗传疾病,发病率大于5%,那就表明这种性状具有一定的遗传优势。
在武侠小说中,我们经常碰到替代效应。比如金庸小说中的瞎子,他们的听力总是能弥补视觉的丢失。如江南七怪中的老大柯瞎子;还有金毛狮王谢逊。
对于独眼龙来说,一只眼睛会自动的适应立体感。比如正常人闭起眼睛是不能点燃蜡烛的。但是一只眼睛完全失明的人,却可以轻而易举的点燃蜡烛。
这种替代效应,对于色盲与色弱也存在。
根据1992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的观点,色盲或色弱患者在黄棕色区间的色彩敏感度要高于一般人。具体表现为在自然环境中可以更快地识破猎物的保护色伪装。
找找图中的伪装的狙击手
除此之外,一些色盲患者还拥有极强的夜视能力。他们就如同猫一样,猫对于人类来说就是色盲。但是晚上能看得清楚。传闻说一战时,英军在夜晚派出的侦查员有很多都是色弱或者色盲的士兵。
色盲与正常人对光的敏感度不同
化学没有理由禁止色弱
色弱与色盲成为了弱势群体,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歧视与偏见,首当其冲的便是机动车驾驶问题。
其实机动车驾驶的问题,完全不要限制色盲(除了完全的性的黑白色盲)。理由很简单,色盲不是瞎子,他能辨别出光亮。只需要在交通指示灯用统一的标识即可。
指示灯无非是三种颜色的信号灯,放置的位置无非是横放与竖放。
横放的交通指示灯
三种灯的位置只要确定放法,色盲和色弱是能分辨出位置的。
而在化学与医学领域现在也完全没有必要限制色弱人群的报考。因为已经有款黑科技让色盲症的人能看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EnChroma是一家美国加州的公司,他们生产一种价格大约五百美元的眼镜。EnChroma声称这种眼镜可以让80%的色盲患者看到更多的颜色。
我们来看看一些色盲症的人戴上这款黑科技的眼镜,是如何来评价这个世界的吧。
女儿教爸爸认粉色。
欣赏同一颗树上两朵花颜色的细微差别。
没有什么比置身于彩色的鲜花中更令人高兴了。
激动的少年
-“Oh my god, oh my god.”(“我的上帝啊上帝啊”)
-"I've to GO TO ART MUSEUM!"(“我得去艺术博物馆!”)
对于色盲患者来说,这眼镜让他们知道现实是多么的美好了,多么的五彩斑斓!
笔者却有点羡慕,我周围那么花团锦簇的样子并不多见。此外,本来具有超能力的色盲戴上那眼镜,岂不是更厉害了?为了不输给他们,我们似乎要戴夜视镜了!
[1]、SME:色盲曾是超能力?
[2]、http://enchroma.com/
[3]、http://video.tudou.com/v/XMTc4NzQ4MzE2MA==.html
延伸阅读,直接点中标题可查看:
重磅!2017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 化学、化工、材料、药学
不一样的文身,把化学文在身上:多巴胺、尼古丁、咖啡因、阿司匹林……
更多精彩阅读,点标题下方化学加关注后,点底部“进入公众号”,用手机左下角小键盘输入:
回复 a001:餐桌化学Ⅰ 回复 a002:餐桌化学Ⅱ
回复 b001:日用品化学 回复 c001:漫画化学
回复 d001:化学趣史 回复 e001:影视与化学
回复 f001:视频动画 回复 g001:趣味实验
回复 h001:军事化学 回复 i001:缤纷化学Ⅰ
回复 i002:缤纷化学Ⅱ 回复 j001:化学趣闻Ⅰ
回复 j002:化学趣闻Ⅱ 回复 j003:化学趣闻Ⅲ
回复 k001:趣味化学课 回复 L001:长见识Ⅰ
回复 L002:长见识Ⅱ 回复 L003:长见识Ⅲ
回复 L004:长见识Ⅳ 回复 L005:长见识Ⅴ
回复 L006:长见识Ⅵ 回复 m001:创意化学Ⅰ
回复 m002:创意化学Ⅱ 回复 n001:元素周期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化学加网
投稿、合作请添加微信:huaxuejia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