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自杀,博士生是怎么走上绝路的?
化学加,为行业品牌企业加油!
请点击上方了解,如何注册入驻请见本篇末
导读
自1978年招收第一批博士生以来,我国的博士生培养规模突飞猛进,现在在校博士生已达30多万,数量上已与美国相当,但美国发展了140多年才到如此规模。大规模的博士培养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大量的廉价研究型劳动力,保障了经济发展需求,但过快的增长也带来了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博士生自杀的报道频频占据新闻头条,让大家唏嘘不已的同时也在疑惑,到底是什么样的压力和困阻让那么多年轻的博士生不惜放弃生命?本文尝试从博士生的科研压力、师生关系、经济压力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来深入剖析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
2018年10月10日傍晚6点,浙大博士生侯京京离开学校后失联,监控发现其在进入钱塘江四桥下层的观景平台后,没有再出现,最终证实为跳江轻生。
2018年5月1日,身处美国的纽约大学医学院在读华裔女博士安德莉亚·刘在学校的宿舍内自缢身亡,结束了自己 26 岁的生命。
2018年3月26日,武汉理工研究生陶崇园”长期遭受导师压迫,被迫叫导师爸爸、给导师买饭打扫卫生、被导师阻止出国读博深造”,在亲生母亲面前跳楼自杀。
2017年12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的在读博士生杨宝德被人发现溺亡在西安灞河中。其女友认为自杀与他的博士生导师周某有很大的关系。
2017年6月10日晚,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宿舍区发生一起博士生坠楼事件。据了解,坠楼学生为航天学院的博士生,读博已经8到9年。……
著名期刊《Nature》调查统计结果显示[1,2]:研究生患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群高六倍,41% 的研究生具有中度至重度的焦虑,而此前调查显示在普通人群中这一比例为 6%;39% 的研究生具有中度至重度抑郁, 而同一量表调查在普通人群的比例为 6%。
其中,博士生压力大、频频自杀问题越来越突出,那博士生压力到底大在哪儿,又是怎么一步步走上“自杀”的绝路的呢?
1、科研压力 & 论文压力
1.1 博士生要创造出新知识
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成立,其哲学院取代了以往神学院在大学中的地位,在大学发展的历史上首次产生了由哲学院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并赋予了哲学博士深层次的教育内涵,即推崇学术自由、创造新知识。哲学博士的设立标志着现代博士生教育的开端,博士则被定义为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具备创造新知识能力的人。
一直以来,对博士生公认的一点的要求就是创造知识,正如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总结——博士生需要具备很多素质,包括逻辑推理、言语表达、沟通协作等,但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3] 。独创的难度无需多言。批判性思维是什么?就是当听到一个新的观点以后,普通思维往往会觉得讲的很有道理,批判性思维的第一反应是讲的有哪些不对的。合格的博士生要从逻辑结构上判断前人 的研究是否合理,有什么漏洞。
有人用几幅圆来表示博士生的工作处于知识的什么阶段[4,5]:
假设我们用一个大圆来代表人类的知识。小学毕业的时候,你知道了其中的一点知识;高中毕业时,你知道的更多了一些;当获得了学士学位,你有了一项专业知识;硕士毕业时,专业知识更加深化。
通过阅读最新的研究论文,可以使让你触到人类知识最先进最边缘的部分。当你处在最先进最边缘的部分时,你会专注于一点。
你在这点上努力钻研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你在这点上终于取得了领域内前所未有的突破。正因为这点突破,你获得了博士学位。从此,人们也对那个领域的认知发生了改变。
要理解博士生的科研压力,还需要了解我国目前的科研机制。在我国,科学研究基本是由国家驱动的,也就是由国家出钱,各个科研单位的课题组响应需求申请资金。如果通过评审,课题组将获得科研资助。其中,申请书是能否拿到资助的关键。为了能让自己的申请书脱颖而出,申请者会立下很多诱人的、甚至是超过现有水平的研究目标。申请通过以后,大家拿到钱以后的工作就是把之前立的flag挨个实现。而博士生的主业,就是解决掉课题申请书里承诺解决的难题,实现flag。
要解决那些科学难题需要极其专业的知识和极高的科研能力,要用大量的时间读文献,查资料,甚至是重复之前的工作。科学论文里有大量的专有名词,学术术语等等,对于新手来说,花上一两个星期来读懂消化一篇十来页的文章很是正常。如果碰上复杂的公式的话,可能要一个月来研究清楚也是正常不过的。
“刚上博士那会,读不懂文献,每天晚上都要看文献到1点才舍得时间睡觉。看一上午资料,键盘上会掉很多头发。” ——某博士
写申请书时为了更容易拿到课题经费,往往会设立很多的flag,而且这些研究目标往往是领域内没有人做过的,只是申请时根据已有知识推断认为可以实现的目标。如果课题顺利进展,那么大家都高兴。如果课题进展遇到了阻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发现事实跟预想的有一定差距,遭遇难产,那么就难办了。老师们自然是希望实现原来设立的研究目标(毕竟牛都吹出去了),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会给博士生施加压力。
“平时,导师规定了每天几点来、几点走,周末必须加班,违反就可能毕业延期,或者克扣补贴。我们实验室有指纹机,各个角落都装有摄像头来监控。因为要保持随叫随到。我平时住在学校寝室里,周末出门约会的话我都是背着笔记本去的,以防导师临时布置些什么事情。” ——某博士
1.2 论文是个硬指标
一个没有文章的博士,
就像没有子嗣的妃子
科研项目最后是要验收的。通常一个科研项目周期是2-5年。当学生和老师花费无数个日日夜夜苦思冥想,进行大量的实验调查、采集数据,然后经历无数的讨论推翻重讨论以后,一个科研项目就到了验收阶段。此时,重点来了!怎么判断一个项目完成的好不好呢?用什么方式来呈现博士生的研究成果或者展现他们的研究水平呢?这是一个很难的工作,因为不同项目的难易程度不一样。我们国家有一个简单明确的衡量标准,那就是论文!不同的人做不同的项目,但是大家都要发论文,谁发的论文多,谁的影响因子高,就说明谁做的好,就值得嘉奖。平心而论,利用论文数量和质量来评价研究项目的完成质量是有相当大的合理性的,首先,解决了不同项目难易不一样的问题。其次,发论文尤其是sci论文,是很公平的,因为是国际专家评审的,很少存在徇私舞弊的问题。申请项目-获得审批(获得科研基金)-多发论文-申请更多项目,这形成了一个圆圈,彼此促进。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更高的职称和行业影响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博士学位和知识储备。
注: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是对一个期刊水平高低的评价,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相对数值。比如,IF(2017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2015年至2016年所有文章在2017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2015年至2016年所有文章数。
导师要靠论文才能结题,博士要靠论文呈现其研究成果,于是慢慢有了“博士学位获得者必须至少有SCI论文发表”的广泛规定。就拿我们最熟悉的大学来说吧,每个院系都有学位评定委员会,有各自的学位授予标准。比如,我们学院规定博士学位授予需要修满26学分(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发表4篇sci收录论文,最后通过博士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就可以获得学位。修学分往往很容易,但是论文是一个硬指标,难!是博士生做梦都想要的。
注:SCI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简写,由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文献检索系统,包括了三千余本杂志,其中多为英文。国内有些高校,尤其是医学生物类专业,都把在SCI上发表论文作为博士生毕业的硬条件。与此对应,国内许多文科院校也规定学生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论文难在哪儿呢?写论文,需要运用科学语言,有效、有力地把科研结果及其意义表达出来,需要漫长的学习过程。特别对一个英语不是母语的博士生,此过程尤难。科学论文有非常详细的撰写规范,就像八股文一样。按照规范来,哪怕不是同一研究领域的人也能读懂你的文章。具体来说,要按顺序——引言(引出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合结果解决提出的问题)还有结论。一篇论文中开头、中间、结尾都有特定的要求,每一句话都要斟酌(因此学院派往往是抠细节的代名词)。所以,写论文需要有大量的经验积累,必须要有人带才行,就是导师。
我在读博士期间写的第一篇文章,被导师修改不下30遍,耗时半年。工作后,我对自己学生的论文,也反复修改。比如,我最近一个博士生的第一篇文章,在正式投稿前,我和其他同事前后共修改了42遍。对学生来说,第一篇科研论文,是他们吃的第一口奶,如果我们做导师的敷衍了事,他们会误以为科研本该如此,并进而把这种错误风气一代代传递下去。 ---某导师
投论文过程往往坎坷不平。发表SCI论文的一般是匿名外审制,当作者准备好自己论文稿子以后,在网上提交论文给期刊的编辑部,编辑初审合格后,找2~3个评审专家。评审专家对论文作者来说是匿名的。评审专家会审查论文是否科学合理,然后出具评审意见。编辑得到全部的评审意见后,决定是否接收该论文,同时传递评审意见给作者。就是因为有了匿名外审制,发表论文变得曲折多变,险象环生。根据学术规范,杂质编辑一旦选定审稿人,则必须将审稿意见传递给作者,且作者必须做出回复,并根据意见修改论文。同样的论文,在不同审稿人眼里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结果,所以发表论文也要看运气。
“我最近投的论文审稿人简直奇葩,其中一个审稿人非常同意发表论文,赞不绝口。但是另一个审稿人给了很多不着边际的意见,几乎没看懂我的内容,还指手画脚,提了很多SB要求。不得已,回复信写了一个月,最后比正文都长。” ——某博士
科研论文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投稿周期长。一篇稿子投出去后,要经过编辑初审、专家匿名评审、作者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次数不定)等步骤。如果幸运,一篇稿子从投稿到被该杂志接受,往往需要3-6个月。而且,科研论文投稿后常会被拒稿,还得改投其他家。以个人为例,在我已发表的文章中,平均每篇被拒稿约2次,从第一次投稿到正式发表,通常1年左右。此外,如果导师特别忙的话,论文的发表周期会无限延长。
“写完论文草稿以后,导师总是没时间帮我改,他不点头,我也没法投。他现在已经是正教授了,基本到头了,发一般论文对他已经没有意义了,他现在主要忙自己在外面的公司。” ——某博士
正因为博士生知道自己发论文要靠着自己的老板才行,老板们也明白这是自己手里的一张牌。
2、师生关系不简单
2.1 学术奴隶制
研究生对导师,有个约定俗成的称呼——老板。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导师其实更像个“老板”,“雇佣”学生一同参与科研项目,并且在整个项目中掌握着对学生的“生杀大权”。比如,没有导师的指导就没有小论文,就不能毕业;开题报告过不过,导师说了算;导师决定了毕业论文能不能参加答辩等等。更有甚者,有些导师不仅能影响一个博士生在校期间的状态,还影响着他未来的前程。博士生的专项研究领域内的科研人员往往是很少的,甚至是固定的,小小的科研圈子,即使毕业了,只要还从事本领域的工作,在以后的申请项目和项目结题过程中,与导师打交道的概率依然很大。
现在导师与博士生之间的关系已不是简简单单的导学关系,而是掺杂了一些利益的味道在里面。导师处于领导地位,不仅因为手里握着学生的薪资(虽然工资很低,后面会讨论),更因为握着一个年轻人的前程。老师们会觉得这是我的实验室,我有权利制定规则。而学生有什么呢,nothing!甚至很多导师不会在乎一个博士的毕业与否,反正你在课题组里待着也花不了多少钱,还能创造一些价值。老师会随意的使用学生,好一点的要求学生使劲加班,做跟研究课题不相关的项目,部分老师完全就把学生当做长工,什么看小孩、陪逛街、装修房子、伺候病人等等。这种师生间完全不对等的关系,有人总结了一个词,叫做“学术奴隶制”!
那么,遇到不好的导师,换一个不就行了?就好像工作不顺利,跳槽就好了。可实际上,因为“高校研究生管理由导师全权负责”的国家规定,导师一旦选定,就很难调整,也没有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来监管导师的权利,使受害者无处申诉。在委屈和咄咄逼人面前,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隐忍,而且身边的事例也告诉自己忍是最好的选择,除非不想毕业了或者毕业以后不想干本行业了。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畸形师生关系。2018年3月26日清晨,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就读研究生陶崇园在学校跳楼自杀。根据其姐姐公开,陶崇园“长期遭受导师王攀压迫,被迫叫导师爸爸、给导师买饭打扫卫生、被导师阻止深造”等,最终“实在受不了了”,发生悲剧。当然了,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作者无意在这里罗列这些,更无意去指责谁对谁错。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些自杀的研究生不去反抗呢?又为什么寒门学子容易出问题呢?因为在老师的盛气凌人下,寒门学子更加的输不起。读到了博士,不舍得放弃专业重新来过,所以就只能忍!
“找导师,就像嫁人一样,只能看命,而且人家是天,你是地,天上的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地上的人一点办法没有。” ---某博士
2.2 导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现在的导师 (也被称“老板”),课题组有点像一个小型的创业团队。既然是团队,就需要有规章制度,就需要领导者较高的管理能力来保障团体的高效运转。但是呢,现在的导师带博士生还是作坊里的师傅带徒弟式的,几乎没有规章制度。而且,有些时候不得不承认,导师们的情商和管理才能真的与专业知识无关。他们手底下一般会有很多的博士生,人多了,关系就复杂了,总免不了出现矛盾。不过,由于之前说过的师生关系上的严重不对等,学生很难有机会表达自己的不满,导师在课题研究进展较慢时,经常采用的手段就是人格攻击甚至言语辱骂。如果学生心理素质好的话,倒也没有什么大事。但是如果内心不够强大的话,导师的一字一句往往都会成为学生极大的心理包袱,日积月累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极度紧张,甚至引起很深的积怨。
博一时发现导师有时会大声问“你还是人吗”、“我养个狗还知道逗我开心,你们呢?”。开始时吓坏了,后来慢慢发现他经常这样,于是我就习惯了。不过我一个师兄自尊心很强,经常被他的话打击的很消极。 ——某博士
扩展:根据导师对学生管的多少(亲密度)和作用效果(影响度),管理形式还可以细分为四种:合作型、雇佣型、引领型和失范型。其中合作型中,导师与学生互动很多,学生学的也很好;雇佣型方式下,导师与学生互动很多,但是学生的提高不明显;引领型中双方沟通频率不多,但是学生能获得很好的影响; 失范型下,导师管的很多,但是效果较差。也就是说,有的导师可以轻轻松松的指导学生高效率工作,有的导师的指导会起到反作用。 ——文献[4]
3、肉体也痛苦
除了科研压力、心里压力以外,困扰博士生最多的还是经济压力,补助太低!
博士生补助有多少?2017年,“提高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依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的通知》(财科教〔2017〕5号)文件要求,从2017年春季学期起,提高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全日制博士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其中中央高校博士生从每年12000元提高到15000元,即每生每月提高 250元。OMG,博士生每月补助仅有1250元! 想想那些动不动就片酬过亿的流量IP,实在不愿承认,一个当红明星一年的收入能顶一万个博士生。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9078.9万元,排名全国首位。范冰冰及其担任法定代表人企业少缴税款2.48亿元,是上海交大青年项目的2.7倍,相当于(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暨南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郑州大学+苏州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总和,可以多资助1104位青年科学家,娱乐圈一人漏掉的税敌过8所一流高校一年的青年基金,超过30所双一流高校2018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金额。
当然了,大家都知道学校里的导师也会发补助。不过,就算老师按照双倍高标准,那一年也就再多三万。何况,人文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几乎不额外发补助。据了解,国内博士生所有到手的补助高一点的大约有5000~7000,大部分徘徊在2000~3000每月。可以想象,如果是一线城市的博士生,看着灯红酒绿锦世繁华,再看看自己天天熬夜苦战换来的一点点补助,怎么安下心来继续科研?
其实,我国最早一批博士生过得还是蛮滋润的。例如 1981 年博士生(中国最早一批)资助金额是每个月 62.5 元(含书费,另发副食补贴),当时全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 64.3 元,博士生的补助与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相当,若再加上副食补贴和其他全免费的待遇,博士生实际收入要高于全国职工的工资水平[6]。从90年代开始我国的人均消费水平快速提高,但是资助力度却提高缓慢。1991 年中国非农业居民的平均年消费水平是 1840元,博士生的年资助金额在 1500 元以下,此时的资助力度比 80 年代有所下降。1994 年中国非农业居民消费水平年人均为 3852 元,而博士生的资助金额却在 2300元左右。为了提高博士生的资助水平,1996 年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又颁布了《关于提高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奖学金标准的通知》(教财〔1996〕85号),1996年中国非农业居民的年平均消费水平是5532元,博士生的资助金额在2900左右。2005 年非农业居民的年平均消费水平是 9393 元,但是博士生的年资助金额仍然停留在 3000 元左右[7]。
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文献8
如果我们放眼世界的话,我们国家的博士补助处于什么水平呢?看一下留学基金委规定的各国公派研究生补助标准吧。不用说跟瑞士这种国家比(仅为人家零头),而且也要远低于英美日本等国家,就算是俄罗斯也是要比我国多很多倍!其实在欧美国家,博士生甚至可以当做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数据来源:国家留学基金委
当一个博士生在30岁左右的年纪时,还要领着几千块钱的补助时,面临着的将是巨大的经济压力,尤其同龄人里很多都已经事业小有成就。这种经济压力要远超过科研压力,也大过师生关系不和谐(如果有的话)的压力。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就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常说穷人家的孩子不要读博士了。因为这种经济压力是对一个人科研热情的极大考验,寒门子弟会面临更多煎熬,也就更加的输不起。在苦难甚至一些变态老师面前,他们选择的往往是忍。
“3年前,因为我拿不出一套房子的首付,谈了3年的女朋友跟我分手了。她硕士毕业后回了浙江老家工作,她家比较传统,父母的要求是彩礼、房子的首付都要有。我是四川人,父母的积蓄可能够支持我在内陆地区付一套房子的首付,但浙江的房子是买不起的。” ——某博士
4、前景多渺茫
老博士生就算辛辛苦苦做完了课题,发了足够数量的小论文,再通过了毕业答辩,那么他们能走上人生巅峰吗?
现实绝没有那么美好!
4.1 博士数量激增
中国的博士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数量剧增。1978年,中国第一批18名博士生入学,1982年6月马中骐等6人获得博士学位。这是我国自1981年1月1日正式实行学位制度以来培养出的第一批博士。此后,中国的博士生培养数量经历了快速增长时期,到现在每年授予博士学位5万多,在校博士生超过30万(2014年授予53653,在校312676人[8])。美国从1880s开始授予博士,用了140年时间增长到每年授予5万多人[9,10],而且期间经历了多次的波折(二战、经济危机等影响)。同样的培养规模,我国用了40年就做到了。Oh Yean!
数据来源:中国研究生教育年度报告,文献10
从博士生招生数量来看,从1982年的302人发展到2014年的7.44万[11],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7%! 这种数量激增带来的就是学历贬值,现在很多单位招聘新人时基本要求都是博士起步。如下图是北京某研究所招聘时的公告,招聘调度员时基本要求是本科,但是也注明了博士生优先。要知道,调度的主要工作是给车间工人派活,好比于一个网红餐厅每天有很多外卖订单,需要很多外卖小哥,这时这个店就需要一个调度员协调每个外卖小哥都分到差不多质量的单子,同时保证每个单子都有人送。不得不说,博士生激增导致的就是人才过剩,尤其在一些传统行业里尤为明显。
当博士足够多的时候,自然而然身价就低了。有一大批博士毕业后拿着5000的月薪度过入职的前两年。更有甚者,本来硕士毕业时可以进的一些单位,等到博士毕业再去应聘时,发现人家不要你了。另外,在房价节节攀升的时代,除非是某些专业,一般就是博士毕业也很难靠自己买上房子了,不管你是TOP2,还是普通学校。
“前几天我去教研室跟一个师弟聊起房价,不一会,屋子里其他的四个人就凑了过来一起聊了。感觉大家都心里慌慌的,没法踏实科研,不知道这样下去会怎么样。” ——某博士
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博士生待遇恐怕不会有大幅提升,一般专业的博士毕业生也不会受到就业市场的追捧。因为,各行业对普通水平的博士生已经基本满足。所以普通家庭的孩子读博前,最好多考虑考虑。实话说,为钱的话还是不要读博了,不如早点上班划算。
4.2 僧多粥少的高校教职
博士毕业,一般要去大学或者科研机构才算对得起自己多年来在专业领域积累的知识。可是现在高校很难进,学校里尤其是好一点学校里的坑很少了。更何况,海龟经历成了大部分学校招聘时的硬性指标(至少是重要加分项),土鳖博士在找工作时面临着严重的歧视。
“去年博士毕业时,我想了挺久,还是放弃了学术,选择去一家薪资不错的企业工作。在上海高校工作的话,青年教师的工资真的不高,一个月几千块。广西、新疆这些偏远地区对博士生的需求倒是蛮大的,待遇也不错,可是去那些小学校,就面临着以后做研究申请科研经费更困难的问题。
接完那通电话,我在学校里逛了一上午。其实从小到大,我也觉得自己会留在高校,这里有一种归属感。但我本科和博士的导师都是五十多岁,他们可能不太能体会年轻老师的压力——他们那一代人,理想和信念都很强,机遇也好,当时名校博士数量少,学校都争着要,只要好好做科研,待遇就上去了。可现在,我们总有更多现实层面的挣扎。” ——某博士
其实学校“青椒”职位难寻的原因还在于,博士生不断增长,但是教师职位却没有相应的增长。虽然教授是终身制的,但是现在很多高校里的教授,一旦过了60岁退休年纪,就要腾出办公室给年轻人机会,哪怕是一些知名教授也会面临这个“必须退休”的压力。举个例子来说,2018年诺贝儿物理奖得主、加拿大滑铁卢大学Donna Strickland教授本应该在2019年退休,但是得知她获奖后,系里给她的奖励并不是升职加薪,就是延迟退休!高校里教职之珍贵,可见一斑。根据Science统计,博士生毕业能留在学术界的比例大约在3.5%,而这其中仅有约1/8能成为教授[12]。
注:高校里的青年教师一般自称为“青椒”,谐音“青教”,青年教师。
数据来源:Elsevier,《Research Policy》[13]
就算进了高校,那么现在高校里流行Tenure制也能够一般人喝一壶的了。Tenure制概括成中文就是“非升即走”,一般来说新入职的讲师是签了一个5~6年期的合同,学校规定如果不能在合同期内评上副教授,那么就只能中断合同,面临被辞退的风险。它是美国高校普遍采用的‘tenure-track’制度的一部分。这种改革是高校打破终身教职,引入岗位竞争机制,激活大学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的有力举措。关于“谁升谁走”,国外大学普遍采用“评审制”,对“升”没有名额限制,只要达到一定水平即可。而国内高校则多采用“名额制”,指标有限,有人升,就有人走。一旦被解聘,那么就会像个污点一样附在身上,找“下家”就不容易了。在生存的压力面前,教师的积极性确实被调动了。笔者读博时旁边办公室一个青年教师经常是半夜12点才关灯离开,有时因为白天忙其他事,即使晚上10点钟,也要赶回办公室处理事情,到深夜才离开。
“好大学不缺人才,可能对我们这些年轻讲师也并不在意,学校的职称名额饱和了,无所谓。” ——某讲师
在如此压力下,青年教师自然就会不断的给手底下的博士生施加压力,不断催促多出成果,好让自己早日评上副教授。身边有一个青年教师把一天划分为三个时间段——上午、下午和晚上,跟组里的博士生们说“每周休息一个时间段就好了”。有一次,有人趁着午饭时间在办公室看体育比赛,也被他说“不太合适”。弄得组里的博士男男女女们几乎没有休息日,连谈恋爱约会都要趁着老师不在的时候才能偷偷出去。
5、总结
总结一下,博士生的压力不仅来自于科研压力、论文压力,还有一些导师的摧残和经济上的压力。更要命的是,现在我国就算博士毕业也不容易有一个美好的未来。Sign!
科研是博士生的本职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来做出创造性的劳动,提出创新的思想和观点,但是现在的博士生似乎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论文,尤其是sci论文。面对科研压力,且不论能得到多少指导,在师生地位极不平等的情况下,博士生往往会成为老板们的廉价劳动力,年轻的博士生几乎没有反抗的能力。当被摧残的博士生当上博导以后,会不会觉得博士生就应该端茶倒水取快递呢? 此外,博士生工资还是太低,远低于国际水平。国家应该推进制度创新,比如学校把博士生放到企业里根据需要做研究,时间花1~2年,也让博士生了解社会。
改革开放40年来,博士生规模突飞猛进,为国家各行各业提供了大量的科技工作者。但是在当前复杂的内外环境下,需要精细化博士生培养,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1] Chris Woolston. A love–hurtrelationship[J]. Nature, 2017, 550(549).
[2] Teresa M Evans, et al. Evidencefor a mental health crisis in graduate education[J].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8,36: 282–284.
[3]邱勇. 一流博士生教育体现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高度. 光明日报, 2017-12-05: 16.
[4]用图来说明一下何为博士学位,http://www.howsci.com/phd-school-in-pictures.html
[5]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D.,http://matt.might.net/articles/phd-school-in-pictures/
[6]覃麟清. 大学科研团队中博士生与导师导学关系研究[硕士论文]. 北京:清华大学,2014.
[7]王仰麟、生玉海.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构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 4: 89.
[8]李海娜.中美博士生资助比较研究[硕士论文]. 保定:河北大学,2010.
[9]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合会. 中国研究生教育年度报告(2014年)[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9]陈旻君. 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及其制约因素之研究[硕士论文].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李琦. 美国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数量达新高[J]. 世界教育信息,2017,6.
[11]王光菊, 等. 中美博士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比较分析[J]. 中国高校科技, 2017,12.
[12] Katia Levecque, et al. Work organ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PhD students [J]. Research Policy, 2017, 46: 868–879.
[13] Katia Levecque, et al. Work organ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PhD students [J]. Research Policy, 2017, 46: 868–879.
来源 | 博士思维(ID:dr_lao_wang)
入驻化学加网快速通道,将与微信小程序同步展示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注册)
投稿分享 | 转载联系 | 广告推广 | 商务合作
联系化学加编辑部 :18676881059(手机/微信)
邮箱:gongjian@huaxuejia.cn
拓展阅读
更多精彩,关注本号后,点击菜单栏或回复字母查看
回复 V:Nature/Science 回复 W:有机化学
回复 T:科研动态 回复 i:美丽化学
回复 P:化工应用 回复 L:科普知识
回复 C:漫画化学 回复 D:化学趣史
回复 F:化学视频 回复 Z:科技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