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为什么春晚唱过的歌都能火? | 红杉爱科学·新春①
[ 编者按 ] 2020,是“科幻大年”,许多科幻故事里关于未来的想象都始于此。2020,在《银翼杀手》里,仿生人已经遍布在地球;在《火星任务》里,人类的起源被追溯到了太空;在《攻壳机动队》里,人类已经开始“义体化改造”;在《三体》里,人类实现了可控核聚变……
2020已然到来,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虽还未成为现实,但人类正在科学探索的领域大踏步前进,某种程度上我们正走入“未来”。2020年,[ 红杉汇 ] 推出全新栏目“红杉爱科学”,将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前沿科技领域,追寻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答案,聚焦硬科技最新突破,探索关乎人类生存方式的科技进展。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一,庚子年的第一天。
你的耳边是否还回响着昨天春晚的歌曲旋律?自1983年起,春晚已经成为中国新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从春晚的舞台诞生。1988年春晚,毛阿敏演唱的《思念》是70后的共同回忆;1998年春晚,王菲那英合唱的《相约1998》成为80后的时代标志;2008年春晚,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是90后的青春代名词。十年又一个十年,音乐的力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音乐为何能让我们产生特定的情绪?音乐如何能跨越语言与文化无障碍传播?音乐共鸣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有看法认为,在我们发明用于交流的语言之前,音乐实际上是一种原始语言。2013年,研究者调查发现,人们听音乐的原因多达126种,大致可分成三类:情绪分析与调节,自我意识以及社会连结。情绪对于我们的听歌选择与习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专家们一直以来都持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一段优美的旋律与听众的闻声落泪之间的关联仍旧存疑。
让我们来看看,当你貌似被一首歌打动时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我们对音乐产生的情绪共鸣是“真实”的吗?
但事情也不是这么简单。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我们也许能“感知”到一段音乐本身的情绪是悲伤的,但听它时却感到身心愉悦。这样看来,情绪在这里似乎并不能被单纯解释为紧张与期望,而是从属于一幅极其复杂的图景。
音乐在人类情绪反应矩阵中究竟处于何种位置,一直是个未解决的问题。有人假设,对于那些可能“唤醒”前语言时代祖先经验的曲子,我们容易产生强烈的情感回应。BBC在2015年谈及这一理论时解释道:“短促的,升调的声音往往使我们感到紧张不安;而绵延的,下降的声音则似乎起到了镇静的作用。”因此,音乐导致的情绪共鸣也许在进化学方面也有所贡献。
作曲家乔尔·杜埃克(Joel Douek)在其著作《系统神经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Systems Neuroscience)中指出,音乐制作人用以激起特定情绪或感受的,是一种能够跨越不同文化的“原始反应“,这样的线索暗示着人类某种深远的历史记忆。
除此之外,神经生物学家马克·昌吉兹(Mark Changizi)认为,音乐反映的是人类“富有表现力的动作”。例如,快节奏音乐听起来像是在某物的追赶下奔跑,或是有人正跳着欢庆的舞蹈。在这样的语境下,音乐反映的便是在我们的物种进化进程中,人类所享有的共同历史和生存境遇。
音乐如何作用于大脑的情绪中枢?
2014年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发现,音乐与大脑的多个区域有着确切的联系,其中许多都和情绪的触发过程紧密相关。有意思的是,紧张和期望的解释还真的占有一席之地。
研究发现,创造愉悦情绪的音乐点亮了中脑边缘通路(又称奖赏途径,是脑中的多巴胺通路),而那恰好是给人带来愉悦奖赏的大脑机制所在区域。不仅如此,音乐还能触发杏仁核(搭建情绪网络)和海马体(调节依恋关系方面的情绪)的响应。可以肯定的是,愉悦感的确部分来自于紧张情绪的产生及释放,尽管并非全部如此。
音乐似乎具有唤醒情感记忆的独特能力。围绕音乐形成的记忆具有强烈的情感内核。无论是与这类记忆有明显关联的音乐,还是仅仅弱相关的音乐,都足以唤醒曾经所涉的情感。
这种能力与音乐和情感的另一奇怪关联现象有关:情感反应的强度会随着对音乐的熟悉度的增长而增长。201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熟悉一段音乐,并且记得曾经有过的情绪反应,那么当下对其产生的情感共鸣就会更为强烈。从现象上看,音乐的确拥有安抚凶恶野兽的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从内部机制上,这项能力与我们保留情感记忆的方式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音乐与情绪的心理学原理是什么?
从结构上看,这些编码包含的要素有和谐度、响度、与主调的接近度以及整体结构的维持度。节奏是另外一种:当我们听慢节奏音乐时,我们往往认为它是平静或忧伤的,而听快节奏音乐则总是让人感到愉悦或躁动。音高也起到一定作用,但这还没完,以上这些不同要素之间如何变化和切换,也引导着我们对它们的解读(例如,快歌变慢则意味着歌曲情感发生了变化)。抛开歌词,音乐中实在还有太多太多说不完的东西。
但是,读懂一首歌的情感是一回事,实际感受如何又是另一回事。与此相关的理论非常之多。其中被讨论得最多的是思想家史蒂芬·戴维斯(Stephen Davies)提出的“情绪感染”概念,也就是说,我们会感染上我们自认为从音乐中获得的东西,这与我们从别人那里感染情绪的机制近乎一致。
这一理论基于如下事实:我们的大脑中含有镜像神经元,而镜像神经元作出反应的方式,就像我们做一个动作,再看别人对其进行模仿,两者是一模一样的。镜像神经元解释了我们的许多模仿行为,以及我们为了让对方感到舒适,而不自觉采取的镜像模仿的方法。而情绪感染理论则更进一步:我们对悲伤的音乐产生共鸣,是因为悲伤情绪具有感染性。
感知音乐本身的情绪与听者自身的实际感受间存在着一定差距,而这种差距似乎随着共情能力的增强而缩小,这一事实有效支撑着情绪感染理论。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即便大家都以同样的方式解读音乐,共情能力越强的人对音乐作品的反应越是强烈。戴维斯指出,实际上每个人听音乐时反映出的悲伤情绪都是独一无二的:
“音乐是可感知的对象,是久久萦绕于听众心中的忧伤情绪的诱因;但反过来,又是听众的注意力焦点和反应,在追索着音乐表现力的不断展开。然而,听众并不相信音乐本身含有任何不幸或者遗憾之事(或任何其他事)。他们并不为音乐而感到难过。换句话说,他们在此时缺乏一种惯常情况下的与情绪相关的信仰,且不把音乐当作此种信仰的意向性客体。尽管如此,这种镜像反应仍然是情绪性质的,而非随机的一时兴起或无理性的荒谬。”
也就是说,我们不是为音乐本身而悲痛,我们感到忧伤,是因为音乐在使用各种编码向我们传递这种忧伤。
所以,当你下次因为广播里飘来的阿黛尔而突然变得情绪躁动,你要记得,你的大脑是通过多么辛勤的一番复杂劳作,才好不容易能让你在回家的巴士上被情绪的潮水所包围。
原标题/ 音乐为何会让我们产生特定情绪?来源/ 利维坦本文略有编辑删节
壹
贰
叁
肆
HELLO 2020,红杉中国投资人说…… | 元旦特别长图钜献
伍